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求安姓的家谱起名字序,我的祖籍是辽阳。
贴出来你慢慢看:
一个是安息(伊朗)
二 中亚的栗特人
三是菲律宾吕宋国王后裔(分布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
可能来自中亚河中地区(昭武九姓),包括安、康,可能是栗特人,带高加索血统了
隋 唐 西域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国”,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九国。相传九国的祖先是月氏人(最东部的印欧人)
昭武九姓
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中亚西部10多个小国的总称。其王均以昭武为姓。昭武一词的语源,尚无定论。《新唐书》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而以东安国、毕国、�捍、那色波附于其间,曹国又分为东、西、中三国。另据《北史》、《隋书》,乌那曷、穆国、漕国也是王姓昭武的国家。根据《隋书》,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
6世纪中期昭武诸国相继臣属西突厥。7世纪中期归附唐朝,受安西都护府统辖。同时开始遭受阿拉伯帝国侵袭。多次向唐朝求援,接受唐朝赐封的王号,反抗阿拉伯帝国。8世纪下半叶诸国逐步消亡。昭武诸国概况如下:
康国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是昭武九姓的中心。大臣3人,共掌国事。兵马强盛,多是赭羯(意为战士)。唐高宗永徽时以其地为康居都督府,授其王拂呼缦为都督。696年(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封其大首领笃娑钵提为康国王。712年大食破其城国,国王乌勒伽投降并缔结条约,但于719年(开元七年,回历百年)复上表请唐助其反抗大食。744年(天宝三载)唐封其子康国王咄曷为钦化王。
米国 米国治钵息德城(今片治肯特),与康国关系密切。642年(贞观十六年)为西突厥所破 。654年(永徽五年,回历33年)为大食所破。658年(显庆三年)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君昭武开拙为刺史。718年(开元六年)二次遣使来唐的米国王当即片治肯特领主迪瓦什蒂奇,于722年被大食人所俘,旋被杀。731年康国王乌勒伽请唐封其子默啜为米国王。744年唐赐米国王为恭顺王。760年以后片治肯特废弃。
曹国 西曹治瑟底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伊什特汗),与康国关系密切。731年(开元十九年 )唐封康国王乌勒伽之子咄喝为曹国王。天宝三载赐曹国王为怀德王。中曹治迦底真城(在今撒马尔罕西北之凯布德)。东曹首府布恩吉卡特,一说在今乌勒提尤别,一说在乌勒提尤别西南之沙赫里斯坦。722、740年曾屈服于大食人。但直到752年(天宝十一载)尚上表唐朝请击黑衣大食。
何国 何国在今撒马尔罕西面。永徽时以其地为贵霜州,任何国君为刺史。
安国 安国在今布哈拉地区。唐显庆时为安息州,任安国王为刺史。其王别顿之遗孀可敦在7世纪下半叶多次抗击大食入侵。其子安国王笃萨波提一度被篡位,709~710年由大食埃米尔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重立笃萨波提为王,但719年(开元七年)笃萨波提向唐上表乞师以抗大食,后被大食人所杀,其子屈底波曾遣使来唐,751年为大食人所杀。阿悉兰在位7年,被大食哈里发下令杀死,其兄弟在位7年,于782年(一说783)又被杀,其国遂亡。
在泽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即穆斯林文献所称的粟特境内,还有东安国,西安国,毕国和史国等国。除上述地域外,还包括石国与�捍。
石国 石国在今塔什干一带。658年(显庆三年)唐以瞰羯城为大宛都督府。713、714年大食人侵入石国。开元初封其君莫贺咄吐屯为石国王 。721年(开元九年)伊捺吐屯屈勒嗣立,请讨大食 。739年(开元廿七年)莫贺咄吐屯复助唐擒突骑施可汗吐火仙,封为顺义王 。740年大食埃米尔纳斯尔入侵 。750年(天宝九载)石国王子走大食乞兵,攻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附近),败唐将高仙芝军。753年唐封石国王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石国至762年(宝应元年)尚遣使朝贡于唐。
�捍(钹汗)即拔汗那。
上述诸国均在窣利(粟特)境内。
火寻等国 火寻即花拉子模,在阿姆河下游两岸地区。乌那曷,旧安息之地,都城在阿姆河西,东北去安国400里,西北去穆国200余里。穆国,都城在阿姆河西,亦安息故地,东北去安国500余里,东去乌那曷200余里,今名查尔米。漕国,当即漕矩吒,都鹤悉那,今名加兹尼。8世纪初起臣属罽宾。
影响 昭武九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之传入中原,中国丝绸、造纸技术之传到西方,昭武九姓无疑是重要的媒介。他们还在中原四周的游牧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别是把粟特文字带入突厥、回鹘汗国。其影响所及,回鹘文、蒙文、满文均可溯源于粟特字母。
