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7浏览:3收藏

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是什么?,第1张

  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仍然是李姓。

  今年,公安部公布了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结果: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这个统计一反长期来以李姓数量为首的统计结果。

  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是,该统计结果重犯了1968年文革中发生过的著名的“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政治性错误”,其统计结果直接排除了香港和澳门,换句话说香港和澳门(何况还有台湾)被统计排除在中国之外。从公开的发言措辞来看,也许“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一句可以解脱嫌疑,但从结论中的“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一句其定义“中国”范围来看,问题仍然不能原谅。

  关于对中华民族的姓氏族群不定期进行统计的话题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并非像网上一些言论所说“这样的统计无聊”,其统计也并非姓氏歧视。作为一个民族的发展繁衍需要,它是有利于人口均衡,和睦族群,调配人文资源,承袭文化气脉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间仅从中国传统的,也是世界各民族唯一存在的中国家族族谱一项来看,就已足见华夏文明的博大内涵。

  上月我在北京拜见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主任李正先生,并获赠由他主编的巨著《世界李氏族谱全书》,根据所读,以及亲耳聆听教诲,获益匪浅!巧了,李正先生除为《世界李氏族谱全书》主编外,还身兼李氏宗祠总负责人、世界李氏宗亲总会联谊总部负责人等职,并且是李氏网的创办人。

  我向李先生问及最近公安部发布中国姓氏排名一事,表示疑惑一直以来都是以李氏为首,难道真是座次重排?而就在2006年初,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主持的百家姓统计研究中,公布的结果还是李、王、张分列前三位,变化如此之快,究竟是以后者专家为准合适,还是以前者公安部的民政统计为准合适?

  李先生的回答同我上述分析不差:一个是以科学考据为本,一个则以行政而作为。如此让视听舆论莫衷一是。

  一个更加意外的是回答是:公安部的统计是以中国公民户籍在册人员为准的统计,它没有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更没有包含世界各地的华人李氏。而李氏专业研究方面的统计则是包含全球。另外一条资讯是:历届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均是李氏为最。

  公安部此次调查以户籍为准而标称为全国结论,而李先生认为历来全国人口普查均是以含港澳台为准的数据。经本博查证,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看,既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00年6月30日的数据。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00年9月30日的数据。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数是由台湾当局公布的2000年12月的数据。”[此讯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因此本文认为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所发布“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其发布措辞存有严重失误。

湖北通山古民居王氏老屋位于环境优美的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西南三面环山的江源自然村南侧迪德堂,全 村160余户、800余人口,为王氏的世居之地。自106国道杨林段始已修筑村级公路沿南岭口通至该地。2009年6月5日,通山县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进行了 登录。建筑命名为王氏老屋,王氏老屋建于清代,距今已有180余年,为此村进士王迪吉与富甲一方的大财主王迪光兄弟等人所建。由东西并联的正屋与横屋组成,面阔共8间,深四进,占地140436平方米,砖木混构,穿斗与抬梁木构架,正屋面墙呈八字门楼式,硬山顶一字式山墙,小青瓦盖顶,外檐饰墀头和砖瓦质翼角,各进明间分设槽门、中门,前进天井二侧饰镂孔花砖看墙,各进前后檐饰卷棚和望板,正脊饰斗拱,浮雕龙状挑尖梁。横屋二、三进之间以影壁式镂孔花墙隔断。整个建筑高大庄重,具有一定的气势,外貌与装修上不泛建筑科学艺术价值。

“大夫第”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畈上王自然湾,是清末知县王明璠的府第。 这座百余年古宅,占地6600平方米,有28个天井,48间正房,16间厢房,是湖北省现存的明清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民宅。家祠、家学,马厩、碾房、织房、柴房、厨房和杂役间等多达三十余间。还有“怡济药房”,家庭戏楼,牢房等等,衣食住行一应俱全,被称为“江南第一宅”、“楚天第一大夫第”。

通山县地处鄂赣交界处,是湖北省著名的“民居之乡”。 据调查考证,通山县现存具有研究、观赏、保护开发价值的明清民居群落30多处,其中列入省级保护单位4处,县级保护单位15处。通山县古民居以明清民居为主体,存量多、品类齐全,宗祠、寺庙、家居、牌坊等均有遗存。这些明清民居建筑风格上融合南北,连贯东西,而又自成一体;建筑技艺上独特精湛,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题材广泛,构图新颖,堪称明清民居建筑奇葩。

焦氏宗祠位于通山县高湖芭蕉湾村。这栋古民居第一重为戏台,第二重为空旷的大厅,第三重为祭祀祖先的神台。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屋檐上,硕大的鳌鱼挑雕工精细、栩栩如生,雕梁画栋、7架梁建筑形式,显示着主人的显赫身份。罕见的是,在二三重之间,经通山县文化局初步考证,该民居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于主人的祖先考取过探花,才有资格修建这种较高规格的民居。民居中建有拜厅,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是一座民间艺术的宝库。被湖北省古建筑和文物专家称之为“古民居极品”。

古民居——周家大屋,位于湖北通山县中港景区东南部,是中港景区主要景点之一。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由青石、青砖、青瓦、青木构成,内建有厢房、祠堂、**闺阁,大小房间132间,48个天井,屋内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在屋内周游,晴不戴帽,雨不打伞。周家大屋历史悠久,史载乾隆戊戌年,三国东吴大将周瑜的后裔同统万公举家迁徙于此兴建而成。至今230余年,民国21年(1932)国民党通山县中学迁址周家大屋,历时三年之久,随后国民党某军26师医院曾驻扎于此。

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有一座建造精致、气势宏伟、风格独特的古建筑,它就是远近闻名的谭氏宗祠。据介绍,这座占地2100余平方米的宗祠,始建于乾隆戍寅年间(1758年),为谭氏祖人谭计六首捐建造。宗谱记载:“谭计六首捐百金为合族先声始建”。 宗祠的屋脊上有两条盘虬着的长龙,互相嬉戏着一颗红色的龙珠,四周屋朵点缀着各种水墨山水画,远远望去,整个建筑错落跌宕、浑然有致。大门坐北朝南,两旁各有1个石门墩和1只姿态威武的石狮子,前墙上还有4个十分别致的石马栓。大门顶上有一幅造型生动的浮雕和遒劲有力的“谭氏宗祠”四个大字。在10余米高的前墙顶端有一尊“魁星点斗”的塑像,那是族人冀望多出文人墨客的美好标志。

