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景点:严氏宗祠景点介绍
严氏宗祠位于印江县城南面的严家寨,背靠风光优美的峨岭关,即印江八景之一的“峨岭翠屏”,面向流水潺潺的邛江,自东流来的朗溪水及自北流来的板溪水双双绕县城而流,真可谓“两条江水抱城斜,城西缘有文昌阁”。
据现场勘察,史料及碑刻《新修宗祠序》、《劝学碑记》记载,严氏宗祠正堂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堂建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坐南向北。总平面呈长方形,依山就势,为二进高封火墙围护“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积2254平方米,建筑占地1298平方米。 现存建筑构架均为原始构件,由北向南依次原有牌坊式大门、照壁、八角亭、三星台、厢房、正堂、后堂;宗祠与围墙外的钟鼓楼、操场、观音堂形成一组三进“四合院”建筑群。宗祠选址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道光初年严洪魁因无儿无女承首动工修建。 民国初年严氏众族曾大规模维修,将正堂,两厢脊饰改为琉璃瓦脊饰,沿用葫芦宝顶,琉璃瓦从江西景德镇挑运而来。民国二十七年邑人杨亚先开办学堂将两厢面壁装修用作教室,并于东厢墙上书“以身许国”等字样且画当时印江全县学校分布图,现存。建国后为峨岭粮管所占用,改建为办公用房,仓库及职工宿舍。拆除原有的八角亭、三星台及栏杆。 “时期”宗祠内许多木雕石雕被损坏。1984年印江县人民政府将严氏宗祠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7月,印江县人民政府将其所有权划拨给文物管理部门,且限令粮食部门搬迁,把严氏宗祠全部移交文物部门管理和使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严氏宗祠现存两厢、正堂、后堂及小厢房,水井一口;因人为改造及年久失修,各单体建筑的装修,甚至梁架结构、墙体、附属建筑等都有较大程度改变、损坏或佚失,有的被全部拆除,仅存遗址。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严家寨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参考路线:从印江汽车站进入峨江路,行驶450米;请直行,进入紫薇路,行驶140米;左转,从紫薇路到S304,行驶34公里;左转,进入S304,行驶48公里;左转,进入X542,行驶450米;右转,从X542到严家寨,行驶19公里;到达严家寨
枞阳家谱资料
程姓:
桐城《程氏宗谱》14卷
清乾隆14年(1749)程久泰始修。程发强、程裔后续修
清同治六年(1867)存子堂活字本14册
安徽地区博、日、美馆藏号:10571
桐城《皖桐曲水村程氏宗谱》14卷首1卷
程翰桂修,清嘉庆23年
(1818)崇箴堂活字本18册。
人民大学馆藏号:10570
《皖桐程氏宗谱》20卷首1卷末1卷
(清)程怡、程茂林纂辑 光绪十八年(1892)伊洛堂刻本22册2046页
河北大学馆藏号:10572
桐城《程氏宗谱》28卷。
清光绪27年(1901)木刻本。
浙江绍兴博馆藏号:10573
查康熙四十三年《程氏人物志》程氏各派居里:桐城,县城西门一派;县城东南方向山口一派。
婺源一支迁桐城始祖:应雷(寿二)、应经(子和)、仁高(德二)、应宰。后裔居:小龙湾黄村圩、青庙堂、缪家山。
元末程举一避乱居桐城县西丁家冲,后裔分为丁家冲和冯头山两支。
元末程颐十一世孙程庆四由婺源迁蕃阳瓦屑坝,眀初由瓦屑坝迁桐西瓦庄坂。
伯符九十二世,簧墩湘公派婺源彰安上宅黄莲木坞时广公支下:文学、文迪兄弟俩约在眀弘治年间由婺源迁桐城。文学子道远;文迪子道孙。
张姓: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张鲁山等续修
清道光七年(1827)书签堂木活字本刊本十二册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藏地:美国
(清)张联元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书鉴堂活字本二十册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张士端 张焕之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二十九册
安徽桐城·桐城南乡姥山张氏五修谱二十六卷
张廷镇 张泽辛纂修
1915年木活字本二十六册
安徽桐城·横螃张氏宗谱二十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张宗铎等辑
1915年笃亲堂活字本二十八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氏双河股宗谱二十四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张光麟 张光廷等纂修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张绍华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二十四册
安徽桐城·皖桐南湾张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张惕侬等重修
1924年一本堂重刊本十四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左塘公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缺卷12)
(民国)张贤藩 张维藩等纂
1931年活字本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三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人民大学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安庆市图书馆 美国
(民国)张开枚等续修
1933年铅印本二十八册
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
李姓: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十七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李英秀 李兆隆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绵远堂木活字本十七册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 湖北省图书馆
