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内史是什么官?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1浏览:2收藏

会稽内史是什么官?,第1张

会稽内吏这儿个古代官名相当与现代的什么官员

西周时设,或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掌管著作简册。策命诸侯、卿大夫及爵禄的废置。秦汉沿设,《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前155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右内史为京兆尹。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又都水,铁官两长丞。左内史更名左冯翊,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又左都水、铁官、云垒、长安四市四长耿皆其下属。西汉初,大封诸侯王,在王、侯国内置内史,掌民政。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职如郡太守。后代沿置,至隋始废。隋因避杨忠讳,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称中书令为内史令。清初入关时,置内史,相当于以后的大学士。

会稽内史,其职级为太守,系会稽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西汉初分封了许多诸侯王国,对王国内掌民政的主官,便借用了内史这个名称。晋时亦沿用。因咸和元年(326)司马昱从琅玡王改封为会稽王,其时会稽不称郡而称会稽国。

古代的官职长史和内史到底是什么官?

内史

官名。

(1)西周始置,常奉王命策命臣下。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西周金文。《周礼》谓为春官宗伯的属官。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春秋时周王尚沿用此制。践士之盟,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战国时掌管“大内”之官。主官租赋与财务。《史记·赵世家》记载徐越主张“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任以为内史。《春律·仓律》:“入禾稼、刍稿,辄为廥籍,上内史。”《秦律·效律》:“至计而上廥籍内史。”

(3)秦置。掌治京师,犹后世的京兆尹。又作为京师的政区名。汉沿置。景帝二年(前155)分左、右风史。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

(4)西汉诸侯王国掌民政之官称内史,绥和元年(前8),省内史,置国相治民,相当于郡守。晋仍以内史为王国的地方行政长官。魏晋要郡亦有以风史代太守者,如东晋会稽郡即是其例。南北朝亦然。

(5)隋炀帝在诸郡设通守,为太守之副,在京兆、河南者称内史。

(6)隋曾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令为内史令。

(7)元世祖改王傅为内史,内史府有中尉、司马、咨议等官。

(8)朱元璋吴元年(1367),设立宦官机构,名内史监,设监令、丞、奉御、内史、典簿。旋改内史监为内使监,设令、丞、奉御、典簿,废内史不设。

(9)清朝入关之初,置内史,相当于大学士。范文程、洪承畴曾任此官。

(10)贰国初年,袁世凯曾改秘书为内史。

长史

官名。战国末年秦已置,李斯至秦,曾任此官,职责不详。汉之相国、丞相、太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以及建三公后的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皆置,为掾属之长,秩皆千石,丞相长史职权尤重。边郡太守也有长史,掌兵马,亦助太守掌兵,西域长史后代都护成为护理西域之长。汉末州珠算也有长史。魏、晋与两汉略同。南北朝带将军号开府的刺史,属官也有长史,且多兼任首郡(即刺史驻地)太守。王府也有长史,诸王幼年出就藩国,州府之事即由长史代行。隋以后,三师、三公无幕僚,三省长官的属员亦无长史。唐亲王府、都护府、都督府、将帅(诸卫与出征将帅,不包括节度使)、州府(限于上、中州)设长史。品级高下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宋州府无长史,仅亲王府、都督府有此官。后各代王府也设长史,总管府内事务,其他 机构,仅元储政院设

狄仁杰内史官职

内史的历代发展过程: (1)西周始置,常奉王命策命臣下。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西周金文。《周礼》谓为春官宗伯的属官。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春秋时周王尚沿用此制。践士之盟,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战国时掌管“大内”之官。主官租赋与财务。《史记·赵世家》记载徐越主张“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任以为内史。《春律·仓律》:“入禾稼、刍稿,辄为廥籍,上内史。”《秦律·效律》:“至计而上廥籍内史。” (3)秦置。因掌治京师,不称郡。治所在咸阳县(今陕西省咸阳市窑店镇北)。犹后世的京兆尹。又作为京师的政区名。汉沿置,治所在长安县(今西安市北)。景帝二年(前155)分左、右风史。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分为京兆尹、右扶风,左内史为左冯翊。 (4)西汉诸侯王国掌民政之官称内史,绥和元年(前8),省内史,置国相治民,相当于郡守。晋仍以内史为王国的地方行政长官。魏晋要郡亦有以风史代太守者,如东晋会稽郡即是其例。南北朝亦然。 (5)隋炀帝在诸郡设通守,为太守之副,在京兆、河南者称内史。 (6)隋曾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令为内史令。唐朝沿袭隋制,设内史,为正二品官员,执掌中书省,即宰相。著名的狄仁杰、姚崇均担任过内史职务。 (7)元世祖改王傅为内史,内史府有中尉、司马、咨议等官。 (8)朱元璋吴元年(1367),设立宦官机构常名内史监,设监令、丞、奉御、内史、典簿。旋改内史监为内使监,设令、丞、奉御、典簿,废内史不设。 (9)清朝入关之初,置内史,相当于大学士。范文程、洪承畴曾任此官。 (10)民国初年,袁世凯曾改秘书为内史。

唐朝是否有内史这一官职?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皇权对于相权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长兴四年为避讳(慕容延钊父名章),曾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因为尚书仆射是职事官从二品。贞观十七年,萧瑀、李绩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师头衔的除外)。

其次,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通典》:“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矗 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

可见,唐代并没有内史这一官职,是编剧的失误,但是狄仁杰确实任过中书令,上面也叙述过了,虽然官职仅为三品,但是实际行使的宰相权力,很有可能是编剧把内史省和中书省弄混了,中书令是国家机关的策划部门,相当于现在的发改委等部委机关,是很高层级的权力机关。