西泉世第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是西泉畈吴姓的支祠。它面阔三间,通深三间,面积240平方米,小巧而典雅。 宗祠始建于清朝嘉庆辛未年,同治四年进行过一次整修,光绪丙申年(1896年)又作过一次大的修葺。现存的面貌当为光绪年间的建筑遗存。 祠堂大门正对着一口池塘和一排风水树,这是风水的象征,大门上方书写的“西泉世第”一改过去以姓氏命名宗祠的巢臼,而冠以聚居的地名,显得别具一格而又富有新意。宗祠的装修以素雅简朴为基调,突出传统的楹联文化。宗祠内的柱子、墙壁上共有20多幅木刻的对联,使整个宗祠荡漾着浓厚的儒学气息。

大屋沈民居群位于湖北通山县通羊镇湄港村,占地约800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30余栋,以东端禾场和水塘为中心,呈环形分布,依北东、西之序建有沈氏宗祠、“虎贲”、“德盛”、“近台”、“孔彰”支祠,以及当铺、茶铺、孝子坊等。民居群内建筑多为硬山灰瓦顶式,砖木结构,采用抬梁或穿斗构架,用材粗大,装修精美,装饰内容题材丰富。

下郑民居群位于湖北省通山县通羊镇李渡村。占地约15000万平方米。据记载下郑郑氏于明晚期定居此地,现存祠堂、民居、商铺等各类建筑10余栋。以青石板街道为中轴,呈南北对称分布。街长80米左右,宽3—5米。

地处咸宁至通山公路旁的刘家桥古民居始建于明朝崇祯三年,是汉高祖刘帮的同父异母小弟彭城王主刘交玄孙刘元牙始建。繁衍至今已有十八代。刘家桥四处居民村落建筑总面积3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740间,楼道38条,天井54个,廊桥和独木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改为石板桥)各一座。刘姓用两座桥和石板路,将四处民居村落及学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老屋依山从下而上成阶梯建筑,其它则为平地起基。建筑风格为明清古庄园建筑雏形。尤是刘家廊桥,飞架白泉河上,独孔,拱形,累石而成。桥上盖有廊亭,廊亭内梁,雕有龙凤八卦图,青瓦盖顶。两侧桥身用青砖建起两米高的方孔花格拦护墙,墙内置有长凳。昔时,桥东头设有炉灶和木制茶桶,一年四季,村民轮番烧茶水,免费供行人饮用。桥用河沿店铺与廊桥形成曲尺形,可供吃、住、购物。古代和近代,这里是通山、江西通往咸宁、汉口的必经之路,廊桥热闹非凡。

宋氏民居位于湖北省通山县黄沙铺镇上坳村五组。有两栋。为一连三重且连贯东西又自成一体;两栋屋内仅天井就有6个,有大小房屋32间;家祠、马厩、碾房、织房、柴房、厨房以及商铺、家庭戏楼等一应俱全。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构图新颖,大石门高达42米,天井中有水井。据考证,民居是清朝中晚期宋象贤父子两代人遗留下来。

程氏宗祠:湖北省通山县闯王镇仙崖村三组是一所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中期古民居建筑。祠堂内陈列着的宗谱,摆设着的列祖塑像,反映着程姓氏族的风雨沧桑。最引人注目的是宗祠内张贴着的300多年前武昌府的褒奖牌和程九佰杀害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大刀、长矛,成为李自成殉难九宫山的重要佐证。程氏祠堂是一所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中期建筑,其中有雕花戏台和两侧的观戏楼。程氏宗祠的神龛是当地所谓的“五排楼”,第一排供奉程氏始祖的牌位,第二排供奉的竟有辈分较低的程九伯的牌位。

长夏畈古民居群: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此古民居始建于明仁宗年代(约公元1420年),清雍正年间开始大规模建设,至清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晚清时期走向衰败。是咸宁市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商贸古街市。长夏畈自清康熙年间以来,是咸宁通往通山、江西、湖南的必经之路,商贸活动繁盛。畈内建筑自东向西,沿中心轴线方向纵向布局,形成纵长形的“街屋”。长夏石板街长达600多米,总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街道整体布局犹存,建筑形式主要有“前店后宅式”与“前店后坊上宅式”。以“永河源”商号、茶庄、顺三公私塾、夏家五房老屋等建筑保存最为完好。而街边保存完好的石雕柜台及大量嵌于建筑面墙上的镂孔栓马石,再现了长夏畈昔日的繁华景象。高耸的马头墙、巨大的实木屋梁、精美的镂孔栓马石、悠长的石板商铺街,与同时期其他民居多以单纯居住为主相比,这处古民居内到处呈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 羊楼洞明清石板街:位于赤壁西南26公里处。镇区现存一条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街,主街宽4米,长2200米,伴有数条丁字小巷。古街建筑面积07平方公里,街面全部以青石铺设。为“松峰茶”原产地,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历代运茶的“鸡公车”将石板碾成寸余深槽。东西松峰港上多为吊脚木楼,有3座长条石桥贯通港东。街东南松峰山下,有观音名泉,水质清澈甘醇,是历代精制名茶的水源。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可称为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店明清石板街:位于湖北省赤壁市新店镇。始建于1557年。全长1700多米,现保存完好的有877米,街面上花岗岩大石板有21000多块。总体构架呈“T”字形,“T”字的一横沿新溪河排列着大小6座码头、6座寺庙,是古时水运及茶文化的真实反映;“T”字的一竖则是陆上商贸主干道,蜿延千余米。沿街设有几十家著名店铺商行。此外,新店横跨潘河的两座石桥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一座是坦渡桥,日军入侵期间被炸毁,于1978年改建为混凝土结构公路桥;一座是万安桥,石墩石梁保存完好,于1991年修正桥墩,将桥面宽度由原来的1米加到2米,伴原有石梁浇筑钢筋混凝土桥面。石桥历史为400多年。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宗祠: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陡山村。为清代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同治十年(1871年)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两次重修。为一组深3进、广5间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平方米。庭院间隔,廊庑相连,布局严谨,浑然一体。正面牌楼有巨匾“家承赐书”、“吴氏祠”。屋顶均建有龙头鱼尾式飞檐,檐角挂有大铜铃。门内右侧有一精致木楼为“观乐楼”,楼顶有彩画《八仙图》、《太极图》、《大禹耕田》、《文王访贤》、《群英会》、《渔樵耕读》等,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楼檐木雕《武汉三镇》,全长9米,画面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且工艺精湛,立体感强。正殿两旁有数米长的《百鼠图》木雕,造型与雕刻工艺水平颇高超。祠内还有一些陶塑、石雕等。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段氏宅:位于英山县南河镇瓦寺前灵芝村,是清末湖北候选知县段昭均府第。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面积2605平方米,有大小房屋99间、天井17处,檐梁屏柱雕龙画凤、绘制乐伎歌女、奇花异草,栩栩如生,是我省境内仅存的几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屋垸:位于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司基坪村。因该垸四周遍种紫薇,又名紫薇山庄,又因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故名三省垴。山庄东西长48米,南北宽168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由大院、戏楼,三大单元的九十九间房屋和32口天井组成。其中每个单元,进门之后都有戏楼,接着是厅堂,分上、下殿,供看戏、会客和供奉祖先之用,中间就是厨房、书房、闺房、神房(供奉家神)、客厅、水井,足不出户;后边就是花园、马房。

