柿右卫门的「白」——浊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2收藏

柿右卫门的「白」——浊手,第1张

  浊手是有田烧技法之一,又被称为「乳白手」。

「浊」是日本佐贺县地方的方言,意为淘米水。因此,浊手则是像淘米水那样温润的白色素瓷,是柿右卫门窑的独特技法。

  瓷器的外观色泽由胎和釉两方面决定,而各色彩釉瓷均是以铁,铜,钴,钛,锰,锑,铬等金属元素作呈色剂,才能使器物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釉面。如若将釉中的呈色金属清除干净,特别是使含铁量降至最低点,就能烧出纯粹的白瓷,所以要烧出白色素坯,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除铁技术。古代烧制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含铁量少的瓷土。

  在初代柿右卫门研究出赤绘技法时,柿右卫门窑还没有制作出浊手。有田烧的其他透明釉白瓷,烧制完成后瓷体表面会有一点点泛青,瓷体泛青,赤绘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感,虽然这种程度可以忽略不计,但初代柿右卫门历经千辛万苦才做出独属于柿右卫门窑的柿红釉色,总得有一种瓷体最能发挥出它的美吧。于是又开始在素瓷上下功夫,终于在1650年代初步完成,后又经过不断改良,20多年后,终在四代柿右卫门时期浊手技法完成。

  浊手作为作为最能反映柿右卫门色绘的素坯被创造出来,它接近于纯白的乳白色,薄且不透明。比如赤绘,在接近纯白的浊手上则比在一般瓷体上衬托得更加鲜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柿右卫门的风格,如果是浊手作品,为了能更好地衬托色绘,为了能更好看见纯白的瓷体,会在绘制时大量留白,而不像柿右卫门初期色绘那样用青绿黄等冷色调绘满全体。同期,在形成柿右卫门风格时,浊手的制作已经很完美了,品质上乘,让藩族皇室大为欣赏,接到不少订单。

  根据酒井田家流传的「土合帐(1690年)」中记载,浊手制作的原料是选自有田町的泉山白土,白川的山土和岩屋川内的辻土按照6:3:2的比例,共660㎏的陶石制成。现今则大致按照6:3:1的比例制作。当然如果比例丝毫不差,那浊手作品也就不会这么难得了。比例虽如此,但陶石的质量有好有坏,所以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严格的比率数据,要视情况进行些微调整。

  白土,山土的含铁量少,软且不易成形,因此要加入能使之成形的硬质土白土,可白土里含铁量不低,烧制后会有点泛青,所以要进行除铁处理。

  瓷土由熟练师傅在轱辘车上手工拉坯成形,有的器形还要利坯,晾晒后用800~900度的温度素烧八九个小时,这样完全干燥后方便施釉。进行釉下彩描线,完成后施釉师傅薄薄地施釉,干燥后装匣入窑,用红松烧制40~45小时,开窑后检查有没有开裂,黑点等问题。

  浊手成形不易,为了控制风险,柿右卫门窑选择分批入窑,不至于因为烧制过程中火候控制得不好而全军覆没。尽管如此,浊手的成品率也不高。因为浊手的原料入手难,加上几种陶土混合而成,烧制时收缩率高,产生不可避免地歪曲,裂痕,所以成品率不高。如盘子这样平面的浊手素瓷成品大约在5成,而像花瓶壶这些立体的成品大约就只有2成左右。

  这样低的成品率收支已难达到平衡,在加上五代柿右卫门(1660-1691年)在瓷器方面没有什么才能,1685年开始藩主也不再对柿右卫门窑下订单了,六代柿右卫门出生于1690年,一岁时五代就去世了,可想而知,他并没有受到上一辈的传承,虽然他经由叔父涉右卫门的指导渐渐地显示出他的才能,但也无法挽回颓势,于是江户中期浊手技法就开始渐渐失传。到七代柿右卫门之后柿右卫门窑已经彻底做不出浊手了。另外,康熙年间景德镇瓷器又开始运输海外,日本国内金斓手开始兴起,导致柿右卫门窑竞争力不足。在当时世家大族眼里,柿右卫门就等于浊手,浊手失传,柿右卫门在没有浊手的乳白色瓷体前提下,柿右卫门就等着仿品,和一般的柿右卫门风格无异。因此,江户时期,浊手的柿右卫门极少,多是江户初期留下的产品。

  到了20世纪时,12代柿右卫门(1878-1963年)和其儿子13代柿右卫门(1906-1982年)根据五代编写的「土合帐(1990年)」里记载的配方花了近30年时间,终于在1953年正式复原浊手技法。并于1971年被确立为日本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

