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郓城县李集乡至莘县古城镇距离
驾车路线:全程约276公里
起点:郓城县李集乡委
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沿黄路行驶400米,左转
2行驶26公里,右转
3行驶98公里,左转
4行驶750米,左前方转弯
5行驶39公里,右后方转弯
6行驶60米,调头进入S101
7沿S101行驶33公里,右转进入Y002
8沿Y002行驶58公里,左转
9行驶70米,右后方转弯
10行驶520米,左转
11行驶120米,到达终点
终点:古城镇
驾车路线:全程约1482公里
起点:慈周寨出口
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630公里,朝濮阳北/范县/S26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范辉高速公路
3沿范辉高速公路行驶540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4菏泽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德商高速公路
2) 沿德商高速公路行驶32公里,在S302/范县/台前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3) 沿匝道行驶11公里,右转进入S302
4) 沿S302行驶43公里,朝张庄乡/昆岳浮桥/郓城梁山方向,稍向右转进入Y006
5) 沿Y006行驶30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X011
6) 沿X011行驶26公里,右转
7) 行驶14公里,左转
8) 行驶19公里,右转
9) 行驶18公里,右前方转弯
10) 行驶75公里,过右侧的史庄约300米后,直行进入中心街
11) 沿中心街行驶240米,右转进入义和路
12) 沿义和路行驶170米,左转进入平安街
13) 沿平安街行驶140米,到达终点
终点:李集乡
驾车路线:全程约14698公里
起点:郓城县
1菏泽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盘沟路行驶100米,左转进入胜利街
2) 沿胜利街行驶780米,右转进入金河路
3) 沿金河路行驶34公里,直行
2行驶90米,在第3个出口,直行进入G220
3沿G220行驶341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720米,直行进入德商高速
5沿德商高速行驶69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770米,直行进入日兰高速
7沿日兰高速行驶45公里,朝郑州/南阳/菏泽新区/G151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曹州立交桥
8沿曹州立交桥行驶590米,过皇镇赵王河桥约180米后,直行进入曹州立交桥
9沿曹州立交桥行驶220米,直行进入日兰高速
10沿日兰高速行驶1035公里,朝许昌/南阳/S83/兰考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兰南高速
11沿兰南高速行驶1141公里,直行进入永登高速
12沿永登高速行驶267公里,朝平顶山/南阳/S83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兰南高速
13沿兰南高速行驶1686公里,直行进入二广高速
14沿二广高速行驶958公里,朝十堰/西安/G7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襄阳互通
15沿襄阳互通行驶56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16沿福银高速行驶1477公里,朝白河/安康/G7011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7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十天高速
18沿十天高速行驶1922公里,直行进入五里立交
19沿五里立交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十天高速
20沿十天高速行驶110公里,朝流水/紫阳/重庆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恒口互通
21沿恒口互通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包茂高速
22沿包茂高速行驶4354公里,朝鱼嘴/北碚/遵义/泸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渝北互通立交桥
23沿渝北互通立交桥行驶32公里,直行进入重庆绕城高速
24沿重庆绕城高速行驶495公里,朝G5013/璧山/大足/双桥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渝西互通
25沿渝西互通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渝蓉高速
26沿渝蓉高速行驶378公里,朝永川/铜梁/铜永高速/双桥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7沿匝道行驶10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三环高速
28重庆市内驾车方案
1) 沿三环高速行驶129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16公里,左转
3) 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红岩大道
