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氏-姓濮的名人-濮姓起名字-濮姓的起源与家谱
鲁郡:汉改薛郡为鲁国,治鲁县(秦以曲阜为鲁县)。晋为鲁郡。北齐为任城郡。又隋有鲁州鲁郡,唐有兖州鲁郡,虽辖有曲阜(隋改鲁县为汶阳,继又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
「濮」源出
濮(Pú)姓源出有四:1、出自有虞姓,是舜的后代,以地名为氏。虞舜为炎黄部落首领时,将他的子孙散封于濮地,其后代遂以地名为姓,形成濮姓,世代相传。2、出自高阳氏,是颛顼的后代。颛顼帝裔孙陆终之后,有另居于濮者,其后以地名为姓。3、出自姬姓,是卫国康叔的后代,以邑名为氏。据《姓苑》的记载,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封于濮邑(今河南省濮阳市东濮城),其后以封地邑名为姓,称濮氏。4、出自熊姓,以国名为姓。据《路史》的记载,周朝时,有百濮国(在今湖省北石首县南),国人以濮为姓,亦称濮氏。
得姓始祖
姚散。根据《路史》上记载,是姚舜(虞舜)的`儿子姚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故濮氏后人尊姚散为濮姓的得姓始祖。二、迁徙分布(缺)濮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濮姓的主要来源有:根据《路史》上记载,是舜的儿子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根据《姓苑》的记载,是因为卫大夫食采于濮,后代因此就以地命氏,已经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根据《路史》的记载,濮氏就是百濮之族。所谓百濮之族,就是《左传·文十六年》记载的夷族,麋人曾率领百濮之族聚于选这个地方,准备讨伐楚国。百濮之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在今湖北省石首县的东南,后来迁到河南的濮河两岸定居下来,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姓氏。濮氏在四川的中部,也一向很有名气,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巴中七姓之一”。根据学者考证,四川的濮氏,当初是从湖北迁过去的。望族居于鲁国郡,即现在的山东滋县西部。
堂号
濮姓的主要堂号有:“尚忠堂”等。
濮姓宗祠通用对联
〖濮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高丽殉节;东海受诗。——佚名撰濮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人濮真,远征高丽时被俘,高丽王诱他投降时,他说:“大丈夫有一颗赤心,怎么能顺从你呢!”随即抽出佩刀,剖心而死。下联典指西汉东海人濮仲翁,宣帝时应朝中征召,曾向宣帝讲过《诗》。
名高东海;志迈雄师。——佚名撰濮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西汉名人濮钟仲翁,东海人。尝授诗与宣帝。下联典指明代人濮真,征高丽被执,剖心拒降。
真正的富贵人家,才会建大的祠堂,然后修家谱,但像我们这些平民,他们可能也是与我们一样,记的也就是自己这几代人而已。
古代跟咱们是不同的,他们那里当一代中出现一个有财的人,赚钱了或者发达了,都会修祠堂,修了祠堂以后就开始写祖谱,但因为之前的不知道,那可能就会写知道的几个。
从这个有钱人开始,他们家发达了,以后就会一直记族谱,并且发达以后的有钱人,总是会盘根错节的结交许多有钱人,这样就成为了一个大的世家,一个大的世家,他们每年都会开祠堂祭祖,并且在家里有嫡子嫡孙时,需要记入祖谱的时候,都会开祠堂写进去。
世家的发展有时候比一些王朝时间还会久,他们都是不缺钱,同样也不缺官位的人。
这些人的族谱就比较久远,而且后人也会知道自己的先祖是哪一位。
穷人基本是没有什么家谱的,顶多也就是一个村里修一个同姓的大祠堂,每家人的人去逝都会放在祠堂里。
姓氏始祖 濮姓 姚散 根据《路史》上记载,是姚舜(虞舜)的儿子姚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故濮氏后人尊姚散为濮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源流 濮(P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有虞姓,是舜的后代,以地名为氏。虞舜为炎黄部落首领时,将他的子孙散封于濮地,其后代遂以地名为姓,形成濮姓,世代相传。 2、出自高阳氏,是颛顼的后代。颛顼帝裔孙陆终之后,有另居于濮者,其后以地名为姓。 3、出自姬姓,是卫国康叔的后代,以邑名为氏。据《姓苑》的记载,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封于濮邑(今河南省濮阳市东濮城),其后以封地邑名为姓,称濮氏。 4、出自熊姓,以国名为姓。据《路史》的记载,周朝时,有百濮国(在今湖省北石首县南),国人以濮为姓,亦称濮氏。 得姓始祖:姚散。根据《路史》上记载,是姚舜(虞舜)的儿子姚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故濮氏后人尊姚散为濮姓的得姓始祖。 5、“濮(布)”在壮语里是人的意思。“濮土(布土)”译成汉语就是“土人”,即本地人或土生土长的人。濮土是与客人、外来人相对而言的。各地壮族有着不同的自称,但他们都离不开“布”、“濮”这个总称。“濮土(布土)”是广西田东、田阳、平果、百色等县的壮族自称。(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6、中国古代民族。商汤时分布于江汉一带,曾助武王伐纣。春秋战国时楚西南(今滇、黔、川以至江汉流域以西)有许多分散部落,总称「百濮」。无统一君长。