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早期教育
作者:钱志亮
篇目:遗传内因要谨记
金句:
人跟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在精卵子结合的一刹那就已经决定了。
人跟人之间的很多差异都和遗传有关。
孩子已出生,木已成舟,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别跟命过不去!
感悟:
关于遗传的话题,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么起跑线在哪儿呢?人生的起跑线就是在精卵子结合的一刹那。
爸妈各给出一个生殖细胞,每一个生殖细胞里面各有23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里面有成千上万的基因。人们彼此之间的不同,就是有这些基因所决定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来自父亲和母亲两个家族的种系特性。
人类受遗传影响的有两大块:生理遗传和心理遗传。
行为也遗传,性格也和遗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的态度。
大脑结构也会往下传。比如,生活当中有些孩子看上去特别聪明,上课的时候老师一讲就会,但是一考就错,是孩子不用功呢,?还是没有读书的脑袋?通过测脑电图我们可以得知,大脑左右半球都有α波、β波和θ波,主要是看θ波左右半球是否对称。如果对称,那么孩子就是不用功、欠管、懒;如果左右完全不对称,孩子再怎么用功成绩,也不可能好。那为什么会不对称呢?好多呀跟遗传有关,10个θ波左右半球不对称的孩子,有8个孩子,他们父母的θ波我要半球也不对称。还有的就是因为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吸盘助产的缘故,吸盘吸的时候会把大脑周围的脑脊液也往外吸,脑脊液出来颅内压就会处于负压状态,这时大脑结构就会出现一些非常轻微的变化,导致大脑功能失调。
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在调查英国的首相、将军、文学家和科学家共977名智力超群的人家谱后发现:其中有89个父亲、129个儿子、114个兄弟,共332名杰出人士,平均每三位名人中能再造一个名人;而在一般老百姓中每4000人才产生一名杰出人士——得出结论“普通能力”是遗传的。在调查30个有艺术能力的家庭时发现,这些家庭中的子女也有艺术能力的占64%,而150个艺术能力的家庭,其中子女只有21%有艺术能力,得出结论——“特殊能力”也是遗传的;他还用80对双生子的资料,以双生子比其他亲兄弟、兄妹,在心理特点上的事例,证明人的心里完全完全是遗传的。
优生学第一条:找对象时要“善择配偶”,最终“改良人种”。但是孩子的成长是由遗传和后天的经验共同来塑造的,基因会为大脑的发展提供一个宏伟的蓝图,决定了神经通路的增加、修剪和定型的时间表,而早期的经验、后天的教育会决定神经通路的形成、修剪、保留和强弱,为未来的学习、行为和健康提供基础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是怎样影响的?举例说明。
概括起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一般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一、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而这些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我们可归结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一)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然物质前提。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1)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一些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说明,同卵双生子有近乎相同的智力。同卵双生子是有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个发育而成的,具有相同的遗传素质。
英国心理学家西里儿"伯特 (Cyril Burt) 的研究材料表明:在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儿童智力相关很小,而有血缘关系的儿童之间的智力相关依家族谱系的亲近程度而逐渐增高,同卵双生子的智商有很高的相关。
不同血缘关系的儿童的智商相关表
遗传变量
同卵双生子
异卵双生子
非孪生兄弟姐妹
无血缘关系儿童
环境变量
一起长大
分开长大
一 起 长 大
智商相关
0.87
0.75
0.53
0.49
0.2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詹森(Jenson,1968)对8个国家100多种有关不同亲属关系者的智商相关的研究材料作了总结,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儿童与亲生父母的智商相关高于与养父母的;异卵双生子与一般兄妹间的智商相关相似;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关最高。遗传关系越近,智力发展越相似。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的表现在发展的方向顺序和发展速度上。其方向顺序是按所谓的首尾方向(从头到脚)和近远方向(从中轴到边缘)。如:儿童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在世上肢,然后是下肢。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 48 周起每天作 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到第 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 5 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 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这个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分析要点: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观点辨析你认为以下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1.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遗传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都上中班了,老师应该教他多识字,多做数学题。”
(二)社会因素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并谈谈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受哪些社会因素影响?是怎样影响的?
