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3收藏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第1张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篇1

 读书,特别是读好书不但可以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还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养,增加个人文化素养。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我在读书方面一直比较偏向于政治历史方面,这或许和我的专业有关。但我们现在所出版的历史书中,专业性过强,对很多读者缺乏吸引力。我也一直都觉得历史书就应该是这样的,直到我看到明月大侠(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明月同志,不这样不足以表达我对明月同志的敬仰之心)的《明朝的那些事》,我才发现历史书原来可以这样写,历史居然可以这样解读!

 我一直以来都有读书的习惯,跟大部分人读书的方式不同,我读书喜欢一气呵成!明月大侠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最早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听说不错。于是,利用工作之余在网上进行了阅读,一看就非常喜欢,后来还想方设法了实体书作为收场,并热心的向周围的朋友推荐,这本书讲的许多事情也给与我很多启示和启发,现陆续写出来,与大家共勉。这次先说说对《明朝的那些事》的总体看法!

 第一,写史历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要客观,不能捎带作者个人感情。这样写出来的历史才够公正。我想很多人看史书的时候都是本着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作者作品的好坏的。但是在这本书上,这个标准完全不适用了。明月大侠不但在写的同时加入了很多自己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更加以分析和评述,那些模糊的历史人物仿佛是他活脱脱象地捏出来了,一个个人物个性鲜明得好像要从纸上跳出来。没办法说这么写是好还是坏,是专业还是业余,起码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看过那些一本正经的史书,你可能几乎什么都记不下来,而看过《明朝那些事儿》,那些人物是可以让你过目不忘了。历史上的人本来就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只是因为被生硬地记录在那些只字片语的文献中,他们失去了色彩,变得苍白,而明月大侠的一支妙笔却给了他们再一次的生命,这不是艺术再创造,而是还原,是精彩的历史还原。

 感动一:说的不做,做的不说

 这是一段很小的故事,却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有四个人:胡广、王艮、解缙、李贯。他们是建文帝的臣子,科举前三名、知名才子,其中王艮因为长得不好,硬从状元被罢到榜眼。在朱棣攻入京城前夕,他们在一个人的家里密谋,讨论今后的去向问题。

 三人表现如下: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愤激慷慨,表示与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国。王艮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谈话结束后的表现:解缙结束谈话后,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史书曰“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十分听话——“召至,叩头谢”。看看,多么有效率,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贯也不落人后——“贯亦迎附”。而沉默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然后他从容自杀。前三位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而王艮这样的人应该也有,但绝对是少数。文天祥应该也算一个,或许他们可能是迂腐的,不识时务的,不随机应变的,可是,世界因为有这样的人,才存在气节这个东西,才变得值得歌颂。

 感动二:朱元璋的确不是一个好人,但却是一个坦荡的人。

 朱元璋是一个不加掩饰的人,他做了皇帝以后在修家谱的时候没有像中国古代其他封建皇帝那样给自己找一个显赫的祖先和家世,而是直白的说“朕本淮右布衣”。瞧瞧,多坦白呀!“我就是淮右的一个农民”,这种坦白实在让人佩服!而唐王朝的李渊父子做了皇帝一修家谱,原本胡汉混血的李氏家族就成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后裔,可这样的家谱别是“蒙”后人,连当时的人都欺骗不了!从这点来说,朱元璋同志的确是一个坦荡的人!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篇2

 明,是一个伟大的朝代,以前那懵懂无知的我只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罢了。而读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大明的伟绩。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朱元璋开国到被清政府灭国的故事。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钱财,这大明都是他徒手争得的。他回首一生,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大明的缔造者”!

 再来看看大明的盛世吧:钱多、人多、繁荣,这是盛世的几个特点。它们是由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3个人创造的。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国是史上最强国的“候选人”哩!你们说说看,在明的盛世是不是很不赖呢!

 你问我最想当哪一位明朝人?那还用说,一定是绝胜千里,与诸葛亮齐名的智慧天才刘基刘伯温哪!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哪一样不精通呢?我决定,我一定要成为刘伯温那样的人才,加油!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想可多着哩!先谈谈朱元璋吧!它能平定天下,主要归功于它的人缘。有句话说得好:熟人满天下,知己能几人。可徐达、汤和、周德兴、常遇春、李文忠。通通都是朱元璋的知己兄弟,这力量不能征服天下才怪呢!我突然想起了我有时跟同学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面红耳赤的场景,心想:“朱元璋能成大器,是因为他肚里能撑船,我这么小气,怎能拥有一个宏伟的企业呢!”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再看看朱高炽和朱瞻基吧!他们以仁而闻名天下。他们还在暗地里调查民情,是两个好皇帝。可惜它们都英年早逝,没当上几个月皇帝就已经去世了。虽然他们留下的痕迹不多,但是我还是很崇敬他们的,我也要以仁心对待万物,心要宽,肚要大。

 我们再来关心一下两位不幸的仁兄--朱祁镇和朱祐樘吧!朱祁镇做了十几年俘虏,还做了十几年囚犯,朱祐樘则差点被掐死和毒死。他们在乱世里生存了十几年后才当上明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用智和仁来管理天下。古代的人如此贤明,现在的社会呢,则少了许多圣人,我要做个两袖清风的智者。

 好了,话不多说,讲讲灭国的皇帝--朱由检吧,他曾写过6份罪己诏,检讨自己。历史像滚动的车轮,他想阻止它前进,却被撞倒在地,明朝灭亡了。不过朱由检能检讨自己还是好的,这点值得大家学习。

 明朝有这么多皇帝,每一个都让我深有感悟,受益非浅。这确实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好书!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明朝的那些事》,书中介绍了明朝从开国到衰败的整个过程。全书描写细致详尽而又不失幽默,让我爱不释手,百看不厌。书中人物众多,从历代皇帝到各朝大臣,都个性鲜明,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徐阶,他是明朝宣德年间的一代首辅。

