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先生的后代做什么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4收藏

了凡先生的后代做什么的,第1张

他的儿子袁俨(天启),后来中了进士,最后以广东省高要县的县长退休。

了凡先生的后代,第十三代袁炳坤先生,还住在他的老家(浙江,嘉善),他是一个学校的老师,现在退休了,他今年八十三岁。

袁黄嫡系后人吴江汾湖镇(原芦墟镇)的袁炳坤,在写给汾湖镇分湖诗社张舫澜社长的信中说:“余祖先自陈州(今河南淮阳)徙江南,散居吴越间。自余廿二世祖富一公珍由语儿溪(今浙江桐乡西南)徙居嘉善净池(陶庄)历近三百年。

记载于袁氏家谱。嘉善陶庄的始迁祖为袁珍(字富一)。万历八年(1580年)袁黄在芦墟镇西的来秀里寻得陆龟蒙遗址,决定定居下来,第二年袁黄儿子袁俨在来秀里出生,万历十四年(1586年)考中进士,之后就离开江浙从政宝坻,征战朝鲜。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袁黄举家从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搬迁至苏州府吴江县芦墟镇赵田村,从此自称“赵田逸农”,著书隐居赵田村达十二年。死后,依其遗愿葬于嘉善县惠民镇王家村毒蛇浜(解放后改独社浜)。

嘉善县陶庄袁家埭的袁姓人家,仍能与袁黄晚年的归隐地吴江市赵田村的袁姓排辈论序。嘉善陶庄镇的袁家埭的袁姓,就是《袁氏家训》所说的“今陶庄诸侄孙相往来者,于汝辈无五服之外亲支。”

扩展资料

袁了凡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故居陶庄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中(1586)进士,十六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

万历二十年(1592),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据不完全统计,袁了凡共计有著述22部,198卷,主要有《祈嗣真诠》、《皇都水利》、《评注八代文宗》、《宝坻政书》、《两行斋集》、《劝农书》、《史汉定本》、《群书备考》、《历法新书》等。袁了凡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一部大藏经《嘉兴藏》的最早倡刻者。

不过,袁了凡当年普遍受到当朝的学风批评,王夫之批评其经义说:“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明史·陈幼学传》载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后经陈氏“驳正”,“镂板尽毁”(卷281)。

可知其人生前身后很招致了些争议,而其《功过格》,黄宗羲则说奉行《功过格》者“与鬼神交手为市”,张尔岐也说袁黄“与天地鬼神为市”,这是切中要害的批评。后明末大儒刘宗周撰《人谱》以明儒家之道德实践,对流行于其时的袁黄《功过格》进行反拨。

袁了凡是浙江嘉善人,一说江苏吴江人。据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证,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发生“靖难之役”,袁家因与反对燕王的人有交往,而受到牵连被抄家。

袁了凡的曾祖的父亲幸免于被捕,开始四处奔走逃亡,后定居于江苏吴江。袁了凡的曾祖袁颢作了吴江县徐氏的女婿,并入了吴江籍,著有《袁氏家训》以训导袁氏后人。

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称与其一同参加会试的嘉善县书生为“同袍”,另据清人彭绍升所作的《袁了凡居士传》记载,袁了凡的先祖入赘到嘉善县,所以他得以补为嘉善县学生。本文根据上海图书馆藏《袁氏家乘》和袁了凡主编的明万历《嘉善县志》等资料,参考

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实地调察袁了凡墓,并对袁了凡及其《了凡四训》进行考证,以弄清渊源关系,理清事实真相。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袁黄举家从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搬迁至苏州府吴江县芦墟镇赵田村,从此自称“赵田逸农”,著书隐居赵田村达十二年。死后,依其遗愿葬于嘉善县惠民镇王家村毒蛇浜(解放后改独社浜)。

-袁了凡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家族——吴江赵田袁氏

天下袁氏

发布时间:18-09-2416:17

据《赵田袁氏家谱》记载,赵田袁氏先世居嘉善陶庄分湖之滨,明万历年间,四世祖了凡公举家迁居吴江赵田村,建“磐石庵”为咏经终老之地,是以了凡公为赵田袁氏始迁之祖,而其谱则以芦墟菊泉公为一世祖。

