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的后代朱氏家族绵延了多久
当年朱元璋为第十八房朱后裔制订的20个字派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雍,崇理原谘访,宽喜贲从”。岷藩王室的传递世系是:一世:岷庄王朱;二世:岷恭王朱徽糅;三世:岷顺王朱音;四世:岷简王朱膺钚;五世:岷靖王朱彦汰;六世:岷康王朱誉荣;七世:岷宪王朱定;八世:岷王朱洪(朱定曾孙);九世:岷王朱企(朱洪从叔)。
公元1643年,流贼攻陷武冈,第9世岷王朱企被杀,明朝岷藩王族灭亡。
虽然在明朝时,岷藩家族一支宗室成员,大都比较平常,没有产生特别优秀杰出的人物。不过,到了今天,这个家族的后人却产生了一位举世瞩目的杰出政治家,那就是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据记载,朱镕基家族就是出自第8代岷僖靖王世子朱干跬的一个名叫朱小鲁的儿子。这支家族后来从湖南武冈又向东北迁到湖南省城长沙安沙乡的棠坡,成为棠坡多福堂朱氏。朱小鲁生子朱其美,朱其美生子朱雍松,朱雍松生子朱崇相,朱崇相生子朱理泰,朱理泰生子朱原善,朱原善生子谘桂,朱谘桂生子朱访绪。朱访绪就是朱镕基的祖父。
朱访绪,号荷生,为光绪廿年举人,后任河南补用道。朱访绪有6个儿子,三儿子叫朱宽浚,号介侯,是朱天池的父亲,晚清曾任过江陵等县的县令,辛亥革命后归隐田园不仕。最小的儿子叫朱宽澍,号希圣,即朱镕基的父亲。
朱镕基是朱宽澍的遗腹子,1928年,他出生后,伯父朱宽浚为其取字为“长庚”,含有长命和有文名的双重寄托,同时又按族谱为其取名“朱镕基”。
出湖南省城长沙,沿107国道东行32公里,就到了长沙县安沙镇和平村——朱镕基总理故乡。
转上一条水泥小路,蜿蜒入山,两旁时见青竹婀娜、杂花间树,再行二三公里,地名棠坡,朱氏祖屋“恬园”就曾坐落在此,“以前好大一片屋咧,60年代全拆光了。”和平村村委会的小宋说。
“朱镕基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童年时光。”和平村村支书黄自力告诉记者,“他大概到9岁多才离开棠坡。”朱氏祖屋所在处,现在是一个苗圃,遍栽紫色的红槭木,开阔的地势,犹可想见当年的规模。
80多岁的朱佩珍,是朱基的小时玩伴,她拄着一根棍子,颤巍巍地领着记者,“你看,那个平地上,我们小时候玩过跳绳的地方。”老人还记得,“细时这个伢子很灵凡(注:长沙方言,聪明之意),也很老实,别个打他,他就哭,说:我不打你、我不打你。”算起来,朱佩珍是朱镕基的堂嫂,老人年事已高,“几十年前的事情都记不太清楚了。”不过朱镕基并没忘记这位童年的玩伴。
朱镕基的堂兄朱天池,曾对棠坡朱氏的历史作了梳理,从他整理的资料来看,棠坡朱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这一支,朱镕基应该算是岷藩十七世孙。
岷藩后裔在武冈生息100多年后,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朱氏家族四散逃离,其中的一支逃到了长沙棠坡,朱天池(即垂)老人曾到云南、武冈等地调查过这段历史,“经过动乱后,逃到棠坡的只有几个人,而且很穷,只能靠教书为生。”按后来的阶级分析观点,这时候的棠坡朱氏一穷二白,算得上赤贫,在其后的几百年间,他们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过程。在此期间,朱家陆续有人入仕,但从后来的记载来看,真正让朱氏家族脱贫致富的,是朱镕基的曾伯祖父朱昌琳(字雨田),朱氏族谱的记载中说,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粮食丰收,谷贱伤农,达到了千钱三石的低价,朱雨田倾其所有买入,次年天灾,粮价飞涨十多倍,朱家从此“起富不愁衣食”。并开始广购田产,在城乡筑室置房。
关于这段轶事,长沙市地方志中亦有记载:朱雨田此后转贩盐茶、设钱庄、开矿业,终于成为长沙首富,他修建的朱家花园,“登之可极尽岳麓湘江之胜,名于是邦矣”,列为长沙园林之首。
朱镕基的父亲名宽澍,字希圣,他是个遗腹子,其父还没有见着他的面,就已去世。朱希圣有兄弟6人,另有姐妹数人,他排名老幺。据闻朱希圣绝顶聪明,年少即博览群书,颇有抱负,他曾取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之意,自号“清醒上人”。
