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族谱门风|家乘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8.1 族谱门风|家乘,第1张

这里说的家族本体文化,是指只与陈郡谢氏一族相关的特有文化现象。

陈郡谢氏家族的本体文化包括:字辈文化、家谱文化、遗传文化、家风族风等等,在此先尝试来领略一下谢氏族谱。

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

前一种家谱在书中共引用七处,后一种引用一处。

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

为防止假冒,国家还专门成立有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

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

一、谢氏《家乘》

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时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

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也有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后者又称“族谱”“宗谱”“家谱”或“家乘”。

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官方选用人才必须考察谱牒,因此,撰修族谱之风盛行,隋代以后虽然施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取仕,但直至明清时期,许多家族仍编修族谱。

族谱主要内容有姓氏起源、播迁、分支始祖、世代相传的统系、辈字、祠堂、祖茔、族规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二、《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

《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出自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出自谢氏族人之手。

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书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

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94人,附录会稽谢氏4人。

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刊本,藏于日本,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刊布发表。

三、谢氏修谱

谢氏修谱,约始于东晋、南朝时期。

南朝梁刘孝标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作注释时,曾引用《谢氏谱》。

此谱分为《陈国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

此外,《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氏谱》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谢氏家谱》一卷。这些书皆已亡佚。

四、谢氏世系

在谢姓人及其编修的家谱中,都称炎帝为太始祖,申伯为一始祖,并说他是炎帝的六十三代孙,在周宣王五年(前823年)因功被封于申国谢邑。子孙别姜为谢,以地为氏。

这样,就用一条血缘纽带把炎帝和申伯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还确定了申伯受封的确切时间,不过,仅就这一时间而言,历史上还有不同的记载。

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书籍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原是一本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从魏安厘王墓中发掘出来的书籍,记夏商以来至魏哀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但它的原书在宋代以前已经亡佚,今天所能看到的除几种辑本外,还有一种是由明朝人伪造、假称是南朝人沈约编定的《竹书纪年》。

属于辑本者一般还能遵循历史的原貌,不擅自改写或添加原文;伪造者不仅全部抄袭他书,而且还随意添文去字,望文生意,甚至加注日期。

说申伯在宣王某年确切受封者便出自这本伪造的书中,全文是“宣王……七年,王赐申伯命”,而前者对此事只字未提。

这种确切的受封日期与前述受封时间虽有两年之差,但也大约是其说的根据,当然也不否认可能是另有所据。

至于谢姓有关家谱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做法的初衷,大约也不外乎为了解开人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使人有一种确切无疑的历史感,同时也使之树立一种以祖宗为荣的自豪感。

另外,大约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谢姓人还编定了自己传说中的世系,并在这一世系中确定了自己列祖列宗的姓名,以及他们的事迹、婚配、子女、迁徙、寿夭、在位时间等情况,使我们从另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关于谢姓传说中祖先的名字和世系,不少家谱都有记载,其间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大同小异。

六朝时期的谢氏家族除风云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领域外,还有特色鲜明的宗族文化。

在内容众多的宗族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东西便是以孝传家的宗族风貌。

孝原本是儒家思想的中心命题之一,至汉末三国以后,由于世族制度的发展,社会上展开了“忠君”与“孝亲”谁先谁后问题的争论,其结果是“忠君”思想从汉代的第一位退居第二位,孝于双亲和祖宗成了天下人物的首要责任。

这便是六朝时期谢氏家族所处的社会环境。

由于社会舆论的提倡和谢家人的天性,实践孝和以孝为本的治家思想一直贯穿于谢氏家族的14代人中,舍身奉亲、悌于宗族的事例史不绝书。

如谢尚“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痛过礼”,“十余岁遭父忧”“号啕极哀”;谢几卿在父亲谢超宗因罪流徙时“年八岁,别父于新亭,不胜其痛,遂投于江。

谢超宗命估客数人入水救之,……十余乃能言。居父忧哀毁过礼”;谢蔺“五岁时,父未食,乳媪欲令先饭,蔺终不进”,“及丁父忧,昼夜号痛,毁瘠骨立,母阮氏常自守视譬抑之”。母后遇乱而卒,蔺“号痛呕血,气绝久之,水浆不入口。每哭,眼耳口鼻皆血流,终月余日,因夜临而卒”。其子谢贞,祖母患风疾,“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往往如此。”年十四,父卒,贞“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初,贞父蔺以忧毁卒,家人宾客复忧贞。从父洽,族兄蒿乃共清华严寺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譬以母须侍养,不宜毁灭,乃少进,饍粥。”后遇乱,母不知所在,贞“必昼夜涕泣”。

上述诸人,或孝于父母,或友于兄弟,或慈于干侄,皆各禀家风,出于天性,充分反映了谢氏家族的家族风貌。

无戒365日更挑战营第77天

阅读链接:

《一起来读世说新语》目录

蟒仙家谱全部名字有:

胡仙祖太爷,胡仙祖太奶,胡仙大太爷,胡仙大太奶,胡仙二太爷,胡仙二太奶,胡仙三太爷,胡仙三太奶,黄仙太爷,黄仙太奶,常仙太爷,常仙太奶,蟒仙太爷,黑老太,长眉大仙,结巴仙,山东大仙,胡天刚,胡天雷,胡仙姑,胡天春,胡翠娥,胡翠。

东北保家仙,也称地仙,东北以四大家族,胡黄常蟒为主,八大家为铺助,胡通狐,也就是狐狸,黄是黄鼬,俗称黄鼠狼,常是蛇,也程长虫。

蟒的详解:

蟒蛇(学名:Python bivittatus)是蟒科,蟒属大型爬行动物。常见的体长3-5米,头颈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头侧有一条黑色纵斑,头部腹面黄白色,体背棕褐色、灰褐色或**,体背及两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

栖居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善攀援,嗜昏睡,夜行性、杂食性捕食时常慢慢爬行接近猎物,迅速咬住后用身体缠绕致死,并压扁成长条形,整个吞食下。可吃山羊、鹿、麂、猪等动物,常食鼠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冬眠4-5个月。

有红楼梦人物关系表就清楚了吗?