4) 沿红岩大道行驶50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天星大道
5) 沿天星大道行驶14公里,左转进入巴岳大道
6) 沿巴岳大道行驶11公里,右转进入车城大道
7) 沿车城大道行驶11公里,左转进入火炬路
8) 沿火炬路行驶570米,左转进入双龙西路
9) 沿双龙西路行驶21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双桥区
得姓始祖烈山、叔山冉。山氏的姓源久远,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且来源不一。根据《风俗通》上记载说,山氏,是古代烈山氏的后代,望族出于河内,此支山姓奉烈山为山姓的得姓始祖。又春秋时楚国有个高官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山”字为姓,世代相传。叔山冉的后代中也有以“冉”为姓的,所以叔山姓和冉姓,有同一个始祖。此支山姓恭叔山冉为山姓的得姓始祖。迁徙分布山东省朝城山氏。“朝城山氏”,自宋朝中叶自河南迁居山东朝城(今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山堂),奉元朝大德三年状元山琮为始祖。族谱记载“吾山氏为古烈山氏之后,一云周有山务之官,掌山林以官为氏。然迄商周以至汉魏历二千五百余年祖宗名字俱无所考。及传至晋始有吾涛祖、简祖、遐祖相继名诸简册。涛祖时称“竹林七贤”之一,里居河南。厥后阅一千二百余年而之宋有行章祖、说祖、悰祖、褥环祖相继见于列传,而里居世系亦漠然不可考。又历七百余年而之元,吾琮祖自河内卜居鲁西朝城,二世大青祖因镇守汶阳复由朝城分居于汶上,今之嘉祥县山家营一支即后裔也。再历一百二十年,廼(建字走之)至明朝时琮祖已传六世,镇祖卜居于齐东黄县,由是西系尊琮祖为始祖,而东系尊镇祖为始祖,各有族谱可据”。(黄县即龙口市)“吾族冀州一支亦是吏部巨源公之苗裔也。在明朝永乐年间有讳云者字忠毅,征交趾佩征南将军印,用兵如神,晋封侯爵。至今有十余家或相往来。然家谱无存,尚未详悉世系焉(嘉祥山氏族谱)。临邑县有山姓者十余家,在商河临邑交界居住书香传家。(原载黄县家乘朱笔眉批)苏州虎丘附近有山家坞住山姓者不少。奉天省新民县有山家窝铺世居山姓五百余户。于光绪三十年间,山福全同父贸易行走河南省泌阳县境,名山赵岗。在同仁堂药铺与山道魁相会,又与山庄的山道学常有来往,该庄百余户字纲相同就是四支山震祖一支。”(以上载于嘉祥《山氏族谱》)山东聊城市莘县董杜庄乡山堂(古称朝城)、 山东济宁市嘉详县马村镇山营(近万人) 、 山东龙口诸由观镇唐格庄村、山东郓城县李集乡山家庄(约500人)(以上四支本系同源,于宋中叶由河南迁到山东朝城即今山东莘县一带尊元朝大德三年状元山琮为始祖,山琮字秀石,据朝城山氏族谱记载,其父辈兄弟七人、山琮兄弟六人、有五个儿子子侄辈当时有文爵者八人、武将九人甚为显赫但经过元末明初的战火家道中落行辈字纲为:"作福军长显相传本好松登朝培元化建统永承宗",其中"作"字为第二十世。山琮长子山大青为嘉详山家营始祖,琮祖五世孙山政迁于郓城县,其子孙形成今山家庄,后山政的长兄山行的后代有一支也来山家庄居住。琮祖六世孙山镇迁山东省龙口县诸由观镇,是为龙口山氏始祖)山东临沂、山东日照、山东东营市、青岛市的胶南市泊里镇有山家村,在青岛市区也有山姓市民。河南省新野 洛阳 开封 南阳四川省邛莱市火井镇山家营村(人口约有八九百人)、山家村;广元县苍溪约1000---2000人(明末清初由河南咯阳迁入 字派分为:龙应秀玉 思有毓资 凤中万清 永生华之 至今已经有21代) ;四川南部县伏虎区柳驿乡灯台嘴村,有大约500人(字排是:龙应秀芝,载林朝锺,现华云仁,永正文峰,至今有21代)成都等地(山姓在四川的很多地方还有分布:四川名山县、天全县、泸定县、眉山市、都江堰市、温江区等地) 青海省山姓在明朝初期从南京竹丝巷迁入,现分布在湟中县 、贵德县、西宁市、平安县、格尔木市、兴海县、共和县、海北州等地,其中湟中县分布最广,人口最多,青海其他地区的山姓人大多从湟中县分散出去的,也有分散到新疆自治区的。青海湟中县又有三个山姓分布区,分别为公牙、王关和海地沟,人口约万人。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有本书叫做《上海姓氏寻根》,记录1997年上海社科院一项研究中提到山氏在上海姓氏中排283位吧,约1600余人。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南京、无锡、盐城,浙江:杭州、温州,云南:昆明、文山,陕西:咸阳、户县亦有发布。甘肃省徽县伏镇山家庄,聚居着山姓之人,是当地的大姓。郡望堂号郡望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相当今河南省武陟一带。堂号浑璞堂:晋时山涛,竹林七贤之一。曾在赵国任丞相,入晋后为吏部尚书。他在朝中清廉俭约,刚正无私,选拔人才都是当时俊杰。他曾经谏议“州郡的武备不能减”,皇帝称为“天下名言”。王戎称赞他是“浑金(浑好似全的意思,浑金是赤金)璞玉(没有经过雕琢的玉)”。
1、源于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2、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
3、源于妫 姓和姚姓。 《新唐书·宰相世系》:”舜后胡公妫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王莽封田丰为代眭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改为妫姓。
4、源于芈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
5、源于荀姓。汉朝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询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音之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并将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荀姓也成为汉朝“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
