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史姓著名人物都有哪些?
史 籀:周宣王时太史、书法家,周初著名史官史佚后裔。据传籀文(即大篆)为其所创,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史籀曾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唯物主义思想。
史 墨:春秋时晋国大夫,长于天文,熟悉各诸侯国内政。其认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以及“物生有两”的辩证法。
史 晨:春秋时鲁相,曾为祀孔而以隶书作碑,立于孔庙,史称“史晨碑”。该碑建于东汉灵帝的建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69年的时候,距今已有1800多年之久。碑上所刻的文字,就是春秋时鲁相史晨祀孔子的文章,分为前后两碑,前碑载奏章,后碑叙飨礼之事,迄今全文完整可诵,隶书神碑超逸,端正谨严,为后世书法研习之宗。
史 丹:字君仲,鲁人,徙杜陵。官汉代都尉侍中,时元帝想废立太子,丹竭力劝谏,元帝责备史丹,史丹脱下官帽,请罪说:“我确实看见陛下哀痛中山王,以致身体瘦损。前些时,太子应当进见,我暗中嘱咐他,不要流泪哭泣,免得引起陛下伤感。罪过在我,我应该被处死。”元帝认为史丹说的是事实,才息怒。后太子即位,封关内侯。
史 伦:宋代燕京永清(今属河北省)人。因筑室发土得金而有财,逢金季乱世,建家塾,招学者,纳豪士,济艰困,以侠义著称,在河北诸郡组织清乐社四十余个,每社近千人,成为地方上一大豪强。
史 际:江苏溧阳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春坊,后弃官回乡,置义庄义塾,修明伦堂,招募勇士,抗击倭寇,乡人多敬重。
史 翁:清代诗画家。时称其诗、书、画为“三绝”,同时,善左笔书。
史鱼酋:又名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其一贯正直,临终时还不忘劝卫灵公进贤去佞,时谓“尸谏”。其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
史万岁: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人,隋代名将。少时英武,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随父参加北周伐齐,勇武有谋,善骑射,屡立战功,敌闻名而丧胆。
史大柰:唐代楼烦(今属山西省)人,系突厥族。隋时任金紫光禄大夫,李渊起兵时,率众归从,战功赫赫,贞观初,迁右武卫大将军,封窦国公。
史思明:本名干,宁夷州突厥族人,唐代叛将,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初为互市牙郎,亦以骁勇为幽州节度使张守所知,任为捉生将。天宝年间累立战功,官至平卢兵马使。曾到长安奏事,为玄宗赏识,赐名思明。与安禄山同乡相善,随安禄山叛乱,后在范阳称大燕皇帝。
史朝义:唐安史之乱叛将。宁夷州突厥族人。史思明的长子。思明叛乱,使守冀州、相州等地。史思明称帝,封为怀王。上元二年(761年)春杀史思明,自立为帝,年号显圣。次年唐借回纥兵攻破洛阳,他出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后部将降唐,他穷蹙自缢死。
史弘肇:河南郑州人,五代后周名将,以武功显名。史弥远:明州鄞(今浙江鄞县)人,南宋历任太师、右丞相,位重权极。其侄史嵩之继右丞相一职,亦专断朝政。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省开封)人,居杭州,南宋著名词人。屡试不第,曾师事张磁,后为韩伲胄门下堂吏,负责撰拟文稿,颇有权势。及韩被诛杀,亦遭牵连,被处黥刑,穷困而死。其词以咏物见长,今存其作《梅溪词》。
史天泽:元代初名将、丞相。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省)人,史秉直之季子,其家族是蒙古时期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善骑射,勇力过人,从其兄天倪镇守直定。后官任将相五十年,上不疑,下无怨,可与郭子仪、曹彬相比。
史孟麟:江苏宜兴人,明朝理学家。其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授学于东林书院,名望极高。
史可法:字宪之 ,号道邻,河南省祥符(今开封)人,顺天大兴(今北京市)籍,明末抗清义士。崇祯元年(1628)进士。因其与农民军作战有功,崇祯十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今安徽合肥)、太平、池州四府。清军南下,其坚守扬州,被清军俘获,英勇就义。著有《史忠正公集》遗世。
史震林:字岵冈,江苏省金坛人,清乾隆进士,著名文学家,官淮安教谕。能诗、工书、善画,不落前人窠臼。作《凤凰台上忆吹箫》能篇叠字却使人不以为然,终于未能在诗坛上留下痕
迹,真所谓“过犹不及”了。著有《西青散记》、《华阳散稿》等。
史荣椿:清军将领。字荫堂,直隶大兴(今北京人。行伍出身,曾从都统胜保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1855年任大名镇总兵,后调徐州镇,在豫皖镇压捻军。1858年升任直隶提督。同年秋,随僧格林沁驻守大沽炮台南岸,1859年任大沽炮台提督。是年6月25日,英、法、美舰队以换约为名,不顾中方劝阻,强行闯入白河口,炮击我大沽守军。史荣椿协副将龙汝元督部奋起还击,击伤击沉英法军舰10艘,入夜,英法海军陆战队乘舢板抢滩,复遭清军炮火打击,死伤枕籍,毫无进展,只得在伪装中立的美舰掩护下狼狈窜逃。此役毙伤英法海陆军官兵600余人,英舰司令何伯亦重伤,是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军队在中国所遭受的第一次严惩。在战斗中,史荣椿及所部36名官兵壮烈殉国。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清)史在等编,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八行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注:该族散居于江苏溧阳、浙江绍兴、宁波、甘肃灵台等地。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初期初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苏史氏吴中派文献谱,(明)史丹纂修,(清)史在湘续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淮安迁淮史氏宗谱,(清)史怀光鉴修,史云焕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江苏淮妥迁淮史氏宗谱,(民国)史久煌重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承泽堂铅印本一册。
江苏丰县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江都邵埭史氏重修宗谱六卷,(清)史迪安等重修,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注:扉页作《溧阳史氏大宗分支邵埭重修家乘》。