1.一对双生子由于家庭的变故,其中一人被一对很有教养的经济条件优越的夫妻收养,并耐心教育,而另一人则流落街头,沦为乞丐,将来他们的个性会相同吗?为什么?
2.印度狼孩的例子。
3.城市的孩子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了解少于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对电脑的认识不如城市的孩子。
环境影响幼儿心理的发展和变化。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提供儿童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对儿童心理影响大的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儿童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
对幼儿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第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历史上的争论由来已久。
(一)遗传决定论
理论观点: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遗传决定论的论点是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代表人物: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F·Galton),他通过著名的家谱调查得出了一条 “遗传定律”,认为人的遗传性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Hall)有一句名言:“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二)环境决定论
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
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J· B· Watson)在他的著作《行为主义》中有一段著名的论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三)二因素论:即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折衷。
理论观点:儿童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代表人物: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W·Stern) 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性质和外界环境二者的“ 复合” 或“ 会合”。
二因素论合理地对遗传和环境各自所起的作用给予应有的地位,但把二者看作两种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关系,因而只能是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这两种观点的简单而机械的拼凑。
(四)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
理论观点: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通常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问题在于现代科学尚不能解决所谓遗传限度(上下限)的测量问题(病态的除外),因而这种提法只能作为一种假设,作为科学命题还缺乏证据,而且容易导致对遗传作用的神秘化理解。
(五)科学的观点
我们认为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的。
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在种系发展中,遗传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环境可以对遗传因素起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环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遗传因素及儿童的生理成熟进程。反过来,遗传的特征对儿童接受环境的影响起制约作用。
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做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所谓具体分析,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遗传和环境起作用的情况有所不同。
总之,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
二、主观因素
问题讨论我们常常谈到:“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这个观点,你们认为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除了上述谈到的客观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它们是怎样影响的?
(—)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
需要:是最活跃的因素。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对食物的需要、对温暖的需要。稍大的孩子,有和人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等等。需要旧根到底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它本身起一种刺激作用。成人对儿童进行教育,如果不引起儿童接受教育的需要,那么教育也不可能奏效。
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有趣的游戏里,幼儿的坚持性可以有明显的提高。幼儿学钢琴,爱好弹琴的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能力,不爱好的则学习起来特别费力或始终学不会。
