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四川省大竹县人谷定华,我想查与自己相同族谱,我爷爷方字辈,爸爸明字辈,我字辈,其他辈分有那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2收藏

我是四川省大竹县人谷定华,我想查与自己相同族谱,我爷爷方字辈,爸爸明字辈,我字辈,其他辈分有那些?,第1张

我是四川省大竹县人谷定华,我想查与自己相同族谱,我爷爷方字辈,爸爸明字辈,我字辈,其他辈分有那些?

这位知友,谷姓, 谷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228位,在2007年和2010年中国姓氏排行第144位,人口较少,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08%。谷姓在中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河北、山东、河南多此姓,上述四省之谷姓约占中国汉族谷姓人口的66%。建议您到祖辈的原籍续家谱,或从祖辈开始自立门户,往下排辈,单独成谱,延续子嗣。

复fù(ㄈㄨˋ)] 姓,又称复氏,是中国姓氏之一,源于嬴姓、姜姓、子姓。姓复的名人有复中翁、复阳、复伏生等。该姓氏是多源流古老姓氏之一,但至今人口比较少。

复姓起源

渊源一

源于嬴姓,出自黄帝轩辕氏第七代伯翳,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国名为氏。按史书记载,少典氏第十八代、黄帝轩辕氏第七代有伯翳。伯翳能驯鸟兽,知其话言,事虞夏。初,采于嬴为,是为嬴氏、盈氏、鄗(高改盈)氏,以功受皂斿元玉,妻以姚女,而封于费,是为大费;生子三人:曰大廉、若木、恩成。大廉事夏启,后分衍有鸟俗氏、路俗氏,后裔有孟亏、仲衍。孟亏能述伯翳之业绩,封于萧,是为萧孟亏。夏朝衰败,萧孟亏去而凤岛随焉。仲衍臣于商大戎,其裔曰戎胥轩者,娶郦山氏,生仲潏。仲潏生处父,处父善走,是为飞廉。处父生二子:曰革、季胜。革即恶来,事纣王,为周武王所杀。嬴姓后分衍有郯氏、寘氏、兹氏、蒲氏、沈氏、耿氏、谭氏、谷氏、巴氏、复氏、江氏、黄氏、鄠(妘)氏、弦氏、时氏、麋氏、白氏、葛氏、祁氏,皆为嬴姓一族。

在嬴姓裔族的分封国中:江氏国、黄氏国、鄠(妘)氏国、弦氏国、时氏国、麋氏国、复氏国、白氏国、祁氏国皆灭于楚国,郯氏国灭于越国,寘氏国灭于徐氏国,兹氏国、蒲氏国灭于东周王朝,沈氏国、耿氏国灭于晋国,谭氏国、谷氏国灭于齐国,巴氏国复灭于夔国。商朝时期伯翳的第四代后裔季胜分封在复阳,建国为侯国,史称“用复国”,西周时期称“复阳国”,故址在汉朝时期称湖阳乐乡(今河南南阳桐柏,一说今安徽当涂湖阳),在典籍《尔雅》中记载:“淮为浒。然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也。阚駰言复阳县,湖阳之乐乡也。汉元帝刘奭元延二年(公元前47年)置,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唐朝时期将“湖阳”迁往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春秋时期为南申国的附庸国,在周庄王姬佗九年(楚文王熊赀二年,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亲率大军假道邓国征伐申国,大概在公元前687~前684年之间,申国被灭,复阳国亦在同期被楚军所灭。楚文王在回师途中又顺手灭了娘舅之国邓国。