 徐阶出生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他自小就聪明伶俐,极有悟性,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正德十五年,徐阶师学当时比较有名的学者聂豹,聂豹除教给他学问之外,还向他介绍了当时官场的一些内幕与规则,使他明白了官场的险恶,也懂得了要混迹官场必须懂得的生存之道。这就为徐阶日后能在官场运筹帷幄并游刃有余奠定了基础。进入官场后,面对在朝廷位高权重、奸诈狡猾的严嵩父子,他不屈服,也不与其正面抗争,而是默默地隐藏自己,等待反击时机的到来。最终,他一步步将严嵩父子推向覆灭的深渊,把这对大奸臣赶下了台,而他自己也顺利当上了明朝首辅。

 读了徐阶的故事,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不仅钦佩他的聪明机智,更敬佩他的深谋远虑。在几乎一手遮天的严嵩父子面前,他不屈服,更不与其同流合污,暗中早就打定了要消灭他们的主意,却能做到不动声色,表现出极为缜密的思维和极深的城府。这需要何等的胸襟?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在敬佩的同时我不禁联想到我自己。在生活中我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虽然这样的性格并不坏,却也常常因口无遮拦而给他人造成尴尬的局面。有一次,妈妈和同事一起吃饭,同事问了妈妈一个问题,可能出于某种原因,妈妈并未如实回答,可我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就不假思索地代替妈妈说出了实话,妈妈当时脸就红了,而我还未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结果让妈妈很是尴尬,过后我当然也免不了被妈妈狠地批评一顿。这件事当然无法和徐阶的经历相提并论,我更无法做到徐阶那样,毕竟这样的人几千年来也只是凤毛麟角,但至少也给了我一些启发,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说话做事也不能只是由着我们的性子或者凭借我们的直觉,冲动为之,善于思考、深思熟虑才更容易把事情办好,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明朝的那些事》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与思考还有很多很多,的确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好书!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篇4

 一次,在车内的收音机中偶然听到了《明朝那些事》的广播书场,那些历史故事顿时吸引了我,当广播结束时,我仍然意犹未尽。今年过年,妈妈把《明朝那些事》7本书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了我,我高兴极了。废寝忘食地翻阅起来,虽然7本书加起来厚厚的一摞,但由于故事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在不知不觉中就将它们全“啃”了一遍。

 这套书主要讲的是明朝三百年间一些历史事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就在南京,很多事情都与南京有关,很有亲切感:明故宫,我曾去放过风筝;作为当今世界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城墙我也和爷爷奶奶上去过;还有下马坊,明孝陵,我也去过多次。我家就住在孝陵卫的理工大学里面,孝陵卫以前就是明陵卫戍部队的驻扎地。想到此,似乎还多了点地域自豪感。通过阅读,让我知道了为什么这些能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墙之高,之长,之壮观,中华门城堡的精妙绝伦,尽显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子孙后代应该加以珍惜、保护和传承。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其中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郑和、于谦、戚继光。

 前些天,爷爷奶奶带我去了一趟“宝船遗址公园”,还登上了了一艘巨大的宝船,我想起了书中的明朝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知道了,中国最早就是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的,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和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所到之处没有战争和流血,只有和平和友善,展示了一个强大、开明国家的真实面貌。

 我学过一句千古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就是于谦,面临明朝的危急当口:皇帝身陷敌营成为人质,城中百姓惊慌失措,明军不堪一击士气低落。于谦迈出了“国家兴亡,我来担当”的一步,力挽狂澜。他那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戚继光,是我最敬佩的一名抗倭名族英雄,他率领的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旺盛,屡建奇功。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表现了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外患的入犯,表现了足够的智慧,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鸳鸯阵”,发挥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机动、灵活、严密的作战力量,有效地打击敌人。这是戚家军屡败倭寇的重要原因,也是戚继光和戚家军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戚继光一生为人正直,清正廉洁,在长期的军队生活中,他与士兵同吃同住,共享胜利的欢乐,也共担失利的痛苦。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处事公正,廉洁奉公,以自己的表率在官兵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无私报国,不言索取,显示出叱咤风云一代名将无私奉献精神。

 通过阅读这套书籍,我不但获得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从书中这些伟大历史人物身上得到了开拓进取,热爱祖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篇5

 读书是一种自我放松,所以我总是自动跳过一些哲学、社会、人文类的书籍,有时连最喜欢的推理小说都懒得翻阅。但是不知为何,我居然倚在窗前轻轻翻开了这本书———《明朝那些事》。

 后来我便意识到我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本书,开始疯狂地啃噬着。不是因为写得好,而是历史真的很精彩。

 翻开书,第一眼竟不是序,活脱脱地有人说话:“写吧,写吧,就像写你们公司老板,那个胖子,写厂子里那个猴儿精小李……”这一段幽默的开场白,使我产生了与作者当年明月一样的感想:历史不是残台断瓦,古庙荒冢,不是发黄的书本,绝对不是!

 作者也别出心裁,没有长篇大论起我们听着就想睡的历史,而是介绍朱重八(朱元璋)的家庭档案。“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的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每当读到这儿时,紧张的心转瞬间就明朗了。任何作家不屑说的他都说了,而这些话也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在苦涩的历史中,偶尔长出一些甘蔗,这感觉不是很美妙吗?

