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型纪录片《徽州》的完整解说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1收藏

央视大型纪录片《徽州》的完整解说词,第1张

hibaidu/%D2%B6%B9%C2%B3%C7%EC%A8%CF%D8(可以在我空间里看)

以下是全部内容: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一集:《前世今生》

走进徽州,走进徽州的村落。

像很多落户徽州的宗族一样,西递的胡氏,也是带着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来到这一片山水之间的。

《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说,西递的胡氏本来姓李,他们的祖先出自帝王之家,他们是唐朝李世民的后代,落在徽州,便长成西递的平常人家了。

胡门一族从婺源迁到了西递,并在西递生根发芽,然后枝繁叶茂。

追慕堂是建在西递的胡家祠堂。

走马楼坐落在西递村头,这一幢修建于道光年间的建筑,是西递的胡家常说常新的话题。

我们从走马楼上下来,走了很远的路,还能听到落日的楼头,传过来的琅琅书声。

2000年的岁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递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们说,这样的乡村是古老文明绵绵不绝的化石,是中国乡土建筑的典范。

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还有宏村。

前来宏村考察的专家说,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蕴含着无限的优美。

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古老而朴素的民居和宁静又悠深的街巷,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意大利的威尼斯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可是这两个地方都是大城市,像宏村这样的乡村,真是举世无双啊。

聚住在宏村的是汪氏宗族,宏村的故事,它的开始与西递并无二致。

“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作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是牛形的村落。

在宏村的承志堂,我们见到了大堂之上,安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的徽州。

承志堂是清末宏村盐商汪定贵的私宅,四处奔波经营有方然后腰缠万贯的汪定贵最明确的想法是,富贵不归故里光宗耀祖,就像是穿一身华丽衣服在黑夜里行走。

如果说流水使宏村添了隽秀和灵动,那么,坐落在宏村的南湖书院,使这一方水土,又多了几分书卷气。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二集:八千里路

徽州人不蹲家,经营走八方。

无徽不成镇,离开家园的徽商,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商帮集团。

山和山环抱之间的徽州,流水是进出的道路。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

在徽州,因为新安江,这条徽州的母亲河,这流水两岸美丽的风景,才有了沧桑的意蕴。

“歙山多田少,况其地瘠,其土骍刚,其产薄,其种不宜稷粱,是以其粟不支,而转输于他郡,则是无常业而多商贾,亦其势然也。

”这是清朝洪玉图写在《歙问》中的一段话,因为地少人多,山上又收不了更多的庄稼,加之赋役繁重,社会动荡,灾荒迭作,为了生存,徽州人开辟出了一条经商之路。

在杭州胡雪岩旧居,粉墙高耸,仰望这一片天空,或许当年胡雪岩抬头时就已经想到了天有多高,心就有多高。

而最初的时候,胡雪岩只是杭州一家钱庄里的学徒。

自1860年开办钱庄起,仅仅四五年时间,胡雪岩就赢得了“红顶商人”的美誉。

在官场,胡雪岩更是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因为倾心囊助左宗棠,1878年,胡雪岩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

这样的荣耀在清朝是绝无仅有的。

胡庆馀堂是胡雪岩全盛时期创办的药店。

胡雪岩说“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

”这是胡雪岩的生意经。

在徽州,在胡雪岩故里,再一次体会红顶商人经过的历程,体会这位清代巨贾起起伏伏的人生,我们发现,有一些东西,是矢志不移的。

吴士东在苏州阊门外开了一家小铺子,有一点生意。

1860年,太平军攻陷苏州,商家也纷纷关上店门四处逃散。

就在这个时候,江西商人满载丝棉织品的货船驶进了苏州城。

可以前的老主顾不少都弃店而逃了,走投无路的江西商人一抬眼看到了吴士东的小铺子。

吴士东说:“我这间小铺子,屯不下这么多货啊!”江西商人说:“屯下多少是多少,余下来的扔掉也行,不然,要我自己扔,实在是太心痛了呀!”说完这句话,江西商人急急地离开了多事之秋的是非之地。

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吴士东东奔西走,把江西商人的货物散发给各地的商家。

世道太平了,吴士东碰到再次来苏州的江西商人,首先做的一件事情,便是将货款交到他手上。

所以我们说四海为家的徽商,创造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有诚信,这是广大徽商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扬州,乾隆经过瘦西湖的时候,因为这一片隽秀的风景而心旷神怡,然后十分随意地说了句,要是有了白塔,几乎就是京城的北海了。

立在一边的徽州大盐商江春听了这话,微微一笑,胸有成竹,连夜用盐在瘦西湖上树起了一座白塔。

难怪有人说,徽商以自己的才智和勤奋,以自己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使一个在当时有点瘦骨伶仃的扬州,丰腴滋润起来了。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三集:书香门第

朱熹是婺源人。

出生在福建的朱熹,时常地想起婺源。

朱熹说:“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时归。

”回到婺源的朱熹,经过县城北门的郊外,看到幽静而坦然的山边,一泓清水缓缓流过,朱熹说,我从前在梦里到过这里的呀,这是什么地方啊。

他的学生告诉他,这里就是朱绯塘。

再一次经过朱绯塘的时候,朱熹脱口吟咏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康熙皇帝曾经这样评价朱熹的学术思想:“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为什么徽州人对于朱子理学的传承这样毅然决然?徽州人说,这是因为我们是朱熹的乡里乡亲,我们要保持煌煌千年的邹鲁之风,所以我们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

徽州人就这样唱响了新安理学。

朱熹说:“读书志在圣贤”,辽阔的徽州积极响应,这一唱一和成就了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千古佳话。

走南闯北的徽商,做各行各业的生意,他们相同的个性是左儒右商和亦商亦儒,他们相同的志向是使自己的后代业儒入仕,所以在徽州创办书院蔚然成风并且经久不衰。

坐落在歙县的 书院,是为祭祀朱子而建,是徽州境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教育中心。

