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闯堂是什么朝代?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3收藏

青草闯堂是什么朝代?,第1张

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

同名莆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 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朱文》、《乐昌公主》、《刘文龙》、《陈光蕊》、《王祥》、《郭华》、《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杀狗》、《琵琶记》等。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却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

  莆仙戏的表演据所发掘的资料证明,它是在唐百戏宋、傀儡戏的基础上形成独特表演艺术。唐咸通年间(860-870)莆泉巷《言谈录》载:"承隋唐之后,兴化百戏兴焉"。到公元954年《连江里志》记:"蔡太师作寿日,优人献技有客以丝系僮于四肢为肉头傀儡戏。"莆仙戏的表演艺术继承了迈子余年遗留下来的古南戏传统表演,莆仙戏《目连》等传统剧目里的表演就保持着宋杂剧、傀儡戏的综合艺术面貌,被称之谓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莆仙戏大棚目连戏之剧本,曲牌,声腔,鼓板,表演身段,动作程式和舞台上的一桌两椅,脸谱,化装,服装和戏帽以及道具与傀儡目连戏等一模一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这是莆仙大棚目连戏全面搬演傀儡目连戏的遗迹

  莆仙戏目连戏中的表演,有"目连挑经",罗卜的"三步一拜",刘四贞的"十八拔",刘贾的"蛤蟆拜",古背生的"三节弯",聋哑的"公背婆"等从主角到配角,从人物形象到表演规格,都运用了人模仿傀儡的表演,并综合组成了曲牌,鼓板,表演三结合的规范化,历代流传,相继不绝

  莆仙戏演员的基本功,总称为"傀儡核",手部动作"上不超于眉毛,下不低于肚脐"的艺术规格如生角的"抬步",旦角的"蹀步",净角的"挑步"丑角的"七步溜",都保持傀儡形象,当演员要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时,喜用"雀跃步",怒用"双摇步",哀用"双掩面",乐用"双体肩"俱以形象表达,不拘表演感情。至今莆仙戏的演员基本功仍是继承傀儡戏的表演特色。

  莆仙戏人模仿傀儡演法的艺术传承,也是受宋元傀儡戏的影响。《双鞭回两锏》中秦叔宝与尉迟恭在互相激烈对打时,秦持双锏,尉拿单鞭,运用傀儡的打法,双打、双钩、双上、双下、与傀儡表演形式,动作和身段一模一样。又如《苏武与李陵》中,苏武手持节杖,走老人步,配合"三节弯"的身段形象与李陵登台"望故乡"作"跌脚"、"摇步"、"趋保"、"魁斗吊"等。俱叫"傀儡介",保持人演傀儡的形式和特色;再如《吕蒙正算十八罗汉》中,吕蒙正与两和尚配合,模仿傀儡形象,唱念做与傀儡演技相同,特色即有和谐幽默的表演,又有保持人演傀儡戏的艺术。

贵池傩戏是中国巫傩文化的一个流布形态,和中国其它一些地区驱疫纳吉的巫术活动,虽名称不同,但都起源于原始信仰,都把歌舞、戏剧当作是降神、媚神的仪式,并不强调娱人的作用;都把某种魂灵的依附物,如面具、木偶、草扎、剪纸或人体涂面等,当作傩事仪式、活动的神灵,并围绕着它进行傩祭和演出活动。戴面具是贵池傩戏的表现特征,也是贵池傩戏区别于其它剧种的重要标志。

贵池傩戏面具,俗称“脸子”、“傩神”、“菩萨”等,多用柳木(枫杨)雕制,油漆彩绘而成,形状为外凸内凹,眼珠和眼角镂空,便于演员表演时向外张望,戴时头上均扎一块红头巾或红布帽子予以装饰。面具造型丰富多彩。在色彩上,多用红、黑、白、蓝、紫、黄(金)、绛红、赭红等色,因人物身份、性格而不同。

贵池傩戏面具,因地域、家族的不间,其数量、质料、尺寸、色彩,功能与佩戴方式,也不尽相同。其称谓根据面具数目也各不相同。13枚称“十三太保”,18枚称“十八学士”,24枚称“二十四诸天”,尚有36枚、48枚等。一套数量相同的脸子,其所刻的面具人物名称也各有差异。

