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森玉的人物生平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2收藏

徐森玉的人物生平,第1张

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长兼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三人领导小组成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一生为查访、发掘祖国文物奔走天南地北,发现大同的辽代古寺、赵城的元代戏台、房山石经山唐代地契、北京的元代阿拉伯式浴池、蓟县唐代寺庙、三门峡摩崖石刻等,尤其是赵城古寺藏的多达44卷的石刻大藏经,更是稀世之珍宝。为国家征集鉴定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其中有晋代王献之,宋代司马光、苏轼的真迹,春秋、战国和商代的青铜器,殷墟出土的一批甲骨片,秦汉以来的不少帝皇印玺等。居沪30余年,积集书籍15000余册。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

1971年5月19日,徐森玉在上海含冤去世。 徐森玉毕生为文物、古籍的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

抗日战争开始,北平沦陷前夕,他将北平图书馆珍藏的一批善本书和唐人写经8000多卷,抢运到上海保存。上海沦为“孤岛”时期,他又与郑振铎一起几次设法转移,才未遭日军掠走。

抗日战争初期,他冒险潜回北京,与孙仲章共同策划将尚陷北大研究所的“居延汉简”2万余枚秘密运出北平,寄存香港大学图书馆。民国27年(1938年)春,不辞艰险,押运故宫文物转移至后方安全地带。途经贵州安顺,由于车祸事故,足部受伤致残。“孤岛”时期上海不少珍贵古籍流失海外。上海文化界著名人士张元济、郑振铎致电重庆,要求政府抢救古籍。民国28年底,他受重庆方面委派赴沪收购善本图书。历时七个月,与郑振铎一起竭尽全力抢救举世闻名的藏书家——刘氏嘉业堂、张氏适园、刘氏回海堂、陶氏涉园、邓氏凤西楼等所藏珍贵版本古籍,拣选、收购了一大批,而且冒险将最精的82部宋元版本502册,亲自携带经香港转运至重庆,为保护祖国古籍作出了贡献。

抗战期间得悉日本帝国主义计划抢走山西赵城的金代刻本《赵城藏》佛经4000多卷,为了避免这批国宝落入日军手中,他通过郑振铎转告中共地下组织,终于由山西的八路军派出一支队伍赶赴赵城,把这批珍贵文物抢救了出来。

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逃往台湾,行政院下令故宫博物院把珍贵文物造册上报、装运台湾,遭徐森玉反对。国民党五个部门联合聘请他赴台湾主持文物工作,他却婉言谢绝,毅然留在上海。

徐森玉和二希帖

解放初期,徐森玉参与筹备建立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他利用自己与国内收藏家的关系,运用本人鉴别专长,全力以赴开展了文物征集工作,访求文物珍品、善本图书,为博物馆、图书馆收购了大量稀世之宝。1951年,为了征购晋王献之《中秋帖》和王询《伯远帖》,亲自陪同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赴澳门,将《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中的“二希”购归。此外,他还在上海的银行保险柜中,发现了太平天国的重要文物“天王玉玺”两方,后调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徐森玉在担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和上海博物馆馆长期间,征集了晋王献之《鸭头丸帖》、唐怀素《苦笋帖》、宋司马光《手迹》、宋苏轼《文同合卷》、宋拓孤本《凤墅帖》、《郁孤台帖》和明天启刻《萝轩变古笺谱》等,均为稀世珍品。

1962年,经徐森玉动议和督促,将密封在铁箱内30多年的宋刻龙舒本《王文公文集》玻璃版底片从故宫博物院找出来,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予以影印出版,为古文献的整理、保存作出了贡献。

由于徐森玉对文博工作的重大贡献,中央文化部于196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时为徐森玉颁发了奖状。 1881年(清光绪七年辛巳)徐森玉(名鸿宝)生于夏历七月廿三日于浙江吴兴(今湖州市)菱湖镇。兄守之(名鸿猷)长其9岁。母亲闵氏,出身名门,世代以刊刻古籍为业。

1884年父亲携全家至江苏泰州谋职、定居。弟鹿君(名鸿宾)生,小其三岁。母亲授其诗书。1888年父亡。1890年家境贫寒,兄守之只身入川为幕府,闵太夫人携两兄弟投奔江西九江知县之本家叔父。太夫人在县衙家塾教授侄女辈,两兄弟则附读于县衙之家塾。