牌楼湾位于湖北黄梅县杉木乡安乐村牌楼湾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占地8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有8栋,保存完好的有3栋,为砖木结构,分“抬梁式,硬山式”两种,有前厅、阁楼、天井、左右厢房、过厅、后殿、厨房等,布局合理,左右对称。墙体、门头、窗格等上面的石刻砖刻木雕图案各异,刀法精湛。其中二楼的阁楼就是当时人们表演黄梅戏的戏楼。

距今730余年。据《陶氏宗谱》记载:东晋杰出诗人陶渊明后裔于南宋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在两河口西边蟠龙山建宅定居,取名鹳鸟湾。明正统年间,族民踊献皇粮,获祁镇帝钦赐“金字坊”牌匾。遂建木牌楼,敬御赐金匾于其上,村名亦更曰牌楼湾。因历史变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4年),陶姓迁徙外地,牌楼遭毁。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桂姓始祖桂世会(字朋兰)出资购买陶姓全部田地、房产,并定居牌楼湾。桂世会崇文重学,勤劳耕作,经商发家。率领族人自建砖窑,大兴土木,广布产业,使牌楼湾呈现长盛不衰局面。期间共建一进4重堂屋4栋,一进2重学堂2栋,民居160余间,石牌楼1座。现存的古民居建筑群大部分为当年所建,石牌楼后因战乱被毁。牌楼湾古民居建筑群,背依蟠龙山,湾前有日(斛)塘、月(仓)塘,湾后有国塘,村的中心部位有明代水井2口,整个建筑面东朝西,呈弧状布局。内有清代黄梅戏古戏楼,是迄今黄梅县历史最久、保存最好的古戏楼。牌楼湾古民居和古戏楼先后被列为黄梅县、黄冈市和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寨古民居群:湖北省阳新县大王镇金寨村下泥培墩湾,村子坐北朝南,前面是一个大大的水塘,背靠一座小山,山上树木茂盛,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下,灰墙黑瓦的民居一间连着一间,据文物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古民居群建于清代,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有序地连接在一起青砖砌墙,木制梁架保存完好,墙砖上刻有“光绪卅四年”字样,说明其建于1908年,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建筑构造和材料来看,此处古民居群为典型的明清古建筑风格

李蘅石故居及李氏祠堂:位于湖北省阳新县玉堍村黄姑山下。为光绪年间李蘅石所建。其中李氏宗祠建于光绪二十六年,占地1680平方米,由戏台、看台、正堂、过堂、祖堂等主体建筑构成,并建有860余平方米的正厅、义学、茶酒厅、碾房等次间。集祠堂、义学、戏楼为一体。李蘅石故居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距李氏宗祠约150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有过堂、正堂、祖堂、厢房等680平方米的居室。并建有约700平方米的次间,供管家、佣人、厨事使用。现大门上槛石雕横匾“光禄大夫”字样清晰可见。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南湾古民居:位于大冶市大箕铺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整个古民居连为一体,一进九重门,共有36个天井72个槛窗。天井既可采光,又是古民居的排水系统,排水口独具匠心地使用了鲤鱼石刻,鱼口直通下水道。该民居受徽式建筑风格影响较大,但砖雕、木雕、石雕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胡家大院:位于大冶市灵乡镇长坪湖村新屋。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清初,清末加以扩建。大院一进八重(八栋),除极少部分损坏或坍塌外,大都是保存完好。每栋建筑由正屋、横屋、照壁、戏楼、隔楼及高深的围墙构成。正屋坐北朝南,中间是厅堂,靠天井连接两边数量不等的厢房,然后又与其他的厅堂相连,呈对称状依次排开。其中大院厅堂还保存了完好的木雕,木雕大都是人物、飞龙、雄狮、凤凰、花鸟等吉祥物,由于雕刻的年代不同风格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一栋老屋宽大的厅堂里,整个阁楼和门联、屏风都保存着完好的花卉、狮子等动物立体浮雕,令人赞叹。 小河明清民居:位于湖北孝昌小河镇。小河北宋时期即为驿站,至今仍然保留着古朴考究的“明清一条街”,清一色的木挑、木柱、木板门,长长的青石相嵌的街心,街道长达三公里曾设有山西会馆、陕西会馆和咸宁会馆,这里的建筑是“同山共脊”,彼此相连。里屋结构典雅,从街道上的门面开始向里一重一重的加深,少则三、四重,多到八、九重,木质门窗、楼阁雕龙画凤,内容丰富,饱含浓厚的地方特色。

