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氏排行谁有是 ,我们哪是柴作X,柴来X,柴世X,柴宗X,柴兆X,是怎么会事,邮家族的解释解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8浏览:2收藏

柴氏排行谁有是  ,我们哪是柴作X,柴来X,柴世X,柴宗X,柴兆X,是怎么会事,邮家族的解释解释,第1张

不知道有没有帮助!!

第 1 条记录

题名 镇海柴桥曹氏宗谱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9年(1920),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镇海

堂号 敦本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元]曹祖凤

摘要 始祖凤,元延皊间进士,原籍平江路吴县,官至直讲学士,后左迁庆元路定海县儒学司训,解职后遂居于芦江东之海晏乡。柴桥为海晏之村名。卷十至十五上行传,十五下艺文,卷末祀产。

索取号 JP974

第 2 条记录

题名 乐东柴岭脚张氏宗谱: 不分卷:[乐清]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 稿本

居地 浙江,乐清

先祖/名人 始祖:[宋]张渚; 始迁祖:[清]张志英

摘要 始祖渚,宋室南渡时迁居黄砶土屿,为土屿之始祖。至十五世孙志英,时值清初,又迁居乐邑之柴岭脚,为柴岭脚始迁祖,是谱载世系图、行传等。

索取号 1369

第 3 条记录

题名 柴氏家乘: 不分卷:[太仓]

作者 (清)柴桂纂修

版本 清, 稿本

居地 江苏,太仓

先祖/名人 始迁祖:柴廷富; 先祖:[宋]柴璧; 先祖:[宋]柴公望; 先祖:[宋]柴硕; 本支祖:[宋]柴孟肤

摘要 参见清钞本《柴氏家谱》(嘉定)条目。四世祖璧,生三子,第三子孟肤,元初由嘉定徙居太仓武陵桥,是即其支谱。谱载家乘题辞、实录、世谱、墓铭、传、寿诗、睝诗、仪盰、祝文。有清吴伟业诗。

索取号 31313

第 4 条记录

题名 江阳嵩高柴氏宗谱: 三十九卷,首一卷:[江山]

作者 柴汝澜等纂修

版本 民国8年(1919),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江山

先祖/名人 始迁祖:[唐]柴仲苏; 始迁祖:[唐]柴仲珍; 始迁祖:[唐]柴仲紧

摘要 先祖自河北迁建康。传至二十二世祖仲苏、仲珍、仲紧,唐末由建康徙衢州江山。仲苏、仲紧居嵩高,仲珍居緅峰。卷首谱序、凡例、断谳、仕宦等,馀卷皆为世纪。

索取号 2549/A

第 5 条记录

题名 江阳嵩高柴氏宗谱: [江山]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清,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江山

先祖/名人 始迁祖:[唐]柴仲苏; 始迁祖:[唐]柴仲珍; 始迁祖:[唐]柴仲紧

摘要 参见柴汝澜修《江阳嵩高柴氏宗谱》条目。存卷为世纪。

索取号 2549/B

第 6 条记录

题名 峿峰柴氏宗谱: [江山]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江山

堂号 翼经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唐]柴仲苏; 始迁祖:[唐]柴仲珍; 始迁祖:[唐]柴仲紧

摘要 参见柴汝澜修《江阳嵩高柴氏宗谱》条目。是哦迁江山緅峰之仲珍派谱。存卷哦系图、流芳志(行传)。

索取号 2550

第 7 条记录

题名 柴氏八修宗谱: 七十卷:[浠水]

作者 柴守翥纂修

版本 民国26年(193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北,浠水

堂号 强恕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柴中宪

摘要 始迁祖中宪公兄弟,由贵溪宦居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后裔有适商城者,有住六安、太湖、英山者,是悉萃而谱之。存卷�序、家训、封诰、服制图、家规等。

索取号 JP338

第 8 条记录

题名 锦里柴氏宗谱: 四卷,首一卷:[鄞县]

作者 (清)柴明煜纂修

版本 清道光29年(1849), 钞

居地 浙江,鄞县

堂号 学愚堂

先祖/名人 始祖:[明]柴隆观

摘要 始祖隆观,明正统间来居鄞邑。六世后,迁居锦里。卷首、卷一序、彩色墓图、姓源考、祠堂记、系图,卷二、三名纪、世传,卷四为九世渔山公诗文集、赠言、坟茔、祀典。

索取号 JP1255

第 9 条记录

题名 柴氏家谱: 不分卷:[嘉定]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清, 钞本

居地 上海,嘉定

先祖/名人 始迁祖:柴廷富; 先祖:[宋]柴璧; 本支祖:[宋]柴公望; 先祖:[宋]柴硕; 先祖:[宋]柴孟肤

摘要 一世祖廷富,其先太原人,宋靖康间南渡居浙,历传至廷富,仕元为海道水军万户,始居嘉定。曾孙璧,三子:长公望仍居嘉定,次硕居昆山,季孟肤居太仓北门外古塘,衍为三大派。谱载序、系图、行传等

索取号 911580

第 10 条记录

题名 暨阳西安柴氏宗谱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清,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诸暨,暨阳

堂号 萃涣堂

摘要 谱存世系、行传。

索取号 2548

第 11 条记录

题名 暨阳里亭柴氏宗谱: 不分卷

作者 (清)柴华玉等纂修

版本 清咸丰9年(1859),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诸暨,暨阳

堂号 斯聚堂

先祖/名人 始祖:[唐]柴绍; 先祖:[后周]柴荣; 始迁祖:[元]柴伯茂; 先祖:[元]柴伯; 本支祖:[明]柴广爱

摘要 有始迁祖讳伯茂者,谱称其系出唐初名将柴绍、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之后,元大德间由江山徙居诸暨黄潭,为黄潭始祖。伯茂三子同迁孤山,长子伯曾孙广爱,明初入赘本邑义安乡里亭,是为里亭始祖。是书依次载谱序、凡例、祖系源流、伯茂墓志、里亭图及诗、祠记、祀产记、本族名人传记、闺范传记、艺文、行

传。

索取号 2547/A

第 12 条记录

题名 姚江云柯柴氏宗谱: 四卷,首一卷,末一卷:[馀姚]

作者 (清)柴载清主修

版本 清宣统2年(1910),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馀姚

堂号 翼庆堂

先祖/名人 始祖:[宋]柴洪先; 始迁祖:[明]柴明益; 本支祖:[明]柴秉伦; 本支祖:[明]柴秉孝

摘要 始祖洪先,南宋初徙绍兴。始迁祖明益,洪先十一世孙,明中叶徙居姚北云柯。二子秉伦、秉孝,分别�东柴下宅、西柴上宅祖。卷首至二序、渊源考、诰命、像图、传记、墓志、杂记,卷三、四系图、世表,卷末跋。有范必大、谢迁、赵锦、翁大立序。

索取号 921058-61

第 13 条记录

题名 监桥柴氏小家谱: 不分卷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 钞本

居地 监桥

先祖/名人 始祖:[明]柴肇成

摘要 始祖肇成,约元明间人。谱载行传。�

索取号 JP337

第 14 条记录

题名 湘衡拗柴胡氏续修族谱: 十三卷:[湘潭]

