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主要经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4收藏

徐凡主要经历,第1张

徐凡

徐凡,著名画家,祖籍江苏南京,现寓居北京。《书画中国》首席艺术家。曾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生班,擅长中国画工笔、写意、重彩。在研习创新的过程中,站在世界文化的交汇点,熔中西艺术为一炉,吸收了中国原始岩画、汉、魏、隋、唐重彩壁画的艺术之精髓,融入了儒、道、佛三种东方哲学的思想。不断地以不同的形式手法,探索出新的艺术程式,拓宽了艺术的表现领域。立中国画传统为本,承西方现代艺术之理念,自我超越,创新不止。始终走在艺术时代的前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著名仕女画家,中国的毕加索。

中文名:徐凡

别名:一乐斋主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多次荣获国内外金、银奖

代表作品:《中国现代百美图》《徐凡画集》<徐凡线描人物作品集》

《书画中国》:艺术总监

法律顾问:马建

美术指导:**爱在身边

经纪人:刘天一

创建者:艺人之家组委会

画家简历

徐凡作品多次赴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香港、韩国等海外展出,并应邀参展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南京等国内的大型艺术博览会和画展,多次荣获国内外金、银奖。艺术传略及作品入编“中国艺术人才数据库”(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北京人美)、《世界美术家传》(香港)、《中国当代美术家名录》(上海人美)、《世界美术集》(香港)、《江苏省中国国画家作品选》(北京人美)等十余种辞典专集。《敦煌神韵》等十幅作品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重彩画卷》。

200余件作品为中南海、中央文化部、英国格林威治市、中国银行、刘海粟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云南世界园艺博览会、江苏美术馆、南京十竹斋、江苏省国画院等及美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韩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香港、深圳等国内外个人及团体组织或企业收藏或为馈赠礼品。出版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新发展》、《徐凡画集》《徐凡现代仕女画集》《感悟自然—徐凡线描人物作品集》等。

徐凡履历

中国诗书画协会副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艺术顾问;

台湾南台集团海南南台大唐书画有限公司名誉画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美术创作中心特聘艺术顾问等;

香港《中国书画家》杂志艺委会主任;

中国国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神舟杂志艺术顾问;

中国国学书画院副院长;

徐悲鸿艺术中心理事;

徐悲鸿画院特聘画家

;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专家;

中国诗书画协会艺术顾问;

徐悲鸿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南京海台国际书画院名誉院长;

现为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研究会理事;

中国东方文化艺术联谊会学术委员;

江苏省国际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法国多元文化艺术中心名誉主任;

中国专业人才库国学考评专家委员;

北京《中国收藏》杂志艺术顾问;

《书画中国》首席艺术家艺术总监;

香港《中国书画家》杂志艺委会主任;

名家评论

★勇于创新,西为中用,敢于探索,形式新颖。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

★集中西艺术手法为一体,融传统现代意念为一炉,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坐标。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兼党组书记刘大为

★朦胧的色彩,神秘的意境,折射出中国古老民族艺术精神的回归。

—中国著名画家张仃

★绢本人体画作品是中西人体艺术结合的首创,值到祝贺。

—中国著名工笔家潘洁兹

★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对中国人物画继承和创新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其作品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

成功地拓宽了自己的表现领域。

—原中国“美术”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叶毓中

★徐凡的艺术之高贵完全在于独创性,忠心的感悟,执著的追求,不倦的探索,创造了新的艺术境界。

—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程大利

★不断地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手法,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拓宽自己艺术的表现领域提示出超凡的才情智慧,受到专家的赞许和世人的瞩目。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贾德江

★敢于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传统,超越自己,找到了自己恰当而又独特的绘画语言。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美术评论家范迪安

