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同地方的不同家族族谱都是从明朝洪武年间开始修的。洪武年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4收藏

很多不同地方的不同家族族谱都是从明朝洪武年间开始修的。洪武年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第1张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多是无人之地”(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累年租税不入,”(《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明太祖实录》卷五十),户部郎中刘九皋(《明史食贷志》),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实录》),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为此仍又有永乐迁民之举。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就是中原地区盛传的所谓“燕王扫碑”。当时一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自行组织武装,拒抗燕王军队,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的愿望。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喊起来霸气,但是也是有一定水分的。从明成祖朱棣开始,明朝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君王的一举一动都有深刻含义,那么朱棣为什么这么做呢?

“风水”因素

其实自朱元璋那时,就想着迁都。因为南京自从被截断“龙脉”之后,以此为都的国家,国运都不会长久。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很难容忍的。对开封、凤阳、洛阳、长安,朱元璋都想过作为国家首都。后来还派遣太子朱标前去考察,只是朱标从长安回来后不久便死去,伤心欲绝的朱元璋把心思放在培养皇太孙朱允炆身上,迁都的心思便放下了。可见,迁都的想法,自朱元璋那时就有了。

南京因为挖了人工湖,皇宫的宫殿已经受到影响,有的地方地表已经下沉,形成了南高北低的格局,这是非常不吉利的。所以在永乐元年,就有大臣上奏,认为北京是朱棣的“龙兴之地”,应该提升为陪都。其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哪是大臣的建议,分明就是朱棣内心的想法。所以,强势的朱棣大手一挥,这个提议毫无疑问地通过了。

势力、心理因素

朱棣是通过靖难登上皇位的,他的大本营是在北京。对于一个人来说,呆在哪里最让他安心呢?肯定是自己老巢里面。而北京,就是朱棣的“老巢”。朱棣之所以没有登基之后马上迁都,一是北京宫殿还没修好,二是不向建文帝的势力示弱。所以在朱棣登基为帝18年后,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才迁都。朱棣靖难的时候,是直奔南京,沿途并没有攻城夺地。登基之后也是通过高压手段,迅速处理了一批不服自己的人。一大批藩王和读书人,内心对朱棣还是不服气的。而把这些人都迁到北京去,自然把他们的势力是连根拔起了。

再者,南京的皇宫中,朱棣是总能“看到”朱元璋和朱允炆的“影子”的。这对于的朱棣来说,心里自然是不痛快!朱棣登基之后,一直对朱允炆的下落十分关心,派人查访了近20年。所以在南京的宫殿里,朱棣的心情是有些压抑的,远不如在北京来得痛快!再者,南京天气潮湿,朱棣年轻打仗的时候,腿部受过伤。在这种潮湿的天气里也遭罪,不如北京凉爽的天气令朱棣心旷神怡。势力因素、心理因素以及身体上的暗伤,都让朱棣决定要迁都北京。

对抗蒙元的因素

虽然明朝把元朝势力赶出了中原,可蒙元的势力还是非常强大的。明初的时候,一直在和蒙元的残余势力在做斗争,朱棣本人更是亲自五次北伐。这样的话,远在南京,就不如在北京来的方便。所以,永乐八年的时候,朱棣就要求打通漕运,使得南方的物资可以顺利、快速地运往北京。而朱棣在北京居中指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对北方的控制力就大大增强,也方便经营东北。迁都北京之后,朱棣又进行了3次北伐,基本把蒙元打得不敢来捣乱。

而且,当初为了显示自己迁都的决心,朱棣在永乐七年的时候,把自己的陵墓选在了北京昌平。将陵墓修在北京附近而不是南京,显示了朱棣迁都的强烈决心,一切的反对声音都会被朱棣压下去。这其实也在绑架后世子孙,要长久地把北京作为首都,因为祖宗的陵墓在北京。但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朱棣的儿子明仁宗登基后,又想着把首都迁回南京,只是他在位不到一年,最终没有成行。到了朱棣的孙子明宣宗往后,明朝才稳定地把北京作为首都,南京作为陪都。

朱棣迁都的举动,其实也顺带着延长了明朝的气运。因为“天子守国门”,势必会加大首都附近的防御,登基为帝的子孙后代也有危机感,因为时刻要面对着北方游牧政权的威胁。如果一直在南京,很可能形成偏安一隅的现象。所以一直到明朝末年崇祯的时候,也很少有大臣敢提南迁。明朝的子孙不管愿意不愿意,也算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誓言。

综上所述,朱棣之所以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是和当初的形势有密切关系的。北京是朱棣的根据地,风水也更胜于南京,再加上朱棣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在北京可以更好地对抗元朝残余势力,顺带者让后代子孙时刻保持警惕之心。迁都北京有这么多的好处,也难怪朱棣压倒一切反对的声音,坚决地执行迁都的决策了。