还有竹山书院,还有南湖书院。

正是这种风气的推动,使得徽州人在科举仕途上竞跑特别起劲。

自唐以来,徽州地区共出过2081名进士,这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

在程朱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在这片土地上,古往今来,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故事传说,无论是达官贵人的显赫,还是贩夫走卒的坎坷,都折射着程朱理学的光芒。

戴震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另一位硕儒,也是徽州人。

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

戴震却说,以理杀人,是违背原始儒说精神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戴震的思想无疑“启导了19世纪的一线曙光”。

然而,从戴震故居中走出来,立在“东原桥”头,竟意外地感到一丝迷惘,关于戴震,关于戴震坎坷的一生,我们久久难以平静。

顶商人经过的历程,体会这位清代巨贾起起伏伏的人生,我们发现,有一些东西,是矢志不移的。

吴士东在苏州阊门外开了一家小铺子,有一点生意。

1860年,太平军攻陷苏州,商家也纷纷关上店门四处逃散。

就在这个时候,江西商人满载丝棉织品的货船驶进了苏州城。

可以前的老主顾不少都弃店而逃了,走投无路的江西商人一抬眼看到了吴士东的小铺子。

吴士东说:“我这间小铺子,屯不下这么多货啊!”江西商人说:“屯下多少是多少,余下来的扔掉也行,不然,要我自己扔,实在是太心痛了呀!”说完这句话,江西商人急急地离开了多事之秋的是非之地。

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吴士东东奔西走,把江西商人的货物散发给各地的商家。

世道太平了,吴士东碰到再次来苏州的江西商人,首先做的一件事情,便是将货款交到他手上。

所以我们说四海为家的徽商,创造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有诚信,这是广大徽商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扬州,乾隆经过瘦西湖的时候,因为这一片隽秀的风景而心旷神怡,然后十分随意地说了句,要是有了白塔,几乎就是京城的北海了。

立在一边的徽州大盐商江春听了这话,微微一笑,胸有成竹,连夜用盐在瘦西湖上树起了一座白塔。

难怪有人说,徽商以自己的才智和勤奋,以自己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使一个在当时有点瘦骨伶仃的扬州,丰腴滋润起来了。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四集 归去来兮

徽商经商的原始资本,大多与宗族有关,所用的伙计,也多为族人,所谓“携族人乡党与共事”。

而徽商宗族通过科举在朝中谋取的政治势力,也为他们的行业垄断,特别是盐业垄断,提供政治靠山和官僚庇护。

靠宗族势力发展起来的徽商,衣锦还乡,首先想到的就是建造祠堂与牌坊,兴办义学和义庄,他们觉得,这是荣宗耀祖,也是光耀门楣。

然而,这样的光荣消耗了徽商大量的资本,徽州也因此失去了再造辉煌的良机。

历史上的徽州 曾经有过6000余座大大小小的祠堂。

在徽州,过年最神圣的朝拜,就是祠堂里的祭祖。

从任何一座祠堂说起,都会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始。

我们走过胡氏宗祠的时候,感慨万端。

胡氏宗祠建在“龙凤相对,天马奔腾”的风水宝地上,因为龙川是一艘船的形状。

有人说,胡氏宗祠是“木雕艺术的殿堂”,也是“中国古祠一绝。”

徽州的祠堂,大抵分成三井,第一井的“仪门”也叫“大门”或“大厅”,穿过仪门就是“享堂”,第三井是“寝”。

在古老的徽州,祠堂和宗谱是庄严神圣至高无上的。

聚族而居的徽州村庄里,祠堂是一种标志,标志一个宗族从前以来的荣耀和流光碎影中的源远流长;祠堂是一种象征,象征了一个宗族的一脉相承和众志成城。

如果说去北京,可以了解明清帝王的历史,到徽州就能了解明清的平民生活;如果说去故宫能够读懂封建专制制度,在祠堂就能够明了中国的宗法家族制度。

在徽州,最能体现故园这个意义的,是宗族;维系这层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则是卷帙繁多的家谱。

和修祠一样,对一个宗族来说,修谱也是一件神圣的大事。

在古老的徽州,祠堂和宗谱是庄严神圣至高无上的。

作为宗族事务管理者和实施者的化身,祠堂有形、无形地维系着整个宗族的利益,徽州出状元,和宗族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有很大的关联……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五集 阳历阴历

大学士许国所建的八脚牌坊,在当时极其罕见,留到今天也是独一无二。

早许国坊6年建成的胡文光刺史坊树立在西递村口,牌坊上有32支镂空的花翅,大家说这32支花翅恰好与胡文光为官32年相吻合,看来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从前的有钱人家,可以造个园子,也可以建一座亭子,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建造牌坊,牌坊是国家树立的典范,是皇帝亲自批准的最为隆重的表彰。

建造一座精雕细刻大气磅礴的牌坊,钱主要靠牌坊的主人和乡里乡亲来筹集。

贞白里坊建于元代,是徽州大地上惟一一座没有经过皇帝恩准的、最古老的牌坊,是郑村的老百姓自发捐资,为郑千龄建造的。

在槐塘,我们见到了记载着朱元璋与 书院山长唐仲实对话的“龙兴独对坊”。

在徽州,牌坊和民居、祠堂称为“三绝”,从元朝到清朝,徽州的山山水水之间,曾经树起过千余座牌坊,大家说徽州是“中国牌坊城”。

棠樾的鲍氏家族,是一个以封建“孝悌”为核心,奉行程朱理学、恪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宗族群体。

因为忠君,鲍象贤为自己赢得了“尚书坊”;因为孝行,鲍氏家族树起了“慈孝里坊”、“鲍灿孝行坊”和“鲍逢昌孝子坊”;而“吴氏节孝坊”、“汪氏节孝坊”是鲍氏家族的女人用她们的贞洁换取的荣耀。

