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氏庄园牟昌有后代吗
牟昌有后代。
栖霞牟氏庄园是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高营建的住宅,位于山东烟台。它是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庄园,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
牟氏后人在解放前就已经迁到台湾去了。
1、作品《牟氏家园》中的牟氏,他们的后代怎么样了?2、牟氏庄园的姜振国有子孙后人吗3、栖霞牟氏庄园及后人在文革时期的境遇如何?4、牟氏庄园的后人为什么没继承家产5、牟家后人扩建园内其他院落是怎样的?6、谁知道土改后的牟氏庄园情况作品《牟氏家园》中的牟氏,他们的后代怎么样了?
《牟氏庄园》牟氏还有后代。
栖霞牟氏庄园是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高营建的住宅,位于 山东烟台。它是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庄园,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
如果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牟氏庄园则是清朝晚期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这所庄园的主人牟氏家族,祖籍湖北公安县。其始祖牟敬祖于明初出仕途栖霞,择定古镇都村居住。其后裔仰仗其势,广敛钱财,至清末民初,牟氏家族的家业进入鼎盛时期,土地达6万亩,山岚12万亩,年收入330多万公斤,一度成为富甲胶东,名扬齐鲁的大地主。
富则造屋,此乃农家一大嗜好。牟氏家族财大气粗。于是,将大量的钱财用于营建庄园上。
扩展资料: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牟氏庄园,到1935年才形成至今规模。整个庄园面南背北,共分三组,包括六个院,占地2万平方米,建有万堂楼厢480多间。
纵观重重四合院相叠,横看条条通道相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院内立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房舍多是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浮雕图案,栩栩如生。
庄园建筑鳞次栉比,富有特色,色彩斑斓的“虎皮墙”,用形状各异、色泽不同的河卵石垒砌而成,“制钱莲花图”、“莲生贵子”等图案,精美绝伦,叹为观止。
“三大怪”建筑更是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烟囱立在山墙外”便是其中一怪,它看似一个小小楼阁,凌空耸立,别具特色。
-栖霞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的姜振国有子孙后人吗姜振国,曾用名姜海涛,1923年10月29日出生,法库县柏家沟镇龙家村人。1933年2月至1940年12月,先后在龙家村小学、柏家沟小学读书。1941年2月至1944年学校读书。1945年2月至8月,在奉天农业大学兽医系学习。1946年5月至10月,在东北大学补习班学习。1946年11月至1948年6月,在东北大学畜牧系学习。
栖霞牟氏庄园及后人在文革时期的境遇如何?牟氏庄园在解放前就已经迁到台湾去了,所以文革时期没有他们的事,庄园保存的很好没有遭到破坏,现在已成旅游景点,几年前听说庄园的后人想要斥巨资收购牟氏庄园但是没有了下文。
牟氏庄园,又称牟二黑庄园,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庄园,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整个庄园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庄园。
牟氏庄园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氏庄园吸取了中国北方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优秀建筑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的牟氏庄园系统地展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灭亡过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
它拥有房产5500多间,土地6万亩,山岚12万亩,现保存厅堂楼厢480多间,占地两万余平方米。牟氏庄园规模恢弘,古朴壮观,集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