很多胶南人在查阅家谱的时候,都会发现祖上来自江苏海州,且都起于明代。江苏海州跟胶南有什么关系?胶南人的祖籍在哪里? (看完评论区留言,看看大家都是哪里移民来的) 编辑经过一番查阅,根据彭煜文、史星所著《胶南移民考——从先秦、明到现在》一文,整理出一条线索:胶南人是浙江人、江苏人、山西人、云南人的移民后裔。 而那个传说中的小脚趾甲分两瓣就是山西人后裔的传说……竟然是真的!(亲!脱了袜子看脚趾甲了没?) 而且,你觉得海青人说话「 ”咬舌子”,那人家说的是苏北口音! 太长见识了有木有? --------------认祖归宗------------- 胶南历史悠久,4500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近2000多年来,胶南先后有多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分别发生在春秋、秦代和明代初期。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发生在明初。胶南现有村庄半数以上建于明代,现在的胶南人大部分是明代移民的后裔。这些移民多数来自山西洪洞、江苏海州、云南,也有少数来自安徽、四川、河南、陕西、蒙古等地。 一 秦代以前的移民 胶南,古属莒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齐、吴、越、楚、齐等国,春秋时期齐所置琅琊邑成为「 ”齐东境上邑”,在琅琊台西北5公里处形成了琅琊城,唐武德三年之前,一直有琅琊县等建置。从地理位置上琅琊与太湖流域、钱塘江两岸的越国相距遥远,但是通过琅琊与越国之间的三次移民活动,使胶南与吴越之地血脉相连,关系非同寻常。胶南和越国之间有3次大的移民活动,第一次是夏朝早期,琅琊人迁到越国。第二次是在越国灭吴国后,勾践徙都琅琊,约有数万人跟随到了胶南。第三次是在越国退出琅琊迁入吴(今苏州)时,越王后裔以及大量军队、百姓随之南返。 琅琊与越国的第一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夏朝早期,琅琊一带有大量人口向南迁移。这一次迁移的时间早,难以找到确凿的数据,但可从《史记》、《吴越春秋》等书的记载和绍兴的怪山找到此次迁徙的蛛丝马迹。在越国都城会稽(今绍兴市)有飞来山、又名怪山,旧时山上有东武亭、怪山书屋、小琅琊等景点,多部古籍记载了此山从琅琊飞来的传说。山是不会飞的,但传说的背后隐藏了越国人先祖从琅琊地区迁至越国的史实。 琅琊与越国的第二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公元前468年。这之前,齐国士强君弱,诸侯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士大夫田常割琅琊等地为自己封地,引发国内动荡。吴国乘机发兵占领了琅琊等地。后来,勾践灭吴并徙都琅琊。勾践徙都琅琊,跟随而至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奴仆、工匠等总数应在数万以上。来到琅琊,筑琅琊台,修军港,建兵营,起宫殿,从越国来的人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越国都城——琅琊城附近。越王勾践成为春秋的最后一个霸主,胶南此时成为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之一。在琅琊镇甸王家村西北二华里的高坡台地上,有七座大土丘,相传为越王冢(一说为汉王墓)。墓址原来甚大,后范围变小,现存的较大墓地周长六七十米,高四五米,十分雄伟。现在大多数古墓已被平毁,只有三座古墓较为完整,但有盗挖痕迹。胶南博物馆所藏青铜兵器,剑刃多作两度弧曲,形制与越王剑相同,青铜矛骹部末端呈双叉形,是越式兵器。在夏河城及附近地区发现了具有越国特色的若干表饰方格纹、席纹的印纹硬陶片和青铜剑、戈、镞、矛等,附近还有传说是越国运粮储藏处的运粮城地名,民间有关越王勾践、西施、范蠡的故事传说更是丰富多彩。琅琊城,古代又称夏河城,很可能是越王以夏人少康后裔自居而有此名。越在琅琊这块夏人故地上历传8主,称霸224年(一说传五主,霸90年)。 至越王亲,越国离开琅琊迁入吴。此时,应有不少人又从胶南返回越国,这是胶南与越国之间的第三次移民活动。 二 秦代移民 到了秦代,胶南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一次是十几万人迁移到胶南,多数人留在了胶南;另一次是数千人随着徐福东渡日本,成为一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到琅琊居留三个月,迁徙3万户居民到琅琊台下,并免除徭役12年,修筑琅琊台。在琅琊古城西北2公里有一个甸王家村,因其位于琅琊郡郊外(古时,城外为郊(郭),郊(郭)外为甸),村中居民尽为王姓,故名甸王家。随着徐福船队东渡日本的数千人中,应该大部分是胶南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发生时间早、规模大、影响深远的海外移民,胶南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侨乡。 三 汉至宋时期移民 西汉末年(公元前70年),琅琊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据省地震部门推定为8级),琅琊城被毁,死亡6000人,琅琊国的刘氏祖庙也被震毁。之后,又有多次自然灾害、饥荒,这一地区人口稀少,琅琊郡、琅琊国首府先迁东武再迁临沂,琅琊已不再是山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置盐官,至隋唐时期,滨海卤泽密布,成为山东最大的产盐区。唐至北宋,海运兴盛,境内港口既是往来高丽要地,又是运粮重要口岸。人口日渐繁盛。在这一时期到胶南的移民多是一些自发的、零星的移民,规模和数量不可考。据《胶南县地名志》载:唐末大珠山宅科夏姓迁来;宋末魏姓从云南迁王台镇魏家岛耳河立村;元代中期孙、高两姓从云南迁来红石崖镇管家洼,因孙姓兴旺,取名孙家沟,1980年更名为管家洼。