人物不同名称如下:

殷村姚面具的摆式(28枚):

皇帝

武官 圣帝 文官

萧女 老回 财神 父老 老和尚

孟女 二回 土地 文龙 小和尚

吉婆 三回 包公 杞梁 三和尚

梅香

小回 周仓 宋中

张龙

唐叔 童子 杨兴

赵虎

东山韩面具的摆式(25枚):

帝君

判官 包公 马元帅 岳元帅

前传 正生 魁星 小生 邓君

后叫 童女 观音 童男 耍生

和合 老旦 老郎 老生 和合

老公 小回 关公 和尚 土地

注:老郎为文孝昭明太子。

姚村面具的摆式(32枚)

皇帝

金星 文丞相 包拯 二郎

老和尚

县官 张主 正旦

小和尚 外角 小包 孟姜女

老回 小生 张龙 老旦

二回 末角 赵虎 梅香

三回 宋中 招魂 老杨

四回 小杨

缟溪曹面具的摆式(24枚):

皇帝

大和尚 土地 社公 关公 一回

小和尚 吉婆 先生 包公 二回

张 龙 ** 生角 上坛 三回

赵 虎 大娘 丑角 下坛 四回

合仙 范良 和仙

面具有“全脸子”与“半脸子”,分“通用”和“专用”两种。全脸子为冠长43厘米,长冠33厘米,宽皆26厘米,戴时遮住整个面部,与脸形五官基本吻合;半脸子略小,长37厘米或40厘米,宽23厘米,戴在额上,只遮住面部的一半,露出嘴,以便演唱时唱腔道自清晰,易于听见。通用脸子多为正面人物,不同剧目中的同行当角色可共用一尚块脸子。如《刘文龙赶考》中的生角刘文龙与《孟姜女》中的生角范祀良,《刘文龙赶考》中的旦角萧氏女与《孟姜女》中的孟姜女,其脸子可通用。专用脸子多为特殊身份的角色所用,其脸谱谱式有一定的个性特征,为特定人物专戴,如二郎神、关羽、包拯、尉迟恭等。

经过雕匠加工完成的面具,还只能被视为一般的物件。只有经过杵师或端公开光过的面具,才具有不可亵渎的灵性,与神灵有等同的作用。演出傩戏时,佛神会成员必须事前沐浴更衣、烧香、礼拜,才能接触、配戴。

在贵池傩戏演出前后,启用或送归“脸子”(即面具),有隆重的“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等仪典。其形式各氏族略有不同。每年正月初六之夜,由年首(迎傩神的主持人)指派二人,悄悄从祠堂将“脸子”用“龙亭”抬到或用“日”、“月”箱挑到水口社神庙。第二天清晨,用净水生布(没用过的新布)擦拭“脸子”,然后再放入“龙亭”或龙箱里,由年首带头,旗锣鼓伞开道,沿途燃烧香纸放鞭炮,迎“傩神”(“脸子”)进祠堂。晚上,演出开始前,由族长或年首手持万民伞在口号声中把伞交给戴面具的“伞孩儿”。以舞伞为先导,然后依次跳起各种傩舞。傩舞过后,接唱傩戏,傩舞、傩戏演出时,演员都戴着面具。由此看来,面具是贵池傩事活动的核心,傩事活动的全过程都是围绕着面具进行的,戴面具是贵池傩戏典型的表现形式。 “文化大革命”中贵池傩戏面具被破坏、丧失殆尽。幸有27枚面具作为破“四旧”展览展品,被王兆乾先生收藏于文化馆天花板上,从而得以保存下来。这些面具已成为贵池傩文化的珍品,制作年代大都是在清代道光年间或更早些,其中贵池刘街乡姚村一枚皇帝面具,经上海专家鉴定约为明代的制品。这些傩戏面具经笔者和王兆乾先生调查,出于贵池刘街乡的姚、汪两个家族。这些傩戏面具造型生动,刀法娴熟而流畅,形象夸张有度,结构严谨,体现着人物的神韵,显示出那个时代雕刻艺人高超的技艺和艺术表现能力。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姚姓面具:

帝(傩戏《刘文龙》中之汉灵帝,《章文显》中之宋仁宗,亦兼作玉皇大帝)长33厘米,宽18厘米,木质雕刻,苎麻丝为须,约为明代制品。温文典雅,还有一双大耳朵,使人感到亲切。

招魂使者(《章文显》剧中人物)长185厘米,宽66厘米,木质,清光绪年间制品。形象似乎是人、鬼的综合,黑脸,头戴红边盔,血盆大口,双眼镂空,有威慑人的力量。

番王(又名狄将军)长332厘米,宽191厘米,木质,清代制品,头上长角,眉毛倒竖,眼珠暴突,以突出夸张其骠悍、凶野的气质。

张妃(女性面具)头上结为二发髻,瓜子脸,柳叶眉,丹凤眼,耳坠金色耳环,嘴唇略涂淡红色,显得美丽端庄。

茶溪汪村的傩戏面具,出自另一个民间艺人之手。面具尺寸比姚村(姚家)大。一般长为305-405厘米,宽为192-222厘米。它们显著的特点是每尊面具的耳朵都肥大,下垂到脸腮下边,几乎与脸一样长。笑容可掬,和蔼亲善,这与九华山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如来佛的耳朵和面容极其相似。显然,雕刻面具的艺人受到佛教文化及雕塑艺术的影响。现简要介绍几枚汪家的面具:

土地长355厘米,宽23厘米,头戴员外帽,笑容满脸,眼睛眯成一条缝,稀朗的白胡须,大耳下垂,和善可亲,诙谐有趣。

刘文龙傩戏《刘文龙》中的生角,在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头戴黑色小生巾,面容温文尔雅,耳朵更大,这可能是表现人物有福气,考试得中状元。木质,清代制品。

关公是各村各家族面具中都有的,其形貌一般都是按照面如重枣,卧蚕眉、长辑来雕刻塑造。汪家的关公在雕刻技巧上更为精炼,技艺更为传神,一双丹凤眼,竖了起来,半睁半闭的眼神,具有威慑作用和神力。

老和尚《新年斋》中的主持僧。肥头大耳,头顶有受戒的疤痕,笑中微藏狡黠。

伞童又名和合、舞伞童子。长283厘米,宽194厘米,木质,清代制品。头有三块用黑漆画成的荷花形的黑发,肩目清秀,鼻梁高直,大大的嘴,牙齿整齐洁白,生动逼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之路。贵池这块古文化积淀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1983年以后,古老的傩戏又在各村落、各宗族活跃起来。老艺人把劫后余存的剧本整理出来,把珍藏在忆记里的表演和仪式加以重现,并新制作一批面具。最突出、有代表性的傩戏面具雕刻艺人是刘本荣(1903一1988),青阳县庙前乡星田村人,出身雕刻世家。他雕工细腻,形象逼真。外地好多有傩戏的地方都曾纷纷慕名而来,请他刻制面具,为使这一雕刻艺术能代代相传,他在临终前还回忆勾绘了常用的傩戏面具图谱三、四十种。

现简要介绍一些现代民间艺人雕刻的面具。

千里眼和顺风耳藏贵池市刘街乡源溪缩溪金村,为在社坛上演出傩舞、神伞与古老钱的舞者面具。千里眼头上的一对大肉角,额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太阳,红色眉毛倒竖,眼眶圆睁,眼球楼空,黑色的脸面衬着鲜红的大口,舌头伸出寸余,给人以粗矿奔放、勇武凶悍的印象。

张龙和赵虎面具藏贵池市刘街乡茶溪汪村。出自一个篾工之手,他的刀工粗而有力,常采用夸张手法。赵虎头上有一对直立的双角、狰狞的獠牙、烈焰般的眉毛,着意刻划其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张龙头上还雕有一个小人头,蓝面红睛,森严而又具有震慑力。

