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族谱有几卷?
林姓家谱之全国家谱
全国锦江林氏家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四年(1888)刊本
台湾 美国
注:该族散居福建晋江及台湾等地。
全国林氏宗谱二十一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牧堂刊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作《林氏宗图》。该族散居江西、山东等地。
全国西河郡林氏谱系不分卷
民国七年(1918)写本 一册
美国
注:散居福建莆田、广东新会等地。
全国林氏开族统 图谱一卷
(民国)林光远堂裔孙修
民国十三年(1924)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全国林光远堂族谱不分卷
(民国)林氏光远堂众孙修
民国九年(1920)修民国十九年(1930)贵县
维新印务局铅印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二部) 广西博 日本 美国
注:散居广东番禺、广西贵县等地。
全国林姓宗亲录不分卷
(民国)林清墩编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一册
美国
注:散居福建惠安及台湾等地,本书又名《西河
九龙族谱》。
河北青县林氏族谱四册
(清)林树桐纂
清同治十二年(1873)石印本
河北青县陈嘴乡大院村
辽宁旅顺林氏谱书不分卷
(民国)林尚贤修订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辽宁大连市图
江苏常州迁常林氏家谱二卷
(民国)林文涛主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江苏无锡锡山林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林宗儒修 钱钧等编辑
民国十五年(1926)敦叙堂铅印本 十二册
北图
林姓家谱之浙江家谱
浙江萧山东门林氏宗谱四卷
(清)林荫深 林卓生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友庆堂木活字本
历博 日本 美国
浙江萧山东门林氏宗谱六卷
(清)林凤歧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友庆堂活字本
北图 人民大学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浙江宁波北郭林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林维柽 林克瀚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崇礼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首-9)
浙江宁波镇海青墅林氏宗谱二卷首一卷
(民国)林授经等辑
民国二十三年(1934)活字本 二册
北图
浙江鄞县桃源林氏家乘十一卷
(清)林汝彰 林生春等续录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录钞本 四册,
河北大学(二部)
浙江鄞县新江林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林庆芳 林纯 等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思敬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浙江鄞西林家卤林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项世淮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浙江慈溪林氏宗谱四卷
(民国)林耘堂等修 沈樾等纂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上海图 天一阁 日本
美国
浙江象山林氏宗谱不分卷
(清)林竹汀修 萧善鸣纂辑
清咸丰三年(1853)钞本 一册
浙江图
浙江象山林氏象派宗谱稿不分卷
(民国)林永怀辑 林曾安校订
民国十八年(1929)稿本 二册
浙江图
浙江象山岙底林氏宗谱一卷
(民国)吴显龢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上虞古虞林氏宗谱五卷
(清)林凤瑞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遗德堂活字本 三册
北图
浙江兰溪西河林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范兴宾重纂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下蒋
浙江兰溪吉祥林氏宗谱一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钞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
浙江永康古丽坊林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存卷6、7)
浙江衢县东坑仓林氏宗谱三卷
(民国)林珍器 休昌茂等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衢州市文管(二部)
浙江常山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林维枢续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高铺村
注:谱初修於清道光间。
浙江临海台临林氏宗谱□□卷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写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临海郡城林氏宗谱四卷
(清)林翰等纂
清光绪九年(1883)木活了本
浙江临海县博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一卷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刊本
浙江临海县博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十卷
清嘉庆十八年(181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刊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下)
浙江黄岩沈村林氏宗谱□□卷
(清)林霨生纂