漕汶张氏的先世就是这一时期迁入的,北宋元佑年间自南直隶清河县迁至王台漕汶居住,自明代起渐为显赫门第,自其七世至二十一世,先后出进士4人、贡生39人、举人14人,康生为漕汶张氏之二十四世孙。清代高凤翰《题张氏元佑书屋》诗云:「 ”元佑老屋六百年,屋前松柏高参天。当时缚茅竖土壁,非有殊作留坚完。子孙聚族阅人代,前明已隔辽金元。”漕汶张氏兴衰,可见一斑。孔辉,金代中叶人,任定远大将军、元帅右都监,知密州事。孔辉的先世逃荒由曲阜迁至胶南胶河孔家庄定居。孔辉的孙子孔思忠、孔思义分别被荫封为昭信校尉、武节将军。在孔家庄有孔辉墓。 四 明代移民 南宋时,胶南为宋金拉锯地带。金代在胶南境内设立张仓(在铁山镇)、梁乡(在大珠山镇)、信阳(在大村镇)、草桥(在泊里镇)四处兵镇,重兵把守山海要隘。在张仓建立榷场,为宋金两国互市贸易重镇。元代战争连绵十余年,蝗灾、瘟疫等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倭寇屡掠沿海,多种灾难使胶南人口锐减,户口损耗严重。胶南的灵山湾在唐宋时期还是山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可是到了元末这里就变得人迹罕至,「 ”荆棘充塞,树木丛杂,豺狼之所居,狐狸之所嗥,渔夫樵子时或出没期间,不过一二野人耳”(《灵山卫志·建置序》)。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朱元璋即位后,首先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明代还大兴屯田。明代屯田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民屯是由 组织人民屯田,如移民屯种、募民屯种等等。洪武年间,明 曾不断地把狭乡(人多地少的地方)人民大量地向宽乡(人少地多的地方)迁移,这是移民屯种。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开始组织大量移民,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组织大规模移民活动十余次,共向山东、河南等地移民数十万人。胶南的移民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从山西洪洞、江苏海州等地迁来屯种的。 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有山西、江苏、安徽等九个省的移民相继进入胶南。在胶南市的1000余个行政村中,有278个村从山西迁来,有242个村从江苏迁来,100多个村从云南迁来,有4个村从安徽迁来,有3个村从四川迁来,有3个村从河南迁来,有2个村从陕西迁来,另外,还有一些村从河南、福建、云南和山东其他州县迁来。 移民主要来自三个地方: 一是山西。移民以洪武朝为多,永乐朝次之。也有个别为其他朝迁入者。他们多数来自山西省洪洞县。胶南不少人自称先祖从「 ”云南”或「 ”小云南”迁来,实际上「 ”云南”地区并不是现在所说的云南省,而是在山西省。具 置较模糊,一般认为是指今山西省南部的长治、晋城一带。阴山之南、恒山以北广大地区古称云州,云州之南,或云中(今山西大同市)之南,称为「 ”云南”或「 ”小云南”。当年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时,山西境内却少有战争,而且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人口较多,与中原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山西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人口稠密,成为明初移民的重要集散地。明朝廷在洪洞县广济寺设立移民机构,发给移民凭证和路费。附近各州县来的移民都先在广济寺会合。临行之前,他们聚集在寺中大槐树下,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度过最后的不眠之夜。上路后,一次次回首遥望故乡,最后只能望见广济寺的大槐树和树上的「 ”老鸹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成为这些「 ”云南”移民心中一个永远抹不掉的标记。在胶南东部乡镇,至今仍有许多人说自己的祖先当初来自云南大槐树或云南老鸹窝,实际上这些人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相传,山西移民的后人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有民谣说:「 ”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 ”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到胶南定居后,有些移民为纪念自己的原籍,在村里栽植国槐。胶南的一部分树龄在500~600年的国槐,大都与此段历史有关。在大珠山镇东山张村有一棵槐树,有三四抱粗,在这里还曾建有「 ”槐爷庙”。 二是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从海州来的移民大部分是和山西移民一样由朝廷组织的,也有一部分是为了躲避元末明初江苏猖獗的倭寇来到胶南。有53个村来自海州荡芦村,另外还有的来自南城、戴村、东坎庄、三槐堂、云台山、张水沟等村。 三是云南。元代至明洪武年间,云南梁王段氏为大理酋长,明代初年政令不及,且路途遥远,云南省不可能有大批居民万里迢迢移居胶南。境内居民凡是称其先祖于明代从云南迁来的,详查具体地址,有不少是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迁来,其中多数是跟随朱元璋起兵。朱元璋定鼎南京后,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云南。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大多在云南留驻了20多年的时间。