朱镕基跟大哥坚的感情尤其好,后来的交往情况,似乎也可佐证这一点:1998年,身在美国的坚90大寿暨婚庆60周年,朱镕基特意题辞“金石不渝、百岁可期”,以资祝贺,这应该是“诫题辞”的朱镕基,送给亲属的惟一墨宝。
朱元璋为第十八房朱楩后裔以制订的20个字派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岷藩王室的传递世系是:
一世:岷庄王朱楩。
二世:岷岷恭王朱徽糅
三世:岷顺王朱音瀼
四世:岷简王朱膺钚
五世:岷靖王朱彦汰
六世:岷康王朱誉荣
七世:岷宪王朱定燿
八世:岷王朱禋洪(朱定燿曾孙)
九世:岷王朱企崟(朱禋洪从叔)
公元1643年,流贼攻陷武冈,第9世岷王朱企崟被杀,明朝岷藩王族灭亡。
虽然在朱明一朝时,岷藩家族一支宗室成员,大都比较平常,没有产生特别优秀杰出的人物。不过,到了今天,这个家族的后人却产生了一位举世瞩目的杰出政治家,那就是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
据记载,朱镕基家族就是出自第8代岷僖靖王世子朱干跬的一个名叫朱小鲁的儿子。这支家族后来从湖南武冈又向东北迁到湖南省城长沙安沙乡的棠坡,成为棠坡多福堂朱氏。
朱小鲁生子朱其美,朱其美生子朱雍松,朱雍松生子朱崇相,朱崇相生子朱理泰,朱理泰生子朱原善,朱原善生子谘桂,朱谘桂生子朱访绪,就是朱镕基的祖父。
朱镕基的祖父叫朱访绪,号荷生,为光绪廿年举人,后任河南补用道。朱荷生生了6个儿子,三儿子叫朱宽浚,号介侯,是朱天池的父亲,晚清曾任过江陵等县的县令,辛亥革命后归隐田园不仕。最小的儿子叫朱宽澍,号希圣,即朱镕基的父亲。
朱镕基是朱宽澍的遗腹子 1928年,他出生后,伯父朱宽浚为其取字为“长庚”,含有长命和有文名的双重寄托,同时又按族谱为其取名“镕基”。
由此可见,朱镕基总理是当年明朝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19代孙,而且,朱镕基名字中的“镕”字,还是朱元璋在600年亲自为他取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总理朱镕基是湖南长沙人,他们这支朱家世居长沙安沙乡棠坡,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朱楩这一支。
朱楩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周妃所生的庶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始封为岷王,原建国于岷州(今甘肃岷县)。洪武二十八年,改派朱楩南镇新收服的云南。后因在云南与沐英家不和,又多次非法胡为,擅收地方官印信,暴虐杀人,屡教不改,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朱楩被明仁宗从云南北迁至武冈(今湖南武冈县)。从此,岷藩一支,自甘肃经云南,最后定藩于今湖南武冈。公元1450年, 朱楩去世,谥为庄,史称岷庄王。
当年,朱元璋有24房子孙。考虑到随着子孙繁衍,可能会名字重复,朱元璋于是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他为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凡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一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如“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在朱元璋为24房子孙所取派语中,长房东宫懿文太子朱标的后裔世系派字是:“允文遵祖训,饮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第四房燕王府也即后来成为明朝帝系的朱棣后裔世系派字是:“高瞻祁见 ,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如建文帝朱允炆,即是朱元璋长房“允”字辈,“火”行。又如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即第四房第十代,属“由”字辈,“木”行。
朱元璋为第十八房朱楩后裔以制订的20个字派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岷藩王室的传递世系是:
一世:岷庄王朱楩。
二世:岷岷恭王朱徽糅
三世:岷顺王朱音瀼
四世:岷简王朱膺钚