赵田袁氏家谱续刻序

了凡公曰:吾家旧住陶庄,族类繁衍,经家难(黄子澄之变)迁徙流离,遂渐衰弱,两百年来,所生育者不过四十余人,除杞山以上别有谱断,自菊泉而下为迁国之小宗,而录其支派于后。当时刻谱之序如此。自了凡公于万历二三十年间由嘉善卜居赵田,迄今几三百年,子姓虽仍不繁,而谱之待修尤亟矣。顾修之所以异于前谱者,当以了凡公为迁国之小宗,上溯菊泉公以录嫡派,而同祖同父之自为一支,别有谱或无传者不载,了凡公而下则详载之,明吾宗所由昌大也。先是旧本零星掇拾。道光甲辰,渔溪伯父有志增修,加以十年搜辑之勤,始觉釐然不紊,而先赠君亦谓踵而成之实后来之责。 嵩龄赖先人余泽,于道光庚戌忝窃词科,遽悲孤露。越丙辰,补试散馆,改用知县,惧不称职,不谒选而归。聊假一命为先人荣,实恐重违其志。春秋暇日,爰与小圃兄及述圃、憇棠、穆斋、问樵诸弟将了凡公以下本支次第订正,首列系表,后存志传,其无志传可叙而有遗行相传者,载于本人名字之下。览是谱者,当知祖宗清白家风留贻为至远也。绵延勿替,是在子孙之有志自立耳。修葺既成,因退而敬为之序。 咸丰八年岁次戊午二月上澣 十三世孙嵩龄书于来翰堂

天津宝坻袁公亭

家族世系(1—13世)

一世祖袁颢,字孟常,号菊泉。明永乐甲午六月二十四日寅时生,弘治甲寅九月初十亥时卒,寿八十一岁。配芦墟徐氏良医孟彰公女,合葬吴江二十九都芦墟东杜圩袁家滨,《传》载吴江、嘉善邑乘。生三子:祯、祥、禧。按:颢公为杞山公次子,杞山公长子顒戌于北平,颢公赘芦墟徐氏,奉杞山公以居焉,是为迁吴之祖。祯,字文善,号杏轩,传芦墟一支及长坊东顾诸处(从略);禧,号杏邻,传菴前一支(从略)。

二世袁祥,字文瑞,号怡杏,配嘉善殳氏良医恒轩公女,继配平湖朱氏,合葬嘉善东亭桥北西菖蒲泾,后迁葬姑苏白杨山,相传墓旁有茶园百亩,康熙中为五世孙亦临卖尽,遂不知冢穴所在。《传》载吴江、嘉善邑乘。生一子:仁(朱出),生二女,长(殳出)适嘉善钱萼,次(朱出)适嘉善沈扬。

三世袁仁,字良贵,号参坡,明诰赠文林郎,宝坻县知县,明成化己亥六月二十七日子时生,嘉靖丙午七月初四日卒,寿六十八岁,配嘉善王氏孟璿公女,继配嘉善李氏月溪公女,俱诰赠孺人,合葬嘉善胥伍区小冬圩孙家浜,《传》载吴江、嘉善邑乘。生五子:衷、襄(王出)、裳、黄、衮(李出);生女三:长(王出)适嘉善钱南士,次(李出)适嘉善张高标,三(李出)适嘉善钱晓。按:衷,字和卿,号雨三;襄,号春谷,邑庠生;裳,字垂卿,号星槎,精天文星学;衮,字补卿,号观海,邑庠生,奉例儒官。衷传十世,半居城中;襄传二世止;裳、衮皆无传。

四世袁黄,原名表,字坤仪,号了凡,明万历丙戌进士,直隶宝坻县知县,晋兵部职方司主事,东征赞画,加四品服,追赠尚宝司少卿,崇祀嘉善、吴江乡贤祠。嘉靖癸巳十二月十一日生,万历丙午七月卒,寿七十四岁。配高氏,继配沈氏,俱诰赠恭人,合葬嘉善胥伍区大西收字圩独社浜,《传》载邑乘。生一子:俨,沈氏生。

