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苏州状元?历史文人墨客?
苏州古代状元
陆润庠:陆润庠聪明好学,10岁便读完了儒家的《九经》;对家传医学,他也用心学习,颇懂医术。他凭籍儒学根底考中乡试,成为一名举人。
洪钧:洪钧,字陶土,号文卿,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
翁曾源:翁曾源,字仲渊,常熟(今属江苏)人。
翁同龢:咸丰六年(1856),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翁同龢参加廷试,一举考中一甲一名。
吴钟骏:吴钟骏,字崧甫,又字吹声,号晴舫,一作狂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陆增祥:陆增祥,字星农,太仓(今属江苏)人。少力学,读书不辍。
文震孟:天启二年(16 22 ).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文震孟第十次参加礼部会试。三场考场下来,文震孟榜上有名。十进礼部贡院考场,历时27年,文震益终于成了一名贡士。
汪绎:汪绎,字玉轮,号东山,常熟(今属江苏)人。少好学,以诗文著称。
陆肯堂:陆肯堂是清代第十八位状元,字邃升,一字澹成,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顺治七年(1650)生于封建地主知识分子家庭。
归允肃:归允肃是清代第十六位状元,字孝仪,号惺崖,江苏常熟人,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生于封建官宦之家。
彭启丰:彭启丰,字翰文,16岁入官学读书,好学上进,誓效祖父,也做个状元。雍正五年(1727)会试第一,也夺得会元桂冠;殿试时,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把他列为第一甲第三名,世宗爱新觉罗胤滇亲拔为第一。
钱棨:钱棨,字振威,一字湘龄,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毕沅:毕沅,字秋帆,又字梁蘅,自号"灵岩山人",爱新觉罗·胤祈求滇帝的第八年,即雍正八年(173),毕沅出生于镇洋(今江苏太仓)。
韩菼:长洲(今江苏苏州)是清代出状元最多的县。有清一代,开科112次,状元114人,有7人出自长洲。韩菼是长洲7状元中的一员。
徐元文:徐元文,宇公肃,号立斋,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九月二十八日,死于康熙三十年(1691)闰七月二七日,享年88岁。徐元文与他的哥哥徐乾学、弟弟徐秉义都是进士,在当时很有名望,号称"昆山三徐"。
朱希周:弘治九年(1496)三月十五日,朱希周参加股试,一举夺魁。据《明史·朱希周传》讲,朱希周之所以能中状元,乃是因为明孝宗喜欢他的姓名,才擢为第一甲第一名的。是否真的如此,今也难以断言了。
顾鼎臣:
申时行:嘉靖四十一年(1562)三月十五殿试,会试中式的299人参加考试。第2天,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评阅试卷。第三天发榜,高居榜首的是申时行。
吴宽:宪宗成化八年(1433)二月,吴宽终于考中会试,并且夺得第一名。按科举成式,会试后的殿试于三月初举行,而成化八年的殿试延至三月十五日举行。吴宽以一道出众的时务策,一举夺得第一甲第一名的桂冠。
毛澄:毛澄字宪清,出身于一普通的地主家庭,自幼深受封建伦理思想的薰陶,他刻学习,终于考取了殷试第一名。
吴廷琛:嘉庆七年( 1802)二月,吴廷琛在"壬成科"会试中一举夺魁,成为会元。
潘世恩:乾隆五十八年(1793)潘世恩夺得第一甲第一名的桂冠。他是乾隆朝第二十六位状元。在有清一代114位状元中,他排在第六十二位上。
彭定求:彭定求成了清开国以来的第十五位状元。这年,彭定求年三十有二。
孙承恩:常熟(今属江苏)是清代经济、文化最繁盛的地区之一,名士辈出,登科者多,光是状元就出了五个。孙承恩是五状元中的一个。
徐陶璋:徐陶璋,字端揆,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沈坤:沈坤,宇伯载,号十洲,直隶大河卫(今江苏淮安)人,祖籍昆山(今属江苏),后徙居此。
缪彤:缪彤是清代第十二位状元,字歌起,号念斋,明朝天启七年(1627)生于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在乡里以循规蹈矩闻名,被乡人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楷模。他热衷科举考试,渴望中式夺魁先后5次公车北上应试。
吴信中:吴信中,字阅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父吴云,曾任御史,刚直不阿,直声震朝野。吴信中少力学,珍惜字纸,曾刻《文帝惜字文》以规劝世人。