★既体现中国传统技法的功力,又具有现代观念品味,既符合自己的意志的表达,又不脱离民俗思维的习惯,在统的情调中透出了强烈的现代感。

—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国画院院长赵绪成

★南京美术界中:艺术上走自己的路,不断大胆开拓和新的探索。新意境、新面貌的作品不断涌现。

—著名画家黄丕模

★徐凡是一位富有个性、富有创意的画家,有着同龄画家难得的活跃的艺术思想,他敢于突破前人的窠臼,努力探索新的作画程式,不断拓宽自己的艺术表现领域。

—香港著名画家刘宇一

★思维开阔,勇于追求,形成了自己的画貌。

—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

★立足于民族艺术基础,一手伸向古代传统,另一手伸向西方现代,是位有思想、有追求、有胆识的画家。

—著名美术评论家左庄伟

★徐凡重彩画斑驳、朦胧的意境和古朴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凝聚人们早已生疏的原始动力的回归情结,使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中国美术报原主编朱国才

作品出版

197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越美心里越亮堂》

197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长大要当赤脚医生》;1978年再版

197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击瓯楼》

1978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主席引来幸福水》

1982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胖胖得奖》

1983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独生宝宝乐淘淘》

1984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计划生育光荣》

1984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百年好合和睦美满》;1985年再版

1985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国富民强四化如意》;入选全国美展

1986年江苏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出版《优生优育好娃娃》

1987年《江苏画刊》发表《人体》作品

1989年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王羲之》

1990年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中年国画家作品选》

1990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冕》《司马光》

1996年《南京美术报》发表徐凡作品专版

1997年《江苏美术报》发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新发展》论文

1997年《江苏美术报》选登”徐凡画展”作品

1998年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速写艺术》

1998年《江苏美术报》发表徐凡作品专刊

1999年《中国美术报》发表徐凡作品专版

2000年《中国美术报》发表特约专稿《我画九歌》

2001年香港美术出版社出版《徐凡作品选》台历

2002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当代实力派画家徐凡作品》挂历

2002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徐凡画集》大型画册

2003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徐凡作品集》台历

2006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徐凡现代仕女》画册

2009年《敦煌神韵》等十幅作品入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现代重彩卷》

2010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徐凡画集》

2011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感悟自然-徐凡线描人物作品集》

2011年《山妹子》等十四幅作品入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为热烈庆贺十届人代会、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隆重召开出版发行的《中国画名家作品集》

2012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清赏》入编《马球图》等十三幅作品

2012年《知音》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名家书画展》

2013年《马球图》等十六幅文图人民时报欧洲专刊

2014年《群芳图》等十八幅文图《神州》杂志

2014年《水乡的人》等八幅文图《中华国粹》

获奖情况

1983年02月《丰收话长》获”南京市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1984年12月《如今咱家乡喜事多》获”南京市建国35周年画展”一等奖

1985年01月获南京市文艺创作表彰大会优秀奖

1986年09月《龙池的传说》获”全国六大古都书画联展”一等奖

1990年02月《王冕》《司马光》获”全国连环画展览”优秀奖

1990年09月中国文化部群众文化工作表彰大会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1997年01月获南京市文联先进个人

1998年10月《马球图》获”江苏省首届美术节”优秀奖

1999年04月《敦煌神韵》获”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国际荣誉金奖

1999年06月国画人物获”迎世博—99昆明艺术博览会精品展”金奖

1999年07月《秋水无声》获”中国神龙杯书画大展”金奖

1999年11月《人物画系列》获”国画家—中国画水墨小品精作”优秀奖

2005年06月《绢本人体系列》获”上海中国艺术品收藏网展览”金奖

2010年05月获”亚太地区艺术家提名展”金奖

2011年05月《抚琴图》荣获庆祝深圳开发区成立周年;

《春天的故事》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金奖

2012年1月《牧归图》获法国世界艺术特别奖

作品入编

·1990年入编《江苏省中年国画家作品选》

·1990年入编《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人才传略》·

1990年入编中国艺术人才数据库

·1990年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1992年入编《中国民间名人录》

·1995年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1997年出版《徐凡画集》

·1998年入编美国《世界名人录》中国卷

·1998年入编《当代艺术》

·1998年入编《世界美术家传》

·1998年入编《世界美术集》

·1999年入编《江苏省首届美术节作品集》

·1999年入编《南京市文联五十周年美术作品选集》

·2001年入编《南京文艺界名人录》

·2006年出版《徐凡现代仕女》

·2007年入编《中华百家姓氏画鉴》

·2010年入编《当代中国美术全集》

·2011年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徐凡》

·2011年出版《徐凡速写集》

·2011年出版《感悟自然-徐凡线描人物作品集》

·2011年入编《中国画名家作品集》

作品收藏

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收藏作品《少女》

1987年南京十竹斋收藏作品《雨花魂》

·1987年江苏美术馆收藏作品《石工》《拜月》

·1989年云南世界园艺博览会收藏作品《人生》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收藏作品《四条屏》

