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4收藏

世界上最长的家谱?,第1张

《孔子世家谱》并非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

文/武汉九月菊

昨日,楚天都市报在《天下第一家谱即将付梓》一文中报道说,历经10年的续修,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认定为目前世界最长的家谱----《孔子世家谱》即将交付印刷。这部延续时间之久,保存之完备无出其右的谱牒经孔子后人编纂,成功化解断续危机,使入谱总数超过200万,总计将达60—70册,见证了孔子家族的传承史。

该报还载文说,《孔子世家谱》延续2500多年,80多代没有中断过。在2005年度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颁证典礼上,《孔子世家谱》以其延时之长,族系之明,纂辑之广,核查之实、体系之全,被列为“世界最长家谱”。至今,孔子后裔已繁衍至83代。

《孔子世家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吗?非也!

汉室堂《刘氏家谱》才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该家谱记载的历史从三皇五帝时期的尧帝第9子刘源明开始至今,延续4200年,传承170多代没有中断过。

汉室堂《刘氏家谱》是我几年前发现于重庆一个偏远山区的刘姓家族,该家谱千百年来秘而未宣。该刘姓家族为汉室刘邦家族的一支,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早在夏朝以前的五帝时期就已传承了3代。即尧帝第九子刘源明(妣古氏、巫氏)为第1代刘氏始祖,第2代为刘永和,第3代刘纪乐(妣甘氏)、刘纪安(妣王氏)。传到夏朝的刘累已是18代了。而许多刘氏来源的书籍史料都把刘累作为刘姓最早的一支始祖。

据汉室堂《刘氏家谱》记载,传至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殷商晚期已经是第38代了。传至汉高祖刘邦为第75代,三国蜀主刘备为第89代,不仅其间传承的代数从未间断,甚至连每代始祖妣(夫人)的姓氏都记的十分清楚。记载的历史长达4000余年。记载历史之长,不仅为中国家谱之最,也为世界家谱之最,远比《孔子世家谱》长1700年。

这一重要发现,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提前了1千多年。前几年,在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发掘出尧舜古城遗址,发现了陶文,证实了当时已经确有文字存在,进一步证明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十分珍贵的是,该谱记载了一支曾经对中华民族历史起过重大影响的汉室家族,其中的传承关系不仅前后详尽清楚,而且其间记载的许多史料极其珍贵,已有许多考古发现和史料证实。该谱还对刘邦刘备等诸多帝王和他们的后裔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记载,对刘备葬于何地和墓的特征也有记载。

该谱之所以传承久远而完整,是因为其家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做背景,其后人从未间断修缮和补充之故。该谱仅自唐朝以来重要的修谱有15次。

另外,《天下第一家谱即将付梓》一文说,《孔子世家谱》“采用新规,女性首次被允许进入家谱”。并引用孔氏后人孔开屏的话说“允许女性入谱是男女平等的表现”。在汉室堂《刘氏家谱》中,女性作为男性的配偶一直是入谱的,在清朝以前的几千年只有女性的姓而无其名,从民国开始已有女性的姓名入谱。

作为家族后裔传承而言,女性可以入谱,但是不能以女性的姓氏来传承,只能以夫姓传承。如以女性姓氏传承,以种姓传承为其特征的谱系必乱。因为种姓传承不变的染色体基因在y上,男性的染色体基因是xy,女性的染色体基因是xx。某人或某家族是否某人后裔,做染色体基因检查便知。现代科技已经可以对发掘出的几千年前的古人染色体基因做鉴定了

