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姓家谱的字辈排行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叶姓家谱的字辈排行,第1张

叶氏宗祠

浙江叶氏一支字辈:“茂盛宗世万嗣继启志成”。

浙江衢州定阳叶氏字辈:

乾元支派:“阳春布德泽万象尽皆新祥瑞均文汝时景永伯应凤自兆祯毓芳秀承绍先忠良傅奕工天必赐其昌”;

泰元支派:“泰阳咸受启君贤际会新时乐书田德孟以本尚文胜茂积良有余庆绍先奇芳原光万世惟天禄赐齐”;

新编字派:“仁义傅家政谦恭耀祖声荣华时应懋守正福长春”。

湖北丹江口叶氏字辈:“中永胜兴单正春方维其启大光先世文明应发祥良材绵国祚伟烈焕朝纲率祖谋猷远承宗德泽长连科登甲第历代播书香福自前人造万年卜吉昌”。

湖北叶氏一支字辈:

原派:“文明兆瑞继世永昌”;

续派:“天星顺正朝庭安邦光宗耀祖发传定章”。

湖北恩施叶氏字辈:“正大光明远文章道德长本端忠永茂自立世炎方仪龙仁生显国兴振家邦广信招宏达思戌启元昌”。

湖北武汉叶氏字辈:“一本周宗德泽恒芳自天之佑万世维昌聪敏英杰与祖争光经伦治国礼义兴邦继文绍武辉映南阳”。

湖北罗田叶氏字辈:“茂锡端良启承崇式绪绍”。

湖北安陆叶氏字辈:“一家显达 万代荣华”。

重庆江津叶氏字辈:“亦昌文宗似思贤源本良祖德恩洪志富贵庆春长”。

重庆泸县叶氏字辈:

原派:“荣海添本永孟廷文明世之启尚“;

续派:“宗清凝祚兴修谱万年显光绪雨后颜”。

重庆大足、铜梁,四川隆昌、雅安叶氏通谱字辈:“维廷芳文大清忠美德伦全奕世同永振家声名上达熙朝锡爵普尊崇”。

浙江永嘉叶氏字辈:“宏仲祖始伯孙汝名士承光尚道良立国明天启定元同萃嘉祥会计升懋德丕显荣贤哲可昌学修来晓鹏伟康胜建宁逢锦浩永强丰正欣恒博旭俊盛”。

福建南安叶氏字辈:

原派:“显克文子于君卿甫叔懋孝悌式光乃祖燕贻孙谋永昭迪古”;

续派:“相国训典奕世弥遵忠炳日月德垂后昆金玉华胄阀阅明伦凤毛济美福禄长存商诸苗裔宜绍前勋”。

福建光泽叶氏字辈:“懋绩发南阳,柏前惠泽长。鸿猷臻泰运,伟烈辅乾纲。孝友家庭诵,诗书奕世香。绵延怀祖德,乐善有余庆。”

安徽肥东叶氏字辈:“昌宗耀祖德和顺道清龙”。

安徽颍上杨湖镇叶氏字辈:九国万全方,传中世德昌

广东丰顺叶氏字辈:“宏运振兴雍恭和顺”。

江苏叶氏一支字辈:“硕德缅先哲宏谟发远枝祯祥开南国传烈绍西岐孝悌绳其祖”。

四川成都叶氏字辈:“仰湖逢春文奎陛藻树东庆桪启祜”。

叶氏一支字辈:“向自奇祥会文明启世昌立朝崇国志代发一然长培本登伦已道德永安康”。

山东聊城叶氏字辈:“初登时子长肇士永锡昌允嗣传万世绥禄有余香

四川达州叶氏字辈:“世代光辉远,富贵发万家”

湖北武汉流芳叶家村家辈:尚国文章盛,方家玉树年。

安徽肥西叶氏字辈:家来守道良礼义增传世

安徽无为县叶氏字辈:日月有宗道、人文万世荣、显明承祖德、光耀继前英。

◆叶姓排行

目前,叶姓在中华百家大姓中排名第49位,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则依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叶姓华人,已经遍布全球很多地方。

◆姓氏源流

叶(Yè 叶)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颛顼后裔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颛顼后人沈诸梁,又称叶公,叶公即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楚惠王时期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叶公在叶邑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平定白公之乱,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2、出自叶调国。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叶为姓,传名竹帛。

3、出自中国古姓。中国古姓中的“叶阳氏”、“叶大夫氏”今天已经见不到。按照两字姓、三字姓转为单字姓的规律,叶阳氏、叶大夫氏后来也改为叶氏。

4、出自其他源流和少数民族有叶姓:

① 据《姓氏考略》所载,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内)蛮有以叶为姓者。如春秋时吴国人叶雄即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② 满族纳喇氏、叶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湾土著、彝、蒙、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得姓始祖:叶子高。上古时代,颛顼的后裔陆终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连。季连的后裔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被周成王追封在荆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带,立国为荆,定都丹阳,后迁都于郢,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省临泉县)尹,其后人便以沈为氏。戌后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人的敬重。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在与吴军打仗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为尹。沈诸梁承其父志曾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以复惠王,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封到南阳,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于是其后人便以邑为氏,沈诸梁则被尊为叶姓始祖,因其字号子高,后人也习惯称其为叶子高。

◆迁徙分布

1、叶公去世后,经历战国时代,秦国灭楚之际,其后裔为避免灭族之祸,其中一支或者数支改沈为叶,尊沈诸梁为始祖,辗转迁居于河北河间、陕西雍州、江苏下邳。这就是叶县虽然是叶姓的祖地,而叶姓族人并不多,河南一带的叶姓,多为后来南迁重返故乡留下来的原因。

2、西晋末年,由于各少数民族问鼎中原,流徙到陕西、河北的叶姓后裔一部分向南迁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时形成了以“南阳叶氏”为代表的望族概念。

3、唐宋时期是叶姓迁徙最频繁时期,这次因支系较多,迁徙往返不定,有避唐末之乱的,有在宋朝为官随宋室南渡的,其中从河南叶县迁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对叶姓以后的流徙有很大的影响。宋末迁往福建的叶昂、叶洙、叶霆成为安柄、佛岭、莲溪叶姓的始祖。世居下邳的叶姓,此时也大量迁居浙江括州、宁波一带。唐宋时期,也是叶姓名人辈出的时期,叶姓成为江南的著姓。

