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主要分布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1收藏

裴氏主要分布在哪里?,第1张

历史名人:

裴 度:(公元765~839年),字中立;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唐宪宗时宰相。他力主消除藩镇。元和十二年,督师破蔡州,唐朝藩镇叛乱的局面暂告结束。有“名震四夷”、“天下莫不思其风烈”的赞美。

裴度后来因功高为牛僧孺,李宗闵所忌,罢其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徙东都留守,乃治第东都,作别墅曰“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觞咏其间。

裴 土:(生卒年待考),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导致唐元和年间较为安定社会环境。

裴 寂:(生卒年待考),字玄真;蒲州桑泉人。著名唐朝宰相。

裴 炎:(生卒年待考),字子隆;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裴耀卿:(生卒年待考),字焕之,裴守真之子;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裴耀卿应童子举,为唐睿宗藩邸典签。

裴 坦:(生卒年待考),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简俭。子娶杨牧女,陪嫁多饰金玉,坦命撤去,曰:“乱我家法。”居太平里,时称“太平宰相”。

裴 航:(生卒年待考),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

裴航、云英是唐朝裴铏所作小说《传奇·裴航》中的男女主人公。

裴 迪:(生卒年待考),关中人。著名唐朝诗人。

裴迪初与王维、崔兴宗居终南,同倡和。天宝后,为蜀州刺史,与杜甫、李颀友善。尝为尚书省郎。留世有诗二十九首。

裴行俭:(公元619~682年),字守约;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大臣、外交家、书法家。

裴行俭历任唐朝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定襄道行军部管、金牙道大总管等职,以勋封闻喜县公。他是一位抵御外族入侵有功、善于用兵的著名将领,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

裴光庭:(生卒年待考),字连城;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

唐明皇开元年间大臣;历事唐朝德宗、宪宗、敬宗、文宗四朝。

裴怀古:(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大臣。

唐朝武则天执政时,司法权力虽然掌握在酷吏手中,可是这时候的御史制度比较发达。御史这个官职,在秦朝以前是掌管记事的,到了秦朝以后,御史的职责就改为专管纠察了。秦汉两朝都有着组织庞大的御史机构,它的职责是:查举非法,弹劾失职,理大狱,治疑案,掌管图书秘籍,监理地方诸郡、监督军旅,督运军粮,讨捕盗贼,安抚属国等等。

裴 秀:(公元?~271年),字秀彦;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晋朝司空、地图学家。

裴秀生于一个世代官宦家庭。裴秀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政治方面,但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图书学家。

裴 頠:(生卒年待考),字逸民,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的儿子;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西晋朝时期的哲学家,

博学多闻,通医术,晋惠帝时官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封武昌侯,官至尚书左仆射。

他曾向惠帝建议重修国学,刻石写经,及改定度量衡制。对时俗的放荡不尊儒术深感忧虑,著有《崇有论》,反对何晏、王弼的“贵无”,学说。

周弼曾说他“像武库一样,有五兵纵横,是人中之杰”。

裴 楷:(公元237~291年),字叔则;河东郡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西晋大臣。

裴楷年轻时就以精于《老子》、《周易》而知名,容貌俊美,如在玉山上行走,当时人称“玉人”。

晋武帝为抚军时,用他参与军事,后为吏部郎。晋武帝即位后,他历官散骑侍郎、侍中、中书令,封临海侯,与张华、王戎等人并掌机要。

裴 果:(生卒年待考),著名北周骠骑大将军。

少时慷慨有志略。魏太昌时,为平阳郡丞,从军征讨,每先登陷阵,勇冠当时。累官隆、眉、复三州刺史,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

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字世期,河东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后移居江南。著名东晋、南朝时期宋国史学家。

裴松之为《三国志注》的作者。

裴志耕:(公元1907~1997年),河北大名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27年参加中国***,1927年加入中国***。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10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岁。

裴周玉:(公元1912~今),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绥远方式的胜利》、《刘志丹同志牺牲时的实记》、《裴周主回忆录》等。

