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姓怎么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4收藏

卜姓怎么写?,第1张

作姓氏时,念bǔ。

1拼音:bǔ,bo

2释义:1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2预料,估计,猜测:预~。 3选择(处所):~宅。~邻。

3详细释义:

〈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形。汉字部首之一,从“卜”的字多与占卜有关。本义:占卜)

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

问龟曰卜。——《周礼·大卜》注

龟为卜,蓍为筮。——《礼记·曲礼》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初,晋献公欲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左传·僖公四年》

卜者知其指意。——《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卜一课(算一卦。课:一种占卜);卜正(掌管卜筮的官);卜人(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占卜);卜师(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位次于大卜,掌占卜龟痕之事)

选择

系舟蛮井路,卜宅楚村墟。——杜甫《秋野》

又如:卜郊(占卜选定日期以行郊祭);卜居(占卜选择居住的地方);卜老(选择住地养老);卜地(择福地)

赐予;给予

卜尔百福,如几如式。——《诗·小雅·楚茨》

推断;预料

仆自卜固无取。——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卜度(推测;臆断);卜揆(测度谋划)

形容连续不断的响声。如:卜卜(啄木的声音);卜通(象声词。常形容钝响或心跳);卜楞(象声词。时常迭用,形容不紧不慢连续不断的钝响)

〈名〉

卜官,卜卦之人

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元代戏曲中扮演老妇的角色

卜儿哭上科。——关汉卿《窦娥冤》

另见bo

相关词语:

1逆卜:nì bo 释义及出处:预卜,先知。《明史·倪岳传》:“水旱不可先知,丰歉未能逆卜,徵如何其可预也。”

2羊卜:yáng bǔ 释义及出处:古代西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占卜法。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西戎用羊卜。”《宋史·外国传二·夏国下》载占法不一:有以艾灼羊脾骨以求兆者,亦有屠羊视其脏腑通塞卜吉凶者。契丹、蒙古、藏族等均有此俗。

3简卜:jiǎn bǔ 释义及出处:择日卜问。《北史·卢伯源传》:“时 孝文帝 将立 冯后 ,先问 伯源 ,请更简卜。”

4五卜:wǔ bo 释义及出处:

据以占卜吉凶的五种龟甲裂纹。

相阴阳,占祲兆,钻龟陈卦,主攘择五卜。  《荀子·王制》杨倞 注:“五卜,《洪范》所谓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言兆之形也。”

5响卜:xiǎng bǔ 释义及出处:

旧时迷信,据说听别人讲话可卜吉凶,谓之“响卜”。一般在除夕夜进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听响卜》:“ 毕諴 相公及第年,与一二同人听响卜。夜艾人稀,久无所闻。俄遇人投骨於地,羣犬争趋;又一人曰:‘后来者必衔得。’”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王建集》有《镜听词》,谓怀镜於通衢间,德往来之言,以占休咎;近世人怀杓以听,亦犹是也;又有无所怀而直以耳听之者,谓之响卜。”《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尽有一时间偶然戏耍之事,取笑之话,后边照应将来,却像是个谶语响卜,一毫不差。”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二位相公,此时更已深了,人也静了,要听响卜,也该出门去了。”

6钱卜:qián bǔ 释义及出处:用钱币占卜。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以钱代蓍》:“《辍耕録》云:今人卜卦,以钱代蓍,便于用也。然不详所始……今考《朱子语类》,钱卜实自 汉 始。”

7卜通:bǔ tōng 释义及出处:

象声词。常用来形容钝响或心跳。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出一身热汗,卜通一声跳到碧清的河里去凫水,那有多舒服呀!” 康濯 《光荣的小老头儿》:“ 柳立 刚一走出村子,刚一抬起脑袋,刚一觉着心里头卜通卜通跳了起来,就见两只麻雀扑楞楞飞走了。”

不是,姓氏读bǔ。卜有三个读音:bǔ、bo、pú。

释义:

1、[bǔ]

① 占卜。古代一种用火灼龟甲,观其裂纹以预测吉凶的行为。

② 主持占卜的官。

③ 推测,估计。

④ 选择。

⑤ 赐予。

⑥ 验证,证实。

⑦ 姓。

⑧ 象声词。见“卜卜”。

2 、[bo](轻声)

萝卜

卜姓人口分布

卜姓源起繁杂,先秦时期,除前文已述的卜姓人外,尚有春秋时鲁国大夫卜齿奇,晚于卜偃,而同样身为晋国掌卜大夫的卜招父,战国时有纵横家卜皮。可见在先秦时,卜姓人已分布于鲁(今山东省西南)、秦(今陕西省)、晋(今山西省)、楚(今湖北省)地。

