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同步举行开馆展览,各馆都具有哪些特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3收藏

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同步举行开馆展览,各馆都具有哪些特色?,第1张

首先是中文版囊括了古今中外各种带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资源。既有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籍、青铜器,也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粮票、布票、书籍、报纸、磁带等。总之,只要你能想到的文化载体,基本都是版本资源。学习了版本的定义。

其次是收藏了各类出版物,同时吸收了中国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版画拓片、铭文、家谱、钱币、邮票等。中国国家版博物馆中的“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作为版本资源的历史文化载体,除了众所周知的图书版本之外,在古今中外所有带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资源都可以称为“版本”。新中国成立以来,影视剧数字版和具有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国外精品版。

再者是中文版囊括了古今中外各种带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资源。有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籍、青铜器,还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报纸、粮票,甚至还有磁带、书籍、报纸,甚至健康码的第一行。总之,你能想到的任何文化载体,基本上都是版本资源;版本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也就是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 

要知道的是中国国版博物馆是国版资源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作为中国国版博物馆“一共三点”的分馆之一,西安国版博物馆(中国国版博物馆西安分馆)以中华文明的烙印划分各种载体按功能定位分为十类。版本纳入其中,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版本资源集聚中心、西部区域中心和地方特色版本中心,主要承担中国文化版本的收藏、展示、研究和交流功能。

历史上人口的大迁移所造成的。

这和广东省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说粤语和客家话及潮州话的人,而原来的原住民却少得可怜一样!

迁居移入。

河南 人口较多,迁民移入也是重要原因。

这以明代最突出。

河南经元末战乱,田园荒芜,洪武初年,郑州知州苏琦建议:“招徕耕种,以实中原。

”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廷下令:准许山西丁多地少或有丁无田人家,前往河南、山东、北平耕种荒地。

凡愿意迁徙的,立即“验丁给田”,发给路费、耕牛、种子。

洪武二十五年,负责迁民的李恪回京上奏:往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迁民事情,已经办理完毕。

到永乐年间,又徙山西太原、平阳两府和泽、潞、辽、沁、汾五州丁多田少人家,往北京、河南等处垦田。

据洪洞县《大槐树志》载,凡被迁徙之人无论是何原籍,一概改其籍贯为洪洞县。

据笔者的实地调查,多数 称其先人来自洪洞县。

孟县丁氏家谱记载其始祖丁贵,是明洪武年间由洪洞县迁来。

禹县山货厂 乡赵姓,其“显祖考府君赵公来义之墓”碑称“首自洪洞而迁移河南禹境,此乃兄弟二人,长曰讳来杰,次曰讳来义。

”洛阳七根椽马《马氏家谱》上载,七根椽马来自洪洞,马氏家族因丁多田少外出谋生,临分手时共同协议以何物作为标记,将来相认好作证据,反复商酌,主意不定,见破大门楼有椽七根,遂每户一根作为凭记,七根椽马因此得名。

据淮阳穆氏家谱载,明隆庆六年(1572),“先祖兄弟二人,兄天才,弟永禄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刺林村移民而来,在城内 区落户。

明代迁入开封的 除来自洪洞县外,还有的来自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派兵占领中原后,两次驾临汴梁,1368年10月,他下令“徙北平在城兵与汴梁”12,迁民中除汉族军民外,还有一些居住在北平城内的 军民。

所以至今开封某些 中,仍有其祖先是北京迁来的传说。

4官宦入籍。

宋代,马依译“精历学,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 入中原,厘订历象无差。

世袭侯,与王处讷同时,后家陕西西安府泾阳县永乐镇。

生齿日重繁,科甲联绵,至十一世分迁河南。

十一世祖讳乾,由进士出身,任南阳府知府,以宦籍家新野县,此由陕迁豫之始”,开为官留居河南之先河。

元代, 人的社会地位虽低于蒙古族,但高于其他民族。

因此,元时在河南任职的 不少。

窝阔台汗三年(1231), 人曷思麦里随军伐金,驻军于怀(今沁阳)、孟(今孟县)。

第二年,曷思麦里以败金军于峰山,受命为孟州达鲁花赤,佩以金符。

后来进职为怀、孟、河南二十八处都达鲁花赤,特许“所隶州郡不从命者,承制得籍其家”,其子密里吉又袭怀、孟达鲁花赤。

中统三年(1262),密里吉战死,其子俺撒,孙忙兀带均先后袭为怀、孟达鲁花赤。

曷思麦里祖孙四代在怀、孟为官,其部下有大量 人,其后裔有定居于此地的。

元朝许有壬《至正集》卷53《西域使者哈只哈心碑》载,哈只之孙凯霖葬其祖父母、父母、兄嫂弟侄于安阳。

凯霖“迁林州(今林县)达鲁花赤,升奏议大夫,彰德路(今安阳)总管府达鲁花赤兼本路诸军奥鲁总管府达鲁花赤,管内劝农事。

”这亦说明元时安阳有不少 人居住。

至元五年(1389)九月立的济源《济渎重建灵异碑记》载,赛典赤·赡思丁三子忽辛河南等路宣慰司同知时,修建《济渎灵异碑》。

至元中,赡思丁长子纳速拉丁之孙也列失任怀、孟达鲁花赤时重建此碑,以纪念叔祖忽辛。

忽辛、也列失的后裔留居怀、孟是可能的。

怀、孟州 大姓今有闪、拜、买、丹等。

原河内县(今沁阳、博爱) 中闪姓是大姓,是赡思丁的后裔,赡与闪字谐音。

沁阳县城北大寺万历十一年《重修 寺碑记》载:“我怀有 寺旧矣,或云创于元至正间。

”这说明 官宦家族至迟在元末就已在豫北建立庄园、落籍久居了。

在禹州,元世祖中统四年,“ 人阿合马领诸路转运使。

以河南钧、徐等州俱有铁冶,请给授宜牌,以光鼓铸之利……阿合马奏以礼部尚书马曰合乃兼领已括户三千,光煽铁冶,岁输铁一百三万七千斤,就铸农具二十万事”。

这些括户三千定居于此,也是今之 的先民。

特别有趣的是当地 中有冶、铁、卢三姓,恰似冶铁炉之音。

元代尚有 入任官留居河南事例。

如至元十八年, 人阿老瓦丁奉命赴南京(今开封)屯田,二十年(1285)任 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副万户;赡思丁长子乌马儿任陈州达鲁花赤;马合木是浚州达鲁花赤;买奴任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使。

