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云南什么地方的马姓人迁出比较多,迁往山东胶东地区的哪里的多?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1收藏

清朝初年,云南什么地方的马姓人迁出比较多,迁往山东胶东地区的哪里的多?,第1张

不能按上述族谱解释为“小云南”在山东。一是云南省有“小云南”(今祥云县)、“马家庄”、“大树下村”、“叶榆“等地名。如马庄,在祥云县下庄区水盆铺乡驻地东北22公里,《祥云县地名志》载:“旧时为马姓田庄,故名”;马家村,在原下庄区大仓乡驻地姚家村北25公里,《祥云县地名志》载:“马姓在此建村,故名”。可知马庄即“马家庄”。类似“大榆树”的地名,《祥云县地名志》载有“大树下”村,“习称‘大易康’,是易康乡政府驻地。在普淜街北33公里。因村中有几棵大树而得名。”(注27)。大榆树,云南大理有此树种,《云南省志植物志》归为“榆科”(注28)。祥云县今属大理州,大理,古称叶榆,西汉元封二年置叶榆县,“从西汉元封二年至梁末,叶榆一名沿用700余年。叶榆一名,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传》云:‘西至同师以东,北至叶榆’。……故大理至今仍简称‘榆’”(注29)。有可能是居此地的人迁居山东后,记忆祖籍地村庄“大树下”、 “习称‘大易康’”,且大理古称“叶榆”,以音近,《王氏谱书》误为“大榆树’”。二是辽宁省普兰店市劳动局局长谭绩斌主编的《关东谭氏家谱》中《谭姓先祖发祥地及迁移史略》说: “据家书残页记载,到了明成化年间(牟平县地名志说是明隆庆年间),即14世纪中叶,出于发展生产的需要,移居在小云南下柳河村(十八株柳树下)的谭氏先祖谭兴,也随移民大军,又返回到山东省,居登州府宁海州谭家泊,垦荒种田,发展生产,遂成为第三发祥地。”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谭姓云南自古有之,今云南省大理州谭姓人家不少。祥云县(小云南)种柳树的地方也不少,以树木命名的村庄亦不少,如柳树海,在刘厂乡大波那街北22公里,坝区,因水塘(当地称海子)“ 四周长满柳树而得名”。由上可知:上述东北吉林省《马氏家谱》、辽宁省《王氏谱书》所称“山东小云南某地”,是对其先辈祖籍地的叠加、简化记忆,是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山东迁来的,在山东之前,是从(云南省)“小云南” (云南县)迁来的。如《王氏谱书》……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其意为:现居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是从山东迁来的,在山东之前是从云南省“小云南”(云南县)大榆树等地迁来的;吉林《马氏家谱》所记“山东小云南马家庄”,即吉林马氏先祖来自山东,之前来自云南省“小云南”(云南县)马家庄

关于马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其始祖为赵奢。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世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马庆祥,人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金元以后,为回族大姓。

迁徙分布

赵奢之子牧,亦为赵将,居住在邯郸。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将牧之子迁徙至陕西咸阳。马兴后人马何罗徙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从此,扶风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唐朝末年,王潮、王审之入闽,有河南马氏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许州人马殷,少为木工,应募从军,随秦宗权部将孙儒入扬州,转从别将刘建峰攻取潭州。896年,刘建峰北部下所杀,马殷被推为主,被唐任为潭州刺史,后进武安军节度使,于907年被后梁封为楚王,建立楚国,历时45年。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至明代,马姓族人遍布福建;至清代,有的移居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

台湾的马姓,以嘉义、台南和新竹为最多,名列第七十二位。台湾马姓的开基始祖,来自广东,与广东马姓关系十分密切。早在两千年以前,是由马援将马氏带到南方的。这些人虽然很可能不姓马,但在寿冷县定居以后,却统统改姓为马了。并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始祖。台湾的马姓,跟广东的马氏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开基始祖大多来自广东。

堂号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马姓堂号还有"扶风"。

家乘谱牒

河北:丰润马氏家谱不分卷、安次得胜口马氏家谱不分卷、东安马氏家谱稿不分卷、马谱一幅、马氏族谱不分卷

江苏:京江马氏宗谱二卷图一卷、马氏宗谱七卷首一卷、锡山马氏宗谱不分卷、常州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利城马氏宗谱六卷