被楚国灭国后的季胜之后裔子孙中,有以故国名称为姓氏者,称复阳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复氏、阳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三十九世孙、伯夷二十五世孙海复,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炎帝姜姓,其分衍的支国有十三:怡国、伊国、纪国、淳国、甘国、州国、舟国、骀国、戏国、向国、薄国、列国、赖国。夏禹曾封怡国君以祀烈山,是为默台氏。从第一代炎帝起,传说到第五十四代为齐太公,自炎帝至姜太公谱系如下:炎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鳌→帝哀→帝榆罔→雷→共工→句龙→信→夸父(夸父)→垂→伯夷→先龙→玄氏→王宣→王定→王怀→王恒→王宙→王宇→王高→王许→王宰→王禅→王启→王蒯→王正→志道→祖荣→杜成→济公→林→承先→荣→永和→禹宣→恒车→海复→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仲调→训元→先二→司会→辉前→公伦→豫仲→姜尚(即吕尚、姜太公、齐太公)。

传说,姜海复在商朝太戊二十一年(公元前1627年)左右,被其父王姜恒车封于海复(今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因名海复侯,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海复氏,后在西周时期分衍为单姓海氏、复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复氏史称正宗。

渊源三

源于墨台氏,出自姜姓东海族的古孤竹国,属于以历史事件称谓为氏。诞生于商朝初年(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孤竹国是今冀东至辽西地区第一个地方政权,是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它的出现标志着今冀东大地已从蒙昧和野蛮状态中苏醒,是今冀东地区文明史的开端,距今约三千六百多年,后分迁辽西地区。灭亡于春秋时期的孤竹国与商朝王室的关系相当密切,孤竹国君墨胎氏与商王同为子姓。史书记载:“孤竹君,讳初,字子朝,姓墨台氏,袭孤竹君国,在辽西。”据史籍《辽史·地理志》记载:“兴中府,古孤竹国(今辽宁朝阳)。”兴中府即是今辽宁省朝阳市一带地区。近年(21世纪)来,考古发现提供了新的佐证:在辽宁喀喇沁左旗蒙古族自治县的北洞村,出土的铜窑上铸有“孤竹”铭文。孤竹国是古代位于东北与山东半岛之间的一个部落,据专家考证,她“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从立国到灭亡,存在了约九百四十年(公元前1600~前660年)。大致说来,孤竹在殷商之前是原始部族。孤竹国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整个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商王朝在北方的重要诸侯国;后三百八十六年(公元前1046~前660年)是周王朝的异姓诸侯国,最后处于燕国控制之下,政治地位极大下降。孤竹国灭亡之后,孤竹国的旧臣民企盼复国,遂有以“复”为姓氏者,称复氏,世代相传至今。

故孤竹国人曾多次反抗燕国的统治,其后历史上多次描述的战国时期“山戎侵掠北燕”,实际上多为故孤竹国人所进行的反抗斗争,在战国中期到先秦时期名人辈出,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惠文王赢驷的异母之弟樗里疾(姜姓赢支,又称樗里子,也称严君,公元?~前300年)即原孤竹国人。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中国,秦军中仍有不少将领都是孤竹国的后裔。[1]

渊源四

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亦称其为“复阳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候塘村,“城周十余里,中据土山”。据典籍《国语·郑语》中的记载,傅阳国为商王朝大彭国陆终所封,姚姓,为陆终第四子。这个傅阳古国在春秋时期,因孔子之祖孔纥(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战,并以双手勇托溃落的傅阳城门框、掩护士兵和民众撤退而闻名遐迩。

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熊郏敖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即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复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等,世代相传至今。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复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复姓始祖

伯益(伯翳)、伯夷、叔齐、海复

复姓分布

复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八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一百十二位,族人多以东海、霍州、海州为郡望。

今山西省的霍州市,山东省的德州市,河南省的驻马店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陕西咸阳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零星复氏族人分布。[1]

复姓郡望

东海郡:亦称郯郡。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海州郡:历史上的海州郡有三处:①今江苏连云港。四、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海州地区繁衍生息。自夏、商、周、秦汉以来,海州隶属多变,几经易名,至北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称海州郡,其后一直为历朝府、州、郡、县之治所及东海、赣榆、灌云、沭阳乃至更广阔境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海名郡”和“淮海东来第一城”之称。海州人文荟萃,先民创造了具有龙山、青莲岗文化交汇特征的史前文化,孔子两次率弟子来海州讲学论道并登山望海,宋朝石曼卿在此留下读书遗迹,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留下大量诗词,李汝珍以海州的风土人情创作了著名历史传奇小说《镜花缘》。②今江苏省灌云市。③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岸港市,属黄海南道首府。其古为海州,后属东海族孤竹氏国,后晋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复改为海州郡。1954年新设黄海南道定为首府。是历史上中朝文化交流地和贸易的重要港口,谷物、水产集散地。特产墨和砚台,留有芙蓉堂、百济清风楼等名胜古迹。