我觉得还是要多读原本才行啊

关系并不复杂,其实

荣府是主线:活着的从史老太君开始,生了贾赦、贾政和贾敏,其它也有孩子,要不太君怎么对林黛玉说:“我所生的这些孩子,所疼者只有你母“。

贾赦娶邢氏生了贾琏,迎春。琏娶王熙凤,生巧姐

贾政娶王氏,生贾珠、元春、宝玉,赵姨娘生贾环和探春。王氏的妹妹嫁了薛家生宝钗和薛蟠。

宁府活着的贾敬生贾珍,珍生贾蓉和惜春。

贾敏嫁林如海,生林黛玉

算了,我写给你:

宁府

一代:贾演,宁国公。

二代:贾代化,贾演之子,袭宁国公。

三代:贾敬,贾代化之子,袭宁国公。

四代:贾珍,贾敬之子,袭宁国公,妻尤氏。

贾惜春,贾敬的女儿,贾珍的胞妹。

五代:贾蓉,贾珍长子,江南应天府江宁县监生,妻秦可卿。

荣府

一代:贾源,荣国公。

二代:贾代善,贾源之子,袭荣国公,妻史家**,即贾母。

三代:贾赦,贾代善的长子,袭荣国公,,现袭一等将军,妻邢夫人,未养。

贾政,贾代善的儿子,现任工部员外郎,妻王夫人,子,贾珠,贾宝玉。

四代:贾琏,贾赦的长子,捐同知。

贾琮,贾赦的儿子,年幼。

贾迎春,贾赦的女儿。

贾元春,贾政之女,入宫任女史,后晋封为凤藻官尚书,加封贤德妃。

贾珠,贾政长子,早亡,留一子贾兰,妻李纨。

贾宝玉,贾政之子。

贾环,贾政之子,庶出,母赵姨娘。

贾探春,贾政的女儿,庶出,母赵姨娘。

五代:贾兰,贾珠之子

曹雪芹的祖籍是当今“红学”研究的一个焦点,由这个焦点引发的争论已经很多年了,至今在红学界却未能形成统一的意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们掌握曹家史料太少,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来说明这个问题。二是,我们仍把《石头记》单纯看作文学作品,不承认曹雪芹把曹家的“真事隐”在书中,这就为解决该问题设置了人为的障碍。为了解开《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祖籍之迷,笔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石头记》,研究曹雪芹写这部书的动机,书的宗旨和构成,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在庆祝香港回归的日子里,因感叹曹雪芹的“红楼梦”想至今未实现,遂写了《也谈红楼梦》一文,简单的介绍了《石头记》一书的构成和宗旨。其主要观点为:《石头记》确为小说体裁的历史和文体解读论述著作,是这三部分的有机合成。写作的基本方法是“一手也而二牍”,也常常采取“一手也而三牍”的特技写作手法。主旨是谈“亲”(情),是谈曹家百年历史及社会背景。这个“亲”的历史全部用密码写成,试想,一个用密码写成的书,如果没有“解码器”是很难弄通它的真正含义。《石头记》正是这样一部书,它正是记载曹雪芹的祖籍及家族的历史(当然有社会即和当时朝廷有关的历史)。因此,我们只要把《石头记》看明白了,曹雪芹的祖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分四方面谈谈:

一、曹雪芹的祖籍写在《石头记》中

曹雪芹的祖籍,在官方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这是曹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史料缺口。曹家在清·康熙年间是荣耀显贵之族,为什么曹玺的祖籍记载是那样的简单而不确切呢?这正是《石头记》要回答的问题。要想在《石头记》中得到答案,就要会读《石头记》。怎样读?其主要方法,是我在《也谈红楼梦》一文谈到的宝玉和秦钟“伴读”方法,即“一手也而二牍”的解法。这个解法的基本条件是“秦钟”和“智能”结合,所以,只有了解“秦钟”和“智能”的含义,才能有效地破译出这部书的隐寓。本人不敢自喻“秦钟”,也不敢与“智能”结合,只能按脂砚斋和曹雪芹指示的方法来破译《石头记》的隐寓。关于曹雪芹的祖籍,《石头记》中有多处非常清楚的说明,下面仅举一例:

《石头记》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纲领性章回,曹家的历史,曹雪芹用“十二钗”“判词”点睛。下面我们来看秦可卿的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首判词,按小说故事情节,是说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的“*情”事。而实际上是“隐亲”事,隐寓着“亲可清”曹雪芹家的祖籍地。曹雪芹是用同音、谐音字,多音多义字,并运用字的转义方法写成的即“矫形”(娇杏)写成的。把“矫形”的字还原,这首判词其真面貌为:

清天清海还清身,亲既相逢必族人。漫言不肖皆荣出,曹姓开端实在宁。

现在看这首判词还原的“矫形”字后意思十分清楚,曹雪芹说:现在不光天下是清朝统治者——旗人的,就连曹家人也成了旗人。(因曹振彦投降后金而成为在旗人,后来曹振彦在对明朝战争中又收了曹玺为养子,所以曹玺及后代,随着曹振彦的身份都成了旗人)谁能看懂我写的书,既和我在此书中相会,必定是我们曹家亲族人。不要随便说从曹家出去荣耀发达这一支人,不像真正的曹家人,我们怎能忘记曹家的端头——祖籍实在宁呢?

这个“宁”是什么地方?这个“宁”当时是指山东登州府宁海州的“宁”。具体说,曹雪芹的祖籍应在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西南乡,清朝末期为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深水乡神山社二甲。怎么能肯定曹雪芹的祖籍是上述地方呢?因为曹雪芹告诉我们,曹家的事和祖籍“亲可清”(秦可卿)。当“秦可卿”逝去后还有“秦钟”(亲宗)知道。“秦钟”逝去后,还有“秦钟”的“情人”(亲人)“智能”者,“亲宗”的“亲人”是其后代,“智能”者是其后代中不知何年何月出现的一个人。他们看懂了《红楼梦》即晓红(小红)了,就会知道曹玺原来和他们家先辈是同宗谱的“一家子”,既然是“一家子”当然有同样的祖籍。上面所述曹雪芹祖籍的详细地址,实际也是曹雪芹“亲宗”家记载的祖籍地。

为了证明曹雪芹家和“亲宗”的关系,曹雪芹把这个“一家子”也写进了《石头记》中,这就是我在《也谈红楼梦》一文所说的:“曹雪芹为了使曹家永不泯灭,在《石头记》中设下两条“亲”线。一条正线,一条副线,只要找到其中一条,曹雪芹家的历史就全部清楚了。由于他家那条正线,在当时已经一百年未敢见天日,如今又过了二百多年在历史上已经荡然无存了,只剩下“亲宗”这条副线。这条副线一旦和《石头记》合上,曹雪芹家的历史就会大白于天下”。

