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简宗谱全面一点,后人想了解自己的宗主,谢谢
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
——荥阳郑氏研究会会长宋国桢题
郑氏历史起源资料
一、郑姓流源
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为周武王。所以郑氏就是周朝王室的后裔。
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为三等诸侯国的国君,国号"郑",郑国诞生。姬友因此被称为郑桓公。到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担任司徒的职务,掌管教化。因为见到周幽王昏庸无道,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郑桓公就向太史伯请教自保的办法,太史伯认为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地方土地富饶,交通方便。桓公听了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了那里。后来,郑桓公死于“犬戎之乱”,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他的国人就用国名作为姓氏,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二、郑姓始祖世系
郑姓始祖世系如下: 黄帝→玄嚣→峤极→高辛→后稷→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 父→公季→西伯昌(周文王)→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共王医扈→懿王燮→夷王燮→厉王胡→共和行政→宣王静→封姬友(郑桓公)于郑。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 制(今荥阳西) 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 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三、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荥阳市后到新郑市。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四、郡望堂号
1、堂号
"博经堂":东汉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2、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
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五、家乘谱牒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六、历史名人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
郑国:战国时代的水利家,韩国人。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历史上的郑氏望族
魏 晋 南北朝时期是郑姓历史上的显赫年代。东晋汉学家郑众的玄孙郑泰 郑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郑泰,字公业。郑泰所处的年代正值天下大乱,当时董卓篡权,各地起义军蜂起讨伐董卓。董卓想要出兵镇压,郑泰以"为政在德而不在众"等10条理由劝阻,得到了董卓的信任,被董任命为议郎。后因郑泰反对董卓之事败露,弃官返乡,被袁术封为扬州刺史,去任途中病逝。
郑泰的次子郑袤被曹操选为尚书郎,出任黎阳(今河南浚县)县令。因政绩显着升任济阴(今山东定陶)太守。又被调补为大将军,拜为散骑常侍。后来成为安远侯,食邑千户。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郑袤进位密陵侯。郑袤生了6个儿子,长子郑默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被晋武帝任命为东郡(今河南滑县)太守。
郑浑,字文公,是郑泰的弟弟,郑浑起先是在曹操手下当官。后来得到曹操的信任,被调到曹操身边当幕僚。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拜郑浑为侍御史,加封驸马都尉。郑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任职期间,亲自率领百姓开坡修田 植树造林,受到百姓的爱戴并得到皇帝的表彰。他去世后,他的儿子郑崇当了郎中,官致荆州刺史。郑崇的孙子叫郑随,当过扶凤太守。郑随之子叫郑 ,郑 生了六个儿子:郑翳 郑豁 郑渊 郑静 郑悦 郑楚。郑豁之子叫郑温,郑温生了四个儿子:郑涛 郑晔 郑简 郑恬。郑涛随魏武帝到了甘肃,并定居在那里,成为"西祖";郑晔定居在古荥阳(今古荥镇),成为"北祖";当过北魏的建武将军,封南洋公,郑简定居京县(今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恬定居大索(今荥阳城),成为"中祖"。后来北祖的子孙官位显赫,人丁兴旺。
