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儒教与儒家学说的历史起源
老田戏说今古事
2017年12月16日
据说儒教”一词最早出现于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意思很清楚,就是说先秦鲁国是儒教盛行的地方,当时的鲁国在文化制度层面实行的是儒教治理国家模式。这与晋国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叹曰"周礼尽在鲁矣!"不谋而合。也清楚说明了“周礼”与“儒教”的紧密关系,也可以说儒教是周礼的社会实践模式,也是其历史意义的治国实践的传承延伸。
不错,是鲁国的第一代先王周公旦制作了《周礼》,并因为他在西周的特殊身份地位,而以《周礼》赋予西周国家的君王的“礼乐征伐”、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和“ 尊尊而亲亲 ”的理念实践治国模式。后来鲁国历代君王不折不扣遵循照搬,所以鲁国比较完好的保持周礼的治国运行模式。这就是后人称作儒教的治国模式。应该说在当时的鲁国,主流社会对《周礼》儒教是十分笃信的,其文化和制度的影响力在鲁国这片土壤中扎根开花结果,影响了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儒生,包括影响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孔子。于是孔子依据周礼内容创建儒家学说。 所以,说到《周礼》儒教,人们不禁就联想到儒家学说,说到儒家学说,人们不禁联想到《论语》,都有承前启后的渊源关系。
据说《论语》本来就是孔子在教他的学生研习《周礼》时候的感言集句,在孔子生前并没有成书,是靠他的学生整理汇编后出书的。所有的集句的中心内容都是与西周《礼制》中心内容没有区别,其思维理念一脉相承,并还有与时俱进的详细补充。其主要内容是让人如何按西周儒教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亲疏远近的等级“定国家,序人民”,以“忠君尊王畏大人”理念塑造主流政治意识形态执政理念。应该说儒家看重的是《周礼》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看重仁义道德的“ 尊尊而亲亲”。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念来治理大一统的宗族国家。
所以说追溯儒家学说起源,的确与西周的为宗族天下服务的儒教是一脉相承的。一部《论语》决没有偏离西周儒教《礼制》的宗旨。而西周儒教的一切宗旨就是为了家天下而征服或制服民众,即所谓铲平天下威服众生为目的。
主要是由于西周初期,以暴力取得天下的西周社会发展进度大为落后于殷商,在很多方面带有原始性。因此,在西周武王时候,周人不仅在所获殷人的典籍中抄袭殷人的典章制度,其文化文字施工技术也差不多继承殷人的。比如从出土的尊啦,鼎啦这样的青铜器西周与殷人的简直一模一样,很少不同的。就是青铜器上的文字也是十分相似。然而到了成王时期开始在政治体制和文化方面施行一系列改变却是事实。
这是因为殷人和周人本是不同民族的征服,,经过武庚四国叛乱,民族矛盾不断升级。西周的统治者开始用强暴权力改变夏殷以来的文化制度走向。特别是通过周成王时期西周一系列收紧社会自由度的政治政策出台,把武王时期定的“后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国策加以改变。
当时,作为西周最高权力的摄政王周公旦,面临着两大政治难题,一是东方殷商民族的反抗,一是殷人原有的奴隶的反抗。二者相互关联,处理当与不当,都将关系到周朝的安危。周公旦认为国家若不使用残酷的刑罚,甚至大规模的屠杀手段,就无法镇压东夷民族反抗和底层奴隶的抗争,维持社会与生产秩序。由于当时中国奴隶制的特点,民族纷争的双方,往往是谁拉拢庞大的奴隶群并加强武装谁就会有主动争夺政权能力。往往民族战争显得特别酷烈,甚至活埋战浮,屠城都用上了。于是经国家,定社稷,序人们的礼制就摆在西周的统治者面前。因为,这西周的国家命运的生死关头,一个原本异域的小民族,要想在这个多民族的大邦中实现其统治地位,实现利益最大化。不管是保持原来旧政权的统治方法,还是用其本民族落后的方法肯定不管用,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尤其不能实现本民族利益的最大化。正是由于比原来的殷商民族落后太多又是个小邦,要达到原本先进东方各民族人民的满意程度而以民心取胜谈何容易?他们既没有殷人民族优越感。商人根本瞧不起他们。所以,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统治权力的利益就必须在社会政治治理上采取收紧自由度,用一种强暴权力手段限制人们的不服统治。其结果西周开始走向了一种用暴力强权规范人们言行统治走向,儒教勃然兴起成了非常自然之事了。
正像清朝学者王国维说的:“历代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又说“周殷间之大变革,绝非一般的改朝换代,而是政治与文化制度的根本之变。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并进而指出:“中国以立嫡长子为中心内容的宗法封建制度,就是由周公一手制定的,且只能由周代创立,自殷以前,决不能有此制度也。”还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欲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必于是乎观之矣!”
商、周之间的这一巨大变化,也反映了儒教的兴起,是前无古人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的全方位变化。
由此看来,中国历代之正所谓变革,无所谓是历史文明的进步,仅仅是一种改变,至于往好里改变还是往不好里改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却认为,中国的许多所谓变革并没有给社会到来好处,比如商鞅变法,比如西周对殷商的所谓变革,产生了儒教,竟然让中国脱离理性大道文化和制度走上一条儒教的不归之路。
看起来儒家学说的起源是,有西周强权暴力得天下的因,才有需要儒教暴力维持天下的果,才有一种脱离理性大道文化的学说社会实践儒教的产生,导致夏商原有文化制度模式发生变异。
儒字有二种意思:其一,即有道之士。其二,“儒”即今所谓“学者”。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学派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
由于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
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但儒家思想不同其它宗教。一般的宗教,往往力图一统宇宙,把“自然”、“科学”和“人”、“社会”的问题建立在一个体系之下,在当时无法理解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各种宗教则做了各种编造。而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呈现日渐增长的状态,因而过去宗教的设论不断地变成谬误。而儒家思想关注的中心并非“自然”、“科学”,而是人和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但儒家对宇宙各种现象有自己的解释,而且相信人间各种道德礼节都源于形而上的宇宙自然规律,而人则通过践行这些道德礼节来达到天人合一。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 诸葛长青(海涛)
儒家思想 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儒家思想产生背景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但是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和讲华夷之辨。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
(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某些地区更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但是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本文2023-11-07 17:52:5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30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