清光绪三十年(1904)绵远堂刻本三十册
安徽桐城·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李怀智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敦本堂活字本十二册
安徽桐城·延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李荫川 李慎三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四册
安徽桐城·鹿城李氏族谱五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清)李卓斋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四册
安徽桐城·李氏族谱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
(民国)李荫(禾农)等修
1916年慕义堂活字本二十册
施姓:
5544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宗谱五卷首
一卷(清)施玉鸣修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五册
日本美国
5545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家乘三十四卷末一卷
(民国)施葆棣撰
民国八年(191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缺五卷)
姜姓:
安徽桐城·皖桐姜氏宗谱六卷
安徽桐城·姜氏宗谱六卷
许姓:
8789安徽桐城许氏宗谱十二卷
(清)许鸿昌等修
清同治三年(1864)敦德堂木活字本 十五册
北图 安徽徽州地区博(残)
8790安徽桐城许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许达才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崇本堂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刘姓:
(安徽桐城)皖桐刘氏宗谱6卷
(清)刘芳祥 、刘会友等续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现存 7册)
现藏日本、美国
(安徽桐城)刘氏(六修)宗谱14卷
(清)刘来璋续辑
清光绪八年(1882)敦木堂活字本(现存 14册)
现藏北京图书馆
(安徽桐城)刘氏六修族谱32卷
(民国)刘梓培等修
民国三年(1914)敦睦堂活字本(现存 32册)
现藏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官庄刘氏宗谱14卷首1卷末1卷
(民国)刘志谋 、刘文谋纂
民国十年庄桥刘氏敦木堂木活字本(现存17册)
现藏安徽博物馆、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4-5 14:10:41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5:43
孙姓:
安徽·桐城孙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孙脱颍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二十九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孙节悯公后裔世系:
清刻残页
吉林大学(残页十八页)
安徽桐城·苍基孙氏家谱三十二卷:
(民国)孙荫 孙培同纂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一册
国图 安徽图(存十一卷) 安徽安庆市图(存二卷)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苍基孙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孙贻谋 孙康等续修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十二 册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棠山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孙云卿等纂 民国十五年(1926)环兴堂刊本十九册
安徽图
王姓:
桐城王氏、桐城东楼王氏、桐城桐川王氏、桐城皖桐王氏、
有堂号:槐荫堂。
《皖桐太原王氏谱》载,太原王氏一支于元末避乱南迁安徽婺源,后移桐城,称桐城王氏、古塘王氏等。县中还有自鄱阳迁来的东楼王氏、龙眠王氏等,也属太原王氏支派。
何姓:
桐城青山何氏支谱四十九卷<民国>何荫松修 民国三年刻本
三十册 3097页 12T 411-3/412-1
青山何氏三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清>何玉琪纂修 光绪二十一年广石堂活字本
十二册 945页 19X 89-6/90-7-1
何应奎——安徽桐城(籍贯)——安徽婺源(祖籍)——《明进士题名碑录》
郑姓:
桐城郑氏宗谱
江姓:
安徽桐城浮山江氏族谱十八卷
(清)江国柱 江锦成等四修
清光绪五年(1879)爱山堂木活字本
北图 日本 美国
注:一名《江氏宗谱》。
1919安徽桐城浮山江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江少农等修
民国九年(1920)刻本 二十四册
安徽徽州地区博
1920安徽桐城江氏宗谱四十九卷末一卷
(清)江鸿书等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敦伦堂活字本 五十二册
人民大学
1921安徽桐城钢山江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江南炎等修
民国七年(1918)笃亲堂活字本 十七册
美国 1922
天津市东丽区政协委员江高林。江高林也是济阳江氏后裔,其祖上约在700多年前,从婺源一带迁往安徽桐城,祖传的《江氏宗谱》为忠恕堂》,是江皋公受康熙皇封修撰的,据安徽省书协会长刘夜峰叔叔刘唯一的考证,济阳《江氏宗谱》为历代谱学之范本,凡修家谱者,均参照其格式。据张廷玉(清康熙吏部右侍郎)在康熙61年撰写的《江氏支谱序》中记载:江氏之先始于伯益,伯益黄帝18世孙也,生三子,皆封国,其三子元仲封江国于济阳,后为江氏始。后人一般尊称元仲为始祖,传至江高林已130多代。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6:40
方姓:
桐城方姓三支:桂林,鲁谼(鲁谼山位于吕亭镇境内,与龙眠山一脉相连)、会宫。方以智、方苞是桂林方,方东树为鲁谼方(修谱者方宗诚为其从弟)。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支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方镜等修
清同治七年活字本 二十册
人民大学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首一卷
(清)方传理编
清光绪六年(1880)刊本
安徽图(存卷首、卷1一52、54一56、58一64)
安徽桐城鲁谼方氏族谱二十三卷
(清)方宗诚修
清光绪九年(1883)刊本 八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友庆堂支谱不分卷
(清)方传植修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一名《方氏支谱》。
安徽桐城皖桐方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民国)方炳南 方去危等六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白鹿庄五房墨谱不分卷
(清)方祖德编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一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桂林一胍流派传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图
袁姓:
仁风堂,始祖方二,宋末由豫章迁皖城。方二子受一元末眀初迁桐城练潭。
左姓:
左氏宗谱(安徽桐城)清宣统三年修木活字本 著者不详 八册
(左氏)克永公续修支谱(安徽桐城)民国二十三年抄本复印本 左光普抄
宋姓:
3872安徽桐城宋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民国)宋昌载主修 宋昌模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世德堂刻本 三十册
湖北图
汤姓:
10987安徽桐城皖寿贲汤氏宗谱存三十二卷
齐姓:
14121安徽桐城齐氏宗谱十四卷
(清)齐广渊 齐音谐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14122安徽桐城齐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齐锡周 齐廷华等修
民国八年(1919)大启堂刻本 二十一册
日本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3-13 14:58:46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7:14
光姓:
一世祖:光庆六,新安兴公之裔,世居徽州祁门之八都一日。溶里公,于元季与兄庆一,庆二迁桐,居县东百里马埠山。旋因乱,返祁门。明初又同迁桐城。
邹姓:
10799安徽桐城邹氏宗谱三十卷
(民国)邹鲁臣 邹开益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皖桐邹氏宗谱》。此为八修本。
陈姓:
7431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六卷
(清)陈廷讃等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本 六册
美国
7432安徽桐城义门陈氏宗谱四卷
(清)陈原杰 陈子钊等纂
清同治七年(1868)传义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7433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十五卷
(清)陈文炳 陈章甫等编
清同治七年(1868)木活字本 十六册
安徽图
7434安徽桐城陈氏支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陈美章 陈春盛修
清同治七年(1868)怀义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7435安徽桐城义门陈氏支谱八卷
(清)陈夙仪等修
清同洽八年(1869)庆远堂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7436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陈善庆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木活字本 十八册
日本 美国
题名义门陈氏宗谱
责任者(清)陈法堂纂修
版本清光绪34年(1908), 木活字本
居地安徽,桐城
堂号怀义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元]陈友德
摘要始迁祖友德,元代自九江德化县来居桐城县。卷首、卷一谱序、诰敕、传记、契约,卷二至卷末世系。有张英序。
陶姓:
陶渊眀三子份,小字阿雍,生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殁于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居桐城日就乡(西乡)。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9:13
潘姓:
安徽桐城木山潘氏宗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潘承勋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德经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安徽图 美国
钱姓:
《流光谱》记述的是文穆王第十子俨在皖的后裔繁衍情况,其桐城支派大多分居在安庆、无为一带。
蔡姓:
11716安徽桐城蔡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蔡开泰 蔡惠甫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丁姓:
安徽枞阳枞川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子固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十二册
安徽图
慈姓:
慈姓原是江西陈姓,在安徽枞阳做官,为官比较清廉,告老后被当地人留在枞阳。元末明初,陈姓兄弟是陈友谅一派,与徐达开战。徐达攻打枞阳城,陈姓六兄弟带枞阳人民守城被
难怪我曾经听说:慈陈一家!
