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禹后人建立的四个国家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1浏览:3收藏

关于大禹后人建立的四个国家,第1张

  大禹创立的夏朝传承400多年,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朝之后,大禹后裔姒姓曾受封侯国和创立的郡国共有四个,其他姒姓后裔改作他姓后所治之国不在此考之列。总体上看,大禹后裔继承祖志,天下为公,励精图治,忧国忧民,特别是一遇庸君昏政统治时期常有光复祖德雄心;同时,因世袭旺姓,祖宗圣德,也常遭昏政戒备,多经磨难。尽管低调为国,也历尽波折。历史上,在战国争雄的岁月里,楚惠王和楚威王先后毁灭了姒姓杞、越两国,后改姓而建的闽越国、东越国也一直饱经磨难,归于大汉一统。今河南姓氏文化节征集姓氏资料,现根据史料改编《夏后姒姓四国演义》,作为姒姓族考参阅。

  一、多忧的杞国

  1.杞国简介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杞国是小国,史书罕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

  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

  历史上还流传着一些和杞国有关的故事,《列子·天瑞》中所说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该成语虽说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目前为止,发现的杞国存在的考古证据不多。共计有六块殷墟甲骨文提到了杞侯或杞地,可作为商代杞国存在的证据。而在杞县尚未找到杞国遗存,县城中曾有后人建的东娄公庙,祭祀杞国开国君主东娄公(即东楼公),该建筑在1949年后也已被拆毁。在新泰,清朝的道光和光绪年间曾出土过一批杞伯每亡所做的青铜器,2002年新泰周家庄又发现了杞国的贵族墓葬群,证实新泰曾是杞国所在地。另外,1962年,武汉市文物商店曾收购到一件杞伯每亡的簋,1966年,山东滕县出土了一件每亡的鼎。

  2.商朝时期之杞国

  商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了杞(今河南杞县一带)。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史记》:“杞在商时,或封或绝”)。

  杞国的存在也得到了殷商甲骨文的证实,武丁娶了一位杞国的女子(“妇杞”)为妻,是其60多个妻子之一,当时,杞被册封为侯爵,甲骨文卜辞有“杞侯”的字样。而在商纣(帝辛)时,卜辞上也有:“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商,亡灾?”的字样。

  3.周朝时期之杞国

  周武王灭商之后,寻找大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了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同时把舜的后人封到陈国,主管对舜的祭祀。

  从东楼公到杞谋娶公,《史记》记载共传四世,其间年份不详,但谋娶公在位时期,正值周厉王当政,和周武王封东楼公差了200多年,共经历了十个周王,因此,有人推算,其间杞国的世系一定有所缺漏。

  杞谋娶公的时候,将杞国从杞县一带迁到了山东。当时,杞国曾先后受到宋国、淮夷、徐国等势力的攻打,无法在河南立足,只得暂到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避难,而后迁徙到到新泰一带。

  后来,由于别国的入侵,杞国被迫继续向东迁徙。公元前646年,杞成公在位时,将杞国迁到缘陵,即今山东昌乐县附近。到了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又把国迁到淳于,即现在山东安丘县附近。

  4.战国之争时期的杞国

  杞国弱小,又夹在齐、鲁之间,常被侵扰,鲁国就借口杞君“不敬”,多次“伐杞”、“入杞”,侵占“杞田”。杞国为求自保,便和晋国结盟。

  杞国末年,内忧外患频继。《史记》中记载杞国事迹不多,基本上只是叙述国君的世系,其所提到的杞国事件,唯有两件兄弟相残之事。

  战国时期,争伐激烈。楚惠王,芈姓,原名熊章,在位时期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成为一方强霸。惠王九年,乘吴被越打败之机,率兵攻吴。楚惠王四十二年,楚灭蔡,四十四年(公元前445年),又灭姒姓杞国(今山东安丘东北),杞简公成了末代君主。到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国打败越王姒无疆,尽取吴越,在长江边石头山(今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杞国姒姓改为佀姓(也有改姓夏、禹、东楼、娄、侯、夏侯)。越国姒姓改姓驺、骆、欧阳等。

  5.杞国君主

  商代时的杞国君主已不可考,周朝时期杞国国君世系较全,现公认能考证出来的有20位国君,自杞东楼公始,至杞简公终,基本父子相继,偶有兄终弟及。其中杞武公之前四位国君在位具体时间不可考,并且其间很可能还有缺漏。杞武公之后的君主在位时间都有记载,其中最长的是杞桓公,在位共70年,最短的是杞隐公,在位仅数月,便被弟弟篡位。

  至于杞国国君的爵位,虽然《史记》皆记载为公爵,但实际上爵位却有变化。周武王时封杞,拜为列国,待为上公,礼遇极隆。东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衰落,杞国封号逐渐被贬,在《春秋》等史书中,杞国国君时而被称“杞候”、时而被称为“杞伯”,甚至被称为“杞子”。新泰等地出土的杞国青铜器铭文上有杞伯每亡的标记,可以证明杞国爵位曾降至伯爵。