扩展资料:
相传牟氏家族十几世多为官,后看透仕途坎坷,罢官耕读,为后世子孙树起耕读世业之家风。十四世牟墨林(1789—1870,外号牟二黑)贩粮囤积,在“岁大欠,人相食”的灾荒年代中以粮换田,迅速爆发为拥有四万多亩土地的大地主,是牟氏家族发迹的奠基人。
鼎盛时期,牟氏家族拥有六万亩土地、十二万亩山峦、五千五百多间房产,年地租三百三十多万公斤粮食,筑建了比山西乔家大院还要大的院落。历史就象九曲黄河,不停地流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饱受灾民、土匪、官府的创伤,一直勉强支撑着,历经六百年,终于在建国后的运动中香消玉殒
它更造就了难以计数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时间的飘逝而烟消云散,只有这黑漆而森然的大院,还贮立在连绵起伏的大地上,无声无息地向人们述说着它的存在
参考资料:
牟氏庄园的后人早在解放前就搬到了香港1949年牟氏庄园后人哪里去了,所以在文革期间没有任何关于1949年牟氏庄园后人哪里去了他们的信息。
庄园保存完好,没有损坏。现在已成为旅游胜地。几年前,据说别墅的后人要斥巨资竞购牟氏庄园,一直没有后续。
牟氏庄园,又名牟尔黑庄园,位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杜村。住在哪里。整个山庄建筑结构严谨,紧固牢固,雄伟庄严。是华南地区最大、最完整、最典型的封建地主山庄。
牟氏庄园被众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别墅活化石”、“传统建筑瑰宝”、“六百年繁荣之地”宏伟的规模和深厚的内涵。 1988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氏庄园汲取了华南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杰出建筑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民间小紫禁城”的牟氏庄园,系统地阐释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发展和失败。是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
拥有房产5500余套,土地6万亩,山地12万亩,馆舍建筑480余间,占地2万多平方米。牟氏庄园气势恢宏,古朴雄伟,是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
牟家后人扩建园内其他院落是怎样的?清光绪年间,牟氏家族人丁剧增,4个大院落远不能满足牟家人的居住,于是,牟墨林的6个孙子便各立门户,在面积达20000平方米的庄园范围内,大兴土木,互竞豪华,营建成了后来的“东忠来”和“师古堂”等建筑。
这些建筑群建成后,牟氏庄园便形成了一个坐北朝南,东西长158米,南北宽148米,院墙长达800余米,以清代古建筑群为主的,我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庄园。
整个庄园的建筑,是按照我国古代建筑规制布局的。此建筑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封闭型的特点,反映了父严子孝、男尊女卑的等级关系。
老爷居住楼阁,大厅供奉祖先,平房用于妻妾,裙房用于佣人。账房、碾磨房、棺寿房和酿酒房多安排在裙厢,造成了内庭等级森严的特有气氛。
纵观重重四合院相叠,横看条条通道相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除拥有三组六院480间厅堂楼房外,周围还有附属房屋11处331间和佃户住房437间。
这三组六院是东组三院、西南组二院、西北组一院。东组三院是“日新堂”、“西忠来”、“东忠来”,三院并排,东西宽652米,南北长982米。
“东忠来”居东,为四孙牟宗彝所居;“日新堂”居西,为长孙牟宗植所居;“西忠来”居中,为三孙牟宗夔所居。
西南组二院是“南忠来”和“师古堂”东西并列,东西宽552米、南北长592米。“南忠来”居西,为五孙牟宗榘所居;“师古堂”居东,为六孙牟宗梅所居。
西北组一院是“宝善堂”,独成一组,占地为东西宽372米,南北长64米,为孙子牟宗朴所居。
其中,“东忠来”为六进院落布局,共有房屋87间。由南向北,依次为南群房、平房、客厅、大楼、小楼和北群房、东群厢。整座院落是牟氏庄园中的晚期建筑,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组建筑。
这座院落的錾墙石均由水磨对缝。用料非常考究,做工非常精细,堪称一绝。
据考证,牟氏庄园的石砌墙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好的。两块石头之间没有任何黏合剂,打磨不平的地方用铜钱作垫。