「濮」还包括云南最早原住民孟-高棉语族各部落的先世。汉、晋时西南夷中的濮人大多散居在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与哀牢、百越杂处,有闽濮、贕濮、尾濮等名称。永昌郡周围有称为文面、赤口、黑僰的三濮。诸葛亮定南中,曾将当地濮入「数千落」移徙云南郡(今云南大理、丽江、姚安、大姚、宁蒗、永胜等地,治所在祥云东南云南驿),这部分濮人後来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唐、宋时原来与僚杂屄居的濮进一步分化。澜沧江、元江以西肏的三濮又有朴子、蒲人、望苴子等名称。至今布朗族仍自称濮人或蒲人或日扥人 说文解字:水。出东郡濮阳,南入钜野。从水仆声。 迁徙分布 (缺)濮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濮姓的主要来源有:根据《路史》上记载,是舜的儿子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根据《姓苑》的记载,是因为卫大夫食采于濮,后代因此就以地命氏,已经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根据《路史》的记载,濮氏就是百濮之族。所谓百濮之族,就是《左传·文十六年》记载的夷族,麋人曾率领百濮之族聚于选这个地方,准备讨伐楚国。百濮之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在今湖北省石首县的东南,后来迁到河南的濮河两岸定居下来,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姓氏。濮氏在四川的中部,也一向很有名气,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巴中七姓之一”。根据学者考证,四川的濮氏,当初是从湖北迁过去的。望族居于鲁国郡,即现在的山东滋县西部。 历史名人 濮英:明朝大将,他善于用兵,勤于治兵,战功卓著。 濮鉴:元代富阳税务官,字明之,桐乡人。大德中大水淹禾,乡民苦饥。鉴捐米千余石以食饥者,所活甚众。后升提举。 濮澄:字仲谦,明末清初金陵派竹刻创始人,刻竹技法与嘉定“三朱”迥异,不耐精雕细琢,往往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凿磨即已成器。匠心独运,以自然天趣见胜,名声噪甚。张岱《陶庵梦忆》说:“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苦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宋荔裳《竹罂草堂歌》中有为仲谦赋:“白门濮生亦其亚,大璞不斫开新硎。”所谓“大璞不斫”,是说能略施刀凿以见自然之趣。这与一般竹刻不同,须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才能为之,故能继承此法的人不多。清后期,文人学者都以仲谦的“大璞不斫”和浅刻为高古独绝,最可推崇,故文人竹刻都继承仲谦浅刻一脉,但也各有发展。浅刻技法适宜于刻扇骨、臂搁、竹杖之类。而这些品类亦正是文人所喜爱和常用者。 濮源、濮升:清代时,父子二人先后任涪州太守,有惠政。 濮万年、濮道兴:兄弟二人为宋代画家,善画人物。 濮阳涞:明代广德人,号真庵,广德人,南昌府通判。一生操履清白,有政声,著述较多。 濮存昕:江苏溧水人,中国话剧、**演员,艾滋病宣传员 郡望堂号 1、郡望 鲁郡:汉改薛郡为鲁国,治鲁县(秦以曲阜为鲁县)。晋为鲁郡。北齐为任城郡。又隋有鲁州鲁郡,唐有兖州鲁郡,虽辖有曲阜(隋改鲁县为汶阳,继又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 2、堂号 濮姓的主要堂号有:“尚忠堂”等。
1、吴起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说菏泽市定陶区)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曾主持“吴起变法”。后因变法得罪贵族,遭其杀害。有《吴子兵法》传世。
唐肃宗时,吴起位列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被追尊为广宗伯,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吴广
吴广(?-前208),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
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
次年,围攻荥阳的假王吴广与义军将领田臧意见不合,被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杀害。
3、吴承恩
吴承恩(1506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学者吴玉搢。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4、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5、吴道子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
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吴姓
桐乡十大旅游景点分布
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隶属于嘉兴市。 东距上海131公里,北离苏州74公里,西邻杭州65公里,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下辖3个街道、9个镇、2个新区,人口82万。1985年列入全国首批开放县(市)。以下是我整理的桐乡十大旅游景点分布,欢迎阅读!