这些官职都是什么意思呀。

内史:

1)中央官制:

战国时掌管“大内”之官。主官租赋与财务。《史记赵世家》记载徐越主张“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任以为内史。《春律·仓律》:“入禾稼、刍稿,辄为廥籍,上内史。”《秦律·效律》:“至计而上廥籍内史。

秦代时因掌治京师,不称郡。治所在咸阳县(今陕西省咸阳市窑店镇北),相当于后世的京兆尹,治理京师之地,还设有治粟内史,掌理国家财政,相当于大司农[1] 。

汉初沿置,治所在长安县(今西安市北)。汉高帝九年后内史兼掌全国财经事务与京师地区,吕后二年至八年间始设治粟内史。汉景帝二年(前155年)时分左、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分为京兆尹、右扶风,左内史为左冯翊。

隋代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中书令为内史令。唐沿隋制,设内史,为正二品,执掌中书省,即宰相。

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设立宦官机构,名内史监,设监令、丞、奉御、内史、典簿。旋改内史监为内使监,设令、丞、奉御、典簿,废内史不设。

清朝入关之初,置内史,相当于大学士。民国初年,总统袁世凯曾改秘书为内史,掌函牍。

2)地方官制:

汉朝

汉高帝刘邦建立汉朝后,改秦朝的郡县制为郡县、封国并存的郡国制。封国分为王国、侯国两等。汉初,王国辖有多郡。王国设置的官员有丞相、太傅、内史、中尉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其中只有丞相由朝廷任命,内史等官均由诸侯王自己任命,内史仅次于丞相。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减王国封地,仅留一郡,诸侯王也丧失了治国权,丞相改称相,王国官员皆由朝廷任命。汉成帝时,罢中尉,由内史兼掌中尉的职责。绥和元年(前8年),又罢内史,由相全权管理王国,[2] 相当于郡守。东汉初,恢复了内史等王国官吏的建制,不久之后又废除。

晋及十六国

晋朝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将王国的相改为内史,其它封国的行政长官依然称相。郡王封国的内史,相当于郡太守;县王封国的内史,相当于县令、县长。后废除县王,只保留郡王,内史职责相当于郡太守。要郡亦有以内史代太守者,如东晋会稽郡。南朝的宋、齐、梁、陈承袭晋制。“五胡乱华”时期的北方政权亦然。

《晋书·职官 》:诸王国以内史掌太守之任,又置主簿、主记室、门下贼曹、议生、门下史、记室史、录事史、书佐、循行、干、小史、五官掾、功曹史、功曹书佐、循行小史、五官掾等员。

《晋书》记载的内史有:

淮陵内史、平原内史、清河内史、河间内史、梁国内史、西阳内史、汝南内史、下邳内史、始平内史、谯国内史、高密内史、临川内史、太原内史、吴国内史、吴郡内史、彭城内史、随郡内史、会稽内史、琅邪内史、乐安内史、新蔡内史、成都内史、常山内史、武陵内史、长乐内史、陈留内史、淮南内史、庐江内史、顺阳内史、宣城内史、南平内史、历阳内史、吴兴内史、秦国内史、武邑内史、鄱阳内史、上庸内史、晋陵内史、邵陵内史、安丰内史、义兴内史、丹阳内史

南北朝

北魏初期,有郡县无封国,爵位皆为虚封。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进行汉化改制,创建开国五等爵,一如晋制,王国的行政长官称内史,其它封国的行政长官称相。北周时,废国存郡,作为王国官吏的内史一职也随之取缔,后世不再复置。[3]

隋朝以后

隋炀帝在诸郡设通守,为太守之副,在京兆、河南者称内史。

元世祖时改王傅为内史,内史府有中尉、司马、咨议等官。

州牧:

通称刺史,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

古代官职等级及作用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 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职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 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 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 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 秩俸二百石, 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 主历法。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 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 掌星历。

望气佐, 主望气。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 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

为什么这种植物历经千年而不衰

一、孔子简介

孔子是孔氏家族成为千年望族、儒学世家的缔造者。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 yì)(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二、 《孔子世家谱》

《孔子世家谱》涵盖孔子家族整个传承史,是世界上连续传承时间最悠久,记录最完整,资料最详谨,内容最广泛的家谱。2005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每位后裔都能上溯至孔子。2009年版《孔子世家谱》耗资1300多万,历时10年,收录孔子后裔总人数约计达200万,约计2500余万字。全谱共分卷首和五集,共80册,重达125公斤。因此,《孔子世家谱》被誉称为“中国第一家谱”。

2009年版《孔子世家谱》有三大创新:一是跨越性别、民族与地域,收入女性、少数民族、港澳台及海外孔子后裔;二是增加个人信息;三是建立数据库。

三、《孔氏祖训箴规》

孔氏家族的族规族训,是为了维护家族内部的正常秩序,约束族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之维持在常规之内。族人凡有违犯族规家训者,会受到家法的相应制裁甚至官府的惩处,严重者甚至被家谱处名。

孔氏族人历来重视族规家训的制定与实施,而且族规家训中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衍圣公府作为全族的大宗主,颁布有纲领性的族规《孔氏祖训箴规》,具有指导作用,各地族人必须共同遵循。祖训箴规共分十条:

一、春秋祭祀,各随土宜。必丰必洁,必诚必敬。此报本追远之道,子孙所当知者;

二、谱牒之设,正所以联同支而亲本。各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方不愧为圣裔;

