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进士之仕扬州的译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1收藏

送王进士之仕扬州的译文,第1张

  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清)汪琬

  诸曹失之[2],一郡得之,此十数州县之庆也。国家得之,交游失之,此又二三士大夫之憾也。吾友王子贻上。年少而才。既举进士,于甲第当任部主事[3],而用新令,出为推官扬州,将与吾党别。吾见憾者方在燕市[4],而庆者已翘足企盼,相望江淮之间矣。王子勉旃[5]!事上宜敬,接下宜诚,莅事宜慎[6],用刑宜宽。反是罪也。吾告王子止此矣。

  朔风初劲,雨雪载途,摇策而行[7],努力自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编辑过]

  注释:

  [1]王进士:即王士祯,见《吴顺恪六奇别传》作者介绍。[2]诸曹:指朝廷各部门。部之下设曹,因通称各部司官。[3]甲第:科举考试的等第。明清时分三甲。主事:各部所属司官的最低一级。[4]燕市:指京师。[5]旃(zhān):语助词。[6]莅(lì):临事。[7]策:马鞭。

  汪琬(1624—1691),字苕文,号钝庵,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参加《明史》的修订,因病辞归,隐居太湖尧峰山,专心著述,人称尧峰先生。他的散文与魏禧、侯方域齐名,有《尧峰文钞》等。

  汪琬和王士祯一同考中进士,汪留在京师任户部主事,王出任扬州推官,汪写了这篇赠序为王送行。以公论,极力勉励友人上任,以私论,送友未免遗憾。文章简洁而摇曳生情。

  序文开篇即气势浩荡,出语不凡。江淹《别赋》曾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友人别离,难免会悲凄感伤。但此文却从大处着眼,用“交游失之”与“国家得之”来进行对比,并没有把感情停留在个人的离愁别绪之中,而是从家国之幸的角度来宽慰友人,把分别时的哀伤和悱恻抛到一边,换之以大丈夫的报国豪情,使全文的基调显得乐观开朗。当然,出任扬州府推官,在年轻气盛的王士禛看来,多少还是有些不如意的。此时的王士禛在京师已经是声名大振,他是希望能官居京师,大展其政治抱负的。而且,他在京师已经有一大帮志同道合的文友,彼此间诗酒往来,甚为相得。而此番离京,只担任一个正七品的扬州府推官,不仅在政治理想上有所缺憾,同时也将与众多亲密的友人分别,孤身面对茫然的前程,其悲怆的心境不言而喻。作为相知相惜的好友,汪琬对王士禛的这种灰暗的心态无疑是非常了解的。为了劝慰并勉励好友,他在下笔之先颇费了一番心思。汪琬以“诸曹失之,一郡得之,此十数州县之庆也”来开篇,用一“失”与一“得”进行对比,既切中了王士禛的心事,也巧妙地化解了他内心的悒郁,把他引向乐观、开阔的心境。接着他又用一“庆”字来强化这种乐观,并在后文用一“憾”字淡淡地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使感情的表达显得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首段议论,可谓匠心独运。作者利用属对工整的排比长句进行对衬,用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豪感来冲淡私己的离愁别绪。同时,作者利用“十数州县”与“二三士大夫”这种数目上的反衬来表达意旨,不仅充分肯定了王士禛此番外任的意义和价值,也隐隐表达出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豪壮气魄。言之至此,惜别之情显见,勉励之意尤深。

  序文第二段顺势转入叙述,交代了王士禛由中举到出任扬州推官的经过。此段叙事,用语平易,言简意赅。首句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并评析了他的少年才气。第二句道出王士禛离京外任之事,点明了送别因由。句中一“当”字与一“而”字,两相对照,潜隐着对王士禛未能留任京师的遗憾与即将与友人分别的哀伤。此句洵为知己之言,实可谓语淡而情真。但汪琬并没有把这种遗憾与哀伤的情绪铺陈开来,而是马上转入一种理性的劝慰:“吾见憾者方在燕市,而庆者已翘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间矣。”这是一种虚写。作者通过对扬州十数州县的百姓“翘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间”的形态的描绘,想象扬州人民对这位即将上任的才华卓越的推官的迎接与期盼。在这里,作者借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美好前程的展望扫却了友人心中的阴霾。同时,在“憾”与“庆”的对照之中,把知己良朋间的真诚体贴与劝勉表露得淋漓尽致。这些都很能体现汪琬散文温和雅驯的特点。

  如果我们了解了汪琬本人在送别之际所处的境遇和心情,便能更好地体悟他对友人的一片赤诚深情。此时的汪琬虽然留任京师,但他与友人王士禛一样,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前文已经谈到,顺治十五年,汪琬赴京谒选,得户部司主事。因政治抱负得以初步实现,加上在京师又结识诸多志同道合的友人,汪琬当时的心境颇为开朗。但好景不长,顺治十五年冬,汪琬即被分司大通桥。大通桥分司官职低微,友朋过从甚少,加之此时汪琬疾病缠身,且思家心切,心情极度悒郁。我们从他的《大通桥分司壁记》一文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迷惘与无奈:“去年夏谒选,不幸得户曹而分司于此……然为病所侵,衣食汤药俱不足以自周,而京师亲旧,过从者亦益少。署中自奉行文书之外,亦无他材能可以自见。于是,抚岁月之如流,而耻功名之不立,又未尝不默然以思,而悄然以恐也。诗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然则,予去其故乡,舍其朋友、兄弟、妻子之乐,而来縻禄食于此,复何为哉?复何为哉?”加上是年夏秋之季,汪琬妻袁氏病逝,这使远在千里之外的汪琬情绪更加低落。在这种灰暗悲凄的心境之下,汪琬却强作出一副乐观、豁达的姿态来勉励好友,足见其爱护友人的良苦用心。