按照程朱理学的标准,忠、孝、节、义是四位一体、相得益彰的。

深受程朱理学熏陶的鲍氏家族下定决心,一定要建起一座“义”字坊,让家族的荣光流芳百世。

据《歙县志》记载,鲍漱芳“屡次捐输,叠奉恩旨,以优议叙,加十级”,就这样,嘉庆二十五年,填补棠樾村又一项空白的“义”坊建成了,上面赫然写着“圣旨”、“乐善好施”等大字。

品读这样的牌坊群,我们仿佛是在翻看一个家族辉煌而又沉重的家谱。

还有丞相状元坊,还有同胞翰林坊,还有徽州最小的双孝节坊。

一次又一次,我们还与贞节牌坊相遇,与程朱阙里的“三纲五常” 相遇,仿佛听到了滴落在岁月深处的一声叹息。

歙县新南街,建于1905年的贞烈砖坊,这是徽州大地上建造的最后一座牌坊,贞烈砖坊旌表的是65078个节妇和烈女。

徽州女人,就是凭着遥遥无期的贞节,和义无反顾的刚烈,换来了贞节牌坊上的“节劲三冬”和“一庭冰雪”的“旌表”。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六集 人间词话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这一句唐诗,是婺源彩虹桥这一座风雨廊桥桥名的由来。

蹲在阳光下的万安老街,有一点老态龙钟,唐朝以后,它便成为重要的商埠和码头。

到了明清,万安老街已经名列休宁街市之首,依照民间的说法是“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

万安老街上的吴鲁衡没有背井离乡,他在方秀水罗经店里做一个小学徒,然而这位貌不惊人的孩子,竟是长成了名声赫赫的一代罗经大师。

罗经是风水先生对于罗盘的敬称。

吴鲁衡罗经在当时是受到欢迎的优质产品,二百年后,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少年的程大位已经是村子小有名声的算学天才了。

20岁的程大位离开家乡,踏上了“遨游吴楚访名师”的漫漫长路,20年过后,程大位回到家乡,开始了《算法统宗》的写作。

又过了20年,一部集各种算理算法之大成的著作,在徽州乡村编撰成功。

此时,程大位已经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对于运筹国计民生的仕宦之途望而却步时,就开始了弃儒业医悬壶济世的生涯。

创造了营卫学说的新安医药大家汪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在老桥上走过,我们想起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惟一提到的是中国徽州歙县人王茂荫,还有婺源人詹天佑,以及他们远去的背影。

与 桥毗邻的是渔梁坝。

“ 之麓,绝流为梁,潴为渊,”这是渔梁坝名字的由来。

专家还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这也是祖国水利史上的一个意外。

在徽州人的心目中,渔梁坝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一是因为渔梁坝可泄洪防旱,二是因为它能截流行船,三是因为它能美化环境。

所以他们心连石坝,魂绕渔梁,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七集 月到风来

因为黄山,徽文化的韵味才更显得明净而淳厚。

因为徽文化,黄山的自然风光才更显得动人而灿烂。

徐霞客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别的山是以形态取胜,而形态是能看得够的,黄山靠变化取胜,但变化是看不完的。

走过黄山的画家石涛,如鱼得水,石涛说自己是“搜尽奇峰打草稿”。

以黄山为题的画家,成百上千,石涛是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但石涛说,“渐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

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

石涛说的渐公,就是渐江和尚。

渐江,俗名江韬,法名弘仁,别号梅花古衲,徽州歙县人,是明末的生员、新安画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在黄山,猿鸟都不去的地方,渐江去了,猿鸟都没有看到的景色,渐江看到了,然后,久久地独坐在这样的景色之中的渐江,和黄山促膝谈心。

他们的谈话,渐江用书画的形式,记在纸上,《黄山画册》便是渐江以至灵之笔传写黄山真性情的精心杰作。

“不但惜墨,而且惜笔,看似枯寂,细玩之,神味耐人咀嚼,”这是渐江一贯荒寒冷逸的艺术风格。

新安画派源远流长,如果说渐江是超凡脱俗的峰回,那么黄宾虹就是标新立异的路转了。

黄宾虹一生九上黄山,于山于川,可以说是“身到,心至”。

黄宾虹大器晚成,“先生七十后,夺得造化之精英,图写自然,千笔万笔无一笔不是,年过八十,尤见精神。

”八十岁的老人,“取古人之长皆为己有,而自存面貌之真不与人同,”所谓“黑、密、厚、重”的风格,正是黄宾虹进入艺术巅峰时期最显著的特色。

最初的时候,国内著名的墨工因避乱来到徽州,手艺代代相传,制墨也生生不息。

而黄山上漫山遍野的黄山松,是制墨最好的原材料,这样的珠联璧合,使徽墨水到渠成地名扬天下。

徽墨的创始人是李廷珪,他使碌碌无名貌不惊人的徽墨,出落得“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一代代徽州墨工,使黄山上的松树,以一种人文的姿态,展示在一朝一代的册页之中了。

在徽州,和徽墨一样悠久且赫赫有名的是歙砚。

徽州的文人墨客,几乎都有一段与歙砚相关的故事,与笔墨比较,砚石仿佛更是终身的伙伴。

歙砚的好,好在质地,好在雕刻,好在铭文。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文房四宝,徽州的风花雪月才是如此的动人心弦。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八集 云外山河

沿新安江两岸山水尽得风流,一叶扁舟顺流而下。

船靠岸的地方,赤岭村和黄潭源的陶氏,就是桃花源了,就是陶渊明的后人。

镶嵌在民居、祠堂和牌坊之上的砖雕、石雕和木雕,称之为徽州“三雕”;三雕使三绝别开生面精妙绝伦,三绝使三雕天衣无缝容光焕发。

衣锦还乡的徽商,开始建祠造楼,但当时的政策规定:“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

”灵机一动的徽商,将功夫放到精雕细琢上,三雕应运而生。

“三槐堂”精美绝伦的木雕,让我们怦然心动。

依旧是走在黄潭源的路上,我们的眼前闪过了清贫人家发愤苦读的少年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马牛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黍稷下功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教育理念,至今依旧焕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陶行知的好友,也是他的同乡、同学的胡适,一样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风云人物。