三、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孔氏素为佩服。为子孙者,勿嗜利忘义、出入衙门,有亏先德;

四、孔氏子孙徙寓各州县,朝廷追念圣裔,优免差役,其正供国课,只凭族长催征,皇恩深为浩大。宜各踊跃输将,照限完纳,勿误有司奏销之期;

五、谱牒家规,正所以别外孔而亲一体。子孙勿得互相誉换,以混来历宗枝;

六、婚姻嫁娶,理伦守重。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必慎必戒;

七、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

八、圣裔设立族长,给与衣项,原以总理圣谱,约束族人,务要克已奉公,庶足以为族望;

九、孔氏嗣孙,男不得为奴,女不得为婢,凡有职官员不可擅辱。如遇大事,中奉朝廷,小事仍请本家族长责究;

十、祖训家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下人。

流寓各地的族人,大都能根据大宗主所立的训规精神,结合各所流寓地及本支族人的具体情况,自订家规。

四、孔子后裔,人物辈出

孔子后七世单传,二代孔鲤,除了“诗礼趋庭”故事,没有更多事迹载于史册,宋时追为泗水候。三代孔伋(子思子),师承孔子学生宗圣曾子,与再传弟子亚圣孟子创立了思孟学派,著有《中庸》,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后追为述圣沂水侯。四代孔白,齐威王曾招为相;五代孔求;六代孔箕,为魏相;七代孔穿,齐魏赵三国交聘,作《谏言》;八代孔谦为魏相,封文信君。

先秦孔氏无论是否出仕,均以习儒为业,聚徒授学。此后孔氏家族以儒学为家学,代代相传,尤其在两汉的孔氏先辈奠定了儒学世家的基础。二十代孔季彦谈及古文《尚书》说:“先圣垂训,壁出古文。>>

王羲之的亲戚是当官的吗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古时候除陶渊明以外,还有那些比较出名的官员(不限文人)是放弃官职,回归民间的?

辛弃疾178年决定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定居。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因受弹劾被免职,归隐上饶。

大中九年(855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王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嵊州)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姚墟,舜出生地。故址在今鄄城县闫什镇姚刘庄。《史记》载:“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前秦王嘉《拾遗记》亦云:“濮州姚墟有二井,是舜井也。”今历山庙有“龙泉舜井,”并立碑。

《史记》载,舜的父亲“瞽叟姓妫,妻曰握登 ,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姚,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亦载:“生舜于姚墟。”《竹书纪年》亦曰:“生舜于姚墟。”以上三文献均言舜生姚墟,看来是可信的。东汉《地理志》应邵注:“姚墟与雷泽近,后世称为姚城。”《水经注》载,雷泽历山“山北有小阜,南属迤泽之东北。有陶墟。”唐《括地志》记载的方位更加确切,“姚墟在濮州雷泽东十三里。”《元和郡县志》同此说,言“姚城在雷泽东十三里,即姚墟。”宋司马贞《史记·索隐》曰:“舜母握登,于姚墟生舜,因姓姚氏,姚墟又作陶墟。”明《濮州志》载:“姚墟在濮州东南九十里。”《曹州府志·濮州》图考,也明显指出姚墟在濮州(今范县濮城)东南境与曹州府(今菏泽市)东北境的结合部,据此姚墟遗址的方位大体可以确定。

《姚氏宗谱》载有唐宰相姚崇《姚墟记》,文曰:“奉旨巡查东至雷泽平阳,拜询里人,姚墟何方?皆曰:‘西二里姚邨是也。’”据考,今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附近则是古雷泽平阳地,为汉成阳县故址,隋改成阳县为雷泽县。《水经注》载,雷泽“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今胡集)西北十余里。”《太平寰宇记》亦载,姚墟“在雷泽东十三里。”史料所述姚墟与雷泽的方位都是惊人的精确。可以推论今胡集(即唐时平阳,明代为平阳屯)西二里,为鄄城县闫什镇姚刘庄村,此村在古雷泽遗址东南十余里,可以认定即帝舜诞生之地——姚墟故址。舜耕历山渔雷泽的事迹家谱有载,且后继有人。该村姚姓存有清学者姚振宗所修《姚氏百世宗谱》,其谱序云:“适我宗得姓之始,自大舜居姚墟,因以为氏,是姚即舜裔也。”可以确定鄄城即是帝舜故里。

《帝王世纪》曰:“神农氏又号魁隗氏,本起于烈山。”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列山氏、历山氏。烈山、连山、列山皆指春秋之历山,系同地而异名。《竹书纪年》载庆都“生尧于丹陵。”宋《祥瑞志》亦载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据潘建荣先生考证,丹陵即历山。《皇览》曰:“太甲有冢在历山上。”周显王三年(前366年)孟子往卫至历山,见旧迹而欲田之。《帝王世纪》又曰:“汤来伐桀 ,以乙卯日战于鸣条之野,桀未战而败绩,汤追至大涉,遂禽于焦,放之历山。”《史记·五帝本纪》谓“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史记正义》曰:“濮州雷泽县有历山、舜井,又有姚墟,云舜生处也。”郑玄《注》曰:“历山在河东,今有舜井。”皇甫谧曰:“今济阴历山是也,于雷泽相比。”至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对历山的表述更加形象。“雷泽西南十里许,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南宋罗泌有《历山考》曰:“历山在县(雷泽县)西北十六。今濮之雷泽西北十六,有小山孤立,谓之历山。”《元史·和尚传》:“子千家奴。延祐五年致仕,退居濮上,筑先圣宴居祠堂于历山之下。聚书万卷,延名师教其乡里子弟,出私田百亩以给养之。有司以闻,赐额历山书院。”至清孙星衍《岱南阁集·历山虞帝庙碑铭》载:“山高平地止二丈许,或言石为土掩,上有虞帝庙。”《大清一统志》“曹州府历山篇”载:“在濮州东南七十里,接菏泽县界。”清末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山考》将濮州历山列入“古有今无之山”,称“是元时兹山尚在。今其地名历山庙,莽平无拳石,而雷泽即涸无勺水。陵谷变迁,于兹为信。”明《濮州志》载:“历山在州东南七十里,即虞舜躬耕之处,有舜庙。”