自我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控制作用。比如,自尊心强的幼儿,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比较突出。有个幼儿,在全班小朋友都得到小红花时,他没有得到,因为他打人了。当天妈妈来接时,他不肯回家,非要拿到小红花才肯离园。经过说服,他明白了道理。从第二天起,他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每天下午问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一天,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他高兴极了。
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即心理活动进行时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平,赶着提高或降低心理活动积极性的作用。
(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儿童心理活动的各种心理成分或因素之间既是不可分割的,又经常是对立统一的。比如有的幼儿有完成任务的动机,却缺乏坚持到底的意志力。儿童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需要是由外界环境和教育引起的。随着儿童的成长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外界对儿童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客观要求如果被儿童接受,它就变成儿童的主观需要。需要是新的心理反映。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是过去的心理反映。这两种心理反映之间总是不一致的。不一致即差异,差异就是矛盾。两者构成心理内部不断发生的矛盾。它们总是处于相互否定、相互斗争中。有了新的需要就不满足于已有的水平。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互相依存的。
一方面,儿童的需要依存于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因为需要总是在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或状态的基础上产生的。
另一方面,一定的心理水平的形成,又依存于相应的需要。没有需要,儿童就不去学习任何知识技能,心理水平不能提高。教育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提出恰当的要求,帮助儿童产生新的矛盾运动,促进其心理发展。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弄清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首先,我们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其次,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再次,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
弗朗西斯·高尔顿 [Francis Galton 18220216-19110117],英国探险家、优生学家、心理学家,差异心理学之父,也是心理测量学上生理计量法的创始人。他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市斯帕克布洛(Sparkbrook)附近的拉杰斯(Larches)的一个贵族家庭,因急性支气管炎逝于英国萨里郡(Surrey)黑索米尔镇(Haslemere)。
他的父亲是银行家,其母亲和达尔文的父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所以高尔顿是达尔文的表弟。他是家中 9 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比他大 12 岁的姐姐阿黛尔(Adele)是幼年高尔顿的启蒙老师,他从小就聪颖过人[1],出生 12 个月后,他便能认识所有的大写字母,18 个月后则能辨别大写和小写两种字母。在他咿呀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拉丁文。到了两岁半左右,高尔顿已能阅读《蛛网捕蝇》之类的儿童读物。3 岁时他学会签名,4 岁时他能写诗,5 岁时已能背诵并理解苏格兰叙事诗《马米翁》,6 岁时,他已精熟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7 岁能欣赏莎士比亚名著,对博物学产生兴趣,并按自己的方法对昆虫、矿物标本进行分类。
8 岁时他被送进寄宿学校正式接受教育,行为突然变坏,常与同学打斗,频遭学校惩戒。15 岁时,他的父亲希望他学医,因此安排他随一家英国医学机构到欧洲大陆作巡回医疗活动,回来之后在伯明翰市立医院做了两年内科见习医生,这段经历使他积累了许多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1839 年,17 岁的高尔顿来到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医学、生理学、植物学和化学,并且成绩优秀。但不久,他的兴趣就转移到数学和自然哲学上,于是 1840 年他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也就是牛顿的母校,希望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但成绩并不理想。1843 年他患上了神经衰弱,而在此时他父亲也生病了,1844 年获得剑桥大学学士学位后曾继续研习医学,但不久后父亲病逝。