  当然,汪琬之所以没有在序文中大肆渲染悲伤之情,还与他的创作理念密切相关。《四库全书总目·尧峰文钞提要》云:“国初风气还淳,一时学者始复讲唐宋以来之矩矱……惟琬学术既深,轨辙复正,其言大抵原本六经。”汪琬学术精深,研究六经有得。他在散文创作中,也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旨在追求醇正中规的文风。他极力主张为文要温柔敦厚,以礼制情。汪琬有个好友计东,因失去爱子而悲痛难抑,遂欲建一亭以示寄托,并名之曰“思子亭”,请汪琬作记。汪琬在《计氏思子亭记》中云:“孺子之殁,其历岁月也固久且远矣。而甫草(计东之字)犹眷焉不忘,起居寝食,则有缠绵凄恻之声,岁时膢腊,则有涕泣憔悴不能忍之色,其殆近于无节矣。”他批评计东“牵于骨肉之私,而不知裁之以礼”,此乃“过乎情者也”。由些可见,汪琬认为作文应该雅正温驯,“哀而不伤”。汪琬的散文大多舒缓不迫,他自己的一些哀悼至亲的文章,也写得异常平淡。如《亡妻袁宜人祖奠文》、《亡男筠祖奠文》等,虽也流露出哀切之情,但全文采用四言一句的固定句式,严重影响了感情的抒发,绝少缠绵悱恻的深情。同样,汪琬的这篇《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也受到这种创作理念的影响,情感表达得有礼有节,圆融敦和。

  序文第三段是分别之际汪琬对王士禛的劝勉之语。这一段文字不再纠缠于送别之际的愁绪,而将目光撒向未来,饱蘸着作者对友人的提醒与期望。“事上宜敬,接下宜诚”,这两句说的是为官之道,是清廉、耿直的汪琬对友人的肺腑之言,更是对友人的殷切期望。王士禛即将赴任扬州府推官,推官的职权是“理一府之刑名”,即府衙的审案官,在一定程度上掌管着当地老百姓生杀予夺的权力。汪琬劝勉王士禛“莅事宜慎,用刑宜宽”,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爱护,也流露出一股拳拳的爱民之心。

  “朔风初劲,雨雪载途。摇策而行,努力自爱。”序文的最后一段写景,简洁而摇曳生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如清真之‘断肠院落,一帘风絮’,又‘掩重关,遍城钟鼓’之类是也。”他认为作词若能以景结情,则沉郁含蓄,意境淡远,乃词中上乘。以景作结法同样也被大量运用到散文的创作之中。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生动描绘了秋声的凄切悲凉和秋景的肃杀寂寥。其文末云:“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漫漫长夜中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结尾戛然而止,寓情于景,有一种文尽意不尽的效果。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最后一段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通过描写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把对亡妻刻骨铭心的哀思融入景物之中,以景语达情,言尽而意远。汪琬的散文创作极力取法唐宋派,开清初风气之先。四库馆臣评其文云:“其气体浩瀚,流通畅达,颇近南宋诸家,蹊径亦略不同。庐陵南丰,固未易言。要之,接迹唐、归无愧色也。”(《四库全书总目·尧峰文钞提要》)他们认为汪琬文风浩瀚流畅,继承了唐宋古文派的文风及明代唐顺之与归有光的传统。汪琬很多散文运用清新白描的文字,描述平凡琐碎的题材,极力表达闲适自在的心境,的确是学习唐宋大家及归有光文风的结果。在此文中,汪琬也受到欧阳修、归有光执着深沉的表达方式的影响,于似不经意的文字中营造出一种令人回味的意境:通过对“朔风”、“雨雪”等客观物象的描绘,寓情于景,烘托出离别之际的清冷氛围,使别情的抒发起到“哀而不伤”的效果,同时寄托对友人的勉励与深情,使文章情韵悠然,余味无穷。

  这篇赠序篇幅短小,仅百余字,却写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文章结构布局颇为严谨,起、承、转、合衔接巧妙,层次井然。全文气韵浑融,情理相生,既体现了朋友之间真挚浓厚的情谊,又表现了士大夫胸怀天下的浩大胸襟。文中议论、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在说理中自然流露深刻的友情,将难以表达的议论与难以言尽的情感,描写得恰到好处,神理动人。尤其是文章以景结尾,余音袅绕,发人深省,是清初文坛上不可多得的一篇赠序。

有,拼音yāo。

要姓最远追溯到春秋时期要离,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春秋末年,吴国有个刺客叫要离。相传他由伍子胥推荐给吴国国君,谋刺住在卫国的吴公子庆忌。要离请吴王砍断他的右手,杀掉他的妻子儿女,假装和吴王有仇而跑出国境。他到卫国之后,又假意向庆忌说了些如何攻灭吴国的办法,为的是能得到庆忌信任。后来他果然骗取了信任。在一次与庆忌同舟渡江时,刺杀了庆忌,他也自刎而死。

扩展资料:

要姓名人:

1、要敬,唐朝中期人,武将。朔州尚德府左果毅上柱国赏赐绯鱼袋。

2、要谦,唐朝中期人,武将。宁远将军守左卫翊府中郎将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3、要崇,唐朝中期人,武将。游击将军守左武为翊府中郎将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4、要逸,唐朝中期人,武将。游击将军守左清道率府率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5、要秀,明朝人,为河北三思要氏家族第五世;成化中女为宪宗妃,拜光禄署正。

-要姓

泊[泊,读音作bàn(ㄅㄢˋ),不可读作bó(ㄅㄛ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夏禹后裔楚国公族,属于以国名或封邑名称为氏。

著名的清朝史学家陈厚曜在《春秋世族谱》中论述,楚国除了王室熊氏以外,其士族的宗子世系有十三氏,为楚国大族,其中就有泊氏。其他十二氏为斗氏、成氏、屈氏、劳(蘧)氏、熊氏(非王族)、阳氏、申叔氏、申氏,伍氏、潘氏、沈氏,观氏。

本书列其源流为:

少典氏第十八代、黄帝轩辕氏第七代禹:姓姒。夏禹之支子有封于辛国者,分衍出辛氏、计氏、司空氏、宇文氏、普屯氏、崇氏。夏禹下传十七王,共四百五十二年(公元前二十五~十六世纪),其后代中以封国为姓氏者有泊氏、弗氏、刜氏、鬻氏、阳氏、沛氏、冥氏、鄍氏、沈氏、寝氏、彤氏、弋氏、褒氏、纶氏、巢氏、男氏,鲍氏、包氏、夏氏、差氏、禹氏、夏后氏、有南氏、彤城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黄帝轩辕氏第九代季连:季连芈姓,季连氏。其后裔传至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黄帝轩辕氏第五十六代楚顷王襄(公元前298~前263年在位),名熊横,迁于陈邑。分衍出荆氏、楚氏、熊氏、附氏、穴氏、鬻氏、粥氏、郢氏、逞氏、能氏、叙氏、序氏、祖氏。

到了春秋时期,芈姓熊氏楚国分衍出更多姓氏。

单姓有:泊氏、成氏、启氏、斵氏、囊氏、贲氏、善氏、逯氏、禄氏、县氏、逮氏、审氏、侧氏、庇氏、次氏、连氏、莫氏、仵氏、昭氏、由氏、景氏、到氏、声氏、晏氏、即氏、闱氏、尹氏、后氏、竟氏、秉氏、宜氏、绎氏、酒氏、枝氏、乘氏、保氏、春氏、钧氏、阳氏、甲氏、环氏、卯氏、武氏、庄氏、霜氏、蜎氏、皋氏、举氏、擧氏、雪氏、紃氏、穿氏、称氏、仆氏、贵氏、严氏、征氏、庾氏、奋氏、贺氏、列氏、监氏、减氏、韵氏、屈氏、卒氏、度氏、翠氏、班氏、陈氏、张氏、李氏。

复姓有:斗斵耆氏、斗斵乳氏、斗斵谷氏、斗斵强氏、斗斵缗氏、斗斵文氏、斗斵班氏、斗斵比氏、围龟氏、弥牟氏、若敖氏、叔敖氏、堵敖氏、郏敖氏、越椒氏、罢敌氏、上官氏、三闾氏、五相氏、五参氏、诸将氏、太宰氏、公建氏、良臣氏、左尹氏、右尹氏、申叔氏、申公氏、楚季氏、楚宗氏、巫臣氏、列宗氏、子南氏、子期氏、子庚氏、子西氏、子建氏、子午氏、子重氏、子季氏、子承氏、子千氏、子仪氏、子木氏、尹干氏、无钩氏、无圉氏、无宇氏、无庸氏、余推氏、涉其氏、庆父氏、襄老氏、王孙氏、成王氏、黑肱氏、舒坚氏、来缎氏、沉纤氏、邑由氏、利孙氏、白男氏、吉白氏、屈南氏、耆门氏、市南氏、伍参氏、婴齐氏、弃疾氏、枝如氏、伯比氏、师祁氏、熊率氏、熊相氏、倚相氏、辛廖氏、接舆氏、季融氏、仲雄氏、大心氏、蓝尹氏、厩尹氏、箴尹氏、乐尹氏、芋尹氏、陵尹氏、权尹氏、莠尹氏、清尹氏、郊尹氏、工尹氏、连尹氏、嚣尹氏。

“泊”,即为夏朝分封的诸侯国(今安徽泊州),其泊侯的后裔以祖上受封国名为姓氏,称泊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古百越族,出自清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疍家人,属于以生活方式名称为氏。

在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岛青云山上有一丘荒芜已久的古墓,墓主姓“泊”,墓碑上还刻有“雍正壬子年重建”字迹。

该支“泊”氏族人原聚居于马岗乡一带,原甚兴盛,后渐中落而消亡了。从源流来看,泊氏是疍家人的一支,在清朝初期编户,侯弃舟上岸与他姓杂居。

疍家人是古百越族原住民族,在史籍《山海经》中称为“鱼旦”。广东潮汕地区历来是古代疍家人聚居之第,明朝学者林大春在《潮阳县志·隆庆版》中记述:“县西南江上有曰疍户者,岸无室庐,耕凿不事,男妇皆以舟楫为居,捕鱼为业,旧时生齿颇众,课棣河泊,近或苦于诛求,逼于盗贼,辄稍稍散去……”

据地理方位考察,林大春所记载的“县西南江上”,即当指现在的濠江。历年来达濠岛周围就有着为数不少的疍家人。疍家人依水而居,以船为室,捕鱼煮盐为业。大约在明朝时期,部分疍家人开始陆舟两栖,他们在靠近海滩的地方搭建草寮为屋,“或有弃舟楫入民间为拥保者矣。”现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的“三寮村”,就是因为原疍家人在海边搭了三个“寮仔”而得名,当为疍语之遗存。

清朝初期,朝廷加强了对沿海地区丁户的管理,对疍民也不例外。史籍《揭阳志》中记载:“雍正八年许疍民村居编户”,疍家人正式上岸陆居,现在濠江区的“莘香里”,就是当年疍家人聚居的地方,称疍家乡。后来,疍家人的生活习俗也渐渐被地方同化了。比如葬俗,按疍俗为水葬,“棺沉海底”,自清朝雍正初年后,始改为土葬。

疍家“泊”氏之源,是疍人在舟楫漂泊之时原无姓氏,在编户之际,始用该姓。从“泊”字本义来看,“课棣河泊”,表述了疍家人原始的生存状态。

二迁徙分布:

今广东省汕头市、台湾省桃园县有泊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泊中泰:(公元1936~今),广东潮阳人。著名广东潮阳市地方税务官员。

泊中泰是广东潮阳市地方税务局峡山分局原副局长,经济师。

1949年6月加入共青团,同时加入陈后围地下交通情报站,任实习交通员。1951年1月调人潮阳市税务局,一直在基层征收单位工作。1956年6月起任副所长,税务机构分设后任峡山分局副局长,1997年6月离休。

