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家谱诗,我只记得最后一句“金枝开玉树,晓日会春风”
陈氏对联 精选八十三副
一、名宦题赠
1、天下第一家
编者按:这是秘阁内监裴愈所题。宋至道三年(996),内侍裴愈赍散御书到义门,见村舍古朴,服饰古野,书声朗朗,耕织繁忙之景象,不由畅然发出“天下第一家”之赞叹,遂泼墨题赠。见湖北黄梅蔡山(遵义堂)《义门陈氏宗谱》。
2、江州奕世
编者按:宋庆历四年(1044),东佳书院学子应举者四百有三,在朝者琛、逊而下有二十九员,且多人与欧阳修友善。欧回故乡庐陵(今江西吉安),一日途经江州至东佳,见陈氏累世簪缨,车马盈门,遂题词赠之。
3、陈氏遗谱,子孙葆之
编者按:遗,赠与。葆,保护、保存。嘉祐七年分庄,不因骨肉异地而世远人涣,熙宁二年(1069)陈知柏等人议定以欧苏谱式编修《义门世谱》,敬宗收族。元丰二年(1079),苏试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市),陈知柏拜访苏轼,赠其家谱。苏轼一见,甚喜,在赠谱首页上题下此词,嘱咐子孙“葆之”。
4、义门流芳
编者按:题词时间说法有二。一说熙宁二年(1069),陈晞为江州助教,授课东佳,黄庭坚游学至此所题。二说是黄庭坚任楚地太和县令时,为当地陈氏修族谱所题词。
5、德星永著
编者按:明嘉庆六年(1527)丁亥,九江近地(黄梅、宿松、广济、瑞昌、星子)陈氏于三凤坊义门祠纂修宗谱。九江知府陈天栋因同出一源,欣然应请题词,且撰谱序一篇。见九江德星堂《义门陈氏宗谱》。
6、义门世泽
编者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明世宗(朱厚漗)为激扬民风,表彰历代旌表遗迹,在德化县甘泉乡齐集里(今九江县狮子乡牌楼村)敕建“义门坊”。近地各县义门后裔欢欣雀跃,集资修乘,以纪念此一盛举。九江知府(义门祥符庄后裔)陈谦题词,且撰谱序一篇。
7、义韵千秋
编者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敕建“义门坊”,九江近地各县重修(德星堂)谱。九江教谕(义门裔孙)为宗谱留迹。
8、义笃纲常
编者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敕建“义门坊”,九江近地各县义门后裔欢聚一堂,重修宗谱。进士劳堪欣然应请题赠,且撰谱序一篇。
二、义门楹联
1、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
编者按:唐中和四年(884),僖宗首次旌表江州陈氏,并赐此联予以褒扬。此联谱志有异,对于“旌书贵”,有曰“书声旧”,还有说“书声贵”。三种说法相比较,以“旌书贵”为妥。此处“旌书”非赐书,应理解为“皇上的旌书(御笔亲题)是至高的荣誉,特为人间德义世家所题赠”。
2、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爨四百年天下无双。
编者按:至道二年(996),太宗御封“真良家”,次年又赠此联。此时义门人口二千余,同居时间265年。此联同居“四百年”,是从叔明受封宜都王时计起逾四百多年,联中皆取整数(下同)。同时还赐义门陈氏“希公汝,知守宗,承延继,才思彦”十二字作世派取名用。可是后来义门分庄时却用作各分庄主名号,作为“义门人”的标志。
3、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
编者按: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真宗赵恒赐陈旭将仕郎守江州助教,亦赐此联。
4、治家弗可无近虑,处世须当有远谋。
5、清修逸乐虚中之实,禄位权势实中之虚。
6、奇服异器莫思玩好,钱财货利勿视泥沙。
7、富不忘贫可常葆其富,贵不践贱方屡居其贵。
编者按:以上四联为广堂楹联。四、五联乃伯宣生前家训之语;六、七联为陈崇生前教诲之语。
8、孝谨著前徽,温诏时从天上至;光灵流后叶,文孙今自日边来。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家长陈泰所撰。
注释:1、温诏,指旌表或嘉奖陈氏的诏书。2、文孙,谓能不失祖先之政的子孙。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后用为对他人孙子的美称。这里是指在京城为官的义门子孙。3、日边,指圣上或皇城。
9、义居山麓耕畲,尽应卿相子;良家院内临寝,半是帝王臣。
编者按:此联为宋太子中舍陈度所撰。
注释:1、义居山,原名镇场山。后因封“义居人”,故称义门故居为“义居”,山为“义居山”。2、卿相子,指长辈对晚辈的爱称。3、良家院,因御封“真良家”而得名。
10、门尚敦睦之义,乡闾因之悉率化;家崇孝悌之风,州邑由是偕效行。
编者按:此联为胡旦所撰,由陕西山阳陈道久提供。
11、三十七婴争妍除夕,陈氏又添栋梁;十八朝官显荣升元,义门更增光辉。
编者按:此联为宋太常博士陈延芝所撰。据德安笃义堂义门谱载:“十八朝官俱葬东佳书院坂”。
12、室无私财方能三千九百口同居义聚,荣称义门一语;
厨无异爨遂使四百八十年共济睦族,誉满海内四遐。
编者按:此联由宋代盐铁使陈恕所撰。