他们从军时大部分只身一人,独身者多与当地女子结婚成家,女方不少是当地的苗族、彝族姑娘。到洪武、永乐年间,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有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胶南设立了灵山卫,其中一部分来到了胶南落籍。这些军户原籍遍布华北、华南、西北地区各省,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妻室大部分为云南土著之女,相当一部分子女在云南出生,迁到胶南后便以云南为原籍。在胶南不少人的祖籍是云南槐阴县、云南凤仪县、云南江州府同州县,还有的是「 ”云南畅山县槐树底”、「 ”云南乌沙(撒)卫”等。实际上,说云南是祖籍并不确切,先祖们只是在云南驻防的军人,来到胶南后,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子孙后代便以云南作为祖籍。各地移民在胶南的分布并不均匀,呈现出一定的聚居性。山西移民在有的乡镇占到50%,而有的乡镇几乎没有,江苏、云南移民也是这样。这与他们移民到胶南的时间、原因有关,也与明、清时胶南分属胶州、诸城两县有关。 江苏海州移民主要在胶南西南部乡镇(明代诸城所辖区域),如大村、海青、泊里等。山西移民安置在胶南西北部(明代胶州所辖区域),如六汪、胶河、市美等。云南移民在胶南大珠山、王台、黄山等其他东部乡镇。由于移民的原籍不同,来到胶南后又聚居在不同区域,胶南东部居民和西部居民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许多明显的差异。西部居民语言明显有苏北话的特点,东部人则讲北方话。西部人结婚时要求新娘下午到婆家,东部人要求新娘上午到婆家。过春节时,西部人正月初三早上送年,东部人则是正月初二晚上送年。人死后,生者要为其「 ”指路”,告诉亡灵朝什么方向去,在胶南会让亡灵朝「 ”西南大路”去,这一风俗可能也与移民祖籍有关。由各地移民带来的风俗习惯,在他们的后裔中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 军屯移民 元末明初,海上倭寇猖獗,给沿海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海防,一方面规定「 ”片板不许下海”,另一方面在全国实行卫所制。按照「 ”跨县设所,连府设卫”的原则,陆续在山东设立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等九卫,洪武五年(1372年)在胶南境内设「 ”灵山卫”,筑灵山卫城,灵山卫的规模相当大,辖前、后、左三所,共建立军屯30个,军兵5600人。辖区西起日照两河,东至胶州沽河。为设立卫所,朝廷不仅派来驻军,还从云南、江淮等地迁来大批军户,实行屯垦,并从河南、山西向胶南移民,以巩固海防。当时规定,以屯养军,军屯受制卫所。凡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人一般受田五十亩,给耕牛、农具。当时的屯兵可带家属、奴仆等住在卫所。明代军户是世袭的,一人充军,世代相承,永远不能脱籍,这样他们就成了胶南的常住居民。明中期,屯兵加上家属、仆役已有几万人定居在胶南。这时人口稠密,灵山卫由元末明初的荒僻之地,成为一座繁荣兴旺的滨海小城「 ”阛阓相望,市井嚣繁,俨然一都会矣”(《灵山卫志》)。不仅灵山卫城颇具规模,在城外还设有30个墩台、12个城堡和33个军屯(不同时期数目不同),绝大部分在胶南、胶州和诸城,少部分在高密、平度等地。到清雍正十三年裁撤灵山卫时,灵山卫军屯仍有屯地1634顷,额征地丁银2853两。军屯钱粮不解州县,由卫而上解山东都指挥使司,最后至兵部,其体制类似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 在这些移民及他们的后人中,明初因所居皆军户,以武将著名。阳武侯薛禄,其父便是以军户迁居灵山卫东之薛家岛。成年后代兄服役,「 ”靖难之变”英勇善战,首夺九门,得到燕王朱棣的重用,且得以赐名。后转战北方,屡立战功。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即位分封功臣,赐诰券三代侯爵。仁宗即位后又加封太子太保。病逝后,宣宗亲自为其致悼文,追封鄞国公,谥忠武,世袭少保阳武侯,妻诰命夫人。在今黄岛区薛家岛及周围薛姓绝大部分为薛禄之后裔。除薛禄外,还有金辂,正千户,原籍山后人(蒙古人,祖籍山后之云中一带)。祖荣,初名蛮蛮。永乐二年,赐姓金。荣卒,子亮继。亮从都督毛福寿击贼有功,升正千户。亮卒,辂继。天顺八年,选灵山卫左所正千户。辂卒,子鼎继。正德六年,选即墨营备倭。七年三月十七日,流贼刘六等劫营,鼎力战死之。鼎生奎,奎生儒,儒生守业,守业生玉声,凡六传。金姓后人现居住在胶南市积米崖。灵山卫苏氏,其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以军户自青州临朐县迁来灵山卫。后人读书从文者较多。明清间出贡生24人,其政声卓闻者尤以苏丛为最。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乾隆十七年编纂的《灵山卫志》记载:程常 指挥使,原籍江西广信府铅山县人。六传,凡五世。唐彰 指挥佥事,原籍湖广常德府石门县人。凡九传。王 瑾 指挥佥事,原籍武定人。世袭,传子惟精。焦鹍 指挥佥事,原任陕西榆林卫都司,调本卫指挥佥事,世袭,升留守司副使。王扬林 镇抚,原籍怀来县人。洪武间以军功授本卫镇抚司镇抚,封忠武校尉,世袭。宗得 正千户,原籍江西临川县人。凡传七世。侯胜 百户,原籍扬州府仪镇人,凡传四世。明正统元年(1436年),灵山卫创建武学。十年(1445年),改武学为儒学,设儒学教授,单列生员名额,灵山卫士绅因之崛起,苏、陈、王、宋、金、宗、焦、毕、薛等显姓望族中,明清时期先后出过进士、举人、贡生290多人(含武科),或以名宦显赫,或以政绩昭著,或以文学闻达,或以忠孝流芳。苏丛,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焦复亨,领袖清代胶州文坛六十年。宋之钊,力学能文,有「 ”莱郡一人”之美称。苏濬,辞官归里,诗酒自娱,著有《群玉斋诗集》。