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族有历史渊源的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3收藏

周家族有历史渊源的名人,第1张

周家族衍变的历史

周姓乃中华之望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考诸史籍,周姓系姬氏周代之帝胄,姬姓属黄帝制定十二姓氏之帝裔。

查本源,黄帝作为中华部落联盟的首领,主要活动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黄帝生子玄嚣,嚣生极,极生帝喾。周乃帝喾后裔,“弃”之子孙。弃在尧时才智超群,他让部落开荒种田,结束了游牧生活,以至成为远古时期最为著名的农业神,舜时赐封为“后稷”。从此,后稷便在邵(今陕西武功西南)一带,率领本部落种植“百谷百蔬”,发展农业,由此势力和人口都有较大的发展。由于他们的开创之功,后来便被周姓尊为始祖。

大约到了商初,后稷的裔孙公刘远迁居逐豳(今陕西旬邑西),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武装,扩大活动范围。公刘十传至古公亶父,又迁到“周原”一带,兴建宫室城邑,使自己的部落有了早期国家的雏形,从此称周人为周族。

亶古公有三子,曰太伯,虞仲,季历。季历生子曰昌(即文王)。季历获太伯,虞仲让位而执政,国势渐强,不幸被殷王文丁所杀。昌继父位而执掌朝政,在位50年,“德政广被,万民归趋”,灭殷而得天下之王业,后被追被为文王。

文王逝世四十年,子武王文武兼资,为治世明君,以雄才大略,挝张伐纣义师,各路诸侯,闻风附从,义旗所挡,纣兵七十万不战溃败,计期仅一月,灭商凯旋。

追根溯源,古公亶父实为周姓之太始祖。然周代王朝,本姓姬,周乃国号,故未能纳入正统之周姓宗谱。

周之得姓,实始于周武王的十一世孙,周平王宜臼,率众东迁洛邑(河南省洛阳县)即位,是为东周,但仍以“姬”为国姓,至封其子孙子姬烈于汝坟(今河南叶县东北)东周之派周姓实自此始。17传 公, 公辞官不仕,乞隐居免差,隐居汝水之阳,时在东周癸丑(前308)遂赐姓周,为周氏受姓之始。18传至姬邕,东周被秦朝所灭,人称他的家族为“周家”,他为了纪念自己曾是周朝王族后裔,才正式改姓为周,这是古今绝大多数周姓人的血统所出。周得姓后,在当地继续发展繁衍,在汉唐间形成了著名的周姓汝南郡望,并进一步分衍出沛国,陈留、临川、秦山、寻阳、庐江、太山、淮南、永安、河内、临汝、华阴、河东、河南、清河、江陵、长安、昭州等共21个郡望。

周姓姓氏来源,也像其它大姓一样拥有自己的传说历史,血统源流复杂。除上述的介绍,还有黄帝时大将周昌的后裔,商朝太史周任的后裔,周公旦和周公黑肩的后裔以周为姓。至魏晋南北朝以后,出自鲜卑族的普姓、普乃姓、普屯姓、贺鲁姓,以及出自汉族的项、姬、暨、成、苏等姓也都纷纷改入周姓,使周姓的血统进一步复杂化。今天周姓所以如此众多的人口和广泛的分布,正是历史上不断发展,繁衍,融合的结果。福建乃至晋江周姓均出自汝南一派,尊梅林公为入闽一世始。至于华东与闽粤周族所祀奉者,并不是开宗立姓之周姓始祖平王少子烈,却是宋代理学鼻祖周元濂溪公———敦颐。细加研究,这并非本末倒置,只在远流与近源之别,因其源多出濂溪公后裔,蕃衍开宗分支而来,以是舍远流而就近源,祀典宋代濂溪公,其因在此。

周姓入闽,始于光启三年。时统谱第五十七世,即从赐 公一世起至五十六世从信公。从信公次子,名颐,号梅林,汝南支子之派,光州固始县人。梅林公与王潮,王审知兄弟同乡,厚相结纳,并曾共同在乡里山榜立栅以御盗匪,王潮以翁料事多中,因呼翁为 “梅林独识”。

梅林翁在固始县闻王潮兄弟在闽占住了地盘,担任泉州剌史,公谋复依潮而策筮之吉,遂于光启三年携子靖入闽。到泉谒潮,潮见之至甚喜,意向相倾倒,如在梅林时。授梅林翁于仙游东乡,及王潮兄弟攻占福州,公及子靖随之往,事从王氏,并得王氏再授东街石井。是为周姓入闽一世。