江苏常州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史景佑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九福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江苏溧阳史氏务本堂支谱八卷、首一卷,(清)史杰杰、史荣禄等七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江苏湮阳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清)史廷卫辑,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铅印本。
江苏江阴澄江史氏世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史景才等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怀溧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苏江阴澄江史氏支谱十卷,(民国)史编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怀溧堂铅印本十册。注:史燧始修于清康熙七年。
江苏宜兴男留史氏宗谱六卷,(民国)史贻祖、史顺通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苏宜兴史氏宗谱十八卷,(民国)史国瑛等修,民国年间永思堂排印本十八册。注:明万历间初修。
浙江史氏谱录合编,(清)史璞庵纂修,史墨补修,清康熙年间刻乾隆闲补木刻活字印本。存一册。
渐江箫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清)史士琏等修,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浙江萧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清)史晋续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八行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浙江庐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史晋纂修,史锦文刊印,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八行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浙江宁波四明古藤史氏宗谱六卷,(清)史济铿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浙江宁波四明古藤史氏宗谱八卷,(民国)史济铿等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浙江宁波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史邦直纂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铅印本三十册。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八卷、首一卷,(清)史善豪纂修,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谱九卷、首一卷,(清)史玫、史善豪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民国)史泉义续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刻,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注:谱始修于清康熙二十八年,此为五修。
浙江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两卷、末二卷,(清)史光编辑,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注:前后有钞补。
浙江余姚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两卷、末三卷,(民国)史良书续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注:史琳始修于明成化七年,此为九修。
浙江鄞县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清)史悠诚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注:封面作《钱堰史氏宗谱》。
浙江鄞县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民国)史悠情、史济恂等纂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预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浙江鄞县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民国)史致天、史悠安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鄞县鄞东前徐史氏宗谱三卷,(民国)史悠椿,史久逢等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象山关头史氏宗谱八卷,(民国)秦英鉴重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绍兴史氏谱录续编,(清)史基美修,民国七年(公元19l8年)铅印本一册。
浙江嵊县浦桥史氏宗谱十二卷,(民国)史悠晋纂,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黟县金泽史氏家谱,(清)史继周辑,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善修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山东栖霞史氏族谱五卷,(民国)史启利等纂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铅印本。
山东乐陵史氏家谱,(明)史以明原修,佚名续修,清朝初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山东乐陵史氏家谱,(明)史邦直原修,佚名续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山东乐陵史氏家谱,(清)史中立修,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山东乐陵史氏家谱,(清)史尚朴修,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山东乐陵史氏家乘,(清)史炳第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湖北新洲史氏宗谱六卷,(民国)史正生,史文榜创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新洲史黄氏宗谱十卷,(民国)黄润堃续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衡阳史氏宗谱九卷,(清)史炳文主修,史达门等编,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湖南永兴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清)史久录,史悠信续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溧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缺首一卷。注:封面作《史氏族谱》,扉页作《平陵家乘》。