据说,当年庄园主人发给工匠一定数量的铜钱,磨不平石墙就把铜钱垫上,如果磨平了,铜钱就归自己所有。所以,工匠们为了留下铜钱,就将錾墙磨得非常平整。
同时,牟氏庄园的青砖、灰瓦皆由豆汁浸泡,可以防风化。不褪色,因而整个庄园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侵蚀,依然保持了原有的古朴风貌。
东忠来的主体建筑客厅,是牟宗彝宴客、议事的场所。在客厅的大门上,有副楹联:
庭有余香榭草郑兰燕桂树;
室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
此对联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这院子里种植的是绘画名家手下的名贵花木,家里收藏的是唐诗晋字等稀世墨宝。
客厅内部陈列分为三部分:东一间是主人牟宗彝看书、写字和帮人撰写诉状的地方;西一间是供客人临时休息的地方;中间是主人宴客的地方。
整座大厅的建筑用料,非常讲究,主梁都是采用直径80厘米以上的圆木,檩条规格一致,排列均匀,给人以高大宽阔、坚固挺拔之感。房屋内部房坡采用方砖做笆,方砖上面铺有一层柞木炭,这样既能吸水防潮,又能减轻屋面的重量。
中堂上方挂有一块彩匾,上面写着:“犹望公安”,这是告诫后人,记住他们的祖籍是湖北省公安县,后世人要永怀故土,铭记公安。
在此匾额下,有一副画像,上面画的是牟氏第十世祖,牟墨林的高祖父牟国珑。
在画像下面,还有一份诏令,是清廷敕赠牟国珑父母,赠其父为文林郎,其母为孺人。
在中堂的东边墙上,还有一副诏令是清廷敕赠给牟昌裕祖父祖母的。牟昌裕是牟墨林的本族兄长,进士出身,曾任清朝江南道、河道道、云南道的监察御史、九省军门总漕部堂。
任职期间,敢向朝廷说真话,讲实情,曾建议朝廷取消不许关东地区向外卖粮的禁令,还废止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条文。他的陈奏往往切中时弊,史书上说他“能言别人所不能言”。
为此,乾隆和嘉庆两朝都很重用他,让他在全国各地稳稳当当的做官,一直到62岁病死在官位上。《山东通志》和《山东历史人物》都将他列为名臣。
这副诏令在形式与牟国珑的那幅有很大的差别,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用于五品以上官员,称“五彩“。而牟国珑的那副用于级别较低的官员,通体只有一种颜色,称“素面”。
在这座客厅后面,是东忠来的四进院落牟宗彝住宅大楼。此院落是牟宗彝投入了千亩土地的卖金,选用大连洋式楼房样,聘用莱阳县瓦工名师、黄县著名的木工师傅,历时3年建成。
大楼檐枋涂有紫红色油漆,配以白绿相间彩绘斗拱,暖中透冷的色调被檐下阴影相衬,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房檐的深度,给人以威严感。
屋脊上分别建有想象中的辟邪神兽,形态各异,以资震慑。大楼怀抱东西厢,正门与屏门相望。屏门,左右连接垣墙,构成典型的四合院。屏门位于厅后楼前,精雕细刻,油漆彩绘,与客厅大楼前后呼应,气势庄严。
在大楼下层,是牟宗彝的起居宝,用于陪妻妾进餐、就寝、检点账目和教育子女。上层是他的专用书房,用于读书看报、拟写诉状、养神休憩,同时上层也是他仿古崇古、精神享乐的地方。
昔日他曾在上层藏有十几箱古书和大量名人字画。珍品虽多已失散,但也有保留下的部分书籍,和牟氏家族的书画以及名人的墨迹。
由于此大楼后来多住着牟家的儿子,所以此大楼又被称为“少爷楼”。在东忠来院落,除了客厅和少爷楼,旁边的厢房还有碾磨房、农具展和粮仓账房等。
除此之外,牟氏庄园不仅有精美的布局,而且还有庄园建筑三大怪,这里所说的“三大怪”,是牟氏庄园修建时出现的与众不同的景象,建筑风格的怪异之处更是耐人寻味,一直被人们所追寻和探索。
首先是“穿堂门儿一线开”。在每个大院的客厅、堂屋都有前后门,而且全在一条线上,这便突破了栖霞地区“房门不得前后开”的风水学上的老规矩。
其次是“烧炕火洞在室外”。牟氏庄园在建寝室的同时,在窗外墙角下的适当位置留一个方形的石砌炕洞口,让佣人在室外按时烧炕取暖。
这一独特的取暖设计方式,在北方民居中比较罕见。不过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室内烧炕容易发生的煤气中毒的情况发生。
最后是“烟囱立在山墙外”。在我国南北方的房舍建筑,无论是平房还是楼房,其烟囱的位置一般是设计在屋脊檐坡上。
然而牟氏庄园却将庄内的近百个烟囱竖立在山墙外面,顶端有遮雨帽,远看宛如托在云雾中的一座小塔,小巧玲珑,别具一格。
这种设计的作用是天冷取暖烧火坑,木柴燃烧散发热量不大,为充分利用热,把烟囱安在山墙边,是为了延长烟火的走向,让柴或草的热度保留于炕内。可以让房屋的保暖性能更好一些。
由此可见,牟氏庄园的整个建筑和布局,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
牟氏庄园院门
谁知道土改后的牟氏庄园情况土改后地就分给了老百姓,其实就是把他家当地主一样,该审判的审判,家里的东西该分的分,该没收的没收,***嘛,就是谁有钱,谁倒霉,建国以前有能耐的人都该杀的杀,该判的判,谁穷谁就光荣。1986年国家把它保护起来成了国家级保护文物。