统谱第七十五世,入闽十九世,入泉一世为云鸿公之子起振,字绍基,于南宋景炎元年(1276)随同从弟绍芳等至泉州勤王,匡扶幼主,王义之被授同进士出身。抗元失败后,绍基公易名籍,隐居泉州浮桥笋江之滨,过着耕读人家淡泊生活,终生不仕元。

周氏家族的历史

周永泰,广东东莞人。

始祖周永泰于十九世纪中叶来港发展,后其长子周少岐晋身为定例局议员,在商界名噪一时,为周氏家族奠下稳固的基础。不少家族成员担任 要职,其中有周少岐,周埈年,周锡年担任香港定例局(立法局前身)议员,太平绅士,而其中周埈年,周锡年更被封爵。

周卓凡,20世纪初香港企业家,周少岐之弟,周锡年爵士之父,著名的股票投资高手。周锡年之子周启邦,谭月清(富商谭焕堂之女)夫妇是社交名人,其对生活的享受更深入民心。

之子周启贤香港华人银行首席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常氏 历史渊源

甘肃-临夏-常氏 祖籍:南京大留属行。

时序迁徙:大致在1850年左右,沿陕西到达(现今地)甘肃省临夏县河西乡大常家(拼音:da shang jie)和东乡县河滩乡尕常家(拼音:ga shang jie)。世系辈分:自、全、承、启、志;延、寿、文、忠、太。

世代儒商,温文而雅,承袭至今。常——遁将蜀中一才子,华阳国志垂青史。

一、 姓氏源流 1、 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

《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

《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满《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

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 因此,常姓应该说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2、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

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

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

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

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邑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

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东常姓。

3、 另一支"常"姓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

据《姓氏考略》所载:“吴后有常姓”,是为江苏常氏。 4、 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

北宋真宗名赵恒,古时“恒”“常”义相近,故因避皇帝讳,改恒姓为常。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主要繁衍于今江苏省东海沿岸一带。

二、 迁徙分布 常姓发源于今山东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战国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于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并已散居于大江南北。

汉初有一支常姓迁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为中心的一大望族。同时,山东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

汉末至三国时,常姓有一支迁入四川。魏晋南北朝时,有常姓迁入甘肃。

隋唐时,新丰(今陕西临潼)人常衮迁居福建。宋代,常姓已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常姓迁居福建、广东,最后到达云南、贵州等地。

至明清,常姓已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清代以后,又有部分满族人融入常姓。

从历代繁衍迁徙情况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甘肃分布最广,江苏、四川、浙江次之。三、 郡望堂号 1、 堂号 “知人堂”:唐朝常何,贞观时为中郎将。

太宗要百官上书议论国事,常何是武人,不会写,只好请门客马周代写了三十多条。太宗看了很高兴,表扬常何写的好。

常何不愿偷功,就告诉太宗说:“我不识字,这是门客马周代写的。”太宗马上封马周为监察御史,并表扬常何知人,赐予绸缎三百匹。

常姓又以“太原”为堂号。 2、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县,大致为今山东西部地区。河内郡:楚汉之际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县西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

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

元鼎后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四、 家乘谱牒 山西:常氏宗谱一百五十卷、太谷常氏家乘不分卷、夏县常氏五房谱不分卷 江苏:丰县常氏家谱六卷江西:万载大北门常氏族谱(卷数不清) 山东:泰安常氏族谱十一篇 湖南:长沙欧塘常氏六修家谱首一卷(卷数不清) 河北:滦县常氏八代族人族谱一卷五、 历史名人 历史上常姓名人很多,西汉有太原人常惠,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0余年始放还,后代替苏武为典属国,通晓西域情事,官至右将军。三国两晋时期,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常氏多有显者,河南温(今河南温县)常氏发展成为望族。

常骞治毛诗、三礼,以清尚知名。

周氏家族的详细族谱有哪些

周姓家谱 开放分类: 民俗、历史、百家姓、姓氏、姓氏文化 周姓家谱介绍 周姓族谱的谱序 1、非其本姓所写的谱序。

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学家为江西吉水周氏家谱写序。如:解缙的《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杨荣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翰林院编修周叙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彦奇、国子监博士周歧凤重修)。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

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2、周姓人士写的谱序。 明初周是修写《周氏小谱序》。

还提出了一个修谱原则,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刊行的浙江《山阴前梅周氏宗谱》卷一转载的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周用文撰的《涂山公谱自序》。 家谱和族谱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