五世:岷靖王朱彦汰
六世:岷康王朱誉荣
七世:岷宪王朱定燿
八世:岷王朱禋洪(朱定燿曾孙)
九世:岷王朱企崟(朱禋洪从叔)
公元1643年,流贼攻陷武冈,第9世岷王朱企崟被杀,明朝岷藩王族灭亡。
虽然在朱明一朝时,岷藩家族一支宗室成员,大都比较平常,没有产生特别优秀杰出的人物。不过,到了今天,这个家族的后人却产生了一位举世瞩目的杰出政治家,那就是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
据记载,朱镕基家族就是出自第8代岷僖靖王世子朱干跬的一个名叫朱小鲁的儿子。这支家族后来从湖南武冈又向东北迁到湖南省城长沙安沙乡的棠坡,成为棠坡多福堂朱氏。
朱小鲁生子朱其美,朱其美生子朱雍松,朱雍松生子朱崇相,朱崇相生子朱理泰,朱理泰生子朱原善,朱原善生子谘桂,朱谘桂生子朱访绪,就是朱镕基的祖父。
朱镕基的祖父叫朱访绪,号荷生,为光绪廿年举人,后任河南补用道。朱荷生生了6个儿子,三儿子叫朱宽浚,号介侯,是朱天池的父亲,晚清曾任过江陵等县的县令,辛亥革命后归隐田园不仕。最小的儿子叫朱宽澍,号希圣,即朱镕基的父亲。
朱镕基是朱宽澍的遗腹子 1928年,他出生后,伯父朱宽浚为其取字为“长庚”,含有长命和有文名的双重寄托,同时又按族谱为其取名“镕基”。
由此可见,朱镕基总理是当年明朝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19代孙,而且,朱镕基名字中的“镕”字,还是朱元璋在600年亲自为他取的。
5月14日──路易十三(Louis XIII ),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10年—1643年在位。(1601年9月27日出生)
9月21日——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宗,1626年—1643年在位。军事家,政治家。(1592年11月28日
出生)
程嘉燧,明代画家。(1565年出生)
周延儒,明朝学士。(1572年出生)
孙传庭,明末名将。(1593年出生)
公元1643年,流贼攻陷武冈,第9世岷王朱企崟被杀,明朝岷藩王族灭亡。
分封于湖南的藩王有:太祖十八子岷庄王于湖南武冈,未发现其墓地。英宗七子吉简王于湖南长沙,未发现其墓地。
宪宗十三子荣庄王于湖南常德。神宗七子桂端王与湖南衡阳,客死于广西。
已发现的藩王墓有:荣怀王朱厚爋,荣庄王朱祐枢墓,荣定王朱翊鉁墓,在湖南常德。
不知道题主问的哪位藩王。
法相岩,座落在湖南省武冈市市区东郊。1959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法相岩旧都梁(武冈的旧称)十景之一!称“法相洞天”。
法相岩洞外有一条摩崖石刻长廊,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写法相岩的诗歌有这样的句子:“摩崖历历多宋唐”。这真是一条流淌着文化的长河。
这里有八处岩洞,各个洞口岩壁都镌刻有一尺见方,端庄挺秀,笔法娴熟的隶书洞名。它们分别是:栖真、上屏、太保、朝阳、迎阳、芙蓉、隐仙、花乳。
唐、宋以来,武冈古城就是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王安石、柳宗元等诸多名家都曾游览法相岩、同保山,留下墨宝。同保山曾有柳宗元撰写的《武冈铭》,现存王安石所题“石水 崖”二字。
法相岩现存宋至清名人题刻70余方,每方镌刻于各洞洞壁及莽林之间,草、楷、隶、篆、行风格各异,争妍夺目。其中以宋开禧三年(1207)都梁郡幕官吴中所书《金刚般若经》偈语四十字,隆兴元年(1163)中书舍人楼钥楷书“碧玉簪”三字及岷藩王朱雪峰题刻尤为珍贵,历受书家赞誉。
清《一统志》载:“宝方山,在州东南五里,一名宝胜山,又名资胜山、法相岩”。“法相”为佛门中的一个派别,称“法相宗”,佛经《在乘义章》曰:“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取以名岩,故得名;现辟为公园。
法相岩岩洞各洞口有40多种摩崖石刻,其中最著名者为宋开禧三年(1207)州牧官吴中的《金刚经》偈语40余字,字迹篆中带隶,书法拔俗,自成一家。其余宋、明、清三代官宦文人的手迹尚多,草楷隶篆,竞相夺目,实为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个宝库。从诗刻的内容看,亦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法相岩的八洞中,除花乳洞外,其余七洞相连。洞内怪石嶙峋,石笋钟乳千姿百态,有瞻花楼、珍珠塔、石马恋槽、觅石海龟、五蛇出洞、玉女妆台、擎天一柱、岩中飞瀑等瀑布景点。