五世袁俨,原名天启,字若思,号素永,明天启乙丑进士,广东高要县知县,卒于官,崇祀嘉善、吴江乡贤祠。万历辛巳年生,天启丁卯年卒,年四十七岁。配嘉善陈氏,万历丙戌进士福建按察使司讳于王公之女,合葬嘉善思四区北道圩沙塔浜,《传》载邑乘。生五子:仑、徽、祚鼎、崧、祚充。女一,适吴江周忠毅公长子,荫难生,讳廷祚,字长生。

六世袁仑,原名祚雍,字一鸿,邑廪生,先于其父若思公卒。配吴江沈氏丁未进士河南大梁道桐岗公之女,合葬吴县二都三图参字圩丝山上,即孟皇山(俗称磨盘山,地名张家桥),生子二:蘅、茝。

六世袁徽,原名祚载,字二仲,邑庠生,配赵氏,侧室陈氏,生一子:莅(陈出)。

六世祚鼎,字三立,邑庠生,配叶氏,继配王氏,再配邹氏,嗣子:允。

六世袁崧,原名祚亨,字四履,郡庠廪生,配戴氏,妾潘氏、周氏、沈氏,生五子:允(出嗣)、薇、华、芝、莱。

六世祚充,字五聚,邑庠生,配周氏,无嗣。

七世袁蘅,字古处,号今飞,康熙丁卯举人,配夏氏,侧室金氏、费氏,生三子:天鲲、天鲸、天鱼(无嗣)。

七世袁茝,字廷芳,邑庠生,配朱氏,继配沈氏,嗣子:天鲸。

七世袁莅,字亦临,配厐氏,生二子:以顺(无嗣)、绳武(无嗣)。

七世袁允,字尧民,康熙庚午举人,配董氏,继配黄氏,生一子:人泌。

七世袁薇,字紫臣,配陈氏,继配沈氏,生二子:人渊(无嗣)、人澜。

七世袁华,字禹侯,无嗣。

七世袁芝,字商英,配陆氏,生二子:人淑(无嗣)、人溶(无嗣)。

七世袁莱,字可持,无嗣。

八世天鲲,字化鹏,一字驾涛,号扶九,配周氏,嗣子:性纯。

八世天鲸,字成雷,配陆氏、侧室姚氏,生三子:性纯(出嗣)、性睿、性敏(出嗣)。

八世人泌,字邺仙,配王氏,继配张氏、陆氏,嗣子:性敏。

八世人澜,字观其,子一:申元(未详)。

九世性纯,字文亦,配张氏,生二子:珍、琳。

九世性睿,字超山,号立斋,邑庠生,配陈氏,继配沈氏,生三子:瑞、瑗、琏。

九世性敏,字超士,配陆氏,生一子:珠。

十世袁珍,字鸿儒,配董氏,生一子:煜。

十世袁琳,字佩声,配张氏,生三子:燡、炯、煇。

十世袁瑞,字巨明,号信传,钦旌义夫,入崇祠祀,配周氏,生三子:銮、鋈(出嗣)、爱涛(早夭)。

十世袁瑗,字思蘧,号不疑,配沈氏,继配陈氏,生三子:锦春、茂才(早夭)、宝秋。

十世袁琏,字惕三,号铁山,邑庠生,配史氏,妾张氏,嗣子:鋈。

十世袁珠,字掌重,配庞氏,继配陈氏,生二子:康、广。

十一世:袁煜生子袁骧(后未详)、袁骥(后未详);袁燡生子袁驰、袁驯(出嗣);袁烱嗣子袁驯;袁煇生子袁骏;袁銮生子袁豫、袁营、袁荫槐;锦春嗣子袁苏;宝秋生子袁苏(出嗣)、袁并;袁鋈生子袁青、袁荆;袁康,迁居青浦城内,生子袁棻;袁广生子袁棠、袁森。