 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后面的文章一定会更加精彩。文章也果不负我对他的重望。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

 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逻辑也被很多人信奉着。朱元璋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继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的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从他的继承者手中被夺走。看来,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精明,你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过来,却无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夺走。皇帝如此,官员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强者皆如此。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再后来建立大明朝,然后整顿。对了,还有一件不可丢弃的小趣事,就是出现过犯人审犯人的情境,也算一个幽默感十足的王朝。

 啊!意犹未尽啊!我从作者那里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文采,原来就是真心地喜欢。不仅是自己,还有让别人喜欢。

家谱的主要内容:姓氏源流和世系表。

一、姓氏源流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一些史学专家认为,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了家谱的断裂残缺,很多族谱都由后人凭想象臆造。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性和确实性。重视传统的中华民族,有不少家族在重修宗谱,由于南北各地的语言、风俗、长相等均不同,世系联系在一起,其纸谱真实性值得推敲。

二、世系表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1)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2)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4)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扩展资料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传它是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如今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家谱 (人文资料)

一、谱名

谱名中最重要的是谱籍和姓氏,即是什么地方、什么家族的家谱,为什么这样要这样写?更准确的反映家谱作为“史书”来反映信息,不然,编修的人当时明白,经年累月之后,转之何人何地?便无从查考,给后人寻根带来巨大困难。

二、像赞

人物像赞有各种表达,或始祖,如三皇五帝,也可以是近祖,或者迁祖,还可以是自古到今的家族内非凡的人物,特别杰出的人才。以昭示后人发奋图强。

三、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四、目录

全部家谱内容提要,以便检索。

五、谱论

谱论,即谱学理论,从司马迁开始历代都有名家,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朱熹,王阳明,比如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曰:“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郡府县志,一国之史;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

六、凡例

凡例,即修谱的原则,规定,比如哪些人可以入谱,哪些人不能入谱,对人的次序的排定,哪些内容怎么去写等等,就是规定家谱里面都有什么,这个显示出编修之人的主观态度,如明朝家谱对女性入家谱,就很明确的规定:丈夫之后跟原配,接着依次是:继配,侧室,妾,纳,除原配外,这些二三四五老婆不可以有名字,原籍,生卒,等,这个男尊女卑的“名分”观念,尤 是对女性的一种变态的歧视。

七、家训

不要误解,《家训》不是家谱内容,这里为了突出家训的内容做个配图,中国是家天下的社会结构,名门望族是一大特色,家训家风起了很重要的教育作用。

八、世系

世系是家谱内容的核心部分,从家族第一世开始,记载其生卒,婚配,事略,墓葬,其人如何?一目了然。

九、传记

传记,不是每个人都有,是对家族内的杰出人物,立功立德之人的具体描写,反应出这些人物的杰出品质, 垂范后辈,是榜样力量。可分内传。外传,内传是五服之内,外传是五服之外,还有列传,分门别类,比如家佣,二三四老婆中的贞烈之妇,可做列传,这已经不适合今天。

十、谱跋

上图是梅曾亮的家谱跋语,他自夸了一下,“知岩”以乡兵保障宣州,然后对家族的分派流迁做了陈说,所以跋语就是做谱之后的感想,经验,过程等含有者的寄托之语。

十一、领谱字号

家族支派繁多广布,必须有字号,作为验证, 跟对号入座一样。家谱一般就包括上述内容,除此之外比较重要的包括,祠堂,敕封,艺文,契约等还有一些图表,制作时可根据原谱内容确定。没有原谱,就必须另起创谱,不使历史中断,再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内容。

2018年“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

“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及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2017“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_心得体会(一)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别号雷塘庵主、北湖跛叟。仪征人,居扬州。博学多才,工诗文,善书画,精鉴别。乾隆十五年(1789)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擢少詹事。曾督学山东、浙江。嘉庆、道光时两充会试副总裁;历任礼、兵、户、工诸部侍郎,浙江、江西、河南巡抚,漕运总督及湖广、两广、云贵总督。道光十五年(1835),拜体仁阁大学士。十八年,以老病致仕还乡,居扬州选楼巷(今毓贤街)家宅。二十六年重宴鹿鸣,晋太傅。为官有政声。二十九年卒,谥“文达”。

阮元学识渊博,经史、天文、历算、舆地、金石、诗词、校勘、训诂无不涉及。居官数十年,特重文事。广引学者,罗致文士,将掖后进,在广州、杭州分别创立学海堂、诂经精舍,搜逸辑遗,研经治史,倡导文学,振兴朴学。尤以编校刊刻古今学术、诗文著作为己任,毕生致力,至老不懈。其主持校刊之书不胜枚举,主要有:编纂汇刻《经籍纂诂》106卷,《十三经注疏》116卷,《皇清经解》1408卷,以及《淮海英灵集》、《广陵诗事》、《江苏诗征》、《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刊刻自著书《经室全集》58卷:为诸家学者刊刻著述数十种,均为当代学术精粹。

2017“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_心得体会(二) 《阮氏宗谱拾遗》“阮”,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30位。据2007年相关数据显示,阮姓人口约占中国大陆汉族人口005%,排名第189位,以浙江,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阮姓约占中国大陆阮姓人口的57%。

扬州阮氏自明神宗时期从淮安迁入,至今已近五百年,子孙繁衍十八代。然而一百多年前,阮元编修的《扬州阮氏族谱》却下落不明。昨天上午,阮元后人阮衍喜讲述了族人数十年来寻找家谱的历程,以及扬州阮氏一族的前世今生。

以国为姓

阮氏明代迁至扬州

阮衍喜告诉记者,阮姓源于偃姓,出自皋陶氏之后商朝诸侯阮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这是中华阮氏的主要起源。“皋陶有后裔子孙在商王朝时期被封在阮国(今甘肃泾川)。商末,西岐西伯侯姬昌率军灭阮国,后来阮国后人便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阮氏。”

“据我父亲的父亲用数年时间寻访宗亲,整理成册的《阮氏宗谱拾遗》中记载,阮氏系出陈留,南宋时迁至江西临江府清江县,明初居于淮安府。明神宗时,我们这一支脉的始迁祖阮岩由淮安山阳迁至扬州,安家立业,为扬州阮氏始祖。”阮衍喜介绍。

阮衍喜说,明万历年间,扬州阮氏三世祖阮文广任榆林卫正兵千户,居扬州西门;四世祖阮秉谦早卒,后正值清兵入关紧逼扬州,他的夫人为躲避战乱,带着四个孩子出北门四十里,躲于北湖九龙岗(也就是现在的公道桥)。

“我们的九世祖就是扬州人都熟知的阮元,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

寻访数年

从日本带回复印件

没有能保存《扬州阮氏宗谱》,作为扬州阮氏的后人,阮衍喜表示十分遗憾。

“我的父亲曾对我提起过,他儿时居住的老宅,与阮氏公道祠堂仅仅一墙之隔,祠堂大殿上悬挂有祖先阮元画像,及阮元亲笔题写的两副有关家族排行的楹联。他用了数年时间,四处访亲,多方查找,希望能寻找《扬州阮氏宗谱》的线索。”