我期望这一天尽早到来,还了曹雪芹和脂砚斋的遗愿,让《石头记》放射出新的光环,使“红学”研究跨入崭新的历程。

二、曹雪芹家的宗族关系

一提到曹雪芹家的宗族关系,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八旗满州氏族通谱》所记载的曹家六代十一人的名字。这个通谱按理是不错的,它是清朝官方机构按曹家当时家族状况编辑的。可是,曹雪芹写《石头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正《八旗满州氏族通谱》对曹家历史人物之间关系的记载。所以,在《石头记》中,他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曹家的宗族,家族情况,详细的展示了曹家变迁,兴旺衰败的历史。说明了曹玺不是曹振彦的儿子,列出了自己直系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形象地描述了家族中各种人物,点出了能证明自己家族历史真面貌的“亲宗”。对此,我只要先把曹雪芹在书中描述他的真家族成员和其“亲宗”的家谱同时展示出来,大家就会一目了然。

总范世 探春范世 曹雪芹家和“亲宗”家家谱图示

54 14 曹锡章

55 15 曹 霖 曹 云

56 16 曹 文 龙 曹 元 龙

57 17 曹 峦(曹玺) 曹 岱

58 18 曹 寅 曹 宣(荃) 曹宗政(长)曹宗孔(次)

59 19 曹 顒 曹 頫 曹 贵 曹 积 曹 信

60 20 曹雪芹 曹延聪

惜春范世

61 1 曹连增

62 2 曹庭文 曹庭武

63 3 曹际仕 曹际宗

64 4 曹广盛 曹广田曹广义

65 5 曹天富

66 6 曹祖仁

此谱左侧是曹雪芹家真正家谱,是按曹雪芹在《石头记》中亲撰的家谱样子复原的,右边是其“亲宗”家谱,(有现存家谱)为了说明这个家谱和曹雪芹家的宗族关系,下面从四个方面解析;

(一)曹雪芹家的范世规律与宗族渊源

上述曹雪芹家和其“亲宗”的家谱,有与其他曹姓不同的范世规律,这个范世规律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按照曹雪芹在《石头记》中记载,曹雪芹家的初始始祖是曹髦。曹髦众所周知,是曹操的曾孙子,曹丕的孙子,曹霖的儿子,三国魏国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字彦士,初封高贵乡公。嘉平六年,司马师废曹芳,立他为帝。他不甘心做司马氏的傀儡,率宿卫数百攻司马昭,为昭所杀,时年二十岁。曹髦后代为纪念曹髦,立下曹髦家族范世规范;每二十代为一个周期,规定出二十个范字的谱联,范完后,再范下个周期的二十代范字。这个范世方法,曹雪芹在《石头记》中比喻更加贴切形象,他用“春”表示曹家的范世周期规律。书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实际上是代表四个二十代周期的符号。元春为第一个周期二十世,迎春为第二个周期二十世,探春为第三个周期二十世,惜春为第四个周期二十世。书中第十三回,秦氏在王熙凤梦中赠给王熙凤两句话,“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其实是说明曹家第三个周期,即探春二十世范字范完后,曹家就进入第四个周期即惜春时期。曹雪芹是借“秦可卿”之口,告诉曹家人和世人,到了惜春时期,曹雪芹家和本家族的亲戚关系逐渐远了,不是“亲可清”的关系了,而是“亲宗”的关系了,即出了服后曹家族人的关系。另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曹家到了曹雪芹这一代,正好是探春的最后一代,也是曹家总范世的第六十代人,曹雪芹的下代则是惜春范世时代的开始。曹雪芹家这些历史情况,当时是不可能公开的,因此才写成了这部《石头记》传世。

当时曹玺及其家人的身份是曹振彦的后代,所以曹雪芹家的后代,不能按曹髦后裔惜春二十代谱联范字起名。对此,脂砚斋在书中二十二回感叹到:“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这段批语说的意思是,曹雪芹家探春周期完结后,由于当时的家族身份子孙还不能按惜春谱联范字起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造成子孙流散,再也不能像探春周期末世几代人那样,在起名范世上和自己真正的宗族有一定的联系。曹玺为了自己和子孙能回归自己的宗族身份上去,在给后代起名范字上和探春谱联保持了这种联系。正如书中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曹雪芹借香菱之口,把此事道明。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段话看起来是香菱和黛玉说诗,但实际上是讲曹家的家谱。曹家探春二十世谱联范字,就是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范字方法,这一点可以从曹雪芹家“亲宗”的家谱看出其规律。虽然其“亲宗”家谱在文革中,几乎全部焚之一炬,现仅存一部近代抄录的家谱和一个百年谱联。(此全谱估计在山东可以查到)这两谱在探春范世上仅存十四世到二十世七代人的范字。但从这仅有的七代人的范字也可以看出规律来,其范字是:

□□□□□□□□□□□□□锡雨龙山宗贝延

从曹家探春二十世谱联范字所存七个字可以明显看出,曹髦后裔探春范字确属“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范字规律。所谓的“一三五”不论是指奇数,范偏旁部首字,用偏旁部首组成一个字,为单字名。“二四六”是指偶数,范的是单字,起名均为双字名。从上面的曹家家谱可以看出“一三五”为……雨山贝,“二四六”为……锡龙宗延。“一三五”不论,是指在这些范字上,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可以用这个偏旁字,也可以不用这个偏旁字,用和这个偏旁相关的字也行。但“二四六”要求严格,它是曹家的正宗范字,是隔代范的。

文中香菱说,看古人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这句话是指曹雪芹家讲的。曹雪芹家,从曹玺成为曹振彦的儿子后,就不能使用自己家族范世谱联的范字方法,其后代也随之改变。曹玺原来应范“山”字,按书中所记应为单名“峦”,显然“玺”字是到曹振彦家后所用的名字。曹玺基于这样的身份,在给自己儿子起名时,是不能按原曹家探春谱联范字起名了。但是,曹玺又不想完全脱离探春谱联范字的规范。这一点从他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上可以证明;曹寅、曹宣按探春范字看和父辈顺了,又在“二四六”的范字规律上错了。因为,按曹家探春谱联范世,他们俩是十八世,范“宗”字,应起双名。曹玺虽然给儿子起了单名,却大有深意。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曹玺把曹寅、曹宣应该范的宗字的宗字头部首“宀”字保留下来,以此配字起名,保持了和曹家探春谱联范字的信息联系。而且两个儿子的名字,也非常有讲究。曹寅的名字,应出自《文心雕龙·祝盟》,“所以寅虔于祗,严恭放宗庙也”。曹玺希望儿子,要敬自己真正的祖宗,要认自己的宗族。并取字“子清”,意儿子要清楚,你是曹髦后裔五十八世孙,范“宗”字。曹宣的名字应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民未知信,未宣其用”。意思是,我家的事,世人不知,是我们没法告诉的原因,希望以后儿孙能把曹家的“真事”公布于世,因此取字“子猷”。人世间的事,实在太巧,曹家真实历史,确实是通过曹宣的儿子曹頫告诉了曹雪芹,并策划了《石头记》写作方案,使曹雪芹写下了这千古不朽的著作,他就是脂砚斋。