湖南永兴地区史氏宗谱正在整理中。
四川万县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民国)史锡永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排印本一册。
四川万县史氏支谱正编,(民国)史封铨纂,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万县鹳石庄史氏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史氏宗谱七卷,(清)史大盛等编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蛟龙塘木刻活字印本七册。注:第七册残破较甚。
义庄史氏宗谱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史明弼等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宗海堂铅印本三十八册。
史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史廷卫等纂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
史氏庆传宗十二卷,(清)史学班等重辑,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史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史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一卷。
江苏吴中派史氏家乘。著者待考。
山东莒南史氏家谱,著者待考。
甘肃灵台史氏家谱,著者待考
l203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清)史在 等编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八行堂刊本 八册 天津图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江苏溧阳,浙江绍兴、宁波等地。 1204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 清初刻本 一册 上海图 1205江苏史氏吴中派文献谱不分卷 (明)史丹纂修 (清)史在湘续修 清钞本 南京图 1206江苏吴中派史氏家乘表传 清红杏山樵藏钞本 苏州大学 1207江苏淮安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史怀光鉴修 史云焕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二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8江苏淮妥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史久煌重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承泽堂铅印本 一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9江苏丰县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 江苏丰县孙娄乡孙娄村 1210江苏江都邵埭史氏重修宗赠六卷 (清)史迪安等重修 清道光五年(1825)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注:扉页作《溧阳史氏大宗分支邵埭重修家 乘》。 1211江苏江都史氏宗谱□□卷 (民国)史济廷修 民国于九年(1930)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昌松乡薛河村(存卷1、2) 1212江苏常州史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圆华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十册 上海图 1213江苏常州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史景佑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福堂活字本 十二 册 美国 1214江苏溧阳史氏务本堂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杰杰 史荣禄等七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务本堂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15江苏湮阳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辑 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 南京博 1216江苏江阴澄江史氏世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史景才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怀溧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1217江苏江阴澄江史氏支谱十卷 (民国)史 编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怀溧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注:史燧始修於清康熙七年。 1218江苏宜兴男留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贻祖 史顺通等纂修 民国三年(1914)修 民国十五年(1926)世德堂 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219江苏宜兴史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史国瑛等修 民国间永思堂排印本 十八册 中央民院 注:明万历间初修。 