“在我父亲的寻访中发现,很多族中的老人都亲眼见过《扬州阮氏宗谱》刻印本。与我同辈的第十六代孙阮衍云说,他曾见过谱上他的祖父名讳,他的祖父是阮氏十四代嫡传长孙。他家中曾存有一套完整的《扬州阮氏宗谱》,是当时扬州仅存的一部。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阮衍云将宗谱暂存于对门杂货店中,哪知店主全用作包货之纸一页页撕光,留下一大憾事。”

阮衍喜感慨地说:“寻找《扬州阮氏宗谱》的转机出现在2006年,当时在一家古旧书店,父亲无意中看到《中国家谱目录》中记载:《扬州阮氏家谱》有清光绪八年(1882)增订本,仅有两册,分别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国内四百余家图书馆无一收藏。”

“随后父亲联系在南京的扬州阮氏十三世祖阮念三,其子利用宾馆经理身份,并宴请拜托一位熟识的旅日华人,回日本找到了《扬州阮氏家谱》,几经周折之后影印还乡。”

阮衍喜说,通过翻阅《扬州阮氏宗谱》发现,扬州阮氏一族的宗谱最早编修于清康熙三十九年,随后阮元曾三次主持编修宗谱。

“1795年(乾隆六十年),阮元第一次主持修订并作序时才32岁,任山东学政,阮元的十二叔阮承鸿携旧谱到山东,两人共同商定,在旧谱基础之上增加12表,以"文秉枢衡、武承嗣荫"八字为排行。同时阮元对应六世祖"前人创之,后人因之"的期望,表示"元是以敬续此志,手为编录,后之子孙,昌大厥宗,引之勿替,益有望焉。"“1823年(道光三年),时阮元年已60,任两广总督第六年又兼署广东巡抚。由于"祖祠庇荫"、"族人安吉",族中又"丁男增多"了,所以阮元第二次编修了《扬州阮氏族谱》并作序。他在序中感慨"伊古以来,读书之家未有不以敬祖聚族为首务者"。

以敬祖聚族为首务

阮元三次主持修家谱

阮衍喜说,据《扬州阮氏宗谱》记载,阮元第三次修订家谱时,告老还乡已经八年,已是83岁耄耋老人。“当时是道光二十六年(1846)。这一年是阮元科举得中的周甲子,阮元重赴鹿鸣盛宴,又晋加为太傅,享全俸,这些恩宠他都在第三次修订的序中提到,并将道光帝给他的本年全俸拿出来,作为重修刊印之资。”

以廉教子俭以养德

阮元诗句训喻平等开明

阮衍喜告诉记者,在《扬州阮氏宗谱》中,阮元并没有留下特别的家训家规,但是他的诗句包含对子孙后代的希望。

“比如"家计百年自清白,国恩五世受栽培。后人有庆先人德,文武科名岂易哉!"这首诗,表达了阮元励儿读书,家规寄情;以廉教子,俭以养德;与子论学,精心育才的个性特色,其共性与陆游的诗训教化特色极其相近,既有朴实无华的哲理语言;又有平等开明的训喻方式;还有亲情爱心的濡染浸润,虽少尤精,功效不逊。这种诗书传家、俭廉治家、实学兴家的阮元家风,是阮元文化的一笔特有遗产,更是扬州历史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接力传承和发扬光大。”

阮衍喜说,近期,扬州阮氏后人小范围召开了一次碰头会,商议近期将再次编修《扬州阮氏宗谱》。阮衍喜表示,欲知兴衰者读国史,欲明本源者观家谱。而家谱之用,不惟可知家族兴衰之由,更可坚同宗手足之义。

2017“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_心得体会(三) 官做得最大最好的古代扬州人

扬州毓贤街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阮元家庙。因为阮元曾经做过太傅,所以这条街又叫太傅街。在古代,官做得最大最好而且又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就是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扬州仪征人。历任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巡抚,两广、云贵总督,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清史稿》称其“历官所至,振兴文教”。因为阮元政声卓著,在平定海盗、捉拿逆匪、治水禁烟、创建学堂诸方面均非他人所及,故被誉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这位乾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引导了扬州学派的治学精神和方向。他在经史、天文、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著述丰富,腹笥宽广。《清儒学案》总结他的治学旨要是:“论学宗旨在实事求是,自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辞章,巨细无所不包,尤以发明大义为主。”“实事求是、无所不包”八个字,是对阮元的高度概括。

一手施政,一手兴文

阮元一生在仕途上跋涉了将近五十年。无论在朝中,还是在地方,他都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在浙江时,全力剿灭海盗,消除朝野大患。他在江西时,严格保甲制度,破获谋反大案。他在两广时,加强炮台设置,遏制鸦片走私。他在云贵时,整治盐务课税,安抚化外边民。他努力治理地方安全,同时对文化教育也尤为关心。

阮元之所以成为通儒、通才、通人,除了先天的超常秉赋,得益于他后天的旁搜博讨。他不但搜集金石碑刻,留心名物考订,对天文算学尤为关注。一部《畴人传》可谓烁古耀今,永远闪耀着倡导科学精神的民族先知的光芒。阮元之所以主持编撰历代天算家传记《畴人传》,是因为他爱好科学。作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他的考据主要是科技考古。《经室集》中的《匕图考》《铜和考》《栋梁考》《钟枚说》《古戟图考》《古剑镡腊图考》《考工记车制图解》等篇,都是阮元科技考古方面的代表作。阮元一生关注科技,他在南方时,对三江和浙江等水道变迁、名称变化作了详细考证,精心绘制了十幅示意图,并撰成《浙江图考》。他在北方时,考察古代黄河的动力,撰有《黄河海口日远、运口日高图说》,详细阐述河道延伸与黄河河床抬高之间的关系。阮元是清代数学研究的推动者,挖掘、整理了一大批古代数学经典,如《测圆海镜》《益古演段》《四元玉鉴》《算学启蒙》《割圆密率捷法》等。