到了曹家探春十九世,曹顒、曹頫的名字,也是参照曹家“探春”谱联规范起的单名。在偏旁使用上把“贝”字变成了“页”字,也保留了十九世谱联范字的字形。

到了探春最后一世,就是曹雪芹这一代,应范“延”字,起两个字的名。因曹雪芹的生身父亲曹顒,在曹雪芹未出世已经去世,其叔曹頫过继他家为嗣。由于曹頫始终不忘回归本宗的愿望,所以给曹雪芹起的名字含义就更深了。我在《也谈红楼梦》中是这样表述的:“曹頫给曹雪芹起名的含义:名“霑”,是沾祖宗之光。字“梦阮”,是圆曹家三代人回归本宗之梦。号“雪芹”,是雪耻曹家之辱之意”。所以书中林黛玉和香菱谈诗时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曹雪芹的名字,乃真正是“不以词害意”。曹家自曹寅、曹宣后三代人的名字确有特殊的含义,我们要“会看”才是。

总之,上述说明了曹玺及其后代是曹髦的后裔,和其“亲宗”东港市大孤山曹家在范世起名上是一脉相承的。

(二)曹雪芹应是曹霸的后裔

《石头记》中暗示曹雪芹是唐朝时期曹霸的后裔。因现存的《石头记》稿本没有完整的,多处遗失、破损,八十回后的文字至今未能发现,这都为全面理解《石头记》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曹雪芹家和曹霸有许多地方暗合;曹霸,谯郡人,三国魏国曹髦后裔,官左武卫将军。安史之乱后漂泊四川。公元764年,在成都和杜甫相识,杜甫为他写下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篇。而曹雪芹岫岩、大孤山“亲宗”家谱写到:“吾曹氏原籍四川小云南人氏后,又原籍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深水乡神山社二甲人氏”。这又和曹霸漂泊四川相吻合。又因大孤山、岫岩曹家最早的宗谱及谱书毁于“文革”,所以,要找到曹家全部历史资料,到山东及四川曹家原祖籍地,也许能查到线索。

现存的线索虽然有限,但历史资料还是透露出一些信息。例如,曹雪芹生前好友敦诚有诗《寄怀曹雪芹·霑》:“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篙屯。……”当时敦诚和曹雪芹交往密切,感情深厚。因此“君又无乃将军后”这个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当时,曹雪芹是不会轻易向人透露曹家的真实历史情况的,否则,《石头记》用不着写成我们看到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敦诚和曹雪芹关系太密切了,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赋诗。在长时间的交往中,敦诚从曹雪芹的只言片语中,察觉到曹雪芹是曹霸的后裔,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在松亭关分管税务时,因思念曹雪芹,写下了这首非常有价值的诗篇。其价值在于:当时的历史资料和官方档案,都表明曹雪芹家是曹彬的后裔,此事敦诚不可能不知道。他诗中既然这样写了,说明敦诚已经察觉到曹雪芹不是曹彬的后人,而是曹霸的后裔。

其实,脂砚斋在书中也露出信息。书中二十一回有眉批:“赵香梗先生《秋树根偶谭》内,兖州少陵台有子美祠为郡守毁为己祠。先生叹子美生遭丧乱,奔走无家,孰料千百年后数椽片瓦犹遭贪吏之毒手。甚矣,才人之厄也!因改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数句,为少陵解嘲:‘少陵遗像太守欺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折克非己祠,傍人有口呼不得。梦归来兮闻叹息,白日无光天地黑。安得旷宅千万间,太守取之不尽生欢颜,公祠免毁安如山。’读之令人感慨悲愤,心常耿耿。”从这段眉批可以看出批者对杜甫的敬仰和特殊感情,在感叹杜甫的同时隐喻着曹霸和杜甫一样,因遭丧乱,奔走无家,漂泊四川。千百年后,曹霸后裔奔走山东,又遭“朝乱”,曹家又遭变故,脂砚斋怎不“心常耿耿”。所以说,这段批语是脂砚斋见景生情,见杜甫之事,思曹霸之情,思曹家当时处境。如果没有此种心緖,这条批语写在书中就显得非常勉强。

通过上述资料可以证明,曹雪芹应是曹霸的后裔。要得到准确无疑的答案,一是要全部破译《石头记》,二是按上面说的线索查到民间的曹家史料,会得到准确答案的。

(三)曹锡章、曹霖、曹文龙何许人

从前面列出的曹家家谱上有这三个人的名字,这三个人按曹家家谱辈分看,曹锡章是曹玺的曾祖父,曹霖是曹玺的祖父,曹文龙是曹玺的父亲。因曹玺成了曹振彦的养子,所以在当时的《八旗满州氏族通谱》是不可能记载他们的。

按《石头记》文字记载,曹锡远就是曹锡章,《八旗满州氏族通谱》上也有曹锡远的名字。史料记载,曹锡远又叫曹世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曹玺为自己和后代回归自己宗族身份所采取的措施。实际上曹振彦的父亲是曹世选不是曹锡远。曹振彦去世以后,在官方后来辑成的档案上,曹玺把祖父填报成曹锡远,就是把自己真正的曾祖父曹锡章名字改成曹锡远报上去的。虽然,曹锡远和曹世选这样一换差一辈,但是,曹玺觉得留下这至关重要的信息,就能使曹家达到回归本宗的目的,也就不顾忌那么多了。曹玺为什么偏要把曹锡章改成曹锡远呢?因为,当时社会上,尤其上层人物,可能很多人知道曹振彦的父亲是曹世选,曹玺要把他换成曹锡章显然会引起人们疑问,尤其是曹振彦继妻的怀疑。但改成曹锡远就好解释了,按当时曹玺的家乡话,(也许三百多年前,北京、华北、东北一带土话,说话口音都和曹玺家乡差不多)曹世选、曹锡远的发音几乎一样,听不出什么差异来。就是现在,曹玺的家乡和其“亲宗”的家乡,发这两个名字的音,还是非常接近,不仔细听,曹锡远就是曹世选。当时曹玺把曹世选改成曹锡远,可以说是音对字误,是顺理成章之举。关于曹锡远(曹锡章)在《石头记》中是那个角色的原型,这里暂不谈了,下面重点说说曹霖。