贵池市茅坦乡老屋唐家的傩戏面具没有头盔,演出时,演员的面具上另戴七星额子。造型秀丽而威武。

从整体上看,贵池傩戏面具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具有传统制作工艺,刀法简洁流畅,雕刻精细;2、造型上注重写实,夸张有度,变形有法;3、色彩上单一、凝重,少数面具色彩浓烈、绚丽,但都注意色彩对比和谐;4、因在地域上毗接九华山,受佛教和佛像雕塑艺术的影响,大都慈眉善眼、方面大耳、雍容福态。现代傩戏面具大都继承了这些特点,明代和清代制作的面具则显得更为古朴、粗放。 贵池傩戏面具吸收和融汇了儒、释、道、巫的宗教意识和民俗、民间雕塑、绘画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汉族民间艺术的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古文化、地域风情、民俗学、人类学、民间工艺的宝贵材料。

但是,对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搬演傩戏的各宗族来说,傩戏面具就不是民间工艺美术品了,而是特别崇敬的“神”。从下面可以说明。

(一)据记载,贵池在晚唐时,对梁昭明太子的祭祀就已盛行。戴面具扮神像的傩舞,也许是贵池傩戏的萌芽。以后逐渐形成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角色行当的贵池傩戏,达到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乐神又娱人的目的。这说明傩戏面具自始至终起着扮神象的作用。

(二)贵池搬演傩戏的各家族对面具都敬称为“傩神”、“龙神”、“社神”、“戏神”、“菩萨阿”、“五方嚎啕神”等。傩戏面具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仪式上供奉的“真神”(或正神),有土地、二郎、关公、玉皇大帝等,也有以钟馗为正神者,此类面具不兼作戏剧角色;另一类可作戏文里的人物和角色行当的龙神。这说明,傩戏面具不论什么角色人物,一律是被当作“神”看待的。

(三)贵池傩戏的演出习俗上,每年正月搬演傩戏启用面具,都要举行隆重的迎、送傩神活动。迎神时由长辈将面具从箱子里取出,依次按规定摆在祠堂“龙案”上,焚香烧纸献三牲供品,众人叩头罗拜。送神时,依次将“脸子”装箱,恭送到祠堂神台上。在请神时,各家族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将傩神迎进祠堂,由年首或长辈读《请神文告》,烧香,敬三杯酒;有的专门用请神节目--吉祥词《新年斋》请神;有的在演正戏《孟姜女》“朝庙”一场时,由年首念“请神簿”,请各路神仙。一般情况下,是不得随意搬动、触摸面具的。如触摸,必须净手焚香。

视面具为傩神,视傩戏演出为降神,表现了古代群众祈求众神保佑、驱鬼逐疫、消灾纳福的愿望。

从戏剧角度看,面具己具有戏剧行当的功能,部分面具是根据戏剧中人物来刻制的,已有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生、八贴旦的称谓。民间艺人在制作时,也注意刻画人物的性格,夸张突出其个性特征。如关公红脸长须,表现他英勇忠烈。什么角色戴什么面具,只要人物一出场,观众就能辨认出这是戏文中的哪个人物,知道那个人物是什么性格。我们把傩戏面具作为戏剧角色的认识,是从戏剧表演出发的,而对于各宗族来说,即使在表演傩戏也仍然把面具视为神,因此在傩戏演出过程中,他们不断烧香纸、放鞭炮。

贵池傩戏面具是中国傩戏面具艺术的瑰宝,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之久远、文化之灿烂。研究和继承贵池傩戏面具艺术的优良传统,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民间文艺具有重要意义。

正字戏是曾经在粤东地区流行的一种戏曲,又称正音戏。因为用中原音韵,即官话演唱、说白,有别于潮州方言而得名。也有人称之为竹帘戏,因为演出时台面中央挂三块竹帘。正字戏在潮州称潮州正字戏,在海陆丰又称南下正字。潮州正字戏在清末已经绝传,海陆丰的却一直保留下来。二者风格虽有所不同,但专家考证认为同属一个剧种。

正字戏源于南戏。史载南戏产生于宋宣和(公元1119-1125)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宋光宗朝流传到临安(杭州),盛行于浙闽一带。南戏经历元代与北杂剧碰撞,出现南北曲合套,进入兴盛期。入明又称传奇。从明初到嘉靖的约两个世纪内,在南方的众多声腔中,弋阳、余姚、海盐、昆山四大声腔脱颖而出,流播广远。正字戏源于哪个时期的南戏,历来意见不一。