1893年徐森玉天资聪敏,且已有古文功底,家塾两年后,塾师已无力任教,乃建议其投考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入白鹿洞书院,受业于式枚(晦若)之门8年,打下国学、版本目录学基础。

1900年有科学救国思想,弃科举而考入山西大学堂,读化学。1902年以每年所得奖学金之部分,供弟鹿君入山西大学堂读书。撰写《定性分析》一书,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0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堂化学系。时山西大学堂监督(校长)宝熙(字瑞臣,清皇族)甚赏其才华,经常接其进府谈古论今。徐森玉以后成为一代著名古文物鉴定大师以及金石学、版本目录学专家,与宝熙有关。

1906年至奉天任测绘学校及实业学校监督(校长)。1907年回泰州与王氏完婚。1908年编撰《无机化学》出版。1911年为红十字会赴武昌救护辛亥革命志士。1912年任教育部佥事。安家北京,初住石驸马大街内鲍家街,与周肇祥(字养庵)同住,后迁至都城隍庙街(今成方街)。

1915年清史馆成立,赵尔巽任馆长,聘其为协修,主修《职官志》。1918年任教育部佥事和秘书,和鲁迅共事。1919年委托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影印《北山录》。1921年6月3日,北京国立八校教职员请愿,马叙伦、李大钊、沈兼士等在总统府(新华门)前被军警打伤,由其护送至德国医院救治。

1924年11月,冯玉祥逐溥仪出宫,徐森玉被派驻由当局与逊清共同组成的善后委员会工作,担任古物保管委员会顾问及东陵盗案审查委员会委员。是年,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

1927年中年皈依三宝,精研唯识,与韩德清居士建三时学会。是年秋,迁居三时学会,公余之暇,茹素研读经书。1931年与袁同礼、赵万里集资购明万历丁巳(1617年)刻本《金瓶梅词话》,并影印120部。1933年故宫文物迁往上海,藏法租界四川南路天主堂,参加精选文物。

1937年8月,故宫文物南迁,率第一路由南京出发溯江至武汉,转由粤汉路到长沙。11月,由长沙潜赴天津,抢救居延汉简。1939年春,主持故宫古物南迁,在贵州安顺逗留经年,住读书山。因日寇又将西侵,只得与同伴携带文物进行更艰巨之转移,翻越数十道大山,历时两月,始到重庆。时腿部伤残,不良于行。

1940年12月,至上海,与郑振铎、张寿镛、张菊生、何炳松收购古籍善本。至1941年7月结束,携带80箱孤本善本赴香港,经桂林到重庆。1941年将在上海所购古籍精选编为《玄览堂丛书初集》。“玄览”二字取意《文赋》:“伫中区以玄览,移情志于典坟。”1942年为抢救《赵城藏》献策。该藏后由山西八路军抢救成功,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1947年6月19日,集中于重庆的故宫博物馆文物,开始向江苏南京发运,历时半年,全部运到南京朝天宫库房。1948年11月中旬,在蒋复璁电召下赴南京,于翁文灏宅参加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联席会议,与会者还有王世杰、朱家骅、翁文灏、傅斯年、李济等,讨论文物迁台事。会上推徐森玉、李济督运及照料文物。12月13日,徐森玉在给台静农信中言及此事云:“衮衮诸公妄以台湾为极乐国,欲将建业文房诸宝悉数运台,牵率老夫,留京十日,厕陪末议。期期以为不可,未见采纳。”从此与故宫博物院脱离关系,隐居上海,并将南京所予赴台湾机票上交。1949年5月,上海解放。8月,陈毅领导建立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任命文物专家李亚农为主任,党外人士、著名文物鉴定家及图书版本专家徐森玉为副主任。

1951年秋,受周恩来总理委派和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马衡南下至广州,赎取“三希堂”中之“二希”(即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经二老鉴定确属“二希”无误,乃以35万元港币(合人民币27万元)易得,由马衡等带至北京,完成国宝回归之使命。

1953年收购刘体智所藏甲骨文1万片,并以1万元收购一枚宰丰骨(1930年代殷墟南小屯出土商代帝乙帝宰时期之牛肋骨),刻辞文字及图案均以绿松石嵌饰,精美绝伦。1960年80遐龄,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室为其祝寿。