天门市胡家花园:又称胡巡按官厅,位于天门市竟陵雁叫街孝子里,始建于1899年,为清代山西巡抚胡聘之故居。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为“轴线浙进,前厅后堂”的建筑布局形式。建筑群由中厅、东厅、西厅建筑及其附属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园林组成(东厅后续建筑和西厅尚存,中厅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完好,园林已不复存在)。中厅共五进两天井一过廊,建筑沿百余米的中轴线对称布置。从中厅大门向里行进,大厅、大堂、正厅、二堂、上房及书房秩序井然地坐落于该轴线上大厅与大堂、大堂与正厅之间有天井围合的小院落,两个天井都是十米见方。东厅后尚有两个天井相联的旧房(包括过廊、厢房等)。西厅尚存。东西厅建筑开间约十五六米,略小于中央主体建筑,西厅前厅进深约三十米。据有关专家认定,胡家花园是我省仅有的一座巡抚官厅,是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晚清官邸。

渔泛古民居位于仙桃市郑场镇渔泛村。渔泛村的古名渔泛峰。老街长不足500米,现存五十余间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民居为砖木结构。

崔桥延陵吴氏三让堂宗谱壬辰续修序

延陵吴氏遍天下,三让美誉传千秋。吴氏源出姬姓。商末周初,泰伯、仲雍,三让王位,奔荆蛮,居梅里,建勾吴。始祖泰伯,至德让贤,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孔子曰:“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第十九世季札,亦以三让,退隐故里,封于延陵(今常州),为江南人文始祖。孔子题“十字碑”云:“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门联有:“泰伯家声远,延陵世泽长”,“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延陵为首要郡望,堂号以“三让”、“至德”、“让德”、“思让”等为主要堂号。今冠以崔桥地名者,不忘始迁祖地,使于检索也。

当今吴氏,我国百家大姓位列第十,人口二千四百六十多万,占全国总人口2%,广东为第一大省,约占吴氏总人口85%。常州市现有吴氏常住人口七万一千三百多人,约占全市常住总人口351%,列全市大姓第五位,可见常州吴氏人口密度之高。

历代名人辈出,难以列举。兹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德,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全国政协常委、基督教领袖吴耀宗,金陵大学校长、女教育家吴贻芳,物理学家吴大猷,画家吴作人、吴大羽,人类学家吴泽霖,物理学家吴有训、吴健雄(女),数学家吴文俊,语文学家吴文祺,金属学家、机械工程学家吴学蔺,社会学家吴文藻等。

常州吴氏,冠盖甲天下。历代150个姓氏共有1494名进士,其中吴姓82人,位列第一。《江苏艺文志·常州卷》共146个姓氏,吴姓115人,以1名之差列庄氏之后为第二。可见吴氏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明隆庆进士、侍讲学士吴中行;子吴亮,万历进士、湖广道御史、大理寺少卿;侄吴宗达,明万历三十年探花、吏部侍郎、东阁大学士。近代以来,尤为辉煌。有辛亥革命元老、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中央科学院首届院士吴稚晖,辛亥革命元老、江西省都督、上将吴介璋,著名摄影家吴中行,数学家吴在渊,音乐家吴伯超与吴祖强,剧作家吴祖光,著名导演吴仞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女画家吴青霞,著名医学家吴蔚然,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历史学家吴泽,儿科专家吴瑞萍,中科院院士、肿瘤学家吴旻,运载火箭专家吴兴元、吴林芳,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院长吴德昌,四机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诤(吴人鉴),纺工部部长、纺织总会会长吴文英,著名中医专家旅台同乡吴惠平等。

宋以来,郡城吴氏有十三族望,以洗马桥(县学街北首,大宗祠原址即今实验初中)、薛墅巷(今遥观)、大南门三族望为最著。其次为北后街(局前街)、雪堰桥、锁桥湾、大北门等处。

本族统宗泰伯第六十一世珏公,于宋代徙居西门外锁桥湾西直里。第六十八世兰坡(自健)公,生于元代延祐七年庚申,卒于明永乐六年戊子,寿八十九岁。公隐居教授,不屑城市生活,于明洪武二年自锁桥湾迁徙郡城之东隅龙㘭(又名青墩、寺西),为第一世祖。

其地即今崔桥古镇,镇之东南,隋代建宝云寺,东濒芙蓉湖,北望芳茂山,钟灵毓秀,风水宝地,古刹钟声,名闻十方。古称龙㘭、寺西、青墩,俱已堙没不闻。今尚有“吴家塘”,当年祖地也。章埼、荷花圩、狄坂(横林东)、麻皮桥(今郑陆镇),皆吴氏子孙分居之地。近代以来,商贸发达,有迁居省内外、海内外者,难详其数,益叹延陵之遗泽流长也。

兰坡第十三世孙子明公,清雍正初,自以无嗣,愿捐所居基址,创建宗祠。雍正八年,族尊云章等即其地建享堂三楹,祀远祖泰伯、季子,以兰坡公为一世祖。乾隆四十七年重建。风雨沧桑,早已不存。今又原址重建,两进六楹一天井,粉墙黛瓦,江南风格,古色古香。

本谱创修于清顺治五年戊子,第十世讷庵公次子元甫及孙广三主修。讷庵,讳宗上,邑庠生。生于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终于崇祯十六年,寿七十九岁。明末状元杨廷鉴同年同学李确庵为讷庵所聘请之塾师,教授其子元亮、元甫及元亮之子广三。元亮早逝,元甫及广三创谱,杨廷鉴为之撰序并为讷庵像赞云:“伟哉斯人,……屡踬乡闱,五试未克,宿学未酬,敦本益力,缅想音容,邈不可即。”谱序落款不用状元衔而署“同邑年通家眷弟杨廷鉴拜题”者,示谦逊也;或因其为明末遗臣,清初政治未允故。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十五世令德续修,稿成藏于宗祠未刊。道光二年壬午三修,山北等五支,未及汇修。有著名史地方志学家、进士、翰林庶吉士李兆洛为之序。光绪五年己卯四修,每部十二卷,共印三十六部。今为五修,失修长达一百三十三年之久。旧谱之修,可见当年艰难困苦,但有名家撰序,可称名谱。