历史犹如灿烂的星河,漫长而充满魅力。在那长长的历史星河中有无数的新星,他们主宰着星空的的魅力,也有无数的流星,留给后人无尽的感叹,还有变幻万千、美丽动人的星云,引起人们绵长的思恋。历史的灿烂、美丽与神秘是那样地吸引着我,让我魂牵梦萦。

战国风云

春天,手捧历史长卷,踯躅在油菜花香的田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硝烟弥漫的群雄争霸的古战场,从中领略到白起将军长平之战的英勇神武;看到了商鞅变法的富国强兵之政;欣赏到苏秦游说六国共同攻打秦国的智慧;经历了秦始皇力拔山河吞并六国、统一中国的伟大历程;我曾被秦始皇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更被他焚书坑儒的国策感到愤怒;感慨于秦始皇的伟大,惊鸿于他的愚昧与无知。战国风云,这历史最辉煌的一页,让我欢喜让我忧。

安史之乱

夏天,不顾酷暑的炙烤,与唐史神交。唐玄宗后期,藩镇割据,安禄山与史思明先后发动军变,侵扰长安,兵临城下,可怜的玄宗皇帝如丧家之犬,逃亡临潼,眼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也失去往日的娇媚,眸子里充满了焦急、失落、无奈、恐惧,耳旁传来兵士将领震天的吼声:“杀死杨玉环”,原来将士们将安史之乱的罪行归咎于一弱女子,真是“红颜薄命”,可悲的唐玄宗用他那善舞的双手,签下历史上最沉重的判决书,贵妃娇艳的容颜化为一捧黄土,历史的衰败让我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民主的胜利 更多 

这不是复制的吧?

不然怎么会这么快了 十几分钟 你写的好一篇作文???????????

有没有更加贴近现实的

急吗 我再找找

历史与我,作文

写关于自己祖先的英雄事迹{别管有无直属关系}

或写在历史书中发现的感悟

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看法

自己对未来历史的期望

-------------------

在最后,别忘了用(啊!)抒发感情

强化中心

对历史的认识600字作文

我不敢说历史是什么,我只能说历史像什么。

历史像一条满满的海滩,古人是海滩的缔造者,而我们是一个个悠闲地过客,我们在历史的海滩上散步,又想拾起点什么

于是我们知道了秦前的战乱纷飞、群雄争霸;汉朝的文景之治、丝绸之路;盛唐的公主出嫁,歌舞升平;宋末的骨肉分离,词人思瘦;还有大元并不属于我们的莫斯科,我们的祖宗通过郑和下西洋将恩泽遍洒蓝色星球,我们还看到了史上最贵的一把火怎样烧掉天朝上国的尊严,烧毁半个中国的骄傲,烧痛我们后辈人的心,月光下破碎的斑驳是那些琉璃的泪吗?

我们就在这条海滩上一步一步的前行,拾起古人留给我们的记忆,岳飞、秦桧同样应该被记住,就像石头钻石同样硌脚。

人累了,天黑了,海滩却同样在那里,我不敢说明天也不敢信明天,但愿明天的海滩有更多下陷的足迹。

历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大自然来作词,人类来谱曲,农民和领袖同样唱得出转音,只不过秦始皇转的大一点,陈胜转的小一点,五线谱写满了前辈们足够的功底,让他们一直从离骚唱到东方红,有花美的霓裳羽衣曲,也有悲凉的骊山怀古,还有黄河大合唱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每一个词都是历史的赐予,每一个音符都是感人的触摸,在音乐的灵魂里我读出了历史的发展壮大,80后华人的历史不止只唱到R&B,中国人的历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不敢说明天也不敢信明天,但愿明天的歌谣可以让更多的人传唱。

历史不是谁写给谁看得而是谁来书写的,古人写下了万里长城,近现代人写下了万里长征,我们应该写下更多可以万年来辉煌,历史是伟大的。

《我家族的历史》作文600

 我的家族

 

 

 今天的作业是写《家族故事》。我想,我生活在这样美好的家庭中,我的祖先也一定有十分辉煌的故事吧!我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家族的家谱在哪里?哪一位老人最伟大?”爸爸只淡淡地回答:“没有”。爸爸告诉我他只知道他的兄弟姊妹和我的爷爷奶奶,对我的曾祖父略知一二,再往上溯,一切都是空白了。我忙问:“曾祖父是干啥的?伟大吗?”爸爸又只是淡淡地回答:“农民,什么伟大。”

 

 我的曾祖父是农民,朴实,勤劳,默默无闻。他有三个儿子,大爷爷、二爷爷都是面朝河水背朝天的纤夫;我爷爷不甘贫穷,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学得一手雕刻、修配的手艺,靠小手艺度日,也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此时此刻,我真为我的家族没有家谱,没有伟人而自卑。此时此刻,我茫茫然然,真不知这篇作文怎么下笔。但是,我突然想到,在我的家族里面,或许真没出过什么伟人,但在那些和我同姓的伟人里面,几百年前他们或许真的和我沾亲带故,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如果是这样,我可能就是悬壶济世的孙思邈的后代;我可能就是古今中外被喻为军事圣人的孙武的后裔;我可能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传人;我可能就是……

 

 是呀!孙思邈、孙武、孙中山确确实实是我们家族的一员!我们的家族中岂止是他们!还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张衡、李时珍、李四光、钱学森、袁隆平……我心潮澎湃,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风流人物,他们不都是我们中华大家族的一员吗?