复姓堂号

东海堂:以望立堂,亦称郯郡堂

海州堂:以望立堂。

复姓名人

复中翁

(生卒年待考),东海人。著名西汉时期汉宣帝之师。公元前92~前66年之间,是汉武帝刘彻的晚年。汉武帝晚年昏聩,因为误信宠臣江充的挑拨离间,制造成了西汉历史上著的“巫蛊案”,结果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戾太子刘据)全家,包括刘据的三男一女,以及诸皇孙、皇孙妃、皇孙女。当时他的嫡系曾孙辈刘洵(名病巳)由于还不满一周岁,因而未杀,被关押在专为王侯、郡守们所设的“郡邸狱”中。廷尉(最高法院审判长)邴吉当时参加审理此案,他心里知道这是汉武帝年老糊涂的暴戾举动,并且可怜这个皇曾孙刘询是个无辜的婴儿,因此就派了一个罪刑很轻且刚生了孩子的女犯人做刘询的奶妈,喂他奶吃。

过了五、六年,又有些专讲那“望气”一套的方士们,说长安城狱中有天子气。流言传到迷信神仙之说的汉武帝耳朵里,当即下诏:“狱系者,无轻重,一切皆杀之。”令谒者(传达官)郭穰到达关押皇族的监狱去杀人,邴吉立即紧闭狱门,拒绝接受诏命。他说:“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就这样抗拒了一整夜。天亮了,派去执法的郭穰对邴吉的抗命也无法处理,只好回宫奏报。这个时候,汉武帝的头脑清醒多了,就叹口气说:“天使之也!”不但没有再追究,而且海下诏大赦天下罪犯。邴吉就把刘洵送到他祖母史良娣的娘家,交给史良娣的母亲“贞君”抚养。后来,汉武帝又传诏,要刘洵认祖归宗,把他放到宫廷的边舍掖庭令张贺那里收养。掖庭令,是职掌后宫贵人、采女等总务的官职。张贺原来曾经派在被杀的太子刘据那里任职,太子(刘洵的祖父)对他很好。他“思顾旧恩,哀曾孙(刘洵),奉养甚谨”。张贺本来还想把孙女嫁给刘洵做妻子,因为他的弟弟张安世反对作罢。但张贺不死心,正好和他的职掌有关的一个暴室(关押宫中皇后、贵人有罪的拘留所,也是宫女们的医疗所)的主管官啬夫许广汉(同司马迁一样接受“腐刑”,变成了太监,派在那里做主管)有一个女儿许平君,美丽老实。张贺看中了她,就和许广汉商量,愿意自己拿出家财,为刘洵作聘金,娶他女儿。许广汉答应了,回家同夫人一讲,妻子大发雷霆。她说:“一般看相、卜卦、算命的,都说我生的女儿将来大富大贵,怎么可以嫁给一个没落皇孙,穷极无聊的赖小子。”但是,许广汉已经答应了张贺,就坚不变更诺言,仍然把女儿嫁给了刘洵。小两口子很恩爱,不到一年,生了个儿子叫刘奭;,就是后来的汉元帝。刘洵在这一段时期,依靠许广汉兄弟的照顾生活在一起,只与外婆史家往来。但刘洵非常好学,肯上进读书,许广汉旧特别请来了当时的著名学者东海人复中翁,刘洵就跟东海学者复中翁学习《诗经》。