旧谱为宗亲康成君保存,一九九○年七月,因破损虫蛀,不堪翻阅,委托老三房宗亲玉生君重新整修,装订封面,撰有跋语。一九九七年秋,宗亲永平拾取保存,得以续修。转辗保存,功不可没。

谱牒者起源甚早,与国史同时,为朝廷史官掌管。宋以后始为士大夫个人著述,如苏洵、欧阳修、曾巩等人所纂撰。明嘉靖十五年名相夏言奏准民间建祠修谱以后,成为广大民众最关注最主动积极参与之文化工程。尤其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谱牒成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历经万劫而不殒灭之草根平民史册、宗族百科全书。

欣逢盛世,经济繁荣,政治文明。今吴氏族贤再兴、清华等乘此大好形势,应时顺势,发动续修,重建宗祠,工程浩大。并聘请吾友张琪祥先生为顾问,指导并协助纂修。琪祥先生,修谱行家,邀余为序,余虽年迈,兴之所致,乐此不疲,愿为效劳。

余谓:本届修谱,承前启后,意义非凡,揆之有四:

其一,属于抢救性质,时不再来,机不可失。近百年来,欧风美雨东渐,传统文化逐渐淡化,加之左倾思潮,文革浩劫,谱牒文化尤为重灾,损失之惨重,史无前例。如不抢救,后人不知谱牒为何物,视宗亲为路人,不知根本,不知报恩。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机,续修宗谱,慎终追远,是其时矣。

其二,弘扬中华文化,有利民族团结。续修宗谱,开发利用宗族文化,寻根问祖,尊祖敬宗,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海内外华人大团结,有利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

其三,续修宗谱,弘扬传统道德。有利于发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精神,有利于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之弘扬教化,促进社会和谐。

其四,谱牒与国史,方志为我国史学三大支柱,共存互补,互为辉映。谱牒为人口迁徙、群体遗传、教育、战争、民俗、社会等多种学科之资料宝库,有十分宝贵的文献资料价值,传承保存,开发利用,近年尤为史学界所重视。

可见续修宗谱,功在当代,德泽千秋。新谱玉成,可喜可贺,并为之赞云:

泰伯一脉兮三千年,延陵世泽兮源流长;

本固枝荣兮遍天下,追根溯源兮三让堂。

始迁崔桥兮兰坡公,郡城高士兮隐东乡;

宗风淳厚兮思祖恩,朴耕秀读兮传书香。

政通人和兮今盛世,续修功德兮赞无量;

中华文化兮大弘扬,子孙繁荣兮更辉煌。

公元二○一二年岁次壬辰仲春之吉

季子九十八世裔孙吴之光谨撰

时年八十又四

注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武进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原武进地方志办副主任、《武进县志》总纂。

平章卓识;

补阙高风。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大臣武元衡,字伯苍,太原人,进士出身。德宗对他很器重,任为御史中丞,并对群臣说:“武元衡是真宰相器。”宪宗时,历官户部侍郎、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时,,因四川不太稳定,他就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为政廉明,生活节俭,尽力抚慰少数民族,政绩卓著。后入朝为中书知政事,极力主张平定武元济叛乱。下联典指武元衡的堂弟武儒衡,字廷硕,宪宗时官至户部尚书,兼知制诰。刚直而有气节,又官补阙(对皇帝规谏并举荐人员的官),将大用时,终因为疾恶太分明而不得重用。

祥开国胄;

庆衍奇文。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出武氏起源之一,周平王有个儿子,出生时掌中纹路有像个篆文的“武”字,周平王因此赐他姓武氏,后曾任大夫。

嵩山高隐;

练湖著名。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并州文水人武攸绪,武则天的侄子,恬淡寡欲,不求仕进。武则天执政时,他请求弃官归隐于嵩山,优游岩壑间,武则天赏赐给他的衣服器具,都闲置不用。后买田耕种,与百姓-样。到武氏遭祸时,只有他得以避免。下联典指宋代高安人武允蹈,字德由,自号练湖居士。刻意苦苦吟诗,每有诗句写出来,往往脍炙人口,著有《练湖集》。

嵩山高隐;

练湖著名。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武攸绪言弃官隐于嵩山之阳。下联典指宋·武允蹈自号“练湖居士”,著有《练湖诗集》。

嵩隐家风远;

太原世泽长。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武姓的宗祠“太原堂”的通用堂联。上联典指唐·武攸绪言弃官隐于嵩山之阳。下联典指武姓的望郡。

武班尚留遗墓;

皇后竟号则天。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武宅山有汉从事武班墓,有《武班碑》记载武氏的起源和武氏的始祖武丁(参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3-①》和《得姓始祖》的介绍),清时重修。下联典指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

苦吟精著练湖集;

诚心饱领嵩岭霞。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代诗人武允蹈,字德由,自号练湖居士,高安人。两贡于乡,刻意苦吟,每一联出,辄脍炙人口,有《练湖集》。下联典指唐代隐士武攸绪,武后兄子,恬淡寡欲,武后秉政,攸绪求去官隐于嵩山之阳,与民无异。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良冠非冕旒。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武则天庙联。武则天庙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城北五公里处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名胜地。中轴线上从北到南有正殿、乐楼、雕像、山门;两翼建筑有偏殿、配殿、碑廊、鱼池、回音亭等三十多间殿宇,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院内柳树成荫,花草遍地,以武则天的特定身份名扬中外,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则天庙的始建在唐天宝七年(747)之前,清朝初年,被改名为“水母庙”。为何改名?究其原因有两个:其一,宋代以后至明清统治者对武则天谩骂最甚,故官方把她的把庙改掉以示贬责与除灭;其二,武则天与水有关。南徐村东南有条小河称为泌水,是从武氏深井自流而成,千百年来浇灌农田数百顷,造福一方。因此,人们把这一井泉称为神福泉,认为是则天圣母赐给家乡的福水,所以改武则天庙为水母庙,或称“则天水母庙”。到宣统元年,才恢复了“则天皇后庙”的名称。相传,则天庙原计划建于南徐村东南的泌水源头,正当人们作好地基立起梁架时,一夜大风,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里人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知县看后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时,走来一位老翁,他说:“神皇一朝天,修庙该占乾。”在场人等如梦方醒,于是决定斋戒三日,就地建庙,即则天庙现址。地处南徐村西北,正当乾位。