1960年兼上海博物馆馆长及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主任,同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他策杖四处走访,为国家征集、鉴定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特别是晋代王献之、王羲之宋代司马光、苏东坡的真迹;秦汉以来的帝王印玺、商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殷墟出土的龟甲骨片。

1962年,中央文化部向徐森玉颁发了嘉奖令,表彰他为文物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握着他的手深情地称呼他为“国宝”。

“文革”伊始,便被打入“十大反动学术权威”之列,备受抄家、批斗之辱。

1971年5月19日,被“四人帮”迫害逝世,时虚龄91岁。

1979年2月16日,上海市为徐森玉举行骨灰安放仪式,郑重地平反昭雪,为他恢复名誉。

1985年,其子女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生前的一万馀册藏书全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鲍家屯村,别名杨柳湾、鲍屯村,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安顺以东20千米该村地理位置得当,真是风水宝地啊 2020年5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鲍家屯村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200元。也算是个一般的村落

       安顺屯堡人实为“明代屯军之裔嗣”,不是当地土著居民。因此防备森严,尚武之风很盛,鲍家屯村落由内、外八阵构筑形成,主为古时军事防御。内八阵以大庙为核心(中军),内瓮城为纽带。几百幢坚固的石头房屋构成八个防御阵地(八条街巷)。一道坚固高大的石头寨墙,把八阵包围起来,形成一座巨大的“迷魂阵”。外八阵以内八阵为中军(核心)利用其四周七座山峰和邢江河的有利地形,用石墙、碉堡、岩石、壕沟和河沟构筑成八道外围防御阵地。整体布局为一轴两区内外八阵构筑形成,强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 经历六百多年的风雨剥蚀,宛若一座明代的小型军事博物馆,使我们在惊叹这一历史再现的同时,去感触屯堡人的智慧和神奇的创造力量。”

   鲍家拳不太有名,目前所演练的套路内容有,护卫拳、四门挂锤、小四门等,棍术套路包括有大背棍、小背棍、一百单八棍等;鲍家拳具有相对稳定的动作技术结构,动作朴实,步法灵活,以拳掌护身为主,攻守兼备。但是今天,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无法对鲍家拳的传承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描述,鲍家拳也由于社会的大面积变迁而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机,流落于乡土社会的边缘。也许,这就是很多武术套路的命运吧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鲍姓的起源与家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鲍姓的起源与家谱 篇1

鲍氏

分布地区

山西上党郡,山东东海郡,山东泰山郡,河南河南郡。

历史来源

「鲍」源出

一﹕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夏禹后人,杞国公子敬叔,到齐国出任,食邑于鲍邑。因以鲍为氏。其子鲍叔牙,曾孙鲍国,世代为上卿。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俟力伐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鲍」氏。又代北复姓有「鲍俎」氏。

得姓始祖

鲍叔牙·夏禹裔孙敬叔之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其父敬叔被封于鲍,叔牙开始以封邑为氏,称鲍叔牙。叔牙少时与管仲友善,管仲家贫母老,他常给以资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他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及襄公被杀,小白得内援回国,被立为齐君,拟任他为上卿。他力劝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鲍之交,世传美谈。鲍姓子孙也就尊这位德行高尚的鲍姓先人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鲍姓很少为人所知,其主要活动在山东地区。宋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1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当时鲍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3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江苏等。明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4干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这二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66%。明时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江西等。全国形成以浙皖苏、陕西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

当代鲍姓的人口大约有67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4%,为全国第一百七十九位姓氏。自宋朝至今l000年中,鲍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态势。鲍姓目前主要分布于浙江、山东、青海、江苏,这四省大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河北、河南,这四省的鲍姓又集中了23%。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浙苏、西部青海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鲍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179)表明:在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和东部,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鲍4.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2.2%,居住了大约在浙沪苏、山东南端、安徽大部、赣闽北部、吉林中部和东段、黑龙江中部、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3%一0.26%之间全国总面积的12.6%,居住了大约30%的鲍姓人群。

家族名人

鲍照: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人,南朝宋文学家、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怀才不遇,羁族他乡,受尽坎坷。所作乐府诗多写边塞战争和征夫戍卒之情景。七言乐府对后世影响尤大。代表作为《拟行路难》,表现强烈的愤世激情。有《鲍参军集》。

鲍叔牙: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后因齐乱,随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任命他为相,他辞谢,保举管仲。后来齐国经管改革,日渐富强,齐桓公也成为春秋时期的首霸。