牟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
寻根溯源
牟姓来源有三:
1、起源于周朝,是火神祝融之后。据《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所载,牟(故城在今山东莱芜东二十里)国为周时子国,相传为祝融之裔,春秋末灭国,其后以国为氏。
2、据《后汉书•儒林传》所载,牟长其先封牟,牟长以地为氏。
3、出自他族。今彝、土家、朝鲜、哈尼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陆终。传说中上古时的火神祝融。祝融为上古时期掌管火的官职,起初为颛顼曾孙重黎所担任。祝融又称火正,因重黎很有功绩,能光融天下,被帝喾命名为祝融。重黎诛伐共工氏时,因没有将共工家族斩尽杀绝,而被帝喾诛杀。后帝喾命其弟吴回继任,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子陆终,承袭此职。以后祝融由官职又演变为部落名称。其后有建立牟国者,为周时子国,牟国于春秋末灭国,亡国之后,子孙以国为氏称牟姓。由于祝融之职由吴回之后相袭,故后世牟姓大多尊祝融陆终为牟姓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牟姓是发祥于今山东的古老姓氏。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牟姓一直以山东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并以此为中心,缓慢地向周边省份迁衍。战国时齐有大夫名牟辛,西汉有经学博士牟卿,东汉有乐安临济(今山东济阳)人、太尉牟融及其子牟纡,还有北海安丘(今属山东)人、经学家牟长及其子牟麟。通过这些见诸史册的名人籍贯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汉代以前,山东大地仍是牟姓人之主要繁衍地,而著有《尚书章句》的牟长,因其对于《尚书》的辉煌贡献,为牟姓争取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一直到今天,提起“牟氏章句”,仍为研究《尚书》者奉为重要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军阀割据等政治纷争,使此际呈现出一种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百姓大流亡的社会景象。偏安山东半岛的牟姓必然遭受冲击,颠沛流离,徙奔异乡势在必行。据《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牟姓郡望有三:巨鹿郡、平阳郡、荥阳郡。表明此际至隋唐,在今河北巨鹿、山西临汾、河南荥阳一带,牟姓为当地名门望族,而且人口繁衍兴盛,社会地位尊贵。唐末僖宗李儇时,阉宦当权,灾旱连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官员盘剥沉重,终于导致王仙芝、黄巢揭杆而起。公元八零八年,黄巢攻陷长安(今陕西西安),唐僖宗狼狈逃亡入蜀,时陕、豫之牟姓有随之入川者,亦有豫地之牟姓顺汉水南下,进入湖北。两宋之际,由于川地山关阻隔,交通闲塞,战火难至,故川地之牟姓发展较快。南宋偏安江南后,有北方之牟姓徙居江南,亦有川地之牟姓因仕宦或其它原因进入当时的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附近,如牟献由隆州井研(今属四川)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明初,山西牟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清康乾年间以后,有冀、鲁、豫地之农民闯关东到东北三省。如今,牟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二省之牟姓约占全国汉族牟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
郡望堂号
牟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巨鹿郡,秦时设置,治所在巨鹿(今属河北);2、平阳郡,三国魏设置,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3、荥阳郡,三国魏设置,治所在荥阳(今属河南)。
堂号:
“三弄”、“清风”等。
宗族特征
1、牟姓多正直之士,牟取私利者少,牟其中除外。2、牟姓有不少具有特色的姓族文化。多用联句的形式加以概括,如“父子两博士,祖孙三才人”,“文章政事追贤达,冠盖声华羡昔贤”等等,或追述本族历史上的辉煌,或撰诗以明志,颇能激励同姓人的奋进与向上。
名人精粹