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

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

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

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

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周姓家谱文献目录 (略) 周姓字辈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谱是: 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族辈序: 缵 绪 成 德 经 世 安 邦 家 修 朝 献 万 奕 其 昌 广东潮阳泗水周族派语辈序: 多士敬宏毓 英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粤东普邑周族派语辈序 : 开基宏远猷 笃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湖南益阳大泉周族派语辈序 贵 文 祖 志 一 永 兴 万 代 天 仁 学 宏 宗 益 世 守 绍 前 贤 继 述 声 名 显 由 来 达 孝 全 振 起 三 以 让 令 德 庆 悠 绵 湖南益阳汾湖州周族派语辈序 志 肇 宏 昭 列 时 旺 玉 堂 轩 国 字 必 尚 义 言 方 定 泽 之 当代周姓人取名,较历史上复杂的取名方法已有了很大简化,特别是当今在中国大陆地区,周姓人在取名上,使用频率很高的字: 华、明、志、永、平、新、光、利、端、学、俊、龙、秋、菊、彩、家、少、天、胜、继、坤等。

周姓取名的时代性和政治色彩: 在1949年以前:英、秀、玉、珍、华、兰、桂、淑、文、明、芳、德、金、荣、清、素、云、风、宝、林等。 在1949-1966年间: 华、英、玉、明、秀、国、丽、建、芳、文、平、荣、珍、凤、春、金、桂、志、兰、德等。

在1966— 1976年文革期间: 红、华、军、文、英、明、丽、建、玉、春、小、国、艳、梅、平、芳、志、伟、海、秀等。 周姓男性与女性取名用字 女性名字偏重于使用含植物花草、色彩、香味、季节以及一些比较柔和素 静的字: 英、秀、玉、华、珍、兰、芳、丽、淑、桂、风、素、梅、美、玲、红、春、云、琴、惠等。

男性则偏重于显示阳刚之气: 明、国、文、华、德、建、志、永、林、成、军、平、福、荣、生、海、金、忠、伟、玉等。

周家族是什么的后代,最好有传说

周处(238—299年),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周处除三害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242-297),字子隐,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这位“少孤,不修细行,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氿蛟龙合称为阳羡城“三害”。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周处除“三害”后,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百家姓中的周的历史故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许多华人都对这四字谣感到熟悉。

即使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听说过百家姓。 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个人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

它与社会学、历史和传统有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的《百家姓》是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材料,读者可从中了解百家姓的起源与其深远影响。

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朝代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

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

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

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

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

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周"这个姓氏的来历

周氏的起源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

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周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

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

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三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五是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 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

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 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发展。 从东汉末年到晋代,都有中原周氏南迁的记载。

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从清朝康乾年间始,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周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世家。最早源于古代的姬姓,这是炎帝和周人祖先后稷的姓,在中国算是最古老的姓氏了,周时迁至河南汝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范志亭著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的第4页)。“从黄帝直到周武王建立周朝,周姓有一个传说中的世家。

经过西周一朝的发展,至周平王东迁,其次子烈封于汝坟(在今河南叶县东北),成为周姓人所尊奉的周姓始祖。周平王东迁洛邑(在洛阳)之后,其中的一个儿子姬烈被封在汝坟,经过十九传,至姬邕时东周被秦所灭。

虽然封国已不存在,可是源自周朝血脉世代食周爵禄俸的姬邕家族却在习惯上仍被人称作‘周家’,姬邕索姓也以‘周’为姓,以示纪念,以示不忘本,并代代相传。邕生秀,秀生仁。

这时已到了西汉时代,汉初统治者为了笼络民心,特地封周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绍续周室香火,周汝坟地势卑湿,遂徙地于汝南郡,这支周姓在当地生息繁衍,形成汉唐时期著名的汝南周氏(以上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大良、李琼英著的《中国姓氏通史周姓》”。 随着后来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人口大迁徙,汝南周氏不断向四周辐射扩散,其后的陈留、临川、寻阳、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内、临汝、华阴、河东等周氏郡望,都与它有深厚的渊源。

它被视为今天周姓的主要来源。 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

按现在人口统计,周姓为中国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从周姓发源的。

相传周人的祖先后稷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末时公刘又迁往幽地居住。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

这时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古公的曾孙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

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史称正宗。

春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执政,他企图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讳,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时后梁赐氵内姓周。

据考,周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周姓家族专用楹联 周姓家族常以下面4位族中名人嵌作楹联,以事彰扬。

门前挂这样的楹联,主人定姓周。 岐阳启姓,濂水分源(周敦颐)。

风高细柳(周亚夫),将军声断蓝田(周鲂)。 旌赐素丝(周举),谏议名高琐闼(周昌)。

周姓家族名人之最 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周恩来。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