双峰书院,位于湖南湘乡(今属双峰)。原为义学,清乾隆十年(1745)知县张天如建。二十五年知县张董达改建为书院,以前有双峰山,故名。嘉庆二年(1797)重修。道光五年(1825)知县胡钧率邑人程大闾修讲堂、后斋。二十二年邑人黄道炳捐建文昌殿、东西斋各15间。同治二年(1853)增建文塔于书院对岸。从学者日众。八年曾国潢、程以敬、朱尧阶等扩建斋舍16间、厅堂3间,规制大备。罗泽南、王龙文等曾肄业其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校士馆,次年改为高等小学堂,蔡和森曾就读于此。1941年改为湘乡县初级中学。1951年始置双峰县时,与湘乡第二女子职业学校合并为双峰县一中。
衡峰叠嶂千层秀;
湘水潆波一派青。
清代吕南村题双峰书院
两派交流,好向此间寻活水;
双峰对峙,更从何处仰高山。
清代朱尧阶题双峰书院
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位于湖南茶陵。创建于元代,是宋末元初湖广影响最大的三家书院之一,也是湖南元代最大的私家书院。创建人陈仁子,字同甫,号古迂。是茶陵东山(今腰陂镇东山村)人,南宋咸淳十年(1274)中漕举第一名,授登士郎。五年后,南宋灭亡,元朝定鼎后,他屡拒朝廷征召,隐居东山,罄其家产,筑东山书院。此后聚众讲课授徒,著书立说、刻印图书。为元代著名私家刻书者之一,东山书院的刻书业为当时湖南第一家。东山书院是以刻印图书为主的书院,著名藏书家、学者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载:“(东山书院)有名为书院,实为私刻者。”东山书院又名陈氏古迁书院、陈氏家塾,以此名称刻印了大量图书。据历代诸家书目记载和现存传本统计:刻有《增补六臣注文选》六十卷、《梦溪笔谈》二十六卷、《文选补选》四十卷,《新刻续补文选纂注》十二卷、《牧莱脞语》二十卷、《二稿》八卷、《尹文子》二卷、《说苑》二十卷、《迂褚燕说》三十卷、《韵史》三百卷、《唐史卮言》三十卷、《叶十林诗话》三卷、《考古图》十卷等。其中《增补六臣注文选》为陈仁子校补,《尹文子》、《文选补遗》、《续文选补遗》、《迂褚燕说》、《韵史》、《唐史卮言》、《牧莱脞语》等系陈仁子编撰。《增补六臣注文选》、《文选补遗》、《牧莱脞语》、《唐史卮言》被清代的《匹库全书》辑录。东山书院刻印的图书印制精美,很有特色,纸张洁白有韧性,耐收藏,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品。多为历代朝廷内阁藏书,称之为“茶陵本”。如《梦溪笔谈》(东山书院刻本)自宫廷流落民间后,为清代著名藏书家汪士钟“艺芸精舍”珍藏秘本。嗣后散出,流落香港,为香港某收藏家所得。1965年,这位收藏家家道中落,要拍卖这部书和其它古籍善本。引起了学术界关注。这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批准,高价买回,由北京图书馆收藏。1975年12月,国家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了这部古籍图书,名为《元刊梦溪笔谈》。由此可见东山书院的刻本之珍贵。今存传世刻本在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和湖南、重庆、南京、浙江、河南以及台湾中央图书馆等大图书馆均有收藏。东山书院的图书刻印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两朝,茶陵私刻图书蔚然成风,成为当时湖南省三大刻书中心之一。即茶陵为全省私刻中心,长沙为全省官刻中心,宝靖为全省坊刻(商业性)中心。
万世纲常第;
六经道义门。
元代陈仁子题东山书院
观澜书院
观澜书院,位于湖南武武冈(今属洞口)。原为清武冈州同知驻地。清嘉庆十三年(1808,一作道光二年)邑人贡生袁敏捐钱万缗创建。置田162亩,实为义学。光绪间湖南新政时期,受湘水校经书院、时务学堂影响,士绅陆孝达、王佐龙等将观澜与鳌山、峡江书院“一律改课实学”,课程分为经义、史事、时务、舆地、兵法、算学、方言、格致8门,因师资及经费关系,实开前5门课程。
千重山势撑文笔;
一派川流见道心。
唐守中题观澜书院
无隐亦无言,俯察仰视,百物四季皆道妙;
善学还善晤,静存动会,落花流水尽文章。
佚名题观澜书院
濂溪书院