苏潜修,广咨博访,至老不倦,所著《灵山卫志》八卷,为后世研究明清时期灵山卫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民屯移民 明代胶南移民中除了军屯移民,还有民屯移民。民屯移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些无地农民,大迁徙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的空间,给明代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移民中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和商人后裔,因种种原因滞留胶南。如琅琊镇东港头村《陈氏族谱》记载:「 ”陈公携家由四川成都东关迁密州任学政,清乾隆四十二年七世族田窦氏携二子迁此立村”。大村镇大尧村《孟氏支谱》记载,明永乐十六年孟氏第56代孟希先由海州来任诸城县教谕,「 ”遂附近琅琊台而籍,居大窑庄(解放后改名为大尧),为琅琊孟氏始祖”。明代外地大批移入胶南的先民,加入了对胶南的开发,移民使胶南人口骤增。明 的采用「 ”计民授田”和免减税赋的办法,鼓励移民垦荒种地。迁移者披荆斩棘,拓荒野海滩为沃土田园。建于明代的这些村庄本身就铭刻着他们的历史功绩。移民带来了文化、思想、习俗,带来知识和生产技术。明代之后在胶南这片土地上又孕育出许多兴旺发达的家族和人杰,他们都是明初移民的后裔。可考的主要有琅琊丁氏、六汪赵氏、琅琊臧氏、松山张氏、宝山法氏等。琅琊丁氏 其祖先丁兴元末时以铁枪归邻县凤阳人朱元璋从军有功被授官,长子丁贯世袭官职,次子丁推则早在其兄长丁贯世袭前就迁移到诸城东南藏马山南天台山下(今大村)定居了,一起来的还有其姑表兄弟徐、董二姓。他们先是在琅琊湾落脚,董姓擅渔,遂定居沿海一带,世世以捕渔为生;徐姓则定居徐家大村(海青)一带。后因丁推不适水性又移居藏马天台,立村为丁家大村,因名琅琊丁氏,由于定居于藏马山之南天台山东面,后人也称为藏马丁氏或天台丁氏,因此地属诸城县,又称诸城丁氏。琅琊丁氏家族明、清两代显赫,如丁惟宁、丁琰有「 ”大小郑公”之称,丁耀亢(1599~1669)是丁惟宁之五子,清初文学家。大村丁氏人丁繁盛,「 ”瓜瓞蕃衍,墟落冢墓,相望无别姓,盘亘六十余里”,支派遍及胶南、诸城、日照等地。散处永城、鹿邑、江浦、东平、黄县、寿光、潍县、日照、莱阳、沾化、阳信、丰城、莆田、板浦、灌云等地的也很多。六汪赵氏 其祖先于明永乐初自南直隶徐州迁至境内六汪河北村定,五传至赵本。其族明清两代显耀。据其家谱及有关志书记载,赵氏一门8位进士、14位举人、23位贡生、51位监生(其官职不录);另有世袭镇抚2人、总兵、游击各1人。琅琊臧氏 其先世居琅琊台下。自臧惟一起,渐为显赫门第。族人遍及胶南、诸城等地,人才辈出,数世不衰。其中臧惟一、臧尔劝父子双进士,死后均被追赠兵部尚书。松山张氏 其祖先于明初自潍县迁至胶州松山(今张家楼镇松山子村)居住。自其二世起,家族中人才辈出,明清两朝显赫。根据张氏家谱,先后出进士5人、举人5人、贡生16人。张铭、张懋熺、张懋煌、张谦宜等皆出类拔萃、名闻一时。宝山法氏 其祖世袭济南卫指挥使。明代成化年间,法文质任胶州学正,遂落籍胶州。明末法若真随其父法寰避兵乱迁居铁橛山十几年。辞官后定居黄山。死后葬于隐珠镜台山。法若真的后代,如法枟、法坤宏、法坤厚等都名闻一时。 五 建国后移民 胶南向外地移民。建国后胶南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因为新修水库而引起的库区移民,支援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和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也使部分人口迁移。另外,上学、招工、投靠亲友等原因也造成数量较小的自发迁移。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相对较少。1955年3月,向吉林省、黑龙江省移民。移民对象主要是国防建设征用土地较多的地区和贫瘠山区的农民中,具有全部或部分劳动生产能力,可以自食其力,又能举家迁移者。1955年5月,胶南移往黑龙江省克东县15户、72人,藏马移往黑龙江省德都县273户、955人。1956年3月,组织出身好、思想进步、自愿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田间操作能力、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男女青壮年300名(其中琅琊区100名,泊里区80名,贡口区40名,龙马区80名),赴黑龙江省罗北农场开发建设边疆,建立独立集体农庄,名为「 ”罗北农场胶南集体农庄”。1956年7月,胶南往黑龙江省讷河县移民351户、1115人,往黑龙江省依安县移民50户、265人。1959~1960年,胶南修建十字路、铁山、小珠山水库,将库区16个村、1013户、4523人,迁往辽宁省旅大市的永城子区、甘井子区和复县。其中十字路库区7个村、643户、2913人,铁山库区5个村、267户、1030人,小珠山库区4个村、103户、580人。除了移民到辽宁外,还在胶南当地安排部分库区移民,建设了一些水库移民村。在1960年前后,由于自然灾害严重,许多人忍饥挨饿,被迫到东北。再加上这一部分零星移民,在50年代和60年代到东北的胶南移民约有1万人。20世纪90年代后,从东北迁移到胶南的人逐渐增多,在胶南几乎每个村庄、街道、工厂、学校都有东北口音的人,其中不少就是这部分移民到东北的人,他们或他们的子孙后代又返回胶南。 落户胶南的三峡移民 三峡工程动工以来,胶南先后接收了2批三峡库区移民。2001年5月接收第一批移民,204名重庆忠县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分别到达铁山、张家楼、宝山和黄山的10个村庄安家落户。2004年8月6日,胶南接收的第二批三峡移民顺利抵达,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批三峡移民共18户、82名,全部来自重庆开县,安置在张家楼镇庄家疃、丁家寨、西寨和岭前马家庄村。