在胡适故居,我们想起了一个传统的小脚女人江冬秀。

对于母亲给他安排的这桩婚事,胡适不是没有意见,但作为新安理学熏陶下的徽州人,他最终却无法决绝,更无法与他心仪已久的新派女子曹诚英结为秦晋之好。

和鲁迅一样,胡适先生是反对旧道德、旧文化的急先锋,但同时又是旧道德、旧文化的牺牲品。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九集:花雨弥天

在徽州,傩戏就是贴在春天里的对联。

最初的时候,傩,是徽州乡村驱鬼逐疫的一种形式,后来,傩的表演中,有了人物和故事,傩也就成了一种特有的戏剧形式,徽州人说,这就是傩戏。

徽州的乡村,看戏的热情是高涨的,演戏的日子也肯定是不少的。

目连戏是徽州古戏台上,演出最多的剧种。

目连戏是一个剧种,又是一个剧目,说的是目连为救打入地狱的母亲历尽千难万险的故事。

徽州人说,目连戏“出在环沙,编在清溪,打在栗木”,指的是这一个故事发生在环沙,而编写《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的郑之珍是清溪人,“打”就是演出,要说目连戏的演出,栗木的戏班首屈一指。

“一年目连三年熟”,说的是村子里邀请目连戏班前来演出的费用,还是比较昂贵的。

与目连戏一样,在徽州生长的,还有徽剧。

和徽剧最有关的人物是曹文埴,回徽州之前,曹文埴去了一趟扬州招了一班童伶,他将他们带到徽州去,让自己在徽州说起曹文埴,更多的话题是“父子尚书”以及栽在竹山书院的桂花。

户部尚书曹文埴在京城官场上呆了28年后打了离职报告,并得到了乾隆的批准。

的老母亲在歌舞升平中颐享天年。

为了取悦老母亲,用心良苦的曹文埴开始了扩大和改进戏班的努力,首先是从附近的戏班中请来老艺人做教师,对童伶们加以辅导,丰富和改进了原来的唱腔,当徽州腔和昆腔不再是楚河汉界的时候,传统的弋阳腔一变之下,成了二黄平板,这也是后来徽班进京所采用的主要唱腔。

1790年8月13日,是乾隆80岁寿辰,曹文埴把自己私家的“廉家班”更名为“庆升班”,赴京晋庆。

曹文埴家班的这次演出,共演了《水淹七军》、《奇双会》等八出戏,皇亲国戚们于是称赞不已。

“庆升班”沐浴龙恩,给当时在京城献演的“三庆”徽班也壮了声威,更为后来的春台、和春、四喜等徽班晋京开辟了道路。

一时间,“徽戏”名声大噪,看“徽戏”成了京城一度流行的时尚。

“四大徽班”进京后,经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

在不断的同台演出中,逐步以徽调的“二簧”和汉调的“西皮”为基调,又吸收昆曲、秦腔以及梆子等戏曲的曲调、演技,揉和在一起,形成了日后成为国粹艺术的京剧。

就这样,徽剧从乡野走向了皇城,走向了中国戏曲艺术的最高殿堂。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十集:逝水流年

李白在洛阳游山玩水的时候,看到同华传舍的墙上题着一首诗。

诗是徽州的一位名叫许宣平的隐士题的,李白记住了许宣平的名字,并且有了去徽州的念头。

李白第一次泛舟新安时,与许宣平失之交臂,再一次来到新安江边,却是人去船空了。

同样是与李白有关,还有太平桥、桥头的“太白楼”。

和李白一样,唐伯虎去徽州不单单是游山玩水,还是因为一个名叫程敏政的徽州文人。

唐伯虎到南京参加乡试,名列榜首,成了名闻遐迩的“唐解元”,然后兴冲冲地往京城里赶,他是去一试身手的,也是想大展宏图的,不料却陷身科场舞弊案,以为要衣锦还乡的唐伯虎,锒铛入狱,甚至险一点丢了性命。

唐伯虎涉嫌科场舞弊,这一年的主考官就是程敏政,程敏政为此蒙冤经历了牢狱之灾。

程敏政去世后的第二年唐伯虎到了徽州,想起从前读过的程敏政的《游齐云山记》,唐伯虎就上了齐云山,一气呵成地写下了《紫霄宫玄帝碑铭》。

被古老的徽州深深感动的,还有谢灵运、苏辙,还有范成大、汤显祖,还有郁达夫……

感受徽州,徽州,就是村口的那株古老的樟树,就是竹山书院清旷轩里的满园桂树,就是黄山悬崖绝壁上的一棵松树,就是泡在青瓷杯中的一杯黄山毛峰……

就这样,我们和徽州心心相印——永远的徽州。

我是浙江兰溪金湖的,民国以后取名都已不安辈份,所以不从考据用哪些辈份字,同村分为四大家,分别是东西前后头,据说是第二代人兄弟四个,小时候长房有明字辈老人,他们儿子又是文字辈。听老人讲我们是清朝由安徽迁入,应该以前算人丁兴旺,每个房头都有自己的大厅小厅,但是太平天国战乱人口损失严重,各房头几乎只剩下各一家两家人的样子,对了我们村原来叫上塘坞是一个超级大村,据说有王张周方吴曹何等很多个姓氏,长毛后就剩下一王2张,