少年时代在天津南开中学求学,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 。

1927年参加组织了“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期间,任 中央代表,长期驻在 所在地,进行统一战线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 总理兼外交部长。1976年1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宋明理学的开山之祖为周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思想,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很有影响。

脊梁骨最硬的中国人是鲁迅。鲁迅本姓周,原名樟寿,后取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

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早年时留学日本,回国后一方面从事教育工作,一方面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文学创作。

他不顾 反动派。

在周代(1046-256 BCE)是中早期的中国朝代的文化最显著和持续时间最长的任何在中国的历史上,分为两个时期:西方周(1046-771 BCE)和东周(771 -256 BCE)。它遵循商朝(公元前 1600-1046 年),先于秦朝(公元前 221-206 年,发音为“chin”),中国因此得名。

周发展出的商概念中包括天命——相信君主和统治者是神圣任命的——它会影响之后几个世纪的中国政治,周家援引它来废黜和取代商。

西周时期出现了分权国家,其社会等级制度与欧洲封建制度相对应,其中土地为贵族所有,受授予土地的国王有荣誉感,由农民劳作。西周就在被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 772-476 年)之前灭亡,该时期以当时的国家编年史(《春秋编年》)命名,并以其在音乐、诗歌和哲学方面的进步而闻名尤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学派的发展。

东周迁都洛阳并延续西周模式,但随着中国帝国 的不断瓦解,导致声称周已失去天命。国王地位的弱点导致了被称为战国时期(公元前 481-221 年)的混乱时代,在此期间,中国的七个独立国家为了霸权而相互争斗。这一时期以秦国战胜其他国家和秦朝的建立而告终,它试图抹去周朝的成就,以确立自己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周朝在教育、文学、哲学思想流派以及政治和宗教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文化贡献。

周朝在农业、教育、军事组织、中国文学、音乐、哲学思想流派、社会分层以及政治和宗教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文化贡献。许多这些发展的基础是商朝奠定的,但它们被承认的形式完全归功于周。

他们建立和维持了近 800 年的文化促进了艺术、冶金和中国哲学中一些最著名的名字的发展,其中包括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和孙子。在被称为百家学派的时期生活和写作,在此期间,个别哲学家建立了自己的学派。周朝的贡献为后来者,尤其是汉朝的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 202 年 - 公元 220 年)这将充分承认周朝的贡献的价值。

商亡周兴

在周之前是商朝推翻了夏朝(公元前 2700-1600 年),声称它已经变得专制,商朝领袖唐(日期不详)随后稳定了该地区并启动了鼓励经济和文化进步的政策 商人充分利用黄河两岸肥沃的土壤,大丰收,粮食多于需要,多余的用于贸易。由此产生的繁荣促进了城市(一些大规模的,如二里岗)、艺术和文化的发展。

商人是专业的泥瓦匠、珠宝商和冶金学家,他们创造了青铜和玉器的杰作,并生产了优质的丝绸螺栓。他们发展了历法、甲骨占卜、文字、音乐和乐器、祖先崇拜的概念、道教以及声称君主由神的意志统治的天命的宗教概念。

诸神对君王的认可,体现在土地的繁荣和人民的普遍福祉上。任何一方的任何下降都被解释为君主违反了与众神的契约,应该被废黜。商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周(也被称为辛)变得和早期的夏王一样残暴。他受到周文王(公元前 1152-1056 年在位)的挑战,被文的次子吴王推翻,他在位时间为公元前 1046-1043 年,成为周朝的第一位国王。

西周

武王起初效仿商朝的范式,在丰河两岸建立中央 ,称为丰浩。不久之后,吴死了,他的兄弟,周公丹(公元前 1042-1035 年在位)作为吴小子郑(公元前 1042-1021 年在位)的摄政王接管了 。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诗人兼战士,着有《易经》。他东扩疆域,恭恭敬敬,等到吴子成年后退位,即位为周成王。然而,并非周朝控制的每个地区都钦佩他们的政策,在希望统治自己的派系的启发下,整个广阔领域都爆发了叛乱。

中央集权的 无法维持被征服的大片领土,因此统治家族派遣可信赖的将军、家族成员和其他贵族建立忠于国王的小国。的政策封建(“建立”)被提起它分散了 和分配土地给谁承认周王的霸主地位的贵族。在封建政策建立了封建制度跑,从上到下社会等级:

贵族

绅士

商户

劳工

农民

每个贵族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国家,拥有自己的法律体系、税法、货币和民兵。他们向周王祭祀和赋税,并在必要时为他提供士兵。为了巩固国王的地位,天命理念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国王为人民在京城献祭,人民以他们的忠诚和服务向他表示敬意。