4、明清之际,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沿海一带的有志之士,纷纷到海外发展,其中就有叶姓名流。明朝过海去台湾的人为数不少,到清代去台湾的开创基业的更多。可以说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的叶姓客家人,没有那个分支不 出海发展,现居港、澳、台各地的叶氏都是其后裔。叶姓在台湾人口有20余万,在各大姓中排名第20位。

5、清末民初,沿海和港、澳、台的叶氏后裔开始发展到南洋诸国,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美、加、澳、日等国也出现了叶姓的贤达与精英。旅居马来西亚的叶亚来,其后裔在马来群岛成为大族。

目前,叶姓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衍,此时已是足迹遍天下了。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则依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叶姓华人,已经遍布全球很多地方。叶姓在当今中华百家大姓中排行第四十九位,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一。

◆历史名人

叶 适:温州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官至礼部侍郎,著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等。

叶 欣:上海松江人,清代著名画家,为“金陵八家”之一。

叶 燮: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清代文学家,长于诗论,著有《原诗》等书。

叶 紫:湖南益阳人,现代小说家。作品有《丰收》、《山村一夜》和《星》等。

叶 挺:广东省惠阳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领导过“八一”南昌起义,参加过广州起义。后任新四军军长,因飞机失事而遇难身亡。

叶仁遇:宋代著名画家,所绘题材多取自江南市肆风俗田家景物。叶梦得:宋代吴县人,著名文学家,官至户部尚书,著有《石林春秋传》、《石林居士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等书。

叶向高:今福建省福清人,明代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光宗时出任宰相,为官忠勤耿直,著有《说类》一书。叶宪祖:今浙江余姚人,明代戏曲家。作品有七种传奇,二十四种杂剧。

叶子奇:龙泉(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著有《草木子》四卷。

叶绍袁: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文学家,著作有《叶天廖四种》等。

叶芸来:广西人,太平天国将领,在据守安庆与湘军奋战中,不幸城失人亡。

叶恭绰: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初任湖北农业学堂及方言学堂教习。曾拥护袁世凯称帝,后在国民党中任职,著有《遐庵江稿》、交通救国论》等书。

叶楚伧:今江苏吴县人,早年入同盟会,参与创办《国民日报》,后成为国民党要员,任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政府立法院副院长等职。

叶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兼总编辑等职。

叶剑英:广东省梅县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早年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后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广州起义。解放后,曾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郡望堂号

1、郡望

2、堂号

南阳堂:叶姓得姓于叶邑,而叶邑古属南阳郡,叶姓为南阳望族,故以南阳为堂号。

崇信堂:宋朝时有翰林学士叶梦得,在朝廷南渡的时候,任江东安抚使,领兵分据江津,使金兵不得渡江。朝廷升他为观文殿学士,调他担任福建安抚使。他打败金兵50多次,官至崇信军节度使。

此外,叶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敦睦堂”、“点易堂”、“续古堂”、“继美堂”、“百忍堂”、“天叙堂”、“永思堂”、“享裕堂”、“天秩堂”、“青枝堂”、“济美堂”、“崇本堂”、“双留堂”、“国望堂”、“序秩堂”等。

◆宗族特点

1、叶姓汉族支源仅有一支,颛顼为其传说祖先。

2、叶姓继承祖先美德,以“敦睦”、“百忍”、“永思”、“崇本”为其堂号,训示子孙。叶姓族人中不乏宰相、画家、文学家之名流。

3、字行辈份排序井然,字韵深远。如叶成忠所修《叶氏宗谱》,内有浙江叶姓一支字行为:“茂盛宗世万,嗣继启志成。”叶秋庭所修《叶氏家谱》,内有江苏叶姓一支字行为:“硕德缅先哲,宏谟发远枝,祯祥开南国,传烈绍西岐,孝悌绳其祖。”

◆叶姓宗祠通用对联

〖叶姓宗祠门楣题辞〗

楚君遗风

“楚君遗风”源自受姓始祖诸梁公,字子高,官至楚令君(当时最高行政长官),屡建殊勋,名闻列国,楚惠王赞其“大有功于楚”、“楚尹遗风”即颂其伟绩风范。

〖叶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书成海录;

赋就云官。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崇安人叶廷珪,字嗣宗,政和年间进士,官德兴知县、太常寺丞,后因与秦桧不和,以左朝议大夫任泉州知州。喜爱读书,到处借阅异书,选择那些能用的内容抄录下来,命名为《海录碎事》。下联典指宋代长洲人叶清臣,字道卿,好学而善作文,天圣年间入试时,作《云瑞纪官赋》,名列第二。历官两浙转运副使、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等。

水心司业;

法善追魂。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哲学家叶适,字正则,学者称水心先生,永嘉人,永嘉学派的代表。淳熙年间进士,历官太学正、司业、博士、宝文阁待制、吏部侍郎。晚年闭门著述,自成一家,在哲学、史学、文学及政论等方面都有贡献。著作有《水心文集》等。下联典指唐代括苍人叶法善,字道元,世代为道士,高宗时被召入京,又历中宗朝,睿宗时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他曾求刺史李邕为其祖父作碑文,文成又求书写,李邕不答应。相传一天夜里,李邕在梦中又见他求书,便高高兴兴地为他写好,人称“追魂碑”。

二孤得偶;

双溺全忠。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叶杲卿于桂州执法,武化令夫妇俱死,遗二女,叶杲卿怜其孤,娶为二子妇。下联典指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入京,兵部主事叶汝璜与妻王氏赴水同死。

石榴应兆;

累叶传芳。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叶祖洽熙宁初与同郡上官均分别中第一、二名进士,应“郡庠石榴,先结双实”之言。下联典指北宋·叶致远为直学士,王安石赠诗中有“冠盖传累叶”之句。

清平似水;