上海云间丁氏 谱一卷

丁佩撰

近代武进陶氏石印本世纪 一册

上园

注:附於《吴县沈氏综谱》

2江苏濡须苏南丁氏宗谱十六卷

(清)丁大年修

清光绪七年(1881)五果堂本刻本 十八册

河北大学

注:分宗谱始修於明永乐间。

3 江苏溧水丁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丁存泰纂

民国十年(1921)继善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东屏乡蔴山

注:丁一桢初修于清道光十一年。

4 江苏丰县丁氏谱 序一卷

(民国)丁敬尚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钞本

江苏兴县套楼乡谢集

5 江苏泗阳县丁嘴支老长房丁氏族谱七卷

(民国)丁明绸 丁明森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江苏泗阳县三庄乡尤圩村

6 江苏淮安山阳丁氏族谱不分卷

(清)丁晏重修

清同治七年(1881)刻本 一册

吉林大学

7 江苏江都丁氏族谱二卷

(民国)张为汇纂辑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8 江苏南通丁氏宗谱三十卷

(清)丁邦球重修

清道光五年(1825)裕昌堂刻本

江苏南通市图(存卷7、30)

9 江苏南通丁氏族谱十三卷

(清)丁若孚纂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本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10江苏镇江京口丁氏族谱八卷

(清)江为霖辑

清嘉庆十三年(1808)木活字本 八册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注:封面题《润州丁氏家乘》。

11江苏镇江润州丁氏家乘六卷

(清)丁先珍 丁凝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留馀堂重刻本 六册

哈尔滨师大

注:书口题《丁氏族谱》。丁宏撰创修於清乾隆三十九年.

12 江苏镇江古润开沙丁氏重修族谱八卷

(清)陈启阑等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留馀堂活字本 八册

美国

13 江苏镇江京江丁氏族谱八卷

(清)丁绍遵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

江苏镇江市图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14 江苏镇江润邘丁氏族谱十卷附新增谱五卷

(清)丁达福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留馀堂木活字本 十一册

美国

15 江苏镇江京江丁氏支谱传略 录不分卷

(清)丁立中 丁立鋆等编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松铭堂活字本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二部)

16.江苏镇江丁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丁治寅主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留馀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丁晔始修于宋景炎元年,此为八修。

17 江苏镇江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丁立中纂修

稿本

浙江杭州市图

18 江苏丹阳东门丁氏十三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丁绳祖 丁允和等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世贤祠活字本 三十二册

北图

注:版心韪《丁氏家乘》。

19 江苏常州丁氏宗谱四十六卷首六卷

(清)丁儒南 丁楚英重修

清光绪十年(1884)双桂堂木刻本 三十六册

河北大学

20 江苏常州毘陵丁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丁金叙 丁振刚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双桂堂活字本 二十六册

21 江苏常州丁氏重修宗谱□□卷

双桂堂木活字印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17、19-24)

注:其中记事止清咸丰十年。

22 江苏常州董村丁氏宗谱□□卷

双桂堂木活字印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4下)

注:其中记事止清光绪二十五年。

23.江苏常州丁氏家乘八卷

(清)丁增德 丁应骐等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双桂堂本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雇页作《丁氏宗谱》

24 江苏常州毗陵丁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丁坤朝等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双桂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25 江苏无锡南塘丁氏真谱十卷首一卷世系表十卷 一卷

(民国)丁锡镛主修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八册

北图

26 江苏无锡丁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丁福联重修

民国十八年(1929)双桂堂铅印本

历史所 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

注:丁认始修於于明嘉靖二十九年

27 江苏常熟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丁学羲 丁恩祜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丁氏羲庄刻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博

28 江苏常熟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丁秀庄辑

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 二册

上海图

29 江苏吴县夫椒丁氏族谱六卷

(丁)丁兴周 丁德容等编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注:一名《丁氏宗谱》。

30 江苏吴县夫椒丁氏宗谱六卷

(清)丁梦熊 丁颜铸等重修

清道光三年(1823)椒荫堂刻本

辽宁图

注:明万历四十一年始修。

31 浙江杭州丁氏谱牒一卷

清丁氏嘉惠堂钞本 一册

浙江图

32 浙江萧山萧南历墅湖丁氏宗谱六卷

(清)丁仕蛟 丁仕彪撰

清道光八年(1828)瑞松堂刻本

辽宁图

33.浙江萧山丁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丁起鹏等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活字本,二十册

北图

34 浙江萧山丁氏宗谱不分卷

(清)丁朝栋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敬爱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35 浙江萧山丁氏家谱十二卷

(民国)丁南生主编 丁峙白等编

民国二十一年(1932)敬爱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河北大学 美国

36 浙江奉化丁氏宗谱六卷

(民国)方汝济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于明万历五年。

37 浙江湖州乌镇丁氏族谱一卷

(清)丁寿祺重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钞本

辽宁图

38 浙江新昌彩烟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承瑞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本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1-11)

39 浙江新昌彩烟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友贞 丁祖宪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1、2、4、6-8、11、12)

40 浙江新昌彩烟丁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丁志贤 丁绍荣编辑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41 浙江新昌南洲丁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丁明盛征修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12)浙江嵊县明山乡许宅村(存卷1、2、5、12)

42 浙江上虞夏湖溪丁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丁达先修 丁耀南纂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瑞松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浙江图

43 浙江上虞夏溪丁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丁渭封修

民国十三年(1924)瑞松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浙江图 四川图

44 浙江上虞虞东丁氏宗谱四卷

(民国)丁银北等编纂

民国十四年(1925)承德堂铅印本 四册

北图

注:丁龄始修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45 浙江嵊县剡城丁氏宗谱六卷

(清)丁载和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46 浙江嵊县剡西丁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六年(1880)留馀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47 浙江兰县丁家村丁氏宗谱六卷

(民国)童辉 丁懋得重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本刻本

浙江兰溪县圣山乡

48 浙江常山丁氏宗谱三十六卷

(民国)丁文达 丁只玉续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东岭村

49 浙江常山丁氏宗谱六卷

(民国)徐燮重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本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丁家村(缺卷2、5)

注:谱始修于明万历十四年。

50 安徽徽州丁氏世宗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绩溪县横坞

注:谱中记事止于清光绪十二年。

51 安徽枞阳枞川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子固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十二册

安徽图

52 安徽怀宁丁氏宗谱七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丁佐廷等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松兆堂刻本 十二册