13、义著四海,僖宗御封玉音犹在;门振五洲,真宗诰敕金字常存。
编者按:此联为东佳书院联,系宋职方员外郎陈延赏所撰。玉音,指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金字,指宋真宗书“义居人”三字。
14、敦儒术以修身,笃义风以睦族。
编者按:此联为宋同平章事陈尧叟所撰。
15、莫道栋梁欢聚二十有九,且看蛟龙跃起四百有三。
编者按:“二十有九,”指义门陈氏有二十九人做京官。“四百有三”,指宋庆历四年(1044),东佳书院有四百零三人应举考试,登科者有四十五人。此联为宋制诏总裁杨亿所作。
16、潜心东佳阅周礼玩羲文,一字必求其解,宁可一日仅解一个字;
致力西舒尊儒术游书山,万卷何愁其破,但愿一年能破万卷书。
编者按:羲文,指易经。西舒,指寄咏舒,在东佳书院西侧,故称西舒。此联是宋光禄少卿陈执中为义门别墅所题。
17、八方学子求学由是,造诣由是,功成名就亦由是;
五洲志士笃志于斯,肄业于斯,登第致仕亦于斯。
编者按:肄业于斯,指肄业于东佳书院。据陆游《南唐书》载:“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此联见湖北黄梅《义门陈氏宗谱》。
18、接官厅内尽是进士、博士、大学士;迎宾路上又来侍郎、礼郎、尚书郎。
编者按:此联为德安廨宇接官厅柱联,由宋江州知府李原颖所撰。
19、一母踏青,扶仆抬夫竟是所惦三大臣;
三子舞彩,荷椅负轿岂非因悦一太君。
编者按:此联为三孝堂联。由南唐彭泽令陈岳撰。一母、一太君,同指陈恕妻王夫人。三子、三大臣,同指陈执淳(诏)、陈执中(显)、陈执古(颁),俱登进士为京官,时称“三孝子”。
20、玉昆二难撑宇宙;德星一颗照乾坤。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由宋翰林院编修陈用撰。二难,指陈元方和陈季方。德星,指太丘长陈实。
21、盐官令逢乱世避难泉州仙游,著作郎忌宦海隐居庐山龙潭。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盐官令,即陈褒,官至盐官令。著作郎,指陈伯宣,为戒宦海争斗,隐居庐山,故征召不起。此联是宋岳州军事推官陈逊所撰。
22、神农尝百草择五谷始由耕耘济世,烈山伐千木造两轮方以轩辕定邦。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由宋徽州军事推官陈逊撰。神农,神农氏,即炎帝,传说他尝百草择五谷,让人播种,便有了粮食。烈山,烈山氏,即黄帝,史称轩辕氏,传说他成千次砍伐树木试制了两轮车,即轩辕,并以此战胜其他部落,统一了中原。
23、东佳左峙形胜一方甲第,源泉右绕泽流百代人家。
编者按:此联为东佳庄院联,尚存今德安爱民乡岩泉桂村。源泉,指紫岩泉,泉水从岩中汩汩而出,经寄咏舒跌崖而瀑,飞流直下,溪绕东佳庄,形成水阁山斋之胜概。
24、家严三尺法,官省五条刑。
编者按:此联为刑杖厅联,由宋太子中舍陈度撰。三尺法,指《家法三十三条》。
25、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
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
编者按:此联为百犬牢联,是南唐兵部尚书陈觉撰。牢,百犬牢,位于义门故居左侧小山坡上。《十国春秋》载:“畜犬百余,共一船贮食饲之,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同治《九江府志》亦载:“牢长数丈,尚存”。据义门乡人说,上世纪60年代因修水库,折断犬槽垫基坝底。
26、德安常乐里原遵祖训同居合爨延续世代一十八,
义居太平乡今奉圣旨分庄析烟迁赴州郡七十二。
编者按:此联由南宋进士陈文龙撰。义门分家时,以十五代作阄参分,然其对义门长房长孙十八、十九代已相继出生,故联云“一十八”。
27、义聚三千九百口世间第一,庄分七十二州郡天下无双。
编者按:以上两联为分庄碑联,此联是谢景初在《分庄复旨回文》中的一骈句。宋嘉祐七年七月初三,时任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奉旨率官临门监护析庄,至次年三月始按御赐“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字,同另“先迁成,升仁悦,大通琉”九字相应取名分庄,首分一百零八庄,此谓大庄,阄迁七十二州郡。后又分一百八十三庄,此谓小庄(亦称小宗,待考),但取名时只能用御赐十二字,而不能用后九字。这就是宋仁宗诗“庄上分庄岁月长”的由来。清光绪吏部主事陈三立在撰修《义门陈氏宗谱》时亦撰联:“颍水溯真源二千年积善累基文范至今光史籍,江州缅遗迹百八庄同宗别派义门螽古衍家传”。也点到一百零八庄。
28、远有元钦近有文伟以世继世义风激于闾里,
前有太丘后有伯宣以代绳代儒业传于世家。
编者按:此联由广西钦州陈帮彦提供。元钦,即陈衮,南唐文渊殿大学士,字元钦。文伟,即陈兢,南唐入仕,至宋不起,字文伟。
29、人无殊志室无私财厨无异爨,义之至也,
犬亦同牢一犬不至诸犬不食,义之感耶!
编者按:《南唐书》载:“江州陈氏,家族七百口,每日设广席,长幼以次坐而共食。畜犬百余,共一牢食,一犬不至,诸犬为之不食”。
30、三十七娇婴争妍除夕陈氏又添梁栋,
一十八朝官显荣升元义门更增光辉!