1、乌镇 AAAAA
乌镇古时候称为乌墩,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到唐代咸通年间始称乌镇。这里历史渊源流长,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县北部,地势低洼,为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河港密布、纵横交叉,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此处钟灵毓秀,自古人才辈出。历代著名人物有编《昭明文选》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编者茅坤、理学家张杨园、文学家茅盾等如今的乌镇仍保留着许多水乡所特有的河港、桥梁、临河建筑、街道、店面等。清晨或傍晚你若沿东西市河漫步,将使你留恋忘返。
2、木心美术馆
2015年11月15日,乌镇木心美术馆举行开馆典礼。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木心美术馆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由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全程历时四年;室内设计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为期一年半。2011年秋,木心先生与“文化乌镇”总裁陈向宏确定了美术馆坐落于乌镇西栅的地点,共同委托木心的学生、画家陈丹青出任馆长。美术馆的一楼与二楼,共分五间专馆,长期陈列木心作品:序馆以实物综合介绍木心生平;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馆陈列木心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包括其“狱中手稿”。第五馆为文学专馆,陈列木心各时期大量手稿,并辟有小型影视馆。美术馆北端的阶梯式图书馆,面对美术馆后院。美术馆地下空间设有两座特展馆,一座多功能厅。开馆后,多功能厅专事播映木心画作的放大版。咖啡厅与中庭天井的水帘,也在地下部分。
3、乌将军庙
在乌镇市河西岸剧场北面,原来有一座古庙,叫做“乌将军庙”。庙内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如今,庙已不存,而那棵银杏仍然巍然矗立。这棵树又高又大,要三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远在在十里外就可以望见树顶。古人有诗云:“从祠日暮鸦呼群,访古人说乌将军。将军遗迹不可见,一棵大树撑青云。”讲的就是这棵树。说起唐代古银杏树,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从祠日暮鸦呼群,仿古人说乌将军。将军遗迹不可见,一棵大树撑青云。这是古人参观乌镇唐代银杏胜迹时留下的诗句。在乌镇市河西岸,剧场北面,原先有座古庙,叫做“乌将军庙”,庙内有棵古老的银杏树。如今,庙已经不存在,而银杏仍然参天耸立。这棵古朴苍劲的银杏树,又高又大,三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十里外就可以看见树顶。茅盾曾在《可爱的故乡中》写道:“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镇上古迹之一由唐代银杏,至今尚存。”说起这棵银杏,又一个古老的传说。
4、红杉_景区
红杉_(中国)旅游景区坐落于“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的杭嘉湖平原桐乡,位于桐乡市龙翔街道杨园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靠京杭大运河,北连龙翔街道宗扬路,东临金牛塘,西接江南水乡特色的,错落有致的田野和村庄。景区因遍地种有绿色大熊猫——红豆杉树而得名,融合人文观光、生态农家乐、科普教育、休闲养生、特色商铺、水乡度假多种风格于一身,配套建设有杨园先生故居、红豆杉园林、生态农家四园、水上会议室、音乐主题餐厅、徽派别院式客房、农家体验和特色购物中心。景区现为国家3A级景区,是省级农家乐、嘉兴市“休闲观光旅游基地”。在这里,吴越二国曾在这里交战、宗阳将军曾在这里抗倭殉国、杨园先生曾在这里著《补农书》、乾隆皇帝曾在这里指桑问蚕千年古运河在此处开阔舒缓,并纳入乌镇,流经古镇炉头而来的金牛塘,尽现着她的钟灵毓秀和千古情怀。景区遍地种有红豆杉。还有园中套园的红豆杉园林。红豆杉别名紫杉、赤松柏。
5、修真观古戏台
修真观对面隔着中心广场是一个戏台,它是修真观的附属建筑,最早建于清乾隆十四年,后遭到毁损,但这戏台是1919年修缮以后就一直保存到今天,所以这里的人都称其为古戏台。现在戏台前锣鼓声不断,每天上午、下午逢整点都有演出,演出者是三个老人,其中两位是夫妻,从乌镇开放以来,长年都是他们两个人在古戏台演唱,唱的是当地的地方戏曲叫桐乡花鼓戏,都是有地方方言演唱的,由于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桐乡花鼓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面对因失传而永远消失的局面。古戏台正对面便是修真观,它最早建于北宋年间,据说,咸平元年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修真得道,所以取名修真观。与苏州玄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江南三大道观。修真观自建成至今,经历多次毁损与重建,至乾隆十四年格局基本定型。现在的修真观,前为山门,中为东岳大殿,后为玉皇阁。山门有付对联,上联是:人有千算。下联是:天则一算。横批位置则挂着一个大算盘。