1220浙江史氏谱录合编不分卷 (清)史璞庵纂修 史墨补修 清康熙间刻乾隆闲补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1221渐江箫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士琏等修 清嘉庆五年(1800)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22浙江萧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晋续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八行堂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3浙江庐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史晋纂修 史锦文刊印 民国七年(1918)八行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4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六卷 (清)史济铿等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5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史济铿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6浙江宁波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民国)史邦直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 三十册 历史所 1227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善豪纂修 清咸丰三年(1853)史氏刻本 六册 上海图 四川图 1228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谱九卷首一卷 (清)史玫 史善豪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1229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 (民国)史泉义续修 清同治七年(1868)刻 民国十二年(1923)续 刻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 馆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此为五修。 1230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史光编辑 清咸丰六年(1856)刊本 十一册 南开大学 注:前后有钞补。 1231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二卷末三卷 (民国)史良书续修 民国三年(1914)刊本 十四册 北图 北京大学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二部) 哈尔滨师大 浙江图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 注:史琳始修於明成化七年,此为九修。 1232浙江鄞县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 (清)史悠诚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九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作《钱堰史氏宗谱》。 1233浙江鄞县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赠十五卷首 一卷 (民国)史悠情 史济恂等纂修。 民国元年(1912) 预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 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1234浙江鄞县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 (民国)史致天 史悠安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5浙江鄞县鄞东前徐史氏宗谱三卷 (民国)史悠椿 史久逢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6浙江象山关头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秦英鉴重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刊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1237浙江绍兴史氏谱录续编不分卷 (清)史基美修 民国七年(19l8)铅印本 一册 杭州大学 日本 美国 1238浙江嵊县浦桥史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史悠晋纂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城郊乡大浦桥村 1239安徽黟县金泽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继周辑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善修堂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1z40山东栖霞史氏族谱书五卷 (民国)史启利等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山东栖霞县杨础乡史家庄 山东栖霞县观 里镇小观村 1241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以明原修 佚名续修 清初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2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邦直原修 佚名续修 清乾隆间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3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中立修 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244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尚朴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刊本 四册 美国 1245山东乐陵史氏家乘不分卷 (清)史炳第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木刻本 四册 北图 河北大学(二部)美国 1246湖北新洲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正生 史文榜创修 民国九年(1920)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徐古镇万岗村 1247湖北新洲史黄氏宗谱十卷 (民国)黄润堃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黄林乡段家山村 1248湖南衡阳史氏宗谱九卷 (清)史炳文主修 史达门等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4)活字本 九册 吉林大学 1249湖南永兴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清)史久录 史悠信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一年(1905)溧阳堂刻本 十七册 河北大学(缺首一卷) 注:封面作《史氏族谱》,扉页作《平陵家乘》。 