掩映叶光含翡翠;

参差石影带芙蓉。

——唐·武三思撰武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唐代诗人武三思《奏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诗句联。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郭沫若撰武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四川省广元市皇泽寺联。寺祀历史上著名的女皇武则天(皇泽寺简介见下“立地顶天……”联联释)。上联“贞观”,为唐太宗的年号;“开元”,为唐玄宗的年号。这两个时期是唐代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武则天在位时,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故上联称“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下联“剑阁”之名,多见于史籍,成为蜀地的象征。“利州”,辖境即今广元。下联称女皇之美名流传蜀地,是蜀地的骄傲,利州更被其荣光所覆盖。联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武则天的非凡才能和政绩予以了肯定。

孝子办义学,御赐武训;

巾帼操帝业,著名女皇。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名人武训,山东堂邑人。排行第七,事母至孝,又称武七,“训”是清王朝嘉奖他兴办义学的赐名。他终身集资办教育,清廷授以“义学正”,赏穿黄马褂,他没有接受。1896年死于临清义学中。陶行知也赞扬他的办学精神。下联典指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唐代山西文水人。太宗时入宫为才女,高宗时为皇后。后临朝称制,改国号“大周”,称皇帝。有权略,善用人,名相辈出。年寿81岁,是武姓名人中的寿星之一。

立地顶天,巾帼胜操唐帝业;

依山临水,利州留置武家庄。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四川省广元市皇泽寺联。全联典指武则天,生于广元,后人为了纪念她,清代修皇泽寺,取“皇恩浩泽”之意。皇泽寺位于广元市西郊嘉陵江畔,背依乌龙山,旧称乌奴寺,又名川主庙,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后因武则天生于广元,又当了皇帝,把川主庙改名为皇泽寺,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泽寺是清代修复的一座依山取势,古朴典雅,气势巍然的古建筑寺院。寺内保存着从北魏时期至清代的丰富摩崖石刻造像、这些珍贵文物现仅存6个窟群,50个龛窟,大小佛像1203躯,大部分为盛唐时期的作品,分布在寺中“则天殿石龛”、“迎辉楼石龛”、“大佛楼石窟”、“中心柱石窟”、“五佛亭石龛”内。则天殿正中龛内,是“武后真容”石刻坐像,刻于唐代。龛旁左边壁上有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1963年5月题的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大殿内还陈列一块1955年出土的五代后蜀王孟昶广政二十二年(959年)的石碑,碑名为“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碑阴还刻有“则天坝白沙里”等字样。

最初称为“朗溪”,后称为“枫木脑”,后改称为嫩寨,因以前白果树旁有一口水井,水质特好,村民喝后脸长得白白嫩嫩,特别是女孩的寿命很短,只能活到十多岁,故名嫩寨。位于锦屏县东南部,铜鼓东部,距县城28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东接新寨村,南连花桥村,西邻岔路村,北抵敦寨山洞村。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保甲制属第三保,下设14甲,1953年至1958年属花桥乡,1959年至1984年属花桥大队,2005年底辖乌尔司、新安两个自然寨。耕地面积1080亩,人均072亩,总人口1368人,劳动力785人,外出务工242人。农业、林业、太子参养殖、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

嫩寨坐落在海拨410米的田坝上,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遭受大瘟病,病死70多人,1925年受旱灾,1926年遭遇水灾,1996年发生百年不遇大水灾。

1991年建立甲田冲林场、复兴林场、六个人林场、振兴林杨,1992年建立大田冲林场,1994年建立三八林场,1997年建立牛望坡林场,2000年建立新春林场,2002年建立新河林场。国家实施天保林面积为4万亩。

村民为杨、吴、龙、罗、刘、甘、冀、李、陆、粟、熊、周、王、石、易姓,杨、陆姓从江西迁入,吴姓从天柱远口迁入,龙姓从茅坪迁入,刘姓从湖南靖县迁入,冀姓从河南迁入,李姓从湖南隆回县迁入。杨姓和吴姓有谱本,杨姓并有宗祠,苗、侗两个少数民族随行汉族习俗。

1915至1949年期间办过私塾、洋学、保校,解放后办初级小学。1956年合作化时期,由于高级社以花桥命名,所以现在在嫩寨所在地的小学取名为花桥小学,周边花桥村、新寨村的学生都集中到该校就读。

1996年受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1997年被州委表彰为五个好村党支部,2001年分别被县委表彰为五个好村党支部。

嫩寨村附近有隆里古城、黄哨山、三江水利风景区、茅坪古镇、锦屏白水洞瀑布等旅游景点,有锦屏腌鱼、锦屏茶油、裕和腌鱼、锦屏蜂蜜、锦屏薏仁米等特产。

  1986年10 6 ——我国北极村漠河首次通航直升机

  吴姓

  寻根溯祖

  wú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札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2、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得姓始祖

  泰伯。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

  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郡望堂号

  堂号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郡望 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 濮阳郡:晋代时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改为郡。此支吴氏,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长沙郡:秦时置郡。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

  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吴 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 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浚: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宗族特征

  1、历代吴姓族人地位都比较显赫,高官众多,且名人辈出。

  2、吴姓族人皇亲较多 ,从而使得本族有一个良好发展环境,繁衍播迁到全国各地。

  3、各支吴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 。浙江嵊县吴姓一支字行派语为:“天地君亲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湖南 岳阳吴姓一支字行为:“祥肇起文新世泽,先勋自古远腾芳,传家之道惟仁让,懋德千秋载 宠光。”据吴漠修《吴世族谱》,湖南洞庭吴姓一支字行为:“嘉时永定,克绍景从,懋光必应,继礼承宗。”据《永定吴氏族谱》,福建永定思贤村吴姓派语为:“念万仕谭志,国 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礼,让德永振世,嘉兴绍贤良,衍庆发文武,显达。”