复中翁除了教他认真读书,还教导他要“细辩民间”。因此,刘洵“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有时间就到处乱跑,所谓“上下诸陵,周遍三辅(都城长安以外附近各地区)。以是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所以,在刘洵不久做了皇帝以后,便成为一代明君,庙号汉宣帝。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在逝世之后能得“宣”字谥号者并不多,由于刘洵足以够得上称为是“中兴”汉室者,才被后来的汉元帝刘#93;用“宣”字为谥。史书皆称:“汉宣帝兴于闾阎(民间),知民事之艰难。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朝廷会议)。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考察实践绩效)。及拜刺史、守相(省级长官),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讲的和做的不同,都能知道他根本问题的原因所在)。常称曰:庶民(百姓)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二千石乎!(郡守、省级长官的实物俸禄,每月粮米二千担)。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者,辄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汉宣帝作了皇帝后,对老师复中翁异常尊敬。但是不久,复中翁便悄然引退,不知所终。汉宣帝做了十一年皇帝以后,因为一个老宫女告诉汉宣帝过去二十多年前,曾经在掖庭做过皇帝的保姆,讲出了当年汉宣帝在监狱中的情形。汉宣帝一路追究下去,找到当年的奶妈,才知道都是邴吉的功劳。史称:“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吉终不言,大贤之。”汉宣帝是在跟随复中翁读《诗经》出身的,因此,他就引用了《诗经》上的一句话说“无德不报”,就封邴吉为侯。对于当时保护有功的人,那个老宫女和奶妈等,都加赏赐。但在要封侯的时候,邴吉却病倒了,汉宣帝怕他死掉,很担忧。夏侯胜便说:“有阴德者,必享其禄。今吉未获报,非死疾也。”果然,不久就病好了。汉武帝临死的时候,把只有十三岁的太子弗陵托孤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金日碑(匈奴人)及上官桀。这个太子后来就是汉昭帝,很聪明,可惜短命,只做了十三年的皇帝就死了,还没有儿子。霍光就和大臣们会议,迎接刘氏皇室一位昌邑王即位,不到一年,发现这个皇帝“*戏无度”,霍光和朝廷大臣们决议废了他,但又找不到可为汉帝的人选。在这个时候,邴吉才出面对大将军霍光说:“今社稷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之一举。而武帝曾孙名‘病巳’,在掖庭外家者,今十九矣。通经术(诗经、论语、孝经等),有美材,行安而节和。愿将军决定大策。”于是,“光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刘洵得以继位,做了大汉皇帝。刘洵的出身经过艰难曲折,并非是纯粹的“职业皇帝”,所以后来才能成为汉室皇朝的一代“明主”,所有的亲身经历,以及所受教育,可以说都是邴吉一手所造成,通过多方极力“诱导”,使得一个刘氏孤儿成为一代明君。

复阳

(生卒年待考),著名青年漫画家。作品以黑色幽默见长,作品多次在国际漫画比赛中获奖。《漫悟》丛书中有其名。

复伏生

1937年生,河南郑州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抗癌协会河南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濮阳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淮阳妇幼保健、妇产科、计划生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名医协会理事。他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近40年,具有系统的、坚实的本学科技术理论和技术知识,能独立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是本学科的带头人。他对子宫颈癌、外阴癌、卵巢癌的治疗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剔除术、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术等有专长,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疑难杂症有丰富的经验,主刀完成妇产科、计划生育临床手术30万例,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被国家卫生部、计生委授予“万例手术无事故”证书。他4次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国内省级以上会议书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有专著《妇产科急重症的抢救》等。主持完成的“针麻剖腹产术”等课题获重大成果奖多项,首创“用胎儿皮代 成形术”在中华医学会全国第11次中青年学术会上宣读c以良好的医德、严谨的工作作风、高超的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是享誉省内外的妇产科、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数十次被省、市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员等称号。6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个人业绩被收入《世果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等。