·1990年中国文化部收藏作品《古道漫漫》

·1990年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收藏作品《搏》

·1994年英国格林尼治市收藏作品《奔马图》

·1997年江苏省美术馆收藏作品《啸月》

·1998年刘海粟美术馆收藏作品《拜月》

·2000年中南海收藏作品《仕女四条屏》

·2002年江苏省国画院收藏作品《人物》

·2005年中国第十届运动会组委会收藏作品《咏梅图》

·2005年中国孔子研究院收藏作品《秋思图》

·2006年江苏南京金鹿装饰安装工程公司收藏作品《仕女图》《征途漫漫》等

·2007年深圳梓盛发实业有限公司收藏作品《中国现代百美图》

·2009年山东万发集团收藏作品《群芳图》《秦淮八艳》

·2010年山东万发集团收藏作品《江南丽人》

2011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收藏作品《江南丽人》

2011年北京台湾会馆收藏作品《知音》《秋韵》

203年中南海收藏《日出东方》敦煌神韵》

作品入选

1978年《心在攻关人》入选”江苏省肖像画展览”

·1978年《归来》入选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华东地区观摩展”

·1981年《赶集》入选”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展”

·1981年《丰收话长》《艺苑新秀》入选”江苏省庆祝建党六十周年画展”

·1982年参加在美国圣路易斯主办的”中国南京画展”"艺苑新秀展”

·1983年《春意浓》入选”江苏省年画展览”

·1986年《九歌》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览

·1986年《雨花魂》参加”江苏省建军六十周年美展”

·1987年《汉画印象》参加”江苏省中年国画家赴京汇报展览”

·1987年《雨花魂》参加”南京十竹斋赴京汇报展”

·1988年《候车》参加在意大利主办的”中国南京美展”

·1989年7幅人体画参加”南京首届人体画展”

·1989年100余幅作品在江苏扬州主办”徐凡画展”

·1989年《牧羊曲》《梦》在上海朵云轩展览

·1990年《水乡情》《抚琴图》参加”南京市人物画展”

·1991年《征途漫漫》参加”南京、南昌、合肥长江中下游书画联展”

·1991年《放鸡图》参加”南京书画院迎春画展”

·1992年《采莲图》参加”南京、重庆书画联展”

·1997年100余幅作品在江苏美术馆举办”徐凡画展”

·1998年《牧羊图》参加在澳大利亚举办的”中国南京国画展”

·1998年参加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98名画家展”

·1998年《九歌》等作品参加在广州举办的”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9年《敦煌神韵》等作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

·1999年《马球图》等作品参加在南京举办的”江苏首届美术节画展”

·1999年参加在天津举办的”首届《中国画》水墨画小品精作展”

·1999年《啸月》等作品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世博会国画精品邀请展”

·1999年《汉画印象》参加在南京举办的”中国神龙杯书画大展”

·1999年《敦煌神韵》参加在泰国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

·1999年《牧羊女》入选”南京市文联五十周年书画摄影展览”

·1999年《岁月》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公仆风采画展”

·2000年在山东曲阜举办”徐凡画展”

·2000年《徽州女人》等作品参加由江苏省美协举办的”走向西部画展”

·2000年《采莲图》等作品参加”当代中国水墨画精品展”

·2001年《青春的韵律》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岩彩画展览”

·2002年《山妹子》参加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作品展”

·2002年《楚风》参加在日本举办的”中日邦交三十周年书画展”

·2002年参加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作品展”

·2002年《梨花季节》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南京艺术节书画展”

·2002年在南京郑和纪念馆举办”徐凡画展”