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为了更大的共同利益而共同努力的情况之一。

在封建的政策是如此的成功,产生这样多的庄稼,使得到的繁荣验证了周为拥有天命。所产生的财富鼓励了所谓的井田制度,该制度将土地分为为贵族和国王耕种的土地,以及为农民工作并为农民工作的土地。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为了更大的共同利益而共同努力的情况之一。

周文化自然在这种合作中蓬勃发展。青铜器的工艺变得更加复杂,商代的冶金技术总体上得到了改进。中国文字被编纂,文学得到发展,如《诗经》(《诗经》,创作于公元前 11 至 7 世纪),中国文学五部经典之一。《石经》的诗会在宫廷中广为传唱,被认为鼓励对社会各阶层成员的道德行为和同情。

然而,这个繁荣和相对和平的时期无法持续下去。学者帕特里夏·巴克利·埃布里评论:

西周的分权统治,从一开始就蕴藏着诸侯势力强大到不再听从王命的危险。随着几代人的流逝,忠诚和血缘关系的距离越来越远,这确实发生了。公元前771年,周王被[部落和诸侯的]联盟所杀。(38)

西周沦陷,最有可能是被称为西戎(或融)的民族的入侵进一步破坏了该地区的稳定。贵族将都城迁往东部的洛阳,这使得下一个周历史时期被称为东周。

东周

众所周知,东周时代是混乱和暴力的,但设法产生了惊人的创意和实质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作品。开始东周时代的春秋时期,还保留了一些西周时代的礼节和礼节,但不会持续太久。楚国、汉国、齐国、秦国、魏国、燕国、赵国,此时在洛阳都比周强。尽管如此,人们仍然认为周有天命,所以各个国家都试图证明自己是周的继承人。

春秋初年,尚有征战骑士精神,七国战法相通,相持不下,互不相让。久而久之,这种看似无休无止、完全徒劳的战争,在现在被称为战国时代的时代,变成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孙子兵法(公元前 500 年)的著名著作《孙子兵法》(公元前 500 年)就是在这段时间写成的,记录了可以用来战胜对手、赢得战争、建立和平的戒律和策略。

当时《孙子兵法》的阅读量有多大尚不得而知,但孙子并不是唯一一个试图通过策略结束暴力的人。和平主义哲学家墨帝(也被称为墨子,公元前 470-291 年)前往每个州,提供他在加强城市防御以及战斗中的进攻战术方面的知识。他的想法是为每个国家提供完全相同的优势,中和所有国家,希望他们意识到进一步战争的徒劳并宣布和平。然而,他的计划失败了,因为每个州都像一个顽固的赌徒,相信他们的下一次进攻会带来巨大的胜利。

阿琴政治家称上杨(d。338 BCE),之后太阳Tzu的领先地位,主张全面战争,不考虑骑士的旧法律,并通过自己支配的任何手段强调胜利的目标。商鞅的哲学被秦嬴政采纳,他开始了一场残酷的屠杀,打败了其他国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皇帝石黄帝。周朝灭亡,秦朝开始统治中国。

周来稿

秦会抵消周的许多进步,但不能完全改写历史。周朝借鉴商朝的功绩,秦朝也借鉴了周朝的功绩。例如,周朝在农业上的进步得到了保持和改进,特别是灌溉技术、水坝建设和水力技术,这些都有助于石黄帝修建大运河。

中国战争中骑兵和战车的使用(也是商代的发展)由周进一步发展并由秦保留。周人将马术提升到如此高的水平,以致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教育王子的必要条件。马被认为非常重要,他们经常与主人一起埋葬或牺牲,以获取他们的能量可以为死者提供的精神力量和保护。

最著名的例子是齐景公墓(公元前 547-490 年),公元 1964 年在山东省发现,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挖掘,但据信其中包含 600 匹马的遗骸陪伴公爵进入来世。各国都借鉴了周国的马术,嬴政,实际上是充分利用了周国发展起来的战车和骑兵来制服他国。

周将军队分成单位,在战斗中部署在不同的方向,秦也维持了周冶金。石黄帝充分利用了周代的金属加工技术,迫使被征服的国家交出他们熔化的武器,并变成了庆祝他统治的雕像。

被秦国抛弃的周氏贡献,都是在艺术和文化领域。春秋时期及其百家思想的时代,产生了一些世界上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家。主要的思想流派由孔子(公元前 551-479 年)创立,其著名的儒家戒律继续影响中国文化,老子(公元前 500 年)编纂并创立了正式的道教,以及韩非子(公元前 280-233 年) BCE),法家学派的创始人。