西汉有今河南省洛阳人卜式,东汉有东郡(今河南省濮阳)人卜己,桂阳(今湖南省郴州)宿贼卜阳,大西北,如唐代学者卜天寿为西州高昌(今新疆区吐鲁番)人。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

明朝洪武年间,朝廷赐十个字:希言公承彦,宏闻贞尚衍。

清朝乾隆年间,朝廷赐十个字: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年间,朝廷再赐十个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这些字,都是朝廷赐给孔家的。后来,孟氏(孟子)、曾氏(曾参)、颜氏(颜回)、卜氏(卜商,字子夏)等孔子门人的后代,也按这些字排辈分,以示与孔氏的传承关系。

扩展资料:

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

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在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上报民国政府批准继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

孔、孟、曾、颜后裔行辈五十字

希纳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参考资料:

孔孟一家

  卜姓源起繁杂,有源于姒姓、姬姓、商、周代卜人之后、他族有卜姓或他族改姓卜氏等说法,后人大多尊卜偃为卜姓得姓始祖。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卜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卜姓源出

 1、出自姒姓。为上古夏禹的儿子夏启之后,以官名为氏。据《路史》载:“夏启有卜氏,又叔绣后有卜氏。”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又据《风俗通》所载,夏时太康之弟封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东南),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以官名为姓,称为卜氏。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儿子叔绣(周武王之弟)之后,以官名为氏。据《路史》所载,周文王之子滕叔绣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代有卜姓。

 3、出自商、周代卜人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姓苑》所载,周礼卜人之后,以官为氏。又据《风俗通》载,“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商、周朝廷中专管占卜的长官称太卜,其地位相当于大夫,其属从官员称为卜人。他们的后裔有的以卜为姓,称为卜氏。

 4、出自春秋时卜筮官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所载,春秋时晋国卜偃、秦国卜徒父、鲁国卜楚丘,皆为卜筮官,其后人以官名为姓,称为卜氏。

 5、出自他族有卜姓或他族改姓卜氏。6、出自职业。上古由巫师专管占卜,他们的后代就以职业为姓,世代姓卜。

 得姓始祖

 卜姓系以职官、职业为姓,属于以技为氏一类,皆出于古代从事占卜职业者。古代大凡出猎、征战、风雨、年成、祭祀、婚丧、疾灾等事,都想预知吉凶,占卜者遂应运而生,并产生专管此事的官职。卜巫是上古时代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领,或者首领的亲族,或者智者、长者担任。史称夏代开国君主夏启、夏王太康之弟曾任此职,又周文王之子滕叔绣亦任此职,春秋时晋有卜偃、鲁有卜楚丘、秦有卜徒父俱任此职,其后有以官职为氏者,遂产生卜姓。尤可一提的是晋掌卜大夫卜偃,其卜技高超,百不失一。史书中对其有较详尽的描绘,其除运用卜甲、卜骨占卜外,还可运用沙鹿崩、柩有声如牛等物事变异进行铁口直断,堪称妙绝。因晋地之西河卜姓尊其为卜姓始祖,而西河后昌盛为卜姓郡望,故史书有尊卜偃为卜姓得姓始祖的。

卜姓迁徙分布

 卜姓源起繁杂,先秦时期,除前文已述的卜姓人外,尚有春秋时鲁国大夫卜齿奇,晚于卜偃,而同样身为晋国掌卜大夫的卜招父,战国时有纵横家卜皮。可见在先秦时,卜姓人已分布于鲁(今山东省西南)、秦(今陕西省)、晋(今山西省)、楚(今湖北省)地。西汉有今河南省洛阳人卜式,东汉有东郡(今河南省濮阳)人卜己,桂阳(今湖南省郴州)宿贼卜阳,表明今两湖之地已有卜姓人入迁。魏晋南北朝时期,卜姓在今山西离石、湖南溆浦、河南洛阳形成大的郡望,并且已有卜姓定居今江苏、浙江等江南之地。隋唐之际,卜姓除继续繁衍于上述之地望外,已有卜姓人定居于中国的大西北,如唐代学者卜天寿为西州高昌(今新疆区吐鲁番)人。两宋之际,今四川、江西、安徽等地均有卜姓人定居。宋末元初,有福建宁化石壁村之卜姓徙居广东。明初,山西卜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陕西、河南、宁夏、北京、天津等地。清代以后,山西等地之卜姓因谋生之故,迁于蒙古,对于山西人来讲,称为走西口。此际,南方卜姓已经在今华南、西南等地散居开来。如今,卜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广西、广东、内蒙古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卜姓约占全国汉族卜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