历史上裕固族曾长期保留古老的部落(又称“家”)组织,每个部落由若干户族(氏族)组成。新中国成立前后,裕固族共有10个部落、29个户族。每个户族的名称又起着“姓”的作用。因此,裕固族的传统姓氏就有29个。现在裕固族通行的单字汉姓,都是由这29个本民族姓氏名称音译或意译而来的。如安帐-安、索嘎勒-索、托鄂什-妥等。其中“安”姓是大姓。因为过去统辖各部落的大头目和各部落头目都姓安,故有“天下头目都姓安”的说法。
关于安姓的由来,裕固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裕固族迁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王子召集大家商量,要派人去京城求见皇帝办些事情,可很多人都胆子小,不敢去。当时,有个勇敢善骑的青年说:“我去”,并要求王子:“我去晋见皇帝,如果皇上把我杀掉就算了,若事情办成了,就得让我当头目”。王子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这个青年便骑马去了京城,见了皇帝,禀报了事情的原委,皇上欣赏他的才干,把问题给他解决了。临走时,皇上问他姓什么,他没有听懂,只顺手拍了一下马鞍,便扬鞭而去。皇上误以为他姓“安”(与鞍谐音),遂赐为“安”头目。这位青年回到部落后,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迎他,他向王子和乡亲们叙说了晋见皇帝的经过。王子也履行诺言,封他和他的兄弟们为头目。他有兄弟七人,分领七个部落,称为七族。之后,七族头目便都姓“安”了。
裕固族的安姓,可上溯至五代、北宋时的回鹘人,如安盐上、安铁山、安进、安殿民等。这些回鹘人都是受五代、北宋王朝敕封的甘州回鹘官吏,说明安姓有着悠久的历史。
满族先人在68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生活在兴凯湖一代,以渔猎为生,进入了父系社会;从西周时代就开始与汉族有着割舍不开的联系,数千年的民族融合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满族的先人本来居住在东北的北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由于历史上曾一度出现寒冷时期,先人们逐渐向南迁移,与中原有了更多的交往,在唐宋时期才真正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金代是满族的前身女真人崛起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由于崇尚和学习汉文化,女真人逐渐进入了当时的现代社会,成了中华民族中举足轻重的一员。经历了元、明两代的几百年时间,女真人又与其它北方少数民族融和,又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势力,在努尔哈赤的英明领导下,在明未统一的满洲,形成了满族这个多民族共融的大家庭。
据赵维和《新宾清前史研究论丛》中“辽东满族望族八大姓氏探源”考证,满族集居地辽东地区常将佟、关、马、索、赫(也有认为是叶氏的)、富、那、郎八个满族姓氏推崇为陈满洲著姓,这种称谓反映的是清代中期以后满族人改用汉姓后的人口情况。这八个姓亦是由金代女真人后裔形成的八个满族宗族,是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他们可以直接涉猎于满族先世的渔猎采集及迁徙生活,揭示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体现民族文化融合的漫长历史过程。
那么满族的高氏是怎么演变的呢?从表面看,这八姓中并不包含高姓,但由满族姓氏演变过程可知,赫舍里氏源自女真纥石烈氏,这是姓氏在历史上生活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金代归胡里改路,由于先人战功显赫,成为金代的皇亲国戚,因此族众庞大,远在赫舍里氏宗族冠用赫舍里这一姓氏之前,即有其他族支的纥石烈氏冠用新的姓氏分离出来,由纥石烈氏冠用汉译高姓的一支,即是这样分离出去的。另据《满族姓氏来源》介绍,金代女真“纥石烈”入居中原后,元朝时改汉姓高、卢。元末明初至清代中期,未改为汉姓高、卢的纥石烈氏改为赫舍里(或何舍里、赫舍哩);在清代后期赫舍里氏改汉姓为赫、何、张、康,也有资料认为还有改为高姓的。因此说,追朔到金、元时代,满族高、卢与赫、何、张、康是同一族源。
高氏是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著姓。渤海人,完全接受了汉族文化,在享国229年期间,全面汉化。 包括官制、服饰,他们是最早使用汉字姓的满族先世,据宋洪皓《松漠纪闻》载,其王以大为姓,右姓有:高、张、杨、窦、乌、李数种,部曲奴婢无姓。近人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共收录渤海人姓氏有大、高、张、杨、窦、乌、李、任、马、葱、贺、德、公、慕、冯、安、王、壹、史、吕、辛、门、崔、裴、吴、朱、解、赵等。