编者按:此联原载陕西洛南绍义堂《义门陈氏宗谱》。乾化二年(912)腊月三十日除夕,陈昉(家长)买黄忠辅之田,长三千八百步。当晚,诸房产男三十七,后同榜登第,仕宦显荣,遂名其田为“公婆丘”。南唐升元年间,义门陈氏有十八人在朝为官,十八朝官俱葬东佳书院坂。
31、室无私财方能三千九百口同居义聚荣称义门一语,
厨无异爨遂使四百八十年共济睦族誉满海内四遐。
编者按:义门陈氏合族同居,人口最多时达三千九百余口。从义门始祖陈叔明封宜都王时算起至义门分庄,历时四百八十余年。
32、门以义称溯先人行由义路教由义方遂启无双门祚,
家因良著望后裔出为良臣处为良士方承第一家声。
编者按:此联由宋江州助教陈蕴撰。
33、天书屡降叠见太室之祥,玉牒新颁何止尧门之瑞。
编者按:此联是宋江州助教陈旭撰,见陈旭《谢恩表》。天书,指帝赐御书一百零四卷。玉牒,指宋太宗《赐陈旭诰敕一道》,特授将士郎,守江州助教。
34、学仙学禅出尘之妙事,拜将拜相处世之荣名。
编者按:此联为得胜楼联,由宋太常寺卿陈荣先所撰,见各地《义门陈氏宗谱》。
35、八文龙同登进士第簪缨符符重光秘监先志,
九才子齐擢中宏科词章灿灿俨然著作遗风。
编者按:此联由宋秘书省正字陈策所撰。八文龙,指义门陈逊、陈俨、陈度、陈渐、陈泳、陈岳、陈续、陈延年,皆胸罗书史腹饱典坟,时称八文龙。九才子,指陈乔、陈省、陈象、陈诰、陈策、陈碧、陈位、陈念、陈延芝,皆词赋敏捷挥笔万言,时称义门九才子。秘监,指陈京,秘书少监。著作,指陈伯宣,著作郎。
36、东汉蔡邕刊铭垂歌颍川文范,北宋胡旦撰碑仰颂江州义风。
编者按:此联为义碑联,由宋朝散大夫陈贻所撰。蔡邕,东汉文学家,曾撰写《汉太丘陈实庙碑铭》。文范,指陈实。胡旦,北宋兵部尚书,制诰总裁,曾撰写《义门记》。江州义风,指江州义门陈的崇高风尚。
37、贷粟赈饥乃救荒之政惟济德义之族,旌门功善为治世之策谨褒真良之家。
编者按:此联为义仓联。由宋江州知州康戬所撰。贷粟,即从国仓里把粮食借给民家。据《宋史陈兢传》载:“淳化元年(990),知州康戬上言:陈兢家常苦不足,诏本州每岁贷粟三千石”。
38、独食赐梨合族品味悟公意,同啖御鸽满门欣尝知天恩。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馈食堂联,由内侍裴愈所撰。天,指宋太宗。公,指陈兢。据光绪《江西通志》载:淳化四年(993),宣陈兢入朝,赐一御鸽。兢持归,碎鸽,和醍酒一壶,合门三千余口共尝其味。裴愈目睹此景,回朝复奏曰:“陈氏一门咸知天恩加厚矣”。帝深赏之,曰:“诚哉,义门也”。宋太宗复试之,又赐一梨,而兢一人食,众深思乃大悟:“永不分离(梨)”。
39、缨襦之同袭堂前架上衣无主,饮膳之同味厅内席中馔有情。
编者按:此联由宋右直言陈佑所撰。据《武邑太君夏夫人墓志》载:“是时,陈氏族大于九江且十世矣,衣襦之同袭,饮膳之同味,长幼聚居已数千口”。
40、迎百贤延千隽育才于院可谓义门义天下,聚千卷藏万轴储书于楼敢称东佳佳宇中。
编者按:此联为东佳书院院门联,由宋中书舍人徐锴所撰。据《湘山野录》载:“江州陈氏别墅建家塾,聚书,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又据徐锴《陈氏书堂记》载:“陈衮于居之左二十里,曰东佳,因胜据奇,是卜筑为书楼,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置田二十顷,以为游学者之资”。
41、三公知新竟忘岁耋龄茂,百子求学更争年少风华。
编者按:此联曾作东佳书院楼联,由宋靖州通判章谷所撰。三公,指陈谦、陈诱、陈范。李昉诗有“三公老且病,无暇访山居”句。徐锴《东佳书院记》载:“如谦与诱、范诸公虽大耋之年尚受知新之学”。
42、东佳院内藏书楼萦紫崖水,西舒阁中洗砚池连白石岩。
编者按:此联见章谷缺题残篇,为寄咏舒曾用对联。东佳院,即东佳书院,在今江西德安爱民岩前桂村。藏书楼,东佳书院一建筑,称东佳书楼,内三层:下为文范堂,中为百科书斋,上为御书阁。紫崖水,即紫崖泉,源出东佳山紫岩。西舒阁,即寄咏舒,为一阁楼式建筑,专门接待文人墨客。白石岩与紫崖相近,皆为东佳山一崮。
43、朝夕勤笃克歧克疑矢志出类拔萃,夙夜匪懈破书破典负愿耀祖光宗。
编者按:此联由宋咸宁令陈恭撰。据《东佳书院记》载:“子弟之克歧克疑负出类拔萃之资者,有不夙夜匪懈者哉?”