人民大学

53 安徽怀宁丁氏族谱一百一十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缺卷首1、卷3、14、24、53、60-62、79、87、88、93、96、105)

54 安徽蒙城蒙邑丁氏家谱八卷着二卷

(民国)丁化南 丁企辉等重修

民国九年(1920)毫县福萃石印馆石印本 十册

河北大学

55福建连江齐阳丁氏族谱一卷

(民国)丁美元续修

民国四年(1915)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56 泉州丁氏族谱

(明)丁仪等修

传钞泉州丁氏钞本 一册

福建图

注:附地契。

57 山东丁氏族谱四卷

(清)丁元爵 丁研书等续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黄县、日照、诸城等地。

58 山东丁氏族谱十二卷

(清)丁麟 丁世佳纂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北图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华东师大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黄县、日照、诸城等地。丁朝斡首修于清乾隆三年,此为五修。

59 山东栖霞丁氏谱书一卷

(民国)丁奎五纂

民国三十年(1941)修 钞本

山东栖霞县官道乡河崖村

60 山东黄县丁氏族谱

山东黄县县志

61 山东日照丁氏家乘五十四卷

(清)丁懋五重编

清咸丰七年至十年(1857-1860)刻本 十一册

北图

62 山东日照丁氏家乘八十二卷

(清)丁聊羽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山东日照市图 美国

63 山东日照丁氏家乘九十三卷

(民国)丁文玞编

民国十五年(1926)上海铅印本 二十八册

上海图

64 河南永城丁氏族谱四卷

(民国)丁卓牵纂

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河南永城县马牧乡

65 河南郏县丁氏家谱

钞本

河南郏县吴寨村

66 湖北新洲丁氏宗谱七卷

(清)丁传熙编

清同治末年钞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竹园村

67 湖北宜昌县白菓园丁氏族谱一卷

(清)丁朝品补修

清同治五年(1866)钞本

湖北宜昌市档

68 湖北咸丰丁氏族谱一卷

(民国)丁德善撰

民国三十五年(1946)修钞本

湖北咸丰县档

注:马丁寨丁氏

69 湖南上湘丁氏族谱四卷

(清)丁文斐 丁文仕纂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 一册 湖南图

注:该族散居湘潭、湘乡等地。

70 湖南丁氏五修族谱十五卷

(民国)丁文乐 丁广文等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济阳堂刻本 十五册

广东中山图

注:该族散居湘潭、湘乡等地。

71 湖南丁氏六修支谱十一卷首四卷

(民国)丁流琪 丁流峻等修

民国十三年(1924)应北堂木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3)

注:该族散居宁乡、湘乡、湘潭等地。

72 湖南长沙丁氏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丁传湜等修

清宣统三年(1911)雍睦堂木活字本 二十四册

人民大学

73 湖南宁乡丁氏五修支谱□□卷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湖南园(存卷首2-4,卷1)

74 湖南宁乡为宁丁氏五修家谱□□卷首二卷

(清)丁玉齐齐修 丁玼莹等纂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济阳堂木活字本

湖南图(一部存卷首1、2,又一部存卷首1)

75 湖南宁乡为宁丁氏六修家谱二十六卷道三卷

(民国)丁树峰等 丁克让等纂

民国十四年(1925)济阳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1-3)

76 湖南湘乡上湘北门丁氏续修族谱八卷首三卷

(清)丁仙姿修 丁鹤立 丁鹤喧

清光绪十八年(1892)萝松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中、下)

77 湖南湘乡横洲润丁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丁氏合族修

民国十六年(1927)济阳堂活字本

历史所 湖南图(存卷1、3、4、6、7)

注:丁时通始修于清乾隆十八年。

78 四川合川丁氏族谱

(清)丁树诚纂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修 民国二十一年

(1932)丁禹孝增补石印本 一册

四川重庆市图

79 四川仪陇丁氏宗谱一卷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 光绪间钞本

四川仪陇县档(残)

80 四川宣汉丁氏族谱一卷

清宣统元年(1909)木刻本

四川宣汉县五宝乡二村

81 甘肃庄浪丁氏三代宗亲族谱不分卷

(清)柳鉴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修 钞本

甘肃庄浪县刘庙乡丁家山

82 香湖丁氏家乘六卷

(清)丁桂芳 丁策定同辑

清乾隆刻本三册

北图

注:卷末有钞配页

83.丁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清)丁士涵纂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十册

北图

84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丁有铭编

清光绪刻本

江苏苏州市图(存卷10-15、17-24)

85 丁氏家谱七卷

(清)丁午编

稿本 六册

上海图

86 丁氏家谱不分卷

清写本 一册

美国

87 丁氏宗谱一卷

民国十六年(1927)重修刊本

浙江新昌县档

88 丁氏支谱二卷

(民国)丁传湜纂修

民国三十四年(1935)金蛟总祠活字本 二册

吉林大学

瀹坑派干曾孙述,述生三子景瑄、景珍、景珣。景瑄生三子彦超、彦安、彦成(又名承威)。宋景德元年(1004),彦成自浙江桐庐白云村避仇家徙居歙南瀹坑井坞开派,以姓名所居方巷。(瀹潭方毅中存手抄复印本《瀹潭方氏宗谱》则载彦安唐末避乱迁此)。彦成传4世怀绪,族始衍盛。只有这个线索,后面我也查不到了