唐姓:
6932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 唐步鳌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1870)绍勋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933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卷
清末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11)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30:23
黄姓:
8220安徽桐城黄氐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黄魁等重修
清嘉庆二年(1797)培根堂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8221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黄兴岩等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辽宁大连中图(存卷5-卷末) 日本 美国
注:清初黄自章创修,此为五修。
8222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黄金耀等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本堂活字本 三十册
人民大学 美国
8223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三卷末一卷
(民国)黄南垣等七修
民国十三年(1924)敦本堂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8224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黄介孚等八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德永堂木活字本 二十
六册
日本 美国
8225安徽桐城黄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黄南垣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本堂刻本 二十二册
吉林大学
8226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
(清)黄慕颜 黄菊佳等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德永堂木刻本 五十八册
河北大学
8227安徽桐城黄氏族谱
民国三十一年(1942)敦睦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6、16、18、19)
余姓:
3442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余文辅 余桂清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本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2、6、8、14、39、42、卷
首下,卷末上)
注:余上驷等首修於清乾隆二十六年。
3443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余梦诗六修
一九八二年复印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1-10,12-17、卷首)
注:明嘉靖四十五年余腺首修。
严姓:
14451安徽桐城严氏宗谱二十四卷末二卷
(清)严佳树 严淦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富春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日本 美国
姚姓:
5799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
姚氏先德传七卷
(清)姚寿昌等七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二册(缺卷6-11)
北图 日本 美国
5800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姚
氏先德传七卷
(民国)姚国桢 姚联奎纂修
民国十年(1921)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安徽博 湖北图 日本 美国
注:附《姚氏先德传》,(清)姚莹著。
杨姓:
安徽桐城杨氏宗谱 民国九年木刻本
杨竹坡、杨望如等修 三十一册 2846
安徽桐城彭杨氏宗谱 民国三十七年木刻本
杨伯侯、亿世杰等修 十册 744
胡姓:
崇德堂。始迁祖胡玉一(字立起)、胡金章(字璜章),元末自江西鄱阳迁居桐城。
双峰堂。始迁祖胡广一,明初自豫章迁居桐城西乡撩风铺。
浔源堂。始迁祖胡光亨(字时升),为徽州婺源清华胡氏十世,宋时迁桐城走马津。
桂姓:
5892安徽桐城桐邑桂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桂心斋等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传盛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美国
5893安徽桐城桐西桂氏族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桂枝润五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传盛堂木刻本 三十七册
河北大学 安徽博(存二十七卷)
注:清乾隆元年始修,此为五修。
詹姓:
11615安徽桐城詹氏支谱六卷
(清)詹怀彦等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守训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31:33
高姓:
8894安徽桐城高氏宗谱十卷
(清)高卜芳等修
清乾隆二十年(1755)庆寿堂活字本 十册
美国
8895安徽桐城官山高氏宗谱十五卷
(清)高尚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庆寿堂活字本(序) 二十册
人民大学
8896安徽桐城高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高择善等撰
清同治八年(1869)共祀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项姓:
9922安徽桐城项氏重修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清)项寅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培桂堂刊本十六册
上海图
马姓:
6217安徽桐城扶凤马氏族谱四卷首七卷附族图 一幅
(民国)马其昶纂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安徽博 日本 美国
金姓:
4479安徽桐城金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金承诏 金兆奎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
安徽博(存卷26一28)
4480安徽桐城金氏宗谱十四卷
清末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注:记事止於清同治年间。
4481安徽桐城金氏宗谱二十五卷
(清)金莘农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木活字本 一册
安徽博
--------------------------------------------------------------------------------
作者:唐志虎
发表时间:2005-2-15 11:33:17
内容可否提供?