作者 (清)胡心懋等纂修

版本 清乾隆60年(1795),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湘潭

先祖/名人 始祖:胡安国; 先祖:[明]胡德祥; 始迁祖:胡道权; 始迁祖:胡道衡

摘要 始祖安国。迁楚始祖德祥,明洪武初自闽迁兖,复自兖迁楚,二代至道权、道衡迁至潭邑拗柴岭衡山桥。卷一诰敕、谱序、目录、先儒修谱辨论、显祖十劝、敬亭祖修谱凡例、敬亭祖履历奏眆、仲营祖建宗祠用数碑等,卷七齿录。

索取号 4681

第 15 条记录

题名 拗柴胡氏五修谱: 三十卷,首四卷,末六卷:[湘潭]

作者 (清)胡亭午等纂修

版本 道光28年(1848),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湘潭

堂号 务本堂

先祖/名人 始祖:胡安国; 先祖:[明]胡德祥; 始迁祖:胡道权; 始迁祖:胡道衡

摘要 参见清胡心懋修《湘衡拗柴胡氏续修族谱》条目。卷首一续修条规、祠规、系原纪略、名派等,卷十九至二十六齿录。

索取号 4683

第 16 条记录

题名 中湘拗柴段氏五修族谱: [湘潭]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 钞本

居地 湖南,湘潭

堂号 集美堂

摘要 存卷为齿录。

索取号 7012

第 17 条记录

题名 世恩堂柴氏家谱: :十六卷:[鄞县]

作者 柴志潮纂修

版本 民国23年(1934),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鄞县

堂号 世恩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宋]柴荣

摘要 始迁祖荣,宋代由大梁辗转播迁於四明。明柴经出此族。卷一至三谱序、历世牌坊、历世诗选、科甲、仕宦、诰赠、选举、迁徙记,卷四世系,卷六、七世次。

索取号 JP339

第 18 条记录

题名 暨阳里亭柴氏宗谱: 不分卷

作者 (清)柴华玉等纂修

版本 清咸丰9年(1859),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诸暨,暨阳

堂号 斯聚堂

先祖/名人 始祖:[唐]柴绍; 先祖:[后周]柴荣; 始迁祖:[元]柴伯茂; 先祖:[元]柴伯; 本支祖:[明]柴广爱

索取号 2547/B

2547/C

第 19 条记录

题名 柴氏世系谱: 不分卷:[山西襄汾]

作者 (清)柴珽等编

版本 清乾隆9年(1744), 钞本

居地 山西,襄汾

先祖/名人 始祖:柴遵恕

摘要 是族世居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襄汾县)治东十五里连村庄。始祖遵恕。谱载谱序、世系。世系记至十二世。

索取号 930368

第 20 条记录

题名 柴氏世系再复续家谱册: 不分卷:[山西襄汾]

作者 柴隅隆等纂修

版本 民国20年(1931), 钞本

居地 山西,襄汾

摘要 参见清柴珽修《柴氏世系谱》条目。谱载世系(自十三至十九世)。

索取号 930369

第 21 条记录

题名 澬阳柴氏支谱: 十卷,末一卷:[湖南益阳]

作者 柴典璠等主修

版本 民国28年(193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益阳

堂号 平阳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明]柴开咏

摘要 始迁祖开咏,字学海,号迢源,明洪武间自河南徙益阳治东坞土湾,复徙湾之南千家洲。卷首(即卷一)序、派语、传赞、墓志、例言、家训、行述、寿文、寿诗、祭文,卷二至十世系,卷末祠图、墓图、跋。

索取号 946220-29

第 22 条记录

题名 中华柴姓宗谱: 二编,附录

作者 柴文清主编

版本 1999年, 电脑排印本

先祖/名人 始祖:[战国]柴举

摘要 此是柴姓之全国统宗谱,以战国时齐国人柴举为得姓始祖。柴氏是姜姓后裔,举祖父为孔子弟子高柴,举以皇父字为氏。书上编《柴氏家族追本溯源》追溯炎帝至柴举之历史。下编《柴氏家族分布现状》介绍山东、山西、河南、浙江、江苏、河北、陕西、江西、北京柴氏各支的简况。

索取号 XP942

嘉庆十七年(1812年)十月十七日,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东乡左家塅。

左宗棠父讳观澜,字晏臣,一字春航,母余氏。母大父三岁。左宗棠兄弟姊妹六人,有二兄三姊。长兄宗棫,字瑟卿;仲兄宗植,字景乔,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自号“湘上农人”。

据清人罗定钧编撰《左文襄公年谱》显示:左宗棠高祖讳定师,县庠生;曾祖讳逢圣,县学生员;祖父讳人锦,国子监生;父讳观澜,字晏臣,一字春航,县学廪生。即是说,左宗棠的高、曾、祖、父四辈都是秀才。而有资料称,左宗棠以上七辈都是秀才。七辈秀才,算是书香传世,然而七辈人没出过举人,又难免令人郁郁。左宗棠的父亲春航先生学问极好,左宗棠出生这年,春航先生正在岳麓书院就读,当然是想更进一步了。同时在岳麓书院就读的还有益阳的胡达源(字云阁)先生,即胡林翼的父亲。胡林翼于这年六月出生,大左宗棠四个月。左观澜、胡达源二人十分投契,算是为左宗棠、胡林翼的交往开辟了一条“世交”的渠道。

左宗棠“幼有异表,颖悟过人。”三四岁时,祖父松埜公(左人锦,字松埜)特别喜爱他,经常带在身边,教他读书识字,并称“是子足昌吾门”,对左宗棠寄予很高期望。

左家世代教书卫生,大概有数十亩薄田,《左文襄公年谱》称,左父观澜“贫居教授二十余年”,可见生计艰难,所以,左宗棠算是出身寒门。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左观澜为谋生计,率全家移居长沙,在长沙贡院东街左氏祠堂内设馆教授,左宗棠从此在父亲的教导下,跟着两位兄长宗棫、宗植一起读书,五岁读《论语》、《孟子》,八岁学制艺(作文)、读史籍,十二岁留意书法。十四岁时,左宗棠锋芒早露,同学们都不敢跟他相比。

道光五年,祁寯藻督学湖南,左宗植考取湘阴县拔贡生。次年入都参加“朝考”,列二等,选为新化县训导。

清道光六年(1826年),左宗棠十五岁,参加童子试,获湘阴县第一名。道光七年,十六岁,应府试,获长沙府第二名。长沙知府张锡谦对左宗棠的文章特别欣赏,本来想取他为第一名,但是为了照顾情面,他将第一名给了一位同时参加考试的老者。为此,张知府觉得很过意不去,特地将左宗棠请到自己家里,给了他很多鼓励和慰勉。

道光三年,左宗棠长兄左宗棫考取廪膳生,但刚考上就不幸病逝了。这件事对于左宗棠的父母都是很大的打击和刺激。左观澜先生课子极严,自长子死后,颇感后悔,从此对左宗植、左宗棠的教育宽松了许多。而左母余太夫人则为长子去世常常哭泣,至道光六年便去世了,享寿五十三。按照制度,左宗棠必须丁忧(清制,父母丧丁忧二十七个月),不能参加考试。十九岁时,左父春航先生又去世了(左母大左父三岁而夫妻同寿,均享年五十三岁),又要接着丁忧守制。前后五年,左宗棠不能参加考试。

不能参加考试,不是不让学习。左宗棠成长在湖湘文化的中心长沙,长期在城南书院、岳麓书院(湘水校经堂初设于岳麓书院内)学习,深受湖湘文化忧患思想和湖湘学派经世致用、实事求是思想的影响和滋育,心忧天下,关心时务,尤重实学。道光九年,他购读了贺长龄、魏源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及齐召南《水道提纲》等书,一边晨夕研读,一边记录心得。专注于八股文的士子们,见左宗棠“不务正业”,都偷偷取笑他。