曹霖是《石头记》中的核心人物,也是解开《石头记》的金钥匙。

我在《也谈红楼梦》一文中说过:宝玉即石头,石头刻字即碑文。碑文刻有什么字呢?刻得就有《石头记》中林黛玉的原型——曹霖的大名。林黛玉是“霖”字的谐音拆字——“林代雨”,宝玉非要驼这块碑不可。上面说到曹锡章在自己家谱上有原位,又改名顶了曹世选的位子。曹文龙的位置上有曹振彦占着,他们一明一暗存在着。在曹振彦和曹玺结合的家谱上,曹霖是插不进去了,曹霖便成了“孤魂野鬼”。为此,曹雪芹塑造林黛玉的形象,叫他和“石头”即宝玉结合,就会有自己应该有的位置。凭什么说林黛玉是曹霖呢?下面举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石头记》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此回题目明确告诉读者,南京的曹玺家要起复自己家范“雨”字的祖辈人了,荣耀的曹家人将把曹霖收在自己的家谱上。接着书中描写了曹霖名字上家谱的过程,“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所说的“颦颦”二字,实际上是“拼拼”,即拼起来的意思,就是把林黛玉(林代雨)名拼接起来那就是曹霖的名字“霖”。这一点林黛玉的判词上说的更加清楚,“玉带林中挂”,“雨代林”即“霖”。宝玉问完后,探春问何出,点明“霖”是曹家探春范世上的人,探春当然清楚“林黛玉”是谁。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曹家人要把曹霖收在宗谱上的愿望,说明了“林黛玉”就是曹玺的祖父曹霖。

曹玺的父亲,按曹雪芹家真正的宗谱记载应该是曹文龙,曹玺成了曹振彦的养子后,他的名字也无法再见天日。书中对他有一番特别的描写,《石头记》中的薛文龙、薛蟠的原型就是他,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总之,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石头记》中都描写的很详细。他们的事已经过去三百多年,这次会上,也许能圆了脂砚斋、曹雪芹二百五十多年的回归自己宗族的梦。

(四)副线

我多次提到《石头记》中的副线,即曹雪芹所说的“亲宗”,就是上述谱中右侧那一支人,现有大孤山、岫岩曹家家谱为证,这个“亲宗”曹家和曹雪芹家在范字排名上用字规范是一致的,《石头记》中介绍曹锡远就是曹锡章,曹霖和曹云是兄弟。从历史上看,这个“亲宗”曹家,原籍四川小云南,又原籍山东登州府宁海州,和《石头记》中所说曹雪芹家祖籍在山东半岛宁海州是一致的。这个“亲宗”曹家于清朝·康熙五十余年,由山东登州府宁海州迁到关东岫岩厅辖区落户。“亲宗”曹家到岫岩始祖是曹宗政、曹宗孔兄弟二人。(因范宗字,二人行走到岫岩,所以书中喻为“邢忠夫妇”)长支曹宗政在大孤山达子营落户,(大孤山当时属岫岩辖区)二支曹宗孔在岫岩房身沟落户。后来,曹宗孔的三儿子和五儿子到大孤山山东头落户。《石头记》中的邢岫烟,就是指曹宗孔的儿子们,代表人物是三儿子曹积。曹雪芹把曹家回归自己宗族的愿望,全都寄托在这一支人身上。

根据《石头记》的描述,曹雪芹逃禅是住在大孤山庙宇的上庙,(现东港市大孤山镇)在庙中和曹家堡披阅十载写完《石头记》的初稿。这期间曹大汉即曹积(邢岫烟)参与了孤山上庙的修建过程,由于他和曹雪芹经常在一起,相处很好,所以,《石头记》中有特别的描述。曹大汉是大孤山有名民间的历史人物,为修大孤山上庙出过工,立下汗马功劳,大孤山人有口皆碑,传说颇多。按曹家家谱,曹大汉和曹雪芹父亲曹顒是一辈人。曹大汉长得非常高大,力气过人,能负千斤物体,行动自如。历史记载,曹顒长得也很魁梧,曹家两支人,在这一辈上同时出现了身材高大的人是有什么启示吗?更有趣的是,书中说:“此乡多宝玉”。而岫岩就是玉石之乡,玉雕闻名全国,曹家“亲宗”后代现操此业不少。尤其是六十年代,岫岩出世的玉石王,现以雕成玉佛(在鞍山玉佛苑),背面的观音菩萨像旁出现个“真”字,同时出现龙凤像。这些是否和《石头记》有某钟信息联系呢?也未可知。

总之,《石头记》把“亲宗”这条副线从曹云到曹大汉写得非常清楚。曹雪芹当时感叹大孤山、岫岩曹家的惜春时期正在开始,且人丁兴旺,所以就把圆梦的希望寄托在这一支人身上。

三、曹家矛盾的原因

曹家矛盾,是指曹尔正儿子曹宜和曹玺后代尤其和曹頫之间的矛盾。其原因之一,曹振彦不是曹玺的生身父亲而是养父所致。按书中隐寓和有关资料分析,曹玺是清军对明战争中被曹振彦强行收养的,取名曹尔玉,(传说是皇上笔误写成曹玺)后来叫曹玺。虽然曹玺成了曹振彦的养子,但是,由于曹振彦是满州后金政权的军官,他们这种父子关系,怎能不包含着国仇、家恨呢?原因之二,由于曹玺及其子孙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宗,不忘自己的民族身份,希望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宗族上去。到了曹頫这一代,这种迹象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曹宜和曹頫之间的家族矛盾。康熙年间,康熙帝极力维护曹頫家,所以,曹宜无法使坏于曹頫。康熙已死,曹宜的靠山雍正当了皇帝,曹宜开始挑拨雍正打击曹頫,使曹雪芹家彻底败落下来。

下面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两家关系与矛盾:

(一)曹家的家族关系。曹頫和曹宜虽然是叔侄关系,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因为曹玺是曹振彦的养子,此事一旦成为曹家公开的秘密,他们的感情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隔阂,和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不会一样的。下面按两家血缘关系,列出曹家家谱:

—曹寅—曹顒—曹雪芹

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曹玺(峦)—

—曹宣—曹頫

曹世选———————曹振彦—曹尔正 ——— 曹宜—曹颀

这个家谱上下一对比,可以看出,范世起名规范在曹玺以前明显不一样,后面则一样,这就是曹玺成为曹振彦养子的结果。曹玺的名字是曹振彦后改的,所以和曹尔正范字一样。而曹宜的名字,是