唐姓:
6932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 唐步鳌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1870)绍勋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933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卷
清末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11)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2:58:39
如果要看到家谱的内容,就是从民间祖传下来的,如果没有的话,就到收藏的地方去查阅。
我只能整理到家谱目录!内容无法知道!
--------------------------------------------------------------------------------
作者:东方红
发表时间:2005-2-15 13:41:14
目录网上可以查到的,我也查阅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4:04:59
陆姓:
7107安徽桐城陆叶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三卷
(清)叶国文等续修
清同治五年(1866)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伍姓:
1782安徽桐城伍氏家乘二十四卷
(清)伍受糈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恩远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美国
注:一名《伍氏宗谱》。
殷姓:
6733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六卷
(清)殷士琏等修
清嘉庆十年(1805)世裕堂活字本 六册
人民大学 美国
6734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
(清)殷心田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世裕堂活字刊本 十册
美国
6735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
(清)殷立怀 殷志邦缮稿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
注:清初殷朝聘创修。
6736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殷家友等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注:该族居住黄荻板。
董姓:
10336安徽桐城董氏宗谱二十卷
(清)董治勋等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章姓:
9023安徽桐城章氏宗谱十五卷末一卷
(清)章卫武 章汝调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4)木活字本 十六册
安徽博
注:封面题《全城世家》。
朱姓:
安徽·桐城紫阳朱氏重修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
(清)朱伯平纂修 清同治六年(1867年)活字本二十三册
安徽桐城·皖桐柳峰朱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朱儒鸿等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敦睦堂木活字本十五册
葛姓:
10282安徽桐城葛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葛履成 葛拔萃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2-26 21:48:07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4:55:20
周姓:
4728安徽桐城周氏宗谱四卷
(清)周广盛等重修
清嘉庆十年(1805)遵训堂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4729安徽桐城周氏支谱八卷
(民国)周启财等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遵训堂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4730安徽桐城桐西周氏支谱七卷末一卷
(清)周晴川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濂源堂活字本 十二册
人民大学
4731安徽桐城鹞石周氏尚义堂支谱二十三卷
(清)周月波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活字本 二十九册
美国
4732安徽桐城河湾周氏宗谱□□卷
清笃兴堂刊本
安徽图(存卷1)
4733安徽桐城练西周氏宗谱二十五卷末一卷
(民国)周承先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肇岐堂活字本二十六册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2-15 14:56:00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6 18:39:26
