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家谱怎么知道先祖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1收藏

古代修家谱怎么知道先祖的?,第1张

真正的富贵人家,才会建大的祠堂,然后修家谱,但像我们这些平民,他们可能也是与我们一样,记的也就是自己这几代人而已。

古代跟咱们是不同的,他们那里当一代中出现一个有财的人,赚钱了或者发达了,都会修祠堂,修了祠堂以后就开始写祖谱,但因为之前的不知道,那可能就会写知道的几个。

从这个有钱人开始,他们家发达了,以后就会一直记族谱,并且发达以后的有钱人,总是会盘根错节的结交许多有钱人,这样就成为了一个大的世家,一个大的世家,他们每年都会开祠堂祭祖,并且在家里有嫡子嫡孙时,需要记入祖谱的时候,都会开祠堂写进去。

世家的发展有时候比一些王朝时间还会久,他们都是不缺钱,同样也不缺官位的人。

这些人的族谱就比较久远,而且后人也会知道自己的先祖是哪一位。

穷人基本是没有什么家谱的,顶多也就是一个村里修一个同姓的大祠堂,每家人的人去逝都会放在祠堂里。

董姓家谱字辈排行如下:

湖北黄安(红安)董氏字辈:士为其基贤良绍德。

湖北黄冈浠水董氏字辈:方卜凤来明盛瑞道发乾元以光新。

湖北咸宁咸安水董氏字辈:忠显同发焕祚兴师。

湖北麻城董氏一支字辈:世德大宜昌。

湖北麻城董氏一支字辈:永治中万代国回朝忆念祖。

湖北孝感董氏一支字辈:文德天成宗永兴启昌盛。

湖北孝感董氏一支字辈:国福家大昌元发际光长定兴时茂显康永庆红良。

湖北洪湖董氏字辈:士希逢时本。

湖北阳新董氏字辈:天子应长绵正学承家顺。

湖北天门董家塔董氏字辈:正大光明秀启仁文。

湖北天门北董家嘴董氏字辈:重大先业世秉忠良佑贤辅德观国之光。

湖北黄陂董氏字辈:守诚立志洪才广聚荣华富贵永继书香进秀贤良。

湖北监利董氏字辈:梗继用君应世作之正大光明化成有方(舜)蕙高杨汉佐思长诗书行庆笃厚兆祥联宗旺发家声丕彰。

湖北董氏一支字辈:重微理全成才重召鸿茂职。

湖北宜昌董氏一支字辈:照明家国本永发昌大长传宗先文德继世必呈祥。

浙江嵊县董氏字辈:

派字:启复宗成正开元继述纯傅先教敦孝友永世守贤良;

行字:江淮河潢海桥梓松柏桐烜煌焕煐耀坤域均培增。

浙江嵊州董氏字辈:

派字:启复宗成正开元继述纯传先敦孝友永世守贤良;

行字:江淮河潢海桥梓松柏桐烜煌焕煐耀坤域均培增。

浙江温州董氏字辈:元士秉上光希文大乃崇。

浙江乐清芙蓉堂董氏字辈:德孔孟真圣贤。

贵州赫章董氏字辈:万腾士如朝文显贵登廷。

贵州铜仁董氏字辈:明代新文光先正万世朝祖中孝全永直长久留方远怀化堂上奇根元。

贵州董氏一支字辈:文正世孝维白茫行手。

贵州董氏一支字辈:南方旬世玉天茂重沼斯文枝有作怀光定登治安铨复宏宜宣居配维申镇善述昌林琮相丛新。

江苏赣榆董氏字辈:国家恒建作毓淑自鸿兴有为广盛大承绪曰□安长华夏培兆俊信义廉明扬博爱晓先泽述上步其强。

江苏盐城董氏字辈:仁得立正安道恒常智。

江苏连云港赣榆董氏字辈:[国]玉[家]开[恒]继[建]作裕[毓入文]淑智[自志]鸿[洪]兴有为广盛大承绪曰长安华夏培兆俊信义廉明扬博爱晓先泽述上步其强。

江苏徐州董一支氏字辈:德文庆作振。

江苏徐州丰县欢口董氏一支字辈:宽厚存心、中正立志、诗书继世、孝友传家。

江苏泰州董氏字辈:立志金宝玉吉祥如意兆。

天津蓟州董氏字辈:广德连彦文作春建。

天津宝坻八门董氏字辈:自仪毓如维其志。

湖南常德董氏字辈:应元文仲永、伯大胜兴希、启世宗国治、方正习学成、明道贤良举、佑尔少时昌。

湖南湘西里耶董氏字辈:国宗祖朝顺文元启太平万邦吉昌永家和世代兴。

河北景州董氏字辈:天兆文耀允维万世永昌元兴贵立贤。

河北景县董周庄董氏字辈:维万世永昌。

河北藁城南董镇大章村董氏字辈:文士守敬武尉秉承祖肇中山荣发元廷风云际会景胤繁隆职列将相位及公卿台各垂勋青史标名流芳百代华表可宗。

河北邢台董氏字辈:魁一玉三五荣德可延沛。

河北青县董氏字辈:葆勋蔚田玉。

河北董家村董氏字辈:振洪胜风现国甲。

河北丰润董氏字辈:汉春长(沧)玉国金(子)。

黑龙江董氏一支字辈:广文长德思太。

山东聊城董氏字辈:丕怀玉兆孝。

山东泰安董氏字辈:兆瑞庆升廷文明呈光华。

山东临沂董氏一支字辈:儒进(兆)凤(占)玉勤西家书衍庆国。

山东临沂董氏一支字辈:子玉守新言世系庆化继志保伦常。

山东董氏一支字辈:辉元锡连世传。

山东泰山新泰董氏字辈:志玉仲和士兆怀。

山东荣成董氏字辈:佩世传久照先勇。

山东曹县董氏字辈:鸿(效风)玉传付记。

山东沾化董氏字辈:茂志祥凤玉金”。

山东新泰董氏字辈:佐泗培永志玉仲和仕兆慎秀其倡茂怀明庆安祥。

山东枣庄董氏字辈:用庶隆际修自大学鹏由志鸣金鼎业文兴伦灿周复鸿荣光宗仁远蕃衍承庆升长毓秀显贵振家庭建功盛世耀国泰斯宇环俊英芳昆传厚德先逸和顺征。

山东菏泽董氏字辈:文明克世坤志。

山东齐河董氏一支字辈:秉曰元继广昭宪庆永长修德忠厚远福禄积善堂。

山东齐河祝阿镇董氏字辈:怀德有玉庆宝善福永长。

山东胶南董氏字辈:慎良安全成方贤正大光名宗盛昌。

山东济南董氏一支字辈:家京树生重茂先宝贵送于亮。

山东济南董氏一支字辈:大梦玉林泗光庆电延台为有全家好平金安上来。

山东济南商河董氏字辈:吉全兴守学振文传宪延礼德继世长淑仁意程月绿竹远幼荣。

山东淄博董氏字辈:云汉桂兰同木。

山东章丘水寨镇董氏字辈:已而继家声恒光先仁续。

山东章丘普集镇上皋村董氏字辈:成士连、光绍鸿旭、家道开昌。

山东济宁董氏字辈:邦照其德兴龙吉庆祥。

山东即墨董氏字辈:心熙慎良子嗣将昌(安全正方)。

山东宁阳董氏字辈:世玉衍传先广尚。

山东泰安董氏字辈:世兆传成章如道选培光。

山东高唐董氏字辈:文志洪树良玉耀(跃)天。

山东枣庄滕州董氏字辈:大毓观端学绍隆庆佑昌。

山东枣庄董氏字辈:志明金顶业文兴伦参周。

山东商河董氏字辈:树传孟作法其青佩世昌。

山东德州董家寺董氏字辈:玉丕成加京树生重茂坚。

山东德州董氏字辈:登文怀照开志少树伟而成佳。

山东日照董氏字辈:怀家书延庆国本尽贤。

山东潍坊临朐九山董氏字辈:少孝奎金万兴振海。

山东滕阳董氏新排字辈:文士守敬武尉秉诚祖肇中山荣发元廷风(文)云(作)际(士)会(昌)景(庆月)胤(玉)繁(计长)隆(广)职(克兆)立(治)将(安)相(长)贵其公卿台阁永存历志标名千秋传芳华表可宗纪延先德宏伟振兴。