注重实学,经世致用

阮元治学讲求会通,涉猎广泛,尤重实学,还读西方数学、天文之书。他在《畴人传序》中说:“早岁研经,略涉算事,中西异同,今古沿改,三统四分之术,小轮椭圆之法,尝旁稽载籍,博问通人。”充分表明了阮元开明的思想和态度。为科学家立传,中国本有传统。古代所谓科学技术人才,主要是指“星历医卜方术异能之士”(《元史方技传》),囊括了天文、历算、医学、占候、测验、遁甲、风角、修炼、吐纳、导引等方术之士。古人将推算历法称为“推步”,意为日月在天上运转,好似人类走路,是可以推算出来的。

阮元的《畴人传》收录从上古时至清中叶的天文、历法、算学家三百多人的传记,包括外国科学家四十余人。全书记其生平,述其贡献,涉及天文、历法、算学、仪器等方面,而星占学则不收。书中的文字,都录自有关典籍,并有所评论。

《畴人传》由阮元主编,由李锐和周治平协助完成,并经钱大昕等协助订正,共四十六卷。全书收集历代数学家和天文家的学术生平资料,把西方科学家作为附录。编者对许多科学家的评价相当精辟,也有些评价反映了阮元的保守观点。学者总结《畴人传》的特点是:介绍传主时,重专业而轻生平;选择人物时,重当代而略古代;叙述过程时,或详细或简略;确定范围时,有中国有外国;须作取舍时,留实学而去巫术;征引资料时,注出处而便查阅;评论传主时,求公允而不避讳。尤其是本书第一次为西方科学家立传,体现了编撰者的视野之开阔。

放眼中西,引领学风

《畴人传》作为中国第一部自然科学家传记,后人评为不朽之盛业。同时,《畴人传》与扬州人的关系也相当密切。清代中叶,扬州会通数学的人才辈出。像焦循、阮元、李、焦廷琥、黄承吉等人都精于中西数学。他们的数学研究领域,跨越算术、几何、三角、数学史、微积分等方面。他们的著作除了《畴人传》外,还有焦循的《加减乘除释》等。《畴人传》中记载的扬州人虽然不多,但都有独到之处。如扬州府泰州人陈厚耀,康熙进士,因其精通天文算法,被引见于康熙帝。康熙试他算法,让他画三角形,求其中线,以及弧背尺寸。陈厚耀写好算式后递上,康熙看了很满意,授与他编修。又如扬州府高邮人李,乾隆进士,幼年读书颖异,有神童之目。既长,博洽通敏,喜欢历算,代表了当时中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再如扬州府甘泉人罗士琳,少年时跟舅父秦恩复在扬州读书,对于西方算法十分精熟。著有《三角和较算例》《弧矢算术补》等数学著作。

《畴人传》是阮元对中国科学史的杰出贡献。《畴人传》问世之后,一时洛阳纸贵,所以版本和续作很多。

扬州学派,蔚然成军

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乾嘉学派中还有个扬州学派,扬州学派中还有阮元、汪中、焦循和王念孙、刘文淇、李审言这样的名字。然而他们确实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人的最高标格。

阮元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文运与官运两者都亨通的人。他出身于武功世家,独以文名闻世。据说,因为他小时候身体单薄,不能胜任驰射,他的父亲才让他改习经业的。而一旦弃武从文,却成就了一代大儒。他的学问从文字源流、名物考证、刊布文献,一直做到科学史研究。他的官职也从学政、侍郎、巡抚、总督,一直做到大学士和太傅。晚清时,名士龚自珍得以见到暮年归养扬州的阮元,崇拜不已,竭力称赞阮元的文章之美可比韩愈、李白,济世之才可比房玄龄、杜如晦。细细想来,实在也并非溢美之词。因为阮元的领军作用,扬州学派蔚然成军。

钟情故土,保护文化

阮元对于乡邦文物的珍爱,使人感慨尤深。将近两百年前的一个晴朗的日子,一位精神矍铄的中年官员兼学者,带领着一批力夫前往扬州东关街,去完成一件重要的文化使命。他们将一块宋代残石从东关街二郎庙菜园里小心翼翼地搬出来,抬到附近安家巷的准提庵,安置在庵东侧的长廊里。看到古人遗留下的残石得到了妥善保管,在场的僧众一片欢腾,那位官员与学者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位官员与学者就是阮元。这一天,应该说在准提庵的历史上写下了沟通中华古今文化血脉的华彩一页。

算起来,这一年是大清王朝嘉庆丙寅年(1806)。四十三岁的浙江巡抚阮元正踌躇满志,在刚刚刻成了卷帙浩繁的《十三经校勘记》后,又与扬州太守伊秉绶商议编撰《扬州图经》《扬州文粹》等事宜。对家乡文化充满浓厚兴趣的阮元,这一年中几乎踏遍了扬城内外。只要他留心,似乎在扬州这座古城里随时都可能有新的发现:在城外的甘泉山,他发现了西汉厉王宫殿的础石;在城里的二郎庙,他又发现了这块宋代的三公石残碑。阮元是在前去准提庵访问,路经东关街北的二郎庙菜园时,无意中发现宋代残石的。他走进菜园,先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蔬菜,然后蓦然发现菜地中间有一块废弃已久的古井石栏,上面似乎隐隐有字痕。阮元觉得此石不寻常,于是立刻取水洗石,用纸拓字。经过仔细辨认,石头上刻的竟是“□熙十□三公石□”数字。“熙”字上面的一个字残缺不全,像是“淳”字。阮元想到以“熙”字为年号而时间超过十年的,只有宋代的淳熙,便断定这是宋代残碑。于是,一块从不为人注意的残石,在阮元眼中却成了至宝。

一年之后,阮元写了一篇《二郎庙蔬圃获石记》,记载了这一有意义的发现经过。阮元移石的准提庵,就是今天的准提寺,又称准提禅院、大准提寺,系扬州历史上的二十四丛林之一。