牟长、牟纡:东汉乐安临济人,父子两博士。父牟长少习《欧阳尚书》。光武建武二年拜博士,迁河内太守。著《尚书章句》,复征为中散大夫。子牟纡隐居教授,门生千人。后征为博士。牟融:北海安丘人,东汉大臣。明帝时举茂才,任丰地县令三年,县无狱讼。章帝即位后,升太尉(位同宰相),参录尚书事。牟融:唐代诗人。德宗、宪宗间在世。隐居学道,终身不仕。以诗闻名,尤擅七律,诗风清丽雅闲,时有佳句。牟谷:宋代画家。任画院祗侯,曾随使赴交阝止(今越南),为安南王黎桓及臣佐画像,亦曾为宋太宗画像,后升任翰林待诏。牟桂:隆州井研人,南宋官吏。进士出身,历任龙水县尉,什邡知县,官至终朝郎知彭州。牟子才:牟桂子,宋代官吏、学者。进士出身,累官工部侍郎,后被人诬谄,降职使用,后又起为礼部尚书。曾参与修纂国史。有《存斋集》。其子牟献亦为学者,著有《陵阳集》,其孙牟应龙亦为学者,人称祖孙三才人。牟及: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南宋官吏、诗人。咸淳进士,任福州司户参军时,有惠政。宋亡后,隐居山林,并穿丧服终身。有《乐在稿》。牟仲甫:随州(今湖北随县)人,宋代画家。善画猿獐猴鹿,画鸡亦有意趣。牟大昌:台州黄岩人,宋末抗元英雄。响应文天祥的檄文,与侄牟天与起兵勤王。台州黄土岭一战,力战阵亡。牟若�:台州黄岩人,元代学者。博极群书,善写文章,尤豪于诗。有《击瓯吟》、《覆瓿集》。牟楷:台州黄岩人,元代隐士。以养母之故,拒绝出仕,学者称静正先生。有《九书辩异》、《河洛图书说》。牟全:莱州栖霞铁口(今属山东)人,元代将领。元军讨伐日本,其率领头船开道。后赐金牌,授管军千户,升武略将军。牟完:浙江黄岩人,明代官吏。洪武九年廷试得首选,授吏部主事,擢燕王府纪善,并曾教授明仁宗。有《四礼家仪》。牟伦:四川叙州人,明代官吏。永乐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因直谏犯上,被谪戍甘肃。工诗、能文。牟俸:四川巴县人,明代官吏。景泰进士,累右副都御史。在山东救灾时,尽心竭力,活饥民无数。后在苏州打击土豪劣绅的掠夺,得罪权贵,被谪戍。牟斌:明代官吏。由锦衣卫千户,擢指挥佥事。因为人正直,不同流合污,两次被罢官。牟庭:山东栖霞人,清代考据家、数学家。贡生出身,考据精深。有《诗切》、《投壶算草》、《带纵和数立方算草》。
牟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发祥于山东地区,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一十七位,人口约九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7%左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牟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牟姓姓氏源流
牟(Móu)姓源出有三:
1、起源于周朝,是火神祝融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所载,牟(故城在今山东省莱芜东二十里)国为周时子国,相传为祝融之裔,春秋末灭国,其后以国名为姓,称牟氏。
2、出自以封地名为氏。据《后汉书·儒林传》所载,牟长其先封牟,牟长以地为氏。
3、出自他族有牟姓。今彝、土家、朝鲜、哈尼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陆终。 传说 中上古时的火神祝融。祝融为上古时期掌管火的官职,起初为颛顼曾孙重黎所担任。祝融又称火正,因重黎很有功绩,能光融 天下 ,被帝喾命名为祝融。重黎诛伐共工氏时,因没有将共工家族斩尽杀绝,而被帝喾诛杀。后帝喾命其弟吴回继任,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子陆终,承袭此职。以后祝融由官职又演变为部落名称。其后有建立牟国者,为周时子国,牟国于春秋末灭国,亡国之后,子孙以国为氏称牟姓。由于祝融之职由吴回之后相袭,故后世牟姓大多尊祝融陆终为牟姓得姓始祖。
牟姓迁徙分布
牟姓是发祥于今山东的古老姓氏。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牟姓一直以山东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并以此为中心,缓慢地向周边省份迁衍。战国时齐有大夫名牟辛,西汉有经学博士牟卿,东汉有乐安临济(今山东省济阳)人、太尉牟融及其子牟纡,还有北海安丘(今属山东)人、经学家牟长及其子牟麟。通过这些见诸史册的名人籍贯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汉代以前,山东大地仍是牟姓人之主要繁衍地,而著有《尚书章句》的牟长,因其对于《尚书》的辉煌贡献,为牟姓争取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一直到今天,提起“牟氏章句”,仍为研究《尚书》者奉为重要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军阀割据等 政治 纷争,使此际呈现出一种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百姓大流亡的社会景象。