濂溪书院,位于湖南永明(今属江永)。原名宗元书院。明嘉靖中建于三元宫左,祀周敦颐。清康熙十四年(1675)知县侯绶重建,改名“濂溪”。二十二年教谕徐尊昆修葺,订学规16条,并置藏书,捐田亩。四十八年订《田租条议章程》,设总理、经管等管理院产。嘉庆二十二年(1817)知县杨耀曾重修。光堵十七年(1891)、二十六年两增学田。本县周兆龙、王明良、方正、周绍仪等曾为山长。清末废。有《濂溪书院惠政录》。
泉陵山高峰耸翠,潇湘水两派澄清,胜地共居游,论大局比衡岳洞庭,高高在上;
李式贞攮第英流,陈文肃匡时硕辅,乡贤宜效法,愿诸君把状元宰相,早早安排。
佚名题濂溪书院
其它主要书院简介
明经书院 位于湖南茶陵火田乡。宋绍兴二年(1132)岳飞率部攻曹成至茶陵火田,邑人尹彦德“犒以牛酒”。飞以其为君长“当以一经教子”,乃书“一经堂”,并奏请国子生教其子弟。尹氏因建明经堂,同知李庆远荐蜀人端木贤掌教其中。淳熙初,孝宗赐御书“明经书院”额。尹伯正、尹仲正、尹申等皆受业其中,并成进士。元初建双忠祠,祀岳飞及宋末为国尽忠的族人尹谷。延祐间改为长生观,尹氏子弟仍肄业其中,明、清皆然。1958年长生观拆建为火田卫生院,旧址今为民房。
濂溪书院 位于湖南道州(今属道县)城西。道州为理学家周敦颐故乡,后人因建书院,以其号为名。宋景定三年(1262)知州杨允恭奏诸理宗皇帝赐御书“道州濂溪书院”6字,“以旌道学之源”。次年,请李挺祖为“濂溪书院掌御书臣”,“辟台门而摹揭”,并拓地扩建,“凡祠宇、讲堂、斋舍咸新之”。既成,集诸生肄业其中,又作记告以兴学之旨:“国家之建书院,宸笔之表道州,岂徒为观美乎?岂使之传习文词为决科利禄计乎?盖欲成就人才,将以传斯道而济斯民也。”时设山长、斋长、主祠掌书院事务。元至正十九年(1359)山长欧诚能等重新祠宇。二十二年通判吴宥率山长戴世荣修葺,建有应门、濂溪祠、杨公祠、两庑、诚源堂、光风霁月堂、清远楼、爱莲亭、瞻德亭等。又援例以周氏子孙之贤能者,世为书院山长,“以奉专祠”。欧阳玄为作《重修濂溪书院记》,戒师生“师道自树”,“善人自期”,成为“真儒”。明弘治间知州方琼重建。正德、嘉靖间知府曹来旬、御史姚虞、知州王公接等均有修葺。万历间毁于火,二十年(1592)御史大夫李桢重建,捐置祭田,参政吴中传作记,辟异说而“崇正学”。明末毁。清顺治十三年(1656)知州高攀龙重修正祠、礼厅。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帝赐御书“学达性天”额,三十年司马史修御碑亭。乾隆十六年(1751,一作六十年)署知州李永埰、嘉庆二年(1797)知州龙舜耕均有修葺。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校士馆。位于湖南邵阳。宋治平四年(1067)周敦颐(号濂溪)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迁州学于东山。后历代均建祠并祀濂溪。元末废为东山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参议杨逢春集诸生讲学其间,以“民居环列”,“遂迁僧众于别处”,三十一年改建为书院,名“东山”。有景濂堂、濂溪祠、会心室等,“日集诸生于景濂堂,教以习经读史。且讲明心性之学,所造士,本末皆可观”。崇祯末毁于兵火。清顺治十五年(1658)知府张惟养始复濂溪祠。康熙元年(1652)知县颜尧揆增修。“书院略有成规”。十一年,知府李益阳建讲堂等,“规制大备”,李又建希濂书院于东山。不久,并两书院为一,正式定名“濂溪”。然“无官师董治及置田膳养之法”。乾隆八年(1743)知县高应遴置学田382亩,收租谷603石。二十四年知府郑之侨重建,有三希、致道二堂,敦崇、实学二室,“进德”、“居业”二斋及濂溪祠、藏节楼、观澜阁等,“大观备矣”。又作《濂溪书院劝学篇》、《濂溪书院兴学编》等,大倡理学,以“明夫仁义礼智之性,以敦夫孝弟忠信之行”。后主讲如蒋载熹,余廷灿、邓显鹤等皆一代名师。咸丰九年(1859)毁于兵。
凤山书院 位于湖南攸州(今属攸县)。元元贞二年(1295)邑人谭渊“以其里之士距州几二百里,庙学瞻仪讲肄之弗及”,乃创建书院。有讲堂名“明德”,燕居室奉孔子,东西序祀先贤,置田250亩以资廪膳费,凡里中之士皆得肄业其中。次年聘入元不仕之宋代进士黎桂肇任讲席,教诸生以德行为本,文艺为末,“善其相劝以扩充之,匿其自修以决去之”,谭氏“习闻理要”亦登坛讲学,大倡“理学节义之风”。“凤山”遂名闻遐迩,元末,江西吉安洪氏举族西迁以就书院。明代院废,崇祯间洪氏后人曾建金仙书院,“以继元之凤山”。