前言: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首歌谣,在我国流传甚广。

不仅是山西省境内,就连千里之遥的安徽省以及江苏省都有不少人听过,甚至不少人说洪洞(tóng)县大槐树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不过大家听过归听过,能够把这句话中涉及到的历史变迁讲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很多人在年幼时,听长辈们娓娓道来先祖的故事,得知山西大槐树的历史。

但对其中的细节却并不清楚,甚至连洪洞县的具体位置可能都不知道,只知道在山西省。

那么这个闻名全国的洪洞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那棵神秘的大槐树又是否真实存在呢?

关于这两点,我们还得从洪洞县的历史说起。

洪洞县的历史

在山西省西南部的临汾市一带,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流经这里,形成了临汾盆地,而洪洞县就位于临汾盆地北部。

临汾一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帝王世纪》曾记载:“尧都平阳”,即今临汾。

《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

不过洪洞县位于临汾盆地北部,这里地势不再那么平坦,有一些低矮的丘陵。

根据史料《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洪洞县得名于义县北之洪洞岭,《山西通志》也曾言:“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

而这应该就是洪洞县最初的由来。

不过在诸多史料中,对这里也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似乎它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小县而已。

在历史长河中,这里都没有太大的名气,它的知名度还远不如关羽的故乡解县。

这一点和现代人们的一贯印象并不相符,如果洪洞县真的是全国各地人的故乡的话,那么它应该在古代就很出名了才对。

事实上,一直籍籍无名的洪洞县是从明清以来,才突然开始“名声大噪”,变得闻名起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元末战乱是移民的主因

原来,在明朝初年,发生过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那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但洪洞大槐树移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从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明朝第一个年号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一直延续到明成祖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年间,前后长达50多年之久。

这样大规模的移民,显然并不正常,它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元朝是一个外来政权,因是蒙古骑兵从马背上夺得的天下,元朝政府的铁血手段也一直贯穿到了治理国家上。

他们始终没有彻底融入中原文化,反而采取了种族歧视的政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朝很快就由盛转衰了。

元朝末年,黄河发生决堤,大水将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广大地区变为一片泽国,一时间赤地千里,百姓难以生活。

而这时的元朝政府不仅不大赈灾,反而继续压迫百姓,划拨下来的少量救济粮也被贪官污吏们收入囊中。

穷苦大众终于忍无可忍,他们扛起了起义的大旗,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元末的战争中,不仅元朝官军和起义军互相杀戮,甚至起义军内部也经常发生内乱。

战争从四川、湖北蔓延到安徽、江苏、浙江乃至山东这几千里的广阔区域。中原大地人口锐减,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横空出世,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最后挥师直逼北京击溃元朝政府,一统天下,中华大地才得以重归平静。

但是刚刚完成统一的明太祖朱元璋,也面临着不小的问题,那就是多年战乱所造成的后遗症。

兵祸伴随着大灾,在元末战争期间,各种水患、旱灾以及疫病等是时有发生,让幸存下来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其中,受害最为严重的就是中原地区,水灾过后,又爆发了瘟疫。

因此直到战争结束,天灾的影响还在持续。在这种背景下,百姓为了生存开始自救。

山西移民的开端

在这个时候,与中原那凄惨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中原之外的山西了。

由于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再加上太行山脉的阻隔,无论是战争还是天灾都没怎么波及到这里。

山西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甚至这里一度成为了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在这种背景下,在战争中幸免的难民大量涌入山西,使得山西人口暴涨。

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河北的人口加起来大概为380万人左右。

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0多万人,它比河南、河北两省的人口总和还多出20多万。

这样因为躲避天灾和战乱发生的移民,就有了一个弊端。

那就是新移民会抢占山西本地人的资源,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山西当地发生矛盾冲突是必然的事。

随着明朝局势的稳定,中原地区的天灾也在逐步消退,这就空出了不少无人料理的荒地。

一边是“人多地少”,一边是“有地无人”,因此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行政干预,对这种社会现状进行平衡了。

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听取了户部郎中刘九皋, 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采取了以移民垦荒为中心振兴农业的措施。

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

于是,从洪武初年开始,这场历时50多年,从山西向外的人口迁移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次大规模移民的来源地是山西省大部分地区,而并不仅仅局限在洪洞县一个地方。

为什么后来的人都认为移民是出自洪洞县呢?

