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求杜月笙帮忙,事情办完后杜月笙为啥感谢章太炎?
民国的上海滩,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的确,这三大青帮大亨中,杜月笙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与他会做人有很大的关系!
穿着长衫的杜月笙
写下这个提纲的时候,三少的脑海里立刻就蹦出了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是,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的形象。
孔乙己为什么要站着喝酒呢?因为孔乙己穷,口袋里没有钱。
孔乙己为什么要穿长衫呢?因为穿长衫大抵是有文化的人。
至于为什么是“唯一”?
因为,酒馆里穿着长衫有文化的人,口袋里都有几个钱,可以找个座位坐下来,慢慢喝酒。孔乙己却不一样,就成了“唯一”!
杜月笙,也喜欢穿长衫,每次都是一丝不苟,从来不会把袖子卷起来。而且,杜月笙还喜欢手上,把玩着一把折扇。
穿着长衫,手拿一把折扇,这不是**里有文化人的模样吗?
当然,杜月笙这身装扮,与孔乙己有很大的区别。
一生潦倒的孔乙己想通过自己的一袭长衫,告诉世人自己是个有文化的读书人。而杜月笙的一袭长衫,却是向往读书人的那种风度和气质。
因此,杜月笙很喜欢被人称呼为“杜先生”。
杜月笙从小家寒,父母早逝,善良的继母靠着给别人洗衣服赚钱,送杜月笙读了5个月的私塾。5个月的读书时光,是杜月笙多灾多难的童年中最珍贵的记忆。
后来,杜月笙逆袭成了上海的土皇帝之后,杜月笙对有文化的学者格外敬重,也非常愿意和有文化的人交往!
章太炎给杜月笙的一封信
虽然,杜月笙很想结交更多的文人学者,他却不会乱去交往。
一来,杜月笙是黑帮的大佬,名声好说不好听,有的文人只怕不愿意。二来,没有合适的机会,总不能自己找上门去吧。
这不,机会自己找上门了。
有一天,有人给杜月笙送了一封信,这写信人叫章太炎。
章太炎,是近代国学大师,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的学者 ,连鲁迅先生都是他的学生。这种人,正是杜月笙所仰慕的文化人。
原来,章太炎的侄儿,居住在上海法租界,与上海一位颇有身份的人发生了房屋纠纷。侄儿在无力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去找苏州的章太炎帮忙。
可想而知,满腹经纶的章太炎,脾气又不好,在这方面根本就无能为力。
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给上海法租界炙手可热的大佬杜月笙写了一封信,请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见到章太炎的信后,心中大喜,他正想结交这位学者呢,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不用说,这场纠纷由杜月笙出面,还真就解决了。
笑话,所谓的纠纷,不外乎“钱”的问题。对于杜月笙来说,钱也好,面子也罢,他多的是。所以,没多久,就把章太炎拜托自己的事办得妥妥的。
杜月笙登门拜访
话说杜月笙帮助章太炎的侄儿处理完这件事之后,又以低调的姿态去苏州章太炎家登门拜访。
这种拜访,是基于把章太炎作为一个师者的角度来拜访的。就正如老师交代学生一件事,学生办完之后来向老师汇报一样。
所以呢,杜月笙向章太炎告知了他调解房屋纠纷的经过和结果。章太炎热诚接待了他,二人相见甚欢,章太炎一改过去对杜月笙的看法。
他发现,这个别人口中的青帮大佬还真的不一样!
杜月笙则在告辞前,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张两千银元的银票,悄悄地放在了章太炎家中的茶几上,并用一只茶杯随意地盖住。
杜月笙有这样的一种思维,他给人送礼的时候,一定没有第三人在场。这样送礼,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的,顾全了收礼人的面子和心理。
章太炎,作为文人名声虽然很大,经济却并不宽裕。
当他看到茶杯下压着的银票时,对杜月笙既感激又敬佩。他认为杜月笙并非传统的黑社会头子,他讲义气,重礼节,礼贤下士,更有豪侠之风。
杜月笙,就这样是和这位大文化人做了朋友!
章太炎为杜月笙改名
杜月笙说:锦上添花的事他不做,要做,就要雪中送炭。
关键的是,炭,他送了,还给别人足够的面子。这就是会做人的诀窍,因为,他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杜月笙是个有心人,他在和章太炎交往的过程中,觉察出章太炎虽被人推崇,生活却有些拮据。
于是,杜月笙每月让人准时给他送去银票,接济他的生活。对于杜月笙的帮助,章太炎泰然受之,从未向他表示过感谢。
杜月笙和章太炎也开始了经常的走动。
有一次在闲聊的时候,章太炎问起杜月笙名字的来历。
那时候,杜月笙叫“杜月生”,因为他出生的那天是7月15日,正是月亮升起的时候,父亲便给他起名叫“月生”。
章太炎听后说:“这个名字好虽好,却不够儒雅,我给你的名字改一下如何?”
杜月笙一听,挺激动的,国学大师给自己改名字,太荣幸了!