 

 我又平静地想起了朱自清笔下《背影》中躬着背的父亲;想起了孟郊《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这样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父亲母亲。这千千万万平淡无奇的父亲、母亲不都是我们中华大家族的一员吗?是的,他们都是我们家族的一员。是他们———这些英雄豪杰、庶民百姓用他们的丰功伟绩、平凡琐事谱写着我们中华大家族的家谱,谱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

我的历史观(作文700字)

 有些人对现实的分析往往是依据错误的经验和理论,而这种经验和理论往往是依据错误的历史观和史料作出的。要了解现实,就必须了解历史,然而历史并不是想我们理解的那样: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有绝对真实的历史。历史的真实是相对(当然不能落入绝对的相对主义的陷阱)。历史是三极体系的,历史真实,认识主体(即探索历史的人),中介(就是历史资料,历史遗产),对于历史真实,由于人类局限性和物质条件的局限性,是不可能重构真正的历史真实的;而作为历史的认识主体的人,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利益驱使或者是偏见;而作为人们认识历史的中介的历史资料,也可能收集不全,真实性较差。我们能够说,在这样的一种无法改变的条件下,我们现在了解的历史就是真正历史吗?在中国,历史成为一种工具,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然,历史虚无主义也是错误的,历史的真实的真实性是相对的,但如果把相对的真实当作绝对的真实当作判断历史发展进程的依据,将会得到一个荒谬的结论!

 有的历史往往是根据一个预设的真理来进行进行编辑的,就是说,这些历史不是历史的真相,而是一种观念,价值取向的附庸;这些历史陈述的可能都是真实的事实,但我们不能够说,这就是历史!因为历史是不可能重现的,即使是真实的事实,也只是整个历史的一部分。有一位历史学者说过,历史只是记载那些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事实。而那些我们认为没有价值的事实,往往是不会记录下来,而是以实体的形式流传下来,或者是其他方式,在历史研究中,学者总是避免受到现存的思想的约束来研究历史,以便尽可能地反映历史。部分的真实代替历史的整个真实,也是是一种最为卑鄙的篡改历史的手段。我们在生活往往受骗却不知道,我们是被那些说真话的骗子骗了。虽然骗子说的都是真的,但骗子是用真实来创造一个虚假的事实(这比那些满口都是谎言的骗子,或者是以九句真话来掩护一句谎言的骗子要高明多了)。我们对日本与中国的历史了解大体上没有太多的歪曲,但有太多的掩饰,如果比较一下中国与俄罗斯的历史关系,再看看蒙元,满清屠杀汉人的历史,你就明白了。同样不可原谅的罪恶,我们对日本的罪恶很了解,而对俄罗斯呢?

 我也是历史的初学者,对历史的真正了解也不是很多,也曾经走过一些弯路。我以往喜欢看一些历史传记,战争纪录等,我不喜欢人物传记,历史小说,因为我认为这不真实。但到后来才发现自己和那些喜欢看人物传记,历史小说的人一样犯了同样的错误。如果对历史仅仅是一般的兴趣,把历史作为一种知识,作为一种文化消遣,看人物传记,历史小说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对历史很执着,把历史作为一门职业,或者借鉴历史,或者是在历史中尊求历史的归宿感,仅仅看一些历史资料时不够的,还需要从历史理论入手,进行专业的历史学习。把不要以为看基本历史传记,人物传记,历史记录,就以为了解历史了,要学习历史,还是从理论上入手,而这些理论的依据往往可以上升到哲学,而哲学的依据往往与一个人的信仰有关。我以前也是任凭自己的兴趣,找一些历史书籍看,完全不知道历史的目的,本质。后来接触到的资料和思想多了,原来的知识和思想的正确性受到自己怀疑,因为原来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根本经不起专业的历史理论,哲学理论的质疑。

 在对历史的学习中,我和许多学习历史的人深切体会到,历史是一门求真的学科,真实是历史的生命线,是历史的灵魂。没有真实,历史就沦为普通的艺术(在欧洲,在历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历史是一门修辞学)。为了真实,史官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春秋战国,鲁国发生过许多起弑君的事件,一位鲁国史官和他的两各弟弟因为忠实纪录而被杀,而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却不敢提到。要维护历史的灵魂,代价是高昂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情愿作出这种牺牲,所以,历史的灵魂往往是粘着灰尘的。我们不能把蒙灰的历史当作真实的历史,必须靠我们知识和才华,方法和努力,抚去历史的尘灰。

历史与今天》为主题作文怎么写

传递中担任介质和工具这两种角色

历史是可以传递的事实人们将其传递,却又不仅仅为了把单一的事实传递下去

纵观华夏五千年,我们不难收获到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而他的沉重不仅来自先人们赋予他的事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后辈从中读获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提到历史的传递,我们可以联想到司马迁他把当时的历史记录下来,是为了更好地把它传递对于我们今天,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也是历史,他的著作是我们所要传递的历史事实,把他的成果完好地传递下去是我们的历史和使命