清光绪八年(1882)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黄岩南安林氏支谱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林丙修纂
民国四年(1915)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下、卷末)
民国六年(1917)一志书局石印本
人民大学 浙江图(存卷首、卷上) 美国
浙江青田石钟济南郡林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民国)林杰 周炳烈等续修
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林姓家谱之安徽家谱
安徽怀远林氏宗谱一卷
(清)林士琦等修
清同治九年(1870)刊本 一册
美国
安徽宿松林氏谱牒
(清)林常植等增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一册
福建图
安徽祁门京兆金氏宗谱六卷
(清)金可斤修
清光绪三年(1877)刊本 七册
安徽图
安徽潜山潜阳林氏族谱三十八卷
(清)林氏三系合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十六册
安徽图
林姓家谱之福建家谱
福建林氏开闽分支总谱不分卷
(明)林鸣盛序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本 一册
台湾
福建闽林大宗世谱六卷附材氏入闽世系总图
(明)林炳麟等修
清嘉庆间刻本 一册
福建图
福建闽林宗谱八卷
(清)林光裕 林邦彦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林氏九牧堂刊本
福建师大(缺卷5、7、8)
福建闽林宗谱十六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钳口乡五联村
注:首修於清乾隆四十六年。
福建林氏开族统汇图谱不分卷
(民国)林国鸿 林鹏羽编
民国十三年(1924)刻本
广东中山图
福建林氏世系表不分卷
林心特辑
刊本 一册
美国
福建林氏家谱览料不分卷
刊本 一册
美国
福建福州凤池林氏族谱稿四卷
(民国)林欣荣修
民国十八年(1929)福州林氏稿本 四册
福建图
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四册
福建图
福建福州凤池林氏族谱
(民国)林葆恒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六册
福建图(二部) 福建师大
福建福州陶江林氏宗谱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二十二册
北图 北京大学
注:书口题《尚干林氏族谱》。
福建福州陶江林氏族谱
(民国)林森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二十三册
福建图福建师大(存册3、7、8、12)
福建闽侯濂江林氏家谱五卷
(清)林枝春纂修
清乾隆十一年(1746)清白堂刻本
福建师大(缺卷3)
注:始修於明永乐十三年。
福建闽候侯官云程林氏家乘十二卷
(民国)林懋责总纂
民国二十七年(1938)铅印本
福建师大
注:始修於明成化间。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增基纂
清乾隆十五年(1750)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边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绎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光雅 林进光等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王朝仪 林光钦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道沃林氏家乘一卷
(清)郭鉴泉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道沃林氏家乘一卷
(民国)林敏蕃续修
民国元年(1912)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琯江林氏族谱五卷
民国九年(1920)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注:後人增纂至民国十六年。
福建连江拱川西河林氏族谱一卷
(民国)陈善忍修
民国十四年(1925)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厦门西河林氏宗谱不分卷
(清)林捷云修
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
福建图
民国二十二年(1933)厦门林氏大宗祠刊本
福建师大 台湾
台湾坤纪印刷有限公司重刊本
美国
福建同安林希元家谱不分卷
(清)林道坦续修
清嘉庆间续修本
福建师大
注:林希元始修於明嘉靖二十二年。
福建建宁漳溪林氏族谱□□卷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活字本
江西档(存卷1-4、7、9、10)
福建莆田林氏族谱不分卷
(明)林齐圣撰
明天启七年(1627)重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莆田林氏族谱不分卷
(清)林尧佐纂修
清初秘阁手钞本 三十册
历史所
福建莆田林氏西山本支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林溥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一册
美国
福建莆田前埭林氏九牧大宗族谱二十四卷
首二卷
(清)林钟铸著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 二十四册
历史所 北京密云县档(林东明增纂至民
国间)
注:林尧光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
福建莆田前埭林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林钟铸著 (民国)林伯棠等补编
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补刊清光绪刻本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福建师大
福建莆田林氏九牧大宗族谱不分卷
(清)莆田林氏重修
清钞本 二册
中山大学
福建仙游仙溪林大宗祠族谱不分卷
(民国)林弁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仙游印书局铅印本一册
福建图 福建师大 福建 游县档
注:版心作《仙溪林大宗祠公簿》。