湖南巡抚吴荣光创办湘水校经堂,其目的是为了矫正当时书院教育中专重科举仕进的陋习,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人才,树立新的学风,左宗棠参加“校经”,大放光彩,七次获得第一。

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守制期满,这时他已经年满二十周岁(虚岁二十一)了。为了“赶班”参加当年的乡试,他花钱捐了一个“监生”(相当于秀才)。当年八月,他和二兄左宗植同时参加湖南省乡试。结果,左宗植高中全省第一名举人(解元),而左宗棠则差点没考上。幸运的是,经过一番周折,左宗棠考中了湖南第十八名举人。得知左宗棠中举后,巡抚吴荣光向主考徐法绩表示祝贺,祝贺他得到了贤才。大家都非常满意。

这一年,左宗棠成婚,由于自己“身无半亩”,只好临时居住湘潭隐山岳母家中,也称“入赘”。湘潭隐山,是宋代“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隐居治学的地方。洞房花烛,乡试题名,尽管身寄他乡,左宗棠也算是“双喜临门”。

左宗棠中举比曾国藩早了两年,比胡林翼早了三年。

道光十三年,左宗棠第一次会试不中。道光十五年,左宗棠第二次参加会试,结果是:“会试取中,将揭晓,以湖南额溢,易中他省卷,而挑取公誊录。同考官上元温公葆深争之不得。”——煮熟的鸭子真飞了!这也太整蛊人了!誊录好歹也是个公务员,而且可以在中央机关工作,干得好说不定也能上升。但是,左宗棠不肯苟且,放弃了。道光十八年,左宗棠第三次参加会试,不中。从此决计放弃这种费时费才、伤身伤神的科举考试,而将全副精力用于勤修经世致用之学。

其实,早在道光十六年(第二次会试之后),左宗棠即着手在数年来对于山川地理研究的基础上,毅然开始了 “皇舆一图”即清代一统图的编绘工作。按照左宗棠的规划,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他写信给仲兄左宗植介绍了他的构思与开展工作情况:

近颇用力于方舆家言,以为欲知往古形似,当先据目前可据之图籍,先成一图,然后辨今之某地即先朝之某地,又溯而上之,以至经史言地之始……现拟先作皇舆一图,计程画方,防以百里,别以五色……日来已着手画稿,每一稿成,则弟妇为影绘之,遇有未审,则共取架上书翻查之,十得九八,其助我殊不浅也。新作小楼,极为轩豁,左图右史,乐此不疲。 [1]

这一年,左宗棠还题写了一副著名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而贺熙龄则赞誉左宗棠为:“开口能言天下事,读书深抱古人情。”这些年,左宗棠以强烈的兴趣和惊人的毅力,深研舆地、军事,做了巨量的工作。清人罗正钧修《左文襄公年谱》载称:

道光十八年戊戌,公二十七岁。会试榜发,复见遗。出都迂道谒陶文毅公江南。即归,遂决计不复会试。始留意农事,于农书探讨甚勤,以区种为良作,广区田,图说指陈其利。复按部钞録经史,分《昚余阁钞本》经部、史部。是年六月,钞《畿辅通志》以次至《西域图志》各直省通志,于山川关隘驿道远近,分门记录为数十巨册。 [2]

自畿辅(直隶)至各直省通志,以至最远的《西域图志》,系统钞録,钞録的内容包括山川、关隘、驿道等,这使得左宗棠对全国山川地理了若指掌。

接着,左宗棠又更进一步:

道光十九年乙亥,公二十八岁。时公益屏弃词章之业,刻厉于学,以寡言养静二端自课。为舆地山川道里疆域沿革外,条列历代兵事。 [3]

在记述山川地理疆域沿革的基础上,又条列出历代兵事,将地利与军事 历史 结合起来,明了各处战守机宜。左宗棠的这些工作,无疑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尽管左宗棠慨然放弃了科举,但是,在他的心中,毕竟留下了一个心结。咸丰十年,左宗棠为人严父、统兵作战后,曾写信给长子孝威,论及自己早年治学态度:

所贵读书者,为能明白事理,学作圣贤,不在科名一路。如果是品端学优之君子,即不得科第亦自尊贵。若徒然写一笔时派字,作几句工致诗,摹几篇时下八股,骗一个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究竟是什么人物?尔父二十七岁以后即不赴会试,只想读书课子以绵世泽,守此耕读家风,作一个好人,留些榜样与后辈看而已。 [4]

左宗棠还对孝威说:“只要读书明理,讲求作人及经世有用之学,便是好儿子,不在科名也。” [5] 左宗棠讲的固然是至理名言,但还是反映出他对于科举制度的强烈不满。

左宗棠的科举经历是坎坷的,但是,他精研实学的成绩却是惊人的。他的行为,虽然遭至一些人的不理解、甚至讥笑,但是,由于他学问扎实,见解精辟,思想闳阔,使得众多公卿名士为之倾倒,啧啧叹服。

[1] 《左宗棠全集》卷十五,附册,《与仲兄景乔先生》。

[2] 清·罗正钧:《左文襄公年谱》。

[3] 清·罗正钧:《左文襄公年谱》。

[4] 刘泱泱等:《左宗棠全集》卷十三,家书,013《与孝威》。

[5] 刘泱泱等:《左宗棠全集》卷十三,家书,014《与孝威》。

家族

吴澄家族,作为枝繁叶茂的崇仁昊氏的一个支脉,在宋元时期理学兴盛的年代,专治理学,崇尚教育,以授徒为荣,成就了吴澄、吴当两位理学大师,从而成为与元朝政权相始终的绵延百年的名门望族。

(一)家族渊源

据《江西通志稿·氏族略》记载,宋明以来,江西吴姓空前发展,到近代在大部分县市中吴姓都是当地的大姓巨族。其中最著名的宗族有鄱阳吴氏、贵溪吴氏、临川吴氏、南丰吴氏、乐平吴氏、分宁吴氏、永丰吴氏、南昌吴氏、崇仁吴氏、高安吴氏等。在崇仁吴姓中,北宋吴山甫家族最为兴盛,吴山甫进士及第,官居龙岩县令,至南宋其后裔中有吴尚、吴曾、吴镒、吴从龙、吴坚、吴泰等十五人同中进士。但吴澄家族在崇仁吴氏中属于哪一支派,其家族的渊源如何,都缺少记载。不过,在《元史》中吴澄、吴当祖孙都有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事迹,说明吴澄家族不失为崇仁吴姓中的名门。

