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杨的祖先在哪?
杨姓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幂
扩展资料:
杨姓的迁徙分布
宋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排在王、李、张、赵、刘、陈之后,为宋朝第7大姓。杨姓第一大省是四川。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山西,这三省杨姓大约占全国杨姓总人口的46%。
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6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111%)、江西(107%)、江苏(103%)、山东(101%),这四省杨姓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42%。
当代,杨姓总人口已超过4000万,为全国6大姓之一,约占全国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这五省又集中了30%。
-杨姓
真正杨家将家谱二十个字是君贤国昌盛,祖德泽光明,家兴仁义致,忠孝永传承。杨侯苗裔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杨出自姬姓,晋武公(唐叔虞之子燮的十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古城一带),称杨侯,其子孙以国为姓。
杨氏家谱内容
谱序,主要记述族姓的来源,先世德行、宗族的迁徙和本家谱的编修、续修情况。谱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请当时的社会名人执笔,详细叙述族姓的起源、发展和迁徙的全过程。以使后代子孙知道祖先源流和他们辗转迁徙的艰辛。
谱例,也称凡例,说明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家谱的作用和编修家谱的必要睦。世家,记述本族的名人事迹。诰敕,记录当朝政府对本族人的旌奖文书。像赞,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画像,在其后写上赞语,歌颂其功德。
世系,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辈分写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继承关系。传志,记述先祖名人仕宦的传记,以教育后代子孙。家训,对子孙的教育准则。祠规,记述本族祭祀的规矩。祠堂,记载坟墓、义庄等财产情况。
杨慎:一曲诗词传天下 "四重""四足"教子孙
杨升庵
杨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正德六年(1511年)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明嘉靖三年(1524年),在明朝著名的“大礼议”事件中,因触怒嘉靖皇帝被终身流放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于云南戍所。
杨升庵一生勤奋好学,博涉百家,其诗、词及散曲创作水平很高,尤以《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名扬于世。《明史·杨慎传》记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据统计,杨升庵生平著述达百余种,涉及文学、哲学、史学、地理、民俗等,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升庵纪念地桂湖
桂湖园林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是杨升庵在故里的纪念地。“桂湖”因杨升庵在此沿湖遍植桂树而得名。历经明、清及近现代修建,桂湖现有升庵祠、升庵书屋、黄峨馆及楼台亭阁等古迹20余处,基本保存了清道光十九年的建筑和布局。其中,升庵祠为桂湖的主体建筑。
桂湖面积46500平方米,水域占16300平方米,是一座花木扶疏、楼阁掩映的园林。粉荷凌波,桂蕊飘香,是桂湖独具的特色。
杨升庵·新都杨氏家训
“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的新都杨升庵家族,历来清白传家。也正是在这种优良家风的润泽下,逐渐孕育出世代相传的家规家训。如今,在杨氏家族现存的光绪乙未本《杨氏族谱》和民国辛未本《新都杨氏家谱》两本家谱中,除记录着杨氏先祖清廉为官的事迹之外,也记载了杨氏的家规家训。
“四重”家训。杨升庵曾祖母熊夫人曾留下“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的“四重”家训,教育子孙敦睦人伦,兴家立业。
“四足”家训。杨升庵流放云南前夕,借前人创作的《四足歌》,从居住、饮食、娶妻、育儿四个方面教育子孙淡泊名利,节俭持家。
临终遗训。杨升庵于嘉靖三十八年(1599年)卒于戍所,临终时,他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告诫子孙重义轻利、见义勇为。
此外,新都杨氏还有一条不成文的爱乡族规:凡是入朝或在外为官,均不能忘记新都父老乡亲,每次回乡,必捐资为故乡做一件益民的善事,以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
●视频脚本
四川新都杨升庵:“四足”重千钧 勤廉传佳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曲抚今追昔、大气磅礴的千古绝唱,这是一份洞穿历史、笑看风云的豪迈情怀。491年前,一位词人在湖北江陵长江之畔挥毫写下这篇传世之作,他就是一代大家杨升庵。
杨升庵,本名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后人习惯称其为“杨升庵”。
杨氏家族家学渊源、家风淳正。杨升庵23岁便考取状元,是明朝四川地区唯一的状元,曾任经筵讲官,也就是为皇帝讲书的官员。受父辈影响,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公元1524年,在明朝著名的政治斗争“大礼议”事件中,触怒嘉靖皇帝,被罢官杖责,并终身流放云南。