6、乌镇茅盾故居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茅盾故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0最早的党员之一茅盾(沈雁冰)同志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茅盾故居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17号。故居房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临街四开间两进木构架楼房,分东西两个单元,建筑面积44425平方米。一八八五年前后,茅盾的曾祖父购作住宅。楼房后面有一个半亩地大小的园子,茅盾的曾祖父曾在那里盖了三间平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茅盾用稿费并亲手设计草图,翻建成带有日本民房风格的书斋,建筑面积10492平方米。茅盾自一八九六年诞生至一九0九年离乡求学,在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一九八三年茅盾故居经中央批准筹建修复,依照茅盾童年时代的面貌进行了整修和复原。
7、访卢阁
据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卢同的人,夫妻俩开一爿茶馆,勉强糊口度日。一天卢同听人说,太湖边山岗上有茶叶树,可以任人采摘,于是对妻子说:“我们是小本经营,没钱买进很多茶叶,我想抽身到太湖边山上采点茶叶回来,省点开销。”卢同不太懂采茶,他来到太湖边的山岗上,顺着崎岖的山路走去,想找人请教请教。走着走着,突然在山间小路旁边,发现一个白发银须的老人晕倒在地,身上还背一只篓子。他急忙走上前去,伸手一试鼻息,还微微有气。他赶忙扶起老人,手掐人中,大声喊道:“大伯,大伯,快醒醒!”过了一会儿,老人才能微睁双眼,有气无力地将手伸向那只竹篓,做了一个抓的手势,又向嘴里指指。卢同领会他的意思,连忙从竹篓里抓起了一把叶子,一张一张地塞进老人的嘴里。老人慢慢地咬嚼着,没过一袋烟工夫,老人便清醒过来。原来老人姓陆名羽,也是来采茶的。
8、丰子恺漫画馆
在浙江嘉兴市石门镇丰子恺故居缘缘堂东南隅,有一座黛瓦粉墙、高低错落的楼堂建筑,与丰子恺故居连成一体,这是我国首个漫画馆——丰子恺漫画馆。丰子恺先生(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故居石门缘缘堂建成于一九三三年春。堂由主人亲自设计。构造用中国式,全体正直,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深沉朴素之美。一九三八年一月毁于侵华日军炮火。后由桐乡县人民政府按原貌重建。丰子恺先生在新加坡挚友广洽法师资助。落成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
9、西栅
西栅景区占地面积三平方公里,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畔,由十二个碧水环绕的岛屿组成,需坐渡船进入。历时三载磨砺,投资近十亿,乌镇西栅真正呈现了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风貌。相对一期保护开发工程,二期西栅景区的保护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内有纵横交叉的河道近万米,形态各异的古石桥72座,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北部区域则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一、二期景区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期是个与其它古镇类似的“观光型”景区,而二期则是一个中国罕有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型”古镇景区,古镇不再仅仅是一个“活化石”、“博物馆”,而是完美的融合了观光与度假功能,成为一块远离尘嚣的安谧绿洲。
10、乌将军与古银
乌镇市河西岸,有棵古老银杏树,树又高又大,要三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十里外就可望见树顶,古银杏从唐代传到现在,已有一千年的历史。这棵银杏,与唐代一位英雄有关。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爱国爱民,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要称霸,就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百姓无法生活。皇帝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军吴起,率兵讨伐,他们穷追猛打,直打得叛军望风而逃。-兵追赶到乌镇的车溪河畔时,李琦突然挂出免死战牌,要求休战。乌将军就地扎营,待机再战。谁知就在当天深夜,叛军却偷袭营地,乌将军奋起迎战。李琦向后退到车溪河边,从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乌将军越马上桥,被一阵乱箭把乌将军及他的青龙驹射死。原来李琦在桥堍下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
桐乡有哪些旅游景点