芮姓:
2052安徽桐城皖桐芮氏续修宗谱二十四卷
(清)芮学之等修
清光绪十年(1884)活字本 二十四册
人民大学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6 19:54:02
曹姓:
8515安徽桐城曹氏支谱五卷首一卷
(清)曹正朝 曹情田等编
清道光三十年(1850)木活字本
日本
--------------------------------------------------------------------------------
作者:gmsh917
发表时间:2005-2-26 12:03:42
郜姓可查到么?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26 13:45:02
没有查到,只知道是发源于今山东菏泽成武(古郜国),兴旺于今陕西西安一带(郡望京兆)!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26 22:06:3
严姓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另有少数其它源起。①出自庄姓,为避明帝刘庄名讳而改,得姓始祖严忌。据《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东汉时,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讳,改姓严。到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这样,就出现了庄、严姓并存于世的情况。故有“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②出自芈姓,为战国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而芈姓又可追溯到黄帝后裔颛顼帝。③出自战国时秦国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秦国有严君疾,受封蜀郡严道县(今四川荥经),以邑为氏,故称为严君疾,其子孙遂世代相传姓严,称为严氏。④出自古严国,以国名为氏。据《姓考》所载,古有严国,国人以国为氏。⑤出自丁零人姓氏。据《晋书》所载,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⑥出自少数民族。满、彝、土、锡伯、朝鲜等族均有严姓。 始祖:严忌。 迁徙: 严姓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故一开始就分布广泛。史载,东汉时严姓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一带。另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亦有严姓足迹。魏晋时,北方严姓多居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北方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严姓最旺,严姓发展史上的三大郡望: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皆出此二地。可见,此期北方严姓发展之盛况。但随着后世战乱,更朝换代,进而导致严姓多南迁等原因,中原严姓渐沉寂,而南方严姓日益出锋露鞘。唐代以后,北方严姓虽经战乱,发展受到压制,但还是有严姓名人凤毛麟角于史册,如唐代太府卿严挺之,出华阴(今陕西华县)。而南方严姓名人此起彼伏,宋时有严仁、严羽、严参,均邵武(今属福建)人,世称“三严”。明清时期,严姓多居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线。另云南、广东等地亦有为数较少的严姓居民。明代,有山西籍严姓由大槐树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清康熙年间,严姓始有从福建、广东等地渡海入台者,雍正和乾隆年间,入台者数量渐增,多居台北、苗栗、南投等地。今日严姓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目前严姓人口列全国第112位。 郡望: 天水郡 汉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冯翊郡 汉武帝置左冯翊,三国魏改置冯翊郡,治临晋(今陕西大荔一带)。
华阴郡 古代县名。春秋为晋国之地,汉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治所在今陕西华阴东,南朝宋时移治今陕西勉县西北。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今陕西华阴东南。 堂号: 天水堂 天水为严姓望族。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冯翊、华阴。②自立堂号:富春、调山、古秋、钤山、宜雅、四录、尺五、海云等。 字辈: 富春堂严氏派语:老派:性敏必资学,万用由斯觉,正道辅开先,有章其文博。新派:源发嘉兴远,名标锦绣高,贻谋敦德泽,衍庆启贤豪。
河南信阳严氏字派:德法曾祖,克兆嘉祥,承先启后,万事永昌,正大光明,保本施良,忠厚传家,富春久长。
江西寻乌严氏字派:士立嘉光时,登朝永锡之,纯修能志学,奕世作名儒。
江苏润州严氏字辈:家敦忠厚,守道长吉,种德久昌。
南昌艾溪严氏字辈:曰廷抚昌运,四海洽时雍,间永长江水,湛然心迹同,怀仁以辅义,百世仰高风。