  杞国国君列表

  杞东楼公

  杞西楼公

  杞题公

  杞谋娶公

  杞武公  前750年-前704年 在位47年

  杞靖公  前703年-前681年 在位23年

  杞共公  前680年-前673年 在位8年

  杞德公  前672年-前655年 在位18年

  杞成公  前654年-前637年 在位18年

  杞桓公  姒姑容  前636年-前567年 在位70年

  杞孝公  姒丐  前566年-前550年 在位17年

  杞文公  姒益姑  前549年-前536年 在位14年

  杞平公  姒郁  前535年-前518年 在位18年

  杞悼公  姒成   前517年-前506年 在位12年

  杞隐公  姒乞  前506年  在位7月

  杞厘公  姒遂  前505年-前487 年 在位19年

  杞愍公  姒维   前486年-前471年 在位16年

  杞哀公  姒阏路  前470年-前461年 在位10年

  杞出公  姒敕 前460年-前449年 在位12年

  杞简公  姒春 前448年-前445年 在位 4年

  二、风云多变的越国

  越国不是西周的正封诸侯,而是以“圣王后裔”的名义,独自立“国”生存的部族。由于地处偏僻的东海沿岸,国境起初在今浙江境内,国都在会稽(今绍兴),西周王室鞭长莫及,便也在天下安定后渐渐认可了这个诸侯。

  越国在春秋之前的历史,只有越人自己的传说,中原人说不清楚。越人在历史中出现得很早。春秋时代,列国争雄,长江流域先后有楚国、吴国和越国。

  1.越国在吴越争霸中艰难胜出

  越人是大禹的后代。大禹巡行天下,卒于会稽,庶子无余留在会稽守护禹墓,然后繁衍出越族人。现今在绍兴市仍有大禹守墓人,主要居住大禹陵村,多个朝代对禹陵有祭祀。现已传至140多代。整个谱系是这样的:伟大的大禹传子无余;无余二十传至允常,越王允常是越国的开国君主,传子勾践;春秋末年,越逐渐强大,其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公元前494年,败于夫椒,向吴臣服。但经过二十年的韬光养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大规模拓边扩地,西到江西,北至山东,北上争雄,横行江淮,号称霸王。

  2.越国决计北上

  到了战国三强并立的时代,越国已经是勾践之后的第七代国君了。这个国君叫姒无疆,无疆是个一心想振兴祖上霸业的赳赳勇武。他与几个谋臣商讨,一致认定:振兴霸业,就要讨伐战胜齐国!这是楚吴越北上称霸的老路。

  春秋时期,有实力阻挡江南三国北上的,只有中原的晋国与齐国。楚国称霸时,主要对头是晋国。而吴国、越国称霸,则都是战胜齐国而奠定霸主地位的。齐国是中原强国,越国战胜齐国,自然就威震天下!因此越国在灭吴后,已经成为“准战国”,而越国的北面直接与齐国接壤,用兵极为方便。

  齐国为了防备这个邻国,特意修筑了一道长约三百多里的夯土长城。无疆一道严令,短短两个月南北千里之遥,将都城从僻处南部山区的会稽,迁到了北方的琅邪。琅邪,本来只是老吴国的一座要塞边城,东临大海,北接齐国,距离齐国南长城仅仅只有二百里。

  3.越国称霸失败并亡国

  在越国即将北伐齐时,齐国派了一个伶牙俐嘴的使者游说无疆,说楚国才是越国的大患,应该乘这时楚国兵力分散时攻打楚国。这个天才使者居然奇迹般地说服了无疆,于是无疆转而攻伐楚国,可不幸的是无疆却反被楚威王打的大败。公元前334年(一说公元前333年,一说公元前306年),楚威王杀越王,越国在越王无疆手中灭亡。楚灭越后,进入浙江,夺回吴国故地。并挥师北上,把齐国军队杀得落花流水。

  三、心系大一统的闽越国

  1建立闽越国

  越国失败后,姒无疆一子的后代改姓欧阳,一子姒玉被族人接到会稽山,推他为越王,事实上只是族长而已,职责仅仅是带领大家守陵祭禹。楚国见状,也就不再追杀。多数姒姓后人由姒姓改为驺姓、骆姓、禹姓,诸越王子孙辗转迁移至江南海滨一带,各据一方。至战国晚期,姒姓后人无诸已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建立了闽越国,无诸自称闽越王。司马迁在《史记·东越列传》中,记述闽越国从战国后期建立至汉武帝时期衰亡的历史。后来,班固在《汉书·闽粤传》也作了记述,文字基本与《史记》相同。

  2闽越国在秦代曾变为闽中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大约到了秦始皇33年(前214年),无诸的王号就被削去,降为君长,并在他统治区内设立闽中郡。根据秦代闽中郡的疆域,可推知当时无诸控制的地区包括福建全境、浙江的温、台、处三州,江西的铅山县,广东的潮、梅地区。这片土地离秦王朝统治中心遥远,且道路不便,因而秦始皇未派官吏前来,闽中郡仍由无诸统领。