十二世:袁驰生子应华(后无传);袁驯生子宝华(后无传);袁骏生子殿华(招赘不载);袁豫,邑庠生,生子庆龄、长龄、鹤龄、颐龄;袁营,岁贡生,候选训导,生子嘉龄、锡龄;袁荫槐,恩贡生,候选直隶州州判,覃恩敕赠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钦旌孝行,载志入祠,生嵩龄、篯龄、召龄、岱龄、福龄;袁苏兼祧子益龄;袁并生子益龄(兼祧苏后)、端龄(早世)、元龄(早夭);袁青,岁贡生,候选训导,生子昌大、文龄;袁荆生子昌龄;袁棠生子袁翰、袁翿;袁森生子袁达、袁尊(早世)。

十三世:庆龄,字颂尧,号少峰,邑庠增广生,生子袁桢;长龄,字赓虞,号祝庚,邑庠生,生子慕桷、怀栋;鹤龄,字云翔,号阆仙,祠生,生子袁柏、袁棨;颐龄,字匡诗,号问樵,邑庠生,同治丁卯科荐卷,生子袁榜、袁梯;嘉龄,字会亨,号礼夫,邑庠生,嗣子酉书;熙龄,字登如,号穆斋,咸丰庚申恩贡生,严州府分水县教谕,生子酉书(出嗣)、寅亮;嵩龄,字翰生,号松巢,道光癸卯科举人,庚戌会试二甲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丙寅补散馆,改用知县加同知衔,生子汝锡、汝炜(早卒);篯龄,字彭年,号述甫,府庠廪贡生,候选太常寺博士,生子汝廉;召龄,字右之,号憇棠,咸丰辛亥恩科举人,候选内阁中书,生子汝淦、汝承;岱龄,原名华龄,字伊臣,号子诚,附贡生,广东试用分县,加州同知衔,派委惠陵工程处户部固本解官,督征南海黄鼎司粮务,生子汝庠、汝俊(出嗣)、汝杰;福龄,字用修,号子备,太学生,生子汝璋(早夭),嗣子汝俊;益龄,字抡材,号子寿,生子克勤;昌大,字祝彭,嗣子国柄;文龄,字景周,号小圃,府庠生,生子国柄(出嗣)、龙征;昌龄,字颂伯,号安吟,邑庠生,生子国模、国楷;翰,字松桥,生子东震;翿,字庭传,号耕耘,生子东升;达,字应传,号哲卿,生子东复。

宗祠记

余家世居嘉善之东亭桥,自九世祖赠尚宝司少卿、万历丙戌进士、直隶宝坻县知县了凡公以职方司主事赞画东征,与主帅某不协告归,卜居吴江赵田村。公辟所居东北隅隙地建“磐石庵”为退老逰息之所,八世祖若思公葺治之。若思公以进士出宰广东高要,有至行瘁于政治,卒于官。

明季兵起,所居荡如,独庵无恙。六世祖孝廉古处公,因就庵之傍舍为龛,虔奉两公栗主,而以七世祖癝膳生一鸿公袝焉。顾建祠未及,迨曾叔祖文学惕三公先葺祖茔,继筹祭产,冀渐次肯堂肯构。值中落不能支,盖惕三公以后又阅四传而及召龄,已百有余岁矣。召龄不敏,惟幼闻先赠公先伯文学南州、岁贡生渔溪两公及伯兄庶常松巢公在日,率以建祠为念,不幸相继下世。召龄仰体先人未竟之志,时刻在心。廿年来,江浙各寇荡平,流移渐复,是用节衣蔷食襞积微赀,于庵西芟莽辟榛增建祠屋三间,楹桷几筵规模觕具。

爰考祠主代次不一,慨自宗法废坠,支派莫稽。有力之家,其祠辄奉一有声望者为始祖而已,亦俨然以宗子自居,誖已!若余宗旧祠以了凡公为始迁祖,若思公继别为宗,皆百世不祧,而一鸿公、古处公始创是祠者也,祔而配享亦固其所顾。召龄之黾勉从事于斯祠也,岂欲自以为功哉。窃念自幼至壮,藉先人余泽,幸博科名,席先人余产,稍积寸铢,因以成先人未竟之志,正不翅先人之所自为也。当祠未兴工,或谓召龄曰:了凡公两世,国朝康熙间大吏疏请崇祀乡贤,得旨如例春秋官祭典重特,若宗祠特族人会集之区,可无亟亟。