中医文化,传统节日等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用历史事实酿造的成果而现在,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文化却正被“偷吃”看到这一恶行,我们是否能想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也许,那些人不会想到自己同样背负的担子,但我们绝不可以放任其为所欲为

小时侯,我们坐在长辈的膝下,听着他们给我们讲述历史故事;长大以后,我们从书本中吸取历史的精华可见,教育是传递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当我们教育后辈时,需要的是实事求是,因为这是我们传递历史的责任但现在,个别国家不顾及历史赋予的责任,公然篡改历史教科书如果说这样对先人不敬的行为让人愤懑,那么对历史的不负责任更是让人感到寒心倘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个人身上,也许道德会原谅他可是,一个国家做出这样让人愤怒的事情,是逃不过众人唾骂的我们对这样的行为不满,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历史作文

1.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唐泉州晋江潘湖村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是泉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官至国子监四门助教。

欧阳詹少时聪颖,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写诗作赋,年轻时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又有独特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精辟。德宗贞元初年,他."文词崛兴",声名大振,浙江、福建一带许多人都知道欧阳詹的名字。欧阳詹才高学博,著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铭、颂、箴、论、述、序、书等各种作品共140多篇。他一生的德行、文章,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是福建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

2.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戎马,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俞大猷多才多艺。他创造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一种陆战用的独轮车。他精通六经,博学宏文,著有《正气堂集》30卷,堪称明朝一代儒将。俞大猷的遗迹文物和民间传说,留在泉州和闽南等地甚多。晋江磁灶的俞公山有他的陵墓。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书写的'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厦门、金门、武平、海南岛等地,都有俞大猷的读书轩和纪念祠堂。

3.何朝宗

何朝宗(1522~1573),又名何来,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人。擅长木雕、彩塑,尤其精于瓷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他的瓷塑作品多见于佛道神像。现存何氏作品寥寥无几。目前北京故宫和上海、福建、泉州、广东等地博物馆收藏的何氏作品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何氏瓷塑被列为国宝文物。何朝宗在故乡积极从事瓷塑研究、创作和传艺活动,为德化瓷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德化瓷塑赢得高度国际声誉作出了杰出贡献。

4李贽

李贽(1527一t602),字宏甫,号卓晋,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庭。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12岁中举人,30至54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20多年宦海生涯,使他认识到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南沿侮等现实,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著有《焚书》、《藏书》等著作。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5.何乔远

何乔远(1557~1633),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明末史学家。他博览群书,里居20余年,辑明朝十三代遣事成《名山藏》,又纂《闽书》150卷,颇行于世。

何乔远与乔迁及友人杨文格、陈及卿、惠安诗人黄吾野结社,赋诗唱和,有"温陵五子"之称.何乔远性格刚直不阿,在史学上敢于秉笔直书、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由于何乔远"立朝持正敢言",因而屡遭权贵排挤。后因痛恨昏暗的官场,被弹劾,只好"自引去",回归故里专心著书立说。在何乔远的十几部鸿著之中,最有创新和建树的是《闽书》。《四库全书》把《闽书》和《明文征》收存人目,并作了高度的评价。《闽书》问世几百年来,一直为中外史学家所重视,如当代我国著名史学家张星火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日本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法国伯希和的《摩尼教传人福建考》等名著,都竟相引用《闽书》的资料为证。何乔远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他治学精神和巨著《闽书》将永垂青史!

6.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郑成功气宇轩昂,才思敏捷,聪颖过人。21岁时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进南京国子监太学。所作文章立意深远,词藻华丽典雅,且常于学余之际舞剑学射,1624年,荷兰殖民地者侵占台湾。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2.5万将士,经过8个月苦战,荷兰士兵弹尽粮绝,陷入绝境,只好挂白旗投降,沦陷了38年的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收复台后,郑成功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并有益于台湾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治理政策,为台湾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丰功伟业永垂青史!

7.施琅

施琅(1621-1697),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年少时"有识度,膂力绝人",从师"习战陈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要求迅速实现国家统一。施琅这一主张是从实际出发的,符合全国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充分显示了他急盼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和高人一筹的政治远见。施琅入台之后,对郑氏集团不但不修旧怨,还亲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表示自己率部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充分表现了施琅坦荡的胸怀。

施琅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个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的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怀念。

8.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镇人。新加坡著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他怀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兴学办教,乐育英才,为侨居国和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李光前出身贫寒,少时在故乡读私塾,勤奋刻苦。1908年获清 公费人南京暨南学堂,后转北京清华高等学堂,学业完成后重返新加坡,任教于道南、养正学堂,兼任华文日报电讯翻译。清朝末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倡组的同盟会。1920年,与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结婚。

1928年,李光前创办南益橡胶公司。在艰苦创业与发展中,他形成一套融中西文化精粹于一体的经营之道。经过30多年的努力,企业遍布东南亚,成为新马工商界的杰出人物。李光前不但是成功的企业家,更可贵的是他把经营所得倾心献给文化教育事业。他认为教育不但在启发人类智慧,同时也在谋求个人和社会的生存,传递和发扬人类文化。为了发展故乡的教育事业,创办"国光中学"。50年代初期,他拨出巨资将梅山建成具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影剧院的侨乡文化学村。李光前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获锝祟高的荣誉。华侨教育家李光前名垂青史。