宋人《三朝北盟汇编》载:女真姓氏“那懒”谓“高”。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乞石列曰高。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阿大伸千户高难,以高为姓。详细叙述为:唐朝没落,五代纷争。源于鲜卑的契丹人迅速兴起,统一了契丹八部,消灭了渤海国,建立了大辽帝国。渤海国人沦为亡国奴,其姓氏不变,习俗不变。黑水靺鞨等的姓氏开始出现在史籍上。《三朝北盟汇编�6�1女真史》谓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其姓氏则曰“完颜”谓“王”,“赤盏”谓“张”,“那懒”谓“高”,排磨申、独斤、奥敦、纥石列、秃丹、婆由满、酿剜、梦剜、陀幔、温迪掀、棹索、拗兀居、尼漫古、棹角、阿番孛木律、兀毡孛木律、孛木律、遇雨隆、晃兀、独顶、阿迭、乌陵、蒲察、乌延、徒单、仆散、温敦、庞古。至唐末部落繁盛,共有三十首领,每首领有一姓,通有三十姓。对此,《高丽史》也说女真有三十姓,这30个姓中,有由“那懒”改姓的高氏,还有尚未改高氏的“纥石烈氏”。
满族高氏的老姓包括:瓜尔佳氏、高佳氏、佟佳氏、萨克达氏、赫舍理氏、郭洛罗氏、果尔吉氏、舒穆哩氏、巴岳图氏、郭尔罗斯氏、纳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郭尔佳氏(锡伯族)、高氏(汉族)等。
但是,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满族姓氏渊源》介绍,出了索尼等名人的清朝大姓赫舍里氏(又称赫舍哩氏、赫舍理氏)在光绪初年改汉姓高、康、赫、何张等(也有资料说赫舍里只改为赫、康、张3姓);而且据《沈阳满族的姓氏分布和主要氏族》介绍,满族的果尔勒斯氏、啯噜噜氏均改汉姓高,而且《吉祥满族》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又介绍满族中还有高佳氏、高达玛氏和高氏,这里所说的高佳氏可能是汉族融入满族中的高姓,因为满族中某佳氏一般表未原祖是汉族。而高氏可能是指金元时期的纥石烈氏后译成汉姓的一支,笔者估计这三姓均在目前的满族高氏之中;再据《满族故乡网》“丹东地区的满族人渊流”介绍,“满洲八旗有锡伯兵,其后裔大多融入满族共同体。锡伯人原居吉林伯都讷(吉林扶余),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又有300名锡伯兵和家属来凤凰城戍边,其姓氏有白,温,何,杨,沈,莫,吴,那,高等”,其中高姓是锡伯族郭尔佳氏,这就意味着高氏还有从锡伯族演变过来的一支;除此之外,蒙古八旗中的某些姓氏经过数百年现满族人共同生活及通婚等也可能演变成满族的高姓了。这就是说,除纥石烈氏译汉姓为高外,另有果尔勒斯氏、啯噜噜氏(或郭络罗氏)、高佳氏、高达玛氏、一些锡伯族同胞、蒙古族人也改汉姓高了。这些家族就是现在的满族高姓。
臣德文庆广,清福占云升,增盛富兴有,祥瑞永俊恒
从上文可知,这是果尔勒斯氏(可能与郭尔罗斯氏同姓)改汉姓的高氏,与纥石烈氏不是同一个家族。
郭落佳氏(同郭络佳氏)谐音取“高”为姓,现居住在凤城红旗镇四家村。因此这个高姓与纥石烈后代无关。而且笔者也不明白为什么满姓中还有一个“佳”家。
高佳氏见于《皇朝通志�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世居盖州(辽宁省盖县)、辽阳、吉林乌拉等地,后改汉姓高。著名人物有:乾隆慧贤皇贵妃,慧贤皇贵妃之父文华殿大学士高斌、高晋。
高达玛氏的情况不详。
另有资料介绍,高氏本汉族(尼堪、台尼堪、抚顺尼堪)姓氏,尼堪在满语中是汉族的意思,见于《八旗满洲姓氏通谱》,世居沈阳、辽阳等地,著名人物有: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布达理,淮阳道高成美。
我们高氏家族属正黄旗,清未(从青冈县成立前,即1904年前)与关、韩、白、吴等姓满族人一起到黑龙江省青冈县柞岗乡韩永河村定居。据老辈讲,来自辽宁凤城,也有人说来自江南(吉林?)。先到黑龙江兰西,后到青冈。那时还没有青冈县,韩永河村这个名字还是因韩家的韩永河早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立志回乡,搞新文化运动,去逝后国民政府为记念他以此作为这个满族聚居地的地名,解放后改成拥政村。据老人回忆,这个满族树的一引起满族人是金兀术的后代,原因是在过节(可能是春节)时在烟囱后烧包服(可能是这两个字)。
高氏家族来这里的是哥俩,不知是否是亲兄弟,各自带着谱单,其中哥哥是我的太爷的父亲。到我这辈已经5代人了,老哥俩生了至少7个儿子(我有六太奶、七太奶),到我爷爷辈有至少兄弟7个,父辈不记其数,我这辈和下一辈更多,族人的住地分为东高家和西高家,我的祖辈的后人住西高家。由于家谱(黄丝绸布上写的满文)已经遗失.因此不知家族原藉在哪,还有什么人?
我的太爷叫高文生。据我祖父讲,清未或民国初年请一个蒙古老先生看过家谱,告诉我祖父辈名字应范永字,而东高家也请了一个蒙古先生,说祖辈应范德字,这可能是俩人的满文水平不同所致,因此这辈人范字不同,但我的父辈同范春字。根据范字对比,我们的高姓不会是果尔勒斯氏改成的高氏,而且据黑龙江省双城的赫氏网友讲,他们是凤城赫舍里氏迁入双城的两支,现在都在双城,我们的两祖辈自然也不是赫舍里氏族人。因此我们可能的姓氏有:
纥石烈氏在元代译成的高姓家族的两支;
高佳氏两支;
郭络佳氏音译的汉姓高氏;
高达玛氏简化成的汉姓高氏;
锡伯族人改满族的高氏;
蒙古族人改满族的高氏;
汉军旗人高氏。
既然我祖辈是在清未才迁到黑龙江省,而且是和那么多满族同胞一起迁去的,那他们肯定是在原藉时在一块居住或在附近居住,那时通讯不发达,不可能是通过简单的联系就一起去黑龙江省的。因此还应该到目前居住这几个姓的满族人居住区去寻根。
另外,我的长辈人讲,在清朝时我们家族有男孩出生时,清政府每月给2两银子。而且直到我母亲辈,还用满语称呼母亲为讷讷,称父亲为玛玛,我母亲刚嫁到我们家时听见二婶的孩子喊讷讷,她说“二婶,你家孩子饿了!”,闹了一个笑话;文革那年,我亲耳听七太奶和奶奶唠磕时说过这两句称呼,有一段时间我总琢磨:怎么能管爸爸叫“骂骂”呢?当时还觉得挺好笑呢!