山东腾县、山东北薄梁董氏字辈:作毓观端学绍庆佑昌。

山东微山北薄梁村董氏字辈:树毓观端学绍龙庆佑昌绳礽昭福萌克肇继敦祥守道贻丰谟承家述显良启绵惟厚德致敬懋熙扬。

山东蓬莱湾子口大桥董家董氏字辈:文尚承元玉志兆景维吉长春嘉树秀锺鼎载华彝。

山东威海董氏字辈:敦厚以崇礼文章可立身本支百世远正常万古新。

山东单县董氏字辈:逢盛世吉太平成先德保祥庆。

河南固始董氏字辈:正大朝庭如德义明。

河南焦作武陟谢旗营镇蒯村董氏字辈:深(厚)燔(灿熔)克大……曾王元玉连铭清荣焕广。

河南永城薛湖镇董庄村董氏字辈:敬发先胜训恒存重要新祖德培听仁。

河南南阳邓州龙堰乡(白落乡)李营村董氏字辈:国守思凤瑞自克文向德三堂龄延宏法汉朝增芳泽仁义志信立绪先林清华秀生敏新晋钦育洁万世传。

河南柘城董氏字辈:诗林传世泽忠孝振家声仁义道长远克昌在守成。

河南濮阳范县董氏字辈:道永如天存新志士加典。

河南新乡封丘王村董庄董氏字辈:均廷先美志。

河南信阳潢川董氏字辈:道远冀全长林术良德昌文学庆显阳贤是立家邦。

河南商丘董氏字辈:敬法先圣训恒存忠孝心。

辽宁董氏一支字辈:德清朝国政文克连明世天恩锡福长。

辽宁本溪董氏字辈:品利洪庭世长学正茂春。

辽宁本溪桓仁董氏字辈:芳悦清仁。

辽宁鞍山海城董氏字辈:国玉世维万福立长春。

辽宁大连金县大孤山董氏字辈:大宝万学国文生继广。

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江西街道董家村董氏辈分氏这样的:年、长、振、志、文、学、连、绍、武、英、明。

辽宁清原董氏字辈:庆守殿德利。

辽宁鞍山岫岩石庙子村董氏字辈:德清朝国政文克连明世。

山东宛城、辽宁凌源四合当镇小汤沟村董氏字辈:文学联国桂振守世景天。

福建福州董氏字辈:一家承须行是敬德。

福建连城董氏一支字辈:德永祖荣尚元崇文木大其水国家世盛肇启书兴志诚昭宪业绩颖昌瑞宁聪健毓圣登强。

安徽董氏一支字辈:其发本邦安业克勤余香。

安徽萧县董氏字辈:正宜祥克永明道福开昌诗书鸿经济忠孝誉文章。

安徽泾县夏浒董氏字辈:一本天亮,传承祖光,思明大学,明世其昌。

安徽定远董氏字辈:四开学永正长青。

安徽太湖董弯董氏字辈:师继以善长发其强。

安徽界首市邴集乡大董庄:学瑞连西金玉满堂红。

安徽界首市邴集乡董寨行政村:吉学金会庆。

安徽利辛县张村镇董营村董氏字辈:建春振廷月昌绍际。

安徽泗县苌圩村小董庄:振兆立泽洪。

安徽无为董氏一支字辈:长兆先训维德科明。

安徽无为董氏一支字辈:生成有大本勤学必广前传家兴事业积德游人羡。

安徽安庆董氏字辈:必文为延嗣重柏有万春洪烈传广承显祖德光明学玉经邦泽曾高桓国材景云自天开。

安徽淮北董氏字辈:万化景运宏昌履端启发德义信敬澄谊明道训守先圣良玉碧青军振民丰金龙升晨。

安徽濉溪县四铺乡董氏字辈:光明俊秀福寿恒昌传家宝善。

安徽马鞍山当涂董氏字辈:正国玉家本明金(君)谱兆财。

四川遂宁董氏字辈:帝学孔思孟世代富兴隆。

四川董氏一支字辈:道德乾坤达文成国诸光。

四川董氏一支字辈:文之联元学言承先向贤光祖召显仁天。

四川董氏一支字辈:大道尊天子,忠心志太平。

陕西董氏一支字辈:国正生大道明兴福远昌。

江西董氏一支字辈:德显修邦兰枝茂桂蕊飘香。

广西玉林容县董氏字辈:汉启祖德文明永绍基。

卧虎堂董氏字辈:文作士昌月玉吉广。

三策堂董氏字辈:钦明思康泰晴水跃家邦。

河南南阳卧龙区董营字辈:一启明光远万世祖德长家传勤俭让。

江苏扬州高邮八桥董家庄字辈:文王成朝殿德兴耀先庭。

扩展资料:

董姓家谱现状

浙江嵊县董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己巳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董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末一卷,(民国)董贻玖纂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董氏族谱八卷,卷首上、下册,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陇西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董氏四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丁亥年(公元1935年)广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大冶董氏宗谱,(清)董子怀等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五卷、第七~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董氏宗谱,(清)董宏本等总理,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泾县泾川中村董氏宗谱十七卷,首三卷、末一卷,(民国)董承恩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会稽董氏宗谱八卷,(清)董庭焙等总理,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会稽董氏宗谱八卷,(清)董庭煨总理,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参考资料:

-董姓

据海受公十五世孙宋开蕤于道光十三年(1833)亲访长清旧籍,查知:“我们宋氏的祖先,原来隶属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籍,后迁往山东济南府长清县城正西稍微偏南、离城六十里的乡下居住,村名梨杭店,今名宋家集。野雀窝,在这个村西北五里的地方。慨叹从明代李自成兵乱之后,家谱已经遗失。我祖东迁来到梨杭店,起自何时,始自何人,全都不能考查。老林旧迹数亩,荒坟垒垒,已经没有碑记可寻。到乾隆二年开始酝酿修谱,至嘉庆十四年才刻版印成。

海受公当辞济来沂,仅系一好友司马氏者入石龙山(原名斗齐山,苍山县向城北五华里处)占籍,垦荒于山之南麓。“垒石结庐,避雨淋而不挡风雪,傍崖角以为灶,藉草而作铺,布衾积垢,一冷如铁。”殆四十始配氏,生一子而讳佚,于此苦乐,可想而知而。孙一讳宋英,曾孙一讳宋鳌,皆似为乳名。至五世兄弟四人,随置田移居山南原野杭头村。

常闻海受公子孙入邳较多,如明末清初宋桂九世孙宋九思,暨子宋武于乾隆年间迁入邳北凤凰庄(今邳州四户镇内)。在此前后各支子孙渐次而入。宋梯六世孙宋先立(字心唯,号万平,候选州同知)与诸弟析居临沂城前后,子孙渐繁而相继外出,如其五世孙,宋佶(字蔼亭)于乾隆五年(1740)迁居沂水,六世孙以“善”字排班者数人迁往郯城马头等地。先立叔弟宋名立子孙亦随后出居邳北孟楼一带。名立胞弟宋建立之孙宋明德、宋树德、宋新德又相继入邳,而今不得尽知于何乡村 还有宋之韩十一世孙清末秀才宋懋居向城,后人迁广西省宾阳县及贵州省独山县麻尾镇老街,皆宋仁祥子孙。