  现今,柿右卫门窑的大部分作品还是没有浊手素坯的彩绘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全部生产浊手的话,想必柿右卫门的价格还会再加一个零,只能出现在展览馆里吧。

日本瓷器发展:

日本的陶瓷历史或许可以讲很久,但是单拿出瓷器来讲,无论怎么算都只是有500多年的历史。相较中国在东汉时代就出现了真正的青瓷,日本的瓷器历史可以说非常短。关于日本瓷器的开端,我们可以把故事讲的很感性。甚至可以用来解释当年丰臣秀吉 对高丽的出兵。在丰臣秀吉的时代,或许是因为厌倦了战乱,武将之间开始流行饮茶。日本茶道的鼻祖千利休接受了来自中国的茶道文化并将它完全民族化,利休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茶的本身,扩大到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有所谓的“利休馒头”、“利休牡丹”、“利休豆腐”、“利休头巾”、“利休木屐”、“利休扇子”、“利休缎子”等等无处不在。可见这个人对当时日本国民审美的巨大影响。这个人在茶道中最偏爱的是当时的“高丽茶碗”。丰臣秀吉 早年对茶道相当痴迷,和千利休的关系相当紧密。“高丽茶碗”不只引发了国民的推崇,也引发了丰臣秀吉对出产地朝鲜的极大关心。不久之后他就出兵朝鲜,回国之时带回了上千名朝鲜陶工。事实证明他的目的却是达到了,在这些人一个叫做“李参平”的人在1616年,开启了日本的瓷器历史。当时的佐贺藩主把他从朝鲜掠走时,他肯定没有想到自己对日本瓷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参平最初是在佐贺县炼胚烧制瓷器,当时当地土质并不适合生产。他开始在全日本的范围内寻找瓷土,终于在有田的泉山发现了优良的瓷石,这一年是1616年。以此处为中心,周边窑炉兴盛,制瓷业急速的发展起来。到了江户初期,日本首次烧制出了白瓷。这便是代表着日本瓷器的“有田烧”,李参平因此也被尊称为白瓷的鼻祖。从此日本的瓷器结束了完全依赖进口的时代。

但是当时的白瓷就真的只是白瓷,没有彩色装饰。之后酒井田喜三右卫门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在正保三年(1646)应用赤绘技术成功烧制出第一件彩绘瓷器。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喜三右卫门付出了三十年的心血,这位初代“柿右卫门”和他开创的“柿右卫门”

彩绘瓷器一起被载入了日本陶瓷的史册。在大片的余白上,用青蓝色或者红色,描绘上艳丽的图案,是其特点。色彩之所以会产生一种既明亮鲜艳又典雅脱俗的感觉,关键在于表层的独特白色,那种独特的温和的白色。经过大概40小时,1300度的高温烧制下,才会产生出了那种柔和的白色,烧制后产生的白色称之为“浊手”所谓的浊,用当地的方言来说就是淘米水,画出瓷器所独有的精致图案,然后第三次放进窑里,于是,浊手之白上,各色颜料尽显其魅力。仿如在纯白的画纸上描绘水彩画一样,充满透明感。柿右卫门的特色,便是在浊白的瓷器上,活灵活现的表现出鲜艳的色彩。

日本的瓷器历史虽然短暂,但是在此之前它也经历由土器到陶器再到瓷器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日本陶瓷的历史开始于绳纹土器。一些学者提出:根据放射性碳十四的测定结果,绳纹土器最早可以上溯到12000年以前,存续时间达一万年以上。绳纹器一般用粘土泥条盘筑而成,野烧,即烧成时不用窑室,烧成温度在800度到900度。从这个观点出发那么日本的陶瓷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演变。

日本陶器始于7世纪后半期,这时出现的是以绿釉陶为代表的施釉陶器。这是日本受到的中国和朝鲜半岛影响的结果。奈良平安时代(公元538年至公元794年)的陶器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三彩和绿釉的低温铅釉陶,一类是高温灰釉陶器。前一种是中国唐三彩和朝鲜半岛绿釉陶器影响下的产物,主要有以正仓院三彩为代表的奈良三彩和绿釉陶器等彩釉陶。文献记载它们在当时被称作“瓷”、“瓷器”或者“青瓷”。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虽然被称为瓷器,但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