鲍慎由:处州龙泉(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学者。哲宗时进士,累官工部员外郎。曾从王安石、苏轼学,为文汪洋闳肆,诗尤高妙。有《夷白堂小集》。

鲍廷博:字以文。清朝安徽歙县人。家中藏书极富。乾隆时茧访遗书,廷博进家藏书600余种。又校刊《知不足斋丛书》30集,每集8册,收书200余种,在清代丛书中,以精善见称。著有《花永轩泳物诗存》。

鲍姓的起源与家谱 篇2

历史来源

「鲍」源出;

一﹕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夏禹后人,杞国公子敬叔,到齐国出任,食邑于鲍邑。因以鲍为氏。其子鲍叔牙,曾孙鲍国,世代为上卿。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俟力伐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鲍」氏。又代北复姓有「鲍俎」氏。

家族名人

鲍叔牙

春秋齐大夫,生卒年不详。少与管仲友善,知管仲贤而贫,分财多与;后鲍叔牙事齐桓公,管仲事公子纠,公子纠死,管仲囚,鲍叔牙乃荐管仲于桓公,卒佐桓公成霸业。世多称其知人而笃于友谊。

鲍靓 神仙太守

鲍姑

地望分布

山西上党郡,山东东海郡,山东泰山郡,河南河南郡。

人们把安顺一带的屯堡村落,比喻为“绿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岛”。说其“孤”,是指其特殊:极富音律的语言,江南风韵的石头建筑,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活化石”式的民间戏剧,等等。其中,那透现着明代遗风的服饰,给初到安顺的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各民族不同的服饰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积淀等。屯堡人的服饰以青、蓝色为主,不能不认为是他们对祖上来自长江一带的眷眷依恋之情的叙说。

屯堡男人的服饰以短对襟和长衫大襟为主。对襟短衣从中系扣,俗称“三个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两个下摆各有一个口袋而得名。对襟短衣一般用青、蓝、白布加工而成,钉5颗或7颗布疙瘩纽扣。穿长衫时,头包青布头帕或毛线头帕,腰系青布腰带。所穿的裤子裤腰和裤脚十分宽大,若把两只裤脚和裤腰扎上,可装百余斤粮食,既凉爽又实用。

夏天,穿草鞋或布鞋,着短衣;冬天着长衫,穿布帮皮底钉子鞋。这种长统的钉子鞋形同战靴,俗称“战要鞋”。这种“战要鞋”既有保暖作用又具防滑功能,是冬雨绵绵的贵州山区不可缺少的实用物。穿上这种战靴,屯堡男人显得威武雄壮,精神抖擞。正如一首山歌所唱:“战要皮鞋穿脚上,行走如风稳当当;走南闯北脚有劲,妖魔鬼怪也避让。”

外出赶场经商,屯堡男人总喜欢随身带着用麦草编织的草帽。这种草帽是女人选用白色的麦草,一根一根地衔接起来,编成长辫后再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制而成。精巧的麦草帽是女人心灵手巧的展示,又是深深爱恋的寄托。因此,麦草帽不仅是防雨防晒的用具,更是爱的信物爱的显示。难怪男人们唱山歌时就唱出这样的心声:“身披草帽去赶场,就像喝了蜜蜂糖。”

屯堡老者头戴毡窝帽或包青布头帕,身穿长衫,不系腰带,脚穿布鞋,手提长长的竹子烟杆。有的小肚子上吊着牛皮缝制的“包肚”装钱币。毡窝帽如同江南水乡男人所戴的毡帽,一般用毛线或羊绒制品加工而成。老者们一旦戴上一顶毡窝帽一辈子不会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头上,因此,这种毡窝帽始终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层油漆。

一根精致的烟杆是老者们的宠物。提着长长的烟杆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气的显示。长约12米的烟杆选用竹节密集的竹子加工而成,以竹节越多越密为最好。用麻线或铜线编成网包裹竹根成为烟斗,用桐油经常涂拭烟杆,使长长的烟杆黑红油亮,刁卜常诱人。烟杆上要吊金属链缀着的古钱币或核桃雕制品等饰物,既有装饰作用也方便把烟杆挂在屋墙上或手提行走。一根好烟杆是一件别致的工艺品。当你目睹屯堡老者口含烟杆流着口水如痴如醉地吸食时的那种神态,聆听着他们在吞云吐雾中讲述其老祖宗“调北征南”的往事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屯堡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衣着和装扮上。屯堡妇女始终保持大袖长袍尖头鞋等明代遗风,在众多的史料记载上多作了如实的描述。.