卜姓姓氏 文化

 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武陵郡:即今湖南省的常德市地区。常德 历史 悠久,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期的遗迹四十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秦昭襄王三十年(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国蜀郡太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迄今两千二百余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秦朝时期,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东汉光武帝时期恢复武陵郡,汉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今湖南淑浦)又迁往临沅县。汉顺帝阳嘉三年(甲戌,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治于索县(今湖南常德鼎城区断港头城址村)。 三国 时期,常德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市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唐朝时期,武陵、澧州隶属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升鼎州团练为常德军节度使。“常德”取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南宋乾道元年(乙酉,公元1165年),鼎州升为常德府。元朝时期,常德府、澧阳军州分别改为常德路、澧阳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复常德府,澧阳路改为澧阳府,皆隶属湖广布政司分守上荆南道。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将澧阳府降为澧州。清朝雍正七年(己酉,公元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常德府、直隶澧州同隶属于岳常澧道。至清朝末期,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永定五县。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设常德专区,专署驻常德县。辖常德、临澧、澧县、安乡、南县、华容、桃源、慈利、石门等九县。1950年由常德县析置常德市,由澧县析置津市市。常德专署驻常德市,辖两市、九县。1952年原益阳专区所属益阳市及益阳、沅江、安化、汉寿、桃江(驻桃江镇)五县划入常德专区,辖三市、十四县。1953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辖。1958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划归常德专署领导。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县领导;益阳市交由益阳县领导;津市市交由澧县领导。1961年常德县领导的常德市、益阳县领导的益阳市、澧县领导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将益阳市及益阳、华容、沅江、南县、安化、桃江等六县划归益阳专区,常德专区辖两市、八县。1963年撤销津市市并入澧县,常德专区辖一市、八县。1970年常德专区改称常德地区,地区驻常德市,辖常德市及常德(驻常德市)、临澧、澧县、安乡、汉寿、桃源、慈利、石门等八县。1979年恢复津市市,常德地区辖两市、八县。198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88]18号),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原常德县其余的三十六个乡镇为鼎城区的行政区域。常德市辖桃源、石门、沣县、汉寿、慈利、临沣、安乡七县。津市市由省直辖。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 批复 ,撤销常德地区建省辖常德市。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堂号

 武陵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西河堂:闽粤始祖卜弼裔孙的堂号为“西河堂”望出西河,史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子夏就是卜商。卜商后代迁出山东的卜阡富,生八子,卜弼正是他的第八子。卜氏居闽,裔传粤,世系清晰。

 宗族特征

 1、卜姓源起庞杂,时至今日,连卜姓也很难说出己出自何支。

 2、不为良相,便为医卜,卜姓人似乎在忠实的履行这句古话。医卜同源,卜姓人从事医、《易》者甚多。

 3、汉初以牧羊起家的名臣卜式,以牧羊为喻,说过一句有关治理国家的千古名言:“治民亦犹如是也,恶者辄去,毋令毁群。”

卜姓家族名人

 卜商:春秋末温(今河南省温县)人,晋 国学 者。字子夏,孔子得意门人,为七十二著名弟子之一,以文学见称。著有《卜子书》、《子夏易传》、《圣门十六书》、《周易卜商传》,与子游等人合著《论语》。

 卜世臣:字大荒,一作大臣,号蓝水、大荒逋客,浙江省秀水人,明代学者、传奇小说家。磊落不谐俗,日闭门著书。有《乐府指南》、《山水合谱》等。另有传奇《冬青记》、《乞麾记》、《双串记》、《四劫记》等。

 卜偃:春秋时晋国人,为晋献公掌卜大夫。所有大事举行前,都要由他预卜是否吉利。

 卜静:字玄风,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三国吴官吏。因博览群书而闻名江东,与同郡陆逊,名士顾邵、张敦齐名,官至剡令。

 卜谦:字伯让,颍上人。明永乐九年(1411年)举人。由太学入侍东宫(太子居住的宫院)讲书,接着调授工科给事中(掌管侍从规谏、稽查工部弊误等事的官员)。

 卜大同:浙江省秀水人,明代官吏。嘉靖进士。初授刑部主事,累迁湖广布政使参议,镇压苗民反抗。官至福建按察副使。时倭寇侵扰沿海,大同设策防御之。著有《备倭图记》等。

 卜舜年:字孟硕,江南吴江人,明末清初画家。工画,为董其昌等名家赞誉。明亡后佯狂而卒。临殁之岁,人有乞其画者,不署名,但题曰:“泥无身”。著有《云芝集》等。

 卜尔昌: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字芗门,清代诗人。工山水,亦能诗。有《芗门遗稿》。