清和天皇——贞纯亲王——源经基——满仲——赖信——赖义——义家——义国——新田义重——得川义季——世良田赖氏——教氏——家时——满义——政义——亲季——有亲——松平亲氏——泰亲——信光=一色宗义之女——亲忠=铃木重胜之女——长亲=松平近宗之女——信忠=大河内满成之女——清康=青木贞景之女——广忠=水野忠政之女传通院——德川家康

  初代征夷大将军安国院东照大权现德川家康

  生卒:1542-1616,1603-1605在位

  正室夫人:筑山殿源氏(今川义元之妹)1579赐死

  继室:旭姬(丰臣秀吉之妹)

  次代台德院秀忠

  血统:德川家康=户冢忠春之女宝台院西乡——秀忠

  1579-1632,1605-1623在位

  正室:崇源院阿江与藤原达子(浅井长政与织田阿市之女)

  三代大猷院家光

  血统:德川秀忠=正室阿江与——家光

  1604-1651,1623-1651在位

  正室:本理院藤原孝子(关白鹰司信房之女)

  四代严有院家纲

  血统:德川家光=青木利长之女宝树院阿乐——家纲

  1641-1680,1651-1680在位

  正室:高严院浅宫显子(伏见宫贞清亲王之女)

  五代常宪院纲吉

  血统:德川家光=本庄宗利之女桂昌院阿玉——纲吉

  1646-1709,1680-1709在位

  正室:净光院藤原信子(关白鹰司房辅之女)

  六代文昭院家宣

  血统:德川家光=冈部重家之女顺性院阿夏——甲府藩主纲重=长昌院阿保良田中氏——家宣

  1662-1712,1709-1712在位

  正室:天英院藤原熙子(关白近卫基熙之女)

  七代有章院家继

  血统:德川家宣=胜田著邑之女月光院阿喜世——家继

  1709-1716,1712-1716在位

  正室:净琳院八十宫吉子(灵元天皇之女)

  八代有德院吉宗

  血统:德川家康=正木赖忠之女养珠院阿万——纪伊藩主赖宣=中川氏——光贞=净圆院阿由利巨势氏——吉宗

  1684-1751,1716-1751在位

  正室:宽德院真宫理子(伏见宫贞致亲王之女)

  九代淳信院家重

  血统:德川吉宗=大久保忠直之女深德院阿须磨——家重

  1711-1761,1745-1760在位

  正室:证明院比宫培子(伏见宫邦永亲王之女)

  十代浚明院家治

  血统:德川家重=梅溪通条之女至心院阿幸——家治

  1737-1786,1760-1786在位

  正室:心观院五十宫伦子(闲院宫直仁亲王之女)

  十一代文恭院家齐

  血统:德川吉宗=谷口正次之女深心院阿梅——一桥德川宗尹=细田氏——治济=岩本氏——家齐

  1773-1841,1786-1837在位

  正室:广大院藤原寔子(右大臣近卫经熙养女,萨摩藩岛津重豪之女)

  十二代慎德院家庆

  血统:德川家齐=押田胜敏之女香琳院阿乐

  1793-1853,1837-1853在位

  正室:乐宫乔子(有栖川宫织仁亲王之女)

  十三代温恭院家定

  血统:德川家庆=迹部正贤之女本寿院阿美津——家定

  1824-1858,1853-1858在位

  正室:天亲院藤原任子(关白鹰司政熙之女)

  继室:澄心院藤原秀子(关白一条忠良之女)

  再继室:天璋院源敬子(萨摩藩岛津齐彬之养女,岛津忠刚之女)

  十四代昭德院家茂

  血统:德川家齐=梶胜俊之女妙操院阿登势——纪伊德川齐顺=实成院阿美佐松平氏——家茂

  1846-1866,1858-1866在位

  正室:和宫亲子(仁孝天皇之女)

  十五代庆喜

  血统:德川家康=正木赖忠之女养珠院阿万——水户德川赖房=谷氏——高松藩主松平赖重=土井氏——松平赖侯=樋口氏——赖丰=汤浅氏——水户德川宗尧=德川吉孚之女美代姬——宗翰=榊原氏——治保=一条道香之女八代姬——治纪=外山氏——齐昭=有栖川宫织仁亲王之女登美宫吉子——庆喜