东莱书院 位于湖南醴陵。原名莱山书院。相传宋代吕祖谦曾读书讲学于县境东冲铺简家村,后人因立书院祀之。元大德三年(1299)重修,宋渤作记,以倡其学。明正藩二年(1507)参议吴世忠迁至县署后,取吕氏之号,改名“东莱”。清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张法孔重修。康熙二十年(1681)改为营署,书院遂废。
儒林书院 位于湖南城步。其地“四山如屏,层环叠拱;一水涟漪,横练映带”,风景极佳。元皇庆二年(1313),武冈路总管延承直过此,叹其胜概,而惜其“未有申孝弟,明教化,以淑人心者”。绥宁苗族人杨再成因“捐己财,创建书室,招集团峒子弟,立师帅之”,并取其乡名名院。是为中国第一所苗族书院。有正殿、讲堂、门壁、斋庑、墙垣、厨湢,祀先师十哲,规制完备。时“冠带如云,弦歌盈耳,化其民为君子士大夫,易其俗为礼义廉耻”,实有“教成之效”。明弘治前,废为巡检司。万历三年(1595),知县元宗孔复建于隘头山。天启间废。
浯溪书院 位于湖南祁阳。元(后)至元三年(1337)零陵尉曾圭命其子尧臣捐家资独建。规制宏伟,有大成殿、明伦堂、斋舍等,祀唐人元吉、颜真卿。割私田300亩,招多士肄业其中。元、明之际毁。明成化二十年(1484)中宫寺僧正禞募捐重建,副宪沈庆置田300亩以供经费。正德八年(1513)知府曹来旬游此,留有“朗读残灯夜,秋风共抑扬”诗句。嘉靖四年(1525)知府黄焯增建仰高亭。嘉靖末年废。清康熙七年(1668)知县王颐重建,然“书声寂寞樵歌杳”,已非教学之地。乾隆间废。同治元年(1862)知府杨翰再建,以为其退居之地。民国时邑人黄霦、唐茂栽等设经馆于此。1949年后,祁阳三中迁入,院舍改作女生宿舍。1984年原建筑全部拆除。
紫溪书院 位于湖南东安。原名清溪书院。明嘉靖初知县陈祥麟改清溪寺而成。嘉靖中,知县吴允裕增建仰高轩,祀名宦乡贤。万历中,知县朱应辰改祀名宦乡贤于学宫,而奉周敦颐于院中,时“以例禁书院”,遂改为景濂精舍。置田产,年收租谷900斤。集诸生讲学其中,“县中文雅始盛”。后废。清康熙中守道朱士杰重建,改名濂溪书院,实为义学。后移建西门外。咸丰二年(1852)与创建于东门外的紫阳书院(祀朱熹)同毁于兵火。时院长周而溥合两院公费重建新院于城中,取名紫溪书院,自后兴学不断。本县罗澍昀等曾为院长。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小学堂。
洣江书院 位于湖南茶陵。明弘治十七年(1504)知州林廷玉建于近狮口山地州学旁。有端教化、善风俗二坊,另有多贤祠、讲堂、吸秀亭及“主敬”、“行恕”、“修德”、“凝道”等四列号房,并撰记教诸生“由言语文字之末,钩深索赜,以求精微奥妙之理”。后废为民居。清乾隆六年(1741)知州张廷琛重建于南关内,有前后中3栋,计19间。置学田1468亩,年收租15685石,以供膏火。“举行修经明者为教学长”,招士子“日给其廪,月课其能,俾朝夕讲肄其中,养其心体,习其恭让”,“与其所可进,戒其所不率,务使人人复其性”。二十九年知州戴保豫改建于城南。三十七年知州陈廷柱谕令各都捐置田亩共600亩。五十九年知州王润迁建至西郊。嘉庆十三年(1808)知州鲍炳礼重建,有大厅、讲堂、御书楼、大成殿、院长室、崇道祠、斋舍等。道光二十九年(1849)监生周杨烈独力重修。咸丰八年(1858)知州刘如玉免征院田钱粮,并捐廉为奖赏之资。清代任山长者有长沙张启鹏、宁乡丁公路、本州尹学周、谭为坊等。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官立小学堂。今为茶陵一中。
鳌山书院 位于湖南武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同知蒙大赉改城内鳌山祠为文昌宫,“萃弟子之秀者为文会其中”。四十三年同知昌应时始拓建为书院。中建堂礼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张栻“五先贤”,后为瞻云楼,左右号舍30楹。崇祯末毁。清乾隆十一年(1746)知州童广式重建于旧州学地,有大门、二门、讲堂、正谊堂、惜阴堂,及进德、日新、修业、时习4斋,集诸生肄业其中,“文风一变”。又“酌定条规教十则,并取先贤学规备载于编”,成《鳌山书院志》,“俾后之学者宗以为法”。二十六年州学复归旧址,知州席芬迁书院于岷藩府故址。嘉庆二年(1797)、十年、同治九年(1870)均有修葺。历任山长有新化欧阳瑞、邓瑔,罗廷滟、武冈夏陈常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受时务学堂影响,士绅陆孝达、王佐龙等将其与观澜、峡江等书院一律改课实学,拟分经义、史事、时务、舆地、兵法、算学、方言、格致8门课程,因师资及经费关系,实开前5门课士。