 卜少夫:当代新闻界人士、政论家。江苏扬州人。 毕业 于日本明治大学新闻科。

 卜万科:(1910-1969),安徽省霍丘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

百家姓排列有什么讲究

 “请问您贵姓”――姓氏不仅是中国人初次见面时必问的问题,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也不一般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姓就是世袭的,由父系传递因此,中国人的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随着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排名在各个朝代都不尽相同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我收集整理好的百家姓排列讲究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专家指出,姓氏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研究中国人的“姓氏基因”和姓氏分布涉及中华民族的起源、祖宗遗传下来的基因资源的分布、当今海内外的寻根、今后人口发展趋势和国土利用等重要问题和研究领域

 “百家姓”今依人口排序

 前不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与中华丘氏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邱家儒合作完成了“姓氏研究项目”的一项最新调查,按照人口多少排序,推出了当今新的“百家姓排序”: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钟卢汪、戴崔任陆、廖姚方金、邱夏谭韦、贾邹石熊、孟秦阎薛、侯雷白龙、段郝孔邵、史毛常万、顾赖武康、贺严尹钱、施牛洪龚

 这个结果一出,许多人都将它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启蒙读物《百家姓》相比照事实上,这两者并没有可比性老《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它的排序没有严格按照姓氏人口数量来排列,主要是讲究句句压韵、琅琅上口、好学易记,因此自成书以来,成为我国流行时间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教材

 南宋学者王明清经考证指出,《百家姓》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氏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的正妃之姓;李则为南唐国王的姓氏

 许多朝代编制了“百家姓”

 老《百家姓》本来收集了411个姓,后增补至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其前100位的排序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丰鲍史唐、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和穆萧尹

 既然《百家姓》的排名没有任何科学意义,那么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复原距今1000多年前宋朝人的姓氏排序袁义达按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从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收集宋朝人物最全的一部文献――《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中采集统计样本,根据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贯或居住地、工作地区、文献表明的地点进行统计,同时还根据宋朝四次人口统计的数值,以年份间隔为加权数计算宋朝全国和各省平均人口数的比重,从而推算出当时全国姓氏的期望分布频率

 根据袁义达的研究,宋朝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到1279年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9岁的小皇帝投海自尽的319年间,百家姓的排序是:王李张赵、刘陈杨吴、黄朱孙郭、胡吕高宋、徐程林郑、范何韩曹、马许田冯、杜周曾汪、苏董方蔡、梁石谢贾、薛彭崔唐、潘邓任史、钱侯魏罗、叶沈孟姚、傅丁章萧、蒋卢陆袁、江晁谭邵、欧阳、孔俞尹廖、阎洪夏雷、葛文柳陶、毛丘龚康、蒲邢郝庞、安裴折施、游金邹汤、虞、严、钟

 按照同样的科学研究方法,袁义达还得到了元朝、明朝的百家姓排序元朝从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元”起至1368年灭亡的98年间,百家姓的排序是:王张李刘、陈赵吴杨、黄周徐朱、郑胡高郭、林程马释、汪罗孙邓、曾萧何方、唐谢冯吕、许韩董叶、宋夏余曹、范潘田姚、金袁蔡戴、史孔薛杜、倪熊文彭、蒋梁俞沈、傅丁谭段、耶律、苏汤卢顾、易毛洪魏、陆侯廖贾、孟虞严姜、钱雷江、完颜、丘黎于邵、葛章龚颜、邹崔石秦、游、欧阳、郝

 袁义达指出,事实上,我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编制了“百家姓”或“千家姓”,但都不是以人口的多少排序,而是与当时的家族地位或姓氏的读音有关例如明朝的千家姓就是以皇帝的“朱”姓为始,而清朝的百家姓则以“孔”姓开始,以示尊孔

 民间联宗修谱方兴未艾

 国史、方志、家谱,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正逢盛世,我国民间的修谱联宗活动正方兴未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修谱人,就是被袁义达誉为“中国民间联宗修谱第一人”的邱家儒先生“邱家儒先生是我多年来所接触的实业家中的一位,他事业有成,而且把自己其它时间全部专心地用于研究丘(邱)姓的历史中我比较了全国各地的有关研究姓氏和系谱的情况,认为邱家儒先生所作的研究是当今中国家族史研究中的一种典范”袁义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说

 今年53岁的邱家儒先生拥有多家民营公司,近几年,他从自己的生意收入中,已相继拿出1000万元修编全国的丘(邱)姓家谱他的目标是编修一部上至丘姓太始祖姜太公、下至当代,贯穿古今、纵横中外的《中华丘氏大宗谱》,使丘姓成为中国继孔、孟、颜、曾之后,第5个统族谱、统一辈分的姓氏