乌镇作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镇,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枕水人家”。2003年,乌镇被联合国授予亚太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后备名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录重置名录;2010年,乌镇旅游荣获嘉兴首个国家AAAAA景区称号。乌镇在古代被称为吴敦,它在春秋时期越过了吴江的边界。直到唐朝的咸通才称之为乌镇。这个地方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地处富饶的杭嘉湖平原中心。历史上是两省(浙江、江苏)、三州(嘉兴、湖州、苏州)、七县(桐乡、石门、秀水、婺城、贵安、吴江、震泽)的错地。陆上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全镇。通过姚镇公路可与省盐湖公路、国道320、318、沪杭高速、沈家湖高速、乍嘉苏高速相连。乌镇距桐乡13公里,距嘉兴、湖州、吴江27公里,距杭州、苏州45公里,距上海60公里。
扎西风景区占地三平方公里,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由十二个岛屿组成,四周碧水环绕,需要渡船才能到达。历经三年磨砺,近十亿投资,乌镇扎西真实呈现了江南古镇的原始历史风貌。与一期保护开发项目相比,扎西景区二期保护开发更加完整和彻底,人与环境、自然、建筑更加和谐。景区内保存有25万平方米精美的明清建筑,横贯景区东西的扎西老街全长18公里,两侧的临江楼阁绵延18多公里。有近万米纵横交错的河流和72座形态各异的古代石桥。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中国古镇之最。景区北部区域是5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一期和二期景区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期是类似于其他古镇的“观光”景区,而二期是国内少有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景区。古镇不再仅仅是“活化石”和“博物馆”,而是观光和度假功能的完美结合,成为远离喧嚣的静谧绿洲。扎西街区的名胜古迹、手工艺作坊、经典展览馆、宗教建筑、民俗风情、休闲场所让人流连忘返。自然风光很美,灯光夜景很壮观。
桐乡市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一、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县北部,地势低洼,为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河港密布、纵横交叉,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此处钟灵毓秀,自古人才辈出。
如今的乌镇仍保留着许多水乡所特有的河港、桥梁、临河建筑、街道、店面等。清晨或傍晚你若沿东西市河漫步,将使你流连忘返。
二、桐乡红杉_景区
红杉_(中国)旅游景区坐落于“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的杭嘉湖平原桐乡,位于桐乡市龙翔街道杨园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靠京杭大运河,北连龙翔街道宗扬路,东临金牛塘,西接江南水乡特色的,错落有致的田野和村庄。
景区因遍地种有绿色大熊猫——红豆杉树而得名,融合人文观光、生态农家乐、科普教育、休闲养生、特色商铺、水乡度假多种风格于一身。
三、濮院古桥群
濮院古桥群位于濮院镇老镇区。濮院建镇于南宋,旧镇的规模与布局在宋元濮氏定居时已具雏形,明清时又加以扩展,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濮院古桥梁群现有古桥梁9座,分别为:众安桥、女儿桥、栖凤桥、大德桥、大有桥、大积桥、定泉桥、秀桐桥及王板桥。
四、木心美术馆
2015年11月15日,乌镇木心美术馆举行开馆典礼。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木心美术馆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
美术馆的一楼与二楼,共分五间专馆,长期陈列木心作品:序馆以实物综合介绍木心生平;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馆陈列木心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包括其“狱中手稿”。
五、崇德城旧址与横街建筑群
崇德城旧址与横街建筑群位于桐乡古镇崇福。崇德城旧址包括城墙遗址、护城河及运河古桥梁司马高桥。崇德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就已置县,但建城较迟。
崇德城墙最早建于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十九年,为防倭寇进犯,当时的海防长官下令拆崇德城墙,将砖石全部搬运到乍浦筑城,崇德老城墙至此拆毁。
石门旅游景点有那些
石门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禅之乡”,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接下来我搜集了石门旅游景点有那些,欢迎查看。
夹山国家森林公园
夹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城东南八公里处,因境内东西双峰对峙、南北一道中通而得名“夹山”。森林公园规划区域面积1530公顷,现经营面积740公顷,森林覆盖率90%以上,园内群峦叠翠、万木峥嵘,空气清新、环境幽雅,以人文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成为江南名胜,是邑郊园型森林公园,2014年被评为“中国AAAA级旅游区”。现有灵泉禅院、闯王陵、洗墨池、玉玺井、善会墓、圆悟塔、碧岩泉等景点。
石门文庙