44、良家子思愤激穷日究习嫌昶短,义门裔期陶铸彻霄研读恋卷长。
编者按:此联由宋殿中丞陈瑞卿撰,曾作集贤院联。
45、文之以诗书为承著作之遗训,固之以礼乐因袭秘监之累功。
编者按:此联由宋秘书省正字陈道祥撰,台北陈仕宜提供。著作,指陈伯宣,唐为著作佐郎。秘监,指陈京,唐为秘书少监。
46、风流东佳捧蕴藉经典视若越世至宝,匍匐西舒至纷华盛丽指为过眼飞霞。
编者按:此联曾作义门别墅寄咏舒之联,由宋徐州教授陈师道撰。
47、慕东佳之名求焉斯至道犹江海,追义门之誉仰遂即来院若岳麓。
编者按:此联由宋东佳教授陈倜撰。徐锴《陈氏书堂记》载:“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者益有之,于戏文,如菽粟,求焉斯至,道犹江海”。
48、五马拜高士之风名香下榻,八龙迭太邱之后史卜聚星。
编者按:此联为衮公亭联,由宋奉训大夫陈锡撰。五马,指陈珪(兵部侍郎)、陈璹(刑部尚书)、陈让(衙前兵马使)、陈谦(管驿使)、陈玞(都督兵马司),时称“五马”。八龙,指义门八文龙。太邱、聚星,指陈实。
49、欢洽慈帏簪缨三枝频频交晖被化日,喜阅孝幛桑榆一萼微微含笑向暖风。
编者按:此联为三孝堂联,由宋枢密使夏竦撰。三枝,指三孝子。一萼,指王夫人。
50、国为楚并衍避户牖新辟业,功被汉忌考隐瑕丘再展图。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由宋知舞阳县事陈密撰。衍,即陈衍,周代陈国末代国君陈闵公越之子。楚灭陈,杀闵,其子衍避难户牖(今河南原阳县户牖乡)。考,即陈考,陈与京之子。与京仕汉为员外郎,曾诛贵族。与京故,贵族复仇,考避难瑕丘。
51、揭竿宰肉千古风流人物亡秦兴汉,吞日擎天一代英明帝主辅梁定陈。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由宋内侍给事中陈衍撰。揭竿宰肉,指陈胜,因秦暴政,揭竿而起,称大楚,推翻秦王朝。吞日擎天,指陈霸先,曾作梦吞日,醒后,肚子还热乎乎的,后辅梁帝、灭侯景、诛王僧辨,梁帝自逊别宫,遂立陈朝,三十三年故。
52、一使矫制斩单于灭郅支英雄威风振中外,六出奇计佐高祖诛诸吕丞相智慧著古今。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祠堂联,由宋进士陈范撰。一使矫制,指陈汤。汉时,郅支单于扰乱边陲,汤受命出使矫制,灭单于及王以下一千五百余人,遂赐爵关内侯。郅支,汉边境小诸侯国。六出奇计,指陈平,仕汉高祖,初为都尉,旋升员外郎,凡六出奇计,诛诸吕,官至丞相。
53、原遵先祖训十五世同居肇自开元辛未,今承天子命三百庄分爨始于嘉祐壬寅。
编者按:此联为分庄碑联,由宋进士陈知柏撰。开元辛未,指唐开元十九年(731),陈旺建庄义门。天子,指宋仁宗。嘉祐壬寅,指宋嘉祐七年(1062),义门奉旨分庄。
54、允矣在天之灵一神两化,格于有庙之典万载千秋。
编者按:此联为太平宫陈仙真君祠联,由明进士王允撰。庐山太平宫曾建陈仙真君祠,崇祀陈伯宣。
55、三千门内同居第,五百年来再造家。
编者按:此联为齐集里义门陈氏先祠一门联。
56、一脉相承敢附太丘之后,九源不泯复还遗址之隅。
编者按:此联曾为先祠二门联,由明左副都御使劳堪撰。
57、远自胡公三千载明德相承木本居然一人苗裔应同江汉广永,
近传陈氏十二朝宗烟望重春秋俨若九代门栏曾此庐岳高巍。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陈氏先祠联,由明吏部侍郎文德翼撰。胡公,指妫满,为周代陈国君主,陈氏得姓始祖。
58、我来日边过九江至于敷浅源凭吊遗址思祖德,
舜有天下富四海不如宗庙飧瞻言盛世见家传。
编者按:此联为义门陈氏先祠联,由明进士陈继泰撰,此联是步陈泰“文孙今自日边来”而作。敷浅源是江西德安博阳河上游一支流,与永泰源汇合,形成博阳河。义门故址正在汇合之中,故借敷浅源指义门故址。
59、唐颂真良世第,宋旌大义名家。
编者按:此联引用朱熹诗句,曾为九江德星堂联。
60、唐世优恤荣先第,宋代旌封重义家。
编者按:此联见九江德星堂《义门陈氏宗谱》。
61、义著鸾章承帝泽,门容驷马绍宗功。
62、义笃宗丈每感霜露思祖德,门高阀阅当崇孝友振家声。
63、义炳日星九重早荷皇恩渥,门族孝友万古长留义字香。
64、富不忘贫贵不践贱宜守格言传勃海,尚义则崇尚利则穷须知遗训著江州。
编者按:以上四联为天津彝陵颍川堂联。
65、义气入朝庭千古流传家道盛,门庭启后裔九州同赞子孙贤。
编者按:此联为湖北黄梅遵义堂联。
66、义旌南唐庄分庐阜家声远,星聚东汉郡属颍川世泽长。
67、颍川郡启后承先千百载,义门陈繁子衍孙亿万秋。
68、六代欢聚举杯步咏义门旌诗旧辙,百贤萃会援翰续编大成宗谱新卷。
编者按:以上三联见黄梅旌义堂《义门陈氏宗谱》。大成宗谱,指明代由陈谦主持的九江、瑞昌、星子、都昌、宿松、黄梅、广济、阳新、安义、永修等地合修的《义门陈氏宗谱》。
69、受领永丰迁赴吉安继钟乾坤之气,思念常乐重归德化续翠山海之英。
编者按:此联为九江城门九里垅陈家老屋“三孝堂”存联。义门分庄,陈继钟受领永丰庄。常乐,即义门故居。
70、先祖分庄恋义居离义居迁赴各路州郡,后裔寻根思故里集故里定居同邑乡村。
71、门以义称笃义笃诚笃遵良家贻训,家因良著敦睦敦实敦荷义门遗风。
编者按:以上二联为德安笃义堂联。
72、开宗自虞舜唐旌义门几历千秋瓜瓞连绵遗后世,
受姓由周武宋表良家流传万代子孙繁衍乐今朝。
编者按:此联为江西星子定冈堂联。虞舜,即舜帝,舜禅位于禹,禹封舜子裔均于虞,后改封于商,商汤灭夏,继封舜裔,周武王复以舜裔妫满封于陈,子孙以国为姓,故陈氏追宗源于虞舜。
73、同爨超三百年胜迹长垂为江州增益光彩,合家近四千口文风鼎盛瞻义门续扬祖功。
编者按:此联为福建福鼎义门祠联,由陈海亮撰。
74、义气凛千秋忠孝传家天地久,门风高万载衣冠奕世古今同。
编者按:此联为安徽宿松义门祠联。
75、家崇孝悌九重天上旌书贵,门敦雍睦千古人间义字香。
76、廉清颍川数世同居怨尤不宿,义著江州一堂共聚亲逊可风。
77、代传孝悌累叶同居历年已几乎五百,世绍簪缨历朝共爨聚族实逾乎三千。
编者按:以上三联为湖南平江义门祠联,原载《对联杂志》。
78、义字为百世之传由汉历唐宋恩荣旌孝旌忠赫赫芳名辉前代,
理学居群儒之首自祖及子孙作述注书注礼挺挺英标启后昆。
79、如宋仁住其人一肩永荷先儒绪,有汉仲弓之德百冀应来太史占。