明清两代,为官落籍的现象仍有。

根据睢县 刘氏祖谱载:“后传讳颜公于明洪武初年以锦衣卫指挥使来睢,遂为我刘氏来睢之始。

”清初山东 人闻富喜出任南阳镇台游击而落籍镇平闻家营,后迁入方城县闻岗,其后人闻远又曾出任过新野县守备及芜湖协镇,至今闻姓家族在南阳、镇平、沈姓“祖籍江宁上元县,明徙大姓实畿辅,随成祖至燕,隶属顺天大光籍。

至清宦游河南,遂定居洛阳。

5经商入居。

这也是河南 人口较多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

唐时已有蕃客在豫经商。

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载有开封 经商事:开封的“万岁山大洞数十,其洞中皆筑以雄黄及炉甘石,雄黄则避蛇蝎,甘石则天阴能致云雾,郁如深山穷谷。

后因经宦折卖,有 者知之,因请买,凡得雄黄数千斤,炉甘石数万斤。

”济源县袁姓,族谱系北京香椿胡同人,因经商于明代迁居开封东大寺,再迁沁阳水南关,清初落脚到济源县庙街镇下街村。

镇平县水姓,因经商在明代由陕西谓南县良天坡迁居镇平县东柳泉北水沟村。

开封马豫光鸡鸭店的马家是清末来自南京。

开封市中心牲口市一带“马客伙”中,有不少是经商来开封的陕甘人后裔,还有的来自北京、天津、沧州、正定、大名、保定、山东和安徽等地。

山东济宁市和菏泽市的沙马海地方的皮毛业和皮革业很有名,不少当地手工业者移居河南东部经营皮毛业和皮革业。

洛阳油坊马《马氏家谱》载曰:“马氏之先,出于陕西扶凤县,自明朝初经商于洛,因家焉。

”南阳县黄台岗乡小陈寨村的陈姓,原是陕西渭南县龙井村人,清康熙二年(1663)以“芪黄为业,贸易于豫宛。

”近现代因经商入居河南的 也不在少。

元代东迁的 人是河南 的主要来源。

河南 人口在1953年时为378792万人,1964年为479443万人;1982年为730282万人,占河南少数民族人口的9125%,占全国 人口的1072%;1990年868970万人,占全国 人口的1011%。

河南 人口增长率相对较大,自 1964--1982年的18年间, 人口增长了5232%,比同省汉族人口增长率高出451%;1982--1990年,河南 人口增长率虽明显减缓,但186%的增长率亦是不容忽视的。

河南 大分散、小聚居分布于河南十七个市/地的村村落落。

1990年河南省 人口在1万以上的县市有25个,5千至1万的有20个,1千至5千的有46个。

河南 又集中分布于豫东和南阳盆地,仅周口、许昌、南阳、商丘四个地区,即拥有全省 人口51%。

郑州市、开封市和洛阳市等省辖市也是 人口分布较多的地方。

1990年因 聚居而定为少数民族行政区划的有郑州市管城 区(辖区 19079万人)、开封市顺河 区(18431万人)、洛阳市瀍河 区(09070万人);襄城县颖桥、临颖县繁城、项城县南顿、沈丘县槐店、睢县、宁陵县城关、淮阳县城关、太康县城关几个 镇;叶县马庄、郏县姚庄、封丘县荆乡、禹县山货、民权县伯党-胡集、西平县蔡寨、洛阳市郊区廛河等几个 乡。

河南 人口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为历史原因,或为经济原因。

1地处要道。

河南地处中原。

唐宋时期位置特殊,洛阳是盛唐的名城,开封是北宋的都城。

横贯东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把中阿商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河南是重要物资交流中心。

而多由 人和波斯人经营的香料行也大都集中于此。

近年来,在河南的一些唐墓和遗址中出土了 、波斯金银货币和其他外币,就证实了此点。

他们聚居的点称作“蕃坊” 由于各国客商云集洛阳,致使唐朝的河南有不少“胡商”和“蕃客”,这从北宋李盼等所撰的《太平广记》卷402《李勉》条及卷28《郗鉴》条中,可找到佐证。

《太平广记》卷28载唐代的牛肃在天宝五年(746)见到“胡商”在开封卖药。

卷420又载,开元初(713~714年)、浚仪(今开封西北)县尉李勉任满游广陵,在睢县遇到一有病的年老波斯商人,称在此经商已经20年。

宋人张知甫的《可书》中载一蕃客来开封售真龙涎香。

北宋时,大食、波斯诸国的 商人、学者、使者、宗教人士纷纷到中原开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今来大食诸国蕃客,乞往诸州及东京(开封)买卖”(《宋会要稿》职官44)。

宋朝和大食、波斯等 国家关系密切,来往频繁,这在《宋会要稿》蕃夷四、蕃夷七、《玉海》、《宋史大食传》等书中都有记载。

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至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的148年中,仅大食人就来朝贡46次。