《安顺府志民风》记:“屯军堡子,皆奉洪武调北征南。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

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妇女的服饰,尽管年轻姑娘追求时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丰卜风采,但一旦结婚后,周围环境使然,仍恢复传统服装的样式。身着或青色或蓝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绿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长袍,系“丝头腰带”,后吊长长丝绦,在袖口、衣襟处镶嵌美丽的花边。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额扎白布带‘老年人多为黑色’。如今,在装束上增添了一块方头巾和彩带黑色围腰。

汉民族是一种善于吸收他人长处的民族,随时代的变迁,在汉装唐服的原样上,从“胡服”、“满服”等其他民族的服饰中吸取长处而不断演变。而惟独屯堡妇女却不改祖制,身穿宽袍大袖,在过去的年代,屯堡妇女还显示出一种不落俗套不拘传统的自由。在封建礼教的阴霾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女人以“三寸金莲”为美的畸形追求,“裹小脚”使多少女子饱尝痛苦而流干了眼泪。而屯堡人却大反礼俗,不以脚小三寸为美,任其自然,悠哉乐哉。虽然被认为有悖时尚,被人瞧不起而鄙称为“大脚”,但在那战事不断,男人要出征打仗的特殊背景下,却为她们从事繁珍家务劳动和农田劳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说起“大脚”,在屯堡人中还流传一个有趣的传说。明洪武年间,国事已定,天下太平。在某年的元宵佳节,皇城大放花灯,热闹非凡。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被民间的欢乐气氛所吸引,带着几个宫女、太监悄悄出宫去观赏花灯。一路上灯火辉煌,气象万千,把个皇后娘娘看得心花怒放,不经意间忘乎所以露出一双大脚被人看见,惊呼起来,惹得游人围堵观看。马皇后尴尬之余,扫兴地回到皇宫向朱元璋大发脾气。朱元璋笑而不语,事后叫人做了一双仿“尖尖脚”的粽子样大脚鞋给马皇后。马皇后穿上后,长裙笼住大脚,却露出一双翘翘的尖角。自此,皇后娘娘穿的“尖头绣花鞋”,屯堡人仿效着一代一代延续至今,这个传说虽有一点牵强附会,但联想到屯堡妇女那不忘祖规保留着的服饰头饰,可看到屯堡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是何等深沉。

尖头绣花鞋的制作对屯堡女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从还是十来岁的姑娘起就要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绣花,绣到出嫁时可绣出数十双鞋花。所用图样多是身边常见的农作物花卉和传统的花样,如荷花、瓜花、牡丹、石榴、红梅、蝴蝶、鱼、喜鹊、凤凰等。图案多为象征吉祥幸福的“双凤争鸣”、“喜鹊登枝”、“双梅吐艳”、“富贵牡丹”等。这些图案,不仅反映了她们的审美情趣,而且传递了她们的理念追求。如:象征“多子”的石榴、蝴蝶、鱼,象征吉祥的喜鹊、凤凰,象征富贵的牡丹等。按照这些图案绣制的鞋花,要用十几种彩色丝线,讲究色彩的搭配、图样的和谐,给人以美感。在农活不太忙的六月,屯堡姑娘们三五成群邀约一起在走马转角楼上“坐六月”绣花。尽管天气炎热,但她们飞针走线寄托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就如山歌所唱:“六月虽是大太阳,绣楼却是好春光。绣个喜鹊飞出去,何时才见我的郎。”

屯堡姑娘不仅绣鞋花,还要绣帽花、枕套花、背扇花等多种衣物图案。这些衣物图案也多为花卉、鱼鸟之类的大自然生灵,她们把这些生灵绣得栩栩如生同时又别具情趣。姑娘们一生绣出百余件花品,到出嫁‘服日子”那天,集中挑到新郎家去在乡亲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数量多、质量好的绣制品自然会受到众口称赞。那对姑娘们来说是最好的评价。因为这些绣制品倾注着姑娘们的心血,寄托着她们美好的向往。就如她们心灵的歌声:“熬更守夜绣枕头,绣出鸳鸯戏水图。有朝一日同共枕,好比躺在云里头。”