他从事税务工作四十七年,忠于职守,敬业奉献,严于律己,团结进取。每项工作部完成得很出色,1959年被潮阳县人民委员会评为三等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汕头市 评为税务系统米进工作者。

1996年分别被三峡、潮阳市委、市府评为先进劳动者。1997年被广东省人事厅、省地方税务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起源

姒姓,源出有:

源流一

姒姓,与姬姓、姜姓长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鲧)、夏后氏、有莘氏、杞氏等国(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后褒姒均为姒姓。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舜因命禹继承有蟜氏祖姓。

另有今人一说,姒姓为伯鲧之姓,鲧为尧之崇伯,尧赐鲧姓姒。禹为其子。春秋时杞国为姒姓之裔国。

姓是尧赐于大禹的,见于吴越春秋,尧曰:"俞!以固冀于此。"乃号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赐姓姒氏,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

源流二

相传少昊子台骀封于诸汾川,其后有沈、姒、蓐、黄等国。当以国为姓。周文王之妻为太姒,出自姒国。

迁徙

姒姓,与姬姓、姜姓长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鲧)、夏后氏、有莘氏、杞氏等国(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后褒姒均为姒姓。姒姓有蟜氏还是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母姓。传说中国上古帝舜时,鲧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儿,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因此禹治水成功后,舜便命大禹仍继承姒姓(姒是苡的同音字)祖姓。

夏朝灭亡后,有些夏朝后裔改为夏姓。姒姓的后代也有改为禹姓、费姓、辛姓、杞姓、曾姓、谭姓、相氏、鲍姓、邹姓、欧阳姓、司空姓等姓氏的。明清时期,姒氏后裔从浙江陆续迁到台湾定居。在绍兴大禹陵附近的禹陵村,聚居著大量姒姓后裔,自大禹至今已传至146世,辈份最高的为141世,历代都有纪念大禹的活动。

分布

陕西城固、浙江绍兴禹陵乡、萧山、温州、杭州、四川峨眉、峨边、云南鲁甸、上海、北京、天津、河南杞县、江苏苏州、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均有此姓。

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大禹142世孙姒元谋:已经四千多年了,传到我这一辈已是142代了。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100多户,人口有300多人,其中最小的辈分是145代。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据说,全国姓姒的,总数不过2000人,而这2000多人,又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台湾也有姒姓的子孙。

相关姓氏

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建立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并繁衍出了5000个姓氏。主要有以下:

佀(似)姓

姒姓,与姬姓、姜姓长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鲧)、夏后氏、有莘氏、杞氏等国(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后褒姒均为姒姓。自东楼公至简公乃为楚惠王所灭,而其所幸存者亦畏避楚祸潜逃隐居,而不敢自付神禹之后,由五十五代孙行遂,把姒改女为イ即佀(似),形虽异而音同,楚祸甚不得安居,于是逃陕西朝邑由帝王之裔流为庶民,秦火忽炽焚书坑儒佀氏大部又失,汉高祖崇儒重道,六十四代孙传好学深思极为搜剔,掇拾残篇断简之余而次复,绪虽云不辉而大禹相传之脉不绝,至唐黄巢之变及朱温兵争战伐,八十三代孙昌,返迁故里大名府清丰县乜庄,据<<迁民姓氏追源>>考,大寨里固先后皆己乜庄所迁,佀氏后裔发 扬了大禹的传统美德,坚苦奋斗拼搏创业亦从政,从教,从耕,从商,从医,从艺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的业绩,古有佀家楼户部尚书佀钟乜庄的一亩三进士。佀姓现有两大聚集地山东郓城县和河南清丰县。人口20000人左右。山东郓城佀楼村有佀公祠堂 山东省三级文物。

题姓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缔造者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按史排源,少典氏第二十三代、黄帝轩辕氏第十二代帝杼:帝杼之母,有仍氏、窦氏、没鹿氏、纥豆陵氏、毒氏、夏侯氏、侯氏、杞氏、题氏、楼氏、偻氏、娄氏、刘氏、丐氏、雝丘氏、郁厘氏、孙氏、杷氏。据史籍《姓觹》的记载:"题,源于姒姓,系夏禹的后代。"据史籍《路史》记载,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王朝后,封夏王朝少康的裔孙东楼公于杞邑(今河南杞县一带),建立了杞国,以承夏禹之祀。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朝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达一千多年,国君为姒姓,是夏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到了西周朝初年,周武王重封少康的裔孙东楼公到杞地,他重新建起杞国。

据史籍《路史·后纪》记载,"杞后析于曹东之娄,故号东楼",因此,"东楼"是称号,而非諡号。根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杞东楼公是大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纣王之后,寻找古圣帝大禹的后代,结果找到了杞东楼公,遂封东楼公于杞,称杞公,史称杞东楼公。杞东楼公的生卒年月待考,逝世后传位于子杞西楼公。之后有史料可考者传延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周贞定王姬介二十四年(楚惠王熊章四十四年,杞简公姒春四年,公元前445年),杞国被楚国彻底击灭。成语"杞人忧天",说的就是这个杞国中的人物。

杞国灭亡之后,这支古老的姒姓族人中产生了谐音的题氏,姓氏读音作tí(ㄊㄧˊ),其后又分衍出了一支拆字是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姒姓题氏族人皆尊奉杞东楼公为得姓始祖。

题姓族人现主要居住在山东东阿县牛角店镇和山东平阴县地区。

夏姓

源出于姒姓。相传禹的母亲女志曾梦见流星陨落变成神珠薏苡,她吃了薏苡,醒后便有了身孕,后生下了禹,因此禹得姒姓。禹由于治理了水患,被舜帝封在夏(即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夏朝灭亡后,禹的后代就以夏为姓氏。另外,夏姓还有一支出于妫姓。春秋时期,陈宣公的小儿子公子西字子夏,他的孙子征舒便以祖父的字为自己的姓氏,称为夏氏。