游姓的由来一、寻根溯祖出自姬姓,以祖上之字命姓。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建立郑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偃,字子游,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之字命姓,其后皆以"游"命姓,称游姓。游姓最早的先祖是黄帝。 黄 帝 陵 外景 黄 帝陵 2004年公祭黄帝陵典礼:煌煌祭祖典 拳拳赤子情周族的后稷(姬弃)也是游姓的先祖。周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部落。周以经营农业而著称,其祖先弃,任尧的农官,因善种五谷号称后稷。后来弃与夏禹、商契一起成为舜的属官,并协助大禹治水。 后稷(姬弃) 周文王(姬昌)也是游姓的先祖。传说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也是游姓的先祖。前1027年,武王伐纣,开创了数百年周朝的基业和历史。 周武王(姬发) 周成王(姬诵)也是游姓的先祖。西周初的成王、康王时期是周王朝的盛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周成王(姬诵) 周康王(姬钊)也是游姓的先祖。 周康王(姬钊) 二、郡望堂号 "美秀堂":春秋时,有游吉(游皈的二儿子)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他继名相子产之后任郑国宰相,为政宽和。 "仁和堂":北魏游明根任大鸿胪,处身仁和,接物礼让。故游氏又称"仁和堂"。 广平郡:汉景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冯翊郡:汉武帝时置左冯翊,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游酢:宋代学者。师从程姬,刻苦读书,学问渊博。元封年间中进士,再为太学博士。他与杨时初次拜见程姬姓时,程姬闭目而坐,二人站在门外而不离去。等发觉时,门外已雪深三尺。,此即"立雪程门"成语典故的由来。游寿:他愤恨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素为孙中山所赏识。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时,随黄兴攻两广督署牺牲,年仅17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72烈士之一。游日章:明代廉州知府。嘉靖进士,在临川任了五年知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后任廉州知府。著有《骈语雕龙》。 游芳:明代学者。通五经,精博物理,隐居授徒。著有《皇明正音》。东晋十六国时赵有车骑大将军游子远,北魏有雍州刺史游雅,隋代有治书侍御史游元,宋代有丞相游似,明代有按察佥事游明。 四:游姓族谱资料 11034清溪游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游永 游曾本重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叙伦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浙江图 11035游家族馋不分卷 (清)游连江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钞本 一册 台湾 11036游氏族谱不分卷清嘉庆十七年(1812)钞本 一册 台湾 11037游氏族谱一卷 (清)游万发纂修 清宣统钞本 一册 四川图 11038游氏族谱不分卷 (清)游卯生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钞本 台湾 11039诏安龙潭游氏族谱不分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钞本 一册 台湾 11040广平游氏族谱八卷 清宣统元年(1909)刊本 台湾 11041带湖游氏六修族谱十二卷 (清)游鲲运 游士棠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活字本 十二册 四川重庆市图注:游敬庵初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11042游氏续修族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游纯洁纂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十五册 湖南图 11043游氏六修族谱前编三卷正编十七 卷外编不分卷 (民国)游裔蒸等修民国三十八年(1949)新化县南宗祠铅印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 大学 福建师大 湖南图 11044简阳游氏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游文董总修 民国十三年(1924)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11045涪州游氏家谱八卷 (清)游子元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刻本 四川长寿县双龙乡黄坡村钞本 四川长寿县湖渔场 11046游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游槐庭 游边楷等纂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四川重庆市图(存十一册)客家游氏源流 游氏本源出自姬姓。春秋时,郑国的郑穆公生13子,第八子偃,字子游,生于公元前632年,郑国宰相,其后子孙以祖父字“游”为氏,故在春秋时就开始有游氏。游氏春秋时期发祥地在原河南广平郡(今河北省鸡泽县东二十里)故堂号曰“广平堂”。古书《交际大全》载有广平郡望,其中有“声实俱茂(雅),秀美而文(吉),

 乾隆活了89岁,统领大清64年,是中国历史最长寿皇帝,也是世界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帝王。