(二)理学大师吴澄

吴澄(1249~1333)字幼清,抚州崇仁人,元代著名理学家,学者称其为"草庐先生"。

1.少年才俊

吴澄三岁时就以超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在当地小有名气,五岁时他一天能学会一千多字。吴澄不仅聪明,而且又异常刻苦勤奋,他常常不知疲倦地彻夜读书,其母担心他太刻苦用功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便限量给他夜里读书用的油灯,以迫使他在油尽灯灭后早点睡觉。吴澄理解母亲的用心,为舒解母亲的担忧,就早一点睡下,等到母亲睡熟后,再悄悄地起床,继续点灯诵读。他一遍又一遍地将白天所学内容反复复习背诵,直到背得滚瓜烂熟为止。吴澄九岁时,就参加了乡学里的考试,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吴澄十几岁时,就已经十分精通儒家经传,特别用力研究前代圣贤大师的学问。二十岁时,他便以继承弘扬儒学为己任。他认为,上古以伏羲黄帝为始,尧舜弘扬之,禹汤利用之,周文王、武王、周公传承之;中古之道统,以孔子为始,颜回、曾参弘扬之,子思利用之,孟子传承之;近古的道统,以周敦颐为始,程颐、张载弘扬光大之,朱熹集成之。而当今传承道统的人正应是我吴澄。吴澄以他的聪睿和勤奋刻苦实践了自己的志向,他的学问博大精深,已自成一家。但是,他的学说却不为垂危没落的南宋当权者所赏识。近三十岁时,他曾参加过会试,可惜名落孙山。此后,蒙古军即开始了全面的灭宋战争,战火烧遍了江南。吴澄躲避战火,潜心于他的学问,其学说更加完善和成熟,其声名也远近传播开来。

2.淡泊名利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攻陷临安,掳走恭帝和谢、全二太后,但张世杰、陆秀夫在福州拥立益王赵罡即帝位,是为端宗,继续抗元斗争,各地小股的农民反元起义此起彼伏,江南社会还没有安定下来。这时,元政府派到江南的官员、乐安(今山东广饶县)人郑松就把吴澄安置在一个叫布水谷的地方,让他安心著书立说。吴澄在布水谷著书颇丰,除《孝经章句》外,还认真校订了《易》、《书》、《诗》、《春秋》、《仪礼》以及《大戴礼》、《小戴礼》等书。

至元二十四年(1288),元朝廷派南人出身的侍御史程颐夫带着皇帝的诏令到江南访求贤才。程颐夫十分推崇吴澄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底,就把他推荐到大都,朝廷给了他相应的官职。但是元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国民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南人地位最低,不受政府信任。吴澄作为南人在政府任职,委屈不平之事司空见惯,故没过多久,他就不愿忍受屈辱而以母亲年高有病需要自己留在身边照顾为由辞职回去了。这时元政府在京城设立了国子监学校,为了让学生掌握理学,根据程颐夫的建议,又派官员到吴澄家抄录了他的著作作为国子监学生的教材,这是十分荣耀之事,极大地提高了吴澄的知名度和其家族的威望。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吴澄离开家门外出游学。他到了龙兴府(今江西南昌市),该府的按察司经历郝文久闻吴澄大名,听说吴澄到来,亲自到其寓所拜访,邀请他到郡学里讲学。吴澄在郡学讲学时,郝文天天都去听课,并把吴澄与学生们的问答都记录下来,将其整理成几千言的本子,雌

后来这个本子就成了郡学学生诵读的经典。

大名府清河县(河北今县)名士、元江西行省掾元明善天资聪睿,过目成诵,受过系统教育,诸经都有师法,尤其擅长写文章,他个人也以能著述自豪,对于《春秋》经的研究有独到之处,是知名的学者。因未曾与吴澄有过交往接触,所以对社会上所传吴澄的学问,颇不以为然。吴澄到了龙兴府,给两位学者提供了当面探讨学问的机会。两人会见时,元明善向吴澄探问有关易经、诗经、春秋经的本旨要义,吴澄都一一给以阐述,元明善听后觉得眼界大开,对诸经的认识思路更加开阔了,理解更加深刻了,他十分感叹地说:"同吴先生谈论学问,就像到了大海深处探宝一样,奥妙无穷,收益无穷"。从此他自认学问不及吴澄,心甘情愿地拜吴澄为师,恭恭敬敬地行弟子之礼,以为吴澄的学生而自豪。元朝开国功臣董文炳之子董士选也是一位有名的学者,元世祖北征时,董士选曾受命与太子一起监国,此时任江西行省左丞,他也早就听说过吴澄,吴澄到龙兴府后,他把吴澄请到自已家中,待以上宾之礼,宴请吴澄时,亲自为吴澄把盏敬酒,请吴澄教授自己的弟子,他对人说:"吴先生,天下士也。"后来,董士选调到朝廷任职,他竭力向朝廷推荐吴澄的德才,吴澄被朝廷授予应奉翰林之职,官府催促吴澄赶快赴任,但吴澄不欲为官,而董士选的一片深情又难以推却,故拖延了一段时间后才去赴任。由于其职位空缺已久,等到吴澄到大都上任之时,朝廷已另选他人,吴澄听说后,当天就折返南归。不久,朝廷又授吴澄江西儒学副提举之职,吴澄任职三个月后,又以身体有病不适宜为由辞职。

元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是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修订的一部与现代公历相同,但比现代公历早三百年的历法《授时历》,参与协助、支持郭守敬完成这一巨大科技成就的国子祭酒的许衡十分重视教育,尊重知识,他主持国子监教学,力荐吴澄到国子监任职。元武宗至大元年(1803),吴澄被召到京城任国子监丞。吴澄对这份差使十分满意,天刚蒙蒙亮,他就在讲堂上点起蜡烛,开始了一天的讲学,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的接受吴澄的面授。吴澄因人施教,释疑解难,耐心地指导学生们学习,一直到太阳西斜天黑下来时,吴澄才从讲堂回到寝室。晚上,吴澄也得不到一点清闲,不远千里带着经书来登门求教的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吴澄依据他们每个人的学识和理解能力,反复地启发诱导他们,耐心地为他们解释疑难,务使他们真正懂得经文的深刻内涵,直到下半夜,吴澄才上床休息。这时期,吴澄不分寒暑秋冬,昼夜相接,精神振奋,诲人不倦地从事他心爱的教学工作。

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吴澄升任国子司业。他依照程颐的《学校奏疏》、胡安国的《六学教法》、朱熹的《学校贡举私议》制定了国子监教学的基本纲要四条:一是教授经学;二是教授行实,即用经学教导学生做人;三是教授文艺,让学生学会写文章;四是教授学生处理事务的能力,即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遗憾的是,这四条纲要没有能在国子监推行下去。吴澄曾对一些学者说"朱熹的学问主要是探求'道',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陆九渊的学问主要探求人的社会道德,求学问而不讲做人的道德,必然偏执于言语的推敲及表述文章枝节的问题,故做学问,必先做人,这样才算学到了真正的东西,真正有了学问"。吴澄的这番议$-2-,使一些人认为他是属于陆九渊学派的,这与许衡尊奉朱熹的初衷是不一致的。但是,这些人也说不清朱子、陆子的学问究竟有什么不同。由于学术上的分歧,吴澄当即辞职回乡,国子监中很多尊崇吴澄的学生,来不及向主管报告,就随同吴澄一起到南方去了。朝廷得知吴澄辞职后,又授予他集贤直学士,委任为奉议大夫,吴澄接到任命后,就乘驿马走驿道到京城赴任,走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市)时,旧病发作,只得就地休养,所以没有能到京城上任。元英宗即位后,特别破格提拔吴澄为翰林学士,进官太中大夫。英宗曾下令征集擅长书法的人,以黄金粉为泥汁抄写佛教的《藏经》,书成后元英宗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石别苏木)派左丞速速携带诏书让吴澄为该书写序。吴澄不愿意为非自己尊奉的佛教经书写序,就委婉地推辞了。他说皇上写经为民乞福,是"盛举"之事,接着又指出让他写序若为了追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佛教的轮回报应说,佛教学者们都不宣扬,真正善行高尚之人,与日月同光,而道德低劣之辈,则与沙虫同类。对此,有的佛教徒附会为这是为佛追献所得到的灵验,这只能迷惑世人。我朝大元开国以来,已有多次写经追荐之事,若追荐能灵验,就不是佛的灵验,是无佛;若追荐不灵验,就是佛也没有灵验,是诬佛。所以,写序撰写追荐之辞,不能给后人留下什么,恕臣暂时不写,等皇上还驾大都后再汇报此事吧!由于元英宗重视儒学,起用蒙古儒者拜仁为相,推行了一些宽松的政治政策,引起蒙古贵族守旧势力的不满,因此让吴澄写序事不久,在元英宗返回大都途经南坡店时,遭遇被罢黜的权臣铁木迭儿的余党铁失、也先贴木儿等发动的叛乱,被刺杀身亡,故吴澄为金字《藏经》写序的事也就不了了之。这件事表现了吴澄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政治上坦率正直的可贵品质,值得后代知识分子学习和效法。