还有许多鲜为人知但仍然很重要的哲学家,例如诡辩家滕施(公元前 500 年)、享乐主义者杨朱(公元前 440-360 年)和政治家和哲学家严英(公元前 578-500 年)公元前)。最著名的后期哲学家中有著名的孟子(也被称为莽子,公元前 372-289 年),他将编纂孔子的著作,以及荀匡(公元前 310 年 - 公元前 235 年)的著作《荀子》,以更悲观、务实的眼光重新构想儒家理想。除了韩非子的法家被秦国定为国策外,所有这些哲学家的著作都被下令销毁;任何幸存下来的人都被神父和知识分子冒着生命危险藏了起来。

周朝的音乐贡献也被秦国低估,尽管后来被汉朝充分承认。周代价值观的核心是礼(礼)和乐(音乐和舞蹈)的概念,通常被称为礼月。正如学者 Johanna Liu 所解释的那样,音乐被认为具有变革性:

自周代以来,音乐一直被认为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包括四门学科,以培养皇室的儿子和国家的杰出人士成为未来的杰出领袖。在礼记,有人说“音乐的方向了所有的荣誉,以它的四个科目教学,并在他们安排的教训,诗歌,历史,礼仪,和前国王的音乐,为了密切关注以完成其学者。(沉,65)

每首乐曲都有相应的舞蹈,这些舞蹈的结合被认为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且有助于平衡宇宙的本质。孔子认为音乐是培养良好品格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统治者身上,热爱音乐的人会行事公道,行事公道。

刘所引用的《礼记》是中国经典著作之一,创作于周代百家时期。四书五经——在秦国焚书后幸存下来——成为中国教育的标准文本。他们是:

《礼记》(又称《大学之书》)

中庸之道

论语

孟子作品

易经

诗歌经典

礼经

历史经典

春秋编年史

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些作品今天仍在继续研究:它们被认为不仅可以教育个人,还可以提升灵魂并改善一个人的整体性格。

结论

这些作品只有在周朝文字发展的推动下才成为可能。周将商文字 甲骨文发展为大篆、小篆、隶书,以供其他文字的发展。周对祖先崇拜的提升促进了宗教思想的发展,他们对天命的愿景将继续影响中国历代数千年的王朝。

如果周朝只培养出孔子等哲人,那已经足够了,但他们做的远不止这些。在西周时期,他们建立了一个分散但有凝聚力的国家,尊重和激励所有社会阶层的人,而不仅仅是贵族和富人。他们不断地改进他们从商族那里继承的东西,并寻找其他方式来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东周时期,即使战乱不断,他们仍继续发展最高品质的艺术、音乐、文学和哲学。事实上,周朝近800年的统治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以至于秦朝的破坏政策也无法抹去它。秦灭汉后,周的文化贡献得到复兴,如今已与中国文化无异。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

1、夏朝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

2、商朝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  ,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3、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0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

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4、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

初平元年(190年)又起董卓之乱,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5、曹魏

魏国(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6、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 ,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

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

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7、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8、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

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

9、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后世公认的中国强盛朝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

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渐振。

唐末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10、武周

周朝(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称之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23年。

如果从显庆五年(660年)武则天代高宗执政算起,至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时为止,武则天前后执政达四十五年之久。是中国历史唯一女皇帝。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逝,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 

684年九月,太后废中宗为庐陵王,立中宗弟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改嗣圣元年为光宅元年,改东都为神都,由太后临朝改制。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六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武则天见时机已到,遂改唐为周,定都洛阳,自己加尊号为圣神皇帝。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 中宗复位,恢复唐朝旧制。同年十二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去世,享年82岁。

11、后梁

后梁(907~923年),即梁朝,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实行两京制,东都开封(今河南开封),西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梁王朝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后唐前身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共历三帝,前后17年。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

12、后唐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891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封晋王,建立前晋,从此割据河东。 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晋国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期间晋国视梁朝为闰朝,仍奉唐朝正朔。

909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晋王位。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南安阳)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国号,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 

同年底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阳,史称后唐;926年灭前蜀王衍;928年南平高从诲内附;930年南楚马希声内附;936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辽兵攻入洛阳,称帝建立后晋,后唐灭亡。

13、后晋

后晋(公元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公元936年后晋高祖石敬瑭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帝,十二年,另别称为石晋,初定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后迁都南京(今河南省开封)。

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不久攻入洛阳,灭后唐,石敬瑭割地称儿的做法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他自己过去的亲信。石敬瑭死时,立侄石重贵为继承人。

登基后,石重贵决定渐渐脱离对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称对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公元944年契丹伐晋,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南)交战,互有胜负。