每逢赶场、庙会、走亲会友,屯堡女人就会认真地打扮一番,无数的长袍大袖子衣服和绣花鞋汇聚在一起,可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模特儿表演,也是一次无声的针线活的竞赛。那一件件工艺精美、色彩绚丽、生动鲜活的绣制品,让人不能不佩服屯堡妇女的奇巧心智。每到此时,.人们仿佛看到一幅明代民俗风情画在屯堡村寨飘动起来。

年龄较大的屯堡妇女被称作“太婆”,服饰较为朴实,并多以青色为基调。其头饰较为简单,把头发梳在脑后挽成发髻,罩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简单的管簪,并包上一块青纱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长衣服的衣领袖襟绣简单花边,系青布腰带和围腰布,脚穿尖头绣花鞋。冬季,小腿上包裹脚布(绑腿)以御寒。这些太婆们外出赶庙会、走亲戚时,肩上挂着黄布挎包,腰带上插一块折叠成方形的手巾,撑着红色的油纸雨伞,三三两两邀约成行。聚在一起时喜欢念佛或拉家常。她们用低沉的声音唱念佛经,吟出人生的艰辛和感慨:“人生好比山上草,春绿秋黄一世了;挂起露珠如戴玉,一到寒冬不见草。佛也,拿摩摸弥陀!”

帽子是儿童的主要标志。男孩从出生到青年,要戴小花帽、大风帽、缎子帽等多种帽子。用布缝制的花帽和风帽为虎头型,戴上它显得“虎虎有生气”,帽上绣着梅花、桃花或鱼鸟图案。风帽的帽后有一块长长的防风布用于冬天防御风寒。花帽和风帽的帽上上缀着玉石或银制的雕刻品,中间为观音菩萨,两边或是小菩萨或是刻有“长命富贵”、“福禄寿喜”等字样的饰品。头摇动时,闪射出若明若暗的亮点,仿佛是幼小生命在跳动。这些神灵吉祥饰品寄托着母亲对孩子的殷切期待,祈求菩萨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和将来有禄有喜。小姑娘则戴个无顶的花帽。帽沿绣着各种吉花瑞草,一根小辫从帽沿下垂于身后,显得活泼生动。

儿童的颈上戴铜或银的项链并吊长命锁或玉佩之类坠物,锁上或玉佩上均刻有简单图案和“长命富贵”之类字样。手上戴银或合金制成的手链,手链上吊着几个铃挡,当手摇动时响铃就会发出阵阵响声。这种幼小生命的跳动响声,是会令家人欣喜万分的。幼童的胸前要戴一个类似围腰的“白水兜”,中间缝着一个荷包,它既有吸收幼童流口水的作用保持衣服清洁,也能装些简单食品供孩子随时食用。“口水兜”用双层或多层布缝制而成,并绣出白果花、荷花等图形。

幼童胸前还会吊着木刻的鱼形玩具或如搭面棍一样的“磨牙棒”。幼童口衔木鱼或“磨牙棒”则有助于牙齿的生长。

儿童穿的衣裤较为简单,而鞋子十分讲究。这些小花鞋是母亲在姑娘时期就精心绣制的,寄托着将来为人之母的无限情思,饱含着对爱情和生命的挚爱。小花鞋上绣着鱼、鸟、龙之类生灵的图形,身为姑娘而绣制小花鞋,这是一件既喜在心又羞于脸的事情。一首山歌就唱出她们复杂的心情:“绣只喜鹊绣枝梅,再绣鲤鱼跳龙门;将来穿在儿脚上,我儿要做人上人。”

屯堡服饰是屯堡风情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妇女的大袖长袍尖头鞋和别具一格的“凤阳头”,与南京博物馆所藏明代服饰与发式相似,它述说着屯堡人祖先挥戈南征的古老故事。从那一件件绣品,我们看到了江南刺绣细腻、舒展、流畅的风格和线条跳跃、构图紧凑的艺术个性,流淌着江南的余韵和飘逸着明代的遗风(注:随着时间的发展该镇衣服等一些方面可能有些变化,但是并不是全部) 大西桥镇鲍家拳是鲍家屯村民世代相传著名拳术,它主生于唐朝以前,其历史比著名的“少林拳”还要悠久。据《安徽徽州府志》记载,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护车尉鲍伸隶,镇守长安,将鲍家拳由北方带到安徽歙县。洪武二年(1369年)鲍家屯鲍姓始祖鲍福宝奉朱元璋“调北征南”之命,远征贵州,又将鲍家拳由安徽徽州府歙县带到贵州安顺。如今鲍家拳108套徒手、棍、单刀、双刀、枪等已经在鲍屯村传了22代23代人,在明清两朝,方圆几十里的屯堡村寨,武功数鲍家屯的最强。故有“吃酒吃肉九溪坝(九溪村)拳打脚踢鲍家屯”之说。