萧遥天教授在他的《潮州戏剧志》中指出:“观诸腔惟弋阳腔流行闽广,可知潮州之正音戏必宗弋阳”。即认为正字戏源于南戏四大声腔之弋阳腔。对正字戏的风格,萧遥天教授曾记载:“八十乡老告余,谓听其调(正字戏)类似昆曲小曲,水磨妙曼,殆非虚言也。”这是与实际相符的。然而,弋阳腔的风格,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概括为:“其调喧”。这却与正字戏的“水磨妙曼”颇为矛盾。 1975年在潮安县出土了宣德写本《金钗记》,明代早期的南戏演出本原件,以前在国内还没有见过,这一个罕见的海内孤本,为我们提供了考察正字戏起源的第一手材料。这是一个明代的手抄剧本。剧本的全称为《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剧本的戏文第四出的左面装订线边写明剧本的年代为:宣德六年九月十九日;卷末一行字又写明:“宣德七年六月在胜寺梨园置立”。总之,我们知道剧本的年代至迟为宣德七年(公元1431年)。剧本名称写明“正字”,说明这是一个正字戏的剧本,说明正字戏在宣德七年之前就在潮州存在了。最早记载南戏四大声腔的祝允明的《猥谈》刊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相差95年,这么大的时间差,单凭这一点我们可以断定正字戏的形成不会在弋阳腔之后,从时间上可以断言“正字宗弋阳”的不可能。

宣德写本《金钗记》的内容在第一出副末登场时就作了介绍:

“末白:……众弟子每(们),今夜搬甚传奇?内应:今夜搬《刘希必金钗记》。末白:怎见得《刘希必金钗记》?即见那邓州南阳县忠孝刘文龙(按:字希必),父母六旬;娶妻三日,背琴书赴长安,一举手攀丹桂,奉使直下西番,单于以女妻之,一十八载不回还,公婆将萧氏改嫁,□□日夜泪偷弹;宋忠要与结良缘,奈何文龙□□复续弦。吉公(按:媒翁)、宋忠自投河,夫妻再传圆(团圆)。一时为胜事,今古万年传”

故事大概是说,刘文龙娶妻三日便上京赴试,一举得中,出使西番,被留作驸马,后设法逃回,见到皇帝,帝大喜,封他高官,准他告假回家,回到家中,妻子正要被迫改嫁,这时文龙离家已二十一载,面目全非,只好拿出临行时妻子给他的三般表记:菱花镜半面、金钗半股、宫鞋一只与妻子一一对照无误,乃合家团圆。

宣德写本《金钗记》的渊源应是宋元南戏。明代徐渭在他的《南词序录·宋元旧篇》中记载有《刘文龙菱花镜》一目,主人公是刘文龙,贯穿全文的是文龙与妻子相认的信物菱花镜,这些均与宣德写本相同。《永乐大典》卷一三九七二,戏文九,也有记载,剧目作《刘文龙》这些记载均写明此本为元传奇。

元传奇《刘文龙菱花镜》已失传,但有些曲子还可见于文献之中。钱南扬先生在他的《宋元戏文辑佚》中,从《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等著作中录出了《刘文龙菱花镜》二十一支曲子。从这些曲子,我们发现《刘文龙菱花镜》的剧情与宣德写本无异。

《九宫正始》册一,《刘文龙菱花镜》的开场一曲便是介绍剧情的:

“[女冠子]:听说文龙总结时为事聪慧,汉朝一日,遍传科诏,四海书生,齐赴丹墀,忽忽辞父母,水宿风餐,上国忽然回至,衣冠容颜,言语举止,旧时皆异。天教回旧里,毕竟是你姻缘,宋忠不是,忙郎都看,小二觑了,疑他是鬼。”

对照上文所引宣德写本《金钗记》第一出副末登场所述剧情,完全一致,人物如:刘文龙、萧氏、父、母、宋忠均相同,离别的时间也同为二十一载。(注:前引文有一十八载句,当指文龙在西番时间)