元泰定帝元年(1324),元朝廷开设讲授儒家经典的讲席,吴澄与开国功臣张弘范之子、平章政事张硅、国子祭酒原是首任官。吴澄的学问,取得了官认可的正统地位。

早在英宗至治末年,曾诏令大臣修建皇族的太庙,朝臣们只见到现实的庙堂大厅中分有不同的房间供奉相应的神主,于是就仿照这种庙制,修建了一个有十三个房间的大庙堂。由于还没有来得及将先祖皇帝的神位迎入庙中,英宗皇帝就被叛臣铁失等弑杀,朝廷主持皇陵太庙的官员,对太庙昭穆制度的排列顺序不明白,就召集大臣学者集体讨论,吴澄指出天子七庙,太祖居中,左三庙为昭,右三庙为穆,昭穆神主,各按规定次序排列,依照古制,以庙为宫,各神主之庙自为宫殿,其排列就像当今的中书六部衙门一样,国家的政府衙门仿照金、宋的旧制设置,皇族的太庙怎么能不按古制排列呢但是,朝廷主持太庙的官员,急于将各先帝神主迁入庙中,就未听吴澄所论的昭穆古制,而是按照简捷便利的传统习俗将各神主安置了。吴澄对此极为不满,终日心中不悦,隐然有归乡之意。此时,朝廷下令修撰《英宗实录》,让吴澄全面主持这4件事,吴澄不好推辞,暂时未提归乡之事。几个月后,《英宗实录》修成,还没有来得及书上报朝廷,吴澄就称病闭门不出了。中书左丞许师敬奉皇帝旨意,到国史院为修撰《英宗实录》的人赐宴庆功,吴澄身为首功之人,也不得不应邀出席,宴席上许师敬一再向吴澄表明朝廷挽留他在京为官的意思,但吴澄去意已决,所以宴席散后,吴澄就不辞而别,出城到了码头坐上运河南下的船只回家乡去了。中书省听说后,立即派使臣顺驿道追赶,但为时已晚,于是中书省奏明泰定帝说:"吴澄是国家著名的大儒,对朝廷的功劳丰厚,现在他以年老辞官回乡,我们不忍心-N-让他重新劳作了,朝廷应该对他有所褒奖。"泰定帝接受了中书省的建议,诏令吴澄为赞善大夫,赐给他金织文绮两件,钱钞五千贯。

吴澄身体瘦弱,其貌不扬,穿不起来宽大的衣服,但是当他拱手正坐讲课的时候,则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则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吴澄知识渊博,德行高尚,所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辞官回乡,所经州县士大夫们都成群结队地去欢迎他,热情邀请他到本郡县讲学。他在山中办学,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其中不少人学有所成,如明朝洪武四年(1371)首次开科考试,作为主考官之一的鲍恂即是吴澄的弟子。在教学之余,稍有空闲,吴澄就以著书为业,终其一生,他都手不释卷地探求着新的知识。

吴澄对于《易经》、《春秋经》、《礼记》都有专门的研究,并把研究心得写成专著。他的研究心得,破除了先儒们穿凿附会的痼疾,阐述了经书自身蕴藏的精深意旨,给人别有洞天之感。凡他所叙述的经传之义,都分门别类,立条记载,使其内容精当,寓意深远,自成一家之言,而且阅读简捷,叙述自然。同时吴澄还写了《学基》、《学通》两篇论文,告诉人们学习的根本是什么,以及怎样掌握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他的这些见解,大多来源于邵雍的学问。此外,吴澄还校订了《皇极经世书》、《老子》、《庄子》、《太玄经》、《乐律》以及《八阵图》和郭璞的《葬书》等。吴澄的著述是十分广阔丰厚的。

当初,吴澄居住在几间简陋的茅草房中,因此程钜夫给其居所题名为"草庐",所以,后学者都称吴澄为"草庐先生"。天历三(1330),朝廷认,为吴澄年事已高,特别任命他的次子吴京为抚州教授,以便在其身边侍奉他。

天历四年六月,吴澄得了重病,不久去世,终年八十五岁。吴澄死后,朝廷赠其官为江西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其为临川郡公,谥号"文正"。吴澄作为一代理学大师,同当时著名的学者都有密切的交往,他不仅同在朝为官的程钜夫、元明善、董士选等人友善,还同一批不走仕途,终身执教做学问的学者关系密切,如同当时的教育家孙辙关系就特别好。孙辙对老子、庄子颇有研究,教诲"辞温气和,闻者莫不油然感悟。"吴澄为其文集作序说"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可见他们相知之深。对另一位教育家杨开先,吴澄为其讲义所做的题后跋中高度评价了他不遗余力弘扬经学的精神,特别对他所创设的"讲义教学方法","明白谆後,无滞辞,无昧意",并说"说经不得已而用此法,若是者,余其可概也夫"。对长安经学家黄译(字楚望),吴澄更是推崇备至,认为自己平生所见明经士,未有能及黄译者,他对人说"能言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楚望真其人乎!"总之,吴澄作为一代受人敬仰的学者和学人表率,他博大精深的学问,高尚的德行,与朝廷内外学者的密切交往,为国人所共慕。崇仁吴氏由于出了一代理学大师吴澄,宗族地位大大提高,从而成为有元一代最显赫的名门望族之一。

(三)家学传人吴当

吴澄的博学多闻为家族带来了荣光,也为子孙的仕途开辟了道路,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吴文,官至同知柳州路总管府事,次子吴京,官至翰林国史院典籍官,两个儿子步入仕途,巩固了崇仁吴氏家族的地位。但崇仁吴氏家族赖以立世的理学,却不是由吴澄的儿子而是由其孙子吴当继承的。吴当(1296~1361)字

伯尚,是吴文的儿子。吴当自幼接受家学的熏陶,又聪明敏锐,接受知识快,理解能力强,所以知识功底扎实。长大以后,在祖父的教诲下,吴当精通了诸子百家和经史学问。其后,吴当陪同祖父吴澄到京城,朝廷特补授他为国子生。在京城,吴当的学问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知识面更加广阔。吴澄开馆授业,在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向吴澄求学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最终是师从吴当完成其学业的。

元帝至正五年(1345),吴当以父吴文的官阶门荫授职万亿四库照磨,尚未上任,就有朝臣推荐他改任国子助教。吴当教授学生,讲解的内容大大超过了一般学者,同时他又严格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国子监的学生们都喜欢跟他学习。吴当在任国子助教时,正赶上朝廷下令修撰辽、金、宋三国的国史,吴当亦被征调参加了三史的编纂工作,三史修成后,吴当被升任为翰林修撰。此后数十年间,他的仕途一帆顷:至正七年(1347)国子博士、八年监丞、十年司业、十一年翰林待制、十二年礼部员外郎、十三年监察御史、国子司业、十四年礼部郎中、十五年翰林直学士。