石韫玉: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第六十一位状元。
陈初哲:陈初哲成为清代开国以来第五十一名状元,也是元和分县以来的第一名状元。这年,陈初哲年33岁。
张书勋:张书勋,字在常,号酉峰,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考中状元。
王世琛:王世琛,字宝传,号艮甫,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陆逊 本名议,字伯言。三国吴吴郡吴人。孙策婿。初仕孙权幕衬,累迁偏将军、右部督。与吕蒙计克公安,南郡,擒杀关羽。孙权黄武初,任大都督,领兵拒列备。固守不战,待蜀军疲惫,方以火攻,大破之,领荆州牧。后任丞相。因仅时孙权废太子,受责,愤恚卒。谥昭候。《三国志》有传。
陆绩 字公纪。三国吴吴人。康子。年6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归以遗母,佳传今古。既长,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备览。与虞翻、庞统友善。孙权辟为曹掾。以直见恶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为官清廉,郁林任满归,舟轻不能越海,载石为重,以助航行,巨石亦随之归第。吴人称为"廉石"。今犹立苏州碑刻博物馆(即文庙)内著述甚丰。有《周易》、《扬子太玄经》、《浑天图》等。《三国志》有传。
陆柬之 唐吴人。元方伯父。虞世南甥。官至朝散大夫,守太子司议郎。以书专家,少学舅氏,而世南学于永禅师,皆有礼法。柬之与欧、渚齐名,隶行入妙,草入能。隶行于今殆绝遗迹,尝观其草书意古笔老,信乎名不虚得也。尝书头陀寺碑、急就章、陆机文赋、龙华寺额、武丘东山碑,最闻于时。传见《唐书·陆元方传》。
范仲淹 宋苏州吴县人,字希文。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秘阁校理、右司谏、权知开封府。仁宗景佑三年,上《百官图》论用人是非,忤吕夷简,出知饶、润、越三州。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守边数年,负防御西夏重任。庆历三年,入为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为夏竦等中伤,罢政,出知汾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官终户部侍郎、知青州。卒谥文正。工诗文及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世所传诵。有《范文正公集》。其于景佑元年(1034)任苏州知州。曾兴修太湖水利。景佑二年。创设府学,越八年,入朝任参知政事。仁宗庆历四年(1044),接受范仲淹等人提出的"天章阁之议"改革方案。惠泽乡民。《宋史》有传。
韩世忠 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宋延安人,为抗金名将。建炎三年,官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以八千众阻十万金兵渡江,与兀术相持黄天荡达四十八月。后官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屡挫伪齐及金兵,金人不敢犯。十一年,与岳飞、张俊同被召入朝,任枢密使,解除兵权。世忠诋排和议,疏桧误国。后罢为醴泉观使,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事,时跨驴携酒,纵游西湖。世忠曾在建炎初,提兵至吴中,以沧浪亭为宅第。其卒后,被追封为蕲王,葬于苏州灵岩山麓,《宋史》有传。
范成大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宋吴县人。云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假资政殿大学士充国使使金,除中书舍人,累擢参知政事,络资政殿大学士、通议大夫。57岁时归隐筑石湖草堂,孝宗为题"石湖"二字,遂自号石湖居士。卒谥文穆。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著有《吴船录》、《石湖纪行》、《吴郡志》等。所著《范村梅谱》一书,详解十二种梅名称、形状及其生长规模及观赏价值。是我国最早介绍梅花专著,对研究我国古代生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宋史》有传。
沈周 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明长洲相城人。澄孙,恒吉子。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尤工画。为吴门画派的创始人,名士唐寅、文璧咸出其门,以水墨山水为艺林绝品,与唐寅、文征明、仇英并称明四大家。为人耿介独立,风神萧散,绝意仕途。著有《沈氏客谭》、《石田翁客座新闻》、《石田稿》等。《明史》有传。王鏊为撰墓志铭。