中国士子的最高标格

阮元出生在扬州西门的白瓦巷,但是这条小巷早已不知所在。如今的扬州古城毓贤街上的阮氏家庙,庄严而又朴素。家庙建于嘉庆年间,现在见到的有门厅、祠堂及隋文选楼等,但没有花园。阮元是个明白人。他生前曾经有人问他:“以你的身份,为什么不在扬州建一座园林呢”阮元笑道:“扬州人叫某园,都以主人的姓氏冠于园上,如张园、李园之类。我如建园,人必称‘阮园’,岂非整天叫唤我的名字吗”所以,他生前没有大兴土木,像盐商那样修建花园。他过生日怕人家来祝寿,宁可出去"躲寿",独自在竹林中做一天隐士。这都体现了他高洁的品格。他的陵墓也不算豪华。阮元的墓在扬州北郊槐泗乡永胜村,原来有些祠堂、牌坊等建筑,后来遭到毁坏。现在冢前只有一些零落的石龟、石马,还有一座石刻墓表,记载阮元生平及家族简况。夕阳之下,徘徊于此,不禁俗虑皆空。

一位澳大利亚学者安东篱在所著的《说扬州:1550-1850的一座中国城市》中也多次提到阮元。她写道:“著名的士大夫阮元在社会和文学关系中起到了枢纽作用。”乾嘉学派的身影已经远去,然而他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人的最高标格:沉静,严谨,渊博,通达。

令人高兴的是,作为一代完人的阮元,他后裔兴旺,子孙繁衍,人才辈出,各有所成。德行的回报可能有各种方式,阮元属于欧阳修那种“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的最好的一种方式。

没感受,要说感觉有一点点。

就是大部分是真实的,不过起重有些也是受司马迁个人观点影响,造成了历史人物的扭曲

内涵深厚、博大精深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史记》。

这对于我们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深深的困惑:选修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如何进行?面对这部辉煌巨著,又从哪入手?半学期的实践,漫长的反思,笔者总结出四点体会,以期与同仁互探共思。

一、导言:《史记》入门教育

为何要开设选修课?如何学习选修课?为何要学《史记》?选修课如何考试?这是学生自然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最感困惑的地方。

因此,在进入《史记》学习之前,必须以“导言”的形式,给学生拨去疑惑,提高认识。

导言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修与必修的关系;选修课的学习方式与考试;《史记》选修的意义。

这里,最主要的是开设选修课的意义。

学生或许这样认为:《史记》是史学、文学名著,是文言文,选修当然从历史开始。

可是学生不明白,中国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为什么要单开《史记》选修课。

他们不明白《史记》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重大意义,对自己人生成长的厚实滋养。

于是,我以此为核心,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史记》的意义。

我先从“炎黄子孙”一词带领学生追本溯源,使学生知道了黄帝神奇诞生、后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故事。

正是靠着对这一“人文始祖”的认同,中华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随后指出:这一点,正源于《史记》,源于司马迁,是司马迁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整合作出的巨大贡献;《史记》是中华民族的“家谱”,记载了伟大民族五分之三的“家族史”,作为炎黄子孙,能不读自己的“家谱”吗?之后我又结合韩兆琦关于《史记》作品教学的几点意见和袁传璋《司马迁与中华文明》两文,动情地讲述《史记》思想的先进性,对民族心理性格和智慧形成与塑造的作用,讲其出神入化的叙事艺术和穷形尽相的写人艺术;讲司马迁忍受奇耻大辱、苟活人世的原因与目的;甚至讲到当代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对《史记》的痴爱。

如果说《史记》是一座高山,一座宝库,那么我的讲述,正是点其“崇”言其“胜”,能吸引学生去探奇揽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我相信“导言课”,让学生认识到的不仅是学习的方式和意义,更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史记》是每个有文化的炎黄子孙的责任、使命和义务。

二、原则:“文”“言”并重,“人”“传”统一。

《史记》语言精致典雅,明白晓畅,非常规范。

学生要学习文言文,要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史记》是不可或缺的样本、范本。

学习古代语言,打实高中阶段的文言基础,当然是学习《史记》的题中之义。

课文编写者通过“积累”练习也鲜明地告诉了其意图。

不过,正因为《史记》语言的丰富性,所以学习语言时特别要突出“精要”“常用”特点。

文章里的语言不可让学生全盘接受,那势必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加重其负担。

哪些词语要重点掌握,哪些是一般掌握,哪些干脆不要掌握,教师要给学生点明。

如学习《夏本纪》,“等”“摄”“诛”“克”“度”“相”等必须掌握,至于“襄”“刊”“祗”“台”则无须掌握。

坚持语言教学,轻车熟路。

但是,我们一定要警惕“见言不见文”的误区,避免上成单一的语言课或训练课。

这么一来,选修课程《史记》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因此,我们在重视语言基础的前提下更要突显“文”之因素。

什么是“文”呢?就是人文,就是文学,文章,就是文体。

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使学生学到《史记》的精髓,受到文化经典的熏陶。

“文”“言”并重齐举,是我们第一个要牢牢贯彻的原则。

谈及“文”,其义丰富无比。

什么思想、历史、文学、人本等,都可以教。

但是,若从《史记》自身特点和选修课要求看,在“文”中,我们更要突出“人”与“传”两个最关键的东西,它们是教学的主脑、主线,是教学时用力打造的东西。

文学是人学,传记文学是专门写人的。

《史记》是第一个以人为本来记载历史的。

全书记录了上自帝王将相,国戚朝臣,下至刺客游侠、士农工商,乃至巫卜倡优,蕃夷首领等四千多个人物,其中给人以深刻印象有一百多人。

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呢?司马迁认为,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它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晒,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

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

于是乎,史学成了文学,文学成了人学。

学习《史记》,我们必须高扬“人”字大旗,带领学生感受传主的成功与得意,失败与失意,了解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感情,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获得了有益的启示;分析各种因素对他们成长历程的影响,评价他们的功过得失,形成自己知人论世的评价人物的能力。