裴中澄:(公元1915~2003年),山东济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8年参加八路军。1929年加入中国***。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003年4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九岁。

裴九洲:(公元1929~今),吉林扶余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辽沈、平津、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团保卫股股长。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保卫科科长,军政治部保卫处副处长,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黑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88年任兰州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裴怀亮:(公元1941~今),山西新绛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61年7月加入中国***,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文书、军司令部作训参谋、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1978年任军司令部作训处处长。1980年任师参谋长。1982年从解放军军事学院毕业后任副师长。1983年任军参谋长。1985年8月任集团军副军长。1986年12月任集团军军长。1990年6月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1993年12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2003年1月任指挥学院校长。是中国***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裴昌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陕西省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

裴先章:(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八十六军参谋长。

在隋唐河东裴氏(在今山西闻喜县)是个大族,出了很多的名人,其中出名的有裴仁基,裴行俭父子,还有唐朝的四宰相,唐明皇开元年间的裴光庭;历事德宗、宪宗、敬宗、文宗4朝,以人德始终的裴度;导致元和年间较为安定社会环境的裴土;以及被誉为“太平宰相”的裴坦。总之裴氏出了很多人才的,

一、名人辈出

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名声显赫。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据《裴氏世谱》记载,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专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驸马21人,荫袭46人,进士117人(其中可知文武状元11人、榜眼2人),贤良7人,辟举65人,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谥59人,乡贤30人,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公主20人,贤节8人等,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有“儒林丈人”裴秀、“玉人”裴楷、“言谈之林薮”裴頠、“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骃、裴子野、“三河领袖”裴骏、“独立使君”裴侠、“直臣”裴矩、“儒将之雄”裴行俭、“四大尚书”裴伷先、裴敦复、裴漼、裴宽、“力赞中兴”裴冕、“社稷良臣、股肱贤相”裴度······这一个个名字光耀史册。

二、业绩卓著

裴氏家族人才济济,名流辈出,在政治、军事、外交、科学、文化等多方面有不凡的建树,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重大影响。翻阅厚厚的两卷《裴氏世谱·列传》,从汉到清,近二百人的传记,每一个人都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要记述完他们的业绩,恐怕得写一部巨著。裴氏人物灿若群星,不胜枚举。

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学的理论基础,使古老的制图学具备了数学的科学依据。这一理论在他之后一直运用了1400多年,直到明朝末年。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教授称他为“中国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学者托勒密并称为世界古代地图史上东西相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裴頠着《崇有论》,独树一帜地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从而使他成为西晋时期与玄学贵无论分庭抗礼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家。

裴松之注《三国志》,三倍于原著,并开创了史注的新体例,宋文帝览后赞曰:“此为不朽矣!”其子裴骃补注《史记》,着《史记集解》八十卷,是《史记》问世后第一家大型综合性的注本,与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为《史记三家注》。松之曾孙裴子野撰《宋略》二十卷,《宋书》的作者沈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唐代刘知几说:“世之言宋史者,以裴《略》为上,沈《书》次之。”

裴政主持修编《开皇律》,“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同撰著者十有余人,凡疑滞不通,皆取决于政。”《开皇律》的问世,为后世立法奠定了规范格式。《唐律》、《宋刑统》皆出其源。王夫之说:“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所定也,政之泽远矣,千余年间,非无暴君酷吏,而不能呈其*虐,法定故也。”裴蕴实行“貌阅法”,检括户口,控制人口,增加财税,使隋朝“资储遍于天下”,为前代所罕见。

裴世清于大业四年(608年)率领访日使团出访日本,开创中日邦交之先河。

裴寂鼎助李渊起兵,建立唐朝。高祖李渊对裴寂说:“使吾至此者,公之力也。”他对裴寂言无不从,称其为“裴监”而不呼名,贵震当世。

裴行俭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数次平定突厥,是唐初著名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工于草隶,他曾说:“禇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研捷者,余与虞世南耳。”

裴垍慧眼识人,先后荐举过李绛、崔群、韦贯之、裴度、李夷简,这些人后来都相继成为宰相,声名卓著。史曰:“裴公鉴裁,朝无屈人。”