  1837-1913,1866-1867在位,大将军取消,改称公爵

  正室:贞肃院藤原美贺子(左大臣一条忠香之养女,今出川公久之女)

  十六代家达

  血统:德川吉宗=谷口正次之女深心院阿梅——一桥德川宗尹=细田氏——治济=丸山氏——田安德川齐匡=篠崎氏——庆赖=高井氏——家达

  1863-1940,1868-1940出任德川家宗家当主,1929-1940日本红十字会会长,1903-1933贵族院议长

  正室:藤原泰子(左大臣近卫忠房之女)

  十七代家正

  血统:德川家达=泰子夫人——家正1884-1963,1940-1963在位,悉尼总领事,加拿大公使,土耳其大使,1946-1947贵族院议长

  正室:源正子(岛津忠义公爵之女)

  嫡子十八代继承人家英,早卒

  十八代恒孝

  血统:见德川庆喜血统。水户德川治保=前田氏——高须藩主松平义和=平松氏——松平义建=古森氏——陆奥会津藩主松平容保(新选组的支持者)=会津松平容敬之女——松平恒雄(驻美国英国大使,参议院议长)=锅岛直大侯爵之女信子——松平一郎(东京银行行长)=徳川家正公爵之女丰子——恒孝

  1940-今,1963-今在位,日本邮船社长

  正室:寺岛幸子(萨摩藩士寺岛宗从伯爵之女,母亲为细川护熙首相的亲姑姑)

  嫡子德川家广

复制而来 希望对你有用!

河南谷氏族谱辈分表

宜阳从一始祖"宗"字开始,排四十字,为四言句:而舞阳是从三始祖"秀"开始排五十字,为五言句

宜阳:宗承西洪,绍元继清,迁阳启泰,复河振声景传瑞锡,德树恩生,作应守本,修可维名存心永际,万世兆荣

舞阳: 秀从臣民汝,起一生声世,迁峰作金锡,端贵复克基,明经唐称奇直凉汉著绩,风阳宣武德,天长光文治,异城存政典,广贺行仁慈

注:舞阳的"秀"字辈对宜阳的"西"字辈以后依次类推

一、姓氏源流

夹谷(Jā gǔ 夹谷)姓:

1以国为姓,春秋有夹谷国,亡国后以国为姓。

2出自女真族,以部落名命姓。宋朝时,北方的女真族人,建立了金国,其中就有许多姓夹谷的人。金代女真人姓氏夹谷,汉字为“仝”即童或佟。金代夹谷姓中,有金世宗时名将夹谷清臣,胡里改路(大体上包括黑龙江省中下游及松花江下游广大地区)人,清臣的女儿是金朝宫中的昭仪。由于夹谷清臣是金朝胡里改路的贵戚,当地的一些部众也袭用夹谷姓。明代建州女其的努尔哈赤及其先人曾以佟为姓,并自称“爱新氏”,汉译为金。故当时的名家大族姓氏,也是姓氏的渊源之一。

得姓始祖:女真。据《姓氏考略》记载可知,这个复姓出于金代,女真加古部,后讹为夹谷。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公元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先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市)、开封。夹谷氏的得姓至今只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姓氏中历史最短的。夹谷氏后人奉女真为夹谷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历史上少数民族例如女真族有“加古”部落,一译作瓜尔佳氏,后来讹传为“夹谷”。而他们就以部落名称为姓氏。宋朝时,北方女真族立国为金,与当时的宋朝分庭抗礼。而金国中多有夹谷氏,所以夹谷氏名盛一时。现在上海,沈阳等地有人姓夹谷复姓。车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三、历史名人