  吴姓宗祠通用对联

  〖吴姓宗祠门楣题辞〗

  延陵高风

  “延陵高风”指周章正式封吴之后,国势日强,至仲雍的十九代孙寿梦正式称王。寿梦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季札为人仁义礼让,最为贤能,为父所喜,为兄所爱。寿梦想让位给他。季札象他的先祖泰伯一样,执意推让,并远逃他乡,终身不受国位。吴王就将他封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市、江阴县一带),称为延陵季子。因此,吴氏亦有称延陵堂者。延陵遂成为后世吴姓的郡望之一。

  -----------------------------------------------------------------

  〖吴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世家第一;

  至德让三。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昌(文王)。孔子称其有“至德”,《史记》列为世家第一。

  延陵世泽;

  梅里家声。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自春秋·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省武进)称“延陵季子”。泰伯让位而避于吴,住今江苏省无锡梅里。

  延陵望族;

  廷尉名官。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春秋·吴季札。下联典出西汉·吴公,文帝时为河南太守,征为廷尉。尝荐贾谊于文帝,文帝召贾谊为博士。

  治平称最;

  明体达用。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西汉·吴公,公正廉明,治平为天下第一。下联典自清·吴廷栋治学以明体达用为主。

  治平称最;

  让德留芳。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吴公。下联典指吴氏的来历。

  宫女列阵;

  箫鸾成仙。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春秋·孙武以《兵法》教吴王宫女列战阵以显治军之能。下联典出唐·文箫与仙女吴彩鸾结为夫妇,双双成仙而去。

  清操绝俗;

  画圣留名。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晋·吴隐之任职各地,均著清操。下联典出唐·吴道子为著名画家,世人誉为“画圣”。

  鹰扬虎视;

  剑气玉光。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三国·吴质,曹操赞其“鹰扬其体,虎视凤观”。下联典自明·吴伯宗,人称“玉光剑气,殆不可掩”。

  -----------------------------------------------------------------

  〖吴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八闽孝子裔;

  三让帝王家。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台湾省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

  -----------------------------------------------------------------

  〖吴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三让两家天下;

  一剑万世千秋。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下联典用季札挂剑徐君之墓树的典故。

  孙子能教宫女;

  文箫幸遇仙姝。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黄指春秋吴王阖闾用孙武操练宫女事,在操练女军时,不顾吴王面子而杀他两名爱妃,果然使军纪严明。下联典指唐·吴彩鸾遇书生文箫事,想传书生文箫于太和年遇到他,受她接济。十年后,一起到吴中越王山,各跨一虎成仙而去。

  ----------------------------------------------------------------

  〖吴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渤海家风千古兴;

  延陵世泽万载隆。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江阴申港东南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春秋》载:季札于公元前485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百年丕振延陵绪;

  三让犹存泰伯心。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泰伯。权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云“周太王子泰伯、钟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泰伯亦作太伯)。姓氏学者咸认吴氏始祖是泰伯。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而周太王意将家业让于三子季历,泰伯为遂亲愿与二弟仲雍两次出逃,从陕西岐山一直跑到南方今江苏无锡一带,建立起氏族小国,并沿用第一次出奔建立的国号句吴。当地的土著吴人,仰慕泰伯兄弟的贤德,有一千多户归附他,于是泰伯成为句吴的首领。泰伯死后无子嗣,由二弟仲雍继其位且世代相袭。至周武王时,封仲雍的曾孙周章为吴国国君。

  楼危明月芭蕉翠;

  水涨白帆杨柳青。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词人吴文英,工词。下联典指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人称祖师号画圣;

  我恨王郎曰频香。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誉“画圣”,民间绘塑艺人奉为“祖师”。下联典出清代女祠人吴藻,字频香。

  吏部文章昭日月;

  将军功业炳山川。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佚名集吴天发碑字帖联。

  ----------------------------------------------------------------

  〖吴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秘义烟涵,瑰词雨散;

  文章绮合,藻思罗开。

  ——吴荣光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书法家、金石学家吴荣光联。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

  富饶迁石里,派衍东山。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安徽省歙县胡埠口吴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吴氏源于延陵季子,即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因不愿继承王位受封于延陵。“西土”,胡埠口在延陵以西。下联“石里”,指附近吴氏散居地石门坞、石门坑等;“东山”,为当地小山名。

  胄继缙绅,高出延陵鼎族;

  政务宽厚,早标太守芳名。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吴·季札。下联典指西汉·吴公。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

  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苏省无锡县吴姓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姓始祖周太王之子泰伯让位幼弟季历开辟江南的史实,其联在今江苏省无锡县的泰伯祠(又称至德寺、让王庙)和泰伯墓。泰伯因三让天下,德行高尚而被后人尊为至德。天下吴姓均尊泰伯为开姓始祖。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吴敬梓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小说家吴敬梓自题联。

  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

  风裁峻厉,飞帛书御史之名。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北宋·吴申,持议刚方,上书“争讲官正席”。下联典出北宋·吴中复,累官殿中侍御史,风节峻厉,先后弹罢宰相梁适、刘沆。仁宗飞白书“铁御史”三字赐之。

  至德启云礽,三让两家天下;

  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吴氏宗祠联。

  始国忆江苏,碑前遂得追根志;

  迁台荣栗邑,海外还存慕祖心。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苗栗县吴氏宗亲会敬献给江苏省无锡市泰伯祠联。1992年10月中旬,来自东南亚、台湾、香港、美国等地的泰伯后裔一行198人,在“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的带领下,到无锡泰伯祠寻根祭祖,于人宗亲,洒扫成礼,盛况空前。台湾苗栗县吴氏宗亲会还特意敬献了这副新堂联。

  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

  派衍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吴氏宗祠联。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佚名撰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吴氏宗祠联。

  吴姓典故、趣事

  〖吴汉杀妻〗

  吴汉,字字颜,南阳宛人。关于吴汉及其家世的历史演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出京剧《吴汉杀妻》,也叫《斩经堂》。