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贵亲征,再次战败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就丧失了。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覆灭。

——洛阳

竹马馆东:成震泰可忠,茂礼志倚谟葵;普光曾愿启,信怡云建慈昂;济得信端恭,良壬拱华进敬;尚瑷文胜长,魁顺记馀贵厚;忠共盛福献,成元处宗秀继;忠皋绪绍缵,维纲绮纾绸致。  甘肃陇西李氏初定派语:经纶道节展奇才,辅佐天家登相台,宪章祖训扬先泽,洪起心传庆方来。重定:经纶承祖泽,光裕振家声,肇建洪模永,宗支裔代荣。通谱班次:享叙传谟典,洪基肇吉安,泰和家政协,鼎甲焕新班。  京江李氏派语:福泽由天定,心田在而耕。  井岗李氏派语:秀公九族亲,甲第冠千军,石羊发基址,均志李连陛,应尚仕忠臣,国太永安宁,荣华光宗祖,富贵远传名,道德辉先泽,诗书裕哲昆,文章称寿世,学业建经纶。  衍庆堂李氏偶公股前派:万荣道兴恺,明常崇德彰,春应贞元泰,雍熙乐允祥。贤公股前派:才文寿妙广,永玉万森崇,应一启振家,声川长必祥。偶贤两支合汀后派:忠义开鸿绪,龙族著烈光,经纶昭实学,廉敬历官方,根本培深厚,芝兰奕世香。  湖南宁乡李氏派语:鞠公口占原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湖南沅江李氏派语: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一、西周王室的衰落 商纣王之时,周部族以西岐之地,连八百诸侯一战灭商,其气魄何其雄壮!纵观各个统一王朝,大部分难逃三百年国运的约束,但是周王朝以八百年国运傲视历史,可谓空前绝后。 国祚悠长的周王室是如何衰亡的呢?简而言之,周武王灭商建周,周公旦东征强周,周昭王伐楚丧军,周穆王西征结仇,周幽王乱政亡周。周平王东迁丧土,周桓王伐郑失威,周赧王攻秦失国。 周穆王会见西王母 周公旦被称为一代圣人,他用武力开拓了广阔的领土,他用道德约束了大小千余诸侯。所谓的道德就是《周礼》,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诸侯宗法制。诸侯并非周朝首创,夏、商两代都广封诸侯,只不过周公旦将诸侯用血缘关系固化,用道德伦理强化。诸侯有等级,非王室诏书,诸侯不得升爵;非王室指令,诸侯不得扩张,也不得消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生而有命,要各安天命,不得僭越。 人过十,同心难;人过万,同德难。周公旦制定的政策并不能阻止诸侯的扩张,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齐国就是一个喜欢扩张的诸侯,当诸夷并吞并后,齐国打上了诸姬的注意,所谓诸姬就是指姬姓诸侯国。当时西周强大,齐哀公攻击姬姓诸侯国,最终被周天子施以烹刑处死。 周天子烹齐哀公 齐哀公死了,但是楚国崛起了!楚国只是一个子爵国,法定领地不足五十里,但是楚人不服周,对于子爵耿耿于怀,不断的扩张势力,诸姬姓诸侯受到严重威胁。周王室对于楚国的崛起,十分不满,周昭王三次领兵伐楚蛮,前两次取得了胜利,威慑了楚国。第三次伐楚,周昭王身死汉江,天子六军全军覆没。 周昭王死后,周穆王即位,他不对南攻击,转而向西进击。其实周人跟戎人同源,但是周人取得天下后,就看不起戎人了,而戎人也成了周王朝最大的威胁,毕竟戎人跟周人都处在西戎。周穆王三征西戎,一征昆仑,虽然战胜了,但是损耗的兵力、财富过多,还跟戎人结下了不世之仇。南蛮毕竟距离远,但是西戎离周近,灭一个南部的徐国,增加了西戎的危险性。 西周形式图 周幽王也喜欢讨伐戎人,但是难过美人关,在攻灭褒国后,取得了美女褒姒。周幽王是有妇之夫,王后是申国公主,且生有一子,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周幽王宠爱褒姒,因此废除了周平王,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周平王并非平庸之辈,他联合外公申侯,引入八部西戎入京夺权,在骊山脚下诛杀了周幽王以及太子,他自立为王。 八部西戎本想拥立周平王为王后,获得跟秦人一样的地位,也就是获得王室册封,成为王室附庸。不过在攻周过程中,戎人发现强大的天子六师不堪一击,于是戎人据关中不退,想自立为王。周平王找秦人帮助,驱逐戎人;申侯跟诸侯谈判,以提升爵位、扩大领土为诱饵,让诸侯拥护周平王为王。 周平王东迁 秦王平戎有功,护驾得力,于是秦人取得了西周的关中之地;郑国站队及时,也取得了公爵之位。