夹 谷 衡:本名阿里不,山东西路三土猛安益打把谋克人。金代大定进士,补东平府教授。调范阳簿,选充国史院编修官,改应奉翰林文字,颇受世宗赏识。承安时拜平章政事。

夹 谷 楫:金代赞皇簿。

夹谷谢奴:金太祖帐前的猛将,曾在大禹镇大败宋兵,官至昭议节度使。 他的学问也很好,通女真、契丹及汉语言文字。太祖时,任左翼护卫。夹谷谢奴的儿子夹谷查剌,在出任德昌军节度使时,是位好官,治有勤绩,边境以安,道不拾遗,而且蕃部畏服。

夹谷胡剌:金朝伐宋名将,曾在山东大败宋军。

夹谷守中:金朝的著名忠臣,于夏兵攻巩州时,壮烈献身。

夹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笃人,姿状雄伟,善骑射,官至金朝的宰相。曾任山东横海军节度使,兼博州防御使,任陕西路统军使,兼京兆府事等。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西京留守。作有《西京留守夹谷清神索》、《磻溪集》等诗,《金史·夹谷清臣》有传。真人居住关中多年,追求信奉理论和境界,正如真人自己所言:“心如山不动,气似海常潮。”“有动缘无动,无为即有为。”取得造诣,可以说探玄赜奥,道成德就,潜藏待时,弘扬道教。

夹谷山寿:元代元代崇安县尹。

夹谷之奇:字士常,由马纪岭撒曷水徙家于滕州。之奇少孤,舅杜氏携之至东平,因受业于康晔。授济宁教授,辟中书省掾。大兵南伐宋,授行省左右司都事。时行省官与中书权臣有隙,特遣使核其财用,而之奇职文书,亦被按问。张弘范率其属诣使者言:“夹谷都事素公清,若少有侵渔,弘范当与连坐。”会御史台立,擢之奇佥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事,既而移佥江北淮东。至元十九年,召为吏部郎中,立陟降澄汰之法,著为令式。岁大旱,有司议平谷价,以遏腾涌之患。之奇言:“莫若省经费,辍土木之役,庶足召和气,弭灾变,而有丰稔之期。”二十一年,迁左赞善大夫。时裕宗为皇太子,每进见,必赐坐,顾遇甚优。权臣有欲以均输法益国赋者,虑提刑按察司挠其事,请令与转运司并为一职,诏集群臣议之。之奇言:“按察司者,控制诸路,发擿奸伏,责任匪轻。若使理财,则心劳事冗,将弥缝自救之不暇,又安能绳纠他人哉!并之弗便。”事遂寝。又与谕德李谦条具时政十事,上之皇太子:一曰正心,二曰睦亲,三曰崇俭,四曰几谏,五曰戢兵,六曰亲贤,七曰革敝,八曰尚文,九曰定律,十曰正名。会皇太子薨,除翰林直学士,改吏部侍郎,遂拜侍御史。二十五年,丁母忧,以吏部尚书起复,屡请终制,不许。次年卒。

夹谷吾里补:金代孛特本族节度。累立战功,封为芮国公,终年一百零五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抚 城:抚城(金元明时期已无“郡”制)。金代的抚城即为抚州,治所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张北县一带地区(今张家口市以北)。

2、堂号(缺)

============================================================

夹谷姓宗祠通用对联

〖夹谷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才杰平章事;

寿星芮国公。

——佚名撰夹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代大定进士夹谷衡,官东平府教授,后调范阳主簿,颇受世宗赏识。世宗谓宰臣曰:“进士中才杰之士,盖迹难得,如夹谷衡,有用才也。”承安中拜平章政事。下联典指金代孛特本部族节度夹谷吾里补,暗土浑河人。累立战功,封芮国公。卒年一百有五岁。

梨岭留惠泽;

莲塘绽香花。

——佚名撰夹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崇安县尹夹谷山寿,女真人。延祐中任崇安县尹时,其境有梨岭,路险难通,山寿凿境成途,又修县学,士民颂之不忘。下联典指金代赞皇簿夹谷楫,赈救有方,严以治奸。是值蝗旱,民赖以存。县境有塘产莲,岁久不开,自楫来,莲岁发花,人以为异政所感。

-----------------------------------------------------------------

〖夹谷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女贞部族启姓;