王鏊 字济之。明吴县洞庭东山人。琬子。年16随父读书国子监,侍郎叶盛提学御史陈选奇之,成化十年(1474)乡试、十一年会试俱第一,迁试第三,授编修。弘治初,选为侍讲学士、充讲官,寻转少詹事,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元年(1506)起左侍郎,入内阁,渝月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二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时刘瑾专权,欲杀大臣韩文、刘大夏等,鏊力救得免。以志不得行,四年归里。卒赠太傅,谥文恪。博学有识鉴,文章尔雅,论文明畅。著有《震泽长语》、《震泽编》、《震泽先生集》等。《明史》有传。
祝允明 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明长洲人。颢孙。弘治五年(192)举人。正德十年(1515)任兴宁知县,治民酷辣,迁应天通判。十四年,谢病归,博览群集,诗取材颇富,造语颇妍,文章有奇气。尤工书法。小楷学钟繇、王羲之,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势劲健,又能出入变化,自成面目。名动海内。好酒色六博,善新声。求文及书者踵至。恶礼法,玩世自放,不问生产。交游广泛。与文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著有《苏材小纂》、《野记》、《语怪》等。《明史》有传。
唐寅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明吴县人。弘治十一年(1498)举乡试第一。因科场案逮下锦衣卫狱三月,谪为吏役,耻不就。宁王宸濠以厚币聘之,寅察其异志,佯狂而放还。筑室桃花坞,日与客醉饮其中,自署"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善书,画入神品,诗文初尚才情,晚年颓然自放。为有明一代书画宗匠。为"明四家"、"吴中四才子"之一。祝允明撰墓志铭。著有《古今画谱》、《唐伯虎集》、《六如居士全集》等。《明史》有传。
文征明 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征仲,别号衡山。明长洲人。林子。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清丽古雅。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黄庭坚,如风舞琼花,泉鸣竹涧。学画于沈周。与祝允明、徐祯卿、唐寅辈相切磋,名日益著。为人和而介。宁王宸濠慕其名,贻书币聘之,辞病不赴。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以岁贡生谒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致仕归。卒,私谥贞献先生。为有明一代书画宗匠。诗文书画皆工,而画尤胜,世称兼赵孟(兆页)、倪瓒、黄公望之长。著有《汉隶韵要》、《停云馆法帖》、《甫田集》等。《明史》有传。
徐祯卿 字昌谷,一作昌国。明常熟人,徙吴县。天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为诸生时已工诗。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善而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其诗熔炼精警,喜白居易、刘禹锡,为吴中诗人之冠。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大理寺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监博士。在京与李梦阳、何景明游,名亦相亚,史称前七子。著有《剪胜野闻》、《新傅籍》、《异林》等。《明史》有传。
雷允上 名大升,以字行,号南山,清吴县人。父嗣源,拔贡生,官内阁中书。允上初业儒,好钻研医术药物。雍正十二年(1734)在城区阊门创设诵芬堂药铺。乾隆元年(1736)举鸿学博士不就,隐于医,治疾无不效,遇贫者施之药。尤精于修合丸散膏丹,灵验如神,所研制"六神丸"驰誉中外。著有《金匮辨证》、《要症论略》、《经病方论》等。又善琴工诗,有《琴韵楼诗存》等。墓在吴县西跨塘万字圩。