福建泉州清 源林氏李宗谱草创卷之三
传钞泉州林李氏藏本
福建师大
注:版心作《林李年表》。
福建晋江万华林氏族谱
(清)林志坚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写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南安林氏族谱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钞本 一册
台湾
团震妥滇丁财两旺舔进人丁永世子孙长流
目历
(清)林皇清撰
清光绪二年(1876)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安溪福清分派横溪林氏族谱不分卷
(清)林文篆再录
清光绪十五年(1889)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永舂林氏族谱
(清)林教撰
清咸丰二年(1853)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韶安林氏族谱不分卷
(清)林云腾修 林望贤再修
清道光十八年(1838)修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再修 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诏安林硕抱家谱不分卷
(清)林子枝撰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东山西河(林氏〕族谱
(民国)林中乔纂
民国二十年(1930)石印本
福建东山县志办
林姓家谱之江西家谱
江西宜春袁郡学前林氏族谱十六卷首二卷
(清)林杏宴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忠孝堂刊本
江西图(存十二册)
江西万载兴仁林氏支谱□□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林道衍等纂修
清光绪八年(1882)西河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首、卷末)
《中华族谱集成》,由张海瀛、武新立、林万青主编,16开双栏影印精装、外加锦盒函套包装,首批100册,收录李王张刘陈五姓族谱共93种。开篇收录了明代凌迪知的《万姓通谱》。《中华族谱集成》是一部列为国家古籍规划项目的填补空白的大型史籍,由巴蜀书社于1995年限量印制、编号发行。其中收录张姓族谱21种,编为20册。兹将各册所收录的张氏族谱,介绍如下:第一册,收录明嘉靖《张氏统宗世谱》21卷,张宪、张阳辉主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原装10册。该谱以汉留侯张良为一世祖,上溯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张挥,下迄明中叶播迁各地之衍派117支。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江西和南直隶。其中江西44支,南直隶52支。而江西又集中于饶州府,计有43支;南直隶又集中于徽州府,计有40支。这种状况同修谱者的籍贯是分不开的。该谱主修张宪、张阳辉都是徽州府人;同修共有32人,其中徽州府21人,饶州府10人。可见该谱就是以徽州府和饶州府为主编修的。谱谱对117支衍派的渊源作了具体记载,追根溯源,太原尹城为始祖张挥受封之地,明嘉靖年间修谱时,太原仍有庙存焉。该谱还绘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前有序文,称“统谱今以自尹城、自鲁国、自曲沃、自陈留,而再襄国、再吴郡、再金华之迁派,参考《方舆胜览》、《禹贡九州》、《皇明大一统志》诸图书,列于图而志之。譬之江河之行地,脉络贯通。俾观谱者,知某邑古今属某部,某人古今迁某处。因地以著姓,缘族以笃亲,未必不由是图而启其统宗之恩也欤”!该图还在山西部分太原县境绘有“台骀公庙”,即张氏之祖庙。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二册至第六册前部第二册,收录清光绪《旌阳张氏通修宗谱》上中下三卷,上卷又分之一、之二;中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下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张庆彬等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永思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对张氏起源、播迁及衍派,记载甚详。该谱以大卿公为一世祖,取名《旌阳张氏通修宗谱》,旨在联络散居于各地的大卿公之后裔。该谱上卷之一为谱序、凡例、家规、得姓郡望、统宗古今迁居地舆图、嘉会派源流、本源宗支(共121派),上卷之二为本源纪;中卷之一至四为嘉会、塘冲、进坊各房以及各支之世系;下卷之一、之二为列传;下卷之三为墓图、墓志铭、祭田以及通修宗谱跋等。第三、四、五、及第六册的前半部,收录民国《锡山张氏通谱》四十二卷,张轶欧、张鉴等修,民国十二年(1923)锡山宗祠寿康堂铅印本,共七十四册。该谱是北宋哲学家关中学派创立者张载之族谱。张载(1020——1077),字子厚。汉留侯张良之后裔,唐太宗时员外郎闻斯公之十四世孙。张载的先世世居大梁,其祖父名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其父名迪,宋仁宗时任殿中丞、知涪州(今四川涪陵)事,后做官陕西,徙居凤翔眉县(陕西眉县)横渠镇。张载,嘉佑进士,官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后以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午夜取烛以书。在自然科学方面亦有很高造诣,所以能提出一些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命题,从而创立了与洛学并行的关中学派,因世居横渠,人称横渠先生。其子名因,字文益,官员外郎;其孙名京,字正之,官兵部郎中;其三世孙名楷,字楚昭,官乐平令,随宋室南渡,徙居江南,因与主和宰相不合,弃官家居,占籍歙县。至横渠公八世孙德庆公,始由歙县徙居锡山,故该谱以德庆公为锡山张氏之一世祖。该谱卷一为谱序、凡例、家规等;卷二为列传、行状、墓志铭等;卷三为像赞;卷四为诰敕;卷五为皇帝赐诗及皇子皇孙和文属公之诗;卷六为严泰公和文恪公之诗集;卷七至卷八为各支序传、墓志铭、坟茔图等;卷九至卷四十二,为各支世系。该谱以德庆公为始祖,旨在联络由锡山徙居姑苏、徐州、宜兴、荆襄、虞山、昆陵等地之张氏后裔。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六册后部第六册的后半部,收录清光绪《张氏通谱》八卷,清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光绪《张氏通谱》八卷,张而昌修,张铣寿校订,清光绪二年(1876)岭东使署刻本,分装八册。