宋王朝对对大食、波斯诸国 东来或要求定居者都给予适当的安排(《咸阳王抚滇功绩》)。

据安徽安庆和湖北襄樊《马氏族谱》记载:马依泽,西域鲁穆人,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入华修历(历法),越二年书成,经王处纳(北宋人,宋太祖时,上新历二十卷,拜司天监卒)上之,授钦天监监正,世袭候爵,后定居陕西省泾阳县永安镇,成为巨族。

至第十一代马乾玑,号枢仪,南宋宁宗庆元丙辰(1196年)进士,于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四月十二日任南阳府知府,遂入籍河南新野县,新野县至今仍有马乾玑的后裔。

安庆、河北省中部、湖北等地有的马姓 是由新野迁出的。

江苏省 教协会的梁全智先祖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从西域古教之地来到汴京(开封),做金疮科御医,皇帝赐其始祖姓梁名柱,二代以后转入地方,成为开业学医,御赐堂号“滋德堂”。

据载, 二十六世孙、中亚布哈拉教主苏菲尔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率亲属部众假田猎入贡京师。

神宗大悦,散本部护卫五千三百余人,农种秦淮泗之间,然后建寺立师,教理始著”。

南宋人周密《葵辛杂识》中记载,汴京的“万岁山大洞数十,其洞中筑以雄黄及炉甘石……后因经官折卖,有 者知之,因请买,凡得雄黄数千斤,炉甘石数万斤”。

元时, 人“柄用尤多,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名域区邑必居其津要,专其膏腴。

”到了近代,由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的开通,河南交通地位提高,吸引了大量的 在交通要道处聚族而居。

如郑州市是两大铁路的交汇点,人口继续增长,到解放前夕,仅城内 已近7000人,聚居点已由明清以来的少数几处扩大到北下街、 寺街、丁光里、河东街、河阳街、城南路西段、南顺城街、阜民里等多处。

豫东及鲁西南各县的部分 迁居商丘朱集火车站。

民国六年(1917)数十户 集资赁房建立 教堂。

抗战时期,由于战乱,商丘车站附近的 逐渐增多,又形成一个 聚居点。

2屯田落籍。

元祖至六十八年(1281年)诏令“括 炮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京(开封)屯田”《元史世祖本纪》。

造炮专家、宣武将军、管军总管阿老瓦丁率炮兵进驻开封一带,今开封的“ 寨”就是当年 炮手屯田处之一。

距开封四十里的“荆”(现名荆乡 乡,属封丘县管辖,原属开封县)也是 聚居地, 李姓有“军李”和“民李”之分,“军李”系元代屯田的军人,而“民李”则是明洪武初年由北京宛平县而来。

元代的嵩州(州治今伊川县)也是 人的一个屯田区。

据《敕赐伊川书院碑》载、伊川书院的经管人勖实戴在嵩州担任 炮手总管兼领屯田,“此勖实戴殆为 人而屯戍河南欤”。

巩县的“ 凹在县西南三十里,元时牧马之地。

”该地以 命名,显然曾有 人在该地屯田牧马,后来发展为 一个聚居点。

元时南阳府之设立,在至元八年(1271),“以唐、邓、裕、嵩、汝五州属焉。

”南阳府的屯田数为“田一万六百六十二顷七亩。

” 人为屯田总管,此地的 定然不少。

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在洪武年间(1368~1398年),南阳尚存61屯,其中石桥屯、瓦店屯、玉池坡(即黄池坡)等12屯,至今仍是 聚居之地。

明朝建文帝时任兵部尚书的铁铉,就是元朝时居住在邓州市的回人后裔。

《元史》卷一九、成宗本纪,大德元年(1297年)十二月记载:哈喇鲁军士在襄阳、南阳等地屯田。

大德五年十月记载:畏 人在南阳屯田,这些畏 人后来有一部分融合于 之中。

葛逻禄是突厥之一支,有谋落、炽俟、踏实力三姓,唐初属薛延陀,后属西突厥乙注车鼻可汗,唐平乙注后,归唐。

657年唐以谋落部为阴山都督府,炽俟部为大漠都督府;踏实力部为玄池都督府,后又分炽俟部一部为金护州。

天宝中,助回纥攻后突厥,强盛后取代突骑施占有西突厥故地,统治七河流域,建牙于碎叶城(在楚河南)。

759年曾与吐蕃、白服、突厥连兵攻回纥后失败,一时在漠北、西域形成回鹘、黠夏斯、吐蕃、葛逻禄、大食五国争斗的局面。

840年漠北回鹘汗国亡,大部分西迁,其中十五部进入葛逻禄境内。

十世纪中叶,葛逻禄与回鹘/回纥联合建立喀喇汗国(黑汗国)。

十二世纪初,葛逻禄及其黑汗国服属于西辽,后改名哈喇鲁/哈剌鲁,降元。

葛逻禄是突厥诸部中最先接受 教的部落。

从淮阳到沈丘一带,为 ·阿丁率 人屯田所在,沈丘县槐店镇老 寺有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的建寺碑可证此事。

明代河南亦有 屯田。

封丘县荆圪村(今荆乡) 李姓来源有二,但不是一,一为“军李”,系元代屯田的军人;一是“民李”,系明初民屯。

这些屯田的 人,有了安定的生活条件,不再流动和漂泊,形成一个个 聚居点。

现在,河南仍有不少地方冠以“ ”二字者,如开封西部的“ 寨”,南阳的瓦店屯、石桥屯、黄池陂屯、界中屯、泉庄寺屯等地,仍是 较为集中的地方。

说明河南 人口较多是有历史渊源的。

历史来源

「干」源出:

1、以国为姓。古代有干国(在江苏扬州一带)。春秋时被吴国所灭,国人便以国名为姓,遂成干氏。

2、春秋时,宋国有一大夫干犨,他的后代子孙以他的名字中干字为姓,亦称干氏,成为干姓的一支。

3、周武王之子邗叔之后,本作邗 ,后去邑作干,成为干姓。

4、以邑为姓。《姓氏考略》记载:吴有干隧之地,故多干姓,殪以邑为氏。干隧,战国时地名,越王擒吴王夫差之所,在今江苏吴县西北。

5、北魏 干氏改为干氏。见《魏书官氏志》。又三字姓厘若干氏改为干姓。

家族名人

干宝:晋代人。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所撰《搜神记》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干吉:三国时代人。相传从一仙翁那儿学得道家经典,能治疗百病,祈神求雨。

干桂:明代顺天人,正德年间中进士,官至督御史,政治严明,所官之处,豪强不敢妄为,威风收敛。

干祖望:1912年9月出生,教授。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系中医耳鼻喉科奠基人创业者之一。主要贡献:无间断临床66年(未退休)。治疗慢性咽炎、增生性喉炎有效率95%以上,治愈率85%以上。第一个人发表报导“喉源发性咳嗽”、“多涕症”。一个人包干办了“中医耳鼻喉科师资班”五期(全国共十期)。带出中医耳鼻喉科专业临床医师160名左右。1991—1994年第一期全国500名老中医继承工作运动中带了两名、成绩列江苏之冠、全国前茅。1990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国际培训交流中心主办一班一人主讲及主持的“国际中医耳鼻咽喉科短期班”一期。学生来自美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全国第一个人于1951年上海市松江县“城乡第四联合诊所”亮出中医第一个耳鼻喉科牌子。中医第一本《中医耳鼻喉科学》在1955年《新中医学》发表,长期连载公世。中医耳鼻喉科病以现在临床病来计算,2/5付之缺如,在20—30年予以补缺添加使其完整而能在临床上可应付。主持的南京中药学大学附院耳鼻喉科为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唯一的“建设中心”。在中医传统理论中深入开辟了不少新的论点及治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建国40年中医科持成就》的“耳鼻喉科”(422-434)中有忠实的反映。重订三因学说。四诊八纲扩展为五诊十纲。设计出“辨证公式”,填补了千年空白。把病因病机学,设想出“中介症”学说,用以弥补传统的笼统与固定化。追踪孙思邈的中西医结合手法来做中西医结合工作,已有20多年。代表作有:《孙思邈评传》、《干祖望医话》、《耳氏鼻咽喉口腔科学》、《干祖望医案》。主编或副主编的有《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等5种;与人合作的有《中医学概论》等14种;已发表论文百多篇;小品医话四百多篇;1981—1988年在全国(包括台湾)公开发行的医刊杂志上刊出全国医界对干氏的治学精神、思想体系、学派风格、临床教学经验的探讨、研究、总结、继承、评议的文章104篇。1985年获江苏省人民 “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状及奖章;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奖”及证书。

干季良:男,1941年12月生,浙江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医学院 。第二医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教授,美国纽约科学院委员、韩国仁济大学客座教 授,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委员会委员。擅长肢体淋巴水肿性疾病的诊治,微波烘疗作为一项新 疗法曾在《健康报》等报刊杂志广为报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课题的实施 ,其中丝虫病细胞免疫紊乱与淋巴丝虫病因果关系及其调控实验研究课题于1997年通过 上海市教委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次出访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参加学术交流 并作专题学术讲座。在美国、欧洲的整形外科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国内有关杂志发表 论文20余篇。曾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

干将:春秋末年吴国 庐时人。著名冶金匠,工于铸剑。吴王曾命他铸造宝剑。三年,铸成雌雄各一,雄为干将,称为吴干之剑 。

干奕--元朝时北庭人。其祖畏惧孙儿归元,世居永昌。干奕历官平章政事,廉明典重,通达治体,政绩显著,皆有令闻。

干道冲:据《康熙字典》记载,《万姓统谱》见《姓苑》,宋时西夏有干道冲,其先 从夏主迁兴州,世掌夏国史。其通五经,官至中书宰相。元有干勒忠,习识女真契丹字,通法律,官至同佥枢密院事。

干大文,女,1951年2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汉族。现任航天职大教师,讲师职称。1970年至1973年8月在安徽颖上陈桥公社金元大队务农,兼生产队会计。1976年8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1976年至1978年在上海广播器材厂工作,1978年至今在上海航天局教育中心从教。担任过于部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工程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独立承担开设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职业道德、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授课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独立完成了哲学、职业道德、应用文写作和语文四种讲义的编写工作,在1996年被学校评为讲义质量水平全校第一名。在此其间,曾于1980年至1981年在上海市委党校哲学专业进修;1985年夏参加中央党校哲学教师进修班学习;1986年至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政教系行政管理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先后在1998年11期《教学与管理》上发表《寻求板书设计与教学效果的最佳组合》被多家国家级大型理论文集所选用,获优秀论文奖;在《中国学校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3期上发表《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获优秀论文二等奖成爱、严、恒——班主任的金钥匙》已在《中国学校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4期上发表。

干姓寻源

黄帝联盟有寒部落,寒哀为黄帝驾御马车,为寒氏族始祖。“寒”“干”古通,“寒哀”又称“干类”。黄、寒两族通婚,嫁女黄帝子青阳生子少皋。夏时,寒浞被伯明氏所逐,投东夷族后羿为相。但寒浞“行媚于内,取贿于外,愚弄其民”,乘后羿毫无防备,杀羿夺权。封子浇于过(今山东掖县),封豷于戈。后,夏朝中兴,少康灭浇于过,少康子后杼又灭豷于戈。寒人分干、戈两族,干即盾,可见寒部落勇武及精于制造干戈的技术。今山东潍县,原叫寒亭,古寒国所在。