日本陶瓷闻名于世的风格是古朴,禅意。但事实上,在日本500多年的瓷器发展史上大部分的经典风格和作品都是工巧、细致,色彩华丽鲜艳、或者大量使用对比色。时间来到1655年,这一年日本出现了后来闻名于世的“九谷烧”。当时是日本的江户时代,加贺之藩大圣寺藩的第一代藩主前田利志,以从其藩属内九谷村金山发现了磁土矿为契机,派遣其原在金山炼金的后藤才次郎前往肥前有田学习制瓷技术。后来引进技术开始在九谷建窑,生产瓷器。从此,九谷窑诞生。

九谷窑的瓷器大都色彩华丽,气派较大,符合当时贵族的消费心态。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它非常善于采用金、银等华贵的装饰材料进行装饰或绘画。中国瓷器也用金,但是都非常少量的的装饰,比如杯口、壶钮等位置常出现,而且一般都出现在通体素色的器物只上,给予点睛的作用。但是九谷窑就金则是非常大规模的使用,并配以精细的、色彩鲜艳的图案描绘九谷窑的装饰技法有红彩、金彩、绿彩、银彩等种类。进入明治时代之后,陶艺家九谷庄三的彩色金澜手瓷器名气日盛。同时,大量的日本九谷瓷器开始出口到欧洲各国。九谷烧银彩作品。釉面下发出闪闪的银箔光彩,是九谷烧银彩技法的精髓。在整件上将作品先涂抹一层黑色墨底,然后彩绘以淡青、淡樱等纹样。在几何形图案上柔和的银彩中显露出一种厚重的审美情趣。

九谷烧的绘画作品内容丰富。有花鸟、山水、风景等内容;有鱼纹、鹤、神灵等寓意吉祥的题材;也有人物、儿童;还有松、竹、梅、菊等纹样。也有的陶艺家深受中国古代竹林七贤等中国文化影响,描绘中国风格的图案。许多绘画艺人,绘画技法娴熟、老道,绘画作品一丝不苟、精工细描。

而关于古朴我们可以回到日本茶道的鼻祖干利休。干利休发展了村田珠光的所谓“和汉”境界——完美无缺的“汉”与不完全的粗野美“和”的结合,达到了纯日本的简素美——“和、敬、清、寂”。他推崇的美学也是带有禅意的古朴,前面我们提到的高丽茶碗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一时间相对应的窑厂则是濑户和美浓。

它们是日本中世窑业的中心,是这一历史时期唯一烧造施釉陶的窑口。从镰仓时代后期到市町时代,茶汤文化勃兴,世人追崇从中国进口的所谓“唐物”。以此为背景,从14世纪开始,濑户窑模仿中国陶瓷器大量生产天目茶碗(黑釉茶碗)和茶叶罐等茶具陶器(这一点将在后文更加详细的介绍)。进入15世纪,濑户系施釉陶器的生产中心转移至岐阜县的东美浓地区。从室町时代后期开始,美浓窑一度模仿中国陶瓷生产的态势陡然一变,开始烧造以濑户黑和黄濑户为代表的自己独特的产品。前者是半筒形的茶碗,釉色漆黑为其特征。后者用黄釉,有时也用叫做“胆矾”的绿釉。釉色有独特的胎土映衬,再配以端正的造型,别具一格。这类器物产生的背景依旧是茶文化的兴起与流行,以及人们对唐物的喜爱追崇。那时,在京都等地方,闲寂茶文化盛行于市井阶层之间,因此茶具的需要也更多了。也就是这个时候所谓的“高丽茶碗”等从朝鲜半岛进口的陶瓷器也十分流行,对日本的和物茶具产生了影响。

续“高丽茶碗”之后的另一个古朴风格的陶器窑是唐津。

唐津陶器诞生于天正年间(公元1573年至1592年),推断的依据是一件带有天正20年(公元1592年)铭文的遗物以及各地的考古发掘调查结果。文禄、庆长年间(公元1592年至公元1614年),不少朝鲜的陶工从朝鲜半岛迁居到佐贺县、长崎县一带的备前地方,刺激了当地的制陶产业。同时这种日本从未有过的窑炉也开始向美浓等地乃至日本全国传播开来。拥有这样的技术背景,唐津的产品开始大量在国内流通,一跃成为著名的陶瓷产地。产品的面貌体现出来自朝鲜半岛和美浓的影响。高级品多是茶道用具,有模仿高丽茶碗的产品,还有净水罐、花瓶、小碟等。到后来这里生产的一般餐具也超过美浓,占领了国内市场。代表器物有铁锈花釉下彩绘陶和挂有长石釉的“绘唐津”。从此以后,在西日本,唐津逐渐演变成为陶瓷的代名词。