·2006年在深圳举办”徐凡画展”

·2007年参加在北京荣宝斋举办的”中国书画名家迎春精品展”

·2009年在韩国举办”徐凡画展”

2010年《马球图》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亚太地区艺术提名展;

2011《抚琴图》入选庆祝深圳开发区成立周年;

2011《春天的故事》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2012《牧归》入选法国世界艺术大展;

2012《春色图》入选中国刘邦文化节,全国著名书画家邀请展

2012著名仕女画家徐凡为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赠送字画奉献爱心

1987年国画作品《知音》捐赠南京慈善总会

2011年国画作品《化女图》捐赠“善行天下—中国书画家救助贫困儿童”慈善拍卖会

2012年向淄博市慈善捐赠书画二幅

2012年“龙舞吉祥中华第一龙”捐赠中国少年文化艺术基金会公益事业

2013年“中华第一龙”捐赠全国第十二届全运会

201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幸福一家》大型书画公益活动荣获“爱心公益大使”荣誉称号

201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书画活动》获赠《习氏家谱》

2014年《咏梅》捐赠《孝和天下——当代书画名家救助空巢老人慈善作品展》

2014年巨幅(4米1米)《中华第一龙》捐赠世界青年奥运会《绿色青奥盛典》筹款拍卖

2014年国画《消夏图》捐赠世界青年奥运会《绿色青奥盛典》筹款拍卖

2014年世界青年奥运会《绿色青奥盛典》颁发《邀请函》参加影视歌明星、文体艺术名人,世界五大洲青年环境大使盛装共走世界星光绿毯签名参访仪式

名家点评

我坦言平生最崇拜世界艺术大师马蒂斯、毕加索,曾经在美术界一语惊人,其实我并不是西方现代派的追随者,我认为,马蒂斯、毕加索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们的艺术创作的本身,而更多的是对传统大胆革新和超越的不倦的探索,勇敢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独立偏见,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的精神。即便这些大师们在生命的晚年时候,仍探索创新不止,作品中不断闪烁着新的艺术亮点,其精神多么难能可贵啊。我也并不迷信名人,当你跪着看“名人”时他当然比你高,你一站起来就会跟他平肩了,艺术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就需要这种气概去冲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崭新的探索需要敢于超越一切“名人”的勇气。时代需要一批站在“名人”双肩上努力攀登更高峰的勇敢者。在中央美术学院令我感悟最深地是要不断否定自己,超越传统,超越自己,形成这种观念出于理性的思考,一个再“美”再“酷”的东西重复千遍以后就会令人生厌,作为一个艺术家,既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也不能重复自己的路,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才是攀登艺术高峰的最佳途径。多年来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不断地通过多种不同形式手法,探索新的艺术程式,拓宽了自己艺术的表现领域,超前的意识、多变的手法,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难怪乎吾的好友人民美术出版社主编程大利常为之而感慨。

由此在现代重彩画《九歌》、《马球图》等的创作中,从古今文化的纵向源流和东西方横向的兼容借鉴西方现代观点和非洲黑人品原始艺术,吸收中国原始岩画、汉魏重唐彩壁画的艺术之精髓,融入儒、道、佛三种东方哲学的思想境界,以多种绘画手法,将各种形象的墨线与色彩交融变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奥妙领域,粗犷而不鄙野,浑厚而不凝滞,斑斑驳驳,浑浑沌沌,朦朦胧胧,极具抽象意义的朦胧意境的画面,透出了民族感情和哲理意识的内涵,寓示中国古老民族的一种沉静淡泊而又神秘的精神回归。在艺术家眼里女人体是宇宙大自然的缩影,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对千余名模特儿的写生、观摩和研究,女人体是我常表现的艺术题材,有的运用人体变形作为某种精神现象,有的运用现代构成成为具有抽象意义的符号,而近些年运用写实造型手法表,绢本人体画,其崭新的形式、高雅清新的格调,令人愉悦的造型使观者得到了一种美好的享受,深受收藏者的青睐。