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历任宪、穆、敬、文四朝宰相,身系国家安危,时局重轻者二十余年,史称“中兴贤相”。白居易称赞他“中台一品高,勋业过萧曹。”文宗也赐诗曰:“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

裴启作《语林》、裴鉶撰《传奇》,分别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志人小说和将小说定名为文体的作品。《语林》还被称为“裴氏学”。裴让之善赋诗,时称“能赋诗,裴让之。”裴兴奴是琵琶演奏家,与曹纲齐名。曹纲善运拨,声若风雨,不事弹弦。兴奴善拢捻,不拨稍软。时人赞道:“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裴旻善剑舞,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三、经久不衰

裴氏自周僖王(公元前681年——前677年)时,有个叫陵的被封为解邑君,他又把“pei(上非下邑)”字去“邑”从“衣”,即成“裴”姓,到《裴氏世谱》最后一次续修的清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经历了2500多年。在这上下二千多年里,裴氏代有人才出。特别是自汉至宋,裴氏家族将相辈出,仕宦者如林,独领风骚千余年。在汉代,裴氏出宰相3人;三国时的魏,有宰相1人;晋时,有宰相7人;北魏时,有宰相9人;北齐时,有宰相1人;唐代时,裴氏出宰相多达33人;以后,逐渐势弱,后梁时,有宰相1人;后晋时,有宰相1人;宋时,有宰相3人。在裴氏最盛的唐朝,裴氏更是权倾朝野近三百年。除了33位宰相,他还有尚书38人,侍郎27人,大将军31人,裴氏还有18人娶了皇帝的女儿为妻。无怪乎,柳宗元曰:“惟裴氏之卿,世服大僚,观唐宰相世系,独先裴氏列史。”欧阳修曰:“表唐宰相世系,以裴为首,宰相至十有七人,岂不盛哉!”顾炎武也说:“观裴氏之兴,唐存亡之亦略可见矣。” 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蕴、裴矩、裴佗、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闪耀古今,不胜枚举。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224—271年)(裴秀、裴楷等号称闻喜八裴,与当时的琅琊八王齐名。),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创造性地制定出“制图六体”的原则,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为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所著《禹贡地域图》18篇,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图学说的专著。他被誉为“中国制图学之父”。

裴秀之子裴頠(wěi),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骃、裴子野,皆以注史享有盛誉。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65卷、博采群书,史料翔实,流传千古,开注史之先河。宋文帝称赞他“裴世期为不朽矣!”他的儿子裴骃为司马迁《史记》作注,写成《史记集解》80卷,流传于世。他的曾孙、裴骃之孙裴子野撰写编年体《宋略》20卷,其叙事、评论都超出了沈约所著《宋书》水平。二著均影响非凡,永垂后世。

唐代小说家裴铏著《传奇》一书,首先提出的“传奇”这个专有名词,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小说文体,且愈来愈富有生命力,深得世人喜爱。还有东晋小说家裴启、北魏文学家裴伯民、东魏诗人裴让云、唐代史学家裴光庭等等。

隋代名臣裴政,是著名的法律学家。据《隋书》记载,裴政在断狱时,“用法宽平,无有冤滥”,深得民心。又因敢于直言进谏,多所匡正,享誉朝堂内外。隋文帝继位后,裴政等人受命制定隋朝新律《开皇律》。裴政博采魏、晋、齐、梁等南北朝时各家刑典,取其可用之处,废除了前世的枭首、鞭笞等酷刑,把刑讯时惯用的大棒、毒杖、车辐压踝等酷刑全部革除,并规定民有冤屈,县不受理时,可依次上诉郡、州、省,仍不理者,可直接向刑部申诉。《开皇律》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历代任何律令都显得格外开明,是一部划时代的古代刑典,为后世立法奠定了规范格式。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道:“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之所也”,足见其影响深远。

