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八代怎么称呼?
八代称呼: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
在祖宗十八代中,分为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除却上面的八代,还有一位鼻祖。
这九代是十八代中的上九代,按次序称谓:
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扩展资料
除了上九代,还有下九代,按次序称谓:
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祖宗十八代的每一代人的叫法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辞书《尔雅·释亲》,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亲属关系表述的著作,后世沿用的很多称呼都源自于这里。《尔雅·释亲》具体创作的年代已不可考,后世也多有增删和更改,自汉朝以后,书中的内容就基本定型。
参考资料:
宗族称谓
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
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
子嗣、太宗、小宗: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宗子: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
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支子。
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
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
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嗣子:无子而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嗣子一经礼法认可,地位与亲子等同。古代礼法对嗣子问题,有明确的规定。一、必须是同姓。二、必须是同宗的支子。三、辈分必须相当。
公子:诸侯王(公)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公子。另外诸侯的女儿也可以称作公子。
考妣:父母又称为考妣。后多指已死的父母,即亡父亡母。
继父:生父死后,母亲再嫁之夫称为继父。
八母:八种身份不同的母亲,即指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和乳母。
嫡母:妾的子女称父之正妻为嫡母。对于嫡母,服制是斩衰三年。
继母:父亲的后妻称为继母,对于继母,服制也是齐衰三年。
养母:过继儿子称收养他的母亲为养母。对养母服制是斩衰三年。
慈母:妾所生之子,其母死后,其父令别的妾抚育,此别妾就是此子的慈母。
嫁母:亲母因父亲死后再嫁,称作嫁母。为嫁母服齐衰杖期。
出母:被父亲休弃的生母称作出母。为出母服齐衰杖期。
庶母:父亲的妾称为庶母。士为庶母服缌麻。
乳母:父妾之中曾乳育己者称她为乳母。为乳母服缌麻。
九族:
九族所指,说法不一。一说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己身、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姊妹、儿子);母族三即:母之父
(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岳父、岳母。
扩展资料
礼俗称谓
君:周代称诸侯为君。君在天子之下,大夫之上,指的是诸侯。秦统一天下后,称皇帝为君。君还是战国、秦汉时期贵族、功臣的封号。如齐国田文号盂尝君,魏以子无忌号信陵君,汉郦食其号广野君,刘敬号奉春君,君后来又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故父和夫也可称君。
臣:上古指男性奴隶。后来“君”与“臣”对举,臣包括因君外的任何人。后“臣”引申为对己的谦称。
士:商、西周、春秋时统治者的最低层及其成员。周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的统治区域,担任家的官职的通常是士,称为家臣。
民:上古时把奴隶称作民。或称黎民、群黎、苗民、众人、庶人、庶民,通称庶民。臣与民在上方都是奴隶,但有区别:臣是柔顺驯服的奴隶,民是暴戾难以驾驭的奴隶。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甚至杀死。“工”、“奴”、“奚”、“臣”、“妾”等都是奴隶,仆侍、妾婢、阍人(看门人)、寺人(宦)等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奴隶,金工、车工等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奴隶,大量的则是从事农业的奴隶。
君子:古代对贵族男子的通称。又泛指有道德的人,君子常常和小人或野人对比。此外,妻称夫也叫君子。
百姓:古代对贵族的总称。商代的奴隶主是贵族,总称为“百姓”(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商王是贵族的最高代表,自称为“余一人”,周代仍有这种称号,战国以后,“百姓”为平民的通称,与“民”为同义词。
黎民:平民也称黎民,亦即“众民”的意思。因“黎”通“骊”,黑色,“黎民”因黑发而名。
黔首: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商黑色,平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帮称“黔首”。
布衣:即“平民”,古代人富人穿丝,平民穿麻布,所以称“布衣”。
庶人:又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西周时庶人可作为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比奴隶高。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的一般平民。
鄙人: “鄙人”本意指发居于郊野之人。后古人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 不高,见识浅陋。
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臣”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后采也完全表示谦称。
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词。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小可:宋元间人自称谦词。
小生:旧时晚辈对尊长称自己的谦词。
小子:旧时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自称的谦词。
晚生:旧时父人对前辈称己的谦词。
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词。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妄:旧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不妄意为无才能的意思。
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 晚生 后学 晚侍 年轻人在年长者面前的谦称。
在下:自称的谦词,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妾是旧时正妻之外的小妻、侧室、偏房,在家庭中地位极低,故妇女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奴、奴家: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奴即表示不自由,从人役使的仆役,故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有时男子亦以之为谦称。
未亡人:寡妇的自称。
-亲属称谓
祖宗十八代的称呼
中华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辈分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含义,古人是非常重视长幼尊卑的,几千年以来,家族文化滋养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宗族文化中,亲戚关系的成为能够条理分明地表达尊卑有序。
其中,祖宗十八代这个词我们一定并不陌生,在平常两个人进行吵架的时候,总会问候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那么为什么是十八代而不是十七或者十九呢?祖宗十八代到底有着怎样的深意?