  摘 要:近三十年,中国民间自发兴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文章先回顾了家谱的历史演变,再分析了重修家谱兴盛的原因,并以家谱的“前言”、“后记”来例证。  关键词:家谱 重修 原因

 中图分类号:K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0-01

 家谱,也称宗谱、族谱、世谱、家书等,是记载一个家族迁徙、繁衍、兴衰历史,褒扬家族功德人物的史实资料,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近三十年来,中国民间自发兴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这股热潮,其声势之大、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编修家谱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这股编修新谱的热潮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其原因可以从新修的家谱的“前言”、“序”、“后记”等中得到印证。

 1 家谱的演变

 最早的家谱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在甲骨、青铜器上简单刻有父子兄弟世系,这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形态的家谱。经过秦汉时期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家谱适应世家豪族的政治需要处于兴盛期,成为了世族之间通婚和做官的主要依据。唐代,谱学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官修谱牒巨大,私修家谱亦十分兴盛。宋代为家谱的转型期,官修谱牒废绝,私修家谱兴盛。家谱作为用来区别门第身份的政治功能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尊祖、敬宗、收族”和“尊尊亲亲之道”的道德教化功能,并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欧式谱例和苏式谱例。进入明代,中国家谱发展趋于成熟,编修家谱的体例、内容更加完善,并基本定型。明代修谱进一步发展以朱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作为修谱的指导思想。清代及民国时期,编修家谱的活动在民间非常普及。新中国成立后的50~70年代,编撰家谱一度停止,大量的旧谱牒遭到了破坏。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率先出现了重修家谱现象,很快遍及全国各地。

 2 重修家谱兴盛的原因例证

 21 主观愿望——敬宗睦族,惟有修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极为深刻和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增长,即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求学日曾增多。各家族子孙迁居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彼此有相见不相识之感。而家谱,就是家族群体联系感情、亲情的纽带。族中老人希望通过修家谱,达到“敬宗睦族”的目的。浙江海宁《褚氏家谱》的“前言”中写到:“当大部分子孙汇集硖石参加迁葬时,彼此有相见不相识之感。尤其是少、青、壮年一代对褚氏根从何来、对家史一无所知。所有健在老人都为自己重任深感不安和内疚。后经合计,一致认为,有续修家谱刻不容缓的急切愿望,因此开始筹编。”修谱可以使民族源流清晰,能得到族人相互提携帮助。……吾族之谱,自公元一九二四年第四届续修至今,屈指已八十有六载,由于年代久远,族内后裔或谋生外迁,或经商发迹,子孙繁衍,徙居各地,昭穆既远。当今后裔辈份不清,祖宗支派不明,犹如陌路之人,如何将族内之人团结起来,惟有修谱。”

 22 客观基础——盛世修谱,势在必行

 中国有句古话: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盛世也为修谱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冲破了“左”的思想牢笼,思想大解放使人们打破了精神枷锁,营造了宽松的文化氛围,让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生的政治条件;二是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百姓日益富裕,为修谱的各项费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上虞管溪徐氏宗谱》序:“盛世修志,盛世修谱。可以说,政通人和,太平盛世赋予编史修志著谱的神圣使命和高度的责任感。”

 23 推动因素——“两个通知”的发布

 1984年,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等单位联合编撰《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为使这项涉及全国各图书、档案、文化部门的联合目录编撰顺利,国家档案局会同教育部、文化部联名向大陆地区各文化厅、文管会、档案局等单位发出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国档会字(1984)7号)。为了增加大陆以及海外收藏的中国家谱目录,2000年国家决定编撰《中国家谱总目》。为了推动此项工作进展。文化部办公厅于2001年2月发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办社图函[2001]29号)。“两个通知”的发布对近三十年来的家谱编修意义十分重大,推动了家谱重修的盛行。

 首先,家谱的价值重新得到了确认。在“”时期,家谱被认为是封建糟粕,不要说是修谱,连收藏的旧家谱也遭到了破坏。而在“两个通知”中,明确指出: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钱塘孔氏宗谱》重修宗谱新凡例中说:“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繁衍迁徙的历史文献,曾经被作为维系宗法制度和祖先祭祀的工具而被奉为圣物。然而在上世纪中叶的“”中被作为“旧时代”的遗物而惨遭毁灭。浩劫之后,家谱的性质和现实意义重新被人们所认识,被认为与国史和地方史志同为民族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

 第二,为农村修谱提供了契机,成为了修谱宗旨。需要敬宗睦族,修谱有了主观愿望。思想解放、物质丰富,修谱有基础。而家谱目录整理工作的开展,为修谱者重修家谱提供了契机。家谱目录专业工作人员为了对各地家谱资源进行调查、征集和著录工作,深入城乡,宣传家谱的价值、家谱工作的意义,民间私藏家谱被公诸于世。在家谱目录整理工作开展之际,各族人认为有必要对自家的家谱进行重修,并把“两个通知”精神定为修谱的宗旨。广西北流《郑氏族谱》凡例第十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编好《中国家谱总目录》等文件精神编好士球公宗支系族谱。并在书前附有“两个通知”的原文。《齐贤镇西徐巷村樊氏家谱》“谱例”第一条:遵循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国档会字[1984]第7号联合通知“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自己的血缘关系……”之精神,作为编修本谱之宗旨。

 编修新谱是历史上续修家谱的继续与发展,是适应社会需要、民众需求的一个文化现象。新修的家谱跟旧家谱相比,有继承、有批判、有创新。我们应对其进行引导,使新谱编修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健康向前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 赵小玲家谱征集工作的实践和体会[J]当代图书馆,2004(4)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历史民族大融合中,各个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也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

追溯最早家谱的产生为口述家谱,资料显示:“瞽蒙主诵诗,并诵世系”之说,家谱最初的功能就是辨析亲疏,凝聚族群,优化生育,即所谓“亲亲以相及”。此后万变不离其“别”与“聚”这两个基本功能,但随时代推移,社会制度不同,其具体内涵和所起作用也不一样。它的发展也是根据历史朝代的政治体制来进行兴衰交替的演变。现在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家谱的起源吧。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的局面影响,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后,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

周代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族”本来只是 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但进入阶级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享有特权,其死后则由宗子继承。这样,家谱“ 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便渗进了主从尊卑的阶级斗争里,其功能也是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

“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亲疏,故须辨之云”。由此可见: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 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统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是尊卑贵贱的亲疏。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 姻,必由谱系”,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

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正因为家谱对于人 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社交层次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造假的现象也泛滥起来,这也是利益驱动所致。