位于湖南蓝山。原名宗濂书院。明万历元年(1573)知县郑之韶建于先农坛侧,为“萃群秀士”、“考德问业之地”。以蓝山“密迩濂溪周夫子之乡,流风余韵,足以使人兴起,私淑而渐染之”,故名。四年教谕张朝臣作记,戒诸生“借书院为名利之阶”。后废。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李荣裕重建于东门外鳌山,改名“三蓝”。二十九年知县续相文改建。然“从未聘一山长,听邑人士假馆授徙,聚散无常”。五十六年知县史克信重建,有坊、门、讲堂、听事厅、过亭、燕室、培元阁、主敬、存诚二斋,计35间。请县学教官熊堂、汤礼秩“主其教,间尝临门而观”。五十八年改名“鳌山”。嘉庆初始专聘名宿主讲。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式南任主讲,一改“课八比试帖”之例,“日以子臣弟友诸大端”等“本原之学”教士。咸丰间增置田亩,并于十一年(1861)修《书院膏火志》。同治间仍以教谕、训导轮掌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知县王兆涵始购藏书。二十八年改为小学堂。1927年原建筑拆毁。旧址今为县人武部家属宿舍。
崇正书院 位于湖南宁远。明万历元年(1573)(一作四年),知县蔡光忧于士民多迷信佛教,其“去父母离宗族者,岁不知若干人,至于7-8岁之童,负美质堪读书者,父母又遣去投佛为徒,故读佛书者较于读儒书者为多”,因拆毁西门外胜因寺,而建书院,以“明圣学,端士习”,故名“崇正”。有讲堂、斋舍,可居60人。后圮废。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县詹尔廉以城东舂陵书院(建于乾隆十九年)“规模狭隘”,“地近市喧”,移建于城西火神庙左,仍名“崇正”。次年,聘门生曹雁主讲,“生童踊跃从游,潜修者已大逾于昔时”。咸丰十年(1860),山长欧阳泽闿增建佳士园、百二十峰草堂。同治二年(1863),山长杨象绳刊《崇正书院制艺》。光绪中,杨宗恕主讲其间,严学规、增膏火,旬日一讲,反复于义利之辨,作《交警铎言》,《秀才说》示诸生,成就甚众。二十八年改为小学堂。1912年改为县立高级小学校。
文昌书院 位于湖南祁阳。明万历十二年(1584)(一作十六年),在天马山南麓(前临湘江),邑人、铜仁太守邓球倡建文昌塔于江滨,并建书院于塔前,故名。有石坊、讲堂等。堂前置三祠,一祀文昌神,一祀周敦颐、程颢、程颐,一祀前代寓贤与乡先达名流。集诸生日讲课其中。天启间,邑人陈朝鼐“误信形家邪说,倡众毁塔,而书院亦废”。清康熙九年(1670),知县王颐建文昌阁于文昌塔废址,“并于阁后仍构书院为肄业所”。后以“踵增无人”,阁犹存而书院则为僧院。至乾隆十年(1745),知县陈大受重建文昌塔于原址,迁文昌阁于塔旁山阜。十四年,知县李映岱重建书院于新阁,有讲堂、大成殿、文昌祠、正谊堂、官厅、雨亭等建筑。二十七年,知县李莳订立《规制》,聘师、招生、考课等均有规定。诸生分为内肄业、外肄业、与课三类管理。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易学超重建,以祁阳古称永昌,改名“永昌”,并以“遵岳麓、白鹿之规,体紫阳、南轩之训,黜浮华而崇实学,敦孝友以重人伦”为宗旨,昌明道学,丕振人文。咸丰九年(1859),石达开军曾驻此。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小学堂,两年后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称学校。1930年改为乡村师范学校。今为祁阳师范校址。
资江书院 位于湖南新化。原名梅溪书院。清康熙四年(1665)知县于肖龙建于城隍庙左(今县政府),实为义学。乾隆十年(1745)知县张宗衡迁建于庙右。十七年知县戴高扩建学舍,增辟考棚。二十七年知县王业欲另建书院,未果。四十年知县黄九叙别建于考棚旁,讲堂名“正谊”,众人即以“正谊”为院名。嘉、道间多有修葺,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林联桂置学田160亩。二十七年邑人以院小难容诸生,请知县李寅庵建于城南梅树村承熙寺,改名“资江”,“讲堂斋庑,高朗宏敞”,并增田租1000石以供经费。山长有王恒斋、周之瑞、黄联俊、游昌豫、晏德孚、谢玉芝等,皆本县名宿,陈天华、曾继梧、游范程等皆受业其中,为佼佼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小学堂。旧址今为县城关第三小学。