回忆几十年的艺术生涯,时刻都伴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关爱。大羽老知我办画展欣然为画册提词,画展开幕时大羽老抱病在儿女搀扶下专程去省美术馆为开幕式剪彩;江苏省美术理论研究会在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主持下举办了《徐凡作品研讨会》,大羽老直言对我说“把李小山也叫过来参加会议,看看中国画究竟有没有出路”。亚明老是江苏美术界****,与我的交情已二三十年,从不张扬,在中国还没有用上轿车和摩托车时,亚老常秘而不宣地一人骑着日本人赠送的摩托车到南京北郊六合_我的画堂休息、度假,背着法国造猎枪,满山打野鸡野兔,有时一连数天乐不回城,惹得全城寻找;亚老曾对我说“我把肖平弄到美国去了,下次该让你也出去镀镀金”,虽因公务等条件所限未能成行,也可看出亚老对我们年青一代培养关爱的殷殷真情。书法界的老前辈武中奇对我也一直钟爱有加,在一得阁墨汁还未问世前我们常在一道讨论设计磨墨机,在武老的书法中好多背景衬其它画家的山水花鸟的作品,设计新颖别具一格,获得观众好评,就是出自我的建议;南京友谊商店扛了数刀宣纸,去请武老为南京友谊商店提匾,磨好墨,武老执意为我夫妇先开笔唐诗一首;平时凡是我需要的中堂、对联、条幅都有求必应;一九九七年,举办《徐凡画展》武老不顾刚拔牙的痛苦,夫妇俩专车赴江苏美术馆亲自为之剪彩。

还有,誉为中国第一草圣的林散之,挥毫为我写六尺巨幅书法,肖娴老与我多次合作,我作画肖老落款的作品至今珍藏。我的艺术是属于中国,也属于现代,我愿以前辈们为榜样沿着一条正确的艺术道路拾级而上,永远把绘画当着我人生的一乐。

画家最新动态

★2012年被聘为中国首部大型书画综艺电视节目《书画中国》艺术总监、首席艺术家;

★2012年徐凡画家应邀出席刘邦文化节《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式讲话剪彩;

★2011年12月30日至20日徐凡画家对法、德、奥地利、比利时、梵蒂冈、意大利进行一次艺术殿堂考察城市之旅3日返回北京。

★2011年12月6日至13日法国巴黎罗浮宫现代国际艺术大展徐凡重彩画《牧归》荣获特别奖同时荣聘法国巴黎多元艺术文化中心名誉主任。

★应法国国家美术协会邀请,徐凡画家将于12月6日飞巴黎参加卢浮宫举办的《鲁塞尔艺术展》并对欧洲数国进行为期十五天的艺术考察。

★徐凡画家应国务院邀请,几进中南海接受了为紫光阁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的休息室设计创作4米×15米重彩画一幅,为国务院的中南海小礼堂前厅设计创作7米×2米巨幅国画,现正在筹备之中。

★2011年11月13日国办邀请徐凡画家全家五口人做客中南海,游览紫光阁,并在国家***胡锦涛、温家宝接见外宾的紫光阁的会客厅内留影。晚上中南海设盛宴招待了徐凡画家全家。·中国《书摘》总第229期九月一日出版发行、封面发表了徐凡重彩画作品《啸月》并内页专版介绍画家艺术简介及画家的艺术照。

★2011年9月17日瀚海四季(73期)拍卖会中国书画(二)徐凡《美人图》0287成交额80000元;

★2011年6月徐凡作品《知音》《秋韵图》被北京台湾会馆收藏。

★2011年5月徐凡应聘“庆祝中国***建党90周年诗书画展”组委会艺术顾问。

★2011年4月徐凡签名的《中国当代名家·徐凡画集》由中港澳台画报社社长方德华带回台湾转赠台湾马英九先生。

★2011年春季拍卖会瀚海四季(72期)中国书画(二)徐凡《睡美人》(40cm×44cm)拍号:0842成交额44800元;

★2011年3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为热烈庆贺十届人代会、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隆重召开出版发行《中国画名家作品集》;