日本瓷器的开端并不是本土自我演变的结果,当时中国的瓷器文化已经非常成熟,日本相当于是在这种嫁接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日本的青花瓷的发展。1624年后,中国青花瓷输入日本,伊万里青花中出现了完全仿制明代青花瓷的作品,日本首次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器就被称为“伊万里青花瓷”。如今户栗美术馆收藏的青花双耳扁壶造型、装饰就是完全仿制永乐青花扁壶。同时,受明代天启青花和所谓“祥瑞”器的影响,伊万里青花瓷纹样出现了简洁、疏朗或通体装饰两种倾向。当时青花瓷依旧在日本迅速的发展出了很多的自我特点,比如常见日本青花瓷喜欢把蓝色和红色一起使用,通常器物通体都有花纹装饰,且比较繁密。这种风格在中国并不典型。

其实在级别较低的古董交易之中我们常见的一种日本瓷器是,看上去与中国某名窑风格有相似之处,但是你又觉得这种相似之中还有一股子别扭劲,那么你翻过来看底下的题款,很有可能你看到的是几个写的歪斜的中国字。歪斜的程度就可以知道这绝不是中国人写出来的。这很有可能是就日本当年仿造的中国名窑瓷器。当年中国瓷器一经以贸易和礼品形式传入日本后,立刻引起了日本各阶层的追捧。但供不应求,因此带有商品性质的仿制品开始充斥日本瓷器市场。有观点认为:“17世纪后期,日本仿制中国瓷器的风气愈演愈烈。从目前的传世物来看,其所仿制传世品的范围,上自宋代的龙泉、黑釉瓷,下自明代五彩、青花及德化窑瓷器。其中带有欺骗性的作伪手法着实令人震惊,为了达到目的,诱使购买者的信任,他们往往在日本本土烧制这类器物,然后经商人带来中国,在中国本土定做适合盒、罐、盘、碗等小件器物的锦盒……”

来华学习瓷艺,当时应该是是日本一代又一代陶工的梦想。他们中间的成功者大抵如加藤四郎和五良太甫这样。其中的加藤四郎曾在镰仓时代初期,来到中国浙江天目山学习制做黑釉瓷器的技术,回国以后,仿制了很多黑釉瓷器,日本陶瓷界称之为“濑户天目”。到了14世纪,濑户烧已成为得心应手的仿制窑了。五良太甫是于明万历时期来到中国学习制瓷技术的,带有“五良太甫祥瑞造”款识的青花瓷器。

资料来源中奢网:

http://collectionchinaluxuscom/Itm/20111226/107131html

日本陶瓷器的 历史 非常悠久,约1万6500年前,在如今的青森地区就已经出现了陶瓷器,史称绳纹土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日本陶瓷器分为4类,分别为 陶器 瓷器 土器 炻器

绳纹时代是日本可考的 历史 的开端,也就是说,陶瓷器的发展是伴随日本整个 历史 的。

自绳纹时代开始,日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土器时代。直到公元5世纪从朝鲜传入需高温烧制的须惠器,以及7世纪来自大唐的釉药工艺慢慢渗透之后,到了平安末期才开始出现延续至今的“六古窑”。

“六古窑”分别是濑户烧、常滑烧、信乐烧、越前烧、丹波烧和备前烧 ,相信喜欢日本 历史 或爱玩日本战国 游戏 的都多多少少听说过。

到了室町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伴随“茶汤”文化的盛行,陶瓷器的发展也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那时的许多名品茶器都流传至今。

在文禄庆长之役后,有不少朝鲜的陶器工匠被带回日本,在西日本各地开起了窑工坊,这又使得日本陶器的生产力和技术力飞跃一个台阶。

17世纪初,有“陶祖”之美誉的李参平在肥前有田成功烧制出了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有田烧”。

所以到了这里,有必要再讲解下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简单来说,陶器的主要材料是“土”,而瓷器的原料是“石”;陶器的敲击声很钝,而瓷器较为清亮;陶器质地较暖,而瓷器透光度高……

日本的瓷器工艺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也因此李参平的贡献不可谓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将“陶祖”带回日本,是丰臣秀吉攻打朝鲜的最大收获,甚至于那一仗被戏称为“陶瓷战争”。

这之后,李参平将瓷器的制造方法传到了九谷、濑户、京都、砥部、会津本乡乃至日本全国各地。

因此直到今天,西松浦郡有田町还设有供奉李参平的陶山神社,以示纪念。

当时,有田烧中还出现了使用红色画具和金彩上釉的“柿右卫门样式”和“金襕手”等等绘色瓷器,并被称作“伊万里烧”出口到欧洲,成为欧洲王公贵族的心头好。

而明治维新后期,以柳宗悦为首的“民艺运动”,又进一步将日本的陶瓷工艺推向民间,使得愈加丰富多彩的陶瓷工艺品在日本全国遍地开花。

说了那么多,一定会有小伙伴问,我也早对日本的各种陶瓷器有所耳闻,可实在分不清各种“烧”之间的区别?