隋朝文林郎裴世清,是个九品小官,正史甚至没有给他立传,但他却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率领访日友好使团出访日本的外交大臣。隋大业三年(607年),日本国派遣使者小野妹子访隋,次年3月到达长安。裴世清受隋炀帝诏命,率隋朝使团一行13人回访日本,并晋见了日本天皇,献上了文物及国书。 他携带的这份国书在日本的《日本书记》太籍中被保存下来,成为永久的历史见证,为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名臣裴矩(547——627年),是供职于周、隋、唐的三朝元老,为政廉谨,颇负清名。他先后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史部尚书等职。隋炀帝时,裴矩受命赴张掖(今甘肃)主管与西域各国开展贸易之事。在与各国商人接触中,他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大量宝贵资料,编撰成《西域图记》3卷。书中不但以大量的文字介绍了西域44国的国情,还绘制了许多地图,标出了从敦煌到达地中海的3条大道,其中中道和南道,即为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

唐开国元勋裴寂,在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际,高瞻远瞩,顺天顺人,鼎助李渊起兵晋阳,建立了李唐王朝。

唐宰相裴耀卿(681——743年),致力于整顿漕运,保证了南粮北调的水道畅通,解决了唐王朝沿续了几十年的关口粮荒问题,开元年间传为佳话。

一代贤相裴度,更是世代传颂,名垂青史。在唐代政治家中,裴度的名字完全可以与唐初的名相魏征等人相提并论。他从青年时代便胸怀壮志,正气凛然。其一生的最大功绩就是竭尽毕生精力去一次次地削平藩镇割据势力,特别是在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中,立场坚定,力挽狂澜,功绩卓著,使唐朝又一度取得了统一,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政治局面。淮西之乱平定之后,唐宪宗封裴度为上国柱并晋国公。后来由于奸臣构陷,裴度三起三落,几度入相,几度出藩。裴度为相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诗文大家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撰写诗文颂扬他的功德。他的一些事迹,甚至被编成传奇小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裴氏家族千余年来,将相接武,代有伟人,确实是中外历史上的一大奇观。所以,在我国的历史剧中,表现裴家的戏剧就有好几个,像《游西湖》、《李惠娘》、《裴恒遇仙记》、《白蛇传》等,演的都是与裴家有关的事。名剧《白蛇传》里的法海,是唐晚期政治家、书法家裴休的儿子。历史上的法海,本来是正面人物,可明清小说出世后,法海便成为反面人物了,这也算是一奇。

闻喜裴氏,是闻名天下的中华望族,是名副其实的宰相门第。历代所修的县志、州志、府志、省志中,裴氏名人几乎占了乡贤录中四分之一强的条目,由此可见其家族英才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千年兴旺之族,宰相频出一望,功在中华盛世,史书犹沁余芳。这样的望族,这样的门第,其背后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穿透千年风云,穿透历代名相,我们可以看到裴氏家族是儒家标榜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典范。

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两千余年来,裴氏家族的兴隆与辉煌,引发着人们的深思。

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了三条,即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驸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荫袭95人。由联姻、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这无疑是促成裴氏人物显露头角的优越条件,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裴柏村至今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几乎家家门楼上都有“耕读传家”的大字,初中以下没有不上学的孩子。改革开放以来,村里考上大学的有30多人。

天下裴氏之宗族所居——裴柏村

山西省闻喜县(闻喜。春秋战国时为古曲沃地,秦为左邑,属河东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年>汉武帝刘彻巡幸河南,路经河东左邑桐乡,闻平南越大捷,进改桐乡为闻喜。历代县城虽有变迁,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山西闻喜,是著名的宰相之乡。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人文之乡,如浙江绍兴是幕府之乡;四川眉山是才子之乡;山东曲阜是儒圣之乡;山西运城是武圣之乡;湖北英山是将军之乡。历史名谣中有:“山东出将,山西出相”的说法。)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25公里。它以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新建的一系列景观,于1995年农历三月三(1995年4月2日),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现存裴氏祠堂、裴氏碑廊、裴氏墓冢等众多古迹。

裴氏祠堂又称晋公(晋公裴度,字中立,为唐宪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公。)祠,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