★徐凡作品《山妹子》《动荡年华》《植树》《苏州女模特》《寻梦》《梳妆图》《降喜图》《赏荷图》《清风徐来》《海之恋系列之一》《海之恋系列之二》《海之恋系列之四》《海之恋系列之七》《海之恋系列之九》入编该集。

★2011年1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徐凡》

★2011年1月获庆祝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60周年书画展金奖。

★2011年1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感悟自然-徐凡线描人物作品集》。

★2010年秋季拍卖会瀚海四季(70期)拍卖会中国书画(四)徐凡《睡美人》(65cm×65cm)拍号0893成交额89600元;

★2010年6月徐凡重彩画10幅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全国出版发行。★2010年5月获马来西亚”亚太地区艺术家提名展”金奖。★2010年3月徐凡同志被聘为中国美协敦煌创作中心顾问。

★2010年2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徐凡现代仕女》。

(本文图文皆为原创) 1 在昭通,牛街无疑是古老的。 最普遍的说法是,牛街古镇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 但这种说法显然是被渲染了的。 当然,牛街境内在西汉时便有人活动了,僰人。僰人当然也并非牛街的土著,那是一个不断迁徙、不断退让的民族,他们从岷江流域迁徙而来,退入乌蒙深处,但终无可退,只能消失。因此,现在我们再也见不到僰人这种民族活动的一点影子,我们只隐隐知道,在高高的悬崖上,挂着一种叫悬棺的东西。那似乎是他们曾经活着的唯一证据。至于他们留在民间的种种传说,不过是后人茶余饭后的消遣。 我们探究一个地方的历史,其实是去探究这个地方的人类史。 有资料表明,牛街境内的 是明朝中期由四川迁过来的。那时候的牛街境内,僰人占了多数。从后世人们对僰人的传说来看,那时的 对僰人怀有巨大的畏惧感,直到1515年(明朝),僰人普法恶领导少数民族起义,后被朝廷镇压,这种情况才改变,牛街境内的土著被杀,「 ”数十里内无居民”,从此,牛街的 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僰人,在随后的年月里渐渐消亡。 但令我迷惑的是,从汉朝到明朝,僰人在牛街生存了1000多年,为什么竟然没有在牛街留下一丁点儿证据?至少,目前并没有这方面的考古发现。 僰人,这种神秘的民族,你们真的在牛街生活过1000多年? 历史书,似乎被人撕掉了关键的几页。 2 因此也许可以这样说,僰人跟古镇牛街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或者客观点说,古镇牛街并非僰人建起来的,而是 。 既然牛街境内的 是明朝中期自外地迁来的,那么也就是说,牛街境内有 ,距今也就是五六百年的事情。 这我们还可以从牛街居民们的家谱上找到一些证据。牛街的黄姓、吴姓、乐姓、汪姓、曾姓、陈姓、许姓、文姓、王姓、徐姓、高姓、何姓等多种姓氏的居民,他们的祖先都是明清时期才迁到牛街的,也就是说,目前还找不到 在明朝中期以前迁到牛街的一点证据。那么,就算现在的牛街集镇处有人栖居,那里当时是不是一个集镇也很让人怀疑。 或者,我们也可以从牛街的建筑去探究它躲藏在历史深处的影子。 关于在牛街建房子的最早记录是,公元1730年(雍正八年),一个叫毛求富的人在牛街建造了自己的住房。再远,我们找不到记录。 一个有意思的历史事实是,1515年,也就是僰人普法恶领导少数民族起义那一年,芒部府土舍陇寿奏请立长官司于簸稠坝。1521年,芒部府设立白水江簸稠长官司,这是一个六品的武职,《武宗实录》记载,之所以设立这样一个军事机构,是因为少数民族经常起事,牛街离镇雄太远,镇雄鞭长莫及。 簸稠坝即现在的牛街镇果稠坝。果稠坝距离牛街集镇三四公里,从牛街集镇去,步行的话,需爬上一道陡峭的长坡,翻过一个叫箱子厂的垭口。跟牛街集镇相比,那里相对开阔一些。如今,即使果稠当地的居民也很少有人知道当年长官司的具体办公地。