父亲逝世后,他也辍学而完全停止了医学研究,从此未再继续求学。他继承了巨额遗产而变得十分富有,因此从未担任大学教授或其他专门职业,但爱好发明,多才多艺,学术兴趣超过同年代的许多学者,包括人类学、地理学、数学、力学、气象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他热衷于旅行与探险,先到欧洲、埃及和中东旅行,回国后接受一位骨相学友人建议,从 1846-1850 年参加了皇家地理学会去非洲的旅行,从事气象学和地理学的研究。回来后,他完成了一份非洲地图,并于 1853 年出版了《南非探险记》,基于此被政府任命为军中地理教师并当选为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同年他和巴特勒露(Louisa Butler)结婚,但他们一生都未生育。1855 年出版了《旅行的艺术》描述如何与非洲的野人和野兽相处的故事,1856 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59 年表兄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引起了他对人类遗传的兴趣。1884 年,他创设了人类测量实验室,1901 年与其弟子皮尔逊(Karl Pearson)创办了《生物统计学杂志》,1904 年捐赠基金在伦敦创办优生学实验室。
高而顿对心理学的贡献,大概可以归纳未差异心理学、心理测量的量化和实验心理学三方面:
1他率先研究个体差异。他在伦敦南肯辛顿博物馆他的人类测量实验室内,利用仪器作人类学测量及心理测量。测量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拉力和握力、扣击的速率、听力、视力、色觉等,以研究能力的个体差异。又用问答法研究意象的个体差异。要求被试先确定一件事,如早餐的情境,然后被试回忆心目中出现餐桌上实物的意象,即食物的鲜明度、确定度等。对答案整理后,他发现被试的意象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以肌肉运动觉意象为主,有的人以听觉意象为主,有的人以视觉意象为主。
他强调遗传是形成个体差异的原因。他通过谱系调查,论证遗传因素与个体差异的关系。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主张的人。他在调查 1768-1868 年这 1OO 年间英国的首相、将军、文学家和科学家共 977 名获得智力成熟的人的家谱后发现,其中有 89 个父亲、129 个儿子、114 个兄弟,共 332 名杰出人士。而在一般老百姓中 4000 人才产生一名杰出人士。因此断言“普通能力”是遗传的。在调查 30 家有艺术能力的家庭中,他发现这些家庭中的子女也有艺术能力的占 64%;而 15O 家无艺术能力的家庭,其子女中只有 21% 有艺术能力,因此断言艺术能力 - “特殊能力”也是遗传的。他发现,遗传亲属关系程度的降低,杰出亲属的比例也显著地下降。他还用 80 对双生子的资料,以双生子比其他亲兄弟、亲姐妹在心理特点上更为相像的事例,证明人的心理完全是遗传的。由此也使他第一个注意到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在估计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人的变异方面的相对作用的方法论的重要性。高尔顿根据遗传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倡导善择配偶,改良人种,并再 1883 年《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一书中首创“优生学”这一术语。
2心理学研究之量化,始自高尔顿。他发明了许多感官和运动的测试,并以数量代表所测得的心理特质之差异。他认为人的所有特质,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最终都可以定量叙述,这是实现人类科学的必要条件,故最先应用统计法处理心理学研究资料,重视数据的平均数与高中差数。他收集了大量资料证明人的心理特质在人口中的分布如同身高、体重那样符合正态分布曲线。他在论及遗传对个体差异的影响时,为相关系数的概念作了初步提示。如他研究了“居间亲”和其成年子女的身高关系,发现居间亲和其子女的身高有正相关,即父母的身材较高,其子女的身材也有较高的趋势。反之,父母的身材较低,其子女也有较矮的趋势。同时发现子女的身高常与其父母略有差别,而呈现“回中”趋势,即离开其父母的身高数,而回到一般人身高的平均数。
31883 年,高尔顿出版了《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书中概括地表述了两项在实验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第一个是关于自由联想的实验:他事先在 75 张纸条上各写一个单词,每次只让受试者看一张纸条,再用一个精密的计时器测出由此引出的两个即兴到来的联想所需的时间,然后对这些联想在受试者的经验中的可能起源加以分析,他发现最经常的联想往往来自遥远的童年。在这项实验中,他还证实人类具有一种看到或听到某一数字就能联想到某一特定形状的能力,他称这种现象为“数目形”。第二个是关于心理意象的广泛调查:他要求受试者先想一件确定的东西,然后尽量注意自己的“心视”画面,并回答如明亮度,清晰度、色彩等一系列问题,并按其强度记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研究中,他首先在心理学中引进了调查表和评分办法。他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还包括一系列他所发明的心理测验仪器和测验方法。有些仪器后来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例如测量听觉阈的高尔顿笛和测量视觉范围的高尔顿棒,这些仪器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都是心理实验室的标准仪器。他还用盛有不同物质的瓶子来测验嗅觉,这一方法被后人沿用至今。除此之外,他又设计了测量肌肉感觉、反应力、触觉的仪器和方法。
高尔顿虽非出身于心理学,但一般公认,他对心理学早期发展的影响力,比同时期任何一位心理学家都要巨大而深远。由于他在多个领域所作出的巨大成就,使其得到世界公认并获得许多奖励与荣誉,1909 年受爵士封号。
主要著作:
气象测量:1863
遗传的天才:1869
英国科学家:他们的禀赋与教养:1874
人类的才能及其发展研究:1883
自然的遗传:1889
指纹:1893
一生的记忆:1908
注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L M Terman)曾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用他自己设计的斯坦福 - 比纳标准对幼年的高尔顿的智力进行了估算,他认为高尔顿 3-8 岁间的智力年龄几乎等于实际年龄的 2 倍,其智商约为 200
科学的早期教育
本文2023-11-07 20:09:5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