湖北荆州严氏字辈:梦首循天一,克开先有章,其文钦奉若,定得久全昌。 名人: 严遂,战国韩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仲子。韩国大臣。韩列侯时,与相国侠累(即韩傀)争权。曾在朝廷直指侠累过失,为累叱斥,愤而拔剑趋前。旋惧诛奔齐,求得聂政代为报仇,刺杀侠累。《战国策·韩策二》、《史记·剌客列传》以严遂为韩哀侯之臣,不确。《韩非子·说林上》:“严遂不善周君,患之,冯沮曰:严遂相,而韩傀贵于君,不如行贼于韩傀,则君必以为严氏也。”说又不同。
严忌(约前188-前105),西汉辞赋家。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讳,改为严。会稽吴(今江苏苏州)人,一说由拳(今浙江嘉兴)人。始与枚乘、邹阳等为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濞阴谋叛乱,谏而不从,遂离吴,客游于梁,颇得梁孝王厚遇。世称严夫子。著有辞赋二十四篇,今仅存《哀时命》,为哀伤屈原之作,载《楚辞章句》。
严助(-前122),西汉辞赋家。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讳,改为严。会稽吴(今江苏苏州)人。严忌子,一说族子。武帝初,郡举贤良对策,擢为中大夫,后任会稽太守,数年无政绩,复归长安,任侍中。常为文作赋。素与淮南王刘安交好,安入京朝觐,与助私交议论。终因刘安谋反事株连被杀。有赋三十五篇,论文四篇,皆佚。
严延年(-前58),西汉官吏。字次卿,东海下邳(江苏邳县)人。宣帝时,为涿郡太守,严酷诛杀豪强东高氏、西高氏等。迁河南太守,又摧杀豪姓大族甚多,被称为“屠伯”。后坐谤朝政,被杀。
严彭祖,西汉今文春秋学“严氏学”的开创者。时东海下邳(今江苏邳县下邳镇东南)人。字公子。任河南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以高第任为左冯翊,迁太子太傅等职。与颜安乐从眭孟受《春秋公羊传》,宣帝(刘询)时立为博士。他认为“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著作已佚。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公羊严氏春秋》和《春秋严氏记》等书。
严君平,西汉隐士。名遵,一作尊,蜀(治今四川成都)人。成帝时,卜筮于成都市,日得百钱,即闭门读《老子》。曾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欲为官,后被当时著名文学家杨雄所敬重。著有《道德真经指归》、《隋书·经籍志》等十三卷,今仅存七卷。
严光,东汉隐士。一名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人。本姓庄,少有高名,曾与汉光武帝一同游学。光武即位,他变姓易名,隐身不仕。强召至洛阳,授谏议大夫,不就,归隐于富春山。宋人范仲淹称:“云天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浮调,东汉末年佛教翻译家。浮调亦作佛调,为现存佛教记载中最早出家的汉人。他曾和安玄合作译经。
严羽,南宋文学批评家。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约生于宋理宗赵昀(1125-1264)宝庆年间。字仪卿、丹丘,号沧浪逋客。与严仁、严参齐名,号称“三严”。他着重对诗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等理论进行探讨,对宋诗之多用典、多议论等提出批评,提倡汉、魏、盛唐诗歌,强调诗中要有“神韵”、“妙语”。对后世王世贞创“神韵说”和袁枚的“性灵说”都有影响。清初冯班曾作《严氏纠缪》,对其理论提出批评。著有《沧浪诗集》、《沧浪诗话》等。
严仁,南宋文学家。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好古博学。杨巨源诛吴曦,安丙杀之。仁尝作《长愤歌》,为时传诵。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世号“邵武三严”。著有《清江欸乃集》,杜月渚为序,已佚。
严参,南宋文学家。字少鲁,邵武(今属福建)人。志则崖岸,外无廉棱。论议之间,微见其际。或劝广交延誉,则掩耳不答,高卧中林,自号三休居士。与同族严羽、严仁齐名,江湖诗友目为“三严”。其词近辛弃疾、刘过一派。
严嵩(1480-1568),明臣、藏书家。字惟中,一字介溪。分宜(今属江西)人。弘治进士,授编修。嘉靖中,任武英殿大学士。专国政20年,官至太子太师。恃宠揽权,凡有陈述时政者,皆斥戳杀。文武官吏如夏言、曾铣、张经、杨继盛等,劾他有十大罪五大奸,皆被诬杀。御史邹应龙、林润相继弹劾其父子,他被革职,家产被没收,不久病死。家藏秘册极多,大多是劫来之物。据《严氏书品册页目》著录,家藏手抄本宋元书籍2613册,后入大内书库。经史子集诸书,计5852部,道佛各经计914部。家被抄后,所藏书籍皆发给各儒学收贮及各寺观共诵。王世贞《朝野异闻录》称:籍没,严嵩家宋版书籍6853部。著有《钤山堂集》35卷。
严世蕃(-565),明臣。号东楼,严嵩子,江西分宜人。由父荫入仕,累官工部左侍郎。时严嵩昏老,朝事一委世蕃。卖官索贿,无所不欲。《明史》称时“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筐篚相望于道”。后为御史邹应龙弹劾,戍边雷州,未至而返,又大造庭园,日纵*乐。后谋反,被杀。籍没家产金三万余两,银两万余两,珍宝古玩数百万。有《寿春堂集》。
严澄(1547-1625),明琴家。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字道彻,号天池。以文荫官至邵武(今属福建)知府。结琴川琴社,以京师沈大韶之长,补“琴川派”之短。其演奏风格清微淡远。因家住虞山,故称“虞山派”。他认为琴曲虽能表达歌词内容,但常突破文字之局限,故其所编《松弦馆琴谱》中所收之琴曲仅有曲调而无歌词。
严绳孙(1623-1702),清初文学家。字荪友、冬荪,号秋水、藕荡渔人,江苏无锡人。康熙间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典试江西,迁右中允告归。《清史稿》载圣祖称姜宸英、朱彝尊和他为“海内三布衣”。曾撰明史《隐逸传》。工文词,善书画,尤精楼阁花鸟。有《秋水集》等。