这时,南方反元的农民起义军已持续了五年的时间,元朝统治岌岌可危,因此有大臣推荐吴当,认为他世居江西,了解江西的民情,而且吴当的才能又完全可以担任政务官。于是元顺帝下诏授予吴当江西肃政廉访使,同江西行省参政:尔赤、兵部尚书黄昭共同招降搜捕江西诸郡县的起义农民。同时,朝廷还授权他们可根据情况便宜行事,给予吴当等极大的行动自主权。吴当到任后认为,元朝官军不足以镇压农民起义军,为此他招募了一批民兵,率领他们由浙江进入福建,再由福建转入江西,因为此时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都已被农民起义军占领,故吴当只能绕道福建转入江西。

吴当到了江西建昌(治所今江西南城县)地界,依赖其家祖孙三代的信誉和威望,招降了新城(今属衡阳)的农民起义军孙塔部,并利用孙塔部农民起义军消灭了另一支农民起义军李三部,打通了进入江西腹地的道路。在此情况下吴当下令三路元军攻打南丰县(江西今县),南丰农民起义军首领郑天瑞败走,另一名义军首领郑原兵败自杀,南丰城为吴当军占领。至正十六年(1356)吴当调集所部检校章迪的军队与兵部尚书黄昭的军队夹攻抚州,又乘胜收复了崇仁、宜黄二县。由此,建昌、抚州二郡基本上为元军重新控制。元朝廷派往江西总兵抚州、建昌军事的参知政事朵歹,率元官军与农民起义军对峙多年,不仅没有取得什么战功,反而不断丢城失地,连吃败仗。而吴当刚人江西就屡屡奏捷,本来就看不起南人的这位蒙古贵族朵歹吴当的功劳大生嫉恨。竞置濒临危亡的元政府于不顾,向吴当大泄私愤,他在吴当是南人,南人不宜掌兵权上大做文章,散步流言蜚语,造谣诬陷吴当、黄昭与农民起义军勾通。元顺帝不明真相,又从根本上不信任南人,于是就下诏解除了吴当、黄昭的兵权,任命吴当为抚州路总管,黄昭为临江路总管,负责供应亿平章火你赤军的军需。火你赤无故诛杀了吴当的属从官范谆和章迪,吴当的部属将士愤慨不平,欲讨回公道,渐成烈火之势,吴当赶紧劝谕大家说:"上边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让大家忍气吞声顺从火你赤算了,不料此时火你赤又上疏朝廷,诬陷吴当、黄昭,说他们二人"难任牧民",不久就有朝廷的圣旨下来,罢免了吴当和黄昭的总管之职,将二人贬为庶民。至正十八年(1359),火你赤军由瑞州(今江西高安县)回到龙兴,吴当、黄昭同时随军,他们二人惧怕有杀身之祸,不敢去见火你赤。正在为难之际,情况发生了转机,原来吴当、黄昭二人的立功状,是自广东由海路送往京城大都的,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很久没有送到。而朵歹、火你赤的公文却由陆路先送到了朝廷,所以朝廷先是下令责备吴当、黄昭,后又将二人贬官免职,等到朝廷见到了吴当、黄昭二人的立功状后,才知道是朵歹、火你赤有意诬陷,于是朝廷下诏,拜吴当为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黄昭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朝廷的任命还没有送到二人手上,陈友谅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已经攻陷了江西诸郡。火你赤的元军弃城不顾,望风而逃。吴当戴上黄帽子,穿上道士的服装,闭门不出,每天以写书为事。陈有谅派使臣征召吴当,吴当卧床不起,绝食不从,表示要以死效忠元朝。陈有谅的使臣无奈,只得让人连人带床抬到船上,强行把吴当送到了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吴当在江州被农民军拘留了一年,仍然不愿为农民军出力,终被释放。此后,吴当隐居在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吉水(江西公县)之间的谷坪山中,著书立说。至正二十年,吴当因病重不治而亡,享年六十五岁。

吴当著有《周礼綦言》、《学言藁》。不过,吴当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将其祖父吴澄的著述整理成书,使其流传于世,吴当整理吴澄的著述流传至今的有《吴文正公集》一百卷和《草庐精语》等。

吴澄家族与元朝政权相始终,是绵延一百多年的名门望族,吴澄在哲学上的贡献,更使其家族百世流芳。

吴澄家族的后裔史载阙如。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蒍氏。名敖,字叔孙,一字艾猎。辅佐楚庄王称霸,功绩显著。主持修建中国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对当时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相当作用。

立于公元 16年的孙叔敖碑,记述了孙叔敖之后的十多代孙氏族众的发展繁衍情况,共涉及孙叔敖后人二十多位。孙叔敖碑也可称得上一部石刻的家谱。这部石刻家谱反映了孙氏发展的一个断面,可以确认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孙氏家谱。据《三国会要·职官》载,孙吴政权设立过宗正卿,掌握皇家的家谱——《玉谍》。遗憾的是这部《玉谍》未能留存于今,仅能从当时的史书上见其名而已。

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人。籍贯、字号均不详。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他主张改革以图强,认为当时晋国六卿所进行土地制度之改革,其中亩大而税轻者可以成功(此见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孙子兵法吴问》)。他认为:“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由此可知,他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分析敌我形势,如: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之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形势之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他还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固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强调战略战术上之“奇正相生”和“机动灵活”之运用。他这一思想有丰富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法的因素。著有《孙子兵法》,是为中国历史最早而又最杰出之兵法。

孙膑,战国时兵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仕魏,仕魏惠王将,忌其才能,将他骗至魏国,处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齐国使者至魏,他阴见齐使,由齐使秘密载回齐,经田忌推荐,齐威王任为军师。先后两次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和马陵,终使庞涓兵败自杀。著有《孙膑兵法》。

孙炎,三国魏经学家、训诂学家。字叔然,乐安(今山东博兴)人,郑玄弟子,当时称为“东州大儒”。撰《周易春秋例》,并为《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等书作注。著有《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反切从此盛行。

孙坚(155-191),东汉将领。三国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字文台。少为郡县吏,中平元年从朱儁镇压黄巾起义军。四年任长沙太守。初平二年率军击刘表,为表将黄祖射死。次子孙权称帝,追尊为武烈皇帝。

孙策(175-200),三国割据者。吴郡富春人。字伯符,孙坚子。兴平二年率军渡江,削平当地割据势力,在江东建立孙氏政权。曹操任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建安五年遇刺死。弟孙权称帝,追尊为长沙桓王。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吴国建立者,公元229-252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继其兄孙策拥有江东六郡。曾与刘备联合,大败曹军于赤壁。后在吴蜀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公元229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

孙楚(约218-295),西晋文学家。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字子荆。官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太守。能诗赋,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冯翊集》。

孙盛(约306-378),东晋无神论者、史学家。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始任佐著作郎,出补浏阳令。陶侃、庚亮、桓温镇荆州时,皆用为参军。后累迁至秘书监,加给事中,年七十二卒。博学能为文章,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曾以“形既粉散,知亦如之”命题,驳斥佛教“神不灭”思想(见《广弘明集·与罗君章书》)。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世称良史。又撰诗、赋、论、难等数十篇,有集十卷,今多亡佚。《全晋文》辑其文两卷。