石门文庙,又称孔庙,位于石门县楚江镇文庙路6号,石门县博物馆并设院内。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庙址几经变迁,现存孔庙为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石门县令周邦领建,建筑群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现尚存两个四合院。1983年石门县政府决定将孔庙移交文化部门管理、维修。1984年5月,被列为石门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孔庙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门孔庙融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于一体,其木雕、石刻含浓郁的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特色。
闯王陵
位于湖南常德市石门县夹山中心景区石常公路西侧的奉天玉和尚墓原址,闯王陵与夹山寺毗邻,按清代澧州知府何磷亲临夹山勘访所记原貌重建。闯王陵占地2公顷,由陵卫、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等组成。陵前高悬的牌匾——闯王陵,是1995年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学会会长刘重日老先生的题词。闯王陵气势恢宏,庄严肃穆,被誉为“湖湘第一陵”。是现代人为李自成建的皇陵,为江南最大的皇家园林。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壶瓶山
壶瓶山位于湖南石门县西北部,是湘鄂两省分界山,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主峰高达20987米,为湖南第二高峰。壶瓶山山顶四周高,中间低,形如壶口,故名壶瓶山。壶瓶山旅游区是全球二百个重点生态区之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被誉为“地球怪圈”(北纬三十度)上的"自然迷宫",东半球上的“诺亚方舟”,古为遥望隘土司设寨固守之地。
诗曰:
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
虎港流碧水,大胜耸丹霞。
皂市遗址
皂市遗址位于湖南省石门县皂市乡石坪村,面积达7万平方米,是1959年发现的。文化层厚1-2米不等。遗址分布区的东、西两头包含有新石器时代、商、东周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商文化层堆积较厚,遗物较丰富,个别探方有商周之际的文化遗存。遗存有大量的石器、陶器、动物骨骼,反映出狩猎在经济生活中有很大的成份。
该遗址的发掘,是湖南省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的一个重要成果,对洞庭湖区原始文化分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长江中下游龙山文化三个阶段有重大突破,该遗存还早于大溪文化。皂市下层文化遗存的发掘,把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推溯到7000年以前。
198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洞
位于湖南石门县,龙王洞,洞中有水,洞中有洞,洞上叠洞,洞环水绕,景点密布,景观奇特,可谓步步有景,处处藏珍,十里曲洞,十里迷宫,十里玉琢,十里彩屏。而洞前有湖,洞口有河,则是其独特之处。游人泛舟徐进,由湖山一色渐入洞水一色之佳境。 穹顶洞壁的钟乳石投影水面,与水中晶莹玲珑的奇石浑然一体,在彩色灯光的照耀下,愈显绚丽多姿,使人恍若步入龙宫仙境。泛舟进洞四百米许,舍舟登岸,但见钟乳石千奇百怪,倒悬洞顶,石笋石柱错落:“朝龙殿”、“瑶池”、“灵芝宝菌”、“龙王宝座”等五十多处景观,今人目不暇接。更兼头顶滴水如琴,脚下清泉如瑟,冬暖夏凉,使人游兴愈浓,流连忘返。龙王洞在石门县城西北28公里处,正在1829省道干线边。距龙王洞8公里有热水溪温泉疗养中心。
热水溪温泉
热水溪温泉位于石门县中西部的维新镇境内,距县城62公里,毗邻龙王洞,与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同一交通线上。热水溪温泉水温及涌水量在全省居第四位,热泉质量是湘西北地区最好的:一是流量最大;二是温度最高;三是富含矿物元素;四是清洁无悬浮物。温泉泉水中富含钙、硫、硒、锶等多种人体有益元素,常年水温52℃—54℃之间,流量达002立方米/秒。温泉泉水对风湿、类风湿及各种皮肤病均有较好疗效。清光绪年间,著名广州茶商卢伦次在次投资修建简易浴池,供附近群众及湘、鄂、川等地商贾沐浴。1982年,原有设施被一场历史罕见的山洪冲毁。
奔[奔,读音作bēn(ㄅㄣ)]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黄帝裔孙颛顼之妻滕奔氏,属于以部落称谓为氏。
据西汉学者戴德所著《大戴礼·帝系》记载:
“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黄帝产玄嚣,玄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
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案]《史记》作句望。句芒产蟜牛,[案]《史记》作桥牛。蟜牛产瞽瞍,瞽瞍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案]各本讹作及象产傲,今据《礼记·祭法疏》所引订正敖衍文。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西陵氏之子,[案]各本不重西陵氏三字,今从方本。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案]《史记》竹江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案]《史记》作昌仆。产颛顼。