周平王东迁洛阳,放弃被戎人占据的关中之地,领地仅存六百里,平王东迁拉开了东周王朝的序幕。 二、郑晋豪取王室领地 周平王东迁后,丧失了关中大地,仅存洛阳周围六百里之地。从周昭王伐楚失败后,王室六军就没有恢复过霸气;平王东迁后,王室领土丧失八百里,财富急剧下降,没钱没兵的周王室仅存一点天子名号。 《史记周本纪》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郑国的领地本在关中,在周王室东迁之前,花钱买了虢国、郐国十座城池立国。王室东迁之时,郑武公与秦襄公领兵护送王室东迁,功成之后秦人得关中,郑人主朝政。郑国国君本姬姓,在王室东迁立功之后,任王室三公之一。郑国利用自己在王室中任重职的身份,多次打着王旗为郑国募取私利,卫、曹、鲁、宋、陈、蔡诸国皆被郑国侵占。 东周列国 郑国不仅仅是侵占邻国,还打着周王室的主意,等王室的麦子成熟后,郑国派兵强割王室麦子。周桓王为了维护天子尊严,联合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郑庄公起兵十万拒敌,在繻葛之战中击溃王室联军,周桓王中箭而逃。周桓王战败而逃,助长了郑国的霸气,周王室不得不割地求和。之后周郑经常有战争发生,郑国占领了不少王室领土,周王室黄河以北的土地尽归郑国。 《史记郑世家》郑侵周地,取禾。三十七年,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 郑周繻葛之战 王室衰微,五伯主政。齐国称霸期间,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吞并周围小国,东伐东夷,南击荆楚。齐国离周王室相对较远,因此并没有侵占王室领土,齐桓公之后,晋文公成为霸主。晋国跟周王室接壤,因此晋国对王室领土的侵占较多。 周襄王与弟弟王子带发生内战,襄王求救于秦晋,秦穆公与晋文兵发兵勤王,击杀王子带,拥立周襄王成为天子。晋国出兵勤王成功后,周襄王赐晋国河内阳樊之地,秦晋共同出兵勤王,唯有晋国得到王室土地,可见晋国觊觎王室领土。 晋文公得到霸主地位后,向周天子申请他死后以天子之礼下葬,周天子认为有违礼法,拒绝了晋文公的请求。晋为强国,周天子也不敢得罪,因此拒绝了天子之礼下葬后,赐给晋文公五座城池。其中有一城名为原城,原城领主不归晋,晋文公下达七日夺原的命令,结果七日后没有攻下原。晋文公领兵而退,卫国听了这件事后,就归顺了晋国;多年后晋国还是拿下了原城,并将原城封给赵氏。 晋文公姬重耳 晋国的不断的崛起,周王室不得不不断的割土示好,最终周王室成为晋国的一个国中国。三家分晋后,三晋也不断蚕食王室领土,特别是韩国喜欢抢王室土地,最终周王室成了韩国的一个国中国。战国时代,周王室仅仅占有洛阳周边百里土地,完全成了韩国的一个国中国,周王室不得不依靠韩国生存。 三、秦灭二周 战国时代,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了,但是韩国始终没有胆量灭周,毕竟他一灭周,接着他就会被别的强国攻灭。韩国认为有周天子的存在,至少别国不敢过分欺压韩国。仅有数城之地的周王室,还是没有放弃分封之道,周赧王时将国家一分为二,分别是东周公国、西周公国,天子周赧王寄居在西周公国。 《史记周本纪》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 ”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秦武王时代,秦武王认为灭周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派兵攻占韩国的宜阳城,打通了秦周通道。秦武王直入王畿洛阳,结果举鼎而死,灭周明显时机不成熟,因为楚国派兵救周。秦昭襄王时代,秦国与三晋战争频繁,三晋节节败退,西周公国有亡国之危。最终周赧王以天子名义集结大军伐秦,秦一战灭西周公国,迁周天子居东周国。 《史记周本纪》五十九年,秦取韩阳城负黍,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饹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 秦庄襄王时,秦国丞相吕不韦发兵灭东周国,至此二周归秦,周朝绝祀!王城洛阳成为大秦丞相吕不韦的食邑

周家族有历史渊源的名人

周家族衍变的历史 周姓乃中华之望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考诸史籍,周姓系姬氏周代之帝胄,姬姓属黄帝制定十二姓氏之帝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