大唐盛世 到了唐朝,郑姓在中国北方的荥阳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多人在朝中官至宰相,家族地位和声望十分显赫。北祖 南祖 中祖3支郑姓发展壮大,特别是郑姓在朝中的强大势力更是其他豪门望族所无法比拟的。郑姓家族出现了22名进士 6名状元 8位驸马 9个宰相。人称"郑半朝"。这一时期郑姓的主要代表是北祖郑晔的四世孙郑幼儒一支。郑幼儒生了两个儿子,长子郑敬道,当过开州(今四川开县)刺史;次子郑敬德,当过青州刺史,封爵阳伯。到了郑幼儒的五世孙郑曾,开始兴盛起来。
郑曾,字景秀,当过右慈州刺史,怀州刺史,加朝散大夫,去世后被赠光禄少卿。长子郑长裕有6个儿子,26个孙子,曾孙以下难计其数。郑长裕的5个世孙中,出了7位宰相,10多位御史 大夫等朝官,10多位刺史 节度史。7位宰相是:郑询瑜 郑余庆 郑覃 郑朗 郑涯 郑从谠 郑延昌。此外,唐朝郑姓还有2位宰相:郑畋 郑綮等。
荥阳郑姓出仕的除了这9位宰相外,还有尚书 侍郎 郎中 常侍 大夫 御史等朝中官员60多人;刺史 节度史 廉访史等地方官员50多人;将军 司马 别驾 府率 参军 长史 县令等其他官员300多人。还有"六状元":郑益 郑全济 郑解 郑言 郑弘业 郑中贻;八驸马:郑敬言 郑孝义 郑万钧 郑潜曜 郑巽 郑沛 郑河 郑颢。
“裂口坪”位于白桥镇月霞村9社(原茶坪村5社)境内,处于县内名山金峰岭的尾端之上。
据《开县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年(1877年)六月,上桥乡茶坪村(原为茶坪村,现为月霞村)金峰岭的尾脉发生断裂,裂缝长1000多米,裂口宽10公分至1米,脊部大路断裂,裂口1米多,行人不能一步跨过,自此该地改名裂口坪”。
此段文字真实客观地记录了“裂口”发生的时间以及“裂口坪”地名的来历。
然而当地人知晓“裂口坪”崩裂的具体时间以及“裂口坪”一名的由来恐怕寥寥无几,但只要人们一提起“裂口坪”三个字,大家都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地讲解一段此地之所以发生“裂口”的神奇传说来
这段传说与清朝名臣、开县名人李宗羲李大人说的一席话有关。
话说李大人某年某月某日来“金竹坪”(现白桥镇桂花村中部)探亲,在亲朋好友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游玩于“泰和寨”(白桥镇桂花村、上桥村、月霞村交界处的山脉)山下的“九弯子”。“九弯子”与对面“金峰岭”逶迤下来的山脉隔河相望,遥遥互对。
李大人看罢对面奇峰罗列的山峦,逶迤婉转的山脉,姿态万千的山貌,崎岖蜿蜒的山川,无不感慨河山的壮丽,自然界的情趣。闲谈漫步之余,不由精神倍增,喜行于色,笑脸初绽,谈笑风生,欣山赏水之情不由顿生。
这时其中一位亲朋好友善于察言观色,附庸风雅,好似悟到了李大人的心思,机灵地捕捉到了与李大人攀扯闲聊的最佳时机。
趁李大人观山水兴致正浓之时,便试探性地指着对面的一脉自上而下的山式说:“大人,您看那对面山脉的样式和气势,很像一条灵气活现、身躯弯曲俯伏朝下、栩栩如生的蛟虫(本是蛟龙,因为龙是帝王的象征,为避讳故曰蛟虫)啊!”
李大人望着眼前的山峰,定睛细看,略有所悟,心头一怔,果如此所言:从金峰岭尾端逶迤蜿蜒下来的一处山脉,气势磅礴,弯弯曲曲,轮廓分明,首尾相接,一气呵成,看那形体与气势,灵气活现,俨然真的一般自上而下俯伏着,那不是一条活蛟虫是什么?
特别是那蛟虫的头部,“五官”活现,比例是何等的匀称!
山头之上一片茂密葱郁的三角形森林,貌为蛟虫之冠。
山头之下的月家寺(过去为上桥乡著名寺庙)处于一凸起之上,犹如蛟虫之鼻梁。
鼻梁两边各有一圆形堰塘,水清见底,形如两只圆圆而明眸的眼睛。
鼻梁之下一条山梁,山梁尾部上下呈凹形之状,犹如蛟虫之上下颚。
上下颚之间一条形巨石悬空延伸,似如蛟虫吐信。
蛟虫匍伏于河边,随时都有可能兴风作浪溜入河中归之于大海。好一个大自然的杰作,真乃鬼斧神工,奇哉奇哉!
李大人看吧眼前的蛟虫,心里暗自高兴,此乃不虚此行。
转念一想,蛟虫虽是活虫,这么大的阵势,一旦走蛟(中国传说中的蛟虫正果修成之后要归到大海,民间俗称为“走蛟。”传说“走蛟”之时便会兴风作浪,危害极大,后果不堪设想),不知有多少生灵遭殃呀!
想到此处,李大人不动声色,满有把握地说:“那是活的吗?绝对不是!肯定是死的”
此言一出,随从无不惊行于色。
“你们看,蛟头前面是高高的刘家嘴,它能冲得过去吗?再前面是厚厚的横石梁,它能翻越过去吗?再前面是硬硬的铁包嘴,它能闯得破吗?三道关口,纵有天大的本事,它也难以溜到大海呀!所以死虫也。”
李大人兴致有加,随从从惊慌中回过神来,面面相觑,不禁异口同声,“大人高见,大人高见,死虫,死虫,肯定是死虫!”