综述沂州宋氏支脉外出有据可考者,还有宋梯子孙居印王山,后人出居邳县季家林;宋桂后人居兴明,子孙出居新沂县沙床子,宋梯后人又有居朱村、陈桥者,一支子孙宋云龄自徙居沐阳县城子岗。宋先立胞弟中立子孙去郯城庙山、店子等乡。车辋翰林院支脉也有居郯邑、港上、宋窑、重坊一带者皆有记载与传说。还有清代道光年间宋先立胞弟宋三立五世孙宋呈祥(字允吉)入商丘,现子孙亦入商丘族谱。乾隆年间宋端立(字东皋,历官州同知)五世孙宋元俭宦居河北省交河县泊镇河西余家园,其子宋肇,亦由任上海县吴松江巡检未归,子孙多于华亭一带生活。还有宋之韩三子宋伊学居寨子(今苍山县大仲村镇),六世孙宋开基去河南未归,特别于清末民初,各支都有出走关东三省,迄今后人数以万计。也有南去徐州、安徽庐州(今合肥)、南京、上海、新疆、福建厦门、邵武、台湾,还有西去四川、山西太原等地;省内烟台、济南、青岛、日照等难以确计,大约于海内外者除琅琊地方外,还有四万多人,总计约10万人。其中功名人物大小皆有,从中央到地方,明未有佥都御史宋鸣梧、南明鲁王监国内阁大臣宋之普;清代有刑部员外郎宋瞻祖,翰林院庶吉士宋澍、宋潢等,皆宋海受一脉所传之子孙。故与县内诸望族并称宋、王、杨、赵矣。

郡望 西河郡: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今浚县、滑县等地);唐朝时期,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

敦煌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

河南郡:秦时置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弘农郡:始建于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

乐陵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乐陵一带。

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行政区。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 堂号 拱微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西河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弘农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江夏堂:以望立堂。

乐陵堂:以望立堂。

玉德堂:宋朝时候,宋祁及胞弟宋庠一同中了进士。宋祁礼部考试第一,官拜见兵部尚书,著有《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人们叫他“红杏尚书”,人称“二宋”。其后以“玉德”为堂号。 四言通用联 明廷圭璧;文苑英华。

上联典指唐代尚书右丞相宋景的事典。宋璟,南和人,为唐代贤相,作《梅花赋》。下联典指宋代吏部尚书宋白,大名人,建隆进士。仕终吏部尚书。谥文安。

父子同馆;兄弟联科。

上联典指北宋赵州平棘人宋皋、宋绶父子,曾同直集贤馆。下联典指北宋开封雍丘人宋庠、宋祁兄弟,天圣年间同科中进士,又并有文名,时称“二宋”。

辞工九辩;制列八条。

上联典指战国时楚辞赋家宋玉,曾在楚国顷襄王朝中做官。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宋世良,广平人,官清河太守。

节高拒马;理悟谈鸡。

上联典指晋代学者宋纤,敦煌人。下联典指晋代兖州史宋处宗,沛国人。

广平守法;皇嗣延师。

上联典指唐朝宋璟,封广平郡公,善守法以持正,应变以成务。下联典指明朝宋濂,太祖召为郡学五经师,后授皇太子经。

宋京留守;周室春官。

全联典指微子,商纣王之庶兄,名启。周武王以微子统率殷族,封于宋,为宋国始祖,其子孙以国为氏。

唐廷圭璧;文苑英华。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宋璟,邢州南和人,官御史台中丞,与姚崇同被称为贤相。下联典指北宋代宋白,字太素,建隆年间进士,历官著作佐郎、左拾遗、吏部尚书。 五言通用联 开帘对春树;弹剑拂秋莲。

此联为明代书画家宋钰自题联。宋钰,字比玉,自号荔枝仙,福建莆田人。寓居金陵。善画山水,尤善画松树。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

此联为近代民主革命家宋教仁自题联。宋教仁,字初遯,号渔父,湖南桃源人。 七言及以上通用联 文移北斗成开象;酒递南山作寿怀。

此联为唐代诗人宋之问《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诗句联。宋之问,字延清,上元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其诗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

百世敬承槐里谏;知秋藏有锦袍诗。

上联典指商王帝乙长子微子启向帝辛进谏之事。下联典指明代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的宋濂。

更新正值青阳候;待和先吟白雪歌。

全联典指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事典。

文苑英华,明廷圭璧;节高拒马,理悟谈鸡。

上联前句典指宋白、后句典指宋璟。下联前句典指宋纤、后句典指宋处宗。

女子明经,天子呼为学士;令君施政,神父见颂黎民。

上联典指唐代女名儒宋廷芬,贝州清阳人,能辞章。下联典指东汉颍州太守宋登的事典。

赋梅花,夺锦袍,诗人韵美;教书生,隔纱幔,才女名香。

上联典指唐代尚书右丞相宋璟的事典。下联典指前秦太常韦逞母宋氏,教逞学成。

武略著从龙,棣萼勋名,万里侯封谁与比;文章堪起凤,梅花格调,一朝相业迥非常。

此联为安徽省无为县蜀山镇宋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明初凤阳定远人宋晟,字景阳,封西宁侯。下联典指唐代大臣宋璟事典。 地域字辈山东枣庄增铭汝树照均鉴承秉光山东鱼台祚述传万士广化文呈凤山东威海祥发同宗协文修继述昌盛咸钦人俊杰荟萃焕云章湖北双元万世忠良义长根路湖北仙桃成景文章可传万世奇瑞辅弼当代杰昆仲同科辉群英满华域博学占鳌魁江苏连云港玉怀德继世忠厚传家远江苏盐城思崇本峻彦载锡熙光照江苏泗阳为耀廷孚凤远玉克之云洲麟书献瑞长发其祥世生象贤以承宗绪振兴伟业怀德永昌江苏徐州文学广以庆德培世永昌安徽定远大开书升长延祖德国兴继清明永立光华安徽庐江世传商代嗣启成周历朝昌茂克光前猷河北邯郸德绍广平梅付加生培湖南湘潭振国佳宾汝荣焕增声扬楚镇贵州仁怀有可长希金子是明国文登朝荣显大永远应红星辽宁东港富贵传国宝文书继世长山西阳泉龙顶玉德和余源思田崇贵天津静海本宏深远大荣华永安良光前裕后久子慈丹桂香纯修正心静好贤忠诚长国泰平年丰宗祖喜继昌甘肃兰州克法宗祖德一举连登科克法宗明子嗣振兴绍业统广培良善始廷敦笃立广西博白怡福明典世家运庆重庆秀山永庭浩万国朝贤学可成先德生福贵读书点翰林资料来源于: (以上,为部分宋姓郡望堂号、家谱文献、字辈排行资料)

关于《严氏宗谱》的编撰及祖先落业时间的考略

家谱实录

一.乾隆四年(1739年)谱序文

严天柱《序》:自洪策公迁豫章奉新后,钧举公任黄州路始居黄颡口,爱其山谷灵秀,涧水清漪而落业焉,由宋历我朝。

严天开《谱叙》:其著姓兴国始祖,仲玠公自奉新石巷徙居黄颡口,至贤公始出户焉,历元而迄我朝。

严存祺《叙》:吾族始祖仲玠公,本豫章奉新故郡,于元顺帝四年徙楚之兴国(元朝称永安,即今阳新兴国城关)黄颡口镇,传三世而我贤公字可雄者,始出户焉,由元而迄我朝十有五世年,历四百发祥,可谓远矣。