顾姓

出自姒姓,即黄帝3世嫡长孙颛顼大帝后裔,越王勾践后裔。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居民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顾氏谱》等记载,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

顾余侯被认为是顾氏的得姓始祖之一,他就成为了南方顾氏的鼻祖。三国时期东吴国著名的顾雍就是他的后代。

扈姓

源于姒姓,为大禹王的后代,以国名为姓。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称夏后启。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一些诸侯国的不满。其中一个诸侯国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后人,受封于扈(今陕西省户县一带),建立扈国。有扈氏首领觉得有责任维护传统制度,于是就起兵讨伐夏后启。启立即召集天下诸侯兴师镇压。由于大禹刚死不久,诸侯们对禹的丰功伟绩还记忆犹新,都愿意出兵助启,所以启就占了优势。战斗开始后,尽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奋战,但毕竟寡不敌众,结果战败。夏后启趁势灭掉了有扈氏。有扈氏人,后来以原国名命姓,称为扈氏。

谭姓

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结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夏侯姓

源出于姒姓。西周时,杞国是夏禹后代的封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佗是夏禹的后代,祖先又被封过侯爵,就称他为夏侯氏。佗的后代便以夏侯为自己家庭的姓氏。夏侯胜,西汉今文尚书学"大夏侯学"的开创者,东平(今属山东)人。他少年时跟从夏侯始昌学习《尚书》,称"大夏侯",常以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曾受诏为《尚书》、《论语》作注疏。

相姓

其中一支出自姒姓,夏朝有帝相,是夏王仲康之子,其后裔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相氏。

鲍姓

源出于姒姓。春秋时期,夏禹的后人敬叔被封在齐国的鲍邑(今山东历城县东),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鲍敬叔。他的儿子鲍叔牙把父亲的封地地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鲍氏。鲍叔牙以善于知人而著称,他推荐管仲辅齐桓公,使齐桓公当上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管仲曾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鲍照,南朝宋文学家,东海(今山东苍山县南)人,出身寒微。他擅长七言歌行,风格俊逸。他的诗反映出庶族地主对当时土族专权的政治现状的不满,主要代表作有乐府《拟行路难》18首以及《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等。

曾姓

源出于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在鄫,并建立了鄫国(今山东苍山县西北鄫国遗址)。公元前567年,鄫国(缯国)被莒国灭掉。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但不忘先祖,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后人尊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从曲烈至巫改为曾姓,经历54传至巫,58传至曾参。

历史名人:曾子(曾参)字子舆,中国汉族人,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后世尊奉为"宗圣"。曾巩。北宋文学家,南丰(今属江西)人。他的散文风格平易,部分文章对当时统治者的因循苟且表示出不满,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国藩,清朝大臣,湖南湘乡人。1853年他筹办湘军,对抗太平天国,是镇庄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1865年开办洋务。与李鸿章。左宗棠等创办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虽久居高官,但他生活俭朴,教子严格,他的长子曾纪泽是清末著名外交官。等等

卜姓

相传夏帝太康有个弟弟封在莘国(今陕西合阳东南),他的后裔中有专门从事占卜职业的,被人称为卜氏。

娄姓

源出于姒姓。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封夏帝少康的后代在杞国(今河南杞县)。春秋时期,杞国人迁都到淳于(今山东安丘县东北),杞君有一支子孙被封在娄邑(今山东诸城县西南),后代称为娄氏。娄师德,唐朝大臣,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他长期率军驻扎在青海、甘肃一带,发展生产,使军需供应充足,有效地保证了唐朝西部边境的安全。

巢姓

商汤打败了夏桀后,夏桀逃到甫巢(今安徽巢县西南),他的子孙有一些就留在那里居住了,并以地名为姓氏,称为巢氏。巢元方,隋朝医学家。他曾任太医博士。所主持编辑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邓姓

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被封在邓国(今湖北襄樊市北邓城镇),后人称为邓氏。另外,商朝武丁的叔叔也封在邓国,邓国在春秋时被楚国灭掉,邓君的子孙为邓氏。邓世昌,清末海军将领,民族英雄,广东番禺人,任北洋舰队致远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的中日黄海战役中,致远舰遭日舰围攻,在弹尽舰伤之际,邓世昌率全舰官兵驾舰撞击敌旗舰吉野号,不幸被敌舰鱼雷击中,与全舰250人一起壮烈牺牲。

窦姓

源出于姒姓。夏朝帝太康在位时,荒废政事,不理民情,沉湎于游乐田猎,远去洛水南岸打猎,他的五个弟弟和怀孕的妃子后缗也跟随着前去。这时,有穷氏部落首领羿由于不能忍受太康的这种所作所为,就在黄河北岸拦阻和抵御太康回国。太康的五个弟弟和他们的母亲(后缗),就到洛水转弯流汇黄河的地方一个地洞里去躲避和等候太康,等了一百多天也不见太康回来,结果也被有穷氏部落人发现并关入窦(地穴、地洞)中管制起来。后来怀孕的后缗临近产期,就携带着儿子们想办法逃出了避难的窦,奔归有仍(今山东济宁),在那里生下了少康。为了纪念这个历史事件,少康就给他留居在有仍的抒、宠两个儿子命姓氏为"窦"氏,世代相传至今。窦氏族人大多尊奉少康为得姓始祖。窦固,东汉大臣,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汉明帝时,他与骑都尉耿忠率兵12000骑,出酒泉塞至天山击北匈奴呼衍王,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西北巴里坤湖)。后又与耿秉等带兵出玉门关,击败北匈奴贵族在车师一带的势力。

戈姓

相传周朝时,夏禹有后代被封在戈(大致在宋国和郑国之间)。他的后人就以戈为姓氏。

杭姓

相传夏禹治水后,把船只交给他的儿子管理,并将他封在全航这个地方。其子孙就将"航"改成"杭",称为杭氏。杭世骏,清朝史学家,浙江仁和人。他学识渊博,精通史学及国小,曾受命校勘《十三经》和《二十四史》,晚年在粤东、扬州书院讲学。著有《诸史然疑》、《三国志补注》等书。