该谱以张栻为一世祖。栻公(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宋高宗时宰相张浚之长子,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裔孙。浚公力主抗金,因收复中原壮志未酬,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乃嘱咐死后葬于潭州宁乡(今属湖南),栻公遵嘱而行,并定居于此,死后亦附葬于此,故曰栻公生于蜀而长于湘,称得上是湖南人。他幼承家学,秉承父志,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年30时以荫补官,协助其父主持抗金北伐之事,历任直秘阁、吏部郎兼起居郎侍讲、秘阁修撰等职,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前后居地方官十余年。每到一地,都能“问民疾苦”,访求“利病”,改革弊政,提倡兴学,多有政绩,受到民众的拥护。淳熙八年(1180),因病过早地离开人世,年仅48岁。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却很大,至今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还有专门祭祀他和朱熹的祠堂。绍兴三十二年(1162),栻公28岁,遵父命至衡山文定公书堂正式拜胡宏为师,攻读理学。因学习勤奋,见解非凡,深受师长器重。胡宏高兴地说:“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学成,在潭州(今长沙)城南建城南书院以传师说。乾道初(1165——1173),他应湖南安抚使刘珙之邀,主讲于岳麓书院。其时胡宏师已谢世,胡宏的门下弟子求学于岳麓书院者络绎不绝。当时就有“道林(寺)三百众,(岳麓)书院一千徒”的时谚。岳麓书院遂成为影响最大的学术中心。就连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亦闻名而从福建不远千里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讨论“未发已发”等心性问题。两人抵足夜谈相与论辩,颇为相得。学术史上称曰:“朱张会讲”。后来朱熹在回顾这次会讲时说:“敬夫所见,造诣卓然,非所可及”。又说:“去冬走湖湘,讲论之益不少”。可见朱熹受张栻的影响之大,且得益不少。张栻死后,其诗文由朱熹编定,名曰《南轩文集》刊行于世。张栻以湘学派大师,名垂青史。该谱卷一为序,计有旧序、纪源、公派语、魏公本传、魏公行略:卷二、卷三为世系;卷四为墓图、祠图、祠田、公牍等;卷五为优免公牍、旌典;卷六为碑文;卷七为列传、节孝、像赞;卷八为艺文、寿文、祠堂总录、跋。该谱以一世祖和二世祖合立为总表,即将浚公长子栻与次子杓并列,称曰大宗合表。杓公,字定叟,历官广西经略、江西安抚使,进端明殿大学士,随宋室南渡,定居钱塘。余姚、杭州、鄞县张氏,多为其后裔。栻公有二子:长曰焯,次曰炳。该谱从三世起,均为焯、炳二公之后裔。焯公居宁乡龙塘,被尊为龙塘开基祖。其后裔有世居龙塘者,亦有居官湖北、江西,入籍当地,若干年后又复迁回湖南者。炳公曾东迁浙江,其后裔又迁回湖南。今湖南宁乡、益阳、安化、新化、湘潭、长沙、沅陵、辰州、泸溪、永顺、龙山、衡阳、邵阳、祁阳、永州等地,均有焯房与炳房之后裔。从三世至十二世,分立房谱。溯其源,共祖其祖;分其支,各亲其亲。此为该谱之一大特色。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张云逵等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原装四册。定阳张氏出自陇西,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张颐由陇西徙居山西汾州府介休县西关。该谱以张颐为一世祖,其子名进禄,字锡爵。又由西关迁居城中,生齿日繁,至清代,为一盛族。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七册第七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张氏宗谱》、民国《清河世系》及《清河张氏支谱》三种。光绪《清河张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张廷辉主修,光绪四年(1878)余庆堂刻本,分装十四册。该谱以成业公为一世祖。张成业,名绍祖,唐朝宰相张柬之的后裔,宪宗朝元和进士,官拜江东提刑,居婺州即金华府,后因唐亡弃官迁居衢州府开化县之音铿,是为音铿张氏始祖。今浙江钱塘武林张氏、处州丽水张氏、衢州西安张氏、婺州金华张氏,大都是唐相柬之公之后裔。该谱即浙江衢州开化县音铿张氏宗谱,只是唐相柬之公后裔中的一支。但在这一支中,因人才辈出,显赫青史,遂为天下望族。该谱取名《清河张氏宗谱》,旨在说明音铿张氏乃是清河张氏始祖岱公之后裔。该谱对张氏起源、衍派播迁,记载甚详。该谱卷之首为新序、目录;卷一为凡例、圣谕、祠规、家训、旧谱序等;卷二为诰敕、谢表、列祖遗像、像赞、里居图等;卷三为历代仕宦录、历代宰相录、忠义录、孝友录、文学录、武备录、贞节录、隐逸录、道术录、古今通派考、历代源流考;卷四至卷十为各派世系图;卷十一为各派堂记、寿序、寿诗、艺文杂著;卷十二为各派坟图、墓志铭、祀产;卷十三为各派支传、行实、名贤录、跋。前引《张氏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以行省为单位记载张氏播迁各地的230个衍派)即出自该谱。据该谱记载,尹城派始祖挥公,封国太原府太原县,此为天下张氏通派之祖。从张氏开宗立姓始祖挥公算起,至成业公,共历118世;至清光绪三年(1877)止,共历161世。民国《清河世系》不分卷,张晋昭修,民国八年(1919)刻本,原装一册。该世系以张润为一世祖。张润,字清源,生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世居吴江。该世系即世居吴江的张润后裔世系。民国《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民国铅印本,原装二册。该谱为吴郡张氏支谱。吴郡张氏本出张嵩第四子张睦。张睦,字选公,后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裔孙张显,齐庐江太守,生绍。张绍,官梁零陵郡太守,其孙名后胤,字嗣宗,国子祭酒,新野康公,以名儒为王者师。五传至张镒,字季权,为唐德宗时宰相。自新野康公后胤,吴郡张氏始扬名天下。自张镒相德宗,吴郡张氏遂与始兴、河东齐名。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八册第八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家乘》、乾隆《清河张氏宗谱》两种。光绪《清河家乘》不分卷,张景云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世美堂刻本,原装四册。