唯一的证据是,有人曾在泥土中挖出了零星的瓦砾。 才五百年,桑田就成了沧海。 我不想去谈论芒部府设立这样一个机构对当年牛街的非凡意义,我想说的是,芒部府为什么要把长官司的治所设在果稠坝而不设在现在的牛街集镇上? 这是不是可以说明一点,那时候的牛街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繁华的集镇? 3 历史只有一个真相,我们也许找不出真相,但我们可以不断接近真相。 二十年前,当年繁华的牛街府知事衙署、千总署、武官衙门仅存残垣片瓦,具有牛街建筑标志意义的文昌宫、万寿宫、城隍庙、岑公祠、王爷庙、武庙等有的古迹尚存,有的早已被毁坏。他们最早建于200年前,比它们更古老的建筑已然不见,或者说,我们已无从知道还有没有比它们更古老的标志性建筑存在过。 牛街是古老的,但也许并不像我们听闻的那么古老。千年古镇,这或许是牛街披在身上的一件华丽外套,但绝不是它自己主动披上去的。在上世纪九零年代之前,「 ”千年古镇牛街”这个词组还躲藏在尘封的词典里,被厚厚的纸页隔断。 那时的牛街安静、平和、婉约。白水江从街道中间穿过,舒缓,清澈。从河边升起来一排排旧木架房子,屋顶上顶着褐色的土瓦。狭窄的街面,光滑的石板街面,它们都是岁月沉积下来的事物,朴素,真实。 那些旧房子的确很古老了,但它们并没有历经千年。木结构的房子难经千年风雨,残存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即使努力往上推,也不过清末。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牛街街上的居民的房子瓦房、草房夹杂,很显然,那时对当地的居民来说,瓦房比草房的造价更高,档次也更高,因此,那些草房才逐渐被改造成了瓦房。到1992年,街上有了57户居民新建的钢筋混凝土楼房。 建什么样的房子,怎么建,那时的牛街是散漫的。那时的牛街,有自己的小世界。 4 后来牛街被人发现了,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一样。 他们发现了牛街民居的古意。社会经济在发展,世界的旧事物大多被新事物所取代,可是牛街居然残存了那么多的旧房子,旧街道,旧事物。他们在古旧的街道上每走一步,听见脚下全是历史的回声。 他们发现川文化与滇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出了牛街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出口成章的大爷,坐在门口纳鞋底的大娘,穿着时髦却又跟这个小镇自然融洽的白白净净的牛街姑娘,以及,一群群在白水江里洗澡的无邪的孩子。 他们翻开牛街的历史,发现在整个县甚至整个市,这里都有着非同一般的革命意义。 于是,牛街有了千年古镇的名号。 打开百度,上面是这样描述牛街的历史的:「 ”牛街古镇始建东汉时期,初兴明朝洪武,鼎盛清朝乾隆。” 古镇,当然是越古老越好,因此,古镇的历史,被书写为一千六百多年。这也似乎没什么不对,一千六百多年前的西汉,牛街肯定是有人烟的。那么,就从那时候算起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的十多年里,牛街经历了它有史以来最为声名鹊起的时期。那时的牛街登上了报纸电视,成了旅游景区。那时候,凡达官显贵、名人雅士来彝良,牛街是必去之地,尽管,从县城去牛街,要经过一条九十公里的坎坷公路。他们把那段颠簸视为牛街风景的一部分。 人们喜欢牛街的景致,喜欢牛街的土特产,喜欢走在那条弯来拐去的仄仄的石板路上的感觉,他们当中,有女游客撑着油纸伞,享受着古镇的古老。他们恍若梦中,这里,似乎是杏花春雨的江南,是历史遗落在这里的一个唐朝时候的小镇。 那时候,一个当过领导的牛街人曾经讲话稿式的说过,牛街虽然有悠久的历史,繁华的过去,但真正繁华的,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其实这句话表达的是真正的历史事实。有哪个时代的牛街,比得上今天的牛街这么繁华? 5 如我们所见到的,牛街古镇后来实施了古镇改造。 牛街古镇改造是「 ”修旧如旧”,一个曾经参与过牛街古镇改造的人曾经这样告诉过我。 