介节如山。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叶直,字古愚,浙江石门人,为官清而平,善画山水。叶祖洽,字敦礼北宋邵武人,熙宁年间状元,历官校书郎、礼部郎中、左司郎中、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侍郎、洪州知州等。相传他进士时,府学中石榴树未到时令先结两个果,人们都以为是祥兆。发榜时,果然叶祖洽第一,同郡的上官均第二。下联典指南宋·叶顒,字子昂,仙游人,绍兴年间进士,历任知州、尚书郎、右司谏、吏部侍郎、尚书,官至参知政事(宰相)。他为人清介,磊落直率,为官清廉,生活俭朴。

南阳望族;

东粤名家。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粤东地区(潮汕、梅州地区)叶氏宗祠“南阳堂”堂联。(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介绍)

〖叶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冠裳累叶第;

科甲榴花香。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叶氏宗祠“南阳堂”堂联。上联典指北宋·叶涛,字致远,宋代处州龙泉人,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登进士乙科,后以龙图阁侍制提举崇禧观,任直学士时王荆公赠诗中有“盖传累叶”之句。下联典指北宋·叶祖洽,邵武人,熙宁初年公元1068-1077年登进士,时郡庠(学府)一石榴树未到时令,先结二实,人谓吉祥。榜发祖洽为第一,同郡上官均列第二,遂应“郡庠石榴,先结二实”之兆。

东鲁家风远;

南阳世泽长。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叶氏宗祠“南阳堂”堂联。

月光生碧海;

素色满瑶池。

——唐·叶季良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贞元进士、诗人叶季良《赋得月照冰池》诗联句。

事为名教用;

理以精神通。

——清·叶东卿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金石家叶东卿书赠联。

〖叶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建阳状元府第;

水心博士人家。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状元叶齐,字思可,建阳人。下联典指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叶适(1150-1223),字正刚,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进士,召为太学正,迁博士。官至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在哲学上有唯物主义倾向,是南宋“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其著述自成一家,学者称水心先生。

〖叶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家藏万卷云樵录;

绵绮四时畅春园。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校勘家叶云樵。下联典指清代画家叶洮,有《畅春园》等传世。

水心文集中原论;

金石小笺半茧园。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叶适,著有《水心文集》。下联典指清代诗人叶奕苞,隐居不仕,建“半茧园”,著有《金石小笺》等。

石林派衍家声远;

武水澜回气象新。

——佚名撰安徽省黟县南屏村叶氏宗祠联

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毛泽东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毛泽东赠叶剑英联。

立志不随流俗转;

留心学到古人难。

——叶恭绰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叶恭绰自题联。

万户人烟团曙色;

千林鸟鹊变春声。

——叶仲英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叶仲英撰题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舞随柳絮诗吟雪;

弹到梅花月满琴。

——叶仲英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叶仲英书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浣花旧事谁能继;

桃花新诗手自题。

——明·叶方蔼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明末进士叶方蔼书赠联。

老夫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

——叶剑英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叶剑英《八十书怀》诗句联。

观钓颇逾垂钓趣;

种花何问看花谁。

——叶撰叶圣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现代教育家、作家叶圣陶自题联。

〖叶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婺邑肇家声,芹香桂馥;

潜山绵世泽,水远山高。

——叶剑波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庐江县玉皇庙叶氏宗祠联。联中“婺邑”,即指婺源、潜川,均为地名。“芹香桂馥”,比喻多才学之士与科举得中者。

介节如山,显冠裳于累叶;

清平似水,兆科甲于榴花。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著述成一家,共仰泰山北斗;

生死无二志,足征赤胆忠心。

——佚名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叶适事典。下联典指宋代咸淳中参知政事叶梦鼎的事典。

乐叙先人之业绩,山水齐颂;

群伦后代庆兴隆,天地和鸣。

——佚名撰安徽省祁门县箬坑乡马山村(旧称石林村)叶氏宗祠联

支派启五房,丕显丕象共仰,光前裕后;

大宗开四世,教忠教孝同祈,辅国兴家。

——江绶珊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肇庆地区叶氏宗祠联。联语写出了这一支叶氏的发展、繁衍过程。

受姓始南阳,溯瓜瓞之绵长,继往开来,屈指二千余载;

宦游违北皖,望松楸而怅惘,封丘表墓,关怀四十三年。

——叶法撰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安庆地区叶氏宗祠联。上联典出叶氏的起源、郡望及悠久的历史。下联典指本支叶氏的情况及作者的感想。

◆附录一:

明朝宰相叶向高与陈达公交谊颇厚。陈达公是闽县大乡人,曾任山西巡抚和雁门三关拐督等职。有一回,叶向高回老家福清省亲,途中顺便去拜访已告老还乡的陈达公。陈达公见好友来,忙备酒款待。席间,陈达公以招待不周,语带歉意地说了句: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略为沉思,应了句:

客官寓宦宅,富室宽容。

遂成一奇对。宠宰相,指叶向高。此对联共用18个宝盖头部首的字,令人称奇。而且含意贴切,对仗工整,殊为—不易。后人曾将这副奇联刻在大义祠堂内。

另有一版本说,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

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附录二: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源于汉代刘向的《新序·杂事》。

《新序·杂事》里记载道:“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春秋战国时,有个叫沈诸梁的人,字子高。因为楚王把叶地封给了他的父亲,后来他继承了父亲的封地,所以人们称他叶公子高。他非常喜欢龙。天上的龙神听说叶公如此喜欢它,就打算前去拜访叶公。有一天,乌云满天,不一会儿,雷声大作,原来是龙神从天而降,前来拜访叶公。当它的头刚凑近叶公住房的窗子时,尾巴已经甩到了正厅。叶公见了真龙后,吓得面色如土,拔腿就跑。由此可见,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后来,人们用“叶公好龙”来比喻喜欢空谈而不敢面对实际。有时也指名义上爱好某一事物实际上并非的如此。

〖死后佳〗

南宋名臣叶衡,为汤邦彦所谮罢相谪居彬州。一天,叶衡染病在家,亲朋旧友都来看望。叶衡问众人道:“我恐怕活不长了,但不知道死后舒服不舒服?”一位书生说:“死后很舒服。”叶衡惊奇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死后很舒服?”