李大人是清朝两江总督,诰授光禄大夫、震威将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官位显赫,权倾朝野,可谓一言九鼎,出口之言放之四海而皆准。蛟虫得到李大人如此口风不气死才怪!它还能溜到大海去吗?
就在李大人对“蛟虫”说话后不久的一天,阴暗的天空突然彤云密布,乌天黑地,浓云压顶,霎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继而闪电雷鸣,霹雳震天,道道光亮划过天穹,瓢泼大雨倾泻坤地。
突然“咔嚓”一声,房屋好像抖了起来。震响之后,风停了,雨住了,天地亮开了。
当人们从惊慌失措中回过神来之时,明亮的阳光照亮了大地,刚才的惶恐与惊险之境况早已烟消云散了。
人们便走出室外释放惊吓后的重负,欣赏着风雨后的彩虹,这时才发现凸凸的山梁在一阵雷电震响、风雨交加之后突然裂开了一道长长的大口子,深深地塌陷了。
人们无不神奇地奔走相告:快去看啊,山梁那个坪坪上裂口了。从此,人们便称此处为裂口坪。
也许,当时人们感觉十分稀奇,便由地方 报告了上级,上级相关部门认为这是开县地质上一次不小的地壳裂变,故列为县志以记之。从此裂口坪之名便在民间传开了!
李大人的一席话,让其山崩地裂,“蛟虫”断身,不过是中国传统与民间文化的演绎,或者是事后人们的传说或是猜测臆想,实有牵强附会之嫌。李大人去没去看山,观没观水,说没说上述之言尚需考证,如果真有其事,那也只能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李宗羲留墨于白桥
李宗羲除了留下认大家猜测臆想的传说故事,还真真实实地在白桥留下了可考证的墨宝:
一、留墨于武城山
“武城山”三个拓刻大字赫然醒目于山门横额之上,山门左右两面所书写的对联“峻岭珠连形如玉笋”“奇峯鼎峙势若金城”清晰可见。
门两边屏风横联“阆苑遗踪”“月白风清”、屏风上下联“明顾千岩月”“情虚四座风”文韵丰涵。
不论是山门的建筑风格或是对联内容的精度概括、字体的风骨、拓刻的精湛都已成为人们欣赏、想象和无限感慨的平台。
二、留墨于桂花村(小地名叫金竹坪)
当时金竹坪的余府是李宗羲的姑母家,因此李常去省亲,并在此留下了大量的墨宝,碑文居多。
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碑文都已经被毁,现在所幸存的刻有李宗羲名字的条石横放于金竹坪一余姓农户的猪圈之内,其上清晰地镌刻着“典型犹见”(后面的几个字被墙砖遮住了)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左下角落款为“李宗羲题”。
(李宗羲姑母的坟墓外围墓碑被毁,棺椁尚存 )
注:李宗羲(1818-1884),号雨亭,开县汉丰镇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26岁参加乡试,中举人,次年赴京殿试,中殿试二甲二十五名,被委派到安徽知县任用。1850年任英山知县,1852年调任太平知县。1853年太平军攻下安庆,席卷整个安徽。李宗羲协助曾国藩管理军务。因在镇压太平军有功而在1869年升任山西巡抚,得到慈西太后两次召见。同治十二年(1873)被提升为两江总督,并办理南洋大臣事务。1874年,因病上疏辞职,次年卸任。光绪十年病逝与家。
这里在文化节的时候被定为这个名字,但是在前一天来自很多地方的专家对濮阳的命名还各有想法。结果还是古都协会的人说濮阳这里一直被大家认为是很多国家定都的地方,最后才决定了濮阳的命名。
很久以前这里属于卫国。卫国首都迁到濮阳。濮阳经过400年的发展,成为卫国的三大中心。秦设立东郡,第二年秦国打赢了卫国得到这块地,从此卫国差不多灭亡了。在前240年,东县统治濮阳。濮阳还留有戚城遗址,地上部分为古城遗址,周长一千多米,占地一千多平方米。地下,有几千年前年远古文化到汉代的遗迹。
宋朝时期,这里改名为开德,并一度成为北方的辅助国。1128年秋,金占据了澶州,他们第四年把澶州改成开州,管理现在的濮阳和清丰。明清时期,这里还是叫做开州,管理着周边好几个地方,是一座著名的官邸。后来,把开州又改成了开县。不过由于和另外两个开县一样的名字了,濮阳县于又改回濮阳县。后来这三个县都归河北省里管理。
因为濮阳有三代四次为都的辉煌历史,才会被定成这个名字的。在古代,濮阳被称为帝王山。传说五大帝之一的颛顼都曾经用它做过都城,因此被称为皇帝的都城。这也是这里被叫做这个名字的主要原因,和有名的三皇五帝有关才能叫做中华的帝都。
是的。2016年6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开县,设立重庆市开州区。
是的。2016年6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开县,设立重庆市开州区。
开州区地层发育和地势起伏与 四川盆地的地质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中生代三迭纪后期发生的印支运动,四川地台受到强烈的挤压,形成地槽型褶皱,出现开州区北部的大巴山背斜。到 中生代 侏罗纪晚期与 白垩纪发生的 燕山运动,四川盆地东部受到明显挤压,褶皱成东北西南走向的近乎平行的雁列式岭谷,形成温泉背斜——江里向斜——开梁背斜——浦里向斜——铁峰背斜 。