严存启《序》:吾族失谱历今九十余年矣。

“亨淑公”条目:黑龙公之子,行继一,生子四,宣一、宣二姑、宣三、宣四、宣五。公生于元顺宗末,殁于洪武廿五年。吾祖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先世不纲,陈友谅陷兴国,建都九江,实以附近居民。祖方十余岁,亦随迁例,我太祖高皇龙兴,癸卯八月大捷鄱阳湖,伪都倾覆,祖同邻人葛氏潜回。天下初定,洪武初年,赖舅氏刘七斋送祖归,做屋于旧居之所,辑累旧业,即所居是也。

二.嘉庆十三年(1808年)谱序文

1.严守期《重修家谱序》:自1736年(乾隆元年)丙辰年岁纂修以来,经年累月,综而计之,至今七十三载,凡五世矣。

2.严守敏《续修宗谱序》:吾族家乘,自乾隆元年刊修以来。

三.“仲玠公”条目:公出贸淮安,因遭风,转居辛亭里(注:湖广兴国州地名黄颡口),后元至正年(1341-1370)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

“光魁公(1500-1583)”条目:宏达公次子,字伟卿,号松山,行贞八,创业祖居。

四.仕宦

严公钧举(仲玠公),1341-1370(元至正时)时举茂才官至黄州路提领,因刘福通乱麻城,徙居兴国州黄颡口而家焉。

五.逸士篇

严光魁:开拓鸿基,课子克家,躬行孝友,对霜露而哀笃双亲,秉阳和而慈蓄家众。

六.人物传

严达《祖母黄孺人节烈传》:无何“献闯”二贼先后纵横带甲满地杀人如麻,父莫保子,兄莫保弟,各纷纷潜逃……此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居黄隆五年,迄我朝鼎定,方敢回家及诣庐室,兵灾之后,蓬蒿满目,田废园荒。

七.大冶下圻严氏宗谱

①璋品、鹏程《续修宗谱序》:吾先祖原居江右籍,初,世居吴头楚尾,后,迁居兴国州黄颡口。

②《谱跋》:粤稽吾祖宗绩公自江右迁居兴国州黄颡口系马墩,传九世至伯瑞公,复迁冶邑下圻。

③《甲子年谱说》:兴国黄颡口系马墩,系宗绩公自江右以来,落业居住之所。

分析思考

一.上述谱文中,都说到一个共同的祖居地—黄颡口,在这里“黄颡口”一词仅仅是指地名而非治所名,具体地说就是指今天的黄颡口镇政府所在地。至于祖居地,在乾隆四年的几篇谱序里没有一篇是说“落业严家塆”,或“落业黄颡口严家塆”的,应该说,严家塆并不是我们落业此地的第一祖居地。在“仲玠公”条目中并且明白无误地写着“因遭风转居(注:湖广兴国州地名黄颡口)辛亭里”。

二.其一,至正(1341-1370)是元惠宗(即元顺帝)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在此期间,有“仲玠公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一事。

其二,“仲玠公”条目中说“公出贸淮安因遭风转居辛亭里”,这里的“转居”应该是指一个暂时性的住所,同时也说明了严氏最初在1336年前后落业黄颡口的缘由。之后,直到后元至正(1341-1370)年间,仲玠公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因元末农民起义(刘福通)阻乱未归,才真正落业黄颡口。

三.“元顺宗四年”应该是指1336年,假如严存祺《叙》中说“于元顺□四年徙楚之兴国黄颡口镇”没有错的话,1336年就是我们落业黄颡口的时间,“由元而迄我朝十有五世年,历四百发祥”这话也是正确的。乾隆四年(1739年)减去四百年,即1336年前后,时间相吻合。从1336年算起,我们落业此地已经有660多年了。

四.既然严家塆不是我们第一个落业祖居地,那么第一个落业祖居地到底在哪里?据天开《谱叙》和存祺《叙》中都说,“至贤公始出户焉”、“ 传三世而我贤公字可雄者始出户焉”,这里的“出户”应该是从家里出来的意思,成语“足不出户”中的“出户”也有此意。那么这里的“家”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里的“家”也只能是黄颡口。“ 传三世而我贤公字可雄者始出户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落业此地后过了三代,“贤公字可雄者”才从家里搬出,自立门户。“贤公字可雄者”是严姓落业严家塆的第一始祖。大冶下圻是“九世而出”( 嘉靖初年),可以说,黄颡口系马墩应该是大冶和严家塆共同的祖居地。

五.“亨淑公”条目中说“公生于元顺宗末(1350年前后),殁于洪武廿五年(1392年),吾祖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 做屋于旧居之所,辑累旧业,即所居是也”,“ 旧居”乃前人居住过的地方,应该是“可雄公” 的“旧居”, 因此说亨淑公“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那年是洪武初年即1368年。从“亨淑公”条目上我们还可不难推测出,亨淑公的生平大约在1348年左右至1392年之间。

六.严存启《序》中说“吾族失谱历今九十余年矣”,按照这个时间计算,从1739年(乾隆四年)上推90余年,谱失时间应该是在1645年前后。也就是说从1645年到1739年首修家谱这90多年的时间里严家塆是没有谱的。另,据有关资料显示:l645年,这年清军大举入侵江南;是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连遭重大挫折;同年6月15日多尔衮再次颁“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规定激起了许多汉人的反抗。如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事件(满清军队在扬州城内至少屠杀了30万人)也是发生在1645年。

七.据严达《黄孺人节烈传》描述:“无何献闯二贼先后从黄带甲满地杀人如麻,父莫保子,兄莫保弟,各纷纷潜逃……此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居黄隆五年,迄我朝鼎定,方敢回家及庐室,兵灾之后,蓬蒿满目,田废园荒。”这里的“献闯”是指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和李自成二人。据史载:1645年,清军大举入侵江南,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一带在清军的围剿中遭重大挫折。为了躲避战乱,此时的严家塆也是“蓬蒿满目,田废园荒”。一直到清朝建立后,天下太平,才陆续回家,重建家园。我们的家谱也应该是这个时候因兵灾而毁。

严守期《重修家谱序》中说“自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年岁纂修以来,经年累月,综而计之,至今七十三载,凡五世矣。”也就是说第二次修谱距离第一次修谱的时间也有73年的时间。

八.从1645年谱失到1808年(嘉庆十三年)一共有160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严家塆只修过一次家谱。160多年的时间甚是漫长,期间,可以发生很多的事,也能够让人忘记很多事,据此看来,我们的谱肯定有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

九.据大冶下圻家谱记载:大冶严氏是在1522年至1527年之间(大约在嘉靖初年)迁过去的,谱里说,其原居地在兴国黄颡口系马墩。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既然“历九世”(近200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推算双方落业的时间基本上是相同的,且落业的地点也相同,都在黄颡口(系马墩也在黄颡口)。同时我们还可以推算,大冶下圻一支在黄颡口至少居住了近200年的时间,也是一段较为久远的历史。

十.我们的谱是在1645年前后丢失的,而大冶下圻严氏是在嘉靖初年(1522年至1527年左右)迁过去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我们的家谱丢失之前就过去了,所以说他们的谱是比较可信的(这期间,假如没有和别的严姓家族合谱的话)。