沈寿 女,初名云芝,字雪君,后名寿,晚署雪宦。吴县人。生于苏州一个古董商家里。7岁随姐沈立学刺绣。十六七岁在当地已负盛名。光绪十六年(1890),即在苏州创办同立绣校。十九年与余觉结婚。余能诗善画.夫妻画绣相辅。沈寿开始研究刺绣针法,创造出近10种新的针法。二十九年,沈寿吸收绘画中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创造出仿真绣法,成为欣赏性绣品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70寿辰,沈寿绣成 "八仙上寿图"、"无量寿佛"两幅寿屏,通过在农工商部供职的苏州人单束笙进献。慈禧见寿屏,赞为绝世神品,书"福""寿"两字,分赠余觉、沈寿夫妇俩。农工商部颁发双龙宝星等勋章,并由尚书载振奏准设立女子绣工科,任命余觉为总理,沈寿为总教习,专门培养刺绣人才。是年11月,沈先期去日本考察美术学校教学,翌年1月回国,即在北京建校,内设国文、图画、刺绣三课程。8月,在苏州设福寿绣厂,翌年停办。沈寿吸收日本刺绣和西洋画的长处,以新意运旧法,使绣品更生动逼真,有立体感。所绣英女王维多利亚半身像,获世界万国博览会最优等奖。宣统二年间(1910)初,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沈寿奉命专责审查绣品。辛亥革命后,绣工科停办。余、沈去天津创办自立女工传习所,办学3年。民国3年(1914),应张春之聘,沈寿担任南通女工传习所所长,继续传授刺绣技艺。所绣意大利皇帝、皇后像在意宫廷引起轰动,在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又获金质大奖。6年,沈寿多病,张謇恐其艺法不传,请沈寿详讲绣法,张作笔记,每天一二条,或二三天一条,数月后成《雪宦绣谱》一书,总结18种刺绣的基本计法。9年10月,南通绣织局落成,沈寿任局长。10年6月8日沈寿病逝,终年48岁。葬南通黄泥山之东南麓。苏州博物馆藏有其《济公像》等绣品。沈寿姐沈立,又名鹤一,刺绣技艺堪与沈寿媲美,妹妹长期合作。沈寿出嫁前即已合绷共绣,以后仍与沈寿一起去北京、天津、南通等地。沈寿逝世后,沈立接任南通刺绣局长。她的自绣作品有《马》、《神女》、《虎》等。
朱燮 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吴郡(今苏州)人。通经史、懂兵法,曾出家为道士,后还俗。隋末,任昆山县博士。大业九年(613年)七月,余杭人刘元送乘杨玄感举兵反隋之机,率众起兵,发展至数万人。八月,朱燮在昆山亦率数十学生起义,"民苦役者赴之如归"(光绪昆山县志语)。袭破隋将赵六儿营,众至10万人,从东阳(今金华)至京口(今镇江),几千里均为义军所辖。与晋陵(今常州)起义军领袖管崇,共推刘元进为主,进据吴郡,任尚书仆射。隋炀帝命将军吐万绪率兵镇压,两军相持百余日后,义军退据黄山(在今苏州),百姓从者如归市,声势愈发浩盛。隋炀帝复遣王世允发兵,合力镇压。朱战败牺牲。
范成大 南宋诗人。字至能,一作致能,又宇幼元,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其先本居苏州,父范零始徙昆,遂为昆山人。他早年丧父,赖父好友王葆留家塾,于城之荐严寺(今县血防站址)读书,十年不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历任处州知府、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寓居苏州石湖。他擅长写诗,其诗题材广泛,在出使金途中所作的绝句一卷,写渡淮后的见闻,表现其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心情。他以善写田园著名,组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较为突出,为南宋四大家之一。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骖鸾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范村菊谱》、《范村梅谱》等。
沈万三 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昆山周庄人。元朝末年随父沈佑由湖州南浔镇徙居周庄东(土宅),以躬耕起家。后又迁至周庄银子滨,到吴江分湖陆道源家理财,并得其巨资。回周庄后凭借北蚬江(古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经浏河出海的有利条件,开始他"竟以求富为务"(光绪《周在镇志》)的对外贸易活动,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逾吴下"(董够《碧里杂存》)的江南第一豪富。发迹后,他曾先后流寓南京、苏州、吴江等地,富名遍天下。明初,助筑南京城1/3,继而又犒劳明太祖军队,军百万,一军一两银,如数输之,竟毫无困苦的样子,明太祖深恐"民富敌国"(《明史·高皇后马氏传》),怒欲杀之,后被发配云南充军。死后水葬
清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科考年代 状元 榜眼 探花 会元及弟名次 二甲 三甲 备注
顺治三年丙戌科 傅以渐 吕缵祖 李奭棠 李奭棠 探花 77 293