开州区植物种类繁多,拥有高等维管束植物76科302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23种、被子植物64科269种、蕨类植物7科10种。主要树钟有石栎、青冈、小叶青冈、山茶、木荷、樟、桢楠、棕榈等。野生动物有200余种。其中兽类26种、鸟类78种、爬行类11种、两栖类19种、鱼类13种、无脊椎动物75种。主要兽类有獐子、金丝猴、野猪等,鸟类主要有白鹤、画眉、布谷鸟、雉鸡、鹰等 。
开州,是一个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的百年古镇,素有“金开州”之美誉。
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巍峨的凤凰山,南雅大佛寺,哪里供奉着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观音塑像。还有美丽的汉丰胡,群山环抱之中的“梦幻水乡”,水绕岛,山绕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给人感觉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一样。
开州不仅是风景秀丽的地方,而且还是土特产丰富的地方,有黄澄澄的锦橙,所以也有“锦橙乡”的称号。
开州发展的很快,已经旧貌换新颜。走到街上,你会看到宽阔又平坦的沥青路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井然有序。街道两旁挺立着高楼大厦,站在高处往下看,宽阔平坦的道路像一条条长龙环绕着开州向四面八方伸展,这使开州增添了旺盛的生命力。
冰薄月饼、水竹凉席、龙珠茶、香绸扇、南门红糖、木香、春橙等。
1、冰薄月饼:冰薄月饼发源于开州区西部的临江镇,始于明朝末期,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被开州区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2、水竹凉席:水竹凉席图案层次丰富,兼具实用和艺术性,堪称席中珍品,被评为全国六大名凉席之一。
3、龙珠茶:龙珠茶,清香味醇,唐朝时曾列为贡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龙珠茶获得重庆名优茶十连冠、国家博览会金奖等殊荣。
4、香绸扇:香绸扇,主产于临江镇,选用山涧优质凤尾竹、上等丝绸为材料,采用传统削、钻、刮、漂、浆等72道手工、手绘、手书工艺精雕细凿而成。获得过省市级“优秀产品”“消费者喜爱商品”等称号,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列为纪念专用商品。
5、南门红糖:南门红糖,产于开州区南门镇,是当地的传统手工土特产,2016年被评定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木香:开县木香主产开州区北部山区。2015年,关面乡木香再获丰收,产量突破2500吨,占据全国木香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再次见证了“中国木香之乡、秦巴药材宝库”的实力。大面积极种植的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产业。
7、春橙:开县春橙以汁多味浓、酸甜适度、细嫩化渣、香醇悠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开县春橙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开州位于重庆市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除了众所周知的文物古迹外,还有一些非文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关注。以下是一些开州非文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
1 开州剪纸:开州剪纸是中国剪纸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精致细腻、造型独特而闻名。开州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如今已成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
2 风情民歌:开州的风情民歌琳琅满目,歌曲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爱情、生活、劳动等方面。这些民歌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也是对当地口头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3 艾灸: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开州的艾灸技术被誉为“天下第一”。当地居民通常认为艾灸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缓解疼痛等问题。
郑简宗谱全面一点,后人想了解自己的宗主,谢谢
本文2023-09-22 07:40: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