1250四川万县里牌溪史氏族谱十卷 (民国)史锡永纂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1251四川万县史氏支谱正编不分卷 (民国)史封铨纂 民国十二年(1923)万县鹳石庄史氏钞本 一 册 四川重庆市图 1252 蒋墅史氏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来兴等修 民国二十(1931)承启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1253 史氏宗谱七卷 (清)史大盛等编修 清咸丰四年(1854)蛟龙塘活字本 七册 北图 注:第七册残破较甚。 1254 义庄史氏宗谱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明弼等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宗海堂铅印本 三十八 册 北图 1255 史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1256 史氏庆传宗十二卷 (清)史学班等重辑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1257 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258 史氏家谱□□卷 清刻本 北图(存一卷) 二、家乘谱牒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 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 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 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姓史的名人有:史崇、史高、史浩、史夔、史墨、史晨、史丹、史伦、史游、史万岁。
1、史崇:史姓家谱始祖。东汉溧阳侯。
2、史高:乐陵侯、车骑大将军、辅佐汉元帝有功。
3、史浩:溧阳侯之35世孙,南宋宰相,为岳飞平反昭雪,出自宁波东钱湖下水史家,一门三宰相,七十二进士;四世两封王。
4、史夔:溧阳侯之51世孙,清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师。康熙字典主笔。
5、史墨:(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晋国大夫。
6、史晨:(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鲁国宰相。
7、史丹:(生卒年待考),字君仲;鲁国人,徙杜陵。著名汉朝大臣。
8、史伦:(生卒年待考),燕京永清人(今河北永清)。著名宋朝教育家。
9、史游:(生卒年待考),西汉人。著名西汉书法家。
10、史万岁-杜陵人(今陕西西安)。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
世赫 子 应举 应宦 应孝
世禄 子 应魁
世福 子 应升 应承
应举 子 九常
应宦 子 九朋 九宝
应孝 子 九祥
应魁 子 九恭 九杰(此以上为万金孙)
应升 无子(绝)
应箕 子 九祯
应承 无子(绝)
应斗 无子(绝)(此以上为万银孙)
十二世始祖
九常 子 明扬
九朋 子 明生 明性
九宝 子 明住
九祥 子 明嗣 明新 明文(此以上为世赫孙)
九恭 子 良民(外出在京东大曲池)
九杰 子 良法(此以上为世禄孙自九常至九杰万金之曾孙也)
九祯 子 良翰 良干(此以上为世福孙万银之曾孙也)
十三世始祖
明扬 子 开佐 开来 开业(此为应举孙)
明生 子 开旺 开兴 开子
明性 子 开仁
明住 子 开宗(此以上为应宦孙)
明嗣 子 开初 开元 开泰
明新 无子(绝)
明文 子 开基(此以上为应孝孙明扬至明文为世赫曾孙也)
良法 子 智 ·成(此为应魁孙世禄之曾孙)
良翰 子 效仲
良干 子 效曾(此以上为应箕孙世福之曾孙)
十四世始祖
开佐 子 坤
开来 子 佩 ·琇
开业 子 记 ·琦(此以上为九常孙应举之曾孙也)
开旺 无子(绝)
开兴 子 春
开子 子 智 ·振 ·愚
开仁 子 林 · 瑗(此以上为九朋孙)
开宗 子 山 ·贵 ·璨(此为九宝孙开旺至开宗为应宦之曾孙也)
开初 无子
开元 子 三
开泰 子 瓒 ·存
开基 子 玵 ·玟(此以上为九祥孙应孝之曾孙开佐至开基皆世赫五世孙也)
智 子 玺玉
成 子 福全(此为九杰孙应魁之曾孙世禄之五世孙开佐至成皆万金之后也)
效仲 子 邦用 邦贤
效曾 子 宗尧 宗武 宗孟(此以上为九祯孙应箕之曾孙世福之五世孙万银之后也)
十五世始祖
坤 子 梦鳌(外出居常刘庄子)
佩 子 梦龙 梦龄
琇 子 梦尧 梦说(梦尧外出居鲁台汉沟)
记 子 梦周
琦 子 梦熊(此以上为明扬孙九常曾孙应举之五世孙也)
春 子 梦祥
智 子 德厚 德章
振 子(不详)
愚 子 德芳 德潜 连芳(此以上为明生孙)
林 子 梦逊
瑗 子(不详)(此以上为明性孙自春至瑗皆为九朋曾孙也)
山 (无子)
贵 子(不详)
璨 子 梦来 德朋(此以上为明住孙九宝曾孙自春至璨皆应宦五世孙也)
三 子(不详)
瓒 (外出)
存 子(不详)(此以上为明嗣孙)
玵 (无子)
玟 子 永贵(此以上为明文孙自三至玟皆九祥曾孙应孝之五世孙自坤至玟皆世赫六世孙也)
玺玉 子(不详)
福全 子 寿(此以上为良法孙九杰曾孙应魁之五世孙世禄之六世孙也自坤至福全皆万金之后也)
邦用 子 成山 成祥 成玉 成林 成业
邦贤 子 成华 成海(此以上为良翰孙)
宗尧 子(不详)
宗武 子(不详)
宗孟 子(不详)(此以上为良干孙自邦用至宗孟皆九祯曾孙应箕五世孙世福六世孙万银之后外出居关东)
十六世始祖
据说来源有五:1、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2、出自周 太史佚之后。历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为氏。见于历史最早的史姓人物,当属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为人严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由于他终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列国史官多以官为氏。3、隋唐时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 康国支系有史国,居史城,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人来中原居住,遂以国名为氏。 4、为突厥族 阿史那氏所改。北魏 阿史那部,有归附唐朝者,改姓史氏。5、史氏还混化了他族血统。如唐有史思明,本宁夷州 突厥种。
史姓家谱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关于史姓的姓源,是见诸《路史》和《姓纂》二书的记载。《路史》上指出:“仓颉后有史氏”。《姓纂》上则指出:“周太史佚之后,以官为氏,汉有史皇孙逊。”另外,《中华姓府》也指出:“太史佚及仓颉之后。” 这三段记载,同时采认仓颉与太史佚为后世史姓的始祖,则就现代人研究学问时所重视的“证据”来说,是相当充实的了。不过,史姓人士要想找到自己的真正出处,恐怕也因此而必须多费一点功夫,至少也得先追根究底找到若干年代以前的祖先是来自安徽,或是来自湖北,才能凭线索找到自己的来龙去脉。 在春秋战国时代,史姓的确是十分出人头地的,像鲁国的史晨,和魏国的史起,都是青史垂名的不朽人物。
历史上的史姓著名人物都有哪些?
本文2023-11-07 14:16: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