顺治四年丁亥科 吕宫 程芳朝 蒋超 李人龙 三甲201 57 238
顺治六年己丑科 刘子壮 熊伯龙 张天植 左敬祖 二甲10 77 315
顺治九年壬辰科 邹忠倚 张永祺 沈荃 张星瑞 二甲48 77 317
顺治九年满榜 麻勒吉 折库纳 巴海 麻勒吉 状元 7 40 策试满州进士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 史大成 戴王纶 秦鉽 秦鉽 77 319
顺治十二年满榜 图尔宸 贾勤 索泰 贾勤 榜眼 7 40 贾勤(一作查亲)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 孙承恩 孙一致 吴国对 张贞生 二甲65 80 260
顺治十六年己亥科 徐元文 华亦祥 叶方蔼 朱锦 二甲67 96 277 加科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 马世俊 李仙根 吴光 陈常夏 三甲137 77 303
康熙三年甲辰科 严我斯 李元振 秦弘 沈珩 二甲1 40 157
康熙六年丁未科 缪彤 张玉裁 董讷 黄礽绪 二甲39 40 112
康熙九年庚戌科 蔡启僔 孙在丰 徐乾学 宫梦仁 57 239 李光地 该科登第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韩菼 王度心 徐秉义 韩菼 状元 40 123 王度心改名王鸿绪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 彭定求 胡会恩 翁叔元 彭定求 状元 50 156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 归允肃 孙卓 茆荐馨 马教思 二甲8 40 108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 蔡升元 吴涵 彭宁求 金德嘉 三甲1 40 136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 陆肯堂 陈元龙 黄梦麟 陆肯堂 状元 40 121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 沈廷文 查嗣韩 张豫章 范光阳 二甲1 40 103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 戴有祺 吴昺 黄叔琳 张瑗 二甲5 40 114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 胡任舆 顾图河 顾悦履 裴之仙 二甲4 40 125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李蟠 严虞敦 姜宸英 汪士竤 二甲1 40 107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汪绎 季愈 王露 王露 探花 60 242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 王式丹 赵晋 钱名世 王式丹 状元 50 11 3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 王云锦 吕葆中 贾国维 尚居易 三甲125 50 237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 赵熊诏 戴名世 缪沅 戴名世 榜眼 50 239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 王世琛 沈树本 徐葆光 卜俊民 二甲1 50 124
康熙五十二年恩科 王敬铭 任兰枝 魏廷珍 孙见龙 二甲3 50 143 圣祖六旬万寿恩科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徐陶璋 缪曰藻 傅王露 李锦 二甲8 40 147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 汪应铨 张廷璐 沈锡辂 杨尔德 二甲35 40 122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 邓种岳 吴文焕 程元章 储大文 二甲38 40 120
雍正元年恩科 于振 戴瀚 杨炳 杨炳 探花 60 180 清世宗登极恩科
雍正二年甲辰科 陈悳华 王安国 汪德容 王安国 榜眼 80 215 外加钦赐1人
雍正五年丁未科 彭启丰 邓启元 马宏琦 彭启丰 状元 50 173
雍正八年庚戌科 周澍 沈昌宇 梁诗正 沈昌宇 榜眼 100 296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陈倓 田志勤 沈文镐 陈倓 状元 92 233
乾隆元年丙辰科 金德瑛 黄孙懋 秦蕙田 赵青藜 二甲7 90 251
乾隆二年恩科 于敏中 林枝春 任端书 何其睿 二甲3 80 241 清高宗登极恩科