  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王莽篡汉后,下令捉拿汉宗室刘秀。吴汉守关时,捉住了刘秀,准备送去报功,其母告诉吴汉说,王莽是他家的仇人,吴汉的父亲是被王莽杀害的,那时他年龄小不懂事,现在应该为父报仇。吴母命令吴汉杀死王莽的女儿,扶助刘秀兴复汉室。吴汉持剑去杀妻子,正好其妻在经堂念佛,吴汉不忍杀她,将实情告诉了她。王莽的女儿听后自刎而死,吴母因为促使吴汉下决心反对王莽,也上吊自杀了。吴汉于是死心塌地追随刘秀去打天下,后来成为东汉中兴的名将之一。

  -----------------------------------------------------------------

  〖贤人吴隐之〗

  吴隐之,字处默,祖籍濮阳鄄城,是吴质六世孙。吴隐之还有一个胞兄吴坦之。吴隐之家境贫寒,其父母早逝,兄弟俩相依为命。

  吴隐之年轻的时候,博览群书,以孝著称于世。相传,他和哥哥吴坦之为去世的父母哭丧时,其悲声惨切,不但令行人为之流泪,而且出现了双鹤哀鸣、群雁不飞的情景。

  后来,吴隐之兄弟因孝名远扬,被朝廷征召做了官。吴隐之兄弟间感情真挚,东晋大司马桓温专权时,袁真对其不满,起兵反叛,最后失败了。吴坦之因支持袁真受牵连而被桓温逮捕,即将被除死。吴隐之听说后,急忙赶去面见大司马桓温,情愿替兄赴死。使桓温被感化了,从而赦免了吴坦之,吴隐之也因此受到大司马桓温的赏识。吴隐之官职屡次升迁,后来出任为晋陵郡(今江苏镇江)太守。在太守任上,他勤于政事,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平时穿布衣,出门不坐车子,他的妻子虽贵为太守夫人,也是亲自纺纱织布,就连到集市上买的劈柴都自己背回家。相传吴隐之的女儿出嫁时,他的朋友谢玄不知道他家拮据,派有名的厨师前去帮忙操办婚事。厨师到他家后发现他家几乎穷得一无所有,家人正牵着一条狗准备去卖钱,换取嫁女的费用。后来吴隐之升为秘书监,生活依然清苦。所得俸禄大都接济了贫穷的亲戚朋友,冬天到了甚至连棉被都没有,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贫苦。

  位于五岭之南的广州地区,盛产象牙、珍珠和名贵药材。历任广州刺史大都贪泞受贿,搜刮百姓,使得民怨沸腾,简文帝司马昱为改变此弊端,决定委任清官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吴隐之赴广州上任途中,在距广州20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石门的小镇,那里有一股涌泉叫石门水。据说,外地人一旦饮了这里的泉水,便会起贪心,干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人们都称它为贪泉。历任广州刺史东窗事发后,都以误饮贪泉为借口为自己开脱罪责。吴隐之到达此地后,他认为官吏贪不贪,关键在于心术正不正。他掬水而饮。饮过贪泉水,还做了一首诗以表明心志,诗中写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吴隐之到任后,严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简朴。起初,人们认为刺史不过是在装模作样罢了。可是一年过去了,吴隐之仍一如既往,时常以贪泉的事来警诫自己。一天,随从送来一包剔骨的鲜鱼,他立刻警觉起来,拒绝接收这份礼物,并严厉警告说:“一定要以身作则,不吃请,不受贿。如再发生此类的事,必定要严加惩罚。”在吴隐之的感召下,广州地区风气为之一变,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民风也淳正了。

  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的行为,不但受到东晋皇帝的嘉奖,也备受后人称赞。唐代名臣魏征编修《晋书》时,为清官吴隐之写下了“晋代良能,此焉为最”的评语。如今广州越秀博物馆内,仍竖有一块刻着“贪泉”两个大字的石碑,这是广州老百姓为纪念清官吴隐之的趣闻佳话而立的。

  -----------------------------------------------------------------

  〖高邮吴三桂家族的兴与衰〗

  高邮吴氏在明清之际因迁居辽东的裔孙吴襄、吴三桂父子而知名于世,吴三桂生于1612年。吴三桂先世本是安徽徽州人,其后迁居江苏高邮,形成高邮吴氏。吴三桂的祖父是个以贩马为业的商人,奔走于北方各地,后定居于辽东,到吴三桂父亲吴襄时,其家族才开始振兴,形成明末辽东有实力的军事家族,高邮吴氏也随之名震四方。

  吴襄,少年时读书很少,成年后,体格强健,从军到镇武将军李成梁部下效力。明天启年间,吴襄中武进士。崇祯年间,吴襄先后历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军事要职。他和世守辽东的祖氏家族联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吴襄在辽东拥有一支精锐的家族亲军和大量的庄园,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都是明代世守辽东的重要将领,其下有表兄弟祖泽润、祖泽远、祖泽溥、祖泽洪等十多名副参将军官。

  明末国势衰落,后金兴起,辽东战事频仍。青年吴三桂随父征战辽东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经历,也锻炼了初步的军事组织才能,有了一定的声誉。

  吴三桂早年就善于钻营,注意全力结交军政要人。太监高起总监宁锦军马时,吴三桂便拜这位以杀良臣冒功为能事的阉人为义父。崇祯年间,重臣洪承畴经略辽东时,吴三桂也拜在他门下。此后吴三桂在这批人的扶植下一路飙升,几年间,从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升任团练总兵,成为明朝一位重要将领。

  永平离北京不过数百里,吴三桂最初决定降李,他曾接待了李自成派来招降的使者,甚至在途中大张告示宣称进京朝见新主,李自成的檄文中也曾有“吴三桂知天命所在,已回心革面”之说。这仅仅是吴三桂在特殊形势下的权宜之计,他一方面想借此保全自己的特权财产及身家性命;另一方面还抱有充当新王朝佐命功臣的希望。然而,农民起义军对旧事物巨大的破坏力彻底摧毁了吴三桂的幻想,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等人开始对在京的明朝官员进行追赃,有的甚至实施拷问,其父吴襄也在其列。吴襄也私下给吴三桂写信,要他速来

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是什么?

  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仍然是李姓。  今年,公安部公布了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结果: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