孙绰(314-371),东晋文学家。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家于会稽,官至廷尉卿,领著作。为玄言诗代表作家。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孙安祖(-611),隋末山东农民起义领袖。清河漳南(今山东夏津北)人,与窦建德同举义旗,聚众入高鸡泊(今河北故城西南),是高鸡泊起义军的首创者。

孙思邈(581-682),唐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隋文帝时授国子博士,不拜。太宗初至京师,虽老而视听犹聪,授谏议大夫,固辞,终不仕。通百家说,善言老庄。精于阴阳,推广医药之学,相传卒年百余岁。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福录论》、《摄生真箓》、《枕中素书》、《银海精微》等。后人尊为药王。

孙过庭,唐书法家。陈留(今属河南)人,自署为吴郡,或作富阳人。字虔(一作名虔礼,字过庭)。高宗时官率府录事参军。工正、行、草,尤以草书擅名。宋米芾以为“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今存其垂拱三年(687)撰成的《书谱·卷上》,阐述正草二体书法,见解精辟,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

孙愐,唐代音韵学家。玄宗(李隆基)天宝时为陈州(今河南淮阳)司马。精音韵之学。尝刊正隋陆法言之《切韵》,并增字加注,于天宝十年(751)编成《唐韵》五卷,已佚。现《唐韵》卷首有孙愐《唐韵·序》。

孙樵,唐散文家。关东人,字可之(一作隐之)。大中进士,授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随僖宗奔岐陇,迁职方郎中。长于古文,所作对当时统治集团的昏愦无能,颇多讽刺。有《孙可之集》。

孙位,唐末画家。一名遇,又号会稽山人。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随唐僖宗自长安入蜀,居成都,任“文成殿下道院将军”。擅画人物、佛像、山水、松竹等,尤善画龙水。在应天、昭觉、福海等处作画甚多。作品有《高逸图》、《四皓围棋图》、《番部博易图》、《草堂图》、《王波利图》、《高士图》、《三教图》等。

孙儒(-892),唐末将领。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从秦宗权为都将。不久杀宗权弟宗衡,并其众,破扬州,自署淮南节度使。继而与杨行密等多次交战,时有胜负。景福二年,陵阳大战,会大疫,败,为行密部将田頵所执,旋被斩首。

孙方谏(893-954),五代时将领。本名方简。莫州清苑(河北保定)人。初为定州狼山堡主。后晋出帝时,义武军节度使恐其为边患,表为游奕使。有所求,不得,北通契丹。契丹灭后晋,使为义武军节度使。命徙云中,不受,率徒复入狼山。后汉高祖起兵,他入据定州以归,仍为义武军节度使。后周时徙镇国。

孙光宪(约895-968),五代宋初文学家。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宋代陵川贵平(今属山西省)人,藏书家。后唐时,为陵川判官,天成(926-968)初,梁震荐为书记。归宋后,累官检校秘书监。嗜藏书,常手自抄学校雠,老而不废,收藏数千卷。著有《北梦锁言》、《荆台》、《笔佣》、《橘斋》等书。

孙奭(962-1033),北宋经学家。字宗古,博州博平(山东茌平)人。端拱九经及第。历国子监直讲、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宋史》称其“守道自处”,“未尝阿附取悦”。真宗迎天书,祀汾阴,皆直言谏阻。仁宗时,讲论前代乱君亡国,反复规讽。著有《经典微言》、《孟子音义》等。

孙复(992-1057),北宋学者。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字明复。举进士不第,隐居泰山,世称泰山先生。后为范仲淹等推重,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迁殿中丞。研治《春秋》,著《春秋尊王发微》。其学上祖陆淳,下开胡安国。和胡瑗、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还著有《孙明复小集》。

孙洙(1032-1080),北宋文学家。字巨源,扬州广陵(江苏扬州)人。举进士。迁知太常礼院。治平中上疏言时弊要务十七事,多被采纳。迁同知谏院。王安石变法时自请出知海州。元丰间官至翰林学士。博闻强记,诰熟典故。善诗文,能词,有名于时。

孙威(1183-1240),元初铠甲制造家。浑源(属山西)人。金贞祐时从军,在云中(山西北部)投降蒙古汗国,任千户。他所制铠甲称“蹄筋翎根铠”,经成吉思汗亲自试射,箭不能透。后任顺天路工匠都总管。子孙珙继其职,又造叠盾。

孙隆,生卒年不详。明画家。又名孙笼,一作龙,字廷振,号都痴、都痴道人,毗陵(今江苏省常州)人。宣德中曾为翰林待诏。擅画翎毛、虫草,不作墨线,纯以色彩点染而成,谓之“没骨“,别具一格。亦善山水。画翎毛草虫,全以彩色渲染,生动鲜活,饶有机趣,自成一家,对后代影响很大。

孙克弘(1533-1611),明画家。华亭(今上海松江华亭镇)人。字允执,号雪居。师法沈周、陆治。笔墨简练,颇有生趣。兼工兰竹、山水,亦作佛道像。且能诗,并善书。书学宋克。

孙承宗(1564-1638),明将领。字稚绳。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万历进士。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任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在关四年,练兵屯田,修城堡数十,敌不敢犯。后为魏忠贤党排挤去职。崇祯二年(1629),后金(清)兵入大安口,明廷用他守通州,后移镇山海关,收复永平、迁安、栾州、遵化等地。四年,罢职归里。十一年,清兵绕道入长城,攻高阳,他率家人拒战,城破自杀。著有《高阳集》。

孙慎行(1564-1635),明臣。字闻斯,号淇澳,江苏武进人。授编修。累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天启初召擢礼部尚书。首疏究论三案,因与廷臣意见不合托病归。《明史》言其慎行“操行峻洁,为一时搢绅冠”。廷祯八年(1635)被廷臣推为阁臣,入京即病死。有《玄晏斋集》。

孙奇逢(1584-1675),明清之际学者。字启泰,一字钟元,世称夏峰先生。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与李颙、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

孙传庭(1593-1643),明末将领。字伯雅,字白谷,代州振武卫(山西代县)人。《明史》载其“仪表颀硕,沉毅多筹略”。万历进士。崇祯九年(1636)由顺天府丞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俘杀农民军领袖高迎祥,打败李自成。入卫京师,被扬嗣昌诬陷坐狱三年。十五年起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次年进尚书,总督晋陕川等军务,督师镇压李自成军,屡败,战死。有《白谷集》、《鉴劳录》等。

孙可望(-1660),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陕西米脂人。张献忠义子。英勇善战,称骁将,号军中“一堵墙”,封平东将军。献忠战死,他与诸将挥师云贵,被推为首领。旋为国主,年号兴朝。联南明抗清。后因妒恨李定国,于长沙降清,尽献云贵军情,且引兵攻杀。清封义王。后狩猎时为清兵射杀。

孙云球,明末清初光学仪器家。字文玉、泗滨,江苏吴江人。中国民间最早独立发明望远镜和首创眼镜者。还利用凹透镜、凸透镜和反射镜制造出察微镜、放光镜、夜明镜等七十余种光学仪器。并总结实践经验,著成《镜史》。还研制计时准确的自然晷。

孙延龄(1647-1677),清将领。汉军正红旗人。孔有德婿。康熙初,任广西将军,镇桂林、统孔有德旧部。康熙十三年(1674)举兵响应吴三桂叛乱,自称安远大将军,占据广西。旋称安远王。后降清,被吴三桂从孙世琮执杀。