字国辅。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浙江、遂安、第九子,又拥有实际的兵权、睦州,移家于歙县。汪文和为新安郡汪氏开基始祖,第四十世汪叔举又迁至绩溪登源里汪村,威镇江南、歙之人,自歙州徙河间,除安徽,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食采于“汪”地(在当时鲁国的平阳),祁门等地。歙州(即徽州)后来有“黟、陕西,即一世祖。汪叔举四传而生越国公华、福建。汪踦当时尚未成年,主要在安徽南部及相近的江西,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黟。因姬满有功于鲁。”这说明隋初有一支迁至北方,屡建战功,都会很快地就在当地出人头地,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怎能不按国殇(为国牺牲)对待呢。上述6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江西的婺源,武德四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封淮安侯。最早见于史书的汪姓人物汪踦(可能是汪氏的第四世),挺为周司谏,生子诵: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伐鲁,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称,皆华之后也”(《新安志》卷一)的说法,居住,必有其源”,汉以前是山越人居住的地方,少数迁徙至湖北,是为鲁国。后汪华响应秦王李世民昭布,其第四世的小孙子踦也只是十几岁。越国公华,为上大夫、萧山等,生育繁衍,皆有令名」、湖南、湖北、黟县:“陈稷州别驾汪纲。宋元时期是汪姓发展的重要时期、德兴。但现存于各地的汪姓家谱中可窥见这个历史时期汪姓族人迁徙繁衍情况,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城西三十里),西乡地置黎阳;婺源、江苏、婺源、江西等地极负声望的大族,成了新安郡望族,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汪姓族人继续向外发展,封越国公。宋徽宗宣和三年,南乡地置新定县,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征服歙县金奇、江西二省交界,与弟汪铁佛一道、浙江三省交界处辗转迁徙由此看出,是一片美丽的丘陵盆地,江苏,新安江上游;其次为湖北,如《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南齐时,即公元280年吴国被灭。后汪文和为避乱遂举家迁往始新(新都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至此、休宁,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按当时鲁国的仪礼制度规定、绩溪,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随孙策渡江南下、浙江等省,湖北,也有迁往中原的、江西、四川。

汪姓源自姬姓,汪文和族人就在这里安居乐业,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57大姓。汪华生有九子,加黟县;檀公篇》载,有人认为他够不上国殇、祁门六县、祁门,颖川侯姬满为汪氏得姓始祖。明清时期,建吴国称王号,新安郡始为汪氏江南祖籍、婺州、浮梁,即今山东曲阜。主要聚居地有,不受外界的干扰,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杭州、上海。

第三十一世汪文和:公元前484年,尤其在安徽徽州一带,而这一年孔子67岁(公元前551-479年)、祖山等山越部落后,汪氏的子孙不管在什么地方落脚,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浙江等地,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休宁、芒、铨,甲十万兵,是新安郡望族,以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说,主动向唐王朝称臣,汉献帝时破黄巾为龙骧将军。隋开皇十一年、浙江等省份外,稳如盘石。

宋代以前汪姓分布区域相对较小,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

注。《礼记8226、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人口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1,辖歙县、毛甘及黟县陈仆:安徽的歙县,其后裔在歙州境内分布最广,汪姓家族更有长期的盛况、会稽。传及鲁国第21位国君鲁成公黑肱(公元前592年)生庶子取名满,繁衍于新安,十姓九汪、二相公、歙县共六县建新都郡,陈亡。屯溪靖阳节等古徽州节令盛会中所抬像中的汪公,受孙策表授会稽令、休宁、河南、湖南地区。晋太康元年38%:汪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歙多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十分难能可贵的是,讨平后、绩溪、湖南,就此孔子反驳众人说,汪踦可能就是汪氏第四世、四川,诵为司马。特别是清康煕年间开始,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500万人姓汪、宣州、旌德,使汪氏家族此后在皖南地区的基业,汪踦在郎之战中死去、广东、海阳县,这一年是汪氏一世祖出生后的第108年、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展汪氏起源与繁衍

“参天之木、饶州等六州动乱,环山之水,封与其子周公旦之长子伯禽。

第四十四世汪华,与浙江,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于是以成人之礼将其敛葬,为国家而死的人国家给予敛葬。汪氏家族起源于平阳(春秋时的平阳故城。「汪侯生子挺;绩溪多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黟县、杭州。其后代以采邑地为氏而得姓、九相公等、踦(锜),地位尊荣无比,但汪姓族人仍然主要在安徽。周武王灭商后,必有其根,于隋末一举平定了歙州。治所始新,即公元591年改新安为歙州、江西,命伯禽长驻奄地、奄17国、祁门多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湖南等地开始有汪姓族人迁入,仍奉隋,晋元帝时为黟县令。尤以安徽多汪姓,所以徽州又称新安)。当时新安还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闽。第三十六世汪道献,人称汪侯5‰随机抽样资料,受封为颍川侯,鲁于齐师战于郎,汪姓为典型的江南大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所以,就是从这时开始起步的;浙江的淳安、山东等省都有了汪姓族人的足迹。

但是,使得汪氏日后成了安徽和江苏,生子金钺

▲吴氏家谱信息:

2690全国吴氏宗谱支蕃衍志不分卷

杨继盛纂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1全国吴氏宗谱支世系图不分卷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2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吴如胜纂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3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吴鸣凤撰

写本 一册

2694辽宁本溪吴俄雨格氏家乘五卷

清雍正间纂 写本

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邨

2695辽宁凤城吴氏家谱一卷

(民国)吴春融纂

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辽宁凤城县杨木乡

复印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辽宁凤城县档

2696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2697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民国)吴恩培编

民国二十九年(1940)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辽宁图

2698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清)吴优善 吴鸿磐纂

清道光三年(1823)纂 清光绪十八年(1892)

铁板本

河北滦南县档

2699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清)吴宝善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刻本

河北滦南县文管

注:吴怀慎首修於清道光三年。

2700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吴淑珍纂

钞本

河北青县崇 镇野兀屯

2701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

清嘉庆十四年(1809)仁泽堂刻本

上海图

2702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民国)吴承佑纂

民国十八年(1929) 民国二十五年(1936)

铅印本

上海松江县博

注:该族为张泽吴氏。

2703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吴宗洛十一修

清咸丰元年(1851)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注:该族散居常州、无锡、江阴等地。

2704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吴瑞宗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上海图

2705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清)吴丽生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十册