乾隆四年己未科 庄有恭 涂逢震 秦勇均 轩辕诰 二甲31 90 235
乾隆七年壬戌科 金甡 杨述曾 汤大绅 金甡 状元 90 230
乾隆十年乙丑科 钱维城 庄存与 王际华 蒋元益 二甲8 90 220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梁国治 陈柟 汪廷屿 郑忬 二甲8 72 189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 吴鸿 饶学曙 周沣 周沣 探花 70 170
乾隆十七年恩科 秦大士 范棫士 卢文弨 邵嗣宗 二甲10 70 158 太后六旬万寿恩科
乾隆十九年甲戌科 庄培恩 王鸣盛 倪承宽 胡绍鼎 二甲15 70 168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 蔡以台 梅立本 邹奕孝 蔡以台 状元 70 169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 毕沅 诸重光 王文治 王中孚 二甲48 80 111
乾隆二十六年恩科 王杰 胡高望 赵翼 陈步瀛 二甲7 66 148 太后七旬万寿恩科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 秦大成 沈初 韦谦恒 孙效曾 二甲2 55 130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 张书勋 姚颐 刘跃云 胡珊 二甲65 69 141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 陈初哲 徐天柱 陈嗣龙 徐烺 二甲7 50 98
乾隆三十六年恩科 黄轩 王增 范衷 邵晋涵 二甲30 55 103 太后八旬万寿恩科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 金榜 孙辰东 俞大猷 孙辰东 榜眼 54 105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 吴锡龄 汪镛 沈清藻 严福 二甲5 52 103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 戴衢亨 蔡廷衡 孙希旦 缪祖培 三甲14 51 103
乾隆四十五年恩科 汪如洋 江德量 程昌期 汪如洋 状元 51 101 高宗七旬万寿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 钱棨 陈万青 汪学金 钱棨 状元 56 111 钱棨连中三元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 茹棻 邵瑛 邵玉清 侯健融 二甲11 40 69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 史致光 孙星衍 董教增 顾钰 三甲3 45 89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 胡长龄 汪廷珍 刘凤诰 钱楷 二甲1 33 62
乾隆五十五年恩科 石韫玉 洪亮吉 王宗诚 朱文翰 二甲15 33 61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 潘世恩 陈云 陈希曾 吴贻咏 三甲27 29 49
乾隆六十年恩科 王以衔 莫晋 潘世璜 王以鋙 三甲103 18 90 高宗禅位仁宗恩科
嘉庆元年丙辰科 赵文楷 汪守和 帅承瀛 袁櫆 三甲13 40 101
嘉庆四年己未科 姚文田 苏兆登 王引之 史致俨 二甲12 74 143
嘉庆六年恩科 顾皋 刘彬士 邹家燮 马有章 三甲165 98 174 高宗九旬万寿恩科
嘉庆七年壬戌科 吴廷琛 李宗昉 朱士彦 吴廷琛 状元 84 161
嘉庆十年乙丑科 彭浚 徐颋 何凌汉 胡敬 二甲22 96 144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 吴信中 谢阶树 石承藻 刘嗣绾 二甲48 115 143
嘉庆十四年恩科 洪莹 廖金城 张岳崧 孔传纶 二甲14 100 138 仁宗五旬万寿恩科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 蒋立镛 吴毓英 吴廷珍 朱壬林 二甲49 92 142 林则徐 该科登第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 龙汝言 祝庆蕃 伍长华 瞿溶 二甲2 100 124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 吴其浚 凌泰封 吴清鹏 庞大奎 三甲14
100 152
嘉庆二十四年恩科 陈沆 杨九畹 胡达源 费庚吉 二甲28
99 122 仁宗六旬万寿恩科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 陈继昌 许乃普 陈銮 陈继昌 状元 100 143