裴氏碑廊,几乎是中华精品书刻博物馆。七十年代重建,保存古碑数十通,在史料和书法艺术上均有很高价值。其中的《裴鸿碑》,魏隶合一,书法稳健,镌刻于北周武帝大和三年( 568年),是裴氏现存最早的碑刻。《裴镜民碑》,由唐初史学家李白药撰文,书法家殷令名书写,楷体,既近颜风,又含柳意,端庄凝重,笔力挺拔。《裴光庭神道碑》,张九龄撰文,唐玄宗李隆基书写,行书,用笔豪放,字体俊美。《平淮西碑》,由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撰文,清咸丰年间军机大臣祁隽藻重书。此碑记述唐代名相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叛乱的功绩,共刻四石,并排耸立,气势磅礴,文、书、刻俱佳,被称为“三绝碑”。此外还有金大定至清代刻的裴氏谱序碑17通,为氏族遗物之精华。这些碑刻是研究裴氏家族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裴氏墓冢坐落在裴柏村东五公里风光秀丽的凤凰垣。当年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现今虽大多平夷、被毁,但仍可观其概貌,有的墓地还存有石碑。

为了保护裴氏家族文物,发展旅游业,闻喜县政府建立裴氏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裴氏碑苑、裴晋公祠、裴氏宗祠、中华裴氏文化城等景观以及商贸区和娱乐服务区。1994年裴晋公三月三古庙会已恢复,许多建设项目已竣工。裴氏碑苑、裴晋公生平业绩展、裴氏文化旅游区微缩景观、裴氏始祖雕像巨碑以及宰相台、将军坡, 等景点,已开始接待游人。

裴茂,字巨光,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东汉官吏,官至尚书令。

基本介绍 本名 :裴茂 字号 :巨光 所处时代 :东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河东郡闻喜县 主要成就 :率领段煨等关中诸将讨伐董卓余党李傕、郭汜 侯爵 :阳吉平侯 人物生平,家族成员, 人物生平 裴茂,字巨光,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东汉官吏,官至尚书令。 汉灵帝(公元168年—190年时在位)时历任县令、郡守、尚书令。汉献帝(公元190年—220年时在位)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夏四月,裴茂率领段煨等关中诸将讨伐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得胜功封阳吉平侯。 裴茂为裴晔的次子,裴羲之弟。裴晔,字君先,在汉顺帝(公元115年—144年9月20日时在位)时任并州刺史,度辽将军。 家族成员 父亲:裴晔 儿子: 较为普遍的说法为三子:裴潜,字文行、裴徽,字文季、裴辑,字文衡; 因《三国志》记载,另说有四子:裴潜、裴儁(同俊)、裴徽、裴辑; 另说有五子:裴潜、裴俊、裴徽、裴辑、裴绾。 裴辑为河东裴氏的东眷始祖。

裴楷在当时有一个称号,叫玉人,就是说他长得像玉一样,非常温润、洁白、细腻,典型的一个美男子,他风神高迈,仪表俊爽,即使粗服乱头也气宇不凡。当时的人们称赞他: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你只要跟他一见面,就好像面前是一个玉雕的人,好像人行走在玉做的山上一样,光彩照人。

他之所以如此有名,不仅是因为他的仪表像玉一般温润、雍容,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风采也像玉一般的清修高洁。

裴楷的言行举止非常有涵养,还因为他出身于三晋望族。

作为中国门阀氏族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河东裴氏,一直秉承着独特的独特严谨的家风家教,在《裴氏世谱》的《列传》、《列女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几个例子:

正是由于裴氏子弟的勤奋好学与家人的严格管教,才使裴氏“将相蝉联出,公侯奕叶长。”

另外,裴氏家族还通过灌输“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的思想,给子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

我们从《裴氏世谱》中绘制的“裴氏祖庙”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祖庙的门口立有“气众山河”、“忠孚华夏”两个牌坊,在牌坊里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状元碑三块石碑。