十一.大冶下圻严氏家谱里有严公光治的序文,也是可信的。根据严公光治和严公凤山两个人的墓表可以考证出,1522年(壬午)光治公中湖广乡试,1545年(乙巳)弃养归田,1546年(丙午)闲居在家,1547(丁未)年疾作,1548年(戊申)4月离世,期间适逢族中修谱,严公光治的序文乃同年2月刊印。但序文里的正德年号纯属错误记载,正确的时间应该是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戊申岁)4月。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出,大冶下圻严氏家谱要么是嘉靖初年搬过去以后再回来合修的,要么是1548年以后搬过去的。

十二.严公光魁(1500-1583)条目里说其“创业祖居”,“ 逸士篇”里说其“开拓鸿基”,据此推测,光魁公应该是继贤公之后,开创严家塆祖居基业比较重要的一个人物。

可以看出,我们和大冶下圻一支应该有很大的渊源关系。

十三.元顺宗和元顺帝之辨:①孛儿只斤·答剌麻八剌(1264年-1292年),元朝太子真金之次子,元武宗、元仁宗之父。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真金去世,元世祖属意孙子答剌麻八剌为继承人(事实上并没有继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令答剌麻八剌出镇怀州,1292年初,在京去世。元武宗即位后,追封其父真金庙号顺宗,谥号昭圣衍孝皇帝。②元顺帝即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惠宗。之所以又叫元顺帝,是因为明太祖攻打大都时,元惠宗不进行抵抗,仅带部分家眷逃往上都,后又逃至应昌,因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抵抗,“大明皇帝(指明太祖)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顺帝”(元史卷·四十七·顺帝十)。明代修撰的元史中即以明太祖上的谥号称呼。

宋鸣梧,字泰侯,号泰斗,临沂市苍山县向城镇印王山村人,生于万历四年(1576年)九月十七日,病逝于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二日。 宋鸣梧不满二十岁就得中秀才,二十四岁考取举人。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七月,七试不第的父亲(宋日乾),在北京参加完由万历皇帝主持的“廷试”后,不幸突发眼疾病逝在河北新城县(今高碑店市)的一个小旅馆里。他赤足千里将父亲接回后,守墓三年,后继母去世,他再次守墓三年。

万历四十三年(1618年)三月,继母的守孝期刚过不久,宋鸣梧便参加了当年由皇帝主持的“廷试”,并以优良的成绩得中进士。随后,他便被安排在刑部实习。1620年初,被授予行人司行人。

天启(熹宗)二年(1622年),宋鸣梧接受朝廷的命令,赴凉州执行平乱任务。

天启四年(1624年)春,凉州叛乱平息后,宋鸣梧被授“行人”衔。

天启四年(1624年)十一月,在断然回绝了魏忠贤等人的拉拢和腐蚀后,宋鸣梧回到了自已阔别五年之久的故乡临沂。

天启八年(1627年)春,宋鸣梧在休假长达两年多之后,回到了京城。当他听说了杨涟、缪昌期和左光斗的悲惨遭遇后,失声痛哭,义愤填膺,当即决定上书弹劾。在宋鸣梧对魏客一伙的斑斑劣迹,当庭慷慨陈词和执意上奏时,气的天启皇帝怒不可遏,顺手抓起龙案上的御砚便向其砸去,但侥幸竟被其接住。随后,不久便被魏忠贤一伙以主持乡试为名,将其派往万里之遥的贵州。并在乡试结束后的回京途中,又直接勒令其回乡休养,伺机予以处治。

天启八年(1627年)的八月二十二日,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宫懋德殿病逝后,思宗朱由检(崇祯)在皇极殿即位。宋鸣梧在朋友的推荐下,也同一大批遭魏阉一伙迫害,而被削职和流放的官员一起被召回,并由行人司行人改任兵科给事中,诰封征士郎,不久又被提拔为兵垣(都给事中)一职,并在对魏阉一党的“彻底清查”中,专门负责魏忠贤家产的清查和处理事务。因其在查抄中,清正廉洁,一丝不苟,深得崇祯皇帝的赏识。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下旬,于奉天(今沈阳)称帝的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怀着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南侵,作为守城的统领,宋鸣梧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他首先与镇远侯顾肇迹并肩在城墙上指挥作战,号召将士们严把死守德胜门。战斗中,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间歇时,他运筹帷幄,及时向朝廷建言献策,并紧急制定了攻守防御的“十项策略”,敬献崇祯皇帝。崇祯极为重视,先后两次在紫禁城的平台召开御前会议,听取宋鸣梧的守御方略,并与内阁大学士何吾刍,翰林侍读姚希孟、丁进、文震孟等,专门进行商讨和研究,随后予以采纳和实施,战事结束后被加奖服俸一级。随后,便被派往安徽持节封藩,回后再次被升为吏科左给事中和独掌本科大印的都给事中。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针对当时内忧外患、清军不断侵袭和军队人心不稳的状况,宋鸣梧被派往内阁首辅大臣周延儒的军队中做监军,协助周延儒整顿军纪,鼓舞士气,以御外患。来到军队后,他首先组织将士们,利用关外山高路险的有利地形,不断在山间峰口派兵设伏,连连打得来犯清兵,丢盔弃甲,狼狈逃窜。通过几次漂亮的伏击战,宋鸣梧带领明军便有力地打击了清兵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接触,他慢慢地发现周延儒这个颇受崇祯皇帝恩宠的朝廷重臣,竟然也是一个专横跋扈、贪污枉法与大清关系暧昧的奸滑之徒。他一时痛心疾首,伤心万分,当即决定密奏朝廷,予以弹劾。但不知怎么,竟被周延儒察觉。气急败坏的周延儒,暴跳如雷,当即指使手下人反咬一口,并利用朝廷内外的死党和手中的权利,无中生有地对宋鸣梧进行栽赃和责难。崇祯也一时难分事非,面对重权在握的周延儒,为了顾全大局,只有一纸诏令将宋鸣梧贬为河南按察司照磨(文书一类的职务,从八品),调离京城。

崇祯六年(1633年)三月,当时与周延儒同样专权乱政的内阁次辅温体仁,为了争得首辅的权利,而唆使刑科给事中陈赞化,以周延儒“招权纳贿”和污蔑皇帝是“羲皇上”(伏羲氏以前的远古部落的一位平庸无能的领袖)为名,上书弹劾周延儒,并找出了众多的证人作证,致使周延儒无法抵赖。被迫提出辞职,十分狼狈地回到了他的老家——江苏宜兴其后,在温体仁垮台八年后,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再次被起用,崇祯十六年(1643年),被赐自缢而死,并被锦衣卫用铁钉钉住脑门,得到了他应得的下场。

周延儒垮台两年后,已在南京升任尚宝司卿(正五品)的宋鸣梧被再次召回北京,于1635年3月,授予都察院协理院事和左佥都御史(正四品),同时被诰封为中顺大夫。

上任新职后,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实际状况,宋鸣梧先后提出了各种重塑朝廷威望和形象、彻底纠正和消除魏忠贤和周延儒之流的恶劣影响、尽快恢复经济和百姓信心等一系列主张和措施,并严格掌握各种舆论导向,大力弘扬清正廉洁和忠心报国的典型事例,彻底改变和纠正了百姓对朝廷的误解和认识。这在国家百废待兴和社会动荡不安的崇祯初年,无疑起到了不小的凝聚和稳定作用。也充分展示了他的工作才能和大公无私、为国为民不遗余力的人格魅力,从而赢得了朝廷内外的一致赞誉。

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二日,宋鸣梧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于北京府邸,享年只有六十岁。