写了这么多,就是盼望高氏族人和知情者能多介绍满族高氏的家谱,将高氏寻根事业进行到底!
同时也建议我们满族同胞都参与寻根,将本族的家谱公开,使没有家谱但有一些线索的同胞能很快认祖归宗。这对满族的发展必然有很大意义。
鸡年吉祥!
作者简介
高大明,满族。1957年生于黑龙江省青冈县韩永河村。从事环保与贵金属冶金技术研究工作,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姓氏源流
阳(Yáng 阳)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代有附庸方国、阳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南),其地与齐国接壤。东周惠王时,阳国被齐国灭掉,齐人迁入其都,原阳国君主的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阳姓。
2、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封邑名为氏。据《广韵》载,东周时,周景王姬贵封其少子樊于阳邑(今河南省济源县),世称阳樊。后为避周乱奔燕,遂以原封邑命姓,成为阳姓一支。
3、出自代北莫胡卢氏三字姓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载:“莫胡卢氏,代人,(魏)孝文改为阳氏。”
得姓始祖:阳樊。阳姓出自姬姓,在公元前544年后的周景王时,景王姬贵将自己的小儿子樊封在阳邑(今河南省济源东南),世称阳樊。周景王少子的后裔因为躲避内乱来到燕国,并以原来封邑名中的阳字作为家族姓氏,遂成阳姓。阳氏后人多奉阳樊为阳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大约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间,阳国被邻国齐国吞并,阳国灭亡后,阳国的子孙,为阳姓是周景王的后代。阳国原是周朝的一个小诸侯国,所在地在今天的山东省沂水县的南了怀念故国,就以故国为姓而姓了阳。另外,关于阳氏的源流,《姓考》一书曾经指出,阳是古国的名称,周惠王时,齐国人过侵略迁入阳国,阳国亡,子孙就以国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则说,阳国与齐国邻近,闵二年,齐人入侵,阳国子孙就以国为氏。此外,《广韵》上说,周景王封小儿子阳樊于阳,他的后裔为了避周时之乱,迁到燕国,以故国命姓 氏,望族出于玉田。也就是说,阳氏子孙的发祥之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沂水县的南部。阳姓是周景王的后代。阳国原是周朝的一个小诸侯国,所在地在今天的山东省沂水县的南方。大约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间,阳国被邻国齐国吞并,阳国灭亡后,阳国的子孙,为了怀念故国,就以故国为姓而姓了阳。另外,关于阳氏的源流,《姓考》一书曾经指出,阳是古国的名称,周惠王时,齐国人过侵略迁入阳国,阳国亡,子孙就以国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则说,阳国与齐国邻近,闵二年,齐人入侵,阳国子孙就以国为氏。此外,《广韵》上说,周景王封小儿子阳樊于阳,他的后裔为了避周时之乱,迁到燕国,以故国命姓氏,望族出于玉田。也就是说,阳氏子孙的发祥之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沂水县的南部。
三、历史名人
阳 货:名虎,字货,是春秋时鲁国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这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专权管理鲁国的政事。后来他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子,失败后逃往晋国。
阳 尼:字景文,北魏无终人,少好学,博通群籍,征拜秘书著作郎。尼一生著书数千卷,所造《字释》数十篇,未就而卒。
阳 介:阳尼之子,字天佐,奉朝请冀州默曹参军,早卒。尼从子鸣鹄、季智,前后为幽州司马。尼从子荆,有吏能,任范阳太守尼从子延兴,任函州敕史。
阳 藻:避尼从孙,字景德,粗通经史,历官宁远将军、领统军,外御内抚,甚得局边之称。尼从孙诠之,字子衡,曾任司徒行参军。尼从孙璠,任通直散骑常侍。
阳 城:字亢宗,唐代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唐德宗时,他出任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刺史。当时道州一带多矮人,身高不过3尺,历来的地方官把这些矮人作为特产土贡献于朝廷,专供朝廷取乐玩耍。阳城上任后,看到这种不人道的行为甚为愤怒,他上疏陈述了历年因贡矮奴给道州人民带来的无尽苦难,要求皇帝免除这项陋规。唐德宗看后遂同意停止当地土贡。道州百姓听到这一消息无不感恩戴德。后来,民间便把阳城奉为福星,将他塑造成为天官模样,一身朝官装束,一派和颜,充满了福运和财气,这也表达了人民对阳城的崇敬之情。现在,阳城的故乡夏县庙前镇还保留有他的墓冢和祭祀他的阳公庙。
阳乘庆:阳尼从孙,官至太学博士,继承祖父遗志,撰《字统》二十卷,行于世。尼从孙固,字敬安,历官北平太守、郎中令、前军将军。固为人刚直雅正,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没之日,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
阳休之:阳尼重从孙,字子烈。东魏武定年间,官至黄门朗。北齐天统年间,官拜吏部尚书。北周武帝年间,官拜州刺史。著有《幽州人物志》。尼重从孙弼,字世辅,长于吏事,本州别驾加轻车将军。尼重从孙伯庆,汝南太守。
阳处父:春秋时代晋文公、襄公时人,虽然不算多么显赫的人物,但是却主导了一次震惊当时的人事异动,即所谓“易中军”并涉入所谓的“三易中军帅”的权力斗争的漩涡,最后身死名裂。阳处父的身份及权力,功劳等各方面探讨所谓“易中军”及“三易中军帅”的相关问题,认为阳处父只是台面上的白手套型的人物,幕后的操纵者,其实是晋襄公。阳处父的失败,即是晋襄公的失败。对阳处父的评价,包括所谓的“仲尼曰”及《礼记·檀弓篇》的记载,以二者之时代背景及个人立场之故,皆未能肯定阳子行事,实有失公允。以为阳子忠贞,可比荀息。叔向忠于公室,世所共知。叔向犹愿效法阳子,亦所谓推己及人也。
阳孝本:宋代大学者,学问深而博,品德高贵,隐居在山中读书讲学,朝廷再三叫他做官都不去。当时的学问人都敬重他,苏东坡也佩服他。后来还是被朝廷请去给太子讲学。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阳都县:汉代县名,隶徐州琅琊郡,汉灭即废。其故城遗址在山东省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疃村一带。
2、堂号
阳姓的主要堂号有:“启胤堂”等。
============================================================
阳姓宗祠通用对联
〖阳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周封少子;
唐著谏官。
——佚名撰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阳氏的来历。“少子”,谓幼子,小儿子(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介绍)。下联典指唐代北平人阳城,字亢宗,少年时家贫而好学。登第后隐于中条山,德宗召他为谏议大夫。宰相陆贽受户部侍郎裴延龄诬陷被免职,内外震恐,不敢发言。阳城与拾遗王仲舒等上疏论裴延龄的奸佞,要求挽留陆贽。德宗又想用裴延龄为相,阳城大哭于宫廷,极力阻止。后出任道州刺史,治民如治家。
圣门高弟;
太子老师。
——佚名撰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孔子的弟子阳货,鲁国人。下联典指宋代大学者阳孝本,字行先,博学行高,苏东坡也很佩服他。他隐居山中讲学二十年,朝廷要他出来做官他不去。再三请他去给太子讲学当老师,他才去了。被授予博士,以直秘阁归。
-----------------------------------------------------------------
〖阳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八科皆中,累迁御史;
四世同居,诏表门闾。
——佚名撰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国子祭酒阳峤,武后时,举八科皆中,累迁右台御史。以清白闻,终国子祭酒。下联典指南齐名人阳黑头,华阳人。四世同居,建元中诏表门闾。