该家乘以张宝为一世祖。张宝,字维善,其先世为清河人。自宋南渡,徙居杭州。元末,张宝徙居钱塘南壁里,以孝行举贤良方正。明万历三年(1575),七世祖始修清河家乘。万历四十三年,九世祖重修。入清以后,又五次重修,光绪时刻印。乾隆《清河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张日佐等修,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刻本。该谱尊舟十一公为一世祖。舟十一公名保望,字周臣,号舟十一,官奉议大夫、秀州通判,世居杭州。唐末战乱,徙居浮邑洞壶。保望公、即舟十一,乃是唐高宗时名相张文瓘的七世孙。文瓘子名洽,官魏州刺史;孙名宥,官扬州长史;三世孙,名衮,官虢州刺史;四世孙,名载华,官御史中丞;五世孙,名正则;六世孙,名知实,字冠仁;七世孙,名保望,即被该谱尊为一世祖的舟十一公。舟十一公有子四:长名雄,字君宇,官承奉大夫,迁居休宁杭溪,为杭州张氏始迁祖;次子名伟,字君度,依父居洞壶黄竹洞梅岭;三子名彻,字君胜,又字克明,迁星源甲路,是为甲路(即甲道)张氏之始迁祖;四子名英,字君沮,迁居黄墩,是为黄墩张氏始迁祖。杭旻、洞壶、婺源、黄墩,均为舟十一公子之孙。当然也是名相文瓘公之后裔。由于文瓘公和舟十一公,均出自清河东武城张氏,故该谱名曰《清河张氏宗谱》,意为不忘其所出。该谱上接唐相文瓘公,历经宋元明,下迄清乾隆十七年,历时一千多年。该谱卷首为旧序、谱说、谱诫、姓氏说、张字说、世原、基图、遗像,卷一为世表类,有源流世表、始迁世表,卷二至卷十二为各支世表,卷十三为帝制类(诰、诏)、世训类(家训、家规、家礼)和艺文类,卷十四为懿行类(传、述略、赞)、祝庆类(寿文、诗、词)和哀挽类(祭章、挽诗、挽歌、行述),卷十五为墓图、墓志、墓铭、墓表,卷十六为祀祖类(祀序、会序)和公据类(禁示、给照、议约、合刊族议、刊谱捐银名数、领谱号),最后是“清河张氏宗谱跋文”。整部宗谱体例完备,条理分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于研究江浙和安徽一带的张氏家族史和地方史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九册至第十一册前部第九册、第十册以及第十一册的前半部,收录清乾隆《甲道张氏宗谱》四十二卷续二卷,张图南、张元泮等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该谱以舟十一公之第三子彻公为一世祖。张彻,字君胜,又字克明,号大三,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间,随父徙居歙之黄墩、广明,其后彻公又徙居星源甲道(即甲路),是为甲道张氏始迁祖。彻公有三子十孙二十二玄孙,有五世孙七十六人。五世孙为“延”字辈,所以该谱卷一绘有“张氏七十六延迁派旧图”,这个迁派旧图是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绘制的。从明正统到清乾隆三百多年间,七十六个支派,瓜瓞绵绵,辗转迁徙,丁口和衍派遍及东南各地,成为江南望族。仅进士就多达104个。其中宋代76名,元代7名,明代11名,清代10名。从五世祖延丕公起,开始编修本宗世谱。延丕,字彦直,官宋代户部郎中。其后,十世祖珏公和琮公,二次编修。珏公,官宋代光禄大夫、礼部尚书,琮公官宋代中奉大夫、南阳县开国男。历宋、元、明及清乾隆,多次编修。加以人才辈出,收录广泛,记述翔实,所以该谱规模宏伟,部头号甚大,原装达四十四册之多。该谱第一卷有凡例、修谱新序、七十六延分迁旧图;第二卷是八支源流序、簪缨录等;第三卷至第三十六卷,为世系图表;第三十七卷为文翰录、谱纪、传;第三十八卷为墓志铭、行状等;第三十九卷为续传、像赞、祭文等;第四十卷为寿文、记、杂序;第四十一卷为诗、杂著、书扎等;第四十二卷为墓图、领谱号、谱跋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一册后部第十一册的后半部,收录清道光《京江张氏家乘》十六卷,张九征初修,张永清、张永泓续修,清道光五年(1825)敬思堂刻本,共十二册。该谱以四一公为一世祖。四一公乃清河派岱公后裔,原籍中州,元末由中州徙居丹徒。有子一,名善甫。善甫公生有三子:长曰仲实,次曰仲敬,三曰仲升。仲升公七传至九征,九征公乃清初名臣张玉书之父。该谱乃是张玉书之家乘。玉书(1642——1711),字京江,号素存,顺治丁酉科举人、辛丑科进士,授庶吉士,历官内翰林院秘书院编修、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丙午科浙江正主考、辛未科会试大总裁等。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亲征葛尔丹叛乱,参预帷幄,颇得信任。次年,任《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曾奉命数次监治黄河,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康熙四十九年(1710),受命与陈廷敬主持编修《康熙字典》,次年病故,谥号文贞。该谱由张九征初修。九征(1592——1655),字公选,号湘晓,顺治丁亥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吏部文司主事、文选司郎中、河南提学道佥事等。曾纂修有《京江张氏家乘原稿》,其后由四世孙张永清、张永泓续修定稿,所以该谱完整地搜集了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有关资料,对研究清初的历史,很有价值。该谱卷首为谱序、凡例、目录、修谱子孙名次;卷一至卷三为皇帝任命张九征张玉书父子官职的诰敕以及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谢恩疏等;卷四至卷九为各房世系图表;卷十至卷十二为传略和行述;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载籍、艺文、祠墓仪制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二册至第十四册第十二册,收录清宣统《韦庄张氏宗谱》十八卷首二卷,张坤照主修,宣统三年(1911)承德堂刻本,原装二十四册。该谱以张孝先为始迁祖。张孝先,字怀祖。仕元,时值江淮多警,乃卜居常州韦庄。张孝先有二子:长明之,元至正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历任浙江提举,赠奉直大夫;次新之,迁居上张,即老二房世系。明正德五年(1400),张孝先五世孙张仲玉,首次修谱,明崇祯时续修。入清后,又先后七次续修。所以该谱亦称《韦庄张氏九修宗谱》。该谱保存了许多元代资料。第十三册和第十四册的前半部分,收录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第十四册后半部分,收录清光绪《姚江历山张氏宗谱》八卷十二集,张谦、张震祥等修,光绪十年(1884)敦伦堂刻本,分装十二册。该谱系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后裔。