宋鸣梧逝世后,齐鲁大地的官员和绅士,无不敬仰他的品德和行为,纷纷联名上书,恳求朝廷予以旌表,并请求为其修庙祭祀。

当时,众多的文人墨客和同僚挚友,更无不对宋鸣梧的逝世深表痛惜,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表达自己对一位“忠孝两全”之士的敬仰和怀念。一时,众多的以吟咏和歌颂宋鸣梧的“忠孝两全“为题材的诗歌和文章,纷纷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一部分后被收录在由时任吏部尚书和武英殿大学士的费县人张四知写序的《咏忠孝录》一书中(已失传),但有一部分收录在《琅琊宋氏家谱》中的作品,被保存了下来。其中便有时任吏部考功郎中、后任吏部尚书的徐石麒;时任刑部右侍郎、后升左侍郎的张承诏;时任大理寺卿和南京工部右侍郎、后升任刑部尚书和明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画家和诗人的甄淑;时任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政论家和诗人,后在家乡上海抗清保家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侯峒曾;明代著名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历任光禄寺少卿的俞彦和日照人曲靖府知府焦润生等人的诗词和文章。而俞彦的一首《余夙承公忘分之雅情见乎》五言诗,还被收录在《临沂县志·艺文》中。随后,宋鸣梧被崇祯皇帝追封为正义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正三品)、恩准其“神牌”安放在“乡贤祠”(官办的祠堂)中予以祭拜,并赐“玉祭一坛”和“清修介节”匾额一块,以褒扬里门。

之后不久,宋鸣梧的“神牌”和塑像,又被安放在临沂城中新建的“忠孝祠”中,与王祥、王览、颜杲卿、颜真卿和曾子并称“贤人”,同祠供奉。

崇祯七年(1634年)就任沂州太守的王崇显,也在其后所撰写的《改建忠孝祠升三贤记》(《沂州志·艺文》)中,对宋鸣梧作了很高的评价。

宋鸣梧知识渊博,特别是古文造诣颇深,他的古文作品,大都写得瑰丽多彩,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和同时代的文学家李攀龙齐名,他的作品多数以抒怀为主,而且感情真挚,由感而发,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如现存《沂州志》和《临沂县志》中的《琅琊文社序》、《重修官桥记》、《观察沈公平乱记》、《张宋两氏新创大冶义仓碑记》、《琅琊生祠记》等,共有九篇之多,是临沂史志中古人作品被选编最多的人。

宋鸣梧的作品颇丰,不仅有诗集《琅琊集》还有《家传纂言》(今藏于国家图书馆古文库,共四卷〈刻本〉)、《羲易集成》、《四里纂言》、《漫录纂言》、《诸子》等文集,并在当时都曾被刻版印刷,广泛流传于世,只是现今大都失传。另外,他还有好多文章散见于其他史集中。

宋鸣梧的“忠孝”思想和非凡行为,对他的子孙和后代们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的子孙中,不仅出现了儿子辈的宋之普同样为其赤足千里守孝三年、宋之韩为母(在台州朵避战乱时去逝)赤足千里的惊人之举,而孙子辈的宋念祖宋之普长子,(清)直隶知州、宋瞻祖、宋成立(清)江苏宝应县令、宋名立(清)四川达州知州等,也都是些清正纯孝、名声不错的官吏;而且还有更晚辈的宋澍(清)江南道、京几道监察御史、宋潢(清)司洊擢郎中,兼军需局钱法堂、现审处则例馆、宋开勋(清)河南郾城县令、宋献章(清)扬州知府等,也都各有千秋,有口皆碑,造福一方。其在《沂州志》和《临沂县志》中均有记载。 宋之普,字则甫,号今础,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贾庄乡长新桥村人,临沂明末五贤之一的贤人、东林党重要成员和古文家——宋鸣梧(《临沂县志》、《沂州志》和《临沂市志》均有记载)之长子,崇祯丁卯举人、戊辰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佥都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南明“监国”政权朱以海的首辅大臣和内阁大学士,后降清,被授常州太守,诰封中宪大夫。

宋之普生于万历壬寅(1601年)正月二十三日寅时,卒于康熙已酉(1669年)十一月三十日午时,享年六十八岁。

宋之普少年时,便胸怀大志,勤奋好学,19岁入学,26岁中举人,第二年便中进士,随后选入“词垣”,由庶吉士授礼科给谏,历兵刑二科,晋升到都给事中,后升为太仆寺少卿、都察院检都御史和户部左侍郎。因其深受父亲宋鸣梧的影响,一直是一个行善积德、上行下孝之人。特别是父亲在京去世时,他悲痛欲绝,哭得口吐鲜血,连水都不能下咽,但因母亲邵氏还在,唯恐母亲伤心过度,只好强忍着悲痛。在扶着灵柩回家时,从北京到临沂,千里迢迢,但他像父亲对待祖父一样,赤足跋涉,一路豪哭,无不令路人憾动。把父亲接回家后,为了尽孝,他“泣不见齿,寝不入室,蔬食饘粥”,整整在墓旁为父亲守孝三年。在升任户部左侍郎之后,因看到母亲邵氏年事已高,时常生病,又不能迎接到京城去赡养,他便毅然决然地辞职回乡,在临沂城北的家中学习古人专心孝道。

这时,正是明朝末年,战事不断,大批逃难者纷纷涌到临沂城,宋之普慨然在临沂城南关支起大锅施舍粥饭,以此搭救了无数条生命。而平时受其接济者更是不计其数。

宋之普暮年,虽身处“户庭,而心时时怀利济”,每年都会捐钱捐粮,救济灾民。据记载:“乙亥之秋(1659年),大兵南出,公上豆三千石……戊甲六月(1668年),地适大震,沂州雉堞尽颓,公捐万工粮以助修筑……己酉春(1669年)复出米六百石以赈灾……”而对待乡邻亲戚,他也是“……鲜弗诚敬备至,尤笃首足之爱,而抚兄弟子有如己子,且仁慈为心,视万物为一体……” 因此,被王崇简称之为:“渊才弘茂、雅度亮节、恣性贞实、显允令德、才优底慎、绩著循良、悬车乐道、为善于乡……”

宋之普去世后,沂州不论是官员绅士还是平民百姓,更无不悲痛和惋惜,纷纷向政府请求,将公的神牌供俸在乡贤祠中,随时供人们予以祭拜。 宋日就,字克明,号警铭,山东省苍山县贾庄乡印王山村人,是沂州隐君宋梯的长子,约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崇祯二年(1629年)九月十七日。宋日就一生身体力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兄弟们舍身取义,乐于种田,勤俭持家,赡养父母,从不送礼行贿谋求功名,而在教育子孙方面,却不遗余力,目标远大,尽心竭力地为他们招揽名师,使兄弟们能够丰衣足食,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业。有时老师不在时,他还以自己的博识多才,亲自给学生们讲课,若见他们之中哪一个不专心学习,不惜用棍棒教训。

宋日就自幼年勤奋好学,脚踏实地,不到二十岁,就能写诗作文,颇有文声,被选拔为“替补博士”,在学校众多“生员”中名噪一时,大家还竞相推举他为艺林领袖。

他自万历乙酉(1609)年乡试中举后又来连续考了几次,但都没有中得进士。

当时,他的父亲梯公年事已高,宋日就觉得:“父亲已经岁数大了,我为什么就不能考它个一官半职,用俸禄来赡养他老人家呢?”。于是他决意做官,接受了陕西省西安府富平县令的职务。

当时的富平县,是关中最难治理的一个地方,有众多的疑案,几任县令都没能解决。他到任以后,很快便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很快便把富平县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来,整个富平县还专门为他绘制了图像,供百姓祭拜。

由于宋日就廉洁自律,不巧取百姓一分钱,他更不畏强暴,对地方的种种弊病大力整治,彻底清除了贪官污吏和地痞流氓对富平的危害,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嫉恶如仇,爱民如子,深得富平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无不将其奉为神明,视作依靠。