道光二年恩科 戴兰芬 郑秉恬 罗文俊 吕龙光 二甲21 100 119 清宣宗登极恩科
道光三年癸未科 林召棠 王广荫 周开麒 杜受田 二甲1 107 136
道光六年丙戌科 朱昌颐 贾桢 帅方蔚 王庆元 二甲103 110 152
道光九年己丑科 李振钧 钱福昌 朱兰 刘有庆 三甲55 106 112
道光十二年恩科 吴钟骏 朱凤标 季芝昌 马学易 三甲24 100 103 清宣宗五旬万寿
道光十三年癸巳科 汪鸣相 曹履泰 蒋元溥 许楣 二甲17 100 117 曾国藩 该科登第
道光十五年乙未科 刘绎 曹联桂 乔晋芳 张景星 二甲57
117 152
道光十六年恩科 林鸿年 何冠英 苏敬衡 夏子龄 二甲38 72 97 太后六旬万寿恩科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 钮福保 金国均 江国霖 王振纲 二甲75 82 109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 李承霖 冯桂芳 张百揆 吴敬羲 二甲21 87 90
道光二十一年恩科 龙启瑞 龚宝莲 胡家玉 蔡念慈 二甲5 96 103 清宣宗六旬万寿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 孙毓桂 周学濬 冯培元 焦春宇 三甲9 106 100 周学濬(即:浚)
道光二十五年恩科 萧锦忠 金鹤清 吴福年 蒋超伯 二甲79 98 116 太后七旬万寿恩科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 张之万 袁绩懋 庞钟璐 许彭寿 二甲1 110 118 李鸿章 该科登第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 陆增祥 许其光 谢增 邹石麟 二甲49 104 105
咸丰二年恩科 章鋆 杨泗孙 潘祖荫 孙庆咸 二甲46 108 128 清文宗登极恩科
咸丰三年癸丑科 孙如仅 吴凤藻 吕朝瑞 吴凤藻 榜眼 107 112
咸丰六年丙辰科 翁同龢 孙毓汶 洪昌燕 马元瑞 二甲47 100 113
咸丰九年己未科 孙家鼐 孙念祖 李文田 马传煦 二甲24 86 91
咸丰十年恩科 钟骏声 林彭年欧阳保极 徐致祥 二甲75 80 106 文宗三旬万寿恩科
同治元年壬戌科 徐郙 何金寿 温忠翰 李庆沅 三甲50 72 118
同治二年恩科 翁曾源 龚承钧 张之洞 黄体芳 二甲10 78 119 清穆宗登极恩科
同治四年乙丑科 崇绮 于建章 杨霁 廖鹤年 三甲143 100 142
同治七年戊辰科 洪钧 黄自元 王文在 蔡以瑺 二甲60 127 140
同治十年辛未科 梁燿枢 高岳崧 郁昆 李联珠 三甲59 120 200 梁燿(即:耀)枢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 陆润庠 谭宗浚 黄贻楫 秦应逵 三甲58 132 202
光绪二年恩科 曹鸿勋 王赓荣 冯文蔚 陆殿鹏 三甲121 156 165 清德宗登极恩科
光绪三年丁丑科 王仁堪 余联沅 朱赓飏 刘秉哲 三甲2 131 194
光绪六年庚辰科 黄思永 曹诒孙 谭鑫振 吴树芬 二甲30 133 193 吴树芬(一作棻)
光绪九年癸未科 陈冕 寿耆 管廷献 甯本瑜 二甲19 124 181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 赵以炯 邹福保 冯煦 刘培 三甲33
130 186 徐世昌 该科登第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 张建勋 李盛铎 刘世安 许叶芬 二甲10 132 161
光绪十六年恩科 吴鲁 文廷式 吴荫培 夏曾佑 二甲87 136 187 夏曾(一作增)佑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 刘福姚 吴士鉴 陈伯陶 刘可毅 二甲46 132 182 刘可毅原名刘毓麟
光绪二十年恩科 张謇 尹铭绶 郑沅 陶世凤 三甲140 132 179 太后六旬万寿恩科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 骆成骧 喻长霖 王龙文 陈海梅 99 190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 夏同龢 夏寿田 俞陛云 陆曾炜 二甲54 150 193 陆曾(一作增)炜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 王寿彭 左霈 杨兆麟 周蕴良 二甲49 138 174
光绪三十年恩科 刘春霖 朱汝珍 商衍鎏 谭延闿 二甲35 120 150 太后七旬万寿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苏州状元?历史文人墨客?
本文2023-11-07 08:44: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