五代以后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推动着社会权力的进一步下放,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五代以后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内容也就更加广泛丰富起来,它的功能也由政治功能向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

具体地说,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踪溯源、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宗族的作用。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家谱的作用已经上升到规范族人行为准则的一种约束力,其姓氏文化也得到大力的发展,为现在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提供了大量的民间史料。

总之,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已经成为历史学家探究真实历史的考证资料,它的文化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群体氏族、家族、家庭相联系,它的功能是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改变,从社会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自有文字家谱以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到士族再到平民,维系和凝聚的人群也越来越广。它从家族史的角度来阐释、反映、印证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对我们今天弘扬民族文化,热爱祖国,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研究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姓氏源流

全(Quán)源出有三:

1、出自泉姓,源于西周,以官职为姓。据《鲒琦亭集·全氏世谱》载,全姓出自泉姓,西周时有泉府之官。按周礼属于地官,掌管货币交流和集市贸易。古称钱币为泉,全府官的后人以职官为姓,遂为泉姓。后来因为同音而通全,故有的改泉为全,称全氏。

2、出自地名。古有全地(今地不详),住在那里的人有的以地名为姓,称全氏。

3、出自他族改姓:

① 元代有位少数民族首领叫万全,其子以父字为姓,改姓为全氏;

② 清代爱新觉罗氏症亲王之后有改姓全者。

二、迁徙分布

(缺)全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全姓出自泉姓,是以官名为姓。根据《鲒奇亭集·全氏世谱》的记载,全氏出于周朝官府机构泉府的后代,子孙以官为姓氏,后来因为同音而通全。而《千家姓查源》上则说,全氏出自周朝,周朝的泉府是主管商品贸易的机构,泉府官员的后氏子孙以官名“泉”为姓,又因“泉”、“全”音相同,因此又将“全”作为姓氏。全氏先人在汉朝时落籍于浙江钱塘,是当地的望族,后繁衍到东吴时,已经遍布了吴地。望族居京兆郡(今陕西省长安东)。

三、历史名人

全 柔:三国时吴国钱塘人,东汉灵帝时举孝廉。董卓之乱时,他弃官归乡。后孙权入吴,他起兵投奔孙权,被任为丹阳都尉,后为桂阳太守。

全 琮:字子璜,吴郡钱唐人,父亲全柔是孙氏宿将。当时中州士人避乱至南方,依从全琮而居者数以百计,全琮辄尔倾家财以给济,贫富与共,于是远近显名。后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山越。全琮募得精兵万余人,出屯牛渚,迁偏将军。黄武元年,魏国使曹休领舟军大出洞口,孙权使吕范督诸将相拒,全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并与徐盛击破敌兵,杀魏将尹卢。因功迁为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不久又与陆逊合击曹休于石亭。孙权分丹杨、吴郡、会稽三郡险地为东安郡,以全琮领太守。全琮至时,明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中,收得万余人。后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尚公主孙鲁班,自此一门显贵。赤乌九年迁右大司马、左军师。全琮为人恭顺,言辞未尝忤人,既见亲重,赐累千金,却仍然谦虚接士,貌无骄色。十二年逝世,其子全怿嗣任。

全 整:明代学者,字修斋,鄞人,喜好研究杨简之学,不愿入仕。永乐初年,明成祖征召他编修《永乐大典》,他不愿就职。他称他的书房为“三石草堂”,著有《三石山房文》。

全元起:南朝时医学家,齐梁间人,史籍育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并为讹字,据《南史·王僧儒传》称,全元起在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他的《注黄帝素问》,为我国最早对《素问》之注解。该书虽佚,但宋林亿等在校正《黄帝内经》时,尚得见其书,并引录其《内经素问》篇名次序。全氏医术高明,当时有“得元起则生,舍之则死”之誉。

全皇后:会稽人。宋理宗母慈宪夫人侄孙女。略涉书史,知古今。幼从父昭孙知岳州。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秩满归,道经潭州,为元兵所困。逾年,围解事平,至临安。会忠王议纳妃。臣僚遂言全氏侍其父昭孙往返江湖,备尝艰险。其处富贵,必能尽警戒相成之道。理宗以母慈宪故,乃诏入宫,问曰:“尔父昭孙,昔在宝间没于王事,每念之,令人可哀。”后对曰:“妾父可念,淮、湖之民尤可念也。”理宗深异之,语大臣曰:“全氏女,言辞甚令,宜配冢嫡,以承祭祀。”景定二年(1261年)十二月,册为皇太子妃。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正月,册为皇后。五年三月,归宁山阴,恩赠宗亲族人。十年,度宗卒,恭宗立,册为皇太后。宋亡,从恭宗入朝于燕京。后为尼正智寺而终。《宋史》有传。

全谦孙:字贞忠,元代鄞人。他与其弟全晋孙一起在陈埙门下学习,喜好研究杨简之学。全谦孙之父全汝梅、兄全鼎孙、弟颐孙及全鼎孙之子全耆,三代人都置义田赡宗人,时人皆谓之“义田六老”。

全大城:明代孝子,金溪人,字希孔。他的父亲重病数月,他衣不解带,日夜服侍。后来他的祖母患目盲,大城日夜以舌舐眼,得以复明。 全祖望:清代学者,字绍衣,鄞人,雍正举人,乾隆年间举鸿博。他为人有风节,治学严谨,涉猎广泛,著有《校水经注》、《句余土音》、《鲒琦亭集》等。

全玉贵:清保靖县人。幼年随父经商贵州,寄籍镇远。稍长,入武庠,役身营伍,隶镇远镇标。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清廷调黔军前往镇压。他随军入广西,充都统乌兰泰部将,募兵300人,别为一营。咸丰二年二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全玉贵随乌兰泰率兵击败太平军后队,生俘天地会首领焦亮。乌兰泰穷追不舍,太平军在龙寮口大洞山设伏,大败清军,阵斩长寿、长瑞、董光甲、邵鹤龄四总兵。其时,清军统帅赛尚阿饰败夸功,伪造洪大全事迹,说洪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人物,铺张其事,向清廷献俘。清廷赏全玉贵银700两,保举都司。太平军进入湖南后,全玉贵随向荣在后尾追,补贵州提标游击。咸丰四年,太平军占领安徽庐州,清廷命江南提督和春统带各路兵勇,以图规复,全玉贵被调赴援,加副将衔,署寿春镇总兵,屯兵庐州城外,与太平军接战,身被数创。在一次攻城战役中,被太平军枪炮击伤 ,子弹入腹不得出,延至次年毙命,享年23岁。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博学才俊。乾隆元年(l736年)会试中进士,入为翰林院庶吉士,因不附权贵,于次年辞官归里,不复出任,专心致力于学术,援继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曾主讲绍兴蕺山书院,从者云集,后又应邀主讲广东端溪书院,对南粤学风影响颇深,在学术上,他推崇黄宗羲,自称为梨洲私淑弟子,又受万斯同影响,专研宋和南明史事,留意乡帮文献,尤好搜罗古典文献及金石旧拓,曾编成《天一阁碑目》,著作颇丰,撰有《鲒琦亭集》38卷及《外编》50卷,《诗集》l0卷,还有《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经史问答》、《句馀土音》等,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续选《甬上耆旧诗》,为我国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珍贵遗产。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京兆郡: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至华县一带。