颛顼娶于滕奔氏,[案]各本脱奔字,《路史》注引滕奔氏,《世本》作滕濆,今据以订正。滕奔氏之子,[案]各本讹作滕氏奔之子,今订正。谓之女禄氏,产老童,[案]《史记》作卷章。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
滕奔氏,亦称女禄氏,历代许多史籍中仅记载其为女禄氏,为旁称,未记其本部落自称滕奔氏,即正称。有些史籍中称其为滕坟氏、或腾隍氏、或胜奔氏,因此戴德在《大戴礼·帝系》中考订补注为“滕奔氏”。
滕奔部原为共工氏九部落联盟之一,共工氏九部所在居帝称九州。共工氏后与颛顼争夺帝位,在争战中被颛顼的部落联盟的军师苍舒和大将仲容以诱敌深入的战略,在今河南省嵩县北黄河附近将共工氏联盟的精锐部队一举击败,之后,滕奔部首领率九州之首的冀州民众归降于颛顼。
颛顼称帝,号少昊,得赐嬴姓,配若水姬氏(邹屠氏)、滕奔氏,寿九十八岁,葬山东濮阳。
颛顼帝妃的滕奔氏,全名叫“滕奔鹿”。其族因有滕奔鹿为帝妃,因以称滕奔氏,世代相传至今。滕奔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奔氏、滕氏、鹿氏者,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帝王刘氏后裔,属于避难夷化为氏。
东汉末期,豪强纷争,战乱叠起,至三国初期,刘汉皇族宗亲子弟纷纷外逃,有迁逃至琉球,再迁至倭奴国本土者。
倭奴国是刘氏较早到达的海外地区之一。据日本史籍记载,刘氏最早到达倭奴国是在两汉时期。当时,中国与倭奴国有使节往来,到东汉初期,倭奴国还派使节到中国朝见,汉朝光武皇帝刘秀就曾赐给倭奴国国王“汉倭奴国王”的金印。从该时候开始,就有一部分汉朝皇室成员因出使、避难等原因,开始渡海来到倭奴国。
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开拓倭奴国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桥、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写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玄孙。
日本原田家族族谱《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称,阿知王是汉献帝的玄孙。当年曹氏灭汉建魏,汉献帝刘协被魏文帝曹丕贬为山阳公,建都山阳郡下的浊鹿城(一名青阳城,今河南修武)。阿知王在这时也随东汉皇室遗民便从洛阳徙居浊鹿。后来司马氏灭魏建立西晋,刘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没有改变,但实际情况开始恶化。
倭奴国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刘阿知见当时天下混乱之像已生,便于农历5月1日召集旧臣商议对策。刘阿知说: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东国于日本,有圣天子,遂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这样,刘阿知便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舅舅赵舆德和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两千零四十人,离开中国本土,飘洋过海,几经艰难,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来到日本。阿知王到达倭奴国后,被倭奴国国王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现在都有“阿知宫”,是后人祭祀阿知王的场所。
据记载,当年随阿知王来倭奴国的,还有段氏、郭氏、李氏、多氏、皂氏、朱氏、高氏等七个姓氏。阿知到倭奴国国王后,又奏请倭奴国国王,派遣使都前往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将许多流落在这些地方的同乡族人招来倭奴国国王。因人多地狭,倭奴国国王又将他们分置各地。
日本大化《新撰姓氏录》记载,阿知使主的儿子刘贺都,后被日本雄略天皇赐姓为直,子孙因此以直为姓。他的儿子山木直,是兄腹祖也,本名山猪;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是中腹祖也;次尔波伎直,是弟腹祖也。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坟、桧原宿祢等二十五个姓氏的共同祖先。尔波伎直则是山口宿祢等八个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后裔后来也衍生出数十个日本姓氏。
作为汉朝皇族的刘氏移民倭奴国一事,在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上都有记载,因此应属历史事实。这部分刘氏族人拓殖倭奴国后,大都没有继续使用“刘”的姓徽,而是完全融入了倭奴大和民族,衍变成新的日本姓氏。他们移民倭奴国,带去了当时中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极大的促进了倭奴国文明的发展。因此,他们以其固有的文化素质,很快成为倭奴国社会中地位尊高的新贵族。如阿知使主的儿子刘都贺就将当时中国的纺织技术传入倭奴国,他因此被称为都贺王。特别是到日本朱雀天皇时代(公元930~946年),阿知王后裔、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十五代孙大藏春实官任征西将军,为平定当时日本发生的“天庆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日本朱雀天皇天庆三年(公元940年)农历5月3日受到日本天皇的嘉奖和赏赐,被赏赐锦御旗、皇族纹章、军配。当此之时,这支刘氏皇族后裔“恩宠伟大,威势极盛”。