寒被夏灭后,族人南迁,商末迁至徐州至江西,故寒(干)郡望出颖川郡、浔阳郡,徐州有寒山,东有赣榆县。江西有赣江。商代,干为商之属国。干国因其人善制盾、用盾,又擅长于干栏建筑,故以干为国、为姓。周代中叶后,干国由徐州南迁临淮,“干,国,在临淮,出宝剑。盖为莫邪,洞鄂之形也。”干立国于临淮,故加邑旁作邗。临淮,今江苏泗洪。干国再南迁江苏扬州,后为吴所灭,吴、干之战战争相当残酷,“昔者吴、干战,未龀者不得入军门。国子摘其齿,遂入,为干国多。”就是说为参加抗吴,年幼者提前凿齿以表成年。

干国亡后,一支留于临淮、邗等地,后并入宋,为干姓,郡望出于荥阳郡、颍川郡。宋有大夫干犨,汉有蜀尉干献、京兆尹干已衍,吴有军师干吉,晋有将军干瓒、散骑常侍干宝(新蔡人)。

一支南迁姑苏寒山,融入吴,称干吴。邗虽为吴灭,仍有干人留居,“吴有干隧之地,故多干姓”。干隧,是邗都之隧道,或曰邗沟——运河,“吴城邗,沟通江淮”。干将为干人之裔,铸剑工艺精湛,犀利异常。越灭吴,干吴转为干越。南迁江西余干的干人与越人、越章人、扬越人融合,也成为干越。最后融入汉族。明代江西新干(淦)县有干姓,为大族,如高淳教渝干凤,孝子干显思,康熙时贡生星子县人干特。

干人一支没与越人结合,体格高大,称为赣巨人,居枭阳,今鄱阳县西。赣人之后为赣姓。

迁徙分布

干姓望族居颖川(今河南长葛、许昌一带)、荥阳(今河南荥阳县)。 《郡望百家姓》上记载:干氏望出颖川郡。《姓氏考略》上记载:干氏望出 阳、颖川。 1、荥阳:三国魏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分河南郡一部设置荥阳郡。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即郑州地区。 2、颖川: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郡。相当于今河南省许昌一带。 三、郡望堂号 良史堂:晋朝人干宝博览强记,做散骑长侍,著《晋纪》,求实存真,人称良史。

地望分布

河南省郑州及许昌一带

岳姓家谱文献家乘谱牒:

1武忠王岳飞年谱:

宋崇宁二年癸未二月十五日王生。

宋重和元年戊戌王十六岁,娶夫人李氏,宣和元年己亥十七岁。

宋重和二年庚子十八岁。

宋重和三年辛丑十九岁。

宋重和四年壬寅二十岁,应真定抚募从军,父卒还汤阴。

宋重和五年癸卯二十一岁守制。

宋重和六年甲辰二十二岁保魏王家墅。

定军。

宋重和七年乙巳二十三岁。

宋靖康元年丙午二十四岁,见康王于相州,补承信郎,转秉义郎,隶宗。

留守。

宋靖康二年五月为建炎元年,丁未二十五岁,历转武翼郎,康王即帝位于南京,上书忤汪黄夺官,诣张招抚充中军统领,借补武经郎,从王彦渡河,独进兵至太行山,复归宗留守,为统制。

宋建炎二年戊申二十六岁,从闾勍护陵寝,隶杜充,以奇功转武功郎。

宋建炎三年已酉二十七岁,累迁武德大夫,英州刺史,杜充还建康与俱归,独领所部驻广德境中。

宋建炎四年庚戌二十八岁,屯宜兴,赴建康,迁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州镇抚使。

宋绍兴元年辛亥二十九岁讨李成,江淮平,加神武副军统制,留洪州授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

宋绍兴二年壬子三十岁,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讨曹成,岭表悉平,授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屯江州。

宋绍兴三年癸丑三十一岁,平虏吉诸郡盗,授镇南军承宣使,充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

宋绍兴四年甲寅三十二岁,兼荆南制置使,复襄汉六郡,移屯鄂州行营,因除清远军节度使,兼湖北制置使,封武昌县开国子监,解卢州围。

宋绍兴五年乙卯三十三岁,入觐,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进封武昌郡候,升都统制平扬公加检校少保,公还军鄂州,除荆湖襄阳路招讨使。

宋绍兴六年丙辰三十四岁,入觐,移军襄阳以图中原,改武胜定国军节度使,除宣抚副使,居母忧,抚榇葬庐山,起,复宣抚湖北京西,节制河北路,复西京州县。

宋绍兴七年丁巳三十五岁,入觐,拜太尉,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扈,从幸建康,奏乞解兵柄,终丧服归庐母墓,侧诏还职,以舟师驻江州。

宋绍兴八年戊午三十六岁,还鄂州,赴行宫见皇太子。

宋绍兴九年己未三十七岁,授开封府。

宋绍兴十年庚申三十八岁,授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收复河南郡县,分遣将佐,并复西京河北诸州,进军朱仙镇,葺治诸陵寝,奉十二道金字牌班师。

宋绍兴十一年辛酉三十九岁,除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十二月二十九日为秦桧所害。

</B>

2岳氏家谱:

</B>

之序

</B>

考诸人文蔚起之家,必钟山灵之气,福寿绵延之族,端赖德教之光,文武栋梁之才,须俱天赋之资,今昔昭然,历历不爽是以天道无亲,惟善是辅,积德者流自长,实至者名必归,成功者望自高,得人者事竟成,即能光于前,复克裕于后者,斯人不多得焉。

盖闻,树高千丈不离其本,水流万里不离其源,水源远者其流自长,树根深者其叶自茂,积德厚者子孙必昌,乡邻和者其品自高为人子者当思木本水源,须尽慎终追远,追远溯始尤以设谱为最佳。