玉种兰田,喜获佳人淑配;
袍遗贵宝,幸沐天子恩荣。
——佚名撰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名人阳雍伯,一称羊公。尝设义浆给行人三年。一人饮讫,怀中出菜子一升,与之,曰:“种此生美玉,并得好妇。”后娶北平徐氏女,于所种处得白璧以为聘。生十男,皆俊异,位至卿相。下联典指魏国阳姓名人阳彪事典。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阳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阳自碧少将
阳自碧(1918-——),四川省巴中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股长、副科长,中共中央机要科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科长,冀热辽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副处长,华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副局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51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一 姓氏源流
欧姓的起源有二:
1 出自欧冶氏,与区同出于一个源流。春秋的时候有匠人叫欧冶子,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欧冶为姓。欧冶子后来移居到福建的闽侯县冶山,为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又于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欧冶子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做为姓氏,形成了欧姓。有的去掉欠字为区姓。欧与区音同。
2 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钩践又复国。到钩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后来虽然也有欧阳、欧侯省姓为欧,但是起源仍为这一支。
二 迁徙分布
欧姓望族居住在平阳(今天的临汾西南)。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平阳郡:据《郡望百家姓》的记载,欧氏望出平阳郡。三国的时候魏国所置。在今天的山西临汾一带。
堂号: 八剑堂:春秋的时候有欧冶子善于铸造剑,越王请他铸了五把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后来,干将又为赵王铸造了三把剑(龙渊、太阿、工布),这八把剑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剑。
四 历史名人
1 欧道江:长乐人,明代学者,博学多才,四方师事,从游者数千人。
2 欧冶子:春秋的时候匠人,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欧冶为姓。欧冶子后来移居到福建的闽侯县冶山,为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又于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
3 欧普祥:元代起义军将领。
4 欧大任:明代南京工部郎中,广东顺德人,嘉靖时期国子博士。学者王士贞称其为“广东五才子”之一。 5 欧宝:东汉时期著名的孝子。平都人,而且性格开朗,为人豪爽
五 欧、欧阳、区的关系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
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
《区渭泉祖家谱》提到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在这之前他们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欧阳姓
开放分类: 姓氏、复姓
区、欧、欧阳三姓同宗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
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
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
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
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
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
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
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
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
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
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
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
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
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
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
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
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
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
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
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在这之前他们
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
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
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
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
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
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
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
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
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
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在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北宋时代的欧阳
修集文学家与史学家于一身,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曾任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早年他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王安石推
行新法时,他曾上疏指陈青苗法的弊害。
欧阳修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