呜呼!是说也,名为慰我先,实则鄙我后。召龄虽不敢效近世祠堂之僣,亦何忍效昔人野祭之疎?且追维了凡公始迁赵田,所以命名是庵者则磐石之宗,于是乎在。但愿我宗人保守是祠,扩而大之,引而长之,是诚余之所厚望也夫。

光绪五年岁次已卯闰三月

(了凡公)九世孙召龄谨志。

祠堂联

木本水源

立言补纲鉴,不惟政绩可稽,遗爱留宝坻一邑;

彚觧集尚书,群仰贤声克继,新词共磐石千秋。

平生完万善,一疏已成功。

今天上午,我们有幸得吴江了凡文化研究会的老师们,带领我们参观位于吴江分湖泗洲禅寺的袁了凡陈列室,去直观了解了凡先生的一生。

本来老师是打算带我们去了凡先生的故居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去看一看,但是了凡文化研究会的老师告诉我们,嘉善县几乎没有什么值得观摩了凡先生的场所。我想大抵是物换星移了。

看了陈列室的资料,我才知道原来了凡先生后来定居的赵田,也就是了凡先生写《了凡四训》的地方,亦早就不复存在。看到这里我非常感慨,有许多珍贵的东西早已在历史的长流中湮灭,甚至是连回忆都没有。

但是还好有文字,了凡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迹之所以能够被记录下来、为后人所载,多归于流传下来的《赵田袁氏家谱》。中国汉字在传播文明上的重要意义在当今时代完全可以说是盖世无双。

有个插曲,吴江了凡文化研究会的老师为了招待我们,百忙之中把一上午的工作全部推掉,参观完袁了凡陈列室之后,研究会的老师邀请我们一起喝茶座谈,中午更是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座谈会之中,康老师的一句“《了凡四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未论行善,先须改过,”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现在确实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积德累功,拼命去做好事,希求会有好报,但是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愿意反省自己的错误,就更不用说去改正自己的错误了。老师以前说过,人的心只有把脏的东西拿掉,好的东西才能装进来,只有把过失去除,善心才能真正生发出来。

午饭后,我们驱车前往浙江天台,我们在德贤书院落脚,目的地是天台的一所技校--天成职业技术学校,明天会去国清寺游访,后天开始部分师生会给技校的老师和学生们分享。

敬请期待一下吧。

《了凡四训》作为一部家训,袁了凡的告诫多以他儿子熟悉的亲人、亲戚和乡亲作为例子,即所谓“用身边事来教育身边人”。

笔者对《了凡四训》中所提到的52个当时有名姓的人物,进行一番考证探究,初步搞清了他们的经历和籍贯。在这52个人中,嘉善县18人,当时在嘉善的4人,嘉兴府秀水、平湖县等10人,浙江余姚、鄞县、仙居等县和时在杭州为官的10人,福建省7人,江苏省常熟、江阴各1人,山东省1人。(39)因此,浙江人在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上,功德卓著!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是一个地方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浙江作为劝善思想家的故乡,袁了凡思想的形成,既是他家学传统培养教育的产物,也是底蕴深厚的浙江地方文化和人文精神涵养滋润的结果。

注释

1、 [明]袁仁:《嘉禾记》,明万历《嘉善县志》卷“十·艺文志”,54、55页,万历二十四年(1596)知县章士雅重修,上图藏。

2、姚立军:《话说了凡之一》,《嘉兴日报》2007年9月3日,B3版。

3、嘉善县志编委会编:《嘉善县志》“三十五编·人物”,1034页,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4、 章宏伟:《有关袁了凡生平的几个问题》,《明清论丛》第七辑154页,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8月。