我们把其他的曲子作一比较:

《宋元戏文辑佚》所引第二曲[海棠赚]:“小玉听得,便取过三物与东人把为记,亲付与,身荣千万早回归。剖金钗、破菱镜,每留君根底,宫鞋儿各收一只,他日归来,再团圆成一对。”

宣德写本相对应的曲子在第七出:

“小玉捧古记上,唱[入赚]小玉听得,要取过三物与东人把记。且执古记唱剖金钗、拆菱花,每半留君根底,弓鞋儿各收一只,他日归期合专员(团圆)再成一对。”

《宋元戏文辑佚》所引第三曲《前腔换头》与宣德写本《金钗记》相对应的曲文也相同。其他的佚曲经与写本相对照,发现很相近,所表的内容也差不多。有些次要的差别是流传过程的改动,这是当然的。

饶宗颐教授在他的《〈明本潮州戏文五种〉说略》中,也把宣德写本〈金钗记〉考为元戏文。他说:“元时,史敬德和马致远尝合写过《萧淑贞祭坟重会姻缘记》,又名《刘文龙传》(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第十八页《刘文龙菱花镜》条。)”他又指出,宣德写本《金钗记》有一段掺入了蒙古文,写本与元时的《刘文龙传》必有联系,其祖本必出于元人。这是很有道理的。

这些完全可以证明,宣德写本《金钗记》是元南戏《刘文龙菱花镜》的嫡传改编增订本。由于《刘文龙菱花镜》已失传,宣德写本成为海内唯一最接近《刘文龙菱花镜》的珍贵孤本了。

既然是一个南戏的本子,为何又注明“正字”呢?这恰好说明宣德写本《金钗记》是一个改编自南戏的,于宣德早年就流传于潮州的正字戏剧本,这是正字戏源于宋元南戏的一个明证。

下面我们不妨从各方面分析一下宣德写本《金钗记》的特点,并与南戏作一比较。

宣德写本《金钗记》是一个演出本。因为剧本有不断修改的痕迹,同时剧本的许多地方显示出舞台演出的特点。

剧本的日期从宣德六年到七年便是修改的缘故;在剧本封面的夹层中,又发现了好几页戏文残稿,写着一些比本子较为简略而内容相同的戏文片段,显示出剧本的变化状况。

如残稿有一部分属于第十六出,丑唱《水底鱼儿》之后,紧接着末唱《玉胞肚》,而在剧本里,这两曲之间却补充了一大段戏文:“外白:媒婆,状元明日游街,你可彩楼上递送丝鞭……。”仅这一出戏与残稿比较就增加了百分之30左右。另外一些残稿与剧本比较的结果都发现,剧本的篇幅有较大的增加,文字也作了加工。这些篇幅的增加有的丰富了情节,有的增加了戏出。如残稿的第十一出末尾四行残文及第十二出的开场部分,在剧本里已是第二十二出和二十五出了,就在残稿的十一至十二出之间,增加了十一出戏。

剧本的改编也加强了剧本的主题。剧本的第八出,写夫妻离别,比残稿增加了八条许愿:一愿“早登科”;二愿“腰金身佩紫”;三愿“衣锦归故里”;四愿“安康踏京畿”五愿“高步云梯”;六愿“蟾宫折桂枝”七愿“双亲未老时归来”;八愿“妻随夫荣贵”。这是保存“三件古记”的共同信誓的基础上的互相祝愿,显得情意绵绵,强调了戏的主题和戏剧冲突的主线。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插科打诨的场面,如十二出刘文龙赴试途中遇上两个草包书生,十三出,这两个书生在试场出洋相;十六出媒婆自我介绍等,加强插科打诨,发挥行当的特色,适应舞台艺术发展的需要。

剧本各处有不少地方注明科介动作,使演出时不致失漏。如第十五出萧氏问卦时,“净白:……娘子你来拜”就注上“(旦拜)”的科介,“净白(打):休胡说。”第六十二出也有“(旦唱)、(投水)”、“(抛钱)”“(旦哭)”等科介揭示。同时,这个手写剧本的戏文间有不少朱笔圈点,有一些也是表演动作的符号,这些也表明剧本是个演出本。