家谱之设,原以追溯本源,明晰宗支,有谱牒以论世知人,分亲疏,识支脉,辨善恶,明是非,晓功过,详得失,承其美志景仰,增梓里之辉,补史乘之阙,赢合族愿,博得孝心,非独缨簪科甲之盛,赖以昭垂于来兹,而列祖列宗之积累,无不发潜德幽光于奕叶者,亦与之琨耀人间。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则无以考治世,家无谱则无以方兴家此风化之所关,人伦之所系也,族之有谱所以收族,收族则敦宗,敦宗则敬祖,敬祖则木本水源之恩与世俱长,与日增辉,然子孙缉缉,瓜瓞绵绵之志由然不能已者,虽济济门子,遥遥荜胄受宗族高祖矩镬,而昧昭穆之次序,实属甚憾,省世有言曰,培其根者枝必茂,善其源者流自长,所以人之有祖宗,若树之有根,水之有源也。

古往今来,凡国臣人子,无一不追溯其始,但沧桑变迁,今昔殊致,谈何容易,虽先祖德泽广隆功显国史,而留传史料寥若星辰,其珍贵章节,渺难再得,仅此数年之积,心血之晶,分条缕析,汇集成谱,可崇祀典慰先灵,倡功德,兴家业,以启昭彰后世。

后嗣名讳:

</B>

承祖宗之教诲,遁五行之推理,经族中之研讨,因姓选字,从其本意,寓意,广意,引伸意占辈,以辈份定位,今将岳氏门中世系名讳开列于后,以启世代遵从:“山川鸣锺培树奇含颖信怀鼎甲志鑫煜珍卓启宏寰宝兆春晓焕广宇“

中华结2009-05-07 09:36家谱文献:1武忠王岳飞年谱:

北宋徽宗赵佶崇宁二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三年,公元1103年3月24日),农历2月15日生。

北宋重和元年(辽乾统十六年,金太祖完颜旻天辅二年,公元1118年),十六岁,娶夫人李氏。

北宋重和二年(宋宣和元年,辽乾统十七年,金天辅三年,公元1119年),十七岁。

北宋宣和二年(辽乾统十八年,金天辅四年,公元1120年),十八岁。

北宋宣和三年(辽保大元年,金天辅五年,公元1121年),十九岁,应真定抚募从军,后父卒,返还汤阴。

北宋宣和四年(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二十岁守制。

北宋宣和五年(辽保大三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二十一岁,率军保护魏王家墅。

北宋宣和六年(辽保大四年,金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二十二岁。

北宋宣和七年(辽保大五年,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二十三岁,宋、金联手灭辽国。

北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公元1126年),二十四岁,见康王赵构于相州,补承信郎,转秉义郎,隶宗。

留守。

北宋靖康二年(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金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二十五岁,历转武翼郎。金灭北宋,康王即南宋帝位于南京,上书忤汪黄夺官,诣张招抚充中军统领,借补武经郎,从王彦渡河,独进兵至太行山,复归宗留守,为统制。

南宋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二十六岁,从闾勍护陵寝,隶杜充,以奇功转武功郎。

南宋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二十七岁,累迁武德大夫,英州刺史,杜充还建康与俱归,独领所部驻广德境中。

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二十八岁,屯宜兴,赴建康,迁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州镇抚使。

南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二十九讨李成,江淮平,加神武副军统制,留洪州授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

南宋绍兴二年(金天会十年,公元1132年),三十岁,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讨曹成,岭表悉平,授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屯江州。

南宋绍兴三年(金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三十一岁,平虏吉诸郡盗,授镇南军承宣使,充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

南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公元1134年),三十二岁,兼荆南制置使,复襄汉六郡,移屯鄂州行营,因除清远军节度使,兼湖北制置使,封武昌县开国子监,解卢州围。

南宋绍兴五年(金天会十三年,公元1135年),三十三岁,入觐,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进封武昌郡候,升都统制平扬公加检校少保,公还军鄂州,除荆湖襄阳路招讨使。

南宋绍兴六年(金熙宗完颜亶沿用金天会十四年,公元1136年),三十四岁,入觐,移军襄阳以图中原,改武胜定国军节度使,除宣抚副使,居母忧,抚榇葬庐山,起,复宣抚湖北京西,节制河北路,复西京州县。

南宋绍兴七年(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三十五岁,入觐,拜太尉,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扈,从幸建康,奏乞解兵柄,终丧服归庐母墓,侧诏还职,以舟师驻江州。

南宋绍兴八年(金天会十六年,公元1138年),三十六岁,还鄂州,赴行宫见皇太子。

南宋绍兴九年(金天会十七年,公元1139年),三十七岁,授开封府。

南宋绍兴十年(金天会十八年,公元1140年),三十八岁,授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收复河南郡县,分遣将佐,并复西京河北诸州,进军朱仙镇,葺治诸陵寝,奉十二道金字牌班师。

南宋绍兴十一年(金天会十九年,公元1141年),三十九岁,除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农历12月29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被赵构、秦桧、张俊、万候卨等合伙害死。

2四川忠县岳飞之子岳震后裔:

岳必见,字念四,据汤阴《岳瓜庙志·大城县世系》记载:岳必见,又名岳珍,为岳飞之孙,岳震四子。南宋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宋理宗皇帝赵昀追封岳飞之三代及部下六将时封他为迪功郎。长子岳必见,封为承直郎,次子岳觉,封为迪功郎。

岳必见之子岳遒生三子:长子岳之远,清顺治年间三原县岳映斗,号朋海,为岳之远后裔,官翰林院学士。三子岳之化,未仕,隐居麻城。二子岳之正,宋理宗时贡士,授官四川蓬州判官,升南江知县,在任九年,元兵起不能归,留居南江,为南江县岳氏始祖。