所以,我们接着就来看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名品陶瓷器吧。

栃木县的益子烧,是关东地区代表性的名陶之一。

传说益子的土富含铁分和砂气,颗粒较粗但异常柔软。由于耐热性低,所以成品通常较厚。

托昭和初期名艺运动的福,益子以“来者不拒”的姿态,吸引了海内外无数风格迥异的创作者。因此,益子烧形式多样富有生命力。

笠间烧产自茨城县笠间市周边,也是关东最古老的窑场。

由于笠间土粘性高便于制作,烧制成的陶器也相对结实坚硬。

虽然受到信乐烧的影响,同样以日用品为主,但那方自由的风土却让笠间烧充满了摩登气息。

也因此,曾有人评价笠间烧“没有特色就是它最大的特色”。

石川县南部出产的九谷烧,以色泽艳丽著称。

说起绘色瓷器,在日本人心目中能和有田烧并驾齐驱的,大概就只有九谷烧了。

九谷烧的特点就是那宛如日式油画般的浓郁笔触。由于原材料所使用的陶石铁分含量很高,所以其成品白中带青,非常适合进行绘色。

九谷烧至今还有许多年轻的传承者在进行着创作,所以如果想选择华贵艳丽的餐具,那选九谷烧一定错不了。

和濑户烧同根同源,又融合了岐阜县风土人情的美浓烧,占到了全日本陶瓷器产量的一半左右。

由于产量巨大,美浓烧的风格也更为多样化。其中“织部烧”、“濑户黑烧”、“黄濑户烧”、“志野烧”等等,都非常有代表性。

美浓烧采用多种工艺和精细无机无毒釉彩,烧制窑温达到了1240-1260℃,而非通常的700-800℃。

且由于特色鲜明,样式精制,已被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

东日本地区习惯于将陶瓷器称为“濑户物”,这就和西日本喜欢将其称为“唐津物”一样。

扎根于爱知县的濑户烧,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古窑场之一,其陶器技法传承自中国。

濑户烧在其1000多年的 历史 长河中,经历过无数变迁和改革,流传至今天,品种和样式已然极为丰富。

可以说,无论是高级品还是日用品,无论你想找哪一种款式或风格的陶瓷器,濑户烧都总有一款适合你。

信乐烧同样出自于日本最古老的窑场之一。以土质优良而闻名。

信乐烧的特征也非常明显——比如在烧制中掉落的灰,溶解后附着于器物表面所形成的自然釉;或陶器表面随机出现的那些红色斑纹。

也因此,信乐烧被称为是“土与炎的邂逅之美”。

另外,由于其非常坚固,除了用作餐具外,还经常被制成伞架和花盆。

又一个诞生于古窑的产物——冈山县的备前烧。

传闻备前烧土质耐热性极佳,一件备前烧通常需要慢慢烧制2周才成型。

因此,备前烧异常坚硬,并在烧制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各种颜色和花纹,拥有十分粗犷的自然美。

此外,由于备前烧内部有细密的气孔,透气性极佳,非常适合作为花器。

甚至据说如果用来注入啤酒,其产生的泡沫将无比细腻,各位有机会可以一试。

有田烧,也叫“伊万里烧”,其出名程度连老外都知道。

关于有田烧的 历史 渊源我们前文已经讲过,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最早的有田烧,其实是做青花瓷的。而且,还做得很山寨。

直到李参平创造出我们如今所见到的绘色有田烧,它才得以名扬海外。

现在,身价倍增的有田烧经常只出现高级酒店中,如果想要寻找设计性高的瓷器,有田烧就是最佳选择。

今天小和带着大家浏览了一遍日本传统的陶瓷工艺。当然,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最后还是发展出了自己的流派。

下一次,小和将会带着大家一起去“看”歌舞伎。让“云 旅游 ”燥起来吧~

-∑nd-

柿右卫门的「白」——浊手

  浊手是有田烧技法之一,又被称为「乳白手」。「浊」是日本佐贺县地方的方言,意为淘米水。因此,浊手则是像淘米水那样温润的白色素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