宋日就的政绩上报后,按照惯例本应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因他秉性耿直,不会趋炎附势,没能得到上司的青睐,仅仅升了个河南龙门别驾(通判)。

宋日就离开富平令时,百姓一个个拉着车辕,躺在路上的车辙沟里,扶老携幼,徒步跋涉,依依相送。退养家乡富平的国相孙公丕扬,也慨然挥笔为其撰写了“德政碑文”,予以褒扬。

宋日就升任龙门别驾后,虽属无足轻重的官职,但他仍没有一丝的懈怠,其爱国爱民之心就像任富平县令时一样。后来他终于被晋升为任王府长史。但此时,宋日就却已对做官和官场中的种种丑恶现象早已心生倦意,因此抽身而退。辞职时,他只坐着一辆两匹瘦马拉的车子,不声不响地悄然回到自己的家乡。一进家门,他就指着自己的行李对迎上来的子弟们说:“你们都可以去检点一下我的行李,可别指望叫我做官带回一大笔金钱来,否则我死后怎能到老林里去见祖宗呢?!”

宋日就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父亲梯公去世,他悲痛欲绝,百般尽孝。父亲丧期过后,他便招收学生和门徒,凡是出自公之门下的人,个个都是成才以后才离开。四面八方的乡邻学子,从不用分什么高低贵贱,只要好学便可投在他的门下。

宋日就去世后,四周乡邻无不怀念他。他的牌位也被放在了乡贤祠里,以供人们祭拜。

宋日就著有《自淑集》流传于世。 宋鸣珂(?-1645),字泰茹,晚号“碧溪居士”,今苍山县向城镇黎丘村人,因其为当时的沂州守卫杨肇基成功平息暴乱“敬献三策”,而被授予莱州府知府。

《临沂县志列传》记其“生具异禀,有泉石癖,岁必远游,游必尽山水之胜,而后返尝。三游苏,五游浙,所交多当时名士”等语。

甲申(1644)年间,改朝换代,民心不归,烽烟四起,宋鸣珂却致力于在自己所管辖的地方,竭力率众抗清。其战报传到京师后,清廷派降将洪承畴率兵入鲁清剿。因洪氏早闻他“忠贞、固执”,随授意部下欲将其活捉。但他临危不惧,一面与南逃的鲁王(太祖十世孙朱以海)联系,一面率众与兵临城下的清军厮杀,但终因寡不敌众和朱明王朝的大势已去,在相貌颇似他的家仆曹节的掩护下逃离莱州城(见《临沂县志曹节传》)。

回到到家乡后,宋鸣珂再次归隐“碧溪”,但每每想起曹节时便激动不已,朝夕希望以死相报,并随即撰书一联“清风无情偏吹我,明月有意不照人”,以此发泄自己对清人的满腹愤懑和怨恨。但却不知怎么被浙江有名的道学先生吕留良得之,他觉得联中太露锋芒,便随意改写成“清风虽细能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的诗句。然而,就是这一改,竟使他于雍正七年(1729)被告发,致使其去世几十年后,仍酿成了被祸灭九族和扒坟戮尸的千古奇冤。

《临沂县志列传》还记述了“闻福王尚在,随杜门扫辙,独居一楼,首不剃发,足不履地,有李、王二夫人皆江南宣城籍,善造纸笔,鸣珂工书画日课数纸,纸尽再将字纸造新纸,故使笔墨皆无光,纸作淡黑色比当世。”等语。

顺治二年(1645)六月,南明“弘光”小朝廷彻底垮台,宋鸣珂大失所望,他发誓要做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拒绝在清朝的统治下生存。他不许家人送水送饭,否则即厉声喝斥。他视死如归,几天几夜水米不进,生生饿死。

然而,在大清国随后二百五十多年的统治里,却没有人敢去赞美和宣扬他这种坚贞和壮烈。因此,在此后的“志书”和“家乘”中,都没有去记载他的这段历史。直到近代所修篡的《临沂县志》,才说他与同邑翰林院检讨孙一脉等人,为“明室未造也节之士……庶碧血丹心不至永埋地下云。”等等。

关于他的著述和遗迹,现在大都已失传和被毁,仅有其亲笔手书的七律《与友人秋别——二首》诗稿一篇和部分书画作品留存于世。 宋之韩,字奇玉,号莲仙,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二月十八日,病逝于康熙八年(1669年)六月二十四日,葬于山东省苍山县大仲村镇寨子村东;明末一代圣贤文人、古文家、都察院佥都御史宋鸣梧次子,崇祯御史大夫、户部侍郎、南明内阁大学士首辅宋之普之胞弟;廪贡生,授东昌学博,因其博学多才深受清康熙皇帝的“才堪效用,力可宣猷”之赏识,而特被敕授为四川泸州通判。

宋之韩与清朝大诗人宋琬交往甚密,并有诗证(分别被收录在宋琬的《安雅堂集)和宋之韩的《海沂诗集》中),但其一生清心寡欲,陶醉自然,虽年少时与兄宋之普一起历经坎坷,但走向仕途后却没有经历太多的大起大落,因此其作品缺乏宋琬式的社会震撼力。但宋之韩一生诗兴执著,作品颇丰,从少年到老年几十载笔耕不辍,先后一共写下了两千多首诗(今保存下来的只有八百余首),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多变,而且诗体不拘,多彩多姿,是一份难得的明末清初的齐鲁、江浙、川陕等其涉足之地的历史画卷,而在咏物抒情上,更是拥有无数的妙语佳句,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感染力,实属难得的好诗。

其代表作有《野老歌》、《万凤窝即事》、《北林墓望东山》、《寿玉叔司农》、《鱼翁》、《望岳》、《苏州道中》、《栈道行》、《再过浣花溪》等。

其清嘉庆版《海沂诗集》今被收藏在国内和日本、美国、台湾等十几家知名的大型图书馆和博物馆中。 宋之郊(1609-1674)年,字万生,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向城镇梧桐村人,明朝崇祯壬午(1642年)举人,曾任沂州府署法曹,后迁任江西省乐平县令;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卒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祖父向高,庠生,父亲宋鸣阳,为廪监生,勒赠文林郎。母亲孙氏,同邑横山(山东省苍山县横山乡横山村)人,廪膳生孙绳之女,崇祯庚辰(1640)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孙一脉胞姐。

宋之郊“少受家训,品学兼优”,“以才名动乡里”,《〈临沂县志〉宋之韩传》中说:“从弟之郊……在官有惠政”。

宋之郊在赣三十年,到清康熙十年(1672年)年前后才告疾归里,乐邑之民皆称“宋青天”。他曾于《家报》中写道:“我做官囊无分文,又怎得汝等之困尔”。他一离任,为后继知县程某,即尽搜刮民脂民膏云能事,逼得县民日不聊生,流离失所者年不下数千人。故邑有歌谣曰“走了个宋青天,来了个连锅端”,以证公民望之重。故在闻宋之郊告归之日,乐民皆求留任。

宋之郊在官期间,先后变卖了自家于南北洛(村名,在峄县境内)土地十余顷为公所用。致使乐民得知后合赠《熙时良牧》、《华封霖雨》等大字牌匾,不远万里送到他的家乡苍山县向城镇梧桐村。

宋之郊善能诗书,少年即被堂兄宋之韩爱重,故存诗多有唱和。如宋之韩题有《家万生兄戊戌〈1658年〉年计偕南归,诗以讯之》一诗句云:“可怜望断苍生眼,何事阿兄著画灰。”似在呼唤他们这些为地方官的兄弟们,应以救民水火为己任。