扩展资料
孙姓名人
1、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2、孙阳
孙阳是春秋中期伯乐。伯乐,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后来,伯乐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后人就用发现千里马的伯乐来比喻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或集体。
3、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姓
孙姓, 中华姓氏之一, 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 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 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
扩展资料:
一、姓氏起源:
1、源于子姓。
商朝末,纣王叔父 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2、源于姬姓。
公元前1055年,周公 姬旦封康叔於卫(今河南淇县),建立 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 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孙武、孙膑、孙权也是孙乙的后裔。
3、源于妫姓和姚姓。
《新唐书·宰相世系》:”舜后胡公妫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王莽封田丰为代眭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为姚氏。 “ 《 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舜因生于姚墟而姓姚,因居妫水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 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 武王时有虞遏父者,以奉虞帝之祀,是为胡公” 。
北宋景佑年间刊本:邵思著《姓解》记载:”“虞舜生于姚,故因生地为姓,后世有以姚为氏。“ 《元和姓纂》载:“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 尚书·尧典》记,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舜在当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领)曾向帝尧推荐过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
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 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可见 舜文化、 虞舜文化和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 世界舜裔联谊会),《 古今姓氏书辩证》:“春秋时齐厉公之子田完之四世孙为 须无 ,无宇之少子名书,字子占,为齐大夫,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孙武为其后。”
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国。公元前672年, 陈厉公妫跃之子 陈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齐景公时,陈完四世孙是须无,须无孙田桓子,即齐大夫 田无宇,其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 惠民县,并赐姓孙氏。
4、源于芈姓。
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
5、源于荀姓。
汉朝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询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音之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并将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荀姓也成为汉朝“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
6、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夏侯婴,与刘邦是少时朋友,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
7、源于其他赐姓、改姓:
①属于以王侯赐姓为氏。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俞河因功而被赐姓孙,因称孙河。孙河,本姓俞,年少时即随孙坚征讨沙场,孙坚视他作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孙策赐姓予他为孙,因而改姓。
②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参考资料:
孙姓