后传到十九世孙岳贞,字石齐,封朝议大夫,生八子:长子岳越、封中宪大夫,次子岳广,字平公,考授同知,三子岳康,字伯和,太学生,四子岳度,字伯宪,号文江,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学士,五子岳纶,字仲方,号山公,科举人。六子岳兆元、七子岳维、八子岳经,均为国学。

清顺治年间,二十世孙岳伯岱、岳伯聚兄弟,迁居川东地区忠县白石乡,现散居忠县两河、三江、里仁、高洞、倒关、凌云等四十五个乡,占全县的一大半数乡均有岳震后裔约三千人。

还有散居在邻近的石柱乡的,也有二千余人,均为岳震后裔。四川忠县八德乡党委书记岳宁汉为岳飞二十八世孙,现年五十一岁,家居忠县倒关乡柳塘村七组。

3家谱:

江苏宜兴唐门岳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始修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清)岳肇鹏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全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南汤阴宋岳忠武穆王世谱一卷,明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注:卷端作《岳氏世谱》。

湖乡资沩岳氏族谱,(清)岳青炳修,岳最杰纂,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浙江嘉禾岳氏宗谱四卷,首一卷,附庆馀录一卷,(清)岳鸿逵等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嘉禾岳氏宗谱六卷,首一卷,附金陀祠事录八卷,(清)岳鸿逵等续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南岳氏家谱二卷,首一卷,(清)岳喜德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湖北广济岳氏宗谱十四卷,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广济县文物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图书馆。

江苏丹阳曲阿培棠岳氏宗谱二十八卷,首四卷,首修于明朝末期,(民国)岳信渭主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丹阳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兰溪岳氏宗谱三卷,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水阁乡塘边贾里村。

岳氏族谱,始撰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1981年十九世孙岳祥生、二十二世孙岳启俊等续修,铅印本,分统谱和族谱。现被收藏在河南省郑州市档案馆。

岳氏族系大典,(现代)岳占州主编,正在征集编纂中。原稿汇集地在河南省登封市岳窑村岳飞第三十二代传人岳占州处,地址在河南省登封市嵩阳商场东一街6号,电邮为:[url=mailto:yueshiyijiaren@126com]yueshiyijiaren@126com[/url]。

4家谱简介:

序:

考诸人文蔚起之家,必钟山灵之气,福寿绵延之族,端赖德教之光,文武栋梁之才,须俱天赋之资,今昔昭然,历历不爽是以天道无亲,惟善是辅,积德者流自长,实至者名必归,成功者望自高,得人者事竟成,即能光于前,复克裕于后者,斯人不多得焉。

盖闻,树高千丈不离其本,水流万里不离其源,水源远者其流自长,树根深者其叶自茂,积德厚者子孙必昌,乡邻和者其品自高为人子者当思木本水源,须尽慎终追远,追远溯始尤以设谱为最佳。

家谱之设,原以追溯本源,明晰宗支,有谱牒以论世知人,分亲疏,识支脉,辨善恶,明是非,晓功过,详得失,承其美志景仰,增梓里之辉,补史乘之阙,赢合族愿,博得孝心,非独缨簪科甲之盛,赖以昭垂于来兹,而列祖列宗之积累,无不发潜德幽光于奕叶者,亦与之琨耀人间。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则无以考治世,家无谱则无以方兴家此风化之所关,人伦之所系也,族之有谱所以收族,收族则敦宗,敦宗则敬祖,敬祖则木本水源之恩与世俱长,与日增辉,然子孙缉缉,瓜瓞绵绵之志由然不能已者,虽济济门子,遥遥荜胄受宗族高祖矩镬,而昧昭穆之次序,实属甚憾,省世有言曰,培其根者枝必茂,善其源者流自长,所以人之有祖宗,若树之有根,水之有源也。

古往今来,凡国臣人子,无一不追溯其始,但沧桑变迁,今昔殊致,谈何容易,虽先祖德泽广隆功显国史,而留传史料寥若星辰,其珍贵章节,渺难再得,仅此数年之积,心血之晶,分条缕析,汇集成谱,可崇祀典慰先灵,倡功德,兴家业,以启昭彰后世。

后嗣名讳:

承祖宗之教诲,遁五行之推理,经族中之研讨,因姓选字,从其本意,寓意,广意,引伸意占辈,以辈份定位,今将岳氏门中世系名讳开列于后,以启世代遵从:“山川鸣锺培树奇含颖信怀鼎甲志鑫煜珍卓启宏寰宝兆春晓焕广宇“

克[克,读音作kè(ㄎㄜ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夷王之臣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克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西周时期,克接受周夷王姬燮命令,圆满地完成了派他到各地巡察的任务,因而周夷王赐给克氏一套青铜器皿,有“镈”、“鼎”、“盉”、“罍”等,并命名其中的青铜乐器“镈”为“克镈”。

鼎,既是烹煮荤馐的用具,亦用以体现贵族身份,周礼所制:王九鼎,公七鼎,侯五鼎,伯三鼎,君一鼎;盉,用来温酒和调和酒的浓淡;罍,是盛酒的容器,也可用来做盥洗用具。

“克镈”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出土于陕西岐山扶风法门寺任村,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收藏家张翼购于北京琉璃厂。以后,“克鼎”、“克盉”、“克罍”等陆续出现在世人面前。其中的“克镈”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物,是研究周王朝政治制度、经济特色和铸冶技术的重要史料,目前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克镈”是当今存世最古老的铜镈,其形呈椭圆形,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西周王朝的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常将它同编钟、编磬相配合使用。其特点是环钮、平口、器身为椭圆形或合瓦形。镈顶有钮,两旁的扉棱用镂空的夔纹装饰,下连镈侧。镈身饰头部向下夔形龙纹饰,绊带上间以方形乳钉,镈身下部铭有金文十六行七十九字,记述了克的功绩和这口镈的来源。