 乾隆皇帝的长寿原因之一:家族的长寿基因。清朝皇帝是有了名的长寿家族,有一半的皇帝活过60岁,另一半或者因为非正常死亡或者因为战死或者突如其来的疾病。

 原因二,会享受,精神状态好。乾隆经常带领宫眷狩猎游玩,要么六下江南。他喜欢收藏艺术品古玩,也有专门造办处给他制造刀具。他不像雍正殚精竭虑,也不像光绪郁郁寡欢担惊受怕。晚年无忧无虑,悠哉悠哉享受生活,自然身体就好。

 原因三,懂得保养。每天早上乾隆都会喝上一碗热汤,然后到外面跑步运动。而且有自己的一套养生法俗称“九常五勿”,所以乾隆死后,人们发展他的牙齿仍然健康。牙齿好当然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另外乾隆饮食也非常健康,喜欢绿色蔬菜少食肉类,这比嘉庆健康多了,很多即使学者认为嘉庆因为吃肉多死于心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我认为,第一,是家族长寿基因;第二,是生活品质好,精神状态好;第三,懂养生。这三点原因是乾隆长寿的主要原因。

 乾隆皇帝为什么长寿?有人说是遗传,可是查查他的家谱,前面的后面的都没有多长寿的,他的兄弟也没有多长寿的。不能不说和他独有的养生方式有必然的联系。

 1)积极好动,心情舒畅。乾隆下江南,留下多少风流韵事。他的性格的确对长寿有帮助,性格沉稳,气质优雅。注重调查民情,是一个心系百姓的好皇帝。

 2)爱好广泛,勤于工作。爱好大家多少都有所了解,极喜欢书画、玩玉和陶瓷。都专门安排专门烧窑,专门玉材,收集名画,极大的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

 3)这个是最重要的,皇家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是非常勤政,每天都批阅很多奏折。年轻时风流,到中年后却能节制自己,有规律的生活,而不是酒色无度。下午三点以后就不再吃主食,晚上阅书批折太晚,也最多吃点流食。不迷信补品和仙丹,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难能可贵!

 乾隆皇帝25岁继位,当了60年皇帝,4年太上皇,活了整整89岁!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历史,500多个皇帝,活过60岁以上的不到十分之一,活过80岁的也只有五个。乾隆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竟然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皇帝的父亲,雍正皇帝也才只活了58岁,乾隆的兄弟也没有活过60岁的,后妃就更不用说了,活过50岁的都不多。那么乾隆为什么能够这么长寿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因素,要归功于他的母亲!

 乾隆的母亲是钮祜禄氏,很多人都以为乾隆皇帝的生母肯定就是养尊处优的富贵子女,因为钮祜禄氏是清朝八大姓氏之一,而钮祜禄额亦都是清朝的开国名将。

 其实乾隆母亲钮祜禄氏的先祖只是额亦都的一个平庸的兄弟,清朝开国以后就没落了,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到她祖父的时候就已经是白丁了,也就就平头老百姓。而她的父亲凌柱最高的时候也只是个四品典仪的闲关,还是后来沾女儿的光才当上的。

 钮祜禄氏体格健壮高大,13岁刚进宫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干粗活的丫环,专门伺候皇子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那时胤禛刚好身患传染病,宫里很多人怕传染,都尽量避开不愿接近他。只有钮祜禄氏尽心尽力照顾了他两个多月,胤禛病好了之后就对钮祜禄氏有些好感。

 虽说钮祜禄氏相貌一般,但身材健壮,到19岁的时候,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身材丰腴饱满,波涛汹涌。那时候胤禛30出头,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可能也尝遍了大家闺秀、柔弱似柳的女子,反而对钮祜禄氏充满了欲望。也就是这个时候,后来的乾隆皇帝成为了他们 下的产物。

 钮祜禄氏继承了白山黑水强健皮实的基因,又出生于平民百姓家庭,入宫时又只是一个干粗活的丫环,这身体素质是那些弱柳扶风的富家子女是没办法比的。而且生性乐观,生下乾隆后,十几年也没什么地位,依然乐然自得。