  3闽越在汉朝时复国

  秦始皇的苛政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无诸便率领闽越武装响应鄱阳令吴芮的号召,参与伐秦。陈胜、吴广失败后,楚将项羽和沛公刘邦所带领的队伍成为反秦主力军。无诸率闽中甲兵随刘邦入武关、战蓝田、攻析、郦,屡立战功。秦王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自恃武力,分封诸王侯。他以楚、越有旧隙,耽心闽越强大对楚不利,不封无诸为王。项羽的偏狭使无诸十分不满,在随后的楚汉战争中,无诸率部助汉击楚,为汉王朝的建立和中国的重新统一作出贡献。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即帝位,立无诸为闽越王,派使者前来册封。当时无诸驻福州,为迎接朝廷册封使者,在南台江边的惠泽山建台,作为举行册封仪式的场所。册封后,此台就被称为越王台。后人为纪念无诸,在台旁建有闽越王庙,俗称“大庙”,故惠泽山又叫大庙山,成为闽越国的最重要遗迹之一。山上有一碑,摹刻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笔迹:“全闽第一江山”,充分体现这一古迹的历史蕴含。

  无诸被正式册封为闽越王后,在福州建都城——冶城。城池的具体位置,据《三山志》记载:“在今府治北二百五十步”处,约今鼓屏路湖东路口。《福建通志·城池志》记载:“在冶山前麓”,即今屏山北面。屏山又称越王山,可作为冶城所在佐证。《榕城考古录》记道:冶城在福州城隍庙至诸古岭一带。

  无诸与汉王朝保持和睦关系,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技术,发展生产,其冶铁技术达到较高水平,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安居乐业。当时冶城东南的于山是闽越族的聚居地,无诸每年九月初九日在此登高望海,大宴宾客,所以于山又称作九日山。据《榕城考古录》记载,无诸死后葬在福州城隍山西面的一座小山丘上,俗呼王墓山。另据民国《闽侯县志》记载,无诸墓在南台嘉崇里(即大庙山)闽越祖庙后的山丘。闽人怀念无诸,在大庙山越王台建闽越王庙,世代祭祀无诸。

  4.闽越国的变迁

  通过两次分封,闽越国的国土仅剩下福建全境和江西的铅山县了。势力受到削弱。

  据《史记·东越列传》记载:“孝惠三年……后数世至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就是说,从无诸死后到景帝三年这几十年中,闽越国已历数世,换了几个闽越王。这几个闽越王是谁,史书未明,而福州也无这几个闽越王的遗迹。因而可推测,这几代闽越王活动中心不在福州,而在闽北。

  在闽北各县的县志中,我们可以看到越王台、越王山、越王城等闽越国史迹的记载。《福建通志·名胜志》记载:“越王台,在(南平)府城北百丈山,相传汉越王筑”。“汉高平苑,在(将乐)县南。乐野宫,在县西。乡校猎台,在上衢百丈山。相传皆越王校猎之所。大夫校村,寰宇记云:越王时,大夫将军校猎,谓之大夫校;兵士谓之子校。故有大夫校村,又有子校村。平庵村,寰宇记云:越王乘象辂曲盖,大夫将军执平盖,故以村名。”“越王台,在(邵武)府城东北。世传汉越王无诸驻猎之所,故址犹存。尝有牧童于其中得瓦,有罗纹雁翅之状,扣之铿然有金石声。”“越王台,在(建宁)县北蓝田保百丈岭上。相传汉闽越王无诸游畋于此,因筑台,故址犹存。”“汉无诸拜效台,在(崇安)县东水南山。”“胜果寺在(浦城县)治东隅,汉越王余善行宫故址也。”由此可以看出,闽越王以闽江下游福州为根据地,活动地区主要在闽江流域一带。闽北的闽江上游地区是闽越王经常活动的地区,北上路线大致是从福州到南平,经将乐到邵武,然后向西到建宁,向东到崇安、浦城一线。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国以强盛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一年,闽越王郢已平定内部纷争,拥有强盛兵力,并将都城迁回福州。他受到吴太子的教唆,雄心勃勃,欲图恢复无诸时代的疆域,效法越王勾践称霸一方,而举兵围东瓯。东瓯力不能敌,派使者向汉廷告急。汉武帝命中大夫严助发会稽兵从海上往援。闽越国知汉兵前来,遂撤兵。东海王担心闽越国受吴太子挑拨对东瓯进行报复,向汉廷请求内迁。汉廷应东海王之请,迁其民于江淮间。从此,闽越国占据东越国之地。

  建元六年(前135年),郢自以为得计,又发兵击南越,试图夺回广东的潮、梅地区。南越王赵胡派使者送书向汉廷求援,汉武帝对闽越国扩张十分不满,调遣两路大军讨伐闽越。一路大军由大行王恢率领,从豫章(今江西南昌)向闽越进攻,另一路由大司农韩安国率领,从会稽(今江苏苏州)出发,合击闽越。当时郢在福州指挥进攻南越,得知汉廷发兵前来讨伐,忙分兵前往闽北的仙霞岭一带驻防。