书生说:“假若死后不佳,死亡的人们就全都逃回来了。然而自古至今,死去的人还从来没有返回的呢。因此,我知其死后

很舒服。”

满座之人都被他的幽默逗笑了。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叶圣陶与酒〗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生爱酒嗜酒,先生酒量很大,很少有人见他醉过,但他有过两次醉酒,一次是1946年朱德总司令的60大寿,叶圣陶应邀赴宴,“酒逢知己千杯少”当时十分高兴,酒醉难以自持,被工作人员护送回家!一次是抗战期间应邀与英国教授雷纳先生较量酒量,两人“酒封对手”,一直对酌到太阳西下,最后雷纳先喝醉了,而叶圣陶却能自己走回家,当然醉倒在家里!

◆相关网站

·百度贴吧·叶吧:

·叶姓QQ群:285226637、19392185

·更多内容请参见:

新叶明古屋属于杭州人文景观的著名旅游去。

明古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距今已有780余年历史,叶氏玉华宗历29代,现有三千人口。据清华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所长陈志华等教授考证,村里现存的15座祠、堂、厅、阁及150余幢明清古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反映了千百年历史文化底蕴。与古建筑群对应的更是保存完好的叶氏宗族家谱,它记载了叶氏宗族的历史沿革及民风古俗,于1999年被批准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

2001年5月1日,位于江南悬空寺大慈岩旁的新叶明古屋正式向游人开放。被誉为露天明清建筑博物馆的新叶明古屋现存明代建筑15幢,清代建筑150多幢,整个布局错落有致,每幢建筑又都有自己不同的格局,制作精致,体现了古代传统的耕读文化的思想及儒家文化中阴阳相生、尊卑有序的思想,是我国乡土文化考察的活化石。这次开放的景点包括抟云塔、是亦居、崇仁堂、有序堂、双美堂、明古屋等。

宜黄派系谭氏,32世祖衍昌公、宋武帝朝,官骑都尉。谪守江右抚州路。再迁湖南潭州(今长沙)于宋孝武帝年间徙江右宜黄观上刺桑,即今宜黄县谭坊镇,此为“刺桑谭氏”开基祖。至二世宏达,徙居饶州余干县,为饶州谭氏开基祖

(三十二世祖:思登,官拜朝政大夫,刘宋武帝立诏拜参知政事为左命元勋;夫人蔡氏,子一:宏;

33世祖:宏,字恢道,历官中书令;于泰始年间仕饶州余干知县由刺桑徙居饶州余干县管历村,为饶州基祖,公祖孙六世同堂,齐武帝旌表其门,闾蠲其租税,夫人何氏,子二:子正、子立;)

泽田谭氏是迁攸最早姓氏之一,源远流长。谭姓源出于圣君夏禹姒姓后裔,是以国名命名的姓氏。成周 时,高辛氏之裔受封于宏农氏,建立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因称潭子,谭姓由此而来。历经秦汉至晋,世代官居江南。晋代宜都大守自河南徙于金陵太平路,唐武德元年(618)幽州大将谭忠之裔从河南迁往江西泰和县高行乡六十七都早禾市乌龙山赤石渡。元和四年(809)生祖可奕。会昌四年(844)生祖守禄。咸通元年(860)江西雪深七尺,黎庶僵仆,十存一二,加之官司苟刻,政纲牛毛,社会混乱。谭可奕率子守禄于咸通十四年(873)徙居湖南茶陵十五都,地名邓塘。谭守禄生武兴,武兴生进峰、进鸿、进颇三子。越丁卯梁大祖朱晃即位,改元开平。闻谭进峰兄弟之才,征三公入朝,俱授官位。封谭进峰为朝议大夫端洁公,谭进鸿为司马大夫,谭进颇为金吾镇国大将军,在任期间政绩军功卓著。三进升神后,护国卫民,威灵显赫。其后派衍十八宏。泽田谭氏乃峰公五房谭宏亮之裔。谭宏亮十六世孙谭芳,生福斋,信斋。谭福斋于宋宝祐年间由茶陵迁江西庐陵而攸,为双富塘(今湖南坳)谭氏始祖。谭信斋于宋宝祐年间由茶陵迁江西而迁攸,为泽田(今皇图岭谭家村)谭氏始祖。宏农、泽田,一远一近,称谓虽殊,实则一也。醴陵玉堂谭氏始祖谭盛裔公系泽田谭信斋之六世孙。泽田、双富、玉堂均系谭芳之子孙,手足情谊一脉相承。

泽田谭氏始祖谭信斋,字犀照。宋宝祐丙辰(1256)科进士。深经术,尤精易理。考试官王应麟荐为浙江转运使,后出任谭州刺史。咸淳七年(1271)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燕京,称为太都。元至正十三年(1276)元军攻破临安,时南宋政治混乱,贾相乱政,文天祥、张世杰、张秀夫等继续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元。谭信斋与兄谭福斋弃官南游,卜居于攸县之泽田,双富塘等地。谭信斋筑室于古梅城之北莲花寺。前周种枥树,日与朋友饮酒赋诗,得《枥山自得章》,诗百余首。元学士冯海粟表其清节,称为可达夫子。殁后葬泽田枥山眠珑形正穴,有墓志。侧建文昌阁。配陈氏,授安人,生子二:长谭桂兰,字馥元,号延芳。元大德辛丑(1301)科进士,任平江府知府,著《怀先录》。次子谭桂寿,字仁山,号永康,任浙江副使,著《保民实政编》。其子孙主要繁衍于攸县皇图岭、高枧、市上坪、湖南坳、坪阳庙及醴陵、江西萍乡等地,有的迁居于海内外。

根据这个资料开始上溯,从一位本家网友在网上公布的另外一支谭氏族谱上最终找到了,我这一支的始祖和其上的族谱。

===================================================================================

我谭氏始祖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系姓姬,皇帝子孙,颛顼zhuanxu之后,衍至谭国襄王、子爵,名尚诤。风氏,在山东莒县,生子:祁qi公,以谭为姓,为一世祖,传至39世书奇、卷达二房分衍。卷达次子建极生宫,字博仁。宫生可奕、可祥。可奕衍至45世进峰生9子,进鸿生4子,进颇生5子,共18子,称18宏世系。十一郎宏亮,即进峰公第五子故又称五郎世系。衍至63世朝祯、朝祥、朝贵等诸兄弟,于明朝洪武初年,由湖北麻城孝感起程入川后,又分房衍移至今,其流源世系如下:

《宏农世家》

转载

标签:

历史渊源

文化

《大宗祠七修宗谱序》宜黄观上刺桑大宗祠宗谱序

国之有史志人物录山川龙门为传记紫阳作纲目所以信今而传后也家谱亦然谱以收族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连属也族有所宗宗者本也溯其万派千枝合而为一也粤稽吾谭实为殷汤之后其先有以宏农名郡者周武王封仲叔于宏农即今陕西凤翔府宝鸡县是也有以齐名郡者仲叔六世孙懿公讨平东方之乱周穆王封懿公于谭即今山东济南府属是也嗣后周幽失政祸起骊山懿公八世孙熹公率兵勤王杀犬戎而立平王自此天下知有谭氏传至五霸时齐桓公至谭谭国不礼齐桓公纠合诸侯谭谭又不至遂于鲁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迫谭谭子奔莒莒地在齐郡平阴县即今之山东青州府日照沂水是也以国为姓自此始六国时有名士谭生蜀有将军谭巴楚有将军谭元其经文纬武之士载于史册者不可胜数至湘公以官镇守湖南因徙于谭州之杏树下有童科而擢高第者有老成而进封伯爵者英敏特达之士又不可以悉述矣迨子公为末代谭子十七世名衍昌者登刘宋进士官主爵都尉当元嘉末谪江西之抚州徙宜黄之观上刺桑段而居焉今之刺桑郡者又自衍昌公为肇迁之始也凡千四百年来子孙藩盛播迁他郡者十之七八江右族属皆公裔也有叔侄兄弟而同仕者梁则有达宏明辉玉辉公齐则有文贵文彦公陈则有文通公隋则有纪公继公纲公宁公兴宗公至唐及宋为大将军者七为刺史者四任尚书者十一任大夫者数十封王爵者一封候爵者二皆斑斑可考由元历明科甲文章勋名事业代有伟人其与日月争光炫耀耳目者太保司马公是也噫先人之拔伦超群者何其盛今之接踵继绩者何其鲜一言及此不觉汗流浃背矣当今圣天子以孝治天下薄海内外莫不以尊祖敬宗为先尊敬之道莫大于收族收族莫重于修谱谱不修则长幼莫序亲疏莫辨即派衍遐方者曷由而知也吾族距六修已隔四十余年其间不无茫昧之虞夫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支派虽异本则相同是故录其世系书其生卒仿紫阳纲目意也赞其行事叙其文物法龙门传记体也去冬今春开祠立议佥举首士酌定章程善词令者主邀集善书法者主誊录达权变者作提调志廉洁者管钱项咏讽清朗者对读内外兼资者总之于是佥以叔祖洪川氏学贵氏怀可氏与余共掌是役至五月间族叔功甫氏欣然而来参互考订各司乃职惟是予等自思才疏识短不足以胜其任所赖予高祖虞传公秉笔确断于前今不过遵前规而续之敢云功乎后之肖子贤孙复振刺桑之旧范再奋司马之前徽是则吾族之厚望予之所以历叙先世源流不厌其繁者亦犹数兴不忘也

皇清道光四年甲申岁孟冬之吉

裔孙家义薰沐顿首百拜敬书于大宗祠

《谭氏源流记》 录澄溪初修族谱

按吾谭氏本姬姓侯爵也始自王季之子虢仲虢叔文王同母弟也虢仲虢叔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谓之二虢武王克商封虢叔于制是为东虢即今河南开封府荥阳县后为郑灭封虢仲于宏农是为西虢即今陕西凤翔府宝鸡县是也传至六世西虢侯三弟名懿者官拜车骑将军因讨平东方诸侯之乱有巨勋周穆王封懿公于谭今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是也周穆王曰卿之兄居宏农列侯爵今封卿于谭列子爵矣再立殊勋乃复侯爵至幽王宠褒姒戏诸侯弃皇后废太子申国侯引犬戎入京城逐幽王于丽山斩之时郑桓公与懿公八世孙谭熹公暨秦襄公卫庄公四国之兵杀散犬戎夺回太子众诸侯亦率兵勤王谭熹公曰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宜奉太子即王位于是奉宜臼即位是为平王王曰郑桓公死于王事追封为冢宰谭熹公卫庄公秦襄公俱各赐金帛立生像于功臣庙迨五霸时齐桓公至谭谭国不礼齐侯即位众诸侯悉贺谭又不至齐怒于鲁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乃以国为姓而谭姓自此始焉传至谭湘公以官镇湖南因居谭州杏树下至南宋时登刘宋武帝朝进士谭衍昌公者历显宦官至主爵都尉元嘉末年因留妃子于家获罪出贬于江西抚州遂卜居焉至唐宪宗元和间太祖恭义公镇虔州其孙寅郎公由抚州徙居虔化水南合江口今宁都之斫柴岗是也衍至宋仁宗朝都指挥使文景公致仕归居故里合江口精祖堪舆之秘爱雩山水徙居雩都谭埠再徙山坳三徙今之澄江遂为澄江之始祖焉事详旧谱并春秋左传史记后之子孙欲究源流者观于斯则严如宝镜悬空矣

宋咸淳三年丁卯岁春三月 吉旦 公元1267 年

裔孙叔奇叔信谨识 叔奇叔信乃文天祥同窗

刺桑谭氏源流记

据观上、池溪、招携、严溪、澄溪旧谱

参考资料:

《左传》、《资治通鉴》、《旧唐书》、《燕将录》、《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刺桑谭氏本姬姓侯爵,系出古公亶父(周太王);古公长子太伯、次子仲雍(虞仲)[太伯、虞仲奔江南后来建立吴国]、幼子季历;季历子:虢仲、虢叔,周文王同母弟也;虢仲、虢叔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谓之二虢;武王克商(前1046年即武王十一年或十三年),封虢叔于制,是为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前767年甲戌,周平王四年郑灭东虢);封虢仲于宏农,是为西虢(叔奇、叔信公序为:“西虢,今陕西凤翔府宝鸡县是也”;《历史大事年表》注:“小虢,今陕西宝鸡县,前687年甲午,周庄王十年、鲁庄公七年,秦武公十一年灭小虢”;《左传》注:“西虢国,故城在今河南省陕县境内”;《历史大事年表》注:“北虢,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前655年丙寅周惠王二十二年鲁僖公五年晋灭北虢);传至六世西虢侯,其三弟名懿者,官拜车骑将军,因讨平东方诸侯之乱有巨勋,周穆王封懿公于谭(谭故地在唐齐州平陵县,武德二年置谭州,今属山东省章丘市;穆王伐东:前939年即穆王三十七年);周穆王曰:“卿之兄居宏农列侯爵,今封卿于谭列子爵矣,再立殊勋乃复侯爵”;至幽王宠褒姒、戏诸侯、弃皇后、废太子;申侯引犬戎入京城、逐幽王于丽山斩之时,郑桓公与懿公八世孙谭熹公、秦襄公、卫庄公四国之兵杀散犬戎夺回太子,众诸侯亦率兵勤王,谭熹公曰:“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宜奉太子即王位”,于是奉宜臼即位为平王(平王即位:前771年即幽王十一年);王曰:郑桓公死于王事追封为冢宰,谭熹公、卫庄公、秦襄公俱赐金帛立生像于功臣庙;

五霸时,齐桓公出逃至谭,谭国不礼;齐侯返国即位诸侯悉贺,谭又不至;齐怒,鲁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伐谭(前684年丁酉,周庄王十三年),并之,谭子奔莒,子孙因此以国为氏;

周庄王十三年),并之,谭子奔莒,子孙因此以国为氏;

始祖:谭子祈义,春秋时古谭国国君,鲁庄公十年冬十月(前684年丁酉)齐师伐谭,“谭子奔莒”;谭氏自此始焉;

前684年—前226年之间,当有数代,无史料考证;

二世祖:子公,齐国大夫;暨谭拾子,前?年至前226年战国时期齐国人(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人);中国古代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约为齐师围谭后第16代谭子;负责齐国对谭邑的管理和齐国外交事务,任齐国制陶工官;子:元;

三世祖:元公,世袭子爵,夫人公冶氏;子二:肇乾、肇坤;

四世祖:肇乾,字伯豪;夫人俞氏,子一:勲;

四世祖:肇坤,娶胡氏,子失考;

五世祖:勲公字元放,高尚不仕微聘不出,夫人王氏,子一:亨和;

六世祖:亨和字鼎臣;幼见飞星坠入盘中取而食之,文思日进,官至尚书,夫人汤氏,子一:融;

七世祖:融公,字嘉叔;夫人孙氏,子二:顕、愿;

八世祖:顕公字仲贞,孝廉入仕官拜将中中书,夫人朱氏,

子二:德峭、德峤;

八世祖:愿公字仲祥,官拜御史,乘骢马筑长城管工未还;

九世祖:德峭;同东方朔东方朔(约前154-前93年在世),字曼倩,平原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为邻友,得长生术,当作诗曰:线作长江扇作天,圾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是无多地,只在谭生柱杖前;子一:始元;

九世祖:德峤;高后朝前187-前180年官至台阁,夫人邵氏;子失考;

十世祖:始元,武帝朝前140-前87年拜光禄大夫;夫人舒氏,子一:况尼;

十一世祖:况尼,字太冲,少博学称一时之杰;子二:桓彬、桓林;

十二世祖:桓彬,字仕则;累官散骑常侍,夫人乐氏,子一:方云;十二世祖:桓林,娶何氏,子失考;

十三世祖:方云,字羽升;娶冉氏,子二:元衡、元卫;

十四世祖:元衡,字守节;以公封荣国公;夫人薛氏,子一:之翰;

十四世祖:元卫,字守忠,三治沧州吏民不忍欺,夫人周氏;子失考;

十五世祖:之翰,字文渊,光宗朝汉光武建武元年-中元二年,公元25-57年累官行人司政常,出使鲜卑不屈,上嘉之,拜参知政事,夫人程氏;子一:戢明;

十六世祖:戢明字左儒,登进士第累官太仆卿;夫人李氏子一:辉祖;

十七世祖:辉祖字耀宗;勤学好问、文章日进,夫人宋氏子一:待举;

十八世祖:待举字怀德,雄文宏论,隐居未仕,夫人邵氏子:骈、骥;

十九世祖:骈公,字千里,临海尹,天旱为民请雨后为著作郎,夫人澹台氏;子三:兆懋、兆樊、兆攀;俱居齐国青州荣县;

十九世祖:骥公字名驹,娶孔氏,子五:文英、文俊、文杰、文雄、文豪,长子文英以官镇湖南,弟四人居故郡;

二十世祖:文英,讳湘,应第公卿举,有文武才,为湖南都尉,宦居邑之谭州杏树下为谭州一世祖,夫人范氏,子二:大昌、大盛;

二十一世祖:大昌;子一:郁祥;

二十一世祖:大盛;配王氏,子一:郁秀;

二十二世祖:郁祥,汉朝拜给事中书,夫人徐氏,子二:尊文、尊礼;二十二世祖:郁秀;配周氏,子一:尊义;

二十三世祖:尊文;和帝朝汉光和元年至七年,公元178-184年拜金紫光禄大夫,夫人白氏;

二十三世祖:尊礼,进士登台阁谏官;夫人陈氏,子二:敏雄、敏遇;

二十三世祖:尊义;失考;

二十四世祖:敏雄,累官将士郎;配赵氏,子一:应旗;

二十四世祖:敏遇;失考;

二十五世祖:应旗;配王氏,子一:敞;

二十六世祖:敞,举制科官至文中大夫;夫人赵氏子一:肃茂

二十七世祖:肃茂,学识渊博,官至郎中,人称“其王左才”,

夫人钟氏,子二:曾昌、曾量;

二十八世祖:曾昌,主客郎中后仕吴官拜侍中;夫人叶氏,子一:昶;

二十八世祖:曾量;文思警敏,仕蜀官至奉议郎,夫人富氏,

子二,俱徙居燕地;

二十九世祖:昶,仕晋官拜太常卿;夫人王氏,子一:政;