于是,章太炎对杜月笙说,杜先生不如改名“杜镛”,字“月笙”。接着,章太炎又给杜月笙解释,《周礼》说:
“东方之乐谓笙,笙者生也;西方之乐为镛,镛者功也。”
从此,杜月生就变成了杜月笙。
不仅如此,章太炎还用大师珍贵的笔墨,帮助杜月笙修订了家谱!
1931年,曾经高桥镇的小瘪三无限风光地回乡建杜氏祠堂。在落成典礼上,许多的社会名流和军政显要,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了几千人。
章太炎,也在受邀之列。
他亲自写了一篇《高桥杜氏祠堂记》。文中,他追根溯源提到了古代杜姓文人若干,这无疑让杜月笙的出身,蒙上了一层世代书香的气息。
这种光芒,正是身为青帮大佬的杜月笙所缺少的!
真正的朋友,心灵上是平等的。无关乎财富,地位,环境。杜月笙用心交到了国学大师章太炎做朋友,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我们想啊,一个青帮的大佬,混社会的人,有一个国学大师的朋友经常为他增光添彩,杜月笙的人生是不是更加开挂呢?
上一篇文章说到,在上海滩法国租界里面的黄金荣和杜月笙,眼睁睁地看着公共租界里面的叶杏山大发鸦片横财而只能干着急,下面咱们就接着开始继续叙说,没看到上篇内容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主页里面自行查找观看。
在接下来地续说之前,咱们再说一说杜月笙这个人。杜月笙本来叫杜月生,后来的这个名字还是他飞黄腾达之后,由国学大师章太炎亲自给改的,改了一个“笙”字,整个名字就显得文雅起来了。其实,不光名字文雅,杜月笙长得给人的感觉也是很文雅,他有瘦高的身材,长着一副帅气的脸庞,而且整天总是着一袭长衫,扣子也从来都是扣得严严实实。
长衫历来就是旧 社会 文化人的标准穿着,“长衫被扒”就如同“斯文扫地”的代名词。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即使再穷困潦倒,身上脏兮兮的长衫也是坚决不会脱的 。杜月笙这个人从外表上看起来,着实不像一个只懂得打打杀杀的青帮大佬的形象,虽然有人评论他是把长刀隐藏在长衫里面的人。
杜月笙14岁刚到上海滩的时候,在一家水果店里面当学徒,每天挎着篮子到赌场里面卖水果,由于他还会心灵手巧地削得一手好梨,所以人送外号“莱阳梨”。后来,杜月笙成为脚踏上海滩黑、白、商三界的青帮“一哥”的时候,走到大街上,有的老乞丐认出他之后,还会大声地喊:“莱阳梨,给点钱!”,他非但不恼,还吩咐手下人多给钱,虽然每个风云人物都不愿意让别人提及自己穷困潦倒时的景象。
有时候,朋友来到杜府做客,抓起一个梨就塞到杜月笙的手里,问道:“削一个?”杜月笙每次都会痛快地拿起水果刀就削,一边削一边还会笑着说:“这么多年了,我这梨削的还是这样利索。”表面上削得是梨,里子里却是做人做到了极致。
杜月笙曾经有一段话,至今还在广为流传: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1951年,杜月笙去世之后,毛主席曾经用六个字来评判他,“ 有本事,没脾气 ”。能得到伟人如此高的评价,着实不易!
杜月笙在上海滩能呼风唤雨,可以与蒋介石称兄道弟,上了火,还敢抄起家伙和日本人干仗,但是他从来不欺负下面的人,不拿佣人撒气,历来都是和颜悦色,能帮则帮,因为都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知道世事之艰难,人生之不易!难怪人们既不叫他“老大”,也不叫他“老板”,而是称之为“先生”,当时,大半个上海滩都在说: 做人就做杜先生 。
当初,杜月笙刚刚投奔黄金荣的时候,还是个毫不起眼的小混混,黄金荣对他也不怎么感冒,得亏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桂姐出面收留了他。有一天晚上,黄金荣家的鸦片被人偷了,黄金荣恰巧不在家,桂姐连夜找来了几个手下人,问道:“你们谁能办这事?办好了有赏。”杜月笙马上就站了出来,他要报答桂姐的知遇之恩,说道:“师母,这事儿我能办!”桂姐看了看杜月笙,心里暗道:“小赤佬,老娘果然没有看错你!”于是大声地吩咐道:“给他一支枪。”
杜月笙带上枪一路追赶到英租界。第二天清晨,他就把鸦片送回了黄府。桂姐只是点了点头,却绝口不提奖赏的事儿。以后的几个月,杜月笙如同此事从未发生过一样,照常每天闷头做事。直到有一天,桂姐把此事说给了黄金荣,并大声地吩咐仆人“把杜月笙叫来!”杜月笙来到黄金荣和桂姐面前,低声叫了声“师父、师母”之后,便低眉顺眼地不再做声。桂姐对黄金荣说:“这人就是杜月笙,是个会做事且不张扬的人,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可以放手让他去做!”不出两年,杜月笙就成为了黄金荣的左膀右臂。因为他始终明白一个道理: 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先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好了,一切自然都会有的!