成都市新都区杨升庵研究会秘书长 张德全: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崩,因其无子,便由其堂弟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继位以后,杨廷和(杨升庵父亲)就根据封建礼仪,要求皇帝尊他自己的生父为“本生父”或“皇叔父”,当时杨升庵和父亲同朝为官,也支持父亲的提议。但是嘉靖皇帝一意孤行,想要尊他自己的生父为皇帝,于是就产生了矛盾,发生了“大礼议”事件。在事件中杨氏父子触怒了嘉靖皇帝,最终杨廷和被迫辞官还乡,而杨升庵则两次被杖,并充军云南,永不赦免。
杨升庵流放云南前夕,与妻子告别时,亲笔书写家传的《四足歌》,作为对子孙的谆谆教诲。
《四足歌》中这样写道:
茅屋是吾居,休想华丽的。画栋的不久栖,雕梁的有坏期。只求他能遮能避风和雨。再休想高楼大厦,但得个不漏足矣。
淡饭充吾饥,休想美味的。膏粱的不久吃,珍馐的有断时。只求他粗茶淡饭随时济。再休想鹅掌豚蹄,但得个不饥足矣。
丑妇是吾妻,休想美貌的。只求她温良恭俭敬姑嫜。再休想花容月色,但得个贤惠足矣。
蠢子是吾儿,休想伶俐的。聪明的惹是非,刚强的把人欺。只求他安分守己寻生计。再休想英雄豪杰,但得个孝顺足矣。
杨升庵在滇南三十多年,恪守清贫而不忘初心。他孜孜不倦博览群书,平生著述百余种。《明史·杨慎传》记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杨升庵个人虽淡泊名利,却时时关心民间疾苦。当时,昆明一带的豪绅以修浚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敛财肥私,杨升庵正义凛然地写下《海口行》、《后海口行》等诗篇痛加抨击,诗中写道“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他还写信给云南巡抚,请他制止这种坑害百姓的恶行。
在云南期间,杨升庵竭尽全力传播中原文化。他常常独自深入边地各处游历,与当地各民族倾心长谈。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滇士从者如云,其中有著名的“杨门七子”,对当时文化落后的云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在云南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杨升庵的民间故事。人们赞誉他不畏权贵的风骨,钦佩他广博多才的学识,学习他知足常乐的高贵品质。
杨氏家谱字辈如下:
重庆:永秉必朝廷兴仁可以德世代有贤良忠正刚常泽源本至圭锡涵良佑成均汉校宣台伯海堂照笔明,永正传朝国家和万事兴忠厚成名远诗书裕后昆祖德根基长丕振百年春世代起流芳文运才学亨堂前攀丹桂林中玉树荫。
志道世荣怀锡德永发祥敬守国庭献登崇孝友良进修全大美敏学焕文章立念思先泽继承正启芳,再政通光国恩卿中良相传登大顺 。
湖北沔阳:元伯光天日月星辰宗之源远世代克成 。
湖南:廷进再政通光昌盛道宏元才仁上大朝国定常公枝开荣芳友万世永兴宗尧政应洪日名士百代昌容让传国美忠良永远彰。
四川:楚其士本正文天如可用才长宜从新知时成先以安全多加仁文元朝显达人承先绪善述绍嘉声曾荣昭督庆百代著芳明林朝怀秀贤体忠大友维正其时长发祥世永昌修德泽征宗帮卫祖宗显民洋。
源自姬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扩展资料:
杨氏典故〖歧路亡羊〗
“歧路亡羊”源于《列子·说符》。相传,有一次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一位学者)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于是他派全家会去寻找,同时也请杨子的仆人帮着去找,杨子对此大为不解,感叹着问,失掉一只羊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找呢?失羊者说,因为歧路太多了。
可是他们找了一整天回来,杨子问找到没有,他们都叹息说没找到。杨子又感到不解,询问其中的原因,他们回答说:“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意思是说,歧路之中又有歧路,岔路太多,我们不知道羊往哪一条岔路上去,所以就回来了。
杨子听后感触颇深,家里的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杨子:“羊是不值钱的畜牲,何况走失的羊又不是你的,为什么要这样心事重重的?”杨子听后并没有回答。可是这些话被站在一旁的杨子的学生听到了,他感慨地说:“道路因为岔路多,所以容易使羊丢失。
学者因为经常替别人打主意而往往为此丧失了性命,杨子的不快乐难道还不明白吗?”后来,人们用"歧路亡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找不到真理,就会犯错误。
-杨氏
-杨氏家谱
杨家24个字辈的顺序是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香。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台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杨家祠堂
雁门关下,有一个以杨家祠堂而闻名的鹿蹄涧村,村里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杨家后代。杨家祠堂始建于元代,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杨家祠宇。因杨业死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武”,他的后代以此题祠名为“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
祠堂大殿前,有一块鹿蹄石,形状奇特,雕刻秀美。传说是杨业十四世孙杨友,镇守代州时一日外出打猎,射中一只梅花鹿。这只鹿带箭逃走,杨友紧追不放。
杨友命人挖掘,挖出奇异的一方石头,上面雕刻着梅花鹿带箭图案,并有明显的鹿蹄印。后来,人们将这块奇异的石头搬回祠中存放,鹿蹄涧村由此得名。
-杨氏家谱
姓杨的祖先在哪?
本文2023-11-06 23:35: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