嵇姓

源出于姒姓。会稽曾是夏禹召集天下诸侯开大会的地方,禹死后也葬在会稽山。夏帝少康即位后,封庶子无余在会稽主持禹庙的祭祀,称会稽氏。会稽氏在西汉初年被迁往嵇山(今安徽涡阳县北),并改称为嵇氏。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谯郡至(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他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是"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他善于写四言诗,风格清峻,代表作为《幽愤诗》;他还擅长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

计姓

源出于姒姓。夏禹有后代被封在计国(今山东胶县西南)后来周朝灭掉了计国,计国人便以计为姓氏,称为计氏。计有功,南宋文学家,安仁(今属湖南)人。他曾蒐集唐代文献及口耳相传的诗歌轶事,汇编成《唐诗纪事》。

欧阳

欧、欧侯、阳、区

春秋时期的越国,是夏帝少康的后代所建立的。

始祖是勾践后裔无疆。

史料一般认为欧阳姓得姓于无疆次子蹄(战国秦汉时东瓯首任国君)

春秋时越国与吴国分界线以欧余山为界,欧余山之南(阳)为越国,欧余山相传以越君无余有关。

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路史》所记载的:"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以及《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详载的:"出自姬姓,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疆,为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

和《姓氏考略》上所说的:"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4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

唐太宗敕定《欧阳氏谱序》

欧阳氏者,越王之胤,姚(摇)王之始也。越王无疆之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因以为氏。

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

《欧阳氏谱图序》

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传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子曰勾践,是为越王。越王勾践卒,子王鼠与立。自鼠与传五世,至王无疆,为楚威王所灭,其诸族子,分散争立。滨于江南海上,皆受封于楚。有封于欧阳亭者,为欧阳亭侯。欧阳亭,在今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其后,子孙遂以为氏。汉高祖灭秦,得无疆之七世孙摇,复以为越王,使奉越后。

《路史》"欧条"上记载说:"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元和姓纂》载"欧:东瓯王之后"。

欧阳六宗世次总歌:

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 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 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

史料中有很多关于欧越的记载:

越国在夏商周分别被称为瓯越、沤越、欧越,此类记载见于逸周书等记载。

《逸周书》作"越沤"。"夏为瓯、殷为沤、周为欧"。夏时从瓦,可见他们已开始制作陶器;商时从水,标志着他们居于"歧海"边缘;周时从欠,曾有越王次子欧余山封地。

沤越在史书中的记载:

1 《商书·伊尹朝献》记载:"伊殷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鲗之酱,鲛鼥利剑为献。"

2 《逸周书王会》中有"区阳以鳖封,鳖封者,若彘,前后有首。"(译文:区阳,贡鳖封。鳖封像貉,前后都有头。)

3 《逸周书·王会》"东越海蛤":"东越海蛤,欧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姑于越纳,曰姑妹珍。且瓯文蜃,共人玄贝,海阳大蟹。自深桂,会稽以鼍。皆西向。"

4 《伊尹朝献·四方献令》"正东越沤"

5 宋罗泌《路史国名纪越沤》(四库本)载:"《(伊尹朝献)四方令》:'越沤在正东。越之分(封)。'或云即'瓯人'。沤、欧、瓯、区,(古)通(借)。"

种种迹象表明,欧越并非起源于蹄之后,而是在夏商周就有欧越之称呼。

所有史料均表明,欧阳氏是越国王族的独一无二的直系后裔,欧阳氏是华夏民族杰出的代表。

莘姓

夏启有个庶子被封在莘,其子孙以当地地名为姓氏,称为莘氏。后来,莘氏也有改为辛氏的。

蔚姓

古代有蔚州(今河北蔚县),当地人称为蔚氏。夏朝时,夏帝少康封他的庶子无余在会稽,让他在那里负责祭祀祖先。无余的后代便在会稽山一带建立起越国。越氏是赵国国君的子孙。北魏孝文帝时,鲜卑族越勒氏、越质诘氏也改为越氏。

禹姓

相传远古时代,中原大地洪水泛滥,大禹用疏通河道的方法消除了水患,使人民安居乐业。禹氏就是大禹的后代。禹之鼎,清朝画家,江苏江都人。他善画人物、仕女,尤其精于肖像绘画,且多为白描。

越姓

远古时大禹治水有功,称禹王。禹王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传到少康王时,少康将公子无余封到会稽去,在那儿建立了越国。后来越国公族后代中,有些人就以国名为姓。所以说越姓是大禹王的后代。越姓的祖上有许多杰出人物,比如越王勾践,就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越姓先人还有如:越其杰明朝时文士,又爱习武,他的诗词文章很好,又善于骑射带兵,朝廷任他为河南巡抚的官。越升越其杰的同乡,也是贵州人,在朝廷中当文官,他的学问很好。越英是越升的玄孙,在地方上做州官。越英为人正直,心地仁爱,而嫉恶如仇。他做州官时,地方上风气清正,百姓心情舒畅

一般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基本把中国所有的姓氏都包涵进去了。

相关资料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说是一个小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后裔不足2000人。据史料考证,姒姓是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传颂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大禹也是华夏民族杰出的圣祖。

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告成后,在江南会集诸侯,计功行赏。大禹去逝后,葬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

大禹,姓姒,名文命,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当时大禹的五世孙,少康的时候,他考虑到祭禹的事情,所以封他的庶子无余到绍兴来定居。因为大禹姓姒,那么他的子孙,姒姓就在绍兴定居下来了,主要是守陵。