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写
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与
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婉丽,承袭南唐遗风。
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单独撰写《新五代史》,并著有
《欧阳文忠集》。
欧阳予倩(1889—1962)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著名戏剧家兼演员。
他是湖南浏阳人,1907年在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担
任**编导兼演京剧10多年。30年代,他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40年代
担任广西艺术馆馆长。1949年后出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并被选为中国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倡导人之一。
他著有回忆录《自我演剧以来》,论文集《一得馀抄》以及话剧剧本《
运动力》、《桃花扇》、《黑奴恨》等。
《三字经》是从前流行的启蒙课本之一,相传是宋朝区适子的著作,
明清学者陆续补充。与《千字文》相得益彰。
由于区、欧、欧阳三姓的族人较少,只有欧阳族人成立宗亲会馆,
那就是坐落在乞纳街96号的欧阳家族联合会,会员有222
人
#能力训练# 导语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719%多。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下面是 分享的国学宝典《百家姓》:李姓。欢迎阅读参考!
李姓介绍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国大陆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李姓则为第三大姓。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719%多。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历史先秦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麽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後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後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李耳的後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後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後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後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3组。
李耳以後,李姓人口逐渐增多。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如李耳裔孙李解,因在胶西国做官,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更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已发展至今辽甯一带,如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今辽甯辽阳)人;向西北已发展至今甯夏一带,如东汉末车骑将军李催为北地(今甯夏吴忠西南)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今属广东)人,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向西南已发展至今云南,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
三国时,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执掌用人权,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土族制度。在这个任人以“家世”为重的时代,“士族”行列裏没有李姓。东晋、南朝时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级,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在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列王、崔、卢、李、郑为大姓。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说明李姓已经崛起。但是,这裏所列的大姓仅限于“山东”地区,说明当时李姓还不是全国的大姓。十六国时,先後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从而提高了李姓声望。
隋唐时期
陇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为皇亲国戚,官位显赫,至隋末,在朝廷内外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因之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历史时期,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区外,又有今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的李姓人载入史册,但总的来说,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在这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虽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几乎是默默无闻。
随陈化父子入闽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往闽南镇压“蛮獠啸乱”,後其子陈元光继任,平定了局势。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功绩卓著,留居当地,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
武周时避祸南逃唐高宗皇後诗、联。例如,清道光《李氏宗谱》列李金脉派的辈次为:“荣升芳建定,万代承宗明;世时乾坤太,子文应必兴”;清光绪《陇西郡李氏族谱》列李观脉派班次(班列的次序)为:“绍祖隆先泽,道德传家良;学士登魁首,荣华万载香”;“光宗思继述,世代发籍长;久远绵祖德,永赖振纲常”。这些诗、联,按先後顺序拆开的每一个字,就是这一脉派下传若干代每一代的字辈。
李氏政权
李氏先后建立的政权有:
成汉
西凉
凉
吴(李子通)
魏(李密)
唐朝
西夏
后唐
南唐
大顺
朝鲜王朝
越南李朝
新加坡
历史名人
李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
李贺:(公元790~816年),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号诗鬼。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时珍:明代杰出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闻名于世。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登:(生卒年待考),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
李斯:(公元前?~前208年),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秦国政治家。