以棍术为例,它以劈、扫、戳、挑、拔等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构成套路,练棍要求,手臂圆熟,体现出勇猛、快速有力、棍打一大片的特点。习武,必须用心去学,拳棍每一套都要反复练,要舍得花时间,才能学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武术的学艺与练功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常年不懈,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不会的。在学艺练功的教学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三多”:一是动作数量多,不同的拳、棍、刀、枪等,每一套都有十多个动作;二是方向路线变化多,往返,左旋右转,路线复杂;三是每一个动作所含的因素多。外有手、眼、身、步的规格,内有精神的配合,这些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师傅注重直观形象的演示,以领做为主。徒弟弄清动作来往路线后,师傅要求动作做到准确,符合规格,以此同时,师傅结合武术的攻、守动作进行讲解示范。

鲍家拳每一代都有几个武功高强的人,这些武功高强的人按祖训要求,对青少年学武术的人有一个要求,要性格好、脾气好、不惹过祸的人学。第二学武术的第一节课,师傅要说:“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鲍家拳历来重礼义,讲道德,学会以后,不准凌弱逞强,不准霸道、枉道,只能见义勇为,只能讲礼讲信,如果不听教导,我等知道,家法严惩,同时造成的后果自负。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石印出版的《鲍氏家谱》记载,鲍家拳拳师鲍尊三传,鲍氏十五世祖鲍原达,字尊三,生于清朝道光年间,道德人也,慈惠于人也,适咸丰、同治之乱,贵州贼匪出来蹂躏社会,鲍尊三以鲍家拳保护了平坝县大小阳关屯人民的生命财产,深受人民爱戴,阳关屯人民送了他一块匾,上书“齿德并尊”四个大字。

鲍尊三身为团练团首,对于四境乡里之人,办公务秉公证、和平宽裕、浑朴纯良,或远或近,莫不称颂他竟无偏袒之私,终为国务之长者,为盛德达之达人,岂非道德之纯一者乎,迨今人往风微,犹得溯祖追宗之下,特记之,以作纪念云。

武术作为防身自卫、健身增强体质的运动,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人类造福。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继承,是鲍屯村人的心愿。

解放后,会打鲍家拳的有:鲍志华、鲍云峰、鲍奎武、鲍正安、鲍芳、鲍英伦、鲍奇伍、鲍少安等,其中,七位老人都健康活至七、八十风才逝世,现在还健康的鲍云武已是82岁高龄,还能演示鲍家拳与跳地戏。鲍灵佑,现年60岁,他收徒传艺的人较多,如:鲍安洪、鲍灵彬、鲍吉永。2005年12月鲍屯村8位年青妇女加入学习鲍家拳的队伍,这支初学的屯堡妇女武术队2006年2月13日登台亮相,表演给建设站、水利部等专家观看。尽管不熟练,但还是有飒爽英姿的风采。少年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也高,他们利用寒、暑假学习武术。

历史积淀下来的浓厚军事色彩,让鲍屯还留有祖上传下来的武功,也是安顺市所有屯堡村寨保留下来的唯一拳种。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幺铺镇下辖村委会包括机关居委会、六_二库居委会、风雷居委会、云马厂第一居委会、云马厂第二居委会、云马厂第三居委会、幺铺居委会、羊场村委会、颜旗村委会、南山村委会、上头铺村委会、杨家桥村委会、板凳山村委会、石板村委会、尚兴村委会、邵小村委会、小屯村委会、大屯村委会、张胜村委会、四旗村委会、兴铺村委会、石塔村委会、青方村委会、青源村委会、菜支村委会、红龙村委会、潘苑村委会、安湖村委会、磊跨村委会、陶官村委会、白马村委会、龙井村委会、荡上村委会、两河村委会、鲍家村委会、三合村委会。

徐森玉的人物生平

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长兼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古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