9.李子芳

李子芳(1910~1942),乳名清心,泉州石狮永宁岑兜村人。爱国烈士。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17岁随乡亲飘洋过海,侨居菲律宾。1927年秋,李子芳毅然回国求学。1930年参加 革命,1932年4月, 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城,李子芳赶至漳州石码参加红军。6月,随东路军进入中央苏区。他先后被分配在红四军组织部和红一军团组织部担任干 事,经受第四次反"围剿"激烈战斗的锻炼与考验。1933年4月加人中国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李子芳跟随大军,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后,李子芳先后被提升为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并当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子芳担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 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李子芳不幸被俘,与叶挺军长等新四军数百名指战员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1941年7月,李子芳被押到敌人特设的囚禁室--石底监监狱。同午他们组织的越狱斗争失败,敌人加强 了管制措施。1942年5月,李子芳在狱中被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32岁的李子芳,为抗日救国的正义斗争,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央《党史》一书。

10.司马文森

司马文森(1916~1968)原名何应泉,笔名有林娜、林曦等,泉州东街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9岁时到南洋谋生,12岁返乡读了几年小学。1932年参加革命活动,次年加人中国 ,主编地下刊物《农民报》。1934年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光明》、《作家》、《文学界》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抗战初期,在上梅文化界救亡协会宣传部工作。抗战胜利后,辗转广州,恢复《文艺生活》,又办《文艺新闻》这两家杂志被查封后,到香港任 南方局文委委员、香港《文汇报》主编。

抗战时期著有长篇小说《南洋淘金记》(当时末出版)。1952年被港英当局逮捕,获释后回内地,负责筹建作协广东分会,主编《作品》杂志。I955年后调任外事方面的文化工作。1958年任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1962年回国担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西亚司司长。1964年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1968年在"文革"中含冤去世。1970年平反,骨灰移葬北京八宝山公墓。他的著作有:

1940年 《一个英雄的经历》(短篇小说集)

《粤北散记》(短篇小说集)

1941年 《寂寞》(短篇小说集)

1944年 《大时代的小人物》(小说集)

1948年 《蠢货》(短篇小说集)

1964年 《风雨桐江》(长篇小说)

1968年 《南洋淘金记》(长篇小说)

穿越到唐朝 正值开元盛世 即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 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任用宰相姚崇、宋景、张九龄等人,都是有名的贤相。这个时期政局比较稳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到达后期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他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后发生由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安史之乱”。公元九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大起义,唐朝瓦解。907年,唐朝灭亡。

这是穿越的主要过程和时间脉络。907年主人公的故事就结束了。

农业:  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圣”。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  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景德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发展:  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提倡文教: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以及为了撰拔人才,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而且对儒生十分优厚,下令群臣访求历朝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卷,便唐朝的文化事业迈向鼎峰。

文学: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可以写到)

书法:  “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绘画:  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艺术: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在此阶段的军事和对外战争(针对吐鲁番)可以简略描写

当时外交中最著名的玄奘西游要点到

评价:

社会经济的繁荣必然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唐诗最为后世称道。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这个时代,而唐代中期的著名诗人(所谓大历十才子)也是这个时期培育出来的。其他如音乐、绘画、雕刻、塑造等艺术也无不有显著成就。

在开元之治繁荣强盛的背面,深刻的社会及政治危机也在发展。土地兼并激烈,大量农民逃亡,均田制、府兵和租庸调制都濒于崩溃,特别是节度使统辖的军事力量加强而内地军备废弛,导致内轻外重,成为后来安史之乱的伏因。

文章重点点明当时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和皇帝对于军事政治的态度,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所造就的文化壮举,重点说明文化成就,之后略点唐朝覆灭即可

很难决定选谁好呢噻,,

把这里稍稍融入到文章 ““政治,经济,生活,文化,艺术””

大概是 当时怎样怎样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 应该可以写出很多东西

政局稳定 经济发达 百姓安居乐业 商业贸易也是兴盛 文化艺术更是瑰宝

加油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我与历史作文 求一篇作文:我与历史

如果玄宗当时听了张九龄的话,后来就不会有安禄山Z反之事。如果张九龄能够继续为相的话,对安史之乱的发生,朝廷也可能会有更多的防范。

张九龄曾有可能成为安禄山的克星,但这颗克星过早地殒落了。

对于唐朝的边防政策,张九龄有自己的卓识,他也向玄宗提出过合理的建议,甚至在如何对待安禄山这样的边将问题上,特别是对安禄山,他都表示过忧虑,但玄宗没有能够听取他的意见。那么,这样一位颇受玄宗器重的宰相,他的建议为什么却没有被采纳呢?除了各种客观原因,除了玄宗本人的原因,也有张九龄个人方面的原因。他不太善于处理与玄宗的关系,不善于让玄宗理解他的思想和原意。

张九龄,韶州曲江人,所以后人称他为张曲江。这人幼年聪明异常,善于写文章。后来考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级别虽低,却是文士们踏上仕途的最佳起点,历来是文士们孜孜以求的官职,特别是进士及第者,一开始往往先任这种文职。

唐玄宗为太子时,让天下推举富有文采的人到长安,玄宗亲自进行面试。这时玄宗已实际执政。已经担任了校书郎的张九龄参加了这次选拔,在回答玄宗提出的有关解决国家政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中,他的答卷特别令玄宗满意,被打了高分,他也立刻被任命为右拾遗。拾遗是谏官,从八品上,品位虽低,职责却很重要。关于其职掌,《旧唐书职官志》是这样说的:

补阙、拾遗之职,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若贤良之遗滞于下,忠孝之不闻于上,则条举其事状而荐言之。