金城书院 位于湖南新宁。原名清泉书院,又称青泉书院。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牟国镇改城西北清泉庵而成。有学田206亩,年收租谷374石,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温元章迁建城西南莲潭之上,改名“金城”,未竟而卒。二十五年知县李腾渊继成,并建祠于后,祀周敦颐,命名“莲潭”。嘉庆十六年(1811)知县羊拱辰重修,改周子祠为文昌阁,遂改名“文昌”。道光二十九年(1849)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邑人重建于城东宝安寺求忠书院故址,复名“金城”。光绪十一年(1885)改革课程,专授经义、古文辞,生童正附课皆以10名为限。邵阳杨修职、益阳熊光珲等曾为山长。二十八年,改为小学堂。
洣泉书院 位于湖南酃县(今炎陵县)。原名黄龙书院。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知县张瑶建于城西北。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周仕魁重修,并拨官田充实经费,改名“烈山”。嘉庆二年(1797)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改名“洣泉”。道光五年(1825)知县沈道宽迁建至北门外校场坪,改名“酃湖”。同治二年(1863)邑绅万典璋迁回原址,复名“洣泉”。自后兴学不断,有学田272亩,年收租谷548石以供经费。山长有安仁周元和、宁乡王开琸等。清末改为第一高级小学堂。1928年3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酃县,为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驻地,是年秋被毁,后经修复办学。1968-1971年作为草命纪念地,按同治时书院原貌修复,并增建陈列馆。
榜山书院 位于湖南新田。清雍正五年(1727)知县高岳建于县城北门内。乾隆六十年(1795)知县罗为孝、教谕张国藩改建于东门文昌阁后,有讲堂、斋舍、魁星楼等,祀文昌帝君。嘉庆十年(1805)知县张厚郿率邑绅增修。石门梅峰等曾为山长。清末废。
白云书院 位于湖南城步。原为白石庵。清乾隆七年(1742)知县张方佳改作书院,“以圳苗俗”。有门楼、讲堂、书屋、斋舍、方亭、八角亭等。拨官田30余亩以作膏火,延名师课迪生童。嘉庆二十四、五年间(1819-1820)知县梁如钢、署知县施均重修,增辟后堂祀孔子,外建文昌阁、奎星楼。训导文运升作记,教诸生“敦诗说礼”,“佩实衔华”,以成“功臣名儒”。道光十四年(1834)知县戴鸿恩取青云直上之意改名为“青云”,并置田亩。至咸丰、同治间,学田增至599亩,收入分作束修膏火、馆课奖赏等费用。山长如长沙胡隶萼、华容吴中孚、宁乡程寿林、益阳段立敏、桃源文运升、本县萧燧等,皆一时名俊。“邻邑闻而负笈者”尝至数十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小学堂。三十一学堂迁至城内,院舍拆毁。今仅存遗址。
虎溪书院 位于湖南绥宁。原名万峰书塾。清乾隆七年(1742)知县董琰建于虎溪山。十四年知县程际泰增修,置学田80余亩,因绥邑古为崇宁,遂改名“崇宁”。五十七年署知州叶鸣冈、嘉庆三年(1798)知县越宗文重修,五年知县李方谷改名“虎溪”。十五年署知县唐古特复名“崇宁”。道光八年(1828)知县林联桂、十年知县胡岩、咸丰二年(1852)知县黄淳熙、六年知县舒明皆有修葺。十年毁于兵。同治五年(1866)重建,仍改名“虎溪”。山长有广东吴川林联桂、本县吴醇等。清末废。
连璧书院 位于湖南湘乡(今属娄底)。清乾隆十年(1745)知县张天如率邑绅彭华翥等倡建于望湘门之东,取庄子“以日月为连璧”之义,故名。每年仅支“学田修金20两,师生住斋者少”。嘉庆十八、九年(1813-1814)邑绅议移建,“以基地构讼”未果。二十一年知县李世经重修。道光四年(1824)知县胡钧率邑绅迁建于观化门左侧,有门堂、斋舍、藏书楼、大成殿等,“规模之大乃更十倍”于前。九年山长谢琇、二十三年邑人李仁棠、咸丰二年(1852)刘象履、七年李竹航、同治三年(1864)颜次豪等或捐田,或增修,计有学田251亩,钱2845千文,藏书万余册。
明朝朱元璋的后代朱氏家族绵延了多久
本文2023-11-07 14:59: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