清光绪元年所修《祀禹录》中的大禹家谱,记载了从大禹开始,到禹的141世后裔期间姒姓在浙江绍兴会稽山数千年的繁衍过程。如今,在绍兴市,姒姓后裔大约有150户人家,400多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姒姓后裔,主要聚居在大禹陵附近禹陵乡的禹陵村。姒姓的子孙,在中国历史上也出过不少名人。据考证,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夫谭、允常和勾践,他们都是大禹的子孙。越王勾践是大禹的第44世孙。大禹则是姒姓中最杰出的历史人物。大禹是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也是华夏民族开国之祖。他的治水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民造福的精神,向来受到老百姓的敬重,特别是我们绍兴老百姓的敬重。因为大禹死后,他葬在会稽山下,这里有大禹陵、禹庙、禹祠。历代都纪念大禹。大禹陵位于绍兴市城东南6公里处的会稽山。是一处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自禹葬会稽之后,祭禹活动已持续了四千多年。祭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自古以来的重要祭典。

绍兴从1995年开始恢复公祭大禹。包括台湾的夏氏,河南的禹氏。全国各地大禹的子孙都前来这里。因为大禹的子孙当时封在全国各地,那么便以国为姓,子孙的姓氏据我知道就有23个。其中包括夏氏、禹氏、费氏、辛氏、杞氏等等。而姒姓则是大禹的嫡传子孙。

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五子永琪——永琪第五子绵亿(1764-1815)——绵亿长子奕绘(1799-1838)——奕绘长子载钧(1818-1857——载钧九子溥菖(1880-?),光绪七年(1881)袭奉国将军。

由此可见,溥菖为载钧之子,当然列在他的家谱里。

能姓位列我国《百家姓》第286位。

一、姓氏源流

能(Nài)姓源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王族熊姓。周成王的时候,有一个大臣叫熊绎的,因为有功,以子男爵受封,这就是楚国的开始。熊绎的儿子名叫熊挚,本来应该被立为楚国的君主,但是由于他有残疾,不能立为王,于是就把他封在夔(今天的湖北省姊归县东),为附庸国,称为夔子。鲁僖公二十六年,楚国以夔国不祭祀祖先为理由,灭掉了夔国。这一国的人本来姓熊姓,为了避免被株连,于是去掉四点,改为能姓。

得姓始祖:熊挚(见上)。

二、迁徙分布

(缺)能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周朝时候,朝廷里有一个大臣叫作熊绎被分封到楚地为王,建立了楚国。熊绎有一个儿子叫作熊挚,因为有残疾,不能继承楚国的王位。后来楚国的王族把熊挚封到夔地去,让他在那里建立了夔国。但是楚国宫廷对熊挚还是不放心,认为留着他迟早是一个祸患,就决心除掉熊挚。这以后,熊挚的后代为了避难,就将姓氏改为能,并世代相传,成为今天能姓的起源。能姓德望族居住在太原(今天的山西省太原)。

三、历史名人

能 监:明代良臣,博学多闻,官始兴县令,有政绩。

能 图:清朝满洲正红旗人。顺治帝的时候任内院笔贴式,翻译辽、金、元三史书。累官左副都御使,加太子少保。名声与史书都流芳千古。

能元皓:唐朝柳城人。是安禄山大将的部下,是一名武将。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勇猛善战,善用兵。安禄山造反,自称为武皇帝以后,升迁能元皓为淄青节度使。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安禄山,自立为帝以后,能元皓见大事以去,于是在大唐兵到来的时候,安庆绪跑到邺城求救于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能元皓率部将归降。乾元二年,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在范阳称燕帝,并再度攻下洛阳。两年以后,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害。广德元年,史朝义在唐军的追杀中自杀。从此结束了历经八年的安史之乱。

能自宣:宋代名人,医术高超,当时人称他为“国手”。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期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华阴县:本来是春秋时的晋地。汉高帝八年改名为华阴县,因为在太华山的北面,所以叫这个名字。故城在今天的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2、堂号

淄青堂:唐朝的时候,能元皓为淄青的节度使。他开始的时候属于安禄山,后来安禄山反,归唐。

能姓宗祠通用对联

〖能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夔国;

望出太原。

——佚名撰能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能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医称国手;

邑有政声。

——佚名撰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名医能自宣,医术高超,当时人称他为“国手”。下联典指明代人能鉴,博学多闻,官始兴县令,有政绩。

〖能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清代副都御史;

唐朝节度将军。

——佚名撰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太子少保能图,顺治间任内院笔贴式,译辽、金、元三史书成。累迁左副都御史。下联典指唐代淄青节度使能元皓,原为安禄山部将,“安史之乱”后,归唐。

〖能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奋南城以登高第;

尹京兆而著贤声。

——佚名撰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能自宣为一代名医。下联典指明·能鉴官始兴令,有政声。

〖能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惠政及人,共颂花县品;

洪功济世,咸仰杏林春。

——佚名撰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良吏能鉴事典。下联典指宋代名医能自宣事典。

顿[顿,读音作dùn(ㄉㄨㄣ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族姬弱的封国顿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期,姬姓周族有王裔名弱,受封于顿(今河南商水),建立顿子国,也称弱顿子。到了西周末期,顿国为妫姓的陈国所逼,被迫南迁至今河南项城西南一带,因而又称为南顿国。

南顿国(顿子国)最后的确是被楚国所灭亡的,但时间是在河南省项城市 所说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29年)的一百三十四年后的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顿国从公元前1046年建立,经历了比较稳定的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开始,在陈、楚、鲁、宋、晋等大国争霸中原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失或续,到公元前496年终为强楚所灭,总共存在了五百五十来年。顿国的存续,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幻。

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顿国故地设置了南顿郡。到了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将其改置为南顿县。

亡国后的南顿国(顿子国)王室子孙和国民们,以原国名为姓氏,称顿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 。