浙江:光溪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会稽马氏宗谱五卷、山阴朱咸马氏宗谱四卷、吴宁安恬马氏宗谱二十三卷

马氏家乘不分卷、马氏族谱不分卷、马氏宗祠族谱不分卷、马氏宗谱不分卷、三官马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繁阳马氏宗谱十九卷、远阳马氏家谱不分卷

历史来源

1、由“马服”氏改变而来。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于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于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瘀氏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此后,马家后代又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

2、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3、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回族中的“马”姓是“马”姓来源的重要方面。人常说:“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用这句俗语概括回族的姓,虽不十分准确,但大体符合事实。

家谱是一种记录宗族世系和血缘的史书,也是一部记述子孙世世代代的家史。家谱可以让人了解自己不曾知晓的历代先祖和姓氏来源。这是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都希望明白知道的事,也是人之本性。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恐怕没有一种书像家谱那样时间之久远,影响之广泛了。家谱之所以会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完全是源于溶于血脉,铭记于心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修缮电子家谱最好的选择,百姓通谱网哦!!!

寻山东马氏600年前宗谱(我有一部马氏家谱)2006-12-25 23:02各位马姓同宗你们好: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齐河县,马氏在当地生活繁衍了600多年,近期,喜获祖传家谱一套,得知我祖讳德公于明永乐年间自山东诸城迁居齐河距今已600多年,因年代久远,家谱记载不详,1403年往前的马氏祖先不得而知,愿与有志于马氏宗谱研究的马氏后人,共同探讨我扶风马氏的历史:

马氏续修族谱序:

马氏邑之右族也,明永乐间<1403年>自诸城迁居齐河。余族亦于永乐二年<1404年>自枣强迁齐河。马氏自始祖讳德公以下四世均失讳,余族自始祖讳仲良公以上四老祖妣皆失姓。余与马氏为老姻矣,而何云相同若是云多耶。佩之先生余表妹行也,将续修家乘而问序于余余。维马氏五百年来,子姓繁衍代有闻人簪<zan>绂<fu>云兴珥,貂相望负燕南之重誉为齐右之世。家邑乘载之备矣,固会待余之赞述,且家乘之续修,亦非正一次前人序之详矣,尤会待余之费词,而此次之独异者,以石印代枣梨之刊一也;誉首附绘宗图令阅者一目了然二也;科第荟萃一幅易于观览三也;支分派别详注居处四也。苏明允曰:读吾谱者孝弟之心油然而生矣,夫苏氏之谱详云所自出尊云,所自出而犹嫌云邻于私也。然则观马氏之谱者不尤足动,木本水源之思耶。本年春,余以事族里,余兄品三拓,余曰:吾族生齿日繁,谱之续修不可缓矣,顾将有补旧谱之未备者,则凡吾族之有德闻者,有文誉者,纪一小传附之谱中,使后之子孙知祖功宗德之所在夷,然动其为善之心,否则先人之典型,今日津津于父老之口者,恐他日并片口说而轶之也。其余如石印、绘宗图、科第荟萃、分支别派,一如佩之先生之旨,而马氏旧谱则固有家传之附刊也,呜乎吾两姓来齐占籍之年代,同始祖以上之失讳、失姓,同至于重修谱之规模,竟亦若片云不谋而合耶,顾余兄族之维扬马氏之谱,已乐观厥成矣,余族之谱今始业凡而未遑〈huang〉执简片,所以序马氏之谱而枨cheng触余怀不能自己也。 邑人郝凤章敬撰

民国九年岁次庚申暑月〈1920年〉

命名排行字:

孝 友 传 家 远 诗 书 衍 世 长,

又续添十字:

慎 勤 身 乃 正 俊 杰 国 之 光,,

你可以看看这个

清朝初年,云南什么地方的马姓人迁出比较多,迁往山东胶东地区的哪里的多?

不能按上述族谱解释为“小云南”在山东。一是云南省有“小云南”(今祥云县)、“马家庄”、“大树下村”、“叶榆“等地名。如马庄,在祥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