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克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克氏部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族克音氏、克尔德氏、克叶勒氏、喀尔沁氏、克伊克勒氏、康锡理氏、孔尼喇氏、喀尔库氏、喀克锡理氏、喀喇氏、喀尔拉哈氏、克勒氏、喀尔佳氏、扣恳氏、克尔德氏、克勒德氏、克理特氏、克穆齐特氏、喀尔努克氏、克穆楚特氏、克穆楚氏等氏族部落中,均有取原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克”为姓氏者,称克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古蒙古族克什克腾氏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克什克腾氏,以地为氏,世居巴岳特(今嫩江流域北部)等地,后满族中亦有引以为姓氏者。

蒙古族、满族克什克腾氏中,后有取原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克”为姓氏者,称克氏。

二迁徙分布:

河北省阜城县王盘庄,全村有一半人都姓克,有春字辈、庆字辈、俊字辈、亚字辈、新字辈等。王盘庄大部分人都姓克,可在该村之外极少有人姓克,几乎遇不到。因此,王盘庄的克氏人感到很孤独和寂寞。历史不详,据传也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

甘肃省民乐县有一克家庄,全村王氏居多,但都是由克氏改的。民乐县洪水乡也有几百克氏人家集居。居考证是由克家庄搬迁至此的仅存的克氏人家,据传也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有大小两个家谱,但都是后来修订内容不全。现知的有国字辈(民国时期,克辅国、克国、克定国,这是小家谱里的最早的一辈)、成字辈、禄字辈、延字辈等,汉族。

河南省荥阳市刘河乡分水岭克家台全是克氏,有几十户人家,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唐山知县克复礼因政见不和,隐居于此,现发展到十九世,多分布在河南荥阳、宝丰、项城。少数分布在郑州、乃至山东、黑龙江、上海等。其家谱是1993年在文革前老家谱基础上经后人努力修订成的。

三郡望:

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县。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张掖郡: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六公里发现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三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五千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从《尚书·禹贡》的记载看,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时,张掖属雍州。汉朝以前,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末年(公元前206~公元8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归之不绝。”东晋时期(公元317~420年),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时期(公元386~535年),《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隋朝时期(公元581~618年),张掖(甘州)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张掖郡治所在地的张掖城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炀帝派西域校尉裴矩掌交市。裴矩著《西域图记》献炀帝。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时经大斗拔谷(今扁都口),农历6月至张掖,登焉支山会见二十七国国王及使者,盛况空前。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北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元朝时期(公元1279~1368年),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1年),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朝时期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朝末年,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一时之间风靡甘肃全省。

四家乘谱牒:

荥阳克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荥阳市刘河乡分水岭克家台村。

金郡克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甘肃省民乐县克家庄。

五字辈排行:

河北阜城克氏字辈:“……春庆俊亚新……”。

甘肃民乐克氏字辈:“……国成禄延……”。

六历史人:

克 莹:(公元1930~今),女,山东平度人。著名戏剧教育家。

1949年毕业于辽宁白山艺术学校。现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老舍研究会会员,曾历任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北京市老舍研究会理事。

主要论文有《老舍的戏剧创作道路》、《人民艺术家老舍》、《老舍戏剧创作留给我们的启迪》、《老舍话剧的现实主义成就》、《在友朋与孩子们心目中老舍与胡青》等。

重要名人采访录有《老舍在美国曹禺访问》、《阳翰笙谈老舍》、《马彦祥谈老舍》、《防癌抗癌一线的灿烂星光徐光炜、宋琳琳教授》等。

主要著作有《老舍的话剧艺术》、《老舍话剧艺术世界》、《患难情缘老舍和胡青》;长篇《芳草斜阳》;影视文学创作四集电视连续剧《风雨白鸽》、十二集电视连续剧《一二九风云》,**文学剧本《八方风雨》,另有《老舍文学词典》等。

克 勤:(公元1935~今),四川省邛崃市镇渔箭村人。著名根雕艺术家。

从事根雕艺术的研究、创作十余年。现为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根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侨光东方文化科技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根雕奇石协会会员;四川省农民诗书画艺协会创作研究员;成才市民间文艺这协会会员。

1995年5月在成都民间艺术“三绝”展演比赛会上,首次对外参展作品,获得“绝艺”奖,其中《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被淬为精品之作,《成者晚报》、《成都商报》、省、市电视台、《四川美术家通讯》、《苡苑求索》和《巴蜀风》等传媒相继报道。部分作品还被“四川音像出版社”选为专题录像,传播到国内外。

1997年7月应邀赴北京参加第六届中国根艺美术作品展,获“刘开渫”根艺铜奖。同年11月在成都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获银奖,文化部原副部长王济夫看了展品后,欣然命笔题词“巧夺天工”四个大字赠我,还受到省委副书记杨崇汇的新切接见。他赞扬说“真是个也不起的农民根艺家”。在展期中,成都电视台对其作了人物专访专题报道。

1998年7月,在成都举办的1998年西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展,再次获得银奖。

克令诰:(公元1944~今),河南荥阳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1969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现在河南财经大学经贸职业学院任职。

克 成:(公元1995~今),浙江杭州人。平凡小学生。

2000年进入杭州市文一街小学,现在正在上小学六年级 班级为六(1)班

家庭现任状况:

父亲于2008年5月13日赶赴四川灾区救灾,负责房屋检查工作

母亲因病去世

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同步举行开馆展览,各馆都具有哪些特色?

首先是中文版囊括了古今中外各种带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资源。既有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籍、青铜器,也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鲜明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