三十世祖:政,字人道,仕东晋官拜礼部尚书,夫人上官氏;

子:尚之;

三十一世祖:尚之,安帝义熙(公元405-418年)年间官拜幽、徐、荆、冀四镇刺史,夫人谢氏,生子三:长子思澄、次子思登、幼子思庸;

三十二世祖:思澄,未详;

三十二世祖:思登,官拜朝政大夫,刘宋武帝立诏拜参知政事为左命元勋;夫人蔡氏,子一:宏;

三十二世祖:衍昌,讳思庸,晋隆安二年戊戌(398年)生,南北朝刘宋高祖武帝朝(420~422年)进士,官拜主爵都尉,元嘉末年(453年),迁江右抚州路家宜黄观上刺桑,享年七十三,夫人邓氏,同徙子:达彰、达宏;

三十二世祖:参知政事思登公传

三十二世祖:思登,官拜朝政大夫,刘宋武帝立诏拜参知政事为左

命元勋;夫人蔡氏,子一:宏,讳达宏;其裔四十八世世勣,唐僖宗朝奏策称旨拜兵部尚书;

附:广东高明大塘江(冈)谭氏族谱原序

尝思木有根水有源人有祖奚能忘其所自始也稽我谭氏乃尧之后封于谭国因以国为氏焉藉居弘农郡祖考起于唐僖宗间得有兴邦翁登甲湖南长沙湘潭人也徒江西虔州及至宏帙祖居虔州观山以见南方之地可兴昌而迁居于广东南雄珠玑巷沙水村生二子长名洪字少参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成进士任广州儒学提举次名瀚字少洁娶王氏生三子三曰伯苍进士官至尚书生八子怀王失妃分散四方朝安祖徒居肇府生三子曰惟达惟远惟逵达祖生一子曰字遗烈号慕陵居高明天瀚因世乱迁往梁金山之下居焉配黎氏生三子七孙历三世而何姓强盛子孙凌夷乃分居开平新会新宁高明现居范州大塘江(冈)大塘边王桐园冈潭边者皆龙塘所自出也传至崎岭翁元明之间遭时变乱从开平而迁古井继也林黄迫处不可栖迟崎祖集众酌议去古井俞梁山迁于崎山之下居焉祖宗之源流始末盖若此哉夫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吾人岂可将祖宗之源流而竟昧之孚是以略述始末俾后人所追思也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孟秋谷旦九世孙祯国撰

33世祖:宏,字恢道,历官中书令;于泰始年间仕饶州余干知县由刺桑徙居饶州余干县管历村,为饶州基祖,公祖孙六世同堂,齐武帝旌表其门,闾蠲其租税,夫人何氏,子二:子正、子立;

34世祖:子正讳星辉,梁武帝官拜右司郎夫人彭氏,子一:文通;

34世祖:子立讳□□,夫人尤氏,子一:文胤;

35世祖:文通,行夏三,任建宁府治中;

35世祖:文胤,官拜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夫人金氏,子一:公渠;

36世祖:公渠,累官中山相,夫人王氏,子二:麒、麟;

37世祖:麒公,登进士第十二,后周朝官拜黄门侍郎,夫人孙氏,

子一:必;

37世祖:麟公,官至台阁,夫人邱氏,子一:心;

38世祖:必公,世居韶州,举明经及第官拜都员外郎迁工部侍郎,

夫人吕氏,子二:其文、其武;

38世祖:心公,娶周氏,子一:其礼;

39世祖:其文,娶章氏,子一:霹;

40世祖:其武,隋炀帝朝登进士第,夫人艾氏,子一:震;

40世祖:其礼,娶程氏,子一:雷;

41世祖:霹公,祠部朗中,夫人殷氏,子一:镐;

41世祖:震公,侍诏官,夫人黎氏,子一:针;

41世祖:雷公,娶方氏,子一:□;

42世祖:镐公,累官给事中,夫人周氏,子二:一材、一柱;

42世祖:针公,登进士第官拜侍御史迁谏议大夫,年七十五致仕,夫人薛氏,子二:一栋、一松;

42世祖: □公,文林郎,娶田氏,子一:一樟;

43世祖:一材,娶 氏,子一:默;

43世祖:一柱,娶何氏,子一:杰;

43世祖:一栋,字炜仁,太宗朝官礼部侍御史知兵部侍郎,

夫人姚氏,子一:点;

43世祖:一松,字炜义,官拜太仆卿,夫人金氏,子一:然;

43世祖:一樟,娶孔氏,子一:□;

44世祖:默公,娶冯氏,子一:炽文;

44世祖:杰公,宏文儒直学士,夫人孟氏,子一: 斗文;

44世祖:点公,武后朝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夫人任氏,

子一:炳文;

44世祖:然公,娶吕氏,子一:焕文;

44世祖:田公,娶曾氏,子二:荣文、炜文;

45世祖:炽文,娶诸氏,在;

45世祖:斗文,娶许氏,子二:野、庄;

45世祖:炳文,明皇朝进士官御史大夫,夫人李氏,子一:壮;

(针公至炳文公四世并拜御史大夫);

45世祖:焕文,娶施氏,子一:塾;

45世祖:荣文,官至礼部郎中,娶邓氏,子一:文璧;

45世祖:炜文,娶失考,子一:基;

46世祖:在公,官至太仆卿,娶刘氏,子二:宪、惠;

46世祖:野公,娶朱氏,子一:慈;

46世祖:庄公,娶吕氏,子一:思;

46世祖:壮公,官徐州刺史,夫人樊氏,子一:忠;

46世祖:塾公,任推官,夫人洪氏,子一:德勤;

46世祖:文璧,娶周氏,子一:恕;

46世祖:基公,娶失考,子一:勤;

47世祖:惠公,娶谢氏,子一:世武;

47世祖:慈公,举博学宏词科,夫人沈氏,子一:世业;

47世祖:思公,娶易氏,子一:世勋;

47世祖:忠和公,夫人冯氏,仕台阁,子二:世勣、世泰;

47世祖:宪公,娶金氏,子一:世文;

47世祖:德勤公,娶王氏,子一:世良;

47世祖:恕公,官工部员外郎,夫人韩氏,子一:世翰;