在这个职位上,唐朝不少人做出了成绩,如先前的陈子昂和后来的白居易。张九龄的才能和明识,尤其表现在他多次参与对吏部选人的考评工作上,他和另一位右拾遗赵冬曦能做到择优录用,公平明允,受到普遍的好评。因此,开元十年(722年),一年内连续提拔三次,至吏部司勋员外郎。按照唐代官制,尚书省吏部司勋员外郎二员,从六品上,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吧。其职责是“掌邦国官人之勋级”,对于那些立功的人,根据功劳大小授予不同级别的勋官。

当时宰相张说任中书令,因为与张九龄同姓,查对家谱,原来出于一门,所以特别信任和器重他。张说是当时有名的文豪,他经常对人称赏张九龄,说张九龄今后必然取代自己的地位,成为文坛领袖。张九龄也感到遇到了知己,投靠和依附张说。第二年,升任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朝廷要职,正五品上,相当于今之正局级,用现在的话说,进入了高G的行列。这一年他四十五岁。一颗政坛名星在盛唐官场上升起。

张说虽是长辈,但有几件事说明张九龄比他更有头脑。

张九龄以正直著称,虽然他得到张说的器重,被提拔到高位,但对张说也不断进行批评。开元十三年(725年),玄宗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在这个重大的活动中,张说确定的随玄宗登山的人选,有不少品位很低的人,甚至是低级胥吏,另外就是经自己亲手提拔的官员。封禅活动结束后,这些人都被破格提拔为五品官,其中包括他的女婿。张九龄提醒他:“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劝他加以纠正。但张说不听,后来张说受到舆论的批评,“泰山之力”的典故和称岳父为“泰山”,由此而来。据说玄宗问及张说的女婿为什么升迁得如此之快时,有人含蓄地说他借助了“泰山之力”,显然这典故包含着对张说的讽刺。

御史中丞宇文融受到玄宗的信重,负责户口田赋工作,每次上奏朝廷,张说大多提出反对的意见,宇文融对张说极为不满。张九龄又劝张说加以防备,张说也不听。果然,不久宇文融就向玄宗弹劾张说,玄宗罢免了张说的宰相职务。张九龄因为是张说的亲信而受牵连,贬为太常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注意,四品官比原来的中书舍人品级要高,为什么还说“贬”呢?这是因为唐代的官员还有“清要”与“闲散”之分,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都是些祭祀礼仪方面的工作,是闲职,远离政事枢要。不久又被任命为冀州刺史,让他离开了朝廷。不过,玄宗对张九龄很照顾,为了让他能离家近一些,经常了解到老母的消息,把他改为洪州都督、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还让他的两个弟弟张九章、张九皋也到岭南任刺史,使他们逢年过节能回家省亲,家人团圆。这算是对他官场失意的一种补偿。

起初,张说主持集贤院事务,曾经向玄宗推荐张九龄,认为张九龄可以进集贤院任学士,他的才学胜任皇帝的顾问。张说去世后,玄宗想起张说的话,召张九龄进京,任命他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副院长),又提拔为中书侍郎。中书侍郎是中书省的副长官,地位仅次于中书令,已经是副宰相了。其时张九龄多次向玄宗发表意见,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很多被玄宗采纳。但张九龄不愿意炫耀自己,从不向别人自夸,那些取得良好效果的举措,别人都以为出于玄宗的圣断,实际上出于张九龄的建议。

正当张九龄政治事业如日中天时,他的母亲病故,他需丁忧还乡。古时候官员因父母去世而离职守丧,称为“丁忧”,根据礼制要求,一般以二十七个月为期。但玄宗觉得朝廷里离不了张九龄,没有等到期满,就召他返京任职。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十二月,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那时在官名后加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人就列名宰相。第二年正月,玄宗至东都,张九龄从韶州赶到洛阳,见到玄宗,他又提出让他尽自己的孝心,还乡丁忧,等期满再返朝任职,但玄宗没有答应。这一年又提拔他为中书令,兼修国史。兼修国史,对当宰相的人来说,是一项很光荣的工作。

人的性格中有一种潜在的难以改变的方面,我们通常称之为本性,而且大家都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张九龄属于急切性格的人,对自己要求甚高,对别人的期望值也不低;他感觉敏锐,有先见之明,而对私人关系间的微妙复杂却表现迟钝;他太过于正直,太过于投入,对待人生全力以赴;他有胆量,又具有出类拔萃的活动能力,但由于抱着正直、主观的态度与对方交往,偶尔会尝到苦头,人际关系紧张。这决定了他与日益走向腐化的玄宗,和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不可能有长久的默契与合作。

当他与玄宗意见不和时,他没有像李林甫那样随声附和,而是据理力争。唐朝东北地区的奚、契丹,时叛时和,成为朝廷东北边患。张守珪任幽州节度使,多次击破奚、契丹的侵犯,玄宗对张守珪很赏识,想提拔他任宰相。张九龄劝玄宗说:“宰相是代天子治理天下的重要职务,不是用来奖赏战功的官职。”玄宗说:“只给他宰相的称号,并不让他实际担任宰相,可以吗?”张九龄说:“不可以。孔子说过,官称和权力是不能借给别人的,因为它是君王的工具,具有严肃性。而且张守珪不过是打败了契丹,陛下就任命他为宰相;如果他把奚、契丹和突厥都消灭了,陛下用什么官职奖赏他呢?”玄宗只好打消了起初的念头。

如前所述,担任张守珪手下平卢讨击使的安禄山讨击奚、契丹时,由于恃勇轻进,打了大败仗,即潢水之败。张守珪、

会稽内史是什么官?

会稽内吏这儿个古代官名相当与现代的什么官员 西周时设,或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掌管著作简册。策命诸侯、卿大夫及爵禄的废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