九皋公十二传至浚公。张浚(1097——1164),字德远,宋汉州绵竹人。北宋政和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传檄勤王有功,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议经营川陕,以保东南,遂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五年(1135),拜为宰相,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军马大举北伐,自任总督兵马大元帅。绍兴七年,因郦琼兵叛,引咎辞职。秦桧执政,被排斥在外近20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完颜亮南下攻宋,重新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国公。孝宗隆兴元年(1163),再次拜相,督师抗金。次年,为主和派排挤,被罢相。居家期间,搜集整理修谱资料,理出了其先世世系。因抗金复国大志未酬,无颜见祖宗于地下,遂遗命死后葬湖南宁乡。赠太师,谥号忠献。著有《中兴备览》。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兵部尚书张宏,在浚公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纂修成族谱,并奏请理宗皇帝,赐玉玺印于该谱之首,此即该谱首页玉玺之由来。浚公五世孙,宋谏议大夫元瑜公,官工部尚书,晚年致仕,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八卢城庙后桥为第一支;历山三墙为第二支,西堑为第三支,逊马桥为第四支,化龙堰东堑为第五支。该五支都分别编修有房谱。清光绪十年(1884),张谦、张震祥等在各房房谱的基础上,修成宗谱取名为《姚江历山张氏宗谱》。该谱第一集为凡例、祠规、目录、各房藏谱目录、总序、各房谱序、世系总图、历代诰敕、像赞、祭田等,第二集为历代先祖传,第三集为魏国忠献公行状,第四集为艺文志,第五至第十五集为各房世系并附补遗及卷外,第十二集为家乘一览记、备考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之前部,收录民国《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振鹭等修,民国五年(1916)树德堂铅印本,分装二十八册。该谱乃是《姚江历山张氏宗谱》的一个支谱,是宋谏议大夫、工部尚书元瑜公后裔中的第二支。元瑜公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历山三墙门为第二支。历山始迁祖斌二公,乃三墙门始迁祖斌六公之兄。斌二公,仕元授山东济南府正提举,入赘历山邹副使家,定居历山。斌六公授广东广州府副提举,不忍与兄斌二公远离,遂定居芦城之西。在两家相距适中之地,建一桥,曰树德桥,俗呼张家桥,此即三墙门取名树德堂之由来。元明以来,人丁兴旺,支派繁多,遂购地建祠,名曰三墙门张氏树德堂祠。本堂神主自元瑜公为一世祖至其后裔分为五房,奉祀中堂。春祭定为二月四日,冬祭定为冬至前后十日。该谱卷一为谱序、祠图、树德堂楹联、祠堂记、墓图、诰敕、像赞、跋等,卷二为史传,卷三为宗献公行状,卷四宗贤列传,卷五为艺文志,卷六为杂记,卷七至卷二十七为世系图,卷二十八为补遗。该谱收罗宏富,记载翔实,保存了很多珍贵资料。>第十六册之后部,收录民国《鹤颈漕张氏宗谱》十六卷,张道生等修,民国五年(1916)追远堂铅印本,原装十二册。该谱以张荣为始迁祖。张荣,宋武功大夫,高宗绍兴间,因抗金有奇功,做官泰州。晚年致仕隐居于四明之鄞县,居县南鹤颈漕。四传而人丁兴旺,遂析为四宅:板桥、楼下、樟江、普塘。其后各宅又析为若干支,明末达六百余支。清乾隆时,裔孙张汉州,搜集资料,编修四宅谱稿。咸丰时,合族议定编修族谱,光绪时修成《壬辰新修宗谱》。民国初,张道生等重修,取名《鹤颈漕张氏宗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七册至第十八册第十七册,收录清光绪《张氏六修族谱》二十一卷,张秉铨、张谷南等修,光绪二十三(1897)冠英堂刻本,分装二十一册。该谱以栻公的八世孙仁秀公为一世祖。仁秀公(1346——1408),字廷光,官朝议大夫,有二子:长曰敏,次曰时杰。敏公(1973——1448)有三子:长曰纲、次曰维、三曰纬。该谱乃是维公后裔之谱。维公(1396——?),字均荣,有四子:长曰琦、次曰珂、三曰圭、四曰呈。该谱卷一为发源系图,发源系图以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为一世祖,十二传至浚公,浚公九传至仁秀公。该谱为仁秀公次孙维公之世系;卷二至卷十二,为维裔圭房世系;卷十三至卷十四,为维裔珂房世系;卷十五为维裔琦房世系;卷十六为维裔呈房世系。卷十七为像图、祠图、墓图;卷十八祠墓祭田碑记;卷十九为祠礼仪注服制图、优免荫恤节孝案稿;卷二十为列传、行略、家传;卷二十一为宗范、祠规、艺文、跋。第十八册,收录清同治《张氏宗谱》和民国《续修张氏族谱》两种。同治《张氏宗谱》十八卷。该谱以张德一为始迁祖。宋元鼎革之际,张德一携弟国四,由江西饶州徙居楚黄州黄陂县南乡盘龙城,其后,张国四又徙居陂北朱家坡。清雍正年间,其裔孙张元泰等始修宗谱。同治年间,张祥麟等又编修支谱。刻版时,将雍正宗谱与同治支谱合而为一。遂成《张氏宗谱》十八卷,亦称同治《张氏宗谱》。民国《续修张氏族谱》六册,张家骐等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该谱是唐初名将张士贵后裔之族谱。清康熙十七年(1678),张藐山首修世居盂县之张士贵后裔族谱。这次修谱以元代的张秀为始迁祖,对其五世三大股、七世二十八小股,均以序登录,纪事分明。但对张秀的先世,则记载甚略,故称《张氏近系族谱》。其后,张义生又据旧谱、墓碑以及采集资料,理出了张秀的先世谱系。张秀,乃是隋末唐初张士贵之后裔。隋末,张士贵从唐高祖李渊起兵,屡立战功,进封虢国公。太宗时,再立新功,迁左领军大将军,谢世后陪葬昭陵。其后,子孙袭爵,累世从戎。至宋明时期,子孙多以文才扬名,为盂县巨族。张秀之前的先世谱系,称为《张氏远系族谱》。乾隆五十七年(1794),张宗泗将《近系族谱》和《远系族谱》合而为一,并增补唐宋以来列祖列宗名人传略四十五篇,光绪元年(1875)刻印成册。民国初,张家骐等,以乾隆刻本为底本进行续修并付印,此即《续修张氏族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九册至第二十册第十九册,收录民国《中湘十亩丘张氏五修支谱》二十四卷末一卷,张万遂等修,民国二年(1913)大忍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明为一世祖。张明,字导文,生于明正统五年(1440),世居临淮。张明由临淮徙居湖广长沙张公岭。张明生有八子,其第七子名张教,又由张公岭徙居中湘十亩丘,是为十亩丘张氏支祖。张教五传至张子秀,张子秀于明清鼎革之际,徙居湘潭。该谱主要是张子秀后裔的族谱。第二十册,收录民国《花桥张氏四修族谱》二十卷,张效良等修,民国十七年(1928)孝友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汉诚为始迁祖。张汉诚,字梦麟,原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元至正末年,徙居湘乡花桥。汉诚生有四子:嗣湖、嗣江、嗣源、嗣洪。后来,嗣江和嗣源之裔孙,遍及湘乡、湘潭、巴陵、永宁以及湖北、四川、陕西等地,丁口兴旺,人才辈出。有以武功报国者,有以文才蜚声者,有以勤俭起家成为当地豪富者。该谱所载主要是嗣江和嗣源两房世系及业绩,实为此两房谱。%D%A