出土的宣德写本《金钗记》带有十分纯朴的汉族民间气息,存在不少粗糙的东西,是演出脚本的特色。如大量的错别字,把“折”写成“拆”,“团圆”写成“专员”,把“堂堂相府”写成“谭谭相府”等等;名称也不统一,有时称刘文龙,有时称刘希必,有时称西番,有时称单于国,面对西番国王直称“虏王”。京城忽为长安,忽为东京。刘文龙的官职时为“二十四都提点”(五十七出),时为“四川都提点”(六十四出)。此外,还有很多风趣的细节语言,如第十一出写赶考的学生自白:“大姨小姨都来送路,吃几杯酒醉了,以此赶不迭”。语言易于上口,便于演出,说明剧本并非文人雅士欣赏的剧本,只是为演出之用的脚本。

剧本的卷末有“在胜寺梨园置立”字样,这也符合明代前期汉族民间戏曲活动往往以寺庙为基础的情况,“梨园”二字更说明这是一个梨园戏班所使用的本子。

剧本之后还附录了锣鼓谱与南散曲。锣鼓谱有《三棒鼓》、《得胜令》十分完整;南散曲《黑麻序》,写的是四季歌,春吟杨贵妃,夏歌屈大夫,秋咏牛郎织女,冬赞王祥卧冰。这些都用于演出间隙穿插演唱,调整气氛。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说明了宣德写本《金钗记》的一些基本情况,由于这是一个演出脚本,它也就更能反映当年正字戏的演出风貌与存在概括概况。我们看出,在演出之中,剧本经过大幅度的改编,这些改编在不同方面进行,从量变,导致质变,我们可以感觉到当年南戏如何在潮州演出,从而演化为正字戏的过程。

那么南戏是怎么传入潮州的呢?下面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南戏源于温州,于宋光宗朝,盛行于浙闽一带。南戏在浙闽一带流传,粤东与闽南历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不单地理位置上相连,风俗相似,语言也相通。至今,与潮州交界的福建境内,仍讲潮州话,也有潮剧团。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东山县潮剧团来潮演出《秦香莲》,风靡一时。因此南戏当时当然也可能流入粤东,流传的途径无非是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

宋代以来,东南经济飞跃发展,皇室花销,仰给东南;南宋定都临安,经济繁荣。泉州为南宋的陪都,皇室家眷有不少迁泉,其南外宗正司就设于泉州。明州、泉州、广州是当时的对外贸易中心,是大海港,海运发达。泉州与温州、杭州的交通多走海道,南宋建炎年间南外宗正司就是从温州下海乘船到泉州的。历来的贵族大户,巨商之类的人家,多蓄倡优,南宋的皇族从温州迁到泉州时,必定也带来了南戏的戏班。据考证泉州的梨园戏的小梨园(童伶)七子班正是南宋赵氏宗室带至泉州的家班而传到汉族民间的。南戏此时应也随之传到泉州。

入明以来,经济继续发展,海运发达,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出兵取浙东、闽南、粤,分水陆二路兵马,温、泉、潮、惠、广州均由水路兵马作取;抗倭斗争同样加强了浙、闽、粤东的联系。军队的运动、官员的迁徙、商业活动把浙、闽、粤东联系为一片。

南戏传入的证据仍是宣德写本《金钗记》。上面我们已证实宣德写本《金钗记》是宋元南戏嫡传的本子,由于它出土于潮州,且戏文中也夹杂少量的如“痴哥”(骂人不要脸)这样的潮州话,所以它在潮州演出过是无疑的,但现今潮剧的传统剧目还未发现这个本子;然而在闽南地区的梨园戏与莆仙戏至今还保留该剧目的演出本子,据说梨园戏与莆仙戏各保留一半。据行家实地考察,闽的梨园、莆仙戏与潮剧的艺术风貌有近似之处,它们之间有血缘关系。宣德写本《金钗记》又把正字、梨园、莆仙戏三者一线牵,说明了三者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它们的共同源头宋元南戏。