  在郢的部队驻守前方,福州城内兵力空虚的情况下,原来与郢同谋击南越的郢的弟弟余善却计划在都城发动兵变。《史记·东越列传》记载:“余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众强,今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余善在得到闽越贵族支持后,即刺杀了郢,遣使节将郢首级献于大行王恢,向汉廷谢罪。汉军未逾仙霞岭,见郢已死,遂北撤。

  郢被杀后,汉武帝认为首恶已诛,而无诸孙繇君丑不曾参与叛乱,故立丑为越繇王,继承闽越王位,以奉闽越祭祀。关于丑居何处,历史未见记载,笔者认为丑可能在闽西北的将乐、建宁一带,因为这时余善在福州,二王难以共处。丑约于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去世,王位由其子居股继承。丑可能在闽西北的根据是:在将乐有许多闽越国的遗迹,汉高平苑、乐野宫、乡校猎台等据传都是越王的游猎之所。除福州以外,福建地方史籍上记载最多的闽越国遗迹当数将乐。丑很可能居将乐、建宁一带统辖闽越国的西北部地区。另外,当余善反汉后,汉武帝派四路大军入闽平叛,其第三路军由中尉王温舒率领由梅岭进入闽西北。王温舒在平闽的四路将领中职衔最高,他进攻的闽西北地区没有遇到抵抗,可能是因为丑的继承人居股没有参与余善反汉,在汉军进入闽西北后,乘机率部回到福州。

  余善杀郢后,事实上已掌握闽越国大权,便自立为王,威行国中,绝大部分民众都归附他,越繇王虽为汉廷册封,但无权干涉,只好迁就,于是形成二王并存的局面。汉廷为避免用兵,只好再封余善为东越王。

  在余善治理闽越二十余年间,同汉廷相安无事,闽越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在这种情况下,余善的雄心勃勃,欲扩张领土,称霸一方。在福州南台大庙山白龙江边有钓龙台、钓龙井古迹。相传余善在此钓得白龙,故名白龙江,从这传说中可看出余善有称帝计划。

  汉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相吕嘉反汉,杀国王、太后及汉朝使节,企图独立。汉武帝命楼船将军杨仆发兵十万讨伐南越。余善见有机可乘,便自告奋勇,请以兵八千从东合击南越,但其目的是夺取广东潮、梅地区。所以,当余善兵到广东揭阳时,便以海上起“风波”为借口,不再前进,并暗中同南越相通,希望达成协议,达到夺取潮、梅地区的目的。

  元鼎六年(前111年)初,杨仆率汉军破番禺,南越降。汉廷在南越置南海等九郡,直属中央管辖。同时,杨仆上书武帝,建议率战胜南越之师再击闽越。汉武帝以军旅劳顿,未许,但命诸军移至江西豫章、梅岭(今江西宁都)待命。

  同年秋,余善获得杨仆建议引兵讨伐闽越和汉军驻扎闽越边境的消息,自知反情败露,便先发制人,在建阳、邵武等地要塞建筑六座城堡以拒汉,并派驺力等人为“吞汉将军”,率军主动出击汉军,连占白沙、武林(均在今江西境内)、梅岭三个要隘,击杀汉军三校尉。初战告捷后,余善便刻玉玺,自称“武帝”,公开反汉。

  汉武帝得知消息后,决心平定余善叛乱,他以畏懦罪杀了避闽越兵锋而撤退的大农张成和故山州侯刘齿,调遣四路大军围攻闽越国。第一路由杨仆率领,出武林,由崇安分水岭入闽;第二路由横海将军韩说率领,出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乘船由海路进攻福州;第三路由中尉王温舒率领,经梅岭,入闽西;第四路由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率领,出若邪、白沙(均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进攻闽越东北。

  面对汉军进攻,余善前往汉阳(今浦城仙阳镇)督战,指挥闽越军抗击汉军。他派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军数校尉,杀长吏。但汉军马上反击,楼船将军率军斩杀徇北将军,逼得闽越军节节败退。不久,四路汉军都进入福建境内。

  在战况不利情况下,余善统兵固守天险泉山(今浦城县北八十里处),负隅顽抗。原留居汉地的越衍侯吴阳奉汉廷命回闽越劝余善放弃抵抗,但余善不听。吴阳便率领本邑兵700人攻占汉阳城,使余善腹背受敌。面对汉军的强大攻势,闽越贵族内部分化,余善势孤力单,不得不放弃泉山,逃回冶都(今福州)。这时,越建成侯敖、越繇王居股合谋,计杀余善,率部向横海将军投降。余善死后,葬于福州。《闽侯县志》载:“东越王余善冢,在宁棋里”。