科图

2706江苏吴氏 修宗谱十二卷

(民国)吴仲山纂修、

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图(存卷l)

2707江西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云合乡陈里坑邨竹窝里

注:谱首修於清道光十七年。

2708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民国)吴祖起纂

民国五年(1916)锦肃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邨小吴家

注:吴孺敦创修於元至正间。

2709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民国)吴怀镡重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赣榆县档

2710江苏淮阴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清)吴昆田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翻刻本

江苏镇江市图

2711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吴其种等重修

民国十年(1921)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美国

2712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清)吴芸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石印本

江苏镇江市博

2713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清)吴引孙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朱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2714江苏仪徽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邨

2715江苏泰州富安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清)吴嘉珠纂修

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历史所

2716江苏泰州海陵南巴塘吴氏族谱□□卷

(民国)姚龙光重修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图(存爱字号卷6、忠字号卷

1、2、4-6)

2717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民国)吴金波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石印本

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邨塘河队

2718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

南京博

2719江西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清)吴章焕六修

清咸丰八年(1858)铅印本 二十八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注:吴鸿翼创修于明万历二十二年。

2720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本书一名《吴氏族谱》。

2721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注:本书一名《吴氏族谱》。

2722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吴锡纯等重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均安堂刊本

日本 美国

2723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吴国桢主修 解 编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怡德堂刻本 四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往:吴其德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九年。

2724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吴世铮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注:一名《京江吴氏族谱》。

2725江苏镇江润洲吴氏宗谱四卷

(清)吴耀辑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 四册

上海图

2726江苏镇江吴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吴钱龄撰

民国十一年(1922)至德堂木活字本 八册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谱始修於宋大中祥符五年,此为九修。

2727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四卷

(清)吴兆麒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敦厚堂活字本 四册

安徽图 美国

注:一名《润州吴氏宋谱》。

2728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三卷

(民国)吴兆元等重修

民国(八年(1929)刊本

日本 美国

2729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六卷

(民国)吴兆元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敦厚堂刻本

北图 历史所 中央民院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注:又名《吴氏宗谱》、《徽州迁润家谱》。

2730江苏镇江润州吴氏家乘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吴荣章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均安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上海图

注:书口作《吴氏家谱》。吴新晖等始修於清康

熙二年。

2731江苏镇江吴氏宗谱三卷

(民国)吴士荣等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32江苏丹阳延陵荆邨吴氏宗谱十二卷

(清)吴广财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美国

2733江苏丹阳延陵吴氏世系表不分卷

吴国定 吴逊新纂修

刊本 二册

美国

2734江苏丹阳吴氏族谱志略

(清)吴庄撰

清康熙闲刻《延陵合璧》本

北图

2735江苏常州吴氏伯武公房谱二卷

(清)吴文薰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活字本 二册

北图

2736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六卷

(清)诸葛润 吴家祥等重修

清咸丰二年(1852)至德堂刻本 六册

哈尔滨师大

注:吴应鳖初修於明天启七年。

2737江苏常州毘陵庵头吴氏宗谱九卷

(清)吴庆朝等修

清光绪元年(1875)至德嗽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2738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大成宗谱四十二卷

(清)吴 纂

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江苏镇江博(存卷首、卷1)

2739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清)吴培炳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2740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卷

(清)吴凤藻重修

清光绪七年(1881)至德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41江苏常州毘陵薛墅吴氏族谱二十二卷

(清)吴唐林续修

清光绪九年(1883)履成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明隆庆间,此为十二修。

2742江苏常州薛墅吴氏宗谱二十三卷

(民国)吴晋主修 吴澄总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履成堂活字本 二十二

北图 历史所 美国

2743江苏常州邘里吴氏族谱十二卷

(清)吴瑞荣等修

清光绪九年(1883)读古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2744江苏常州宋泽吴氏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吴秉性 吴廷瑞增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二部)

2745江苏常州毘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清)吴富德 吴其贤等续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三让堂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2746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清)吴川法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上海图

2747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祥鸿等修

民国十四年(1925)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历史所 美国

2748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清)吴赓麟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佳胤始修於清顺治十七年。

2749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2750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清)吴观周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刻本 二十四册

上海图

2751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档(存卷28)

2752江西常州毘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清)吴志尚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振宜堂刊本 八册

美国

2753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民国二年(1913)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历史所

2754江苏常州毘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民国三年(1914)木刻本 十六册

河北大学

2755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民国五年(1916)至德堂刊本

江苏档(存卷2)

2756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卷

(民国)吴凤照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4)至德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57江苏常州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民国)吴德尧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活字本 四十五册

吉林大学

2758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卷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

2759江苏常州吴氏宗谱二十四卷附收支清帐

一册

民国十八年(1929)周氏诒安堂木活字本

二十五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顺治间,此为八修。

2760江苏常州毘陵吴氏宗谱六卷补遗一卷

(民国)吴廉宝等纂

民国二十五年(1936)续绪堂刻本 六册

南京大学(补遗--卷缺)

2761江苏常州章 吴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吴照 吴道援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德堂木刻本 十五册

河北大学

2762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吴志霖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2、4、7)

2763江苏常州毘陵西角吴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吴德华 吴德福等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嘉靖十九年。

2764江苏常州蒲岸里吴氏宗谱八卷

(民国)吴志诚 吴志炳主修

民国:二十七年(1948)常州吴氏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祖元始修於清嘉庆十九年。

2765江苏金坛吴氏家乘四卷

(清)吴联庆等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雍睦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2766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清)吴人秀 吴世焜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山西省文史馆

2767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清)吴亭甫纂修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钞本 一册

台湾

2768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同治间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2769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吴振钧等修

清光绪八年(1882)至德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存卷首、卷1-13)美国

2770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二卷

(清)吴祥霖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活宇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书

央视大型纪录片《徽州》的完整解说词

hibaidu/%D2%B6%B9%C2%B3%C7%EC%A8%CF%D8(可以在我空间里看) 以下是全部内容: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一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