大金王朝发迹。

——佚名撰夹谷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夹谷姓的源流和金朝夹古氏的崛起。

-----------------------------------------------------------------

〖夹谷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精通三种语言文字;

确保后邑黎庶安居。

——佚名撰夹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代昭义军节度使夹谷谢奴,纳鲁悔河人。善骑射,通子直、契丹及汉语言文字。太祖时,领左翼护卫。下联典指金代赞皇簿夹谷楫,赈救有方,严以治奸。是值蝗旱,民赖以存。县境有塘产莲,岁久不开,自楫来,莲岁发花,人以为异政所感。

功[功,读音作gōng(ㄍㄨㄥ)]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第三十七代孙姜太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姜姓后裔分衍有子功氏。

据唐朝封演所撰《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开元十九年,置先师太公庙。春秋二仲上戊日释奠,用张良配享,牲用太牢,轩悬之乐,八佾之舞。出师将发日,皆引辞。京兆功曹卢若虚录太公之后,姜氏、吕氏、尚氏、齐氏、高氏、卢氏、柴氏、庆氏、国氏、纪氏、绍氏、礼氏、贺氏、指氏、掌氏、历氏、牵氏、晏氏、望氏、献氏、易氏、章氏、谢氏、丁氏、申氏、营氏、浦氏、莱氏、许氏、盖氏、雍门氏、东门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牙氏、子功氏、公旗氏、公牛氏、卢满氏、祭公氏、闾公氏、仲长氏、章仇氏等四十八姓,刻石为记。礼部员外郎崔宗之制铭,立于庙门。唐天宝中期,太学中太学生张絅上书:‘请于太公庙置武监。国子监相对,教习胄子。春秋释奠于先师太公,一如国学文宣王庙。’书寝,不报。”

事实上,在中国姓氏的演进过程中,“子”实际为一种近嫡庶系支族的尊称延续,以其字为首的复姓姓氏,后大多去“子”留首,予以省文简化。子功氏后省文简化为功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司空氏,属于避讳而改姓为氏。

武殷微子后人、宋国第十二任君主宋武公(公元前747~前729年在位),原名为子司空,是宋戴公之子。宋武公在位期间,北方游牧部落长狄入侵,宋武公派亲兄弟、大司徒子充石(皇父)率军抵御,在长丘(今河南封丘)打败了长狄人,俘获首领缘斯。但在战争中,子充石和其二个儿子子谷甥、子牛父不幸战死。

原来宋国就有司空氏一族,在宋武公即位后,因宋武公名为“司空”,皆避讳而改为司功氏,其后裔有省文简化为功氏者。

此说源史证为:

少典氏第七十三代、黄帝轩辕氏第六十二代杜伯:杜伯之子隰叔奔晋,生士蒍,世为士师及司空之官,故有士氏、司空氏;蒍生士谷为、谷氏;谷生士会,采于随为随氏,佐文襄有功,又采于范为范氏,子燮采于栒栎为栒栎氏,士鲂釆彘于为彘氏,皋夷釆于函舆为函与氏,又有鲂氏、阳氏、士丐氏、士季氏、士吉氏、士为氏、士思氏、司功氏、祈成氏、士弱氏、胥氏、张氏(范睢改张禄)陶氏、朱氏、陶朱氏、鸱夷氏、范蠡姓。

第三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蒙古族功格喇布氏,世居内蒙古克什克腾地区,后有人取汉化姓氏为功氏者。

今在少数民族锡伯族中亦有功氏族人。

二历史名人:

功德善:(公元1931~今),锡伯族,新疆察布查尔人。历任 中央新疆分局统战部部长。

我是四川省大竹县人谷定华,我想查与自己相同族谱,我爷爷方字辈,爸爸明字辈,我字辈,其他辈分有那些?

我是四川省大竹县人谷定华,我想查与自己相同族谱,我爷爷方字辈,爸爸明字辈,我字辈,其他辈分有那些?这位知友,谷姓, 谷姓在宋版《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