孙嘉淦(1683-1753),清臣。字锡公,号懿斋,太原府兴县人。康熙进士,授检讨。世宗即位,应陈对三事: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帝谓之翰林狂士。高宗即位,屡陈大政被纳。官刑部尚书,屡雪冤狱,劾论贪劣,抑豪抚民。兴水利课农桑。政绩卓著,官至工、刑二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谥文定。

孙星衍(1753-1818),清经学家。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官山东督粮道。所学较广,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都曾涉及。工篆隶,精校勘,擅诗文。撰有《尚书今古文注疏》、《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等。刻有《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等。

孙原湘(1760-1829),清诗人。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字子潇,号心青。嘉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官。乞假归未仕。工骈散文,兼善书画。与王昙、舒位齐名。著有《天真阁集》。

孙家鼐(1827-1909),清臣。字燮臣,号蛰生、澹静老人,安徽寿州(寿县)人。咸丰状元。曾任工部、礼部、吏部尚书、光绪帝师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京师大学堂。后拜体仁阁、东阁、文渊阁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充学务大臣、政务大臣、资政院总裁等职。《清史稿》称其“儒厚廉谨,常以资望领新政,每参大计,独持正不阿”。

孙毓汶(-1899),清臣。字来衫、莱山,山东济宁人。咸丰进士,授编修。以输饷有功渐迁福建学政、内阁学士、工部左侍郎、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权奇饶智略”(《清史稿》)。甲午战争时,力主议和,遭朝臣反对,称病告休。

孙诒让(1848-1908),清经学家。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同治举人。1886年曾任刑部主事,后去职专心研究学术。1901年撰写《变法平议》,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毕生致力于经学、文字、甲骨、金石、文献、目录、校勘学的研究,《契文举例》是其考释甲骨文的最早著作。另著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古籀拾遗》、《名原》、《札迻》、《温州经籍志》、《籀庼述林》等。

孙中山 (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1]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即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其他孙姓名人有春秋善相马者孙阳;三国时吴皇帝孙亮、孙休、孙皓,将领孙辅、孙贲、孙翊、孙静;晋文学家孙琼,诗人孙拯;南朝齐文人孙诜;唐文学家孙郃;北宋学者孙锡;金道姑孙不二;明藏书家孙藩,戏曲作家孙钟龄;清文学家孙洙,诗人孙云鹤、孙云鸿,篆刻家孙治清,金石书画鉴藏家孙承泽等。近当代孙姓名人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民主革命者孙武,红军将领孙德清,政治活动家孙起孟,政治家孙志远,国民党官员孙科、孙运璿,国民党将领孙立人、孙楚、孙殿英、孙蔚如,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地质学家孙云铸、孙建初,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资源采矿专家孙越崎,冶金专家孙德和,电子技术专家孙俊人,计算机专家孙仲秀,土木工程专家孙钧,家蚕育种家孙本忠,经济学家孙冶方、孙尚清,社会学家孙本文,哲学家孙叔平,心理学家孙国华,历史学家孙毓棠,作家孙犁,**剧作家孙师毅、孙瑜,戏剧导演孙维世,**演员孙道临,京剧演员孙菊仙,口技表演艺术家孙泰,排球运动员孙晋芳、孙玥,跳水运动员孙淑伟,滑冰运动员孙龙将等。

1 文言文《卢钧传》

——《旧唐书》卷一七七 [说明]卢钧(778—864),字子和,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

文宗时任左补阙、给事中、华州刺史(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岭南节度使(治所在今广东广州);武宗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今湖北襄樊)、昭义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宣宗时任宣武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开封)、河东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入朝为尚书左仆射。受宰相令狐綯排挤,又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汉中),懿宗初年去世。

卢钧历任数道节度使,多有政绩,尤其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没有像前任节度那样贪财致富。他为政廉洁,将“市舶使”这一直接管辖外国商船的职务交由监军使担任,自己从不干预。

卢钧是唐朝后期治理广州比较清廉的一位节度使。 卢钧,字子和,本是范阳人。

祖父是卢灵,父亲是卢继。卢钧在元和四年进士及第,又应试“书判拨萃”科,调授校书郎,历任诸侯幕府僚佐。

文宗大和五年,升任左补阙。与同事申诉宋申锡的冤枉,因此出名。

经尚书郎,出任常州刺史。九年,拜官给事中。

开成元年,又出任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 这年冬天,代替李从易任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

南海有外国船只贩运之利,珍奇货物云集。旧节度使设法兴利以致富,凡镇守南海的,无不捆装船载财物还京。

卢钧性情仁慈宽恕,为政廉洁,请监军使担任市舶使,自己一点也不干预。自从贞元年间以来,有罪流放到岭南的大臣,因其去世、子孙贫困。

瞧淬,虽然遇到大赦也不能自己还京。凡是在岭南境内的,卢钧减省俸钱为他们营办小棺材;家中有疾病死丧,则为他们出医药办殡殓;有孤儿 ,为他们办婚嫁,共数百家。

因此山越的俗民,叹服他的德义,令虽不严而众人向化。三年任满将替换,华人蛮族数千人赴衙门请为卢钧立生祠,刻功颂德。

先前土人与蛮人、僚人杂居,互通婚姻,官吏有时阻挠,就互相煽诱反乱。卢钧到任后立法度,使华人与蛮人分居、不通婚姻,蛮人不许拥有田地宅院,于是境外清肃,而互不相犯。

会昌初年,迁任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四年诛杀刘稹,命卢钧任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节度、泽潞邢氵名磁观察等使。

这年冬天,诏书命卢钧派五千泽潞镇军去代北防戍。卢钧登上城门钱送戍卒,他们的家属搭帏幄旁观。

泽潞军一向骄横,因为与家人告别,乘醉倒戈返攻城门,监军使让州兵拒战,直到晚上,经安抚慰劳才将乱卒平定。诏书命卢钧入朝,拜官户部侍郎、判度支、升任户部尚书。

大中初年,卢钧任检校尚书右仆射、汴州刺史、御史大夫、宣武军节度、宋毫汴颍观察等使,在任时又加官检校司空。四年,入朝任太子少师,进勋位上柱国、封爵范阳郡开国公、食封邑二千户。

六年,再任检校司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九年,颁下诏书说:“河东军节度使卢钧,年长才高、博闻练达,见识聪敏、胸襟宏大。

蕴藏着山河的灵气、怀抱有执政的才能。多才多能而从不炫耀,行为韬晦反而更显扬。

从岭南直到太原,五次更换节钺,仁爱之声满路,舆论越加赞颂。希望你任藩镇时和气不要衰退,让台阁中的清风时常存在,应该升任宰职,用作群僚表率。

可授官尚书左仆射。” 卢钧历任中央、地方,功绩众多。

后辈子弟,多官至高位。到这次紧急征他入朝,以为应作宰相,虽任尚书仆射,心中特别失望。

于是常常称病不办公,与亲戚旧友在城南别墅游玩,有时几天才回来一趟。宰相令狐绚厌恶他,于是他被停罢仆射官,仍然加授检校司空,守太子太师。

舆论认为卢钧是长者,都谴责令狐綯滥弄权力。令狐綯惧怕,十一年九月,任卢钧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

柴氏排行谁有是 ,我们哪是柴作X,柴来X,柴世X,柴宗X,柴兆X,是怎么会事,邮家族的解释解释

不知道有没有帮助!!第 1 条记录 题名 镇海柴桥曹氏宗谱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9年(1920),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镇海 堂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