 乾隆皇帝登基,44岁的钮祜禄氏被尊为皇太后。乾隆皇帝的几个重要妃子,到这个年纪的也都病死的差不多了,而钮祜禄氏这个时候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生性也好动。

 后来乾隆皇帝每次出游的时候,这老太太一次没拉下,包括皇后富察氏病死之前东游泰山时,这快60岁的老太太还活蹦乱跳的一起去登泰山。钮祜禄氏三登五台,三登泰山,登嵩山,包括其他很多地方都去游玩。据说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85岁的时候还去登过一次泰山。

 乾隆皇帝也继承了母亲的强大基因,也体格健壮,生性好动,跟他母亲完全一样,没事就想出去溜溜四处巡游。而且乾隆自小机灵敏捷,十八般兵器样样一学就会,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这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也是极其少有的。

 钮祜禄氏也活到86岁才去世,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太后!有其母必有其子,所以乾隆皇帝能活到89岁,虽然后天因素也有不少,但很大一部分先天因素就是因为遗传到了母亲的强健体格和乐观性格!

 中国古代帝王史上,寿命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三位皇帝:第一就是乾隆皇帝,他在位63年,终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最长寿的皇帝。其余两位分别是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活了82岁。乾隆皇帝生于公元1710年, 1799年在睡梦中溘然长逝,号称“十全老人”、“古稀天子”。那么乾隆皇帝如何能做到这么长寿呢?

 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和他(她)的先天身体状况、饮食、作息、外部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以饮食和作息更为关键。据考古专家发现,乾隆皇帝生来确实和一般人有些不一样,他有36颗牙齿,平常人为28——32颗。民间传说里,牙越多的人,越大富大贵。乾隆皇帝平时非常注重养生,他总结了著名的“十常养生法”,即:齿常叩、津常咽、鼻常揉、眼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据说乾隆皇帝每天都会坚持做。此外,他还十分注重自我约束,传世有“四勿”: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因此,虽然乾隆帝也免不了有后宫佳丽三千,但他喜色爱色,却不贪不迷。

 乾隆皇帝对饮食可谓是十分讲究,这也是他一生没有得大病的主要原因。他吃东西注重适时进补,非常注意吃一些节令性的食物。主食以新鲜蔬菜为主,少肉、少野味,而且从不过饱。平时还喜欢吃燕窝,各种长寿药酒也是他养生的主要方法,据《乾隆医案》记载:乾隆皇帝最爱喝龟龄酒和松龄太平春酒,龟龄酒配料有鹿茸、当归、熟地,有祛病、壮阳的功效,松龄太平春酒可以活血行气,健脾安神。此外,他还经常性地服用八珍糕,饭后吃四到五块,这种八珍糕是由八种配料秘制而成,包括党参、茯苓、薏米、扁豆等,常吃有抚养脾胃、益气养血的功效。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如命,曾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他规定宫廷宴会时必须将茶放置在酒前,退位后再北海镜清斋内专门设有“焙茶坞”,甚至还发明了一个秤,以选出最轻的水泡茶。除了喝茶,他对饮用水也有要求,每天要喝天下第一泉—玉泉山的水。

 乾隆皇帝在任期间,可谓是十分勤政,不过他作息却很有规律,不论寒暑,每天早上5到7点起床,晚上也不熬夜。另外他喜欢游山玩水,曾六下江南、三上五台,游遍名川大山、古刹旧寺,可以舒缓压力,保持身心愉悦。乾隆皇帝兴趣广泛,喜书法,学尊赵体;好作诗文,几乎每到一处都要提笔留诗。他还喜欢听戏、观灯、冰嬉等,这些都有助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这些都是乾隆皇帝长寿的秘诀。