宋之郊的诗,今存不到二十首,皆状物抒怀,寄以深邃,特别是《和西山舅氏咏鹤》诸作,令人神往。所谓“西山舅氏”即其舅父孙一脉自号“西山居士”。而孙一脉当时于明末甲申(1644年)年国变后,流落异乡,后闻南明小朝廷垮台,毅然投水殉节,如此高风,对他影响颇深。

宋之郊现存笔帖、《家报》等遗墨,其风格草行兼杂,飘逸潇洒,较之“钟王”过之。 宋念祖,字际庭,号敬思,山东省苍山县贾庄乡长新桥村人,明朝崇祯佥都御使宋鸣梧之孙,同朝户部侍郎、南明监国首辅宋之普长子;生于崇祯壬午年(1642年)九月二十三日辰时,卒于康熙丁酉年(1717年)二月二十二日未时,享年七十六岁。

宋念祖天生英伟丰颐,白面美髯,少年即文才洒脱,豪爽风雅,举手投足磊落不凡,气度高致。

宋念祖是由官生授河北安肃县令。安肃地近京师,满汉游民杂处,境内素称难治,宋念祖生性倔强,不畏强权,他到任后以清廉自矢,执法如山照章办事,不仅除掉长期横行霸道的祸害,而且还杜绝了请客送礼拉关系的恶习,为众多的被冤枉者平了反,昭了雪,使安肃县成了当时有名的“平安县、模范县”。宋念祖也由此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皇帝御驾亲征噶尔丹,其奉委办理军需物品,因勤劳任事,成绩显著,为皇上所知,随升广东儋州牧(今属海南省),后皇帝认为其才貌俱佳,可以重用,特晋升其为管理“河工”事务的官员,但因其为官几年中从噶尔丹到广东儋州,千里迢迢,历尽艰辛,积劳成疾,被迫辞职还乡。

宋念祖还乡后谢绝嚣尘,隐居村落,终年不入城市与邻村户外,闲暇则以丝竹怡悦,及至足疾不能履行,只能由几人抬着木车出入家庭中。有时他酒酣兴发,豪论风生,念念不忘当年的豪情壮志。1716年秋,弟弟宋瞻祖自京师归来,他听说后高兴的不得了,瞻祖赶来问候他,但他却只能卧床与兄弟握手言欢,之后便一病不能起,于次年二月二十二日谢世。 宋瞻祖,字绍庭,号缄斋,山东省苍山县贾庄乡长新桥村人,明朝崇祯佥都御使宋鸣梧之孙,同朝户部侍郎、南明内阁大学士首辅宋之普次子;生于康熙癸卯(1643年)十月二十日寅时,卒于雍正十年(1732年)十二月初十日酉时,享年七十岁。宋瞻祖由太学生选授詹事府主簿,转任太常寺典簿,再升光禄寺署正,后遇万寿覃恩,授承德郎,升任大理寺寺正,再升刑部浙江司员外郎,丁内艰服阕补刑部山西司员外郎,后监督富新仓,因看破官场的黑暗和丑恶愤而辞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宋瞻祖七岁丧父,由生母余安人一手抚养成人,十几岁便能支撑门户,操办家务,后因受贪官沂州牧陷害入狱,平反昭雪后,在母亲余安人的鼓励下于四十五岁时才走向仕途进京为官。六十岁时辞官归乡后,宋瞻祖每日里“优游林下,隐迹中村,耕田植树,不入城市”,从没有清闲的时候。他救急救难,为地方和百姓做了不少善事、好事。

宋瞻祖一生好学,尤其沉迷于中华历史文化的研究,就在去世时还在熟读“通鉴”,随书坠地而逝。

宋瞻祖历官五任,于仕途十五年,恪守祖父中丞宋鸣梧家训:“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被后世称为一代清吏。同期史官湖北天门县人唐建中和山西潞安府知府左文言分别为其撰写了传记,详实客观地介绍和评价了他的生平和政绩,现被收录在《琅琊宋氏家谱》中。其详细记录宋瞻祖生平的《缄斋府君年谱》,现被珍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内。 宋名立,字令闻,号补斋,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卞庄镇纸坊村人 ,岁贡生,诰授奉直大夫,历任河南裕州、汝州知州,四川达州直隶州牧署,顺庆府知府;生于康熙戊寅十二月十八日寅时,卒于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十四日戌时;配胡氏,诰封宜人;侧李氏,勒封孺人。

宋名立为官清正,所到之处口碑颇佳,政绩卓著,史书多有记载。

宋名立好学上进,知识渊博,不仅能文善书,还先后组织主持编修了《汝州全志》、《裕州志》六卷、《达州志》等地方志书。其所亲撰手书的“汝州全志序”、“达州志序”和“琅琊宋氏二修家谱序”等,更是文采斐然,字体洒脱,颇具大家风范。 宋澍,字沛青,号小坡,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车辋镇车辋村人;生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十一月二十七日,卒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丁卯十一月十三日,享年五十七岁;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改任吏部主事,擢升郎中,又历任刑科给事中和江南道、京畿道、监察御史,乾隆六十年(1795年),充任湖南乡试正考官,后任陕甘学政;后因病辞职回归故里,其子孙多有仕宦。

宋澍自为官以来“一典试、三分校、一督学、两查仓、两巡城……”政绩卓著,深得朝廷信任和百姓称颂。

宋澍一生博学多才,嗜学如命,好购书籍,注重收藏,古文诗词无一不精,特别是在《周易》研究领域颇有建树,所精心撰著的《易图汇纂》等专著,极具权威,风靡一时。

宋澍去世后,被嘉庆皇帝敕封为中宪大夫,文武百官无不致函或到沂州祭拜。兵部尚书初彭龄更是特为其亲笔撰写了长达两千多字的传文,现藏于《琅琊宋氏家谱》中。 宋献章,字文舫,号蕴亭,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大仲村镇车庄村人,由贡生授光禄寺署正,历任江宁府督粮同知、扬州府知府、诰授奉直大夫、晋封中宪大夫。他生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十三日子时,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九月初七日午时;享年56岁。

道光四年(1824年),宋献章补任四川石柱厅同知,因同他人对调获任江苏江宁府同知,到任后兴修水利、处理积案,政绩斐然。道光七年(1827年),宋献章升任扬州府知府,在任期间他办理乡试、负责供给,工作认真,事无巨细,深受学子的欢迎和上司的称赞。道光十五年(1835年),江淮先涝后汗,百姓危机,宋献章奉旨采购粮食,救济灾民,日夜来往于山东济宁、滕州等地,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因天气炎热和过度劳累,他不慎中暑,回到江南后,因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于府衙内。

清朝皇室家谱:又称《爱新觉罗宗谱》、《清玉牒》。

《爱新觉罗宗谱》共8册,即:星源吉庆、甲册、乙册、丙册、丁册、戊册、己册、庚册。《星源集庆》册为直系皇室册,甲、乙、丙、丁册为宗室册,戊、己、庚册为觉罗册。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

清朝皇室家谱分册目录如下:

一、甲册

1-4: 德宗景,穆宗毅,文宗显,宣宗成,仁宗睿,高宗纯,世宗宪,圣祖仁,世祖章,太宗文 皇帝位下 之子孙。

二、乙册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一子贝勒褚英,第二子亲王代善,第三子镇国公阿拜 之子孙。

三、丙册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古代修家谱怎么知道先祖的?

真正的富贵人家,才会建大的祠堂,然后修家谱,但像我们这些平民,他们可能也是与我们一样,记的也就是自己这几代人而已。古代跟咱们是不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