祖宗十八代的起源
最早说到祖宗十八代,要从春秋战国说起。秦国和楚国两个国家进行联姻结盟,从秦穆公到秦惠文公一共有十八代,但是到了秦惠文公时期,秦国楚国两国关系破裂,战争随之爆发。到了秦武王即位的时候,两国十八代的联姻关系也中断了,于是秦王派了巫师写下诅楚文,诅咒楚王违背盟誓,祈祷秦国打败楚国。
“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僇力同门,两邦若壹,绊以婚姻,袗以斋盟,日枼万子孙,毋相为不利。兼倍十八世之祖盟,率者侯之兵以临加我。”诅楚文的大概意思说,秦国祖先和楚国祖先约定好两个国家和睦相处,不仅联姻而且子孙后代不相互侵犯。但是今天你楚怀王背信弃义,还带领军队攻打秦国,你楚怀王对不起自己的祖宗十八代。后来祖宗十八代这个词就流传了下来。直到了东汉时期的字典《尔雅》上,这个词被定义下来,说的是自己上九代、下九代的称呼。
十八代具体叫什么?
鼻祖(始祖):九世祖。古人认为怀孕的时候鼻子是最先成型的,所以始祖也被称为鼻祖,指的是第一或者创始者,也用在各种文化流派、事业的创始人上。
远祖:八世祖。顾名思义就是跟自己很远的祖先,能够知道的信息非常有限。
太祖:七世祖。指的是相隔太远的祖宗。
烈祖:六世祖。烈通列,有列举、列位的意思,指往下排列的祖宗,但是又被太祖还近一点。
天祖:五世祖。天的本意是头,头在身体的上面,天在地的上面。所以天祖说的就是比较高的祖先。
高祖:四世祖。高,本意是楼台的高大形状。高楼比地高,比天低。
曾祖:三世祖。指的是自己隔两代的祖宗。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自己:作为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自己是包括在十八代里面的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子丑寅卯,子在地支中处于第一位,寓意子孙有条不紊的繁衍下去。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孙子由“子”和“系”组成,讲的是血缘的传承。
曾孙(重孙):三世孙。曾通增,就是在孙子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辈。
玄孙(元孙):四世孙。玄字有二层意思:一是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无穷变化。二是很远,看不到结果。喻意是永无穷尽。
来孙:五世孙。古人七十岁机已经是“古来稀”,所以基本是看不到这一辈的孙子了,属于“未来的孙”。
晜孙:六世孙。晜古代同“昆”。《尔雅·释亲》:“父之晜弟。又,来孙之子为晜孙。注,晜,后也。”
仍孙:七世孙。“仍”有因袭、沿袭之意,仍孙是指沿袭、一脉相承下来的孙辈。
云孙:八世孙。云,在空中非常缥缈遥远。
耳孙:九世孙。比云孙还遥远的就只能是有所耳闻的了。还有另一个说法,古人认为肚子里的婴儿耳朵是最后成型的。对应了前面的鼻祖。
祖宗十八代这些称呼的意义在于,炎黄子孙们都有非常深厚的寻根情节,家谱加载了先人的丰功伟绩也记载了先人耳提面命,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结晶。
祖宗八代怎么称呼?
本文2023-11-07 21:12:0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