做事时间久了,杜月笙手下自然而然地也就聚集起了一帮兄弟。有一次,临近春节,黄金荣赏给了杜月笙2000块大洋,这些大洋足够他在当时的上海滩买到一幢豪宅。看到杜月笙高高兴兴地走了之后,黄金荣却突然起了好奇心,他吩咐一个下人说:“你注意打问一下,看看杜月笙是怎么花这笔钱的,问好了马上告诉我。”
令黄金荣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这个下人就来汇报了,原来杜月笙在当天晚上,就把这些钱全部分给了下面的弟兄们。黄金荣听后大为感叹:“ 我死后,上海滩就是杜月笙的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黄金荣这次却判断错了,因为还没等到他死,上海滩就已经是杜月笙的天下了。
在杜月笙身上发生过好多的逸事还需要说,不过咱们先暂停一下,再回到文章的开头,接着上一篇讲的事情继续往下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作为一战的战胜国,控制公共租界的英、美两国,便不好意思再明目张胆地继续做鸦片生意,于是宣布在公共租界内禁烟,不但禁止开设烟馆,买卖鸦片,连鸦片过境也不允许了。
如此巨大的一个诱人的蛋糕,英、美两国居然说不要就不要了,可是,有要脸的就有不要脸的,于是法国人出面宣布:这事儿吧那个你们既然不要了,我要!”从这之后,公共租界内叶杏山的大八股党就此彻底完蛋,在家躺着睡大觉都能发财的日子也就一去不返了。而法租界内的黄金荣和杜月笙及其手下的小八股党,却开始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
上海滩大批的烟馆开始逐步迁进法国租界,鸦片运输也变得畅通无阻。为了垄断鸦片生意,黄金荣成立了三鑫公司,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收保护费,每家烟馆和贸易商都要缴纳总价值10%的保护费,如果想不交,作为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的黄金荣,以及杜月笙手下的众多弟兄们,岂是吃干饭的。
在1922年,控制上海地区一带的是皖系军阀卢永祥,他派自己的亲信何丰林出任淞沪护军使,掌控着上海的军政大权。军阀需要买军火,也要给士兵们发饷银,当然也会缺钱。可是正好,法租界内有鸦片生意在做,于是,何丰林就找到了黄金荣,商谈下一步的合作事宜,很快,大家就达成了协议:法租界之外的鸦片运输由何丰林负责派兵护送,进了法租界后由黄金荣发放通行证,运营则由杜月笙的小八股党负责具体操作,这样以来,一条综合了军阀、法租界和青帮的鸦片贸易流水线就形成了,大家各司其职,有财同发,其乐融融。
后来,控制上海滩的军阀变成了孙传芳,而孙传芳和黄金荣的关系更是好的不得了,两人于是干脆签了一个约定,由黄金荣垄断上海滩的鸦片生意,这下可好,黄金荣摇身一变,成了全上海鸦片生意官商合作的总代理,政府和黑 社会 贩毒分红,也算是 历史 上的一景了。孙传芳从中每月能分到500万大洋,有了这笔巨款可以购枪买炮,可以再去扩充更大的地盘,总之,干什么不香啊!黄金荣则拿着剩余的这笔钱,在孝敬了法国人之后,也是赚得个盆满钵满,这个黄金岁月一直持续到北伐战争的开始。
说到这里,也该开始说一说上海滩三大佬中,唯一不得善终的一个狠人——张啸林了,此人也是大有说头的,说也要从黄金荣被抓进监狱开始,怎么?还有人敢大着胆子动黄金荣?是的,确有此人!
由于时间的关系,《上海滩传奇(二):杜月笙其人及大亨们的黄金岁月》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下一步接着再说,谢谢大家的观看!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动荡不安,龙蛇混杂,尽管如此那时也涌现出了不少名人,所谓乱世出英雄,那个时候的上海滩,如果提到杜月笙这个名字上到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曾有人这样说过,上海滩就没有杜月笙办不成的事,他的和平饭店也是黑白两道都不敢动的地方,所以有这样一句话,无论犯了什么事,只要躲进杜月笙的和平饭店就可以保你平安,因此,杜月笙有上海皇帝的绰号。
对于杜月笙本人社会上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心狠手辣的青帮老大,有人说他是重情重义的江湖大佬。
杜月笙靠着自己的人脉在上海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地位,开始的时候,杜月笙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马仔,之后一跃成为世界的霸主和蒋介石还攀上了关系,杜月笙是青帮老大,但他却有一闻名全国的儿子。
杜月笙死后留下了八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的这些儿女都没有走父亲以前的道路,解放之后的上海也回归了平静和安定,所以他的儿女们也都远离帮派和政治,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杜月笙的后辈们虽然没有父亲当年的影响力,但他们毕竟是名人之后,一言一行也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他的小儿子杜维善,他没有继承父亲的经商事业,而是远赴澳大利亚学习地质学之后成为一名地铁工程师。
其次,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收藏和研究古钱币还成为该领域的知名专家,杜维善后来定居加拿大,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始终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将一生收集的古钱币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还是位研究古钱币专业的名誉教授。
章太炎求杜月笙帮忙,事情办完后杜月笙为啥感谢章太炎?
本文2023-11-06 22:59: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