移民出自洪洞县这一说法的来源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在当时临汾市属于晋南地区,而晋南又是整个山西人口最稠密的地带,在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当属洪洞县。

所以明朝政府为了统一管理,规定了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当时的移民大多都是二三十年前来山西的,有些人已经离世,而他们的后代出生于山西,已经不记得当初自己的故乡了。

而他们在山西生活的时间也不长,很快又进行了二次迁徙,因此对山西的居住地印象也不够深刻。反而对当年数十万人聚集在洪洞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年深日久,这些经历一代代传下去,绝大多数移民的后裔都把先辈们在山西最后的集中地点——洪洞县当成是自己的祖籍。

这次移民最主要的目标地区就是河南。

经过后来的查访,在河南省开封、南阳、洛阳等地,很多祖上从山西迁过来的人都表示自己祖籍是洪洞县,比例多达九成左右,而且很多人都有家谱为证。

除此之外,前往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的人也不少,这些人在当地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到了明末时期,中国又发生了大规模战乱。

随着清军南下,很多当初的山西移民进行了二次迁徙。

这一次范围就更广了,一直到云贵、两广乃至福建、台湾等地都有他们的踪迹。

这下,山西移民的足迹算是几乎遍布全中国了。

在之后三百多年里,他们在全国各地扎下根来,并和当地原住居民结合,甚至还有一部分和边疆的少数民族融合。

最终演变成“洪洞移民遍布神州大地”的局面。

在这些移民后裔的口中,普遍流传着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那么这棵神秘的大槐树又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呢?

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

在移民后代口中流传的大槐树传说,据说是这样的:

“当年,官府一声令下,数十万人云集在平阳府洪洞县,弄得人潮涌动,水泄不通,管理一片混乱。”

“在洪洞县的登记官吏人数并不多,无法维持秩序,后来他们想了个办法,以那棵大槐树为标志物,将登记处设在那里,然后让众人排队,终于稳定了秩序。”

大槐树的故事人人知晓,而且这和历史记载相吻合,说明这棵树确实是存在的。

而且在今天的洪洞县,也确实有一棵大槐树。

看上去此事已经毫无疑问,然而在调查时却发现,目前的大槐树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这一点得到了很多当地老人的证实。

这么看来现有的这棵大槐树肯定不是传说中的那棵,那么是不是本来没有这棵树,后来因为当地人附会历史传说而种植的呢?

考古人员多次到洪洞县当地进行考察,翻阅了大量的府志和县志,终于从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根据《洪洞县志》记,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地方有一座贾村,村西不远有一座寺庙,名叫广济寺。

这座寺庙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历史非常悠久,很多来往的官差和客商都会在广济寺歇歇脚。

久而久之,广济寺人气越来越旺,往来之人络绎不绝,寺里香火鼎盛。

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大槐树,从附近汾河飞来的老鹳都喜欢在这里“安家落户”。

它们每天围着大槐树飞来飞去,场面十分壮观。

当时的官道就在大槐树旁边,正因为如此,明朝官府才把移民办理的机构设置在这里。

既能让远处的人看到一个清楚的地标,又方便众人排队。

很多熟悉的迁徙人员结伴前来办理手续,但是由于朝廷的政策,他们也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地区。

登记结束并领取了各自的路费后,就和多年的老朋友依依惜别,各自踏上自己的旅程。

在他们的回忆中,那棵大槐树就是在山西生活给他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也成了他们脑海中对故乡最后的记忆。

在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极少有读过书的,识字率很低。他们心中的记忆无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能一代一代、口口相传。

由于这些移民,在山西生活过的地方没什么独一无二的特色,相反离开山西时看到的大槐树给他们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口头流传的过程中,他们的后代逐渐误会了先辈的意思,认为那棵大槐树所在的洪洞县就是自己故乡的所在。

只不过他们口中的大槐树,和今天的大槐树并不是同一棵。

今天大槐树和古代大槐树的关系

在清顺治八年(1652年),有着悠久历史的广济寺在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了。

同时在它旁边的这棵大槐树,也遭到了灭顶之灾,此后踪迹全无。

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这颗大槐树,在广济寺的遗址上开辟了一个古代大槐树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后裔纷纷前来参观。

他们在这里凭吊先祖,回顾先辈们艰苦创业的历程,大槐树公园也成了移民后代们寻根的去处。

那么如今的这棵大槐树,和当年的那棵古大槐树又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当年大槐树的主干虽然被洪水摧毁,但是它的根却没有死,数年后在原来的大槐树根部东侧又长出一棵新树。