历史来源 「山」源出:
1、出自姜姓,为烈山(又作列山)氏之后。据《风俗通》上记载说:“山氏,是古代烈山氏的后代”,相传,炎帝为上古时姜姓部族的首领,是少典娶有蟜氏女而生,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炎帝出生于烈山,故号烈山氏。他的后代有的就用“山”作为姓氏。望族出于河内。
2、源于以官为姓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周代有山务之官,掌管山林,后代以官为氏。周代掌管山林开发管理的官员叫山师,也有称山虞的。有人世袭山师,子孙便姓山,称为山氏。
3、出自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个高官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叔山”的山字为姓,世代相传。
4、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古代有复姓吐难氏,北魏时改为山氏。
5、出自回族中有山姓。回族中的山姓,早期见于元朝官员山僧(晋宁路总管),其先祖为康里人,显然是人关后才使用的山姓。现今山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南、宁夏。 [编辑本段]得姓始祖 烈山、叔山冉。山氏的姓源久远,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且来源不一。根据《风俗通》上记载说,山氏,是古代烈山氏的后代,望族出于河内,此支山姓奉烈山为山姓的得姓始祖。又春秋时楚国有个高官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山”字为姓,世代相传。叔山冉的后代中也有以“冉”为姓的,所以叔山姓和冉姓,有同一个始祖。此支山姓恭叔山冉为山姓的得姓始祖。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山东省
朝城山氏。“朝城山氏”,自宋朝中叶自河南迁居山东朝城(今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山堂),奉元朝大德三年状元山琮为始祖。族谱记载“吾山氏为古烈山氏之后,一云周有山务之官,掌山林以官为氏。然迄商周以至汉魏历二千五百余年祖宗名字俱无所考。及传至晋始有吾涛祖、简祖、遐祖相继名诸简册。涛祖时称“竹林七贤”之一,里居河南。厥后阅一千二百余年而之宋有行章祖、说祖、悰祖、褥环祖相继见于列传,而里居世系亦漠然不可考。又历七百余年而之元,吾琮祖自河内卜居鲁西朝城,二世大青祖因镇守汶阳复由朝城分居于汶上,今之嘉祥县山家营一支即后裔也。再历一百二十年,廼(建字走之)至明朝时琮祖已传六世,镇祖卜居于齐东黄县,由是西系尊琮祖为始祖,而东系尊镇祖为始祖,各有族谱可据”。(黄县即龙口市)
“吾族冀州一支亦是吏部巨源公之苗裔也。在明朝永乐年间有讳云者字忠毅,征交趾佩征南将军印,用兵如神,晋封侯爵。至今有十余家或相往来。然家谱无存,尚未详悉世系焉(嘉祥山氏族谱)。
临邑县有山姓者十余家,在商河临邑交界居住书香传家。(原载黄县家乘朱笔眉批)
苏州虎丘附近有山家坞住山姓者不少。
奉天省新民县有山家窝铺世居山姓五百余户。
于光绪三十年间,山福全同父贸易行走河南省泌阳县境,名山赵岗。在同仁堂药铺与山道魁相会,又与山庄的山道学常有来往,该庄百余户字纲相同就是四支山震祖一支。”
(以上载于嘉祥《山氏族谱》)
山东聊城市莘县董杜庄乡山堂(古称朝城)、 山东济宁市嘉详县马村镇山营(近万人) 、 山东龙口诸由观镇唐格庄村、山东郓城县李集乡山家庄(约500人)
(以上四支本系同源,于宋中叶由河南迁到山东朝城即今山东莘县一带尊元朝大德三年状元山琮为始祖,山琮字秀石,据朝城山氏族谱记载,其父辈兄弟七人、山琮兄弟六人、有五个儿子子侄辈当时有文爵者八人、武将九人甚为显赫但经过元末明初的战火家道中落行辈字纲为:"作福军长显相传本好松登朝培元化建统永承宗",其中"作"字为第二十世。山琮长子山大青为嘉详山家营始祖,琮祖五世孙山政迁于郓城县,其子孙形成今山家庄,后山政的长兄山行的后代有一支也来山家庄居住。琮祖六世孙山镇迁山东省龙口县诸由观镇,是为龙口山氏始祖)
山东临沂、山东日照、青岛市的胶南市泊里镇有山家村在青岛市区也有山姓市民。
河南省
新野、 洛阳
四川省
邛莱市火井镇山家营村(人口约有八九百人)、山家村;广元县苍溪约1000---2000人(明末清初由河南咯阳迁入 字派分为:龙应秀玉 思有毓资 凤中万清 永生华之 至今已经有21代) ;四川南部县伏虎区柳驿乡灯台嘴村,有大约500人(字排是:龙应秀芝,载林朝锺,现华云仁,永正文峰,至今有21代)
成都等地(山姓在四川的很多地方还有分布:四川名山县、天全县、泸定县、眉山市、都江堰市、温江区等地)
青海省
山姓在明朝初期从南京竹丝巷迁入,现分布在湟中县 、贵德县、西宁市、平安县、格尔木市、兴海县、共和县、海北州等地,其中湟中县分布最广,人口最多,青海其他地区的山姓人大多从湟中县分散出去的,也有分散到新疆自治区的。青海湟中县又有三个山姓分布区,分别为公牙、王关和海地沟,人口约万人。
辽宁
上海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有本书叫做《上海姓氏寻根》,记录1997年上海社科院一项研究中提到山氏在上海姓氏中排283位吧,约1600余人。
天津、黑龙江、吉林、江苏、南京、无锡、盐城、浙江、杭州、温州、云南、昆明、文山、陕西、咸阳、户县 [编辑本段]郡望堂号 堂号 "浑璞堂":晋时山涛,竹林七贤之一。曾在赵国任丞相,入晋后为吏部尚书。他在朝中清廉俭约,刚正无私,选拔人才都是当时俊杰。他曾经谏议"州郡的武备不能减",皇帝称为"天下名言"。王戎称赞他是"浑金(浑好似全的意思,浑金是赤金)璞玉(没有经过雕琢的玉)"。
郡望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相当今河南省武陟一带。
山东省郓城县李集乡至莘县古城镇距离
本文2023-11-06 20:40:0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