李陵:(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西汉将领。
李悝:(生卒年待考),又名李克,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等。战国初期魏国政治家。
李牧:(公元前?~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军事家。
李广利:(公元前?~前88年),中山人(今河北定县),汉武帝宠姬李夫人之兄。
李固:(公元94~147年),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
李典:(公元174~209年),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今山东山阳)。
李膺:(公元110~168年),字元礼,汉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东汉政治家。
李傕:董卓的部下,被派往陈留、颍川等地劫掠。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五。
李克用:(公元856~908年),本姓朱耶氏,祖先是唐朝时西北沙陀人。
李靖:(公元571~公元649年),字药师,京兆三原人(今陕西三原)。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唐朝将领。
李建成:(公元589~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
李勤:(公元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勋,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部)。家富有,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责力)。
李突地:稽靺鞨酋长(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唐朝初建时即来唐朝贡,后曾击败进攻幽州的突厥兵,他于唐贞观初年被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为右卫将军,赐为李氏。李嘉庆也是靺鞨族人,本姓茹,名常,徙幽州,为朔方部将,以战功被赐姓李,更名嘉庆。其子李怀光,在唐德宗时被封为都虞侯。
李林甫:(公元?~752年),小字哥奴,与大唐皇帝一脉相承,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的第五代孙。若论其辈分,李林甫还比唐玄宗李隆基高出一辈。
李辅国:(公元704~762年),本名李静忠,因拥立唐肃宗即位有功,任元帅府行军司马事,故更名辅国。唐朝宦官。
李思摩:突厥颉利族人(东突厥),原名阿史那思摩,其酋长称颉利可汗,名咄苾。颉利人曾屡次侵扰唐朝,咄苾与思摩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扰唐时,被唐军俘获并送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思摩忠诚可嘉,于是赐为李氏,令他统领颉利旧部驻守河南之地。
李愬:(公元773~821年)中唐将领,雪夜入蔡州,平吴元济之乱。
李晟:(公元727~793年)中唐将领。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勇烈有才,善骑射,平朱沘之乱。
李国昌:本为朱邪氏,名赤心,沙陀突厥酋长朱邪执宜之子。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任太原行营招讨等职,因随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有功,升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被赐姓李名国昌。
李粲: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唐高祖李渊入关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
李子和: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献款,被任为灵州总管,后又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因有功,被赐姓李,封夷国公。
李抱玉: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原名重璋,善骑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战河西有功,为他改名抱玉。安禄山叛乱时,安抱玉镇守南阳,上书朝廷,说耻与逆臣安禄山同宗,要求改姓,于是唐玄宗赐他姓李。
李忠臣:蓟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时从军,憨直不通书,但努力奋斗,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赐名忠臣。
李国臣:河西人,本姓安,膂力过人,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李宝忠:奚族人,原为范阳守将张锁高的养子,名忠志,字为辅,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属,随同安、史叛唐。公元761年史思明逝世后,张忠志献恒、赵、深、定、易五州,唐朝宗李豫升他为礼部尚书,赐姓李,赐名宝忠,封赵国公。
李光进:其祖先为河曲羌族人(今青海黄河曲流处),姓阿跌氏,唐朝贞观中期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光进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有功,于大历年间被唐朝宗李豫赐姓李。
李元谅:安息人,本姓安,少为宦官骆奉仙所养,冒姓骆,名元光,勇敢有谋略,唐德宗时与李晟收京师,贞元年间因守备有方,避免了一次与吐蕃的战争,被赐姓李,赐名元谅。
李全略:本姓王,名日简,以功累官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赐姓李,赐名全略。
李茂勋:回鹘族(即回纥)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后因积功较多,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名茂勋。
李存勖:后唐庄宗。
李栋:宋代官员,李氏入粤始祖。
李煜:(公元937~978年),南唐李后主,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李梦阳:(公元1473~1530年),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
李自成:(公元1606~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鲜卑党项族后裔。原名鸿基。尊党项族李继迁为太祖。
李文茂:(公元?~1858年),清末粤剧名演员。清未天地会领袖,攻广西建大成国。
李渔:(公元1611~1680年),戏曲理论家、作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
李开芳:(公元?~1855年),壮族,广西郁林州人,冲锋破陈,与林凤祥齐名。
李秀成:(公元1823-1864年)太平天国将领。初名以文。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他出身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49年,二十六岁的李秀成加入了拜上帝教。1851年9月参加太平军。
李鸿章:(公元1823~1901年),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汉朝合肥人(今安徽合肥)。清朝晚期军政重臣、清朝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来源