不过,这棵新的大槐树命运还不如它的先辈,由于汾河改道等原因,这棵大树远离水源,竟然在解放后逐渐枯萎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而几年后,这枯死的树干也被大风给吹倒了。

后来,当地政府在那里修建了水泥底座,又把枯死的树干树立起来,用铁箍固定住,形成大槐树遗址。

然而,坚强的大槐树仍然没有彻底死去,在七十年代末,又从同一根系生出了第三棵大槐树,而这棵大树就一直生存到今天。

现在这棵大槐树依旧枝繁叶茂,似乎象征着当年走出山西的洪洞县移民,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繁衍不绝。

由此可见,虽然如今的这棵大槐树,并不是中国各地移民后代口中流传的那棵,但事实上它们出自同源。

洪洞县的这棵古大槐树,虽然经历过两次死亡,但又两次以另一种形式顽强地活了下来。

而至于一些地方的人们都说低头看一下自己的脚趾,就知道祖先来自何方,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来自于洪洞县大槐树的移民举措。

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历史意义

自古以来,官方组织的移民对于百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这种强制的迁徙会给百姓带来不小的灾难。

不过明朝这次移民虽然是朝廷强制要求的,但它的初衷是为了发展,而并非破坏,因此移民政策十分柔和。

在这次移民中,明朝政府唯一一项严厉的政策,就是要求移民将右脚的脚指甲割成两半作为特征,防止他们在半路上逃跑,成为流民。

后来,这一举措也成为移民后裔中所流传的“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民谣的来源。

除此之外,明朝政府对移民的待遇是比较好的,至少没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情况。

而对于到了新环境,对于一穷二白的移民们,当时的朝廷方面也给予很大力度的支持,比如官府会免费提供一些种子,农具和耕牛。

如果发生水旱蝗等灾害,朝廷还会酌情减免一定的税赋。在这样的政策下,中原大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大量无主荒地得到开垦,耕地总面积大幅增加,人口数量也翻了倍,朝廷的财政也得到大幅好转。

可以说,明初的这项山西移民计划是一个惠及全国的善政,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明朝建立后迅速抚平了战争创伤,后明成祖多次远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明朝展现出这么强大的国力,都是与这次山西移民的政策分不开的。

据综合考证,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已经遍及18个省(市)、500个县(市)市,总共有812个姓氏在族谱上有迁徙自山西洪洞县的记录。

洪洞县移民后裔的寻根之旅

历史不会忘记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而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也不会忘记历史,数百年来,一直有当年的移民后裔回到山西寻根。

在民国二年(1903年),有个叫景大启的官员,他一直在山东任职,后来告老还乡后闲来无事。

有一天,他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他祖母曾和他这样说道:

“我们的祖先当年并不是生活在这里,我们来自山西。”

“祖先们历尽千辛万苦,从山西迁徙出去,虽然后来在这里繁衍,但我们的根却不在这里,我们的根在山西洪洞县,那里有一棵大槐树。”

景大启想起自己山西移民后裔的身份,于是动了去山西寻根的念头。

到了洪洞县后,他经过多方探访,找到了原来的古大槐树的位置,出资修建了青石碑和凉亭,还有牌坊。

牌坊横额的两面还刻有4首怀古诗,其中一首是:

“迁民往事忆当年,拄杖穿云窗夕烟。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从那以后,这里就成了前来凭吊先祖的山西移民后裔必来的地方,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来这里寻根的异乡人都络绎不绝。

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政府修建的大槐树公园,正是以景大启修建的石碑为基础扩建而成的。

如今的洪洞县内,建有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这也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

每年都会有大型的祭拜活动,在此举行。唯一可惜的最初的那棵古大槐树,已经不在了。

结语

时至今日,山西移民后裔不仅遍布全国,甚至在海外也有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无论是南洋还是欧美,都有洪洞县大槐树的儿女们繁衍生息,他们都对自己心中的故乡念念不忘。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叶落归根”,每个人都希望回到自己的故乡。

虽然当年从山西迁移离开的人们已经在异乡安家立业了,但他们的根还在山西。

虽然他们不能时常会去,但他们的灵魂却时时刻刻保持着对故乡的追忆。

或许他们的先祖,并不都是洪洞县的人,但当年那棵老槐树已成了维系他们与山西维系的纽带。

只要这条纽带还在,他们就无法割舍曾经的故乡。

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山西移民为华夏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不能忘了他们所受过的苦难,以及做出的奉献,或许你我的身上就留着当年山西移民的血脉。

中华民族能够崛起于世界,取得今日辉煌的成就,与我们的先祖分不开的。

这棵传奇的大槐树,不仅代表着洪洞县、更代表山西,乃至于整个中国。

明朝大移民又称明初大移民、明初洪洞大移民、洪武大移民、大槐树移民、洪洞大槐树移民等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1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2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名片照片来源

我姓李,祖上也是南京应天府的(今河南商丘),据老辈口口相传,当时是被发配,充军到云南(蛮荒之地,安南郡)由于年代久远,家谱遗失,现知排辈字,红,志,应,天,昌,维,德,为,本,现居,云南红河,玉溪一带,有没本家兄弟,

很多不同地方的不同家族族谱都是从明朝洪武年间开始修的。洪武年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积骸成丘,居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