严鸿逵,清学者。浙江湖州人,字赓臣,吕留良弟子。讲学乡里,与曾静、张熙结交,反对清朝统治。曾拒绝与修《明史》。雍正六年(1728)以曾静案被捕。日记中多讥讽清廷之语。十年定案时已死,被戮尸枭示。其孙充军至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严信厚(1838-1907),清末实业家。字筱舫,浙江慈溪人。早年在上海宝城银楼当职员。曾为李鸿章镇捻军运送饷械。1885年署长芦盐务帮办。以盐务起家,从事商业,积资巨富。1887年起陆续创办和投资的企业有宁波通久源轧花厂、纱厂、面粉厂,上海中英药房,华兴水火保险公司,景德镇江西瓷业公司等,并在各地设钱庄。1900年成立上海商业公议公所,后任该所总理,上海商务总会总理。
严复(1854-1921),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原名宗光,字又陵,1871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派赴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学习,其间广泛接触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1879年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任总办。甲午战争后,深感国势日危,先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抨击封建专制,主张向西方学习。1895-1898年翻译T·H·赫胥黎的《天演论》,对近代思想界影响极大。1897年主办《国闻报》。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戊戌变法后至宣统元年(1909),先后译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名学浅说》、《穆勒名学》等书,是近代中国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第一人。首倡“信、达、雅”翻译标准。1900年参加唐才常所创国会,任副会长。1905年协助创办复旦公学,为第二任校长。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任首任校长。辛亥革命后,严复趋于保守。1915年参加筹安会。提倡尊孔,诋毁五四运动。
严修(1860-1929),教育家。字范孙,天津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94年任贵州学政,将贵阳南书院改为经世学堂,聘贵州名儒雷廷珍为堂长,首开贵州新学风气。1897年上“奏请设经济专科折”,主张在科举中设经济专科,包括算学、律学、格致制造、测绘等。戊戌政变后退居天津,1904年创私立敬业中学堂(后改名南开中学)。同年任直隶学校司督办,综理全省学政,设立天津模范小学和北洋师范、高等法政等学堂。后任学部侍郎。1912年后在天津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著有《严氏教女法》、《严修诗集》、《自订年谱》等。
其他严姓名人有清文字学家严可均,诗人严遂成等。近当代严姓名人有物理学家严济慈,近代博物院事业创建人之一严智怡,水利学家严恺,信息学家严怡民,历史学家严耕望,社会学家严景耀,作家严文井,指挥家严良堃,黄梅戏演员严凤英,国民党官员严家淦等。
因为严姓源于庄姓,所以说他们属于同一个家族。
严姓,源于庄姓,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姓氏之一。史载,东汉时,因避讳明帝刘庄,改姓为严。奉严忌为始祖。魏晋时期,部分严姓恢复庄姓,故有“庄严一家”之说。严姓人口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三省严姓人口占中国汉族严姓人口数量逾半。
严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位。2007年,中国严姓人口总计220多万,居中国93位。2013年,通过对“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的综合分析,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严姓排名94位。
扩展资料:
严姓的迁徙分布
严姓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故一开始就分布广泛。史载,先秦时期,严姓氏族势小力弱,主要集居在西北部。到东汉以后,芈姓严氏的加入,发展很快,在中国江浙地区形成严氏的聚集区。这个时期,严姓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一带。另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亦有严姓足迹。
魏晋时,西部丁零部和巴人的严氏同化为汉人,并在西北的冯翊、天水、华阴形成了三支望族,这是严姓发展的重要时期。
到唐宋时期,严姓已经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地区,北方严姓虽经战乱,发展受到压制但还是有严姓名人凤毛麟角于史册,如唐代太府卿严挺之,出华阴(今陕西华县)。而南方严姓名人此起彼伏,宋时有严仁、严羽、严参,均邵武(今属福建)人,世称“三严”。
-严姓
贵州铜仁景点:严氏宗祠景点介绍
本文2023-11-06 13:32: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