编者按:以上二联为江西都昌经归书院联,由清进士陈继泰撰。仁住,即陈浩,字仁住,元代理学家,因研究经书,写了很多著作,经史的传播归功于他,人称经归先生。仲弓,即陈实,字仲弓。
80、功继虞庭光唐宋,德铭江州辉义门。
编者按:此联为江西都昌陈继铭祠联。继铭,陈继铭,宋时出任左仆射,义门分庄其为都昌庄。
81、义族瓜瓞绵绵流芳百世,门风浩气荡荡源远千秋。
编者按:此联曾为江西瑞昌陈伯宣墓联,由台湾知名人士陈绍虞撰。
82、义气凛千秋忠孝传家天地久,门风高万载衣冠奕世古今同。
编者按:此联为安徽宿松义门祠联。
83、宛丘世派福荫旌门累累金枝茂丛山,颍川宗源德泽义居汩汩玉叶溢钱塘。
编者按:此联为重庆合川钱塘义门大夫堂祠联,由宗谱主编陈世涛撰。宛丘,在今河南淮阳,是周代陈国都城,陈氏发源地,因一丘出于平原,形似碗,故名。旌门,指义门。文德翼《江州义门陈氏宗谱序》载:“宋元以来,吾乡所遗碑碣,凡是陈氏子孙题撰者,不称官爵,称旌门陈某”。丛山,山名,在江西泰和(今吉安)。义门分庄,先祖陈延矩分迁江西高安,其后世析居椒坊里,宋末元初,为避匪乱,迁居泰和丛山村,元末明初,避朱元璋害,迁居湖南东安。清初湖广填川,又迁居重庆合川钱塘。
以上对联可选择“天下第一、天下无双、江州奕世、德星永著、义门世泽、义韵千秋、义笃纲常、义门流芳”作横批。
《陈氏秋容轩》
年代: 明 作者: 高启
西郊莽迢递,川树凝烟景。
雨过落红蕖,斜阳半江冷。
蝉鸣山欲暗,雁去天逾永。
孤客对萧条,应知镜中影。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前后将近15年,各项新法皆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特权阶层的利益受到一些剥夺,豪强兼并及高利贷的活动得到有效扼制,而农民们则减轻了沉重的赋税和差役负担,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军队战斗力明显提升。熙宁年间,由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大将王韶,率宋军取得熙河战役的全胜,收复河湟(陕西、甘肃、青海一带)故汉地二千余里,歼敌近万,招抚民众三十余万,这是北宋建国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消息传到京师,宋神宗感动得将自己的玉带都解下来赐给王安石。著名学者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荆公秘赐玉带,阔十四稻,号‘玉抱肚’。”成为王安石后代的家传宝物。
我看累了,也想累了,踱到展厅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对面的王安石半身塑像昂首挺胸,目光坚定。我看着看着,心中又思索了起来:自中国有历史以来,改革的记载就不绝于史册,为何要改革?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改革又为何失败的居多?这些个大问题的确需要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思忖一番。
当一个朝代民贫国弱,原有的统治无法维持下去时,统治者才愿意考虑改革的问题。这样一种改革往往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所以改革一有成就,或一遭强烈的反对,或改革本身就危害到统治的稳定时,改革便被强行中止,改革的主持者则常常是轻则革职,重则人头落地。至于改革的实质就在利益的重新分配,特权者的利益必须让出一些,而社会的弱势群体则可以获得一些利益上的补偿,仅此而已,无有其他。
如此,中国历朝历代的改革就不可能是一路的鲜花、处处赞歌,而必定是一路的荆棘、充耳的诽谤。毕竟,有一部分人,且往往是有权有势者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王安石改革不就如此吗?宋神宗在中国历史上给改革者以鼎力支持而闻名遐迩,但在召王安石谈话时,提出的问题却是:“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其潜台词是:我的列祖列宗们,不行变法,不也坐致百余年的和平吗?这是何道理呢?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我为何要变法呢?王安石虽然在后来上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以累朝因循弊政,导致国家贫弱、内外矛盾激化,朝政失修、社会弊病丛生等各方面的问题来论证改革是必须的,也达到了说服宋神宗的目的,但毕竟变法并非是皇帝的主动之举,纯粹是迫不得已。这就埋下了王安石变法虽然取得很大的成效,却最终流产的伏笔。
王安石变法开始不久,朝野就出现一片反对新法的声音,神宗帝有些犹豫了。还在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二十八日,神宗召王安石,问:现在有许多人议论朝廷不畏天变,不听取人们的言论,也不守祖宗的规矩,这如何是好?王安石坦荡诚恳地答道:陛下您认真地处理政务,每件事皆为民众利益着想,这就是“畏天变”了;陛下您常常征询下面的意见,无论职位高低者的看法您都认真听,这“岂是不恤人言”?况且,有些人的话未必都对,只要我们合乎道理,又何必怕人议论呢?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历代历朝,那有不修改法令的?神宗帝听进去了,王安石变法得以继续进行,“三不足”精神由此贯之于变法的全过程,而拗相公、刚愎自用、不懂人情世故等别号、形容词等也与王安石相伴终生,传之久远。
但是,王安石可以真正做到“三不畏”,皇帝岂真能如此?到了熙宁六年(1074年),河北大旱,连续十个月没有下雨,无数的农民四处逃荒要饭。宋神宗正心焦,有个坚决反对变法的官员画了一幅“流民图”上呈皇帝,并说之所以有旱灾,就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所以,必须“去安石,天乃雨”。神宗帝看了这幅流民图,大为震动,长吁短叹,觉也睡不着,亲自减膳以示与民同甘共苦,并下诏书求谏。正在此时,作为皇亲国戚、大官僚、大地主利益代言人的神宗帝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皆到神宗帝面前哭泣,异口同声说是王安石把天下搞乱了,必须停止新法。而著名的司马光也向神宗帝上了《应诏言朝政阙失事》,洋洋数千言,逐条批驳新法。此时的神宗帝开始既畏“天变”又畏“人言”,且屈服于“祖宗”的家法了。