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字子丽,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阴丽华 。建武十九年(43年),册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年),正式即位。刘庄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府。将佛教引进中国。刘庄及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永平十八年(75年)八月六日,刘庄驾崩于洛阳东宫前殿,时年四十八岁,在位十八年。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薄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
刘庄出生于公元28年,是刘秀的第四子,母亲为阴丽华,从小就非常聪慧,十岁就通晓《春秋》。东汉初年,刘秀命人清查田亩(即度田),陈留地区官员员回禀时,刘秀发现官员牍上写着“河南、南阳不可问”,刘秀问是什么意思,官员推辞是捡来的。
在旁12岁的刘庄就插话说,河南、南阳是刘秀的老家,所以这两个地方田亩和宅第肯定逾制但又不能认真核查,这个提示就是上级官员教办事之人核查土地的方法,证实之后果然如刘庄所言。公元前43年,单臣、傅镇等造反,占据原武城,城内粮草重组,众大臣都建议要强攻,只有刘庄建议放开口子让叛军突围,叛军突围后没有多久就分散、瓦解,很快就被平定了。刘秀本来就很喜爱刘庄,在他11岁的时候封为东海公,13岁封东海王,15岁的时候,废除了郭圣通的长子刘彊的太子之位,改立刘庄为太子。公元57年,刘秀去世,29岁的刘庄即位皇帝。
外戚参政、专政是自西汉建立以来的传统,刘庄深知其害,他下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一旦犯法必严加惩处。公元60年,刘庄遵从刘秀之意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但是并未将岳父马援录入在内,他在位,皇后的三位兄弟马廖,马光,马防都位不过九卿。大臣阎章才学出众,工作突出,但因妹妹是后宫嫔妃,刘庄为不破坏外戚不封侯参政的规矩,硬是不提拔阎章。窦融是东汉开国的功臣,很的刘秀的重视,经常加以赏赐,他的侄子窦林“欺君罔上、贪赃枉法”之罪被刘庄处死,之后刘庄以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将窦融罢官。
刘庄虽然极力打击外戚功臣势力,但也并非一味压制。他的姐姐替儿子求官被刘庄拒绝,但是赏赐给外甥一千万钱。同时,刘庄又委任开国元勋邓禹为太傅,同母弟东平王刘苍为骠骑将军,光武朝太尉赵憙保留原职,对待生母阴丽华、郭圣通及其家族也非常尊重,恩威并施之下,刘庄获得了各方的支持。
刘庄对待朝臣的严苛也是非常有名的,在两汉之间极其少见。据说一次一个内朝小吏误记了西域属国的供品,亲自查帐发现失误的刘庄派人把犯错的尚书郎招来,并亲自手持木杖责打惩罚,直到尚书台长官说情,请求皇帝惩罚自己管教失职之罪,刘庄才平息愤怒。刘庄对臣下的严苛,有效树立了威信,保证了吏治清明,行政效率大幅提升。他派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王景和王吴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筑堤后的黄河直至东汉末也未决口,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后世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
刘庄统治年间,国力较东汉初年强盛甚多,改变了刘秀时期对匈奴防御为主的政策,派大军进攻匈奴,大获全胜,并重建了西域都护,使西域重归东汉版图。
刘庄当了18年的皇帝,在位期间继续奉行刘秀为巩固东汉统治而推行的各项政策。刘庄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严格限制外戚权力,对待臣下要求极严,他本人也非常勤政,史载其“乙更尽乃寐,先五更起,率常如此”。刘庄御臣严苛,但对百姓很是善待,在位期间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令官吏劝督农桑,治理病虫害;并以公田赐与或赋与贫民。
此外,刘庄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治理黄河,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刘秀末年,全国在人口约2100万,刘庄统治后期就激增至3400多万,刘庄和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期间,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佛教在西汉末年就已经传入中国,一次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人投放白光在宫殿中央,然后向西方飞去,后来刘庄就派人去天竺取经,并在洛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
公元75年,刘庄去世,传位给刘炟,即汉章帝。
武城西刘庄今年没有拆迁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官方消息,武城西刘庄在2023年并没有拆迁计划。
查询是否拆迁可以去自然资源部官网搜索对应的地区,如果在对应的地区出现了拆迁计划就说明将会拆迁。
汉明帝(28年十一月二十七—75年八月初一)刘庄,字子丽,庙号显宗,东汉第二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初名刘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年)即皇帝位。
永平十八年(75年)八月壬子(初六)日(9月5日),死于洛阳东宫前殿。在位十九年,死时四十八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 明帝之世,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因此,史书记载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明帝以及随后的章帝在位期间,史称“明章之治”。