每学完一篇传记,我都要求学生谈谈对传主的感受,写写对传主的评论。

这就是课程目标定位,是努力教给学生的人文种子。

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面而恰当地指出了《史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能把这两者统一起来的就是文学传记,或者叫传记文学。

教学中,除“人”之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传记文学”这一文体了。

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它自身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

传记文学,要求的是对人物——传主——人生故事和命运轨迹的如实反映。

作者可以想象、推想,但绝不能违背人物的基本性格和特定的历史情境。

表现手法也较为单一,以叙述为主体,以描写、议论为辅助。

故叙事艺术,写人艺术和叙事语言是该文体最主要的艺术要素。

突出“传记”这一特征,除使学生认识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外,更要使学生学习司马迁作为创造家,用这种狭窄的体裁,硬是谱写了中华儿女一曲悲歌壮歌,让历史人物都有了鲜活的面容的创造精神和艺术。

司马迁叙事常设主脑。

评论家马步瀛评说:史公之文,每篇各有主旨。

如《吴太伯世家》“让、争”二字为主,《鲁周公世家》以相臣执政为主,《陈丞相世家》以阴谋为主,《魏其武安侯列传》以权势相倾为主。

如此,太史公化零散材料为神聚,举重若轻,堪称高妙。

须给学生点明,悟其匠心。

司马迁叙事还注意详略得当,讲究波澜起伏,气象万千。

写人则穷形尽相,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善于将人物对比映衬,尤善为人物设计个性化的语言与动作。

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的着力点。

还有,传记文学是不大可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而司马迁总是能通过人物的行动与语言来表现,故引导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言行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实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教《夏本纪》,写大禹“三过家门不敢入”,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这是什么心情?尤其听到屋内儿子的啼哭声,会是什么滋味?这么一想,学生一下子拉近了与大禹的距离。

教《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受 “胯下之辱”有个精彩的细节:“信孰视之。

”为什么要“孰视之”?那会他在想什么?这么一问,肯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会深入探讨甘心受辱的原因。

“人”“传”统一,既体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课程性质,又符合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原则,也是具体教学过程中贯彻的第二个原则。

三、教材:审慎灵活选择

选修课的特色是“选”,即选择性、自由性、灵活性。

我们对它的努力是从对教材的处理开始的。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师不应教教材,而应用教材教。

必修课教学中,我们还是遵循教材的体例、篇目,课外补充一些篇目。

到了选修课教学中,内容多,时间紧,再走必修课的老路已不行了。

于是,我们开始对教材进行慎重灵活的选择。

调整教材的先后顺序,《太史公自序》篇幅长,内容深,开篇先学,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如待学完全篇后再学习效果较好。

变化一下讲读自读的篇目,如把《李将军列传》变为讲读,将故事性强的《刺客列传》变为自读。

重点篇目如《太史公自序》《屈原列传》,整体学;较难较长的篇目如《鲁周公世家》《夏本纪》,进行摘取精彩片断的切片学;碰到合传的如《管仲列传》,补充《晏子列传》,补充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如《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合并学。

限于时间关系,教材不一定教完,但可要求学生学完。

四、资源:开发利用

开设选修课,是这次新课改的亮点之一。

选修课教学要以新课标为宗旨,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改理念。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

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

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面对新课程,教师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与新教学智慧创造的主体。

因此,对于《史记》选修课,我们要特别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为《史记》教材毕竟是《史记》的一部分,我们完全不可囿于课本教材,而应适当进行“二度开发”,尤其从“互见法”特点出发,进行或增或删或改,做到《史记》为我所用。

另外,还要将文本资源与活动资源,与学生实际。

课外生活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活化文本,丰富文本。

笔者,有三种课程资源尤其要开发利用好。

1、其它有关《史记》文本资源

《史记》自诞生后对以后社会文化等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尤其作为传记文学的开端,以其特殊的意蕴和魅力,为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有多少小说、剧本,诗歌以它为题材;有多少诗人、评论家咏叹它、研究它。

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资源库。

唐朝咏史诗专家胡曾150首咏史诗有70多首取材于《史记》,或者干脆咏叹《史记》名人遗迹。

几乎每读一篇《史记》,都可利用胡曾的诗。

京剧及其它地方戏以它为题材更多,像《赵氏孤儿》《霸王别姬》《火烧绵 山》等等。

现在的“百家讲坛”有易中天品《史记》。

这些古今各种文本资源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2、乡土资源

学《史记》,我们徐州学生条件得天独厚。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春秋。

许多名人故里,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都在徐州及其附近。

徐州市有“戏马台”“范增墓”高祖故里,新沂孙庞大战的马陵山,北有二圣故里,南有霸王、韩信故里。

甚至一些村名都与《史记》有关。

如邳州境里邢楼镇的“扔瓜”“思田”村名,述说着韩信偷瓜的故事。

英雄故里,名人遗迹,都在我们身边,我们怎能不带领学生探幽访古,发思古之幽情呢?

3、高考资源

《史记》选修课第一次开设,给学生训练相应的材料几乎是空白。

但别忘了我们还有了宝贵的试题库,即高考有关《史记》的试题材料。

《史记》是二十几年高考文言命题取材最多的史书。

收集起来,可以夯实学生语言基础。

我感受到了身边 的美

美在何方?我时常问自己。我曾经登上泰山的顶峰观看日出,认为那是壮观的美;曾经与九寨沟清澈的溪水嬉戏,认为那是活泼的美;曾经看过夏天满天的繁星与银河,认为那是忧郁的美……可是,我总以为美是短暂的,稍纵即逝,就像无比绚烂的烟花。可是,现在我知道了——美在我身边。

何以见得?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投掷自己的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小学生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围的乘客对他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看到风雨中被压弯了腰的小树苗被“红领巾”一次次扶起时,你感觉到的,又是不是美呢……所以,美是高尚的品德,是每个人所拥有的爱心,美在我的身边。