 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人们热心修谱是源于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的修谱联宗,其目的和重心已不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主要是为了寻找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归宿感,从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2002年,邱家儒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中华丘氏宗亲联谊总会,以“尊祖敬宗、爱国爱乡、忠诚服务、无私奉献”为宗旨,提出了“修纂《中华丘氏大宗谱》统一中华丘氏辈序字派、修缮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保护价值的祖祠祖庙、兴教育贤”三大任务此后,邱家儒将自己在深圳的一处别墅捐献出来专门作为“谱馆”,总领全国各地的修谱事宜,并设置了四级论证机构,先后聘请了10多位副教授以上的专家把关,以确保研究成果准确可靠,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

 邱家儒在各地修谱过程中,采用了地毯式的人口普查方法,打破传统的修谱方法,不漏一个男丁,也不漏一个女丁;女性上谱、四代、五代同堂上谱,而不是照抄各地老谱因此,通过修谱获得了全国300多个县被调查人口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为他的修谱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他和袁义达合作进行的百家姓研究,便是建立在这些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

 "研究姓氏有价值"

 在袁义达和邱家儒合作推出当今新的百家姓排序后,有些专家提出质疑:耗费这么多的精力和财力用在人口姓氏的排序上,是否值得

 袁义达指出,进行中国人常见姓氏的数据与分布的研究,对于研究中国人y染色体多样性、疾病的分布、汉民族源和流以及其它学科领域,都可能提供新的线索和参考,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实际使用的价值由于人们姓氏的传递方式与人类y染色体的遗传方式十分相似,都是以父传子的垂直方式世代相传,因此,姓氏可以看成人类y染色体上的一个特殊遗传点位,每一种姓氏则相当于这个遗传点位上的一种等位基因,这就是“姓氏基因”中国人的“姓氏基因”和分布是中国一项特有的国情,涉及到中华民族的起源、祖宗遗传下来的基因资源的分布、当今海内外的寻根、今后人口发展趋势和国土利用等重要问题和研究领域

 袁义达认为,除了科学研究价值外,姓氏文化本身也有其更丰富的内涵“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寻根的科学性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增强和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百家姓的排序是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2015年4月3日人民网报道: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李姓在中国百家姓排名中列第一位。

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

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

21梁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

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

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

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钟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雷89钱90汤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100文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

《百家姓》各个姓氏排列次序不是以人口数量多少,而是以政治地位为准则。

根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赵钱孙李”之所以是《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在北宋初年的吴越钱塘地区形成,所以就用当时最重要的家庭姓氏:

赵氏:宋朝皇帝的姓氏。

钱氏:吴越国王的姓氏。

孙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的姓氏。

李氏:南唐国王的姓氏。

而接下来的四个姓氏“周吴郑王”都是吴越开国国王钱镠的妻子姓氏。

扩展资料:

需要注意以下姓氏的繁简:于、於、郁、郁、后、後、淳于、单于、鲜于、锺、锺离、党、党(党、党百家姓中只取其一)。

最后一句“百家姓终”仅表示书本已到终点。其中家、终与前文重复,百、姓二字虽均可做姓,但十分少见。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按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从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收集宋朝、元朝、明朝的文献,采集统计样本,根据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贯或居住地、工作地区、文献表明的地点进行统计,从而推算出当时全国姓氏的期望分布频率。

-百家姓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排序 姓氏 人口数(万人) 占总人口百分比

1 王 9468 710%

2 李 9276 696%3 张 8550 642%4 刘 6882 516%

5 陈 5673 426%

6 杨 3960 297%

7 黄 2876 216%

8 赵 2702 203%

9 周 2506 188%

10 吴 2376 178%

2013年出版的《中国四百大姓》,列出了人数都在8万以上的姓氏,恰好是400种,其中绝大多数姓氏都有多个来源,也有如智姓等少数姓氏渊源单一。

人民网报道: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排名前十的是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姓氏在我国东中西地域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姓氏显示出了地域的聚居性和多样性。

例如,位于首位的王姓在东部地区占383%,中部占260%,西部占235%,东北部占122%。

科学家还将陆续发表中国前300个姓氏的数据和分布地图,重新出版《中国姓氏大辞典》,包括至今已收集到的23000多个姓氏,以推进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参考:网页链接(人民网)

卜姓怎么写?

作姓氏时,念bǔ。1拼音:bǔ,bo2释义:1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2预料,估计,猜测: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