偏安山东半岛的牟姓必然遭受冲击,颠沛流离,徙奔异乡势在必行。据《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牟姓郡望有三:巨鹿郡、平阳郡、荥阳郡。表明此际至隋唐,在今河北巨鹿、山西临汾、河南荥阳一带,牟姓为当地名门望族,而且人口繁衍兴盛,社会地位尊贵。唐末僖宗李儇时,阉宦当权,灾旱连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官员盘剥沉重,终于导致王仙芝、黄巢揭杆而起。公元808年,黄巢攻陷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唐僖宗狼狈逃亡入蜀,时陕、豫之牟姓有随之入川者,亦有豫地之牟姓顺汉水南下,进入湖北。两宋之际,由于川地山关阻隔,交通闲塞,战火难至,故川地之牟姓发展较快。南宋偏安江南后,有北方之牟姓徙居江南,亦有川地之牟姓因仕宦或其它原因进入当时的国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附近,如牟献由隆州井研(今属四川省)徙居吴兴(今浙江省湖州)。明初,山西牟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清康乾年间以后,有冀、鲁、豫地之农民闯关东到东北三省。如今,牟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二省之牟姓约占全国汉族牟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牟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
牟姓 历史 名人
牟 长、牟纡:东汉乐安临济人,父子两博士。父牟长少习《欧阳尚书》。光武建武二年拜博士,迁河内太守。著《尚书章句》,复征为中散大夫。子牟纡隐居教授,门生千人。后征为博士。
牟 融:北海安丘人,东汉大臣。明帝时举茂才,任丰地县令三年,县无狱讼。章帝即位后,升太尉(位同宰相),参录尚书事。
牟 融:唐代诗人。德宗、宪宗间在世。隐居学道,终身不仕。以诗闻名,尤擅七律,诗风清丽雅闲,时有佳句。
牟 谷:宋代画家。任画院祗侯,曾随使赴交阯(今越南),为安南王黎桓及臣佐画像,亦曾为宋太宗画像,后升任翰林待诏。
牟 桂:隆州井研人,南宋官吏。进士出身,历任龙水县尉,什邡知县,官至终朝郎知彭州。
牟 及: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南宋官吏、诗人。咸淳进士,任福州司户参军时,有惠政。宋亡后,隐居山林,并穿丧服终身。有《乐在稿》。
牟 楷:台州黄岩人,元代隐士。以养母之故,拒绝出仕,学者称静正先生。有《九书辩异》、《河洛图书说》。
牟 全:莱州栖霞铁口(今属山东省)人,元代将领。元军讨伐日本,其率领头船开道。后赐金牌,授管军千户,升武略将军。
牟 完:浙江省黄岩人,明代官吏。洪武九年廷试得首选,授吏部主事,擢燕王府纪善,并曾教授明仁宗。有《四礼家仪》。
牟 伦:四川省叙州人,明代官吏。永乐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因直谏犯上,被谪戍甘肃。工诗、能文。
牟 俸:四川巴县人,明代官吏。景泰进士,累右副都御史。在山东救灾时,尽心竭力,活饥民无数。后在苏州打击土豪劣绅的掠夺,得罪权贵,被谪戍。
牟 斌:明代官吏。由锦衣卫千户,擢指挥佥事。因为人正直,不同流合污,两次被罢官。
牟 庭:山东栖霞人,清代考据家、 数学 家。贡生出身,考据精深。有《诗切》、《投壶算草》、《带纵和数立方算草》。
牟子才:牟桂子,宋代官吏、学者。进士出身,累官工部侍郎,后被人诬谄,降职使用,后又起为礼部尚书。曾参与修纂国史。有《存斋集》。其子牟郧亦为学者,著有《陵阳集》,其孙牟应龙亦为学者,人称祖孙三才人。
牟仲甫:随州(今湖北省随县)人,宋代画家。善画猿獐猴鹿,画鸡亦有意趣。
牟大昌:台州黄岩人,宋末抗元英雄。响应文天祥的檄文,与侄牟天与起兵勤王。台州黄土岭一战,力战阵亡。
牟姓郡望堂号
1、郡望
巨鹿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秦置县,以为巨鹿郡治所。项羽破秦兵于此。
平阳郡: 三国 魏置郡。隋以前的平阳,在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从隋起,在今临汾。
荥阳郡:古荥阳在今河南省荥阳东北,北魏移至今县。曹魏曾置荥阳郡。北齐为成皋郡。隋唐为郑州荥阳郡。
2、堂号
巨鹿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荥阳堂:以望立堂。
1 凯字取名的男孩名字
2 姓耿男孩取名的方法有哪些
3 2017属鸡男宝姓肖取名方法
4 百家姓穆姓姓氏渊源
5 男孩姓王取名字方法
牟氏庄园牟昌有后代吗
本文2023-11-06 21:58: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