自从大藏春实之后,大藏家族一直任长门守、太宰大监等显要职务。
当年刘阿知归化倭奴国后,被赐姓为“东汉使主”。到日本仁德天皇六十年(公元372年)四月八日,阿知的后裔被赐姓坂上,再到日本雄略天皇十六年(公元471年)农历10月1日,阿知的后裔又改赐姓为“大藏”。
大藏氏中的大藏春实,因功被封为征西将军后,曾在日本九州原田筑城。此后,他的后裔就世代居住在原田城。到日本天承元年(公元1131年),这支居住在原田的刘氏后裔正式以原田为姓,形成今天日本社会中最著名的姓氏家族。在日本侵华的罪恶历史中,原田氏家族一直在扮演着最不光彩的角色——血腥最重、战犯最多,如今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政治核心。
到如今,原田家族已传衍到刘邦的第九十三代。这支源出中国刘氏的日本原田家族,在日本九州福冈市建立了汉太公庙。他们至今保存着代代相传的族谱,注明自己的刘邦的后裔,而且按照传统的礼节到太公庙对刘邦等刘氏远祖进行定期祭祀。
据刘邦第七十一代孙、日本高桥通泰先生提供的《岛田高桥家系图》记载,这支加入日本大和民族的刘氏后裔,传到大藏春实的第九代孙大藏种直,生有五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别形成五个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赖种,移居高桥城,以高桥为氏,后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桥氏;次郎大藏幸种,移居江上城,以江上为氏,后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三郎大藏种雄,以秋月为氏,是为大藏秋月之祖;四郎大藏种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为氏,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五郎大藏种景,以波多江为氏,成为大藏波多江氏的开姓始祖。到今天,由中国刘氏繁衍而成的日本高桥氏,已传到刘邦的第七十三代。
在非嫡系皇族宗亲子弟中,有改姓氏为刘奔氏者,后逐渐分衍有筑奔氏、岛津奔氏、叶奔氏、日奔氏、王奔氏、野吕奔氏等,其“奔”字是专门特忆其奔逃之史。
唐朝时期,有刘奔氏后裔返回中原入长安留学,有留居陕西地区者,后有回复为刘氏者,亦有简化称奔氏者,今主要分布在晋、陕二省。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库奔适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库奔氏,亦称科本氏,世居厄鲁特(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地区)。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ben Hala。在明朝时期冠以汉字单姓为奔氏、库氏。
二迁徙分布: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陕西省的延安市,山西省的保德县、广东省的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贵港市等地,均有奔氏、滕奔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奔洪进:(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举人。
奔 布:(公元1937~今),达斡尔族;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自治旗巴彦托海镇人。著名广播电台编审。
毕业于海拉尔第一中学校。
1958年5月~1997年7月从事蒙话广播工作,四十年来录制六千余首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文艺节目。他编写的十四部专题节目分别获国家、省区级一等奖五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五次。
论文《关于达翰尔民族民间音乐》荣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论文金奖,又获世界学术贡献论文金奖。论文《关于达斡尔民族民间音乐》刊登在《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第二集上。
作品《声誉世界的歌唱家—记蒙古著名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荣获金质章四十周年》荣获全国文艺作品交流会上一等奖。担任责任编辑的《呼伦贝尔歌曲选》、《金色的曙光—敖尔图歌曲集》出版,这两部书曾作为呼伦贝尔书展的展品在北京展出。作品《声誉世界的歌唱家》已列入《中国跨世纪领导论坛》之中。
出版了专著《奉献者的足迹》。论文《洋溢着独特民族风味的民歌—浅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歌》刊登在《中华新论·全国优秀科技理论研究成果信息库》第二集上。
1998年荣获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颁发的铜片“世界名人证书”。1999年获中华人才对外友好交流中心,中华精英大全编委会颁发的铜片“中华名人证书”和“中华精英”奖章。又获世界著名机构联合庆祝1999~2000活动委员会颁发的“千年之交”纯金勋章。再获中华骄子编委会颁发的“中华骄子”荣誉徽章。
濮氏-姓濮的名人-濮姓起名字-濮姓的起源与家谱
本文2023-11-07 22:25: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2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