王安石生性执拗,且从不以做大官为念,一心只想做大事。新法受到如此指责,推行起来又常常走样,王安石一则气愤难忍,一则疾病缠身,遂先后六次上书辞职。神宗帝再三挽留,王安石再三辞谢,终于获准辞相,改任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熙宁七年(1075年)的六月,王安石携家人离京赴江宁府上任。
离开金陵多年,王安石在京师主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法,如今又重返故地,怎不让王安石感慨万千?他赋诗一首云:“人间投老事纷纷,才薄何能强致君。一马黄尘南陌路,眼中唯见北山云。”这已经隐隐透露出王安石的归隐之心了。但时仅半年,即熙宁八年(1076年)二月,神宗帝又启用了王安石,恢复其宰相之职。王安石继续呕心沥血为变法努力,但人算不如天算,他的身体日渐衰弱,而保守势力也越来越大,时局变得扑朔迷离。一次,天空出现了彗星,许多人皆认为是不吉之兆,神宗帝又有些惊惶失措,要大臣们对朝政提出看法。保守派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大肆攻击新法,认为新法造成了民众怨声载道,引起了天谴。王安石虽然雄辩,怎奈神宗帝心神不宁?此时,他的爱子王雱不幸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无比的悲痛使王安石又生重病。医生诊断后,开出的药方要用紫团人参配药,而市面上根本无此药出售。恰在此时,一位名叫薛师政的官员从河东来,带了一些紫团参,并送来几两,王安石坚持不受,家人说:配药非用此不可。王安石说:我平生不用此药,不也活到现在吗?这是宋代著名自然科学家沈括记载在《梦溪笔谈》中的事情。
于是,1076年,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之际,前后居相位八年之久的王安石,再一次上书辞去宰相之职,重回江宁府,从此永远告别了政坛,直至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居士而终老金陵,留下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无限浩叹。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我与李博士坐在北驰的火车上,朝着南京方向进发。窗外寒流阵阵,空旷的田野,寂寞的乡镇,人们皆躲避在屋中取暖了。想900余年前,王安石辞相回金陵后,政局突变,神宗帝年仅38岁便逝世了,接位的哲宗是个9岁的孩子,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这个一贯反对新法的太后,立即起用司马光等保守派,逐步地有计划地废除了王安石的各项新法。
客居金陵的十年,也就是新法逐步遭废弃的十年,这时的王安石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伴着咔嚓咔嚓的响声,我试图跨越时空去神交荆公,可却朦朦胧胧中睡熟了。清晨,睁眼一瞧车窗外:呀,好大雪!无尽的山间乡村与大地,一片白雪茫茫真干净。车厢内,传出许多大人小孩的惊喜声,近几年,雪景已是不常见了。我想,居住在金陵的王荆公,生活自然是朴素的,一如他以前的一贯作风;而心境肯定不会是惬意高兴的,但是不是就像这窗外的大雪一般寒彻骨髓呢?当然不会。
一则,王安石的生活是充实的。他在金陵孜孜不倦地继续删定《字说》,考之诸子百家之说,究心于各派意见,一心要为所有的“字”提升出意义来,比如说,“美”字何解?荆公云:“羊之大者方美”。这似乎真的是咬文嚼字,但荆公的深意却在:要做到“以经术造士”的目的,首先要真正读通读懂儒家的经典,而这又必须从理解字词的意义入手,以防止对经学纂注解释上的纷乱歧义。据说,荆公常在一座庙中作《字说》,禅床前置笔砚,看似睡去,却忽又起身写一二个字,通常是彻夜不眠。二则,荆公看淡了世间的名利,退居金陵不久,便上奏折将自己所有的田产及余财捐赠给了蒋山(今南京钟山)太平兴国寺。王安石还自己动手,在江宁府东郊的一大片无人居住的荒僻地带,雇人修筑了数间简陋的草庐,起名“半山园”,作为园主的王安石,看着自己的新居,欣然赋诗一首:“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凿池构吾庐,碧水寒可漱。”颇有隐居之诗情画意。
但实际上,半山园并非是豪华的乡间别墅,而是位于“四无人家”的偏僻之地,小宅“仅蔽风雨”,亦无围墙。有人劝其筑墙以保安全,王安石不答。平日他乘一驴,数个童子跟着,遍游金陵诸般名胜。若要入城,则乘小船前往,从不骑马,也坚拒坐轿,认为不能以人代替牲畜。可见,荆公的隐退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他进可为官从政,退可赋诗作文论学,这自然要比那些只能当官不知其他者要强得多。
清晨,我们在南京下车,住进了中国著名学府南京大学。稍事休息,热心干练的江苏社会科学院的胡发贵先生便带我们前往位于南京海军指挥学院东北隅的半山园。
一夜的大雪,金陵全城银装素裹,六朝古都更显庄严肃穆。通过两道戒备森严的围墙,远远望去,一幢粉白色的青砖小院忽然映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就是王安石居住过八年的地方——半山园遗址。这所宅院建在一山岩旁,东西长有25米,南北深有33米,进得院去,内分两小院,小巧,素雅,静谧。正厅陈列着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屋外的山岩上,还修有一座方亭,映掩在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衰草之中。登高望远,古城金陵在大雪的覆盖下,一尘不染,洁白无瑕。游至亭东,兀然见一块石碑,上书《重修半山亭记》,默念之,知此屋及亭皆为清末重建,自宋到明清,一代名相王安石的故居已荒芜废弃得无影无踪了,岂不痛哉!