据上所述,我们可以断定,当初南戏传到闽南之后,必然传入潮州,潮泉形成一片,产生一种潮泉腔(或称潮泉调,明代嘉靖年间《荔镜记》就标明“潮泉两部”,一个剧本既可唱潮调又可唱泉调)。潮泉调,可以说是正字戏有别于南戏的独特声腔。关于这种声腔的特色,我们可以从宣德写本《金钗记》和其他的材料中略知一二。

南戏在流传过程中,受北方杂剧的影响,出现了南北曲合套的现象,元以来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渐渐地,南北合套成了南曲固定的曲调形式。宣德写本《金钗记》运用的是明代早期以前的曲牌连缀的形式,全剧共有97支曲子,根据剧情的需要采用了感情、气氛相应不同的曲牌82个,不但吸收了一些北曲形成南北合套,甚至唐代大曲,如《降黄龙》(第二十四出)也保存下来。演唱上使用的是中原音韵(正字),在演唱处理上出现了多样化的组合,除独唱一个曲牌外,还有“合唱”,如第二出,“生唱《解三醒》……娶妻三日称我心,似鸳鸯交颈情未遂,只得春闱求名利。(合)快收拾,急辞拜别,早到东京。”这“合”,是后台帮腔的提示。还有“合前”,如第二出“末唱:……月殿显贵,虎榜标传世名。(合前)”示明末句由后台与主唱合唱,也是帮腔的唱法,表明南戏在明初已有帮腔的形式。(这种帮腔不同于弋阳腔的用假嗓,翻高八度帮腔,而是用真嗓,同度帮腔。其渊源可追溯到南宋时期的南戏,如《张协状元》等)另外还有“合同唱”,如第七出旦唱《梁州序》一曲到“夫唱妇随”句,剧本就注上“合同”下面接上“莫忘了恩义,……换门楣”,这一段就是生、旦同唱了。有的地方“合同”也指前台多人接唱的处理。如第四十二出:“生唱:……只因诗书挂怀,画笔难开。(占唱)琴棋书画,圣贤留在”。这样的多样化处理,看的出当时艺人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改进的过程。正是这个初步地方化的过程创造了一种正字戏的声腔。

这种声腔的特色是,结合少量的某些潮泉地区的地方曲艺,泊进当时的南北戏曲诸腔,既保留了南戏南北曲合套的特征又并非全用南戏的声腔,又称潮泉腔,它的形成是正字戏形成的重要标志。

跟南戏相比,宣德写本《金钗记》的演出程式有所不同,但改变不大。

南戏的表演程式,一般由副末登场,报告演出的宗旨和全剧大意宣德写本也是如此;第二出起,生旦等重要角色相继出场,逐步展开情节,并经过种种的悲欢离合,以生旦团圆终场,写本也是如此;跟南戏一样,写本每出结束时必有下场诗,生、旦等重要角色上场必先唱引子,继以一段自我介绍的长白,称定场白。

南戏以分出为重要标志,《金钗记》的分出比之更加自由活泼,这也是一种表演程式上的上的革新。《金钗记》全剧分为67出,有长有短,最长的第六十五出,有2300字左右,最短的第六十二出,只有75个字。另外,剧本在某些戏出中,主角下场之后又复上,称为吊场,突破了分出体制的一般规格的制约。这样长段不拘,形式灵活,有利于内容的不断变化和情节的自由发展,更好突破舞台上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在行当的运用上,剧本突出了舞台演出的艺术需要,广泛发挥了不同行当的功能和艺术色彩。全剧有生、旦、净、末、丑、婆、外、占八个行当,扮演了近30个人物,变化多样,即使同是番奴,同是考生,同类人物,运用不同行当应行,就出现不同性格和形象,显得丰富多彩。而剧中生、旦两行当,就只扮演刘文龙和妻子萧氏,保证演出中主角突出,从而也突出全剧的主线。这些,既保持了南戏舞台演出的基本体制,又反映了演出上的出新。

经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基本明白当时正字戏的概貌。也可以看到正字戏其渊源当为宋元南戏。其形成的年代并不晚于南戏的四大声腔。

青草闯堂是什么朝代?

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同名莆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