余姓来源有四:1、春秋时秦由余之后。据《风俗通》所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以字名为氏。2、据《姓考》所载,相传夏禹之有余氏。3、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所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也。”4、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来。如云南镇雄县余姓,原复姓铁木,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 ……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见《余氏总谱》),另僳僳族以鱼为图腾的挖饶时氏族,汉姓为余;羌族余约志房名,后改为余;四川、甘肃一带白马藏族之严茹氏,热则氏、陪茹氏等汉姓为余;锡伯族余木尔其氏汉姓为余;其他如苗、彝、布依、满、土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由余。春秋时秦国的大夫,也作繇余。其祖先原为晋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初在西戎任职,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便留秦国为相,很得穆公信任。时秦作为众多诸侯国之一,其地位并不显要。由余为上卿后,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谋划攻伐西戎之策,灭国十二,拓地千里,而称霸西戎,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为秦国富强、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人引以为荣,遂以其字为氏,尊其为余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风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秦汉以后,余姓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但北方较南方发展态势要弱得多。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望族。此际,北方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余姓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继续南迁,进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以孝行著称,为唐代以前唯一见诸史册之余姓人物。唐代以后,余姓才得以迅速繁衍壮大起来,并逐渐在东南部一带形成两处望族。唐初,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余姓将佐随往并落籍福建。唐末,有建阳(今属福建)人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避居莆田,后耕隐壶山以终;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入韶州曲江县(今属广东)武溪,是为余姓入粤始祖。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居当地。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国,而且人才济济。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际,余姓不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发展。清代,有余姓自福建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如今,余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约占全国汉族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郡望堂号 余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1、新安郡,晋时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西),隋时治所在休宁(今属安徽),后移治歙县;2、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3、吴兴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4、高阳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盏县);5、武溪郡,治所在今湖南乾城一带。

堂号:“下邳”、“清严”、“忠惠”、“敬义”、“敦睦”、“亲睦”、“四谏”、“风采”、“八贤”等。

宗族特征 1、据《闽南旧志》所载:“两宋以上,余姓无显者,自斯而降……,其族蕃衍,盖已盛矣。”2、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一九二九年余自清修《余氏族谱》,安徽六合余姓一支字行为:“隆庆康贤,培宽振泰,信寿品宁。”

又有:

余氏之始祖究在何方?据查阅余氏源流史籍及有关资料,得知有多种说法:①说是文王苗裔由余有功于国,声名大振,卒后,子孙遂以祖名为姓,此乃余氏之始(见《余绍贤堂族谱》及有关余氏源流史料)。②说是大禹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余渡王,子孙后来就以余为姓氏。又说是大禹之裔孙少康之庶子无余,被封为越王,子孙又称余氏。(见《1975~1978年香港余氏宗亲会会刊》转载台北市中华电台播讲百家姓之介绍)。③说泰国、美国纽约、马来西亚、台湾基隆市均成立有徐、余、涂、佘等姓宗亲总会,说徐、余、涂、佘同出一家(见1980年出版之《旅泰徐氏宗亲总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特刊》)。

对于“余氏源于大禹”和“徐、余、涂、佘同出一家”之说法,故暂且不能否定,有待贤人文士加以阐明揭示。认为,说由余是余氏之始,说来有理,并有史料根据。比如欧阳修撰之《襄公余靖墓志铭》内赞襄公“自少博学强记,举凡历代史记……无所不通。”可见襄公之博学多才,为史学专家,对余氏之源流,他自己撰写之《下邳余氏世谱序》内有一段文章说“按余氏之先世,出自黄帝之子玄嚣,又三世至弃,后三十世有苗裔曰由余,由余卒,其后世子孙以王父为氏,乃姓余也,此余族之始也。又据《姓氏寻源》也说余姓是秦由余之后(见辞源和康熙字典)。由此而知之,寅公后代子孙皆源于秦由余,即是说来源于文王,可以肯定无疑。

世界上最长的家谱?

《孔子世家谱》并非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文/武汉九月菊昨日,楚天都市报在《天下第一家谱即将付梓》一文中报道说,历经10年的续修,被吉尼...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