把裴门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传、优秀的诗赋文章、皇帝下的诏命、历代名人为裴氏写的赠答诗、墓志、碑文、表启等录入《裴氏世谱》,以此来教育和激励裴门后人。

自东汉初年,我国就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衣冠望族”或“姓族”。

魏晋以后,门阀制度得以完全确立。虽然到了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但非氏族姓氏的仍难被录取。

这对于是关中的裴氏,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就拿唐朝宰相裴耀卿来说,不难看出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门阀高低对仕途的影响是何等重要。

亲缘关系,特别是婚姻关系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政治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裴氏世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唐高祖时,宰相裴寂就把自己的女儿嫁与高祖的儿子赵王李元景为妃,他的儿子又娶高祖的女儿、太宗的妹妹为妻。

裴氏与皇家联姻尚且如此,与其它官僚士族的联姻就更紧密了。

人们通常认为虢国夫人之所以能如此奢华骄横,是由于她有一个玄宗宠幸的妹妹杨玉环,还有一个做宰相的堂哥杨国忠,其实,她更有一个强大的裴氏家族作后台,因为她也是裴门的媳妇。

《礼记·礼运篇》中说,“大人世及以为礼”。意思是子孙继位,认为是当然的。自大禹传位于启开始,世袭制便产生了。

在《裴氏世谱》中,经常能见到“未冠推荫”、“以荫仕累迁”的字眼。

西晋的裴秀,袭父爵为清阳亭侯,后官至司空;由此可见,爵位与官位几乎是相辅相成的。

裴茂和他的儿子裴潜,孙子裴秀以及曾孙都先后为东汉、魏、西晋的宰相。

清朝的裴率度和其子宗锡都任过知府、布政使、巡抚、都察院御史、侍郎等职。祖孙几代同为一官职,这也算裴氏家族一道奇特的风景吧。

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名声显赫。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

裴氏家族人才济济,名流辈出,在政治、军事、外交、科学、文化等多方面有不凡的建树,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重大影响。翻阅厚厚的两卷《裴氏世谱·列传》,从汉到清,近二百人的传记,每一个人都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要记述完他们的业绩,恐怕得写一部巨著。裴氏人物灿若群星,不胜枚举。

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学的理论基础,使古老的制图学具备了数学的科学依据。这一理论在他之后一直运用了1400多年,直到明朝末年。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教授称他为“中国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学者托勒密并称为世界古代地图史上东西相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裴松之注《三国志》,三倍于原著,并开创了史注的新体例,宋文帝览后赞曰:“此为不朽矣!”其子裴姻补注《史记》,着《史记集解》八十卷,是《史记》问世后第一家大型综合性的注本,与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为《史记三家注》。松之曾孙裴子野撰《宋略》二十卷,《》的作者沈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唐代刘知己说:“世之言宋史者,以裴《略》为上,沈《书》次之。”

裴政主持修编《开皇律》,“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同撰著者十有余人,凡疑滞不通,皆取决于政。”《开皇律》的问世,为后世立法奠定了规范格式。王夫之说:“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所定也,政之泽远矣,千余年间,非无暴君酷吏,而不能呈其*虐,法定故也。”

裴世清于大业四年率领访日使团出访日本,开创中日邦交之先河。

裴寂鼎助李渊起兵,建立唐朝。高祖李渊对裴济说:“使吾至此者,公之力也。”他对裴寂言无不从,称其为“裴监”而不呼名,贵震当世。

裴行俭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数次平定突厥,是唐初著名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工于草隶,他曾说:“禇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研捷者,余与虞世南耳。”

裴氏自周熹王公元前681年——前677年时,有个叫陵的被封为解邑君,他又把“pei(上非下邑)”字去“邑”从“衣”,即成“裴”姓,到《裴氏世谱》最后一次续修的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前后经历了2500多年。在这上下二千多年里,裴氏代有人才出。

推荐阅读:

《一起来读世说新语》目录

裴氏主要分布在哪里?

历史名人:裴 度:(公元765~839年),字中立;降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著名唐朝宰相。唐宪宗时宰相。他力主消除藩镇。元和十二年,督师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