美有许多的表现形式,还有一种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当你快乐时,与你一起分享快乐的人;当你难过时,在你身旁安慰你的人;当你成功时,眼角里有泪花的人;当你失败时,眼神里有鼓励的人……不管他(她)是你的朋友、老师、父母或其他,他(她)带给你的,你所感觉到的——是的,就是美。

有人认为美是无限的风光,是画家的风景画,是音乐家谱写的乐章。可是这样的美是抽象的美,而实实在在的美——永远在你的心中!其实,美是画家的画笔,是音乐家的一个个小音符,是组成壮观美景的每一个部分乃至一棵小草。有时美就是这样微不足道,可是它带给你的却是无比的享受。所以——美在我们的身边。

朋友,不要再长途跋涉的寻找美的真谛,也不要冥思苦想美的真正含义,美是很实在的东西,千万不要把它抽象化。试着向募捐的人、让座的人说声谢谢吧——是他们给你以美的享受;试着向你的亲人、朋友说声谢谢吧——是他们给你以美的感觉!高尚的品德、爱心、亲情、友情……这些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美,正因为如此,美就在我身边! 美在我身边 过去的人认为,长相漂亮就是美,而现代人的审美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外表,而且集中在气质、品格上,否则,只有美丽的外表则只是一支精雕细琢的花瓶,只有欣赏价值,而永远没有实用意义。美,一直在我身边。祖国的锦绣河山,有着气魄之美;广袤无垠的大海,有着雄浑之美;星月苍穹,有着梦幻之美;鸟语花香,有着自然之美……当我们身处于如此美景之中,远离世俗喧嚣,心底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淡然之美。美,在我身边。

每天清晨,当我们迎着第一缕和风,感受着第一缕阳光,听着第一声鸟啼上学时,我们会看到清洁工人忙碌的身影,体会到了奉献之美;当我们经过公园,看到老人与猫狗共欢,与鸟儿共唱时,我们感受到和谐之美;当我们听说南方暴雪成灾,许多人们都无法回家团圆时,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纷纷自发地捐款、捐衣物、食品,当车子连夜赶到灾区,我们看到了灾民们带着幸福微笑的脸,此刻,我们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爱心之美;当“嫦娥一号”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飞天梦,飞往月球,并传回第一张我们自己的月球表面照片时,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告诉我们:这是梦想之美!当我们在残奥会上看到残疾人运动员在自强不息、努力拼搏时,我们也悟到了进取之美…… 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留意,会发现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存在美,那就是自信之美。美,就在我身边;美,无处不在。

#心得体会# 导语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以下是 。

1关于冬至的心得体会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但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

2关于冬至的心得体会

去年的冬至已经错过了汤圆,因此我十分期待今年冬至的到来。盼呀盼,好不容易迎来了今年的冬至,却没想到还是留下了遗憾。

 冬至前一天,我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明天冬至,学校没有放假!我十分遗憾,但想到学校食堂有汤圆可以吃,又感到一丝安慰。当天晚上,有同学约我明早一起去运动,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冬至早晨,我一早起床就和同学们到运动场打篮球。我们打得很高兴,以致忘记了时间。无意间抬起手瞄了一眼手表,忽然想起所有事情,现在已经是六点二十分钟,过不了多久就上课了。我还没吃汤圆呢!我们急忙奔向食堂。到了食堂,只见卖汤圆的窗口有很多人在排队。好不容易排到我,正要刷钱,看向锅里,只剩下汤圆汤!“阿姨,里面还有汤圆吗?”“没有了,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呢?”我百般的无奈,只能吃水饺了。看到排在我前面的同学们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汤圆,我垂涎三尺,后悔没早点来吃汤圆。真遗憾!真不该先去打篮球啊!

 正当我后悔莫及时,电话手表响了。一看,原来是妈妈打电话来了,她告诉我,她要等到我回到家中时,煮汤圆给我吃,这一瞬间,我觉得真幸福!虽然在学校没吃汤圆,但可以在家里吃汤圆,那也是最美好的事了。我端着我的水饺,高兴地吃着,此时此刻,我不再感到遗憾,而是开心地期待着学校快点放学,让我能够快点回家,与家人聚在一起做汤圆、吃汤圆。

 今天冬至,我又想起那个最长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久久地高挂在夜空中,圆圆的,一闪一闪的,多么像汤圆。这个冬至,既给我一点遗憾,又给我美好的期待,这种期待让我感到甜蜜和幸福。

3关于冬至的心得体会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啊,端午节啊,中秋节啊……不过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冬至。

 一想到冬至,你肯定又会回味起美味可口的饺子吧?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我一大早就起来了,一看到妈妈正在包饺子,我的手痒痒的,便走到妈妈身边激动地问:“妈妈,我能和你一起包饺子吗?”妈妈抬起头笑着说:“好呀,我来教你吧?”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好耶!”我高呼。

 妈妈开始手把手教起我来:“首先拿张饺子皮,往里面放你爱吃的馅,然后沾一点水擦在饺子皮的边缘处,最后将饺子皮对折,封口就完成了。”妈妈边说边示范。看看妈妈包的饺子,美观且精致。再看我包的饺子,既难看又不成样,简直像个面团。

 妈妈看到了我包的饺子,捂着嘴大笑。我也不好意思的脸红了。妈妈再一次耐心地教我。看着妈妈娴熟的手法,我不禁心头一颤:对啊,就是因为妈妈干的活多了,所以才会熟能生巧。妈妈那常年工作的手都磨出了鼓鼓的、硬硬的老茧。

 费了不少工夫,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样的饺子了。妈妈为我竖起了大拇指。不过,还没帅过三秒,我就一不小心打翻了饺子皮,掀起的一层层面粉弄得我们娘俩“灰头土脸"的。刚进门的爸爸见了,哈哈大笑起来。我们也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4关于冬至的心得体会

在人生中,我们总会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也正是那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陪伴着我们成长,陪伴着我们领悟人生的启示。

 那是冬至前一天的夜晚。在热气腾腾的蒸锅旁,妈妈告诉我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帮大...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