中国西北地区除了有较多的马氏外,还保留了许多 的传统姓氏和稀僻姓氏,如:拉氏、陕氏、摆氏、靠氏、者氏、喜氏、牙氏、乜氏、糟氏、绽氏、扇氏、底氏、朵氏、敏氏、勉氏、把氏、初氏、满,洒氏、撒氏、尕氏、阿氏、讷氏、塔氏、纳氏、哈氏、虎氏、沙氏、喇氏、宝氏、和氏、贴氏、鲜氏、计氏、水,亢氏、仁氏、且氏、腊氏、百氏、花氏、冶氏、妥氏、黑氏、佑氏、拜氏、咸氏、茹氏、顿氏、芥氏、海氏、消氏、铁氏、笪,轿,密氏、查,朝氏、雒,踏氏、剡氏、销氏、终氏、阐氏、锁氏、母氏、明氏、嗽氏、邺氏、乍氏、佘氏、弥氏、元氏、帖氏、弭氏、来,脱氏、禹氏、关氏等姓氏。其中就有顿氏。

在这些姓氏中,有许多是汉族姓氏中所也没有的,这就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姓氏的文化,也为 姓氏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不过, 顿氏起源于何时、何地,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迁徙分布:

目前,天津,河南博野顿家庄,内蒙古,山东平度,山西太原、大同、阳泉,甘肃酒泉,黑龙江嫩江县,河南卢氏,湖北武昌,湖南芷江等地,均有顿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顿 肃:(生卒年待考),魏郡人。为邵阳长。

顿 琦:(生卒年待考),广州人。著名西汉孝子。

据《广州先贤传》记载:顿琦至孝,母丧感慕,哀声不绝,飞凫白鸠庐侧,见人即去,见琦而留。

顿 起:(生卒年待考),蔡州人。宋朝泰州通判。

顿 钦:(生卒年待考),明洪武年间举人

顿 锐:(生卒年待考),字叔养,号鸥汀;涿州人(今河北涿州)。著名明朝学者。

明正德年间进士。著有《鸥汀集》十卷。

顿嵩元:(公元1932~今),河南郾城顿庄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曾执教小学,并任校长。

1953年考入许昌师范,1956年考入河南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曾从国学大师黄侃和词学专家吴海的高足高文先生攻《说文》及宋词。毕业后任教于南阳农专。农专停办,调入桐柏高中。三下放时,回郾城完中、二中。后为驻马店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

兼许慎研究会副会长、省社科院郾城许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许学研究集刊》主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驻马店地区方志协会理事。并为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终身会员。协助成立许慎研究会、许慎研究所,创办《许学研究集刊》。还协助举办许镇与说文学及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为许学做出了贡献。

先后参加八次国际学术会,四次在大会宣读论文,七篇论文被选入论文集。出版《许慎与郾城》、《许慎生平事迹考辨》等论著。发表《浅谈训诂学与古籍整理》、《杨雄方言及对说文的影响》、《中原胡姓与北方胡人考》等论文四十余篇,其中《范缜生平事迹考》等四篇论文转载于台湾《中原文献》。

《许慎故里考辨》获1990年省语言学会论文二等奖,《浅谈训诂学与古籍整理》获1991年省社科院优秀成果奖,《许慎年谱》获1991年河南驻马店地区地方志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许慎生平事迹考辨》获1992年省语言学会优秀论著一等奖。撰有十余万字的《许慎年表》待出版。还协助写出十集《字圣许慎》电视剧。其事迹被收入美国ABI《世界名人录》。

顿铁军:(公元1938~今),河南漯河人。著名石油地质专家。

任西安工程学院教授兼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稠油研究所所长,系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学会、地球物理学会、陕西科技学会会员。

兼任西北地质出版社特邀编委、中国波浪镶嵌构造委员会终身理事、中国地学哲学委员会陕西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被誉为中国当代地球科学家。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及中国稠油研究,先后在辽河、玉门、新疆、长庆、鄂尔多斯、河南、苏北等油田进行过科学研究,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局级奖励。

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出版有《中国稠油油藏》、《地学的哲理》等专著,开创了中国稠油研究之先河。召开了两次全国石油地质新进展学术会,1995年赴加拿大参加国际重油会议,被中外石油界称为石油地质专家。

顿长庚:(公元1955~今),天津人。著名铁路集通正镇白旗工务段职工。

毕业于内蒙古包头铁工校。现任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正镇白旗工务段段长。

主要业绩:白旗工务段成立于1994年,现有正式员一千五百七十人,临聘员工三百十五人,担负着集通线西部三百九十五公里正、站线,四百三十八座桥涵及附属房建的养护维修任务。

集通铁路是全国最长的一条合资铁路。地处内蒙古大漠腹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设备质量差,人员素质低,开通运营时,任务最为艰巨的首届工务系统。为提高设备质量,1995~1997年带上检查锤徒步行走一千四百多公里,先后多次检查了管内线桥设备,发现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组织工区及时进行解决,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全段线路优良率大幅度上升,设备质量显著提高,轨检车动态检查时全部达到优良。

他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起草并制定了白旗工务段的“奖惩制度”及各项“管理办法”共计九个重头文件。严格经济责任制,实行科学的侧重于“险、苦、累”的按劳分配制度,为企业适应改革开放,进入市场,走向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顿耀武:(公元1946~今),湖北江陵人。国家首批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农艺师。

196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成功地推广了“敌稗”、磷肥、红兰花草子、水稻高杆改矮杆、“IR”、杂交稻、优质稻、两膜秧、趸秧下水田、温室有土秧、无土秧、两段秧、多效咄育秧、百万亩碳按全层深施、水稻白叶枯病栽培防治、双季稻、麦(油)稻两熟制、麦田盖草、大秧无土地植等新技术。

1989年参加“全省百万亩杂交稻丰收计划”,获农业部一等奖。先后发表论著24篇(本),其中,几种不同育秧方式的比较效应研究被《中国农业文摘》摘用。《荆门县农业区划报告(农作物)》获1983年省一等奖。1993年获国务院 特殊津贴。

送王进士之仕扬州的译文

  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清)汪琬  诸曹失之[2],一郡得之,此十数州县之庆也。国家得之,交游失之,此又二三士大夫之憾也。吾友王子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