47世祖:勤公,娶王氏,子二:世朝、世礼;

48世祖:世文,娶赵氏,子一:千;

48世祖:世武,娶黎氏,子一:斗;

48世祖:世业,娶汪氏,子一:中;

48世祖:世勋,朝靖大夫,娶魏氏,子一:冲;

48世祖:世勣,讳炤仪、字文彦、号彦威,中博学宏祠科,官给事

中迁谏议大夫,唐僖宗朝奏策称旨拜兵部尚书;由湖南长沙湘谭县

徙居江西虔州,夫人吴氏,子:兴邦、章;

48世祖:世泰,娶许氏,子一:辛;

48世祖:世良,娶章氏,子一:申;

48世祖:世翰,娶姜氏,子二:年、幸;

48世祖:世朝、五经博士,娶马氏,子一:革;

48世祖:世礼,娶曹氏,子一:巩;

49世祖:千公,官朝散大夫,夫人官氏,子二:球、琳;

49世祖:斗公,宏文官学士,夫人彭氏,子一: 郎;

49世祖:中公,娶陈氏,子一:班;

49世祖:冲公,娶钱氏,子一:珏;

49世祖:兴邦,朝议大夫,

49世祖:章公,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夫人夏氏,

子一:珊;

49世祖:辛公(世泰子),后汉朝官至库部郎中,夫人黄氏,

子一:瑁;

49世祖:申公,娶许氏,子一:玫;

49世祖:年公,娶胡氏,子一: 员;

49世祖:幸公,官户部郎中,夫人姜氏,子一:佩;

49世祖:革公,娶严氏,子一:瑜;

49世祖:巩公,娶严氏,子一:瓒;

50世祖:球公,娶吕氏、徐氏,子一:其中;

50世祖:琳公,娶王氏,子一:文中;

50世祖:郎公,娶朱氏,子一:秉中;

50世祖:班公,官将士郎,娶陈氏,子一:厥中;

50世祖:珏公,娶孙氏,子一:治中;

50世祖:宏帙,讳虔,字崇纪,号宏轶,宋建隆资政大夫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加封三千岁;大宋乾德间,翁与妣由虔州徙南雄府始兴县珠玑巷,子二:洪,字少参、瀚,字少浩;

50世祖:珊公,讳锦均,累官兵部郎中,宋太祖立诏拜潼关节度使加节旌天下兵马招讨使;太宗征高丽命前锋,所向无敌拜右仆射加枢密院使,在朝中立不倚,拜齐郡伯,进封中山侯,谥忠壮;夫人徐氏,子二:执中、彝中;

50世祖:瑁公,娶杨氏,子一:重;

50世祖:玫公,累官新安太守,喜其地山水明秀故徙居新安;夫人洪氏,子一:敬中;

50世祖:员公,迁居芝城,娶费氏,子一:朝;

50世祖:佩公,居蜀郡,娶傅氏,子一:化中;

50世祖:瑜公,居闽中,娶熊氏,子一:仁中;

50世祖:瓒公,居楚黄,娶曹氏,子一:义中;

点击加载更多

剩余29%未读

开通VIP,免费获得本文

本文立即免费保存 赠百度阅读VIP精品版 100W文档免费下载 5100W文档VIP专享

分享收藏下载转存

打开文库App,查看更多同类文档

这样调理让男人粗大5~10厘米 海棉体

fg3wxttqqcom

提供的广告

查看详情

立即领取

VIP教育大礼包

热门小说免费读

文档

古谭国源流与谭姓源流简述 用App查看

湘西北谭氏家族起源源流诗歌传承记载 用App查看

谭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热门

谭氏家谱字辈排序汇编

第二卷图说远古谭姓谭氏源流史-1 推荐

神秘古国谭国与谭姓来历及谭姓血脉渊源解密 好评

谭姓对联及谭姓来源、谭姓宗祠联

谭姓源流赢姓姬姓姒姓子姓版本考证探析

为你推荐

谭氏

沙家浜农家乐

窗帘二线品牌排行榜

车辆强制险在哪买

奢侈品牌排行榜 饰品

老年人羽绒服

专业火锅桌定做

cpu那个品牌好

茶厂直销198元7大饼,真的不能再便宜了!边喝边藏!

瘦卡卡 广告

下载文档

叶姓主要发源地为河南。据《叶氏族谱》(沈诸梁一支)载,沈诸梁之子叶重战国时任楚邑令,叶重之子叶凝任楚大夫。秦汉时,叶姓后裔分居于今河南、湖南、山西、山东等地。如叶重四世孙任颍川(今河南禹县)太守,六世孙任长沙(今属湖南)太守,八世孙任雁门(今属山西)太守,九世孙任青州(今属山东)刺史。至叶望由青州迁至丹阳句容(今属江苏),成为南迁始祖,后在南北朝时发展光大了江苏下邳郡。魏晋南北朝时的南迁是继叶望南迁后的叶姓历史上又一次南迁。据载,叶琚任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令,其子迁往福建建宁府建安县、河南新安、浙江缙云等地。隋唐时,叶姓有入居安徽寿县和安徽休宁的。这一时期的叶姓有了大的发展,人口大量增长。宋元时,叶姓因避金人之乱和蒙军南下,又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迁徙。江西、福建、广东又有叶姓入居者。《台北氏族略》中载有:“大别为二,一派为仙游古赖叶氏,世居雍州(今属陕西),五季之乱,举族流徙莫定(今属河北),至宋,卜居河南光州固始。后有叶炎会,随宋南渡,遂居仙游(今属福建)之古赖(今赖店)。其后分居地点,遍及漳、泉二州。另一派为漳州莲溪叶氏,世居河间府(今属河北),有子三人:颜、顗、颙。避金人之乱南渡,居漳州之莲溪。”明清时期,叶姓居福建、广东者有入居台湾的,后又迁徙到海外。叶姓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衍,此时已是足迹遍天下了。目前叶姓人口列全国第四十九位。

叶姓家谱的字辈排行

叶氏宗祠浙江叶氏一支字辈:“茂盛宗世万嗣继启志成”。浙江衢州定阳叶氏字辈:乾元支派:“阳春布德泽万象尽皆新祥瑞均文汝时景永伯应凤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