《能改斋漫录》记载,王安石所筑草堂当在今半山亭的位置上,曾引水作“小港”,叠石为桥,平日里他吟诗作画,读书交友。荆公此时在此地才真正得以逍遥自在,他曾集句填《菩萨蛮》云:“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似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柳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元丰七年(1084年)春,王安石已64岁,患了严重的疾病,几乎一病不起。皇帝亲自派人送药慰问。大病之后的王安石,对世间的一切似乎都已看得更透更淡了,再上奏折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半山园宅子捐出为僧寺,半山园就改名半山寺了。王安石一家在江宁府城内的秦淮河畔租了一所院子居住。
七月,王安石大病初愈,适逢苏东坡自黄州到汝州上任,路过金陵,事前托人说要来看看荆公。王安石一身便服,骑毛驴亲到江边迎接。苏东坡也不穿官服来候,两人见面哈哈大笑,东坡说:今日我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笑着说:“礼岂为我辈设哉!”俩人携手同游金陵的山水名胜,同桌品茗,挥毫泼墨,为文赋诗,优哉游哉,苏东坡甚至也想到金陵买田购屋陪伴王安石终老于斯。
元祐元年四月初六日(1086年5月21日),病重中的王安石听说其利国利民的免役法也遭到无端废除,经不起这雪上加霜的打击,王安石再也没有从疾病中恢复过来,郁然病逝在秦淮河畔的这所小院内,享年66岁。
我踏着漫山遍野的积雪围着半山亭转了几圈,心中一直郁结着一个大疑团。据《景定建康志》称,王安石死后葬在原居住的半山寺之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站的半山亭的周围了。可是在周辉的《清波杂志》中,又说荆公墓在建康蒋山东三里,与其子分昭穆而葬。当时,士大夫去荆公墓祭拜者络绎不绝。在北宋所谓“元祐更化”时期,王安石新法多被废,大臣陆佃曾率许多儒生去哭祭王安石,并撰有《祭丞相荆公文》。元祐七年(1091),陆佃调任江宁府,再次拜祭荆公墓,写下了《江宁府到任祭丞相荆公墓文》。但在宋之后,就再也不见有荆公墓的记载了。一直到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才有记载说,一个名叫石岩的太监,为了营造茔地而取用了王安石墓上的大砖。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临川知县在刻印王安石文集时,于序言中写道:“公墓不知所在”。可见,荆公墓早已无影无踪了,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在当时,一个宰相的墓应该有相当的规模,何况王安石家族世代为官者实在是不少,何以断了祭祀的香火呢?这在把对先人之祀作为人生要务的中国古代是难以理解的,也是不该发生的。张明华先生在《王安石晚年与变法》一文中沉重地写道:“在现存的宋人文集笔记和各种文献中,竟然找不到任何有关王安石行状、墓志铭、神道碑的记载。可见,宋神宗去世后,王安石不仅经受了精神上的折磨,而且饱尝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他身后所受的冷落与他生前轰轰烈烈的变法事业显得极不相称。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王安石对变法事业的贡献一点也不过分。”
在今洛阳附近,与王安石同时为宰相的司马光的墓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极尽豪华,成为当地一大旅游景观;而江西的乡贤——对中国政治、文学、经济、社会均产生重大影响的王荆公却已不知魂归何方,岂不悲哉!