5、 中华道德学会:善书总览-创造幸福的宝典-《了凡四训》。

6、 《曾国藩全集:日记(一)》,岳麓书社,1987年。

7、 胡适:《<精本袁了凡先生四训>封面题记》,耿云志主编《胡适研究丛刊》(第一辑)29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8、 《赵田袁氏家谱》:42页,《了凡列传》,民国九年钞本,上图藏。

9、 [明]袁了凡著:《了凡杂著历法新书》,《袁了凡文集》四卷,351-462页,嘉善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10月影印本。

10、33、[日]酒井忠夫著:《中国善书の研究》,弘文堂,昭和三十五年日本东京国书刊行会,昭和四十七年重刊。

11、冯贤亮:《陈龙正:晚明士绅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浙江学刊》2001年第六期,第133-139页。陈龙正(1585-1645),字惕龙,号几亭,崇祯七年进士,有《几亭全集》60卷。

12、游子安:互联网上《功过格的现代意义讲稿》。

13、章宏伟:《要加强袁了凡思想研究》,《嘉兴日报》2007年7月30日,B3版。

14、[明]章士雅:《嘉善县志序》,明万历《嘉善县志》,卷“一”,3—8页。

15、[明]袁黄:《跋新修嘉善县志后》,明万历《嘉善县志》,卷“一”,9—12页。

16、[清]潘柽章:《松陵文献》卷六《人物志·袁黄》,《续四库全书》541册,4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明] 叶绍袁:《湖隐外史·明哲》,收入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1043页,中华书局,1998年11月。

17、[清]彭绍升编:《袁了凡传》,《居士传》四十五第619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清光绪戊寅年钱塘许氏刊本,1991年。

18、[明]袁颢著:《袁氏家训·家难篇》,上图藏《袁氏家训丛书》卷之一,1页。[明]袁仁:《家居八景赋》,明万历《嘉善县志》卷“十一·艺文志”,8、9页。[明]袁黄:《重梓袁氏家训跋》,《袁氏家训丛书》卷之二,18页。[明]袁黄:《刻袁氏丛书引》,上图藏《袁氏丛书》卷首,4页。

19、22、姚立军:《关於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考证》,《嘉兴日报》2007年7月16日,B3版。

20、万历壬寅年(1603),“武塘了凡居士袁黄”为天台慈云寺沙门释真清(象先)撰铭。见互联网:[明]释如惺撰《大明高僧传》,袁黄撰《象先禅师塔铭》。

21、[明]袁仁:《家居八景赋》,明万历《嘉善县志》,卷“十一·艺文志”,8、9页。

23、[清]万相宾增修:清嘉庆《嘉善县志》卷“二十·外纪”,20页,清嘉庆五年庚申夏镌刻本,嘉善档案馆藏。

24、[明]万历《嘉善县志》卷“八·选举志·科贡”。

25、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第13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6、《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沈起炜、刘德重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27、[清]陈寿熊撰:《袁松巢君家传》,《袁氏家乘》,第42页。

28、[清]沈刚中纂,[清]陆燿订:《分湖志》卷二《人物》。上图藏。

29、[明]袁仁:《嘉禾记》,明万历《嘉善县志》卷“十·艺文志”,第54—55页。

30、同上,卷“十二·杂志·灾祥”,9页。

31、36、38、[明]袁黄:《袁了凡先生四训》,《袁了凡文集》七卷,891页、877页。

32、丁宾(1543—1633),字礼原,号改亭,諡清惠,有《丁清惠公遗集》8卷。

34、[明]袁衷等录,[明]钱晓订:《庭帏杂录》,《丛书集成新编》第33册179页,新文丰出版公司。

35、[明]王畿:《袁参坡小传》,《王龙溪先生全集》,台北华文书局,1970年5月。

37、[明]释德清:《云谷先大师传》,《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十六,5a-9b页,故宫博物院藏《嘉兴藏》续藏第53函。

39、姚立军:《话说了凡之三》,《嘉兴日报》2007年10月30日,B3

了凡先生的后代做什么的

他的儿子袁俨(天启),后来中了进士,最后以广东省高要县的县长退休。了凡先生的后代,第十三代袁炳坤先生,还住在他的老家(浙江,嘉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