钱塘郡:南北朝时代的陈祯明元年(公元587年)置钱塘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钱塘郡置杭州。

2、堂号

绥南堂、钱侯堂:均源自三国时全琮,父亲给他几千斛米到集市上去卖,他全部救济了穷人。全琮后来做了奋威校尉,领东海太守,加绥南将军,封钱塘侯,官终大司马左军师。

============================================================

全姓宗祠通用对联

〖全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泉府;

望出钱塘。

——佚名撰全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全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弃官避乱;

赈困招亡。

——佚名撰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吴钱塘人全柔,东汉末灵帝时举孝廉,官尚书右丞,董卓之乱时,弃官回家。孙策入吴后,他带兵归附,历官丹阳都尉、桂阳太守。下联典指全柔的儿子全琮,字子璜。父亲曾让他带米数千斛到市上交易,他却全部赈济给了穷困的士人和贫夫。后官奋威校尉、东安太守,数月之间,招集流亡万余人,加绥南将军,封钱塘侯。官至右大司马左军师。

-----------------------------------------------------------------

〖全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清内经之学;

振名士之风。

——佚名撰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人全元起,精于医道,治病多以《内经》为根据,一时士大夫无不敬慕如神。著有《内经训解》。下联典指明代上海人全思诚,字希贤,少年时就以文章出名,知识广博。洪武年间以耆儒征召入朝,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

〖全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受易精老庄之学;

上书振名士之风。

——佚名撰全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见《全姓宗祠五言通用联·清内经之学;振名士之风》联之联释。

-----------------------------------------------------------------

〖全姓宗祠八言通用联〗

翰苑清才,学储渊博;

岳州孤女,念切淮湖。

——佚名撰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字绍衣,一字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省鄞县人。乾隆年间进士,初为翰林院庶吉士,因受权贵排斥,辞官归家,主讲端溪书院,读书著述一生。研究宋末和南明史事,并留心乡土文献。用十年时间续修黄宗羲《宋元学案》,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对史料校订有所贡献,另著有《经史问答》等。下联典指南宋度宗皇后全后,会稽人,是理宗母亲慈宪夫人的侄孙女。服侍父亲往返于江湖,备尝艰辛。被理宗召入宫中,咸淳年间册封为皇后。与人提到父亲时,她曾说:“父亲可念,淮湖的百姓尤其可念啊!”

布衣孝子,声名传外;

白袍将军,骁勇冠群。

——佚名撰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孝子全大城,金溪人。字希孔。父寝疾数月,大成衣不解带。时曾祖母及祖母俱在堂。后祖红眼病患目盲,大成日夕以舌舐之,得复明。下联典指清代寿春镇总兵官全玉贵,镇远人。每战辄衣白袍,骁勇冠群,世称:“白袍将军”,以比之唐薛仁贵。

刺史承恩,牧民有道;

右丞去乱,洁已不污。

——佚名撰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蜀文州刺史全师雄,成都人。宋帅王全斌,不恤军务,蜀人若之。师雄率众十余万,战败全斌。蜀人称道。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尚书石丞全柔,钱塘人。汉灵帝时举孝廉。值董卓乱,弃官归。孙权入吴,柔举兵先附,表为丹阳都尉,后为桂阳太守。

有志学成,义田注老;

不乐仕进,草堂三石。

——佚名撰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学者全谦孙,字贞忠,鄞人。与弟晋孙同学于陈埙之门,私淑杨简,自谦孙父汝梅、兄鼎孙、季弟颐孙、及鼎孙子耆,三世置义田赡宗人,谓之“义田六老”。下联典指明代学者全整,字修斋,鄞人。修明杨简之学,不乐仕进。居剡源第五曲,颜其室曰“三石草堂”。永乐初,征修《永乐大典》不就。有《三石山房集》。

句余土音,学者良友;

内经训解,治疾验方。

——佚名撰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学者全祖望,字绍衣,鄞人。雍正举人,乾隆举鸿博。有风节,于学靡不贯串,有《校水经注》、《句余土音》、《鲒琦亭集》等。下联典指隋代名医全元起,精于医,名与巢杨相埒。治法一本《内经》,一时士大夫无不敬慕如神。有《内经训诂》。

  邓氏家谱记录了邓姓族人的世系,也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邓氏家族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邓氏家族分布在中国各地,尤以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份最为集中。

  邓氏家族的字辈是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字辈是指家族中每一代人所取的代表其身份和地位的字。邓氏家谱中记录了从最早的“子”、“卫”、“仲”等字辈,到后来的“士”、“才”、“先”等字辈,世世代代传承至今。每一个字辈都蕴含着邓氏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承。

  邓氏家族的字辈不仅仅是一个代表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也是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邓氏家族中,不同字辈的人有不同的职责和任务,例如“仲”字辈通常被赋予家族的重要任务,而“士”字辈则通常从事文化教育等工作。邓氏家族的字辈传承也是一种家族文化的传承,家族中的人们通过传承字辈,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邓氏家族的字辈也是邓氏家族的一个独特的符号。在邓氏家族中,不同字辈的人有着特定的称呼方式和相互之间的称呼方式。例如,“仲”字辈的人通常被称为“仲哥”、“仲弟”等,而“士”字辈的人则通常被称为“士哥”、“士弟”等。这种称呼方式不仅仅是一种礼貌和尊重的表现,也是邓氏家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邓氏家族的字辈是邓氏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邓氏家族的身份、地位、价值观和文化传承。邓氏家族的字辈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家族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邓氏家族的人们通过传承字辈,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8.1 族谱门风|家乘

这里说的家族本体文化,是指只与陈郡谢氏一族相关的特有文化现象。 陈郡谢氏家族的本体文化包括:字辈文化、家谱文化、遗传文化、家风族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