立在半山亭,远眺天际,厚厚的积雪一望无垠。荆公的宅子、荆公的半山寺、荆公的活动,一切的一切,皆没有留下半点痕迹。王安石有诗云:“我自山中客,何缘有此名?不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一代名相做了“山中客”,为何仍然有“此名”?因为他呕心沥血为国为民;今日已近千年过去了,荆公的余物已荡然不存,可我等为何仍不远千里来凭吊呢?因为先贤先哲虽已逝,可其思想、精神、人品道德、才学文章已永驻天地之间,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辉了。
下午,我们一行三人同到方志学专家季士家先生的住宅中,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我们一边品着淡淡的绿茶,一边探讨着王安石的有关问题。我告诉季老,我曾与同事至抚州东乡上池王家看了一本刻于明代崇祯年间、数本刻于民国三十一年的《上池王氏族谱》,内皆记载有王安石墓迁回了家乡,安葬在王安石家族的祖坟山金溪的月塘村后,在刻于民国时期的家谱中更有一张墓地的风水图。我们根据此图,又驱车前往月塘,在二位风水先生和几十个热情的村民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一个与图完全吻合的地方。这是一处山洼之地,现已开垦出了田地,图上称此地为“牛眠地”,是“上有桃源下有汪”。查之月塘村《王氏四修宗谱》,内也有荆公墓迁回之说。当时,我们一行是欣喜若狂,找出一座古人的墓并非壮举,但若能发现自南宋开始便已失去踪迹的荆公之墓,那真的是功莫大焉。
祭奠先贤先哲,并不是仅仅对着一座土坟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在祭祀过程中,缅怀其道德文章,人品事迹,以提升自我的修养境界,传承历史文明。可是,等我回到南昌,找了一些资料来看,发现宋史大家、也是王安石研究专家的邓广铭先生早在1985年便撰文引用了许多正史及笔记材料,认为:王安石迁葬说是没有根据的。而历史学家姚公骞先生也早在1978年就写文章论证说:上池王家为争得临川盐阜岭的王荆公祠和祠产,不惜在家谱中造假,以证明上池王家是王安石家族的祖居之地。所以,王安石从南京迁葬回家乡一说也是毫无根据的。
季士家先生认真地听着,并仔细地看了我们带去的有关资料,说他也不太相信王安石墓已迁回金溪之说。一般说来,荆公墓要迁移,这是地方上的一件大事,方志一类的史料不可能不记载,可南京地方史的资料完全没有一字一句谈到这件事;此外,中国古代的迁墓是一件大事,不可轻易为之,因为可能会破坏风水。王荆公墓为何要迁呢?季老的话又使我想起梁洪生先生的话。他说:荆公在历史上当然是声名显赫者,其墓葬要迁,宋元人的笔记、各种野史是会大做文章的,可是就目前所见还无任何记载。
那么,荆公墓仍在南京的某处罗?就在我们上午去的半山园?还是在蒋山的某地?季士家先生告诉我们,荆公墓详细地址的记载早就在地方志中消失了,即使在大规模的实地的文物普查中也从未找着过。
我想,问题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荆公之墓,是何等的人的墓?一代宰相之墓;荆公又是何许人?影响千古、流芳百世之人,即便是在南宋时期,王安石背着许多骂名,却仍然有众多的士大夫前去拜祭。它突然在明代左右消失,极有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迁葬回了故乡之地。明太监王岩之所以能取荆公墓大砖,不就因为荆公墓已迁吗?墓砖当然是不可能迁走的。
季士家先生又取出一篇自己写的《明都南京城垣略论》的文章,内有一图,我们看到,半山园正位于京城与皇城之间的城墙边上,紧靠皇城,似乎有迁葬的必要。而在江西王安石家族的诸多家谱中,所记载的大部分都说到荆公墓迁自明洪武年间,是因为朱元璋建陵之需。是不是并非出于建陵的需要,而是因荆公墓紧靠皇城所以必须迁走?
又是一大疑惑,看来抚州崇仁的甘坑是不可不去了。由南京返昌,又驱车上路,直奔崇仁。我曾在1989年的《崇仁文史资料》第二辑上看到一篇由范贤儒、张涂喜先生写的《王安石家世史料》的文章说:在江西省崇仁县港下乡的甘坑村,发现了王安石的家谱——民国丙戌年修《王氏九修族谱》,甘坑王家源于王安石之子王雱过继的儿子王棣,也可以说是王安石的直系后裔。张涂喜先生更作《王安石墓葬考略》,经多方考证,认为:“王安石墓迁葬临川月塘是千真万确的”。
山重水复,我们来到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甘坑,但见山高林密,泉水奔涌。村口的水塘划分出几块,据说也是分田到户后的事。村民们三三俩俩聚在一块闲聊,十余幢砖木瓦房依山傍水,村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热情的村民,拿来了家谱,搬出了传说是王安石亲传的巨型紫铜锣。
关于荆公之墓,《崇仁甘溪王氏九修族谱》是这样记载的:“荆国公墓:公卒半山寺,敕葬于钟山之阳。我明太祖阡陵,问曰:‘旧为若坟?’辅臣对曰:‘水口为吴王孙权墓,服山为宋丞相王安石。’太祖乃曰:‘孙权居水口,留为守陵。王安石可召其子孙迁葬。’乃赐额。时支子孙伯安丞命迁葬于临川月塘祖旁,有神道碑,火逸其半,见艺文集……”这段记载点出了荆公墓为何要迁的原因:朱元璋要“阡陵”;也说明了迁葬地:临川月塘祖旁。考之现今金溪县琉璃乡月塘村,的确是王安石家族的祖坟山,王安石曾祖父王明、祖父王用之等皆葬此地,置有专门的祭田。王安石父子也曾多次到此地拜祭,并住在附近的城陂院。王安石也撰有《城陂院兴造记》,内云:“灵谷者,吾州之名山,卫尉府君(王用之)之所葬也。山之水东出而北折,以合于城陂。陂上有屋,曰城陂院者,僧法冲居之,而王氏诸父子之来视墓者,退辄休于此。”第三还说明了是由何人主持迁葬的:支子孙伯安。据张涂喜先生考证,王伯安是王安石十六世孙,明洪武十五年(1382)以通经博学,官授国子学录;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迁广西梧州儒学正提举。后辞老归田,78岁时去世。
应该说,甘坑王家并没有去争夺王荆公祠及祠产,当然也不需要去刻意造假。许多老先生也都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中国乡间的家谱对墓葬的记载一般都是比较严肃的,如果王安石之墓仍在南京,又何必去伪造出一种详细的迁葬之说呢?金溪县文管所长吴定安先生说:“我是持‘迁葬无疑’之说的”,“学者总是重视正版专著,轻视民间谱牒,殊不知百姓修谱是极为郑重其事的。”而文化局长吴牧山先生更急迫地希望我能断言荆公墓已迁金溪月塘。我耗费数月时间,行程数千公里,当然是盼望着能破译荆公墓葬之迷了。
这些记载和说法可信不可信?考之正史、官修地方志、宋元笔记等皆无荆公迁葬之说;视诸王氏族谱,却处处看到荆公墓已迁金溪月塘之论。我又回忆起在月塘村后那如一面屏风般的凤山上,我们几十人漫山遍野寻找荆公之墓的情景,心中不禁吟咏起荆公著名的诗篇《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寻一家谱诗,我只记得最后一句“金枝开玉树,晓日会春风”
本文2023-11-08 01:38: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