我们见过很多所谓的古镇。仿古的房子,仿古的街道,仿古的廊子、栈道、桥梁、灯笼……可是有人去寻找古意,看到的却是新意。其实牛街也一样。灰色的瓦,白色的墙,腰身上有着整齐的咖啡色线条。街道两边挂着齐整整的灯笼,灯笼里藏着昏黄的电灯。像化了浓妆的女性,一眼就能看出不是本人。 好看吗?有人说不好看,有人说好看。但毋庸置疑的是,如今,大街上的化妆品店的生意比从前更好了,从你面前经过的女子,十个有八个涂了口红。但对于很多怀念素颜的老牛街人来说,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们说,古镇已不古。 是的,从建筑来看,的确已不是从前的样子。可是,从前仅仅是个时间概念。他们怀念他们的时代的牛街,但那时的牛街与解放初期时的牛街并不一样,而解放初期时的牛街与清末民初时的牛街也迥然相异,当然,与两百年前的牛街更是大相径庭。古老,是相对而言的。 怀念老牛街的人,必定也会记得关于老牛街的过往。 发源于贵州省赫章县结构乡毛姑村的白水江在大地上流淌了千年万年,流经牛街的时候,因地势较缓,在这里冲积出了一块平坝,人们便把房子建在这里,久而久之,形成了牛街集镇。一个集镇与一条江,便如此结缘。因为地处川滇交界,是交通要塞,因而,这里在一度时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繁华的商业小镇。 但白水江并不是一条安静的江。譬如1931年8月,河水暴涨,河岸的庄稼、房屋被淹,江北县衙署门前小街约30户人家的房屋被洪水卷走,片瓦无存。正街、河坝街下排街的房子被冲走,部分仅剩房架。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牛街的建筑几乎全为木架房子。1937年,一街的陈炳兴家旅店因炒菜时油锅起火,引发火灾,两百余米长的街道两边的100余间房子被烧成废墟。1950年,一街的文毓仙家做道场失火,烧毁房子12栋。1958年,位于一街街道中心的牛街服务组煪腊肉发生火灾,烧毁12个机关单位住房12间,民房31间,104名灭火人员受伤。火灾发生时,还引发了趁火打劫等社会问题。1992年,二街一居民家烧电炉引发火灾,烧毁了街上1800平方米的房屋,烧死1人,重伤1人。 火灾,成为老牛街最大的安全隐患。而改造之后的牛街,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这种隐患。这对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牛街人来说,是祸还是福?这也无需多说。 6 人们怀念老牛街,也许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那便是,现在人们在说起昭通旅游的时候,已鲜有人提到牛街。即使彝良人在谈及县内的旅游景点时,也少有人再提及牛街的名字。在人们眼中,牛街就是一个集镇,一个普通的地方。 这多少是令人伤感的。轰轰烈烈的牛街旅游呢,哪儿去了?毕竟,有那么一段时间,牛街就像一名雄心勃勃的赛跑者,他站在了跑道上,做好了运动前的准备,可是,发令枪并没有响;而看台上的观众逐渐离场,散去,赛场上,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 喧嚣与安静,辉煌与落寞,牛街,仿佛正经历人世的浮世幻影。 人的一生,春去春来,潮起潮落,岂非也跟牛街一样? 但这有什么呢,这才是最真实的状态。即使你永远在赛道上奔跑,也不可能每一次都会站在领奖台上,更多的时候,坐在看台上慢慢欣赏,心跳的频率才是最正常的。 从古镇牛街的街道上穿过的时候,你会发现,除了房子,牛街还是从前的牛街。她只不过化了点妆,她只不过换了件衣裳。她还是她。 牛街的居民当然明白这一点。你念,或者不念,你去,或者不去,牛街都一直在那里,宠辱不惊。 何况,牛街传承数百年的文化还在,牛街的精魂还在。 那条静静地穿过牛街镇的白水江还在。

徐凡主要经历

徐凡徐凡,著名画家,祖籍江苏南京,现寓居北京。《书画中国》首席艺术家。曾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生班,擅长中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