  汉武帝平定余善后,乘机废除闽越国,同时也封降汉的越繇王居股为东成侯,食万户;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东越将多军为无锡侯。不久,汉武帝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为由,下令将闽越国城池尽毁,将其民迁移到江淮间。闽越族民除逃入山中者外,都在汉军的监视下,离乡背井,迁至江淮居住。至此,曾一度辉煌的闽越国从此消逝。

  从闽越国兴亡史可以看出,闽越诸王对闽越国的疆域十分重视。自无诸领有闽中郡范围疆域后,闽越国始终对故土深怀眷念,以至后来郢、余善为夺回被东瓯、南越划去的疆域发动反汉战争,遭致身败国亡的惨剧,这同当时一些藩王为反抗削藩政策反汉败亡的命运一样。总体说,不是闽越不服汉朝,而是姒姓家族有失土、失国之憾,同时一直有天下为公、天下一统之念。

  四、励精图治的东越国

  另一位闽越族首领摇的地位仅次于无诸。当无诸为闽越王时,摇称“闽君”、“闽越君”。姒摇号毋余,越王勾践七世孙,曾引兵垓下,从刘邦破灭项羽军,立下战功。汉高帝六年(前200),受封为海阳齐信侯,时称闽君或闽越君。至汉惠帝三年(前192)五月,汉政府以“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其地域相当于今温州、丽水、台州三地。驺摇善于治理,精勤开发,改变了瓯人“断发文身”、以蛇蛙鱼蛤为食的状况,对瓯越早期经济、文化开发作了巨大贡献。司马迁的《史记·东越列传》为之立传。称东越战士为“禹之余烈”。《汉书》也说:夏五月,立闽越君为东海王。

  闽越和东越姒姓,有一部分后来去了台湾,甚至有资料说,台湾人的祖先多为闽越和东越。现在台湾有一个党派叫“夏潮统一研究会”,不少成员是“姒姓宗亲会”骨干,这个党派力主中华统一。

  大作家海岩姓氏研究与佀姓探源

  佀敬泽

  (法语翻译,曾在新华社工作8年,先后在墨西哥、法国、多哥学习工作过)

  一、海岩姓氏之疑

  大作家海岩的文学成就巨大,但你知道他姓什么吗?有人可能说,他姓侣啊,互联网上都能查到。其实,他姓“佀(si)”,有五点证据:

  其一,有一篇专访文章介绍,海岩“说自己本姓侣,《百家姓》中并未包括这个姓氏”。如果姓侣,为什么又说本姓“侣”,姓侣有什么好说的。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海岩说自己本姓“佀”,只不过是文章输录时不会写“佀”造成用侣字代替。该文见以下网址。http://newssinacomcn/cl/2002-02-15/1135475812html

  其二,警察网有一篇文章在最后附带海岩小资料,其中介绍海岩姓名时,用五笔字型造字程序造出一个“佀”字。大家知道,海岩在公安战线工作多年,曾在公安部工作过,警察界对其是非常了解的,警察网费劲地用造字程序输入“佀”姓,足以说明问题。http://wwwpolicecomcn/Article/wenhua/jczj/200603/6387html

  其三,《重庆青年报》和《商业文化杂志》在一篇报道中,对海岩原名明确写的是“佀海岩”。

  http://wwww8818com/show_articlephpid=750佀字容易错成侣,但侣字绝不能错成佀字。可见这篇报道把海岩的名字写准了。

  其四,海岩之子佀萧的姓,有不少相关说明。如有一个网站在论坛写道,“又到节目结尾的时间。海岩的作品很多人都熟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海岩真名叫做佀(音:似)海岩,“佀”这个姓非常少见。海岩的儿子叫佀萧,如今也开始拍电视剧”。http://bbsyntvcn/archiver/tid-21454html。另外,佀庆梅同志曾在一篇留言中详细写道,在中国大陆刚流行电视连续剧《曼谷雨季》时,全家每天晚上都坐在电视前看,当时感觉这名演员演技不错,而且很帅,就特意留心了演员表,演员表中标注的是“侣萧”,但是名字下面却用拼音标着“si xiao”。演员表不至于标错音吧。

  其五,曾说自己是佀海岩的人到佀姓家园留过言。

  为什么赫赫有名的大作家,连姓都被众媒体给误写了呢?

  这正是这个家族在信息时代之初的无奈。刚开始用电脑打字时,电脑字库竟没有这个字。后来有十种方式可以输入此字,但仍有公安、邮政等方面不能正确输入,只好用形较象、音较似的字替代。山西有个村佀姓户口竟然写成“智”了,因为山西发si的音很像“智”,派出所输入不了“佀”就给变成了“智”。

  说起来,这个无奈,与这个国姓的写法几次演变和全国范围内不可能同步演变有关。

  二、国姓写法由“姒”变“佀”的一次重大演变

  本文详细探讨一下这个姓的演变及目前的几种并存写法。从何处谈起呢?还是从“姒”演变为“佀”及其相关字形谈开来吧。

  佀姓家族有关资料记载:禹裔五十五代孙行,将“姒”字改“女”为“亻”,易“以”为“”,即佀,形虽异而音同。

  这个说法有一个缺陷:主要从现代字形的角度而不是从文字发展的历史来说“佀”字的起源。

  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我手头没有足够的资料来探究,仅凭几部辞典来说一下几点浅见:

  1“”字早于“以”字

  “”字,在“耜、鈻、官、苢”这些字中,它作为其中的主要构件,人们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本来是一个单字,而现在却已被淘汰,在计算机字库中没有,通过造字程序才能写出。

  要问此字如何读如何讲,请打开《现代汉语词典》第1350页,在其右下角就有这个字:“” 同“以”。而在《辞海》的第67页中,同样能找到这个字:,“以”的异体字。这个解释在《辞海》的第355页中也能找到印证:以(“”、“口人”。注:第二个字为一个“口”字加一“人”字)。这里的扩号表明其中的两个字都是“以”的异体字。简言之,这个“”字读为yǐ,意同“以”。但是,从字源上讲,它是先于“以”字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以”字是由它改成的。

  根据是什么?是《说文解字》。因为《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汉字字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备工具书。东汉许慎撰。正文以小篆为主。后经北宋徐铉校定。现在通行的版本中每篆之首增加楷体,以便于读者查寻。我们从《说文解字》检字表中查得“以”字应在第311页的上部,但在正文中却没有现在的“以”字,而只有一个篆体字,形状接近于上述“”字,字首所标的也是“”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东汉时尚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以”字,而只是其古代形式。换句话说,从字源的角度看,这个“”字应被说成是“以字的古体字”。(另见《在线康熙字典》http://toolhttpcncom/dict_kxhtml 第一个义项就是古文,但由于在线无法输入“”字,那里出现两个问号。对照《康熙字典》原本,明确说的是“”字)。

  其实,我们宁可把这个字看作是像个“已”或“巳”字。这是因为:

  第一,这个篆体的写法就与“已”、“巳”字非常接近,只是最后一笔弯勾转回来,与左侧的竖笔相接。第二,古人的文字中常有“已前”的说法,与我们现在通用的“以前”意思一致。

  2“佀”字是“似”字的古体字

  “佀”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79页中的解释有二:(一)同似,(二)姓。《辞海》第261页中的解释是:(一)似的异体字,(二)姓。明代有佀锺。在《辞海》第257页中又可以找到:似(佀),与前者互相印证,无需赘述。

  而从《说文解字》的目录中我们查到的“似”字,在第165页正文中则是其形如“佀”篆体字(左侧为“人”,右则如“已”或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佀”字是先于“似”字出现的。因此,虽然从现代人的眼光中,可以把 “佀”字说成是“似”字的异体字,但从字源的角度上讲,把 “佀”字说成是“似”字的古体字更为准确。

  3由“姒”字改为“佀”到底改了几笔

  我们再回到本文的开头:“…改‘女’为‘亻’,易‘以’为‘’…”。既然我们可以从上面的分析中知道“”字是先于“以”字出现的,“佀”也可能先于似、姒而出现,那么“易‘以’为‘’”也就说不大通了。我现在感到遗憾的是《说文解字》中没有找到“姒”字的篆体写法,但我可以据上述“以”、“似”二字的篆体推想:其右侧的“以”字写法也是接近于“已”字或“巳”字。

  最近,佀庆琪从《康熙字典》查得,有三个发现和进一步佐证资料:一是“”为“姒”的古文,二是“姒”本作“佀”,三是“”是“以”的古文。姑且不探讨“姒”与“佀”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在后,甚至也可妄测编修《康熙字典》时对我们的姓只知两种写法是同一字而那时无法考证孰先孰后,那就以家谱记载“易字”为信吧,但也不是改了两个构件,只需要把这个字“改‘女’为‘亻’”,就成了我们的“佀”字,也就用不着“易‘以’为‘’”了。这就是我认为的“一笔说”。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姒字在一定时期已经明确出现,我们家族在55代以前,已经把姓氏的写法由“”或“佀”统一成绍兴的写法“姒”了,在55代时又同时改了这个字的两个部件。改两笔之说也不是不能存在,关键缺乏实证。而河南清丰1958年出土的“姒氏先莹”石碑又未保存下来,不好推断。

  但不论怎么说,字是“佀”和“姒”的最原始写法。内蒙古佀传双说,原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姒元翼教授和杭州工业大学的姒承家教授合编的《大禹世家》一书中记载,在哈医大上学的一位女生姓;2005年,姒承家教授又在云南发现了姓和姒姓。可见,大禹后代有一支一直在用这个写法。

  4大禹后代有一支没有更改写法。这一支主要是大禹七世孙姒无余,被家族安排在绍兴会稽山下为禹守陵。这一支约有两千人,一部分到了台湾,其中力主统一的夏潮研究会就是以姒姓为主力的。

  三、三点结论

  综上所述,我初得三点结论:

  1我们这个家族姓之写法古体、异体、本体并存,其实姓、姒姓、佀姓、似姓都是一个家族。当然,这里的似姓特指由“姒”演变和在古代、近现代用异体字来解决“佀”之音形之难所采用的写法那部分人(2006年夏天,我在百度网上发现一篇文章,是《欧阳运森家庭档案》中的《欧阳氏族谱》修订稿,其中在大禹后裔的姓氏有“似”姓。但“似”姓来源较为复杂,有三:①魏书官氏志:姒氏改为似氏;②通志氏族略:高丽族有似先氏,后改为似氏;③千家姓:辽西族)。

  2我认为,由“姒”字改为“佀”字的过程应是这样的:

  (古体)→姒(篆体)→(篆体)→佀(隶、楷、宋体);另有极少人为方便读写采用→似(隶、楷、宋体)。

  3我们家族一些人认为海岩确实姓“佀”,只不过是一时对众多媒体的以讹传讹纠正不过来,也解释不过来。我对此的观点是,需进一步查证,以海岩本人的说明为准。热切盼望海岩真的是家族一员,更盼望他写出更多的好作品,在堂堂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一串自己的足印。

  附录 关于对敬泽先生《佀姓探源》一文的材料支持

  佀传双

  附1姒姓的古体字

  为姒的古体字(百度快照http://cachebaiducom/cword=%A9q%3B%A6r&url=http%3A//140%2E111%2E1%2E40/yitia/lda/lda00913%2Ehtm&p=c67fc41985cc42a508e296371164&user=baidu

  附2《康熙字典》载“姒”与、佀的关系

  http://toolhttpcncom/dict_kxhtml

  〔古文〕广韵详里切集韵韵会象齿切正韵详子切,音似。长妇为姒,介妇为娣,兄弟之妻相谓皆曰姒。尔雅·释亲女子同出,先生为姒,后生为娣。又长妇谓稚妇为娣妇,稚妇谓长妇为姒妇。 又太姒,文王妃,有莘氏女。诗·大雅大姒嗣音。又褒姒,周幽王后。小雅赫赫宗周,褒姒烕之。注姒,姓也。禹之后。又汉姒丰明,姒庸道,姒昂。 又张衡·东京赋宓妃攸馆,神用挺纪。龙图授羲,龟书姒。○按纪姒以俱四纸韵,《字汇》姒作叶音以,非。 又姒有上去二声,韵书阙去声。本作佀。

  附3《原始天文学与夏商文化的起源 作者 王宁》片段

  夏人乃姒姓。关于其来源,《世本》认为是“禹母修己吞神珠如薏苡(另一写法为薏苢),胸坼生禹”,故以“苡(姒)”为姓,《史记·夏本纪》言“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集解》引《礼纬》曰:“祖以吞薏苡(薏苢)生。”这个说法简直就是商人的祖先契母简狄吞燕卵生契而以子为姓的翻版,肯定是很后起的说法了。

  《尔雅·释亲》云:“女子同出,先生为姒,后生为娣。”《释名·释亲属》云:“姒,似也。**谓长妇曰姒,言其先来,己所当法似也。”这是说“姒”实际上就是“似”的意思,所以古书中姒和似可以通假,如《仪礼·食礼》注:“举觛于其姒妇”,《释文》:“姒,本作似”。又似古通以,如《易·明夷·彖》曰:“文王以之”,《释文》:“以,郑、荀、向作似”,是其证。

  甲骨文中无“姒”字,金文中有,写作“始”,高明在《古文字类编》云:“始、姒古同字”。“始”所从的“台”金文中或作“厶”,不从口,高明云:“古厶与台同为今之以字”,我们看看金文中的“厶”(如矢方彝、秦公簋、毛公鼎),明显就是一个倒置的“巳”字。刘师培在《左盦集》卷五《姒姓释》中认为姒、巳同文,其说良是,古者巳、姒本通用,如《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孝经纬钩命决》曰:“妊巳感龙生魁”,宋均注:“巳,或作姒也”,同书卷一百三十五引正作“妊姒感龙生帝嵬魁”。即使姒本为似者,亦与巳同,如《诗·小雅·斯干》:“似续妣祖”,郑笺:“似,读为巳午之巳”,可证姒、似的确是巳之后起字,则姒姓本即巳姓。在早期的甲骨文中,巳写作“子”,后来省去双臂作“巳”,再后来大概为了把巳、厶(以、似)相区分,才把用为“以”的字倒书,但是子、巳、似仍然音义相同,《广雅·释诂一》:“子、巳,似也”,是其证。即知姒姓之“姒”本应为“巳”。

  2007年4月8日

  另附相关博文:

  1我们姓“佀”不姓“侣”http://blogsinacomcn/u/49e0cb69010006h1

  2十问海岩

  http://blogsinacomcn/u/49e0cb69010006ye

  3“佀”字输入10法

  http://blogsinacomcn/u/49e0cb690100061h

  4大禹后裔联系及相关活动http://blogsinacomcn/scs999999#aList_ALIST_1239468905

  5大禹后裔一重要网站

  http://shmm51net/

  6海岩新博文:

  http://blogsinacomcn/u/467a37190100084w#comment

1全国姓佀的有估计84个人。

2佀氏源于华夏八大古姓之一的姒(sì)氏,被姓氏专家称为国姓和人口极少的稀姓。

3佀音四,华夏八大古姓之一,始祖为大禹。

4是所载佀氏得姓由来已久,据《国语》记载,黄帝有子二十五得姓者为十二人,分别以国名,地名,官职名等取姓,自者大禹佐陶唐,而治天下平水土导河洛封于夏。

侣作为姓氏这样读lǚ xìng。

侣姓的读音是:lǚ xìng。佀姓为中华姓氏,源于华夏八大古姓之一的姒(sì)氏,华夏八大古姓之一,记载在《华夏姓氏》。侣,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lǚ。形声,从人,吕声。

1、侣作为名词

形声,从人,吕声。本义:伴侣,同伴)同本义

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曹植《洛神赋》

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唐· 韩愈《把酒》

故人念我寡徒侣,持用赠我比知音。——唐· 韩愈《利剑》

以元侣悲。——清· 林觉民《与妻书》

告其故侣。——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游泳》

又如:仙侣;僧侣(出家修行的佛教徒);侣俦(朋友)

2、侣作为动词

结为伴侣;陪伴

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又如:侣行(结伴而行)

1、姓氏名人佀钟

据《迁民姓氏追源》考,大寨里固先后皆己乜庄所迁,佀氏后裔发扬了大禹的传统美德,坚苦奋斗拼搏创业亦从政,从教,从耕,从商,从医,从艺等等。

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的业绩,古有佀家楼户部尚书佀钟乜庄的一亩三进士,今有处厅部级干部,还有专家学者,企业家,教授,名医都是国家的栋梁。

2、姓氏名人佀海岩

佀海岩,笔名:海岩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小说、散文以及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篇小说集《死于青春》等,并出版《海岩文集》(一至五卷)及电视剧本近百集。

倒数第一:难(nan念四声)

古代有个部落的人崇拜一种鸟,这种鸟的名字就叫难,不过他们后来都北迁到了朝鲜,中国境内已经很少见到这种姓了。

倒数第二:死。

这个姓氏是从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来的,不过他们为什么不发展成活呢?(姓这个姓的人数现在呈减少趋势,是不是因为太恐怖?)

这个姓氏也是非常难取名字的姓。

倒数第三:山。

这个姓在这里读亚,是在安徽发现的,只有两千多人。

有一个说法,山氏的部分人口为岳飞的后代。据传,岳飞当年遭秦桧迫害,其后代为躲避追杀,在逃亡的路上想到了改姓,说:把岳字去掉一半吧。但去掉哪一半呢?有人建议去掉“斤”,“斤”是斧头,去掉“斤”,可免杀戮,“岳”于是就变成了“山”。

我知道的奇葩姓氏有:

一、毋(Wú)

很久以前,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姓“毋”。正是因为这个姓,所以我对他的印象就非常深刻。毋姓来源主要有两处,一是出自上古,尧帝臣子毋句之后,以祖名为氏。其二就是田姓所改,以封地名为氏。

二、雒(luò)

说起雒姓,虽说属于一个稀少姓氏,但它的来历可就不普通了。雒姓它的第一个来源于上古八大姓的姬姓、第二个来源也是上古八大姓的嬴姓、第三个来源是来源于蚕丛氏、第四个来源于回族、第五个始于地名。

三、北冥

这个姓氏让人一听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北冥的来历也不简单。姓氏最早出自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最为鼎盛,可惜即使在最鼎盛的时候,其家族也不过二百多人。如今,北冥氏应该还有后人。

四、献

献姓似乎如今主要聚集在河南原阳县一带。献姓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姜姓。

五、佀(sì)

佀姓为华夏八大古姓之一,始祖为大禹。《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后经历史演变:姒-似-佀。“佀”就是“姒”的异体同音字。相传佀姓是在明朝时,因躲避战祸,才不得不隐姓埋名。将“似”姓变为“佀”姓。字异音同。表示不敢忘祖的初始意义。后来到了清朝《康熙字典》中将明朝因战乱避祸,隐姓埋名,变“似”为“佀”。随经两次历史演变,然不敢忘祖,字异音同。佀姓如今主要有两大聚集地———山东郓城县和河南清丰县。

六、难(nìng)

源于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为鲜卑拓跋部中的一个小部落。把一种叫"吐难"的鸟作为图腾,后成为姓氏。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吐难氏部族民众分改为汉字单姓难氏、山氏。其中的难氏一族后来随鲜卑族北迁至如今的朝鲜半岛。据报道,韩国文化署曾组织“寻根访问团”来中国河南寻找祖先。河南省的焦作市武陟县有四个难氏小村,村民男女老少全姓"难"。

以上这些就是我知道的奇葩姓氏!

关于大禹后人建立的四个国家

  大禹创立的夏朝传承400多年,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朝之后,大禹后裔姒姓曾受封侯国和创立的郡国共有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