第一个来源:源于嬴姓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概括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沉湎女色,使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后裔有个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指出纣王的错误,劝他改正,结果因此惹恼了纣王而被杀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人(今河南淮阳),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方向逃。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尤其是小利贞,饿得奄奄一息。可是,这一带荒无人烟,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东部)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第二个来源:他族改姓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十三世纪以后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与汉、维吾尔、蒙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又称“回回”。回族散布面广,主要与汉族杂居,以西北地区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安徽、辽宁、北京等省、市分布较多,约有七百三十万人。李氏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第三个来源:他姓改李氏出自他姓改李氏。据载,唐开国元勋诸将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如李元昊原是党项拓跋氏。由此,李姓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
第四个来源:虎图腾说源于虎图腾说。此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龚维英著《原始崇拜纲要》中说:李耳亦楚语,即虎。老子故国陈,灭于楚,故得为楚人。陈属淮河流域,正呼虎作“李耳”。老子之亦名李耳,理由在此。李耳应是陈楚民间对虎的俗称。今陈地民间相传,老子生于庚寅年,属虎。当时苦县一带方言称虎为“狸儿”,故亲邻戏呼老子为狸儿,后渐演变为“李耳”。
第五个来源:老姓说源于老姓说。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于老姓。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实:“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唐兰:《老聃的姓名和时》,《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
唐兰明确地说明:老子并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马叙伦、陈独秀等人同意唐兰之说。高亨对此说有进一步的考证,他在《老子正诂·前记》中说: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他列出四条证据:
一、先秦旧籍如《庄子》、《荀子》等,对孔、墨等人皆举其姓,称“孔子”、“墨子”,独于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所以“明见老子原姓老矣。”
二、“古有老姓而无李姓”。《风俗通义》:“老氏,颛顼子老童之后。”春秋时代无李姓。《史记·循吏列传》的李离,系《左传》士离之误,不作李。《战国策》中始有李悝、李牧,李姓起源甚晚。
三、古人姓氏多无本字,常假借同音字。老姓变为李姓,也是同音假借。
四、“古韵‘老’属幽部,‘李’属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高亨从《老子》一书中引大量语句,证幽部、之部音韵通谐。最后,他说:“老、李二字其声皆属来纽(即声母为L),其韵又属一部,然则其音相同甚明,惟其音同,故由老而变为李。”
依高亨等人的说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来,而是源于老姓。高先生从音韵学的角度引证甚详,有说服力。
在我国,由于大姓的历史一般都很悠久,都有十分厚重的文化积淀,其中当然也有不少让人回味的东西,像奇闻轶事等也都经常被人们提起。
相传在北魏孝文帝给汉族大姓排序时,就出现过“驰李”的笑话。当时门阀世族制度十分盛行,任命官吏,挑选女婿,都要查看家谱,甄别种族,讲求门当户对。而李姓虽然是一个大姓,却不是贵姓,门第也很低,为了挤进汉族大姓的行列,成为众所瞩目的名门望族,家在陇西的李姓人就筹集了许多珍贵礼物,骑着鸣驼去送礼。等他们千里诏诏来到洛阳的时候,朝廷已经把排序结果公布于众,虽然极力争取也于事无补,还饱受其他大姓的热嘲冷讽,从此就落下一个“驰李”的绰号。
作为明朝第一大姓的朱姓,由于“朱”与“猪”同音,人们便把许多与猪有关的幽默小品与它联系起来。朱姓原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姓,自从明朝的《百家姓》把赵姓皇帝排在天下第一之后,《皇明千家姓》便如法炮制,把朱姓排在天下第一。朱元璋的统治中心在经济发达、风景迷人的江南水乡,那里地肥水美,生活安逸,没有人愿意当兵。朱元璋要征兵去守云南边疆,没人肯去。他便下令说:谁能够吃下不褪毛的猪肉,就可以不去边疆了。结果有20多人硬着头皮吃了带毛的肉。
朱元璋又说:带毛猪肉都能吃,还怕远征?于是就把苏州一带的豪民强行迁移到云南武平,这个笑话在云南武平一带十分流行。朱元璋强迫百姓吃带毛猪肉,给人留下一个言而无信的形象。明武宗朱厚照一登基,就下令全国,不许养猪,不许吃猪肉,原因就是“猪”与“朱”同音。这在一个具有几千年食用猪肉历史的饮食文化大国,无疑是天大的笑话。
像上述这种情况,在唐代也有。唐朝皇帝因为姓李,就明文规定不准随意捕捞鲤鱼,原因是鲤鱼的“鲤”与国姓“李”同音,违者要打60大板。当然,这些荒唐的禁令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否则,如果马姓人家、牛姓人家、羊姓人家、鱼姓人家都出一个皇帝,中国人就可能“饭无肉,食无鱼”了。
武则天统治唐朝时期,假装仁慈,禁止杀生,连河里的鱼虾也不准捕捞。当时的江淮地区发生灾害,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本来全靠捕捞鱼虾过日子,这个荒唐禁令一下达,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竟然被活活饿死。
在门阀制度盛行时代,受实际利益驱动,人们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假冒他人姓氏的现象也极为普遍。是李姓人家,就说自己是陇西李。是王姓人家,就说自己是太原王。是崔姓人家,就说自己是清河崔。这样一来,各种各样的笑话就出现了。用别人姓名开玩笑,就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隋朝吏部侍郎牛弘,主持官吏选拔的事情,权力大,地位高经常用别人的姓名开玩笑。有一次,他正躺在床上吃东西,有一个叫马敞的人前来拜访。他见马敞虽然出身名门,但其貌不扬就对他有所轻视,拿他的家族出身开玩笑说:“尝闻扶风马,谓言天上下。今见扶风马,得驴也不假。”他的意思是说,我曾经听说扶风的马姓人,像天上下来的天马一样出类拔萃,今天见了以后,怎么跟毛驴差不多。马敞听了以后也不示弱,立即以牙还牙,反唇相讥说:“尝闻陇西牛,千石不用佝。今见陇西牛,卧地打草头。”意思是说,我也听说过陇西的牛姓人不同一般,能够像老黄牛一样,负载千石的东西也不怕。今天见到了陇西牛,原来是头只会埋头吃草、不会干活的饭桶。牛弘一听,这才知道马敞是个人才,马上起身道歉,后来还授给他一个较好的官职。
像这样的例子在唐代也有。比如一个著名宰相狄仁杰,就曾被人拿姓氏开玩笑,说他的“狄”姓,左边一个“犬”,右边一个“火”,合在一起就是火烤狗肉,他听了也只能苦笑而已。在唐朝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叫王凝的礼部侍郎去长沙处理公务,遇到一个姓王的柳州刺史,为了巴结他,硬说自己是他的叔伯侄子,还对他三磕九拜,行了大礼。王凝当时心中怀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回来一查家谱,才知道侄子已经死亡,这个刺史是个冒牌货,等
诚求安姓的家谱起名字序,我的祖籍是辽阳。
本文2023-11-07 07:33: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