刘阳在当皇子和太子时就已经表现出了过人的资质,在10岁时就通晓了《春秋》。光武帝统一中国后,发现垦田亩数和人口不对,于是开始重新清查田亩,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各个州郡的官员进京汇报工作,光武看到陈留吏的牍上写有,“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于是他就问陈留吏这是什么。陈留吏说不知道什么意思,他是在洛阳的长寿街上得到的。这时,帐幄后面只有12岁的东海王刘阳插话说,这是郡里的官吏教他(陈留吏)怎么核查土地。光武又问,那为什么河南南阳不能问呢?刘阳又说,河南是帝乡,南阳是帝城,这两个地方田亩和宅第肯定逾制所以不能认真核查。光武于是让虎贲将诘问陈留吏,陈留吏所言果然和刘阳一样。光武也不得不对自己这个只有12岁的儿子另眼相看。
建武19年,妖人单臣、傅镇等造反,占据原武城,劫持了该城的官吏。光武派臧宫率兵围剿。由于单臣、傅镇他们粮草充足,所以臧宫虽然把他们困在城里,又死伤了很多士兵,但就是攻不破城池。光武招集大臣们研究对策,大家多提议悬赏以攻城。只有东海王刘阳主张不要围城太紧、太急,让贼人可以突围,这样一个亭长就能对付了他们。结果真如刘阳所料,叛贼分散突围后都被平定、消灭。
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明帝热心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比如,明帝根据光武生前的意思,画28将于云台,但对自己的岳父马援却不予收入,这就给大臣们一个信号,就是自己要限制和约束外戚。而且,他在位时,他的舅舅们都位不过九卿。馆陶长公主想替他儿子求个郎官做,汉明帝宁可送给外甥一千万钱,也不答应。大臣阎章才学出众,工作突出,但因两个妹妹是后宫嫔妃,汉明帝为不破坏外戚不封侯参政的规矩,硬是不提拔阎章。
但同时,明帝又委任开国元勋高密侯邓禹为太傅,同母弟东平王刘苍为骠骑将军,光武朝太尉赵熹保留原职,使宗室、功臣、官僚集团都有了自己的政治代表。同时对生母阴太后、异母郭太后都非常尊重、平等对待,赢得了外戚和臣下的好评。
汉显宗明皇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
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汉明帝对下面的官员非常严厉,因为父亲光武帝施政时对大臣比较宽松,是由于他的威望高,而明帝是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威信的,靠他的威望驾驭自己父亲那些老臣,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他对于官员是很苛刻的,这在两汉诸帝中是不多见的。
内朝小吏误记了西域属国贡献的供品,亲自查帐发现失误的刘庄派人把犯错的尚书郎招来,并亲自手持木杖责打惩罚。直到尚书台长官闻讯来说情,请求皇帝惩罚自己管教失职之罪,刘庄才平息愤怒。虽然刘庄对臣下的态度过于严厉、督责过度苛刻,却有效地保证了纲纪整肃、吏治谨严,行政效率提高、中央光武重建汉朝后,因为国力的不足,一改武帝时对匈奴的战略攻势,转为防御。后来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主动要求内附,光武册封南匈奴,而且还和他们和亲。北匈奴看到东汉和南匈奴和亲,也要求和亲。光武于是和公卿们商量,一时难以决定。这时已是太子的刘庄说,北匈奴因为南匈奴内附、和亲所以害怕我们,如果我们不攻击北匈奴,又和他们和亲。北匈奴不怕我们,南匈奴也会对我们有二心的。光武于是决定不和北匈奴和亲。
光武帝去世后,刘庄即皇帝位,开始了他的一系列治国方略。明帝在位期间,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边少数族侵扰的威胁,使汉族和少数族的友好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明帝允北匈奴互市之请,但并未消弥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动摇了早已归附的南匈奴。只得改变光武时期息兵养民的策略,重新对匈奴开战。十六年,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卢地。其后,窦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自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至此,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65年后又恢复了正常交往。次年,又复置西域都护。班超以三十六人征服鄯善、于寘诸国、耿恭守疏勒城力拒匈奴等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有一次,明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高大的金人,头顶上放射白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明帝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梦醒后,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会时,他向群臣详述梦中所见,大多数人都不知其由。后来他有个博学的大臣说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并于洛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地方政绩明显。
光武帝时,对同姓宗室王限制比较严格。自己的10个儿子虽然都封王,但不让他们就国,都集中到洛阳。而且封地都很小,较之西汉的同姓王差得很多。而且在郡国内,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光武死后,明帝即位,诸王才开始到自己的封地去。明帝的同母弟刘荆是光武诸位皇子中比较有才能的一个,他给废太子刘疆写信,说他无罪被废,应该从自己的封地东海起兵,象汉高祖那样取天下、即皇位。刘疆接到书信后吓坏了,马上把信交给明帝。明帝没有追究此事。后来羌人和东汉作战,刘荆又四处活动。明帝又让他去封地。去了封地,他问相士,我长得象先帝,先帝30岁当皇帝,我今年也30,可以起兵吗?吓得相士赶快告诉郡国的官员,刘荆害怕,自己把自己投进监狱。明帝又没有追究。后来刘荆又使巫祭祀祝诅,被郡国的官吏报告,惶恐之下自杀。
光武帝与许美人所生的楚王刘英,在明帝当太子时就和明帝关系不错。刘英结交宾客,又在封国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为符瑞,积极准备造反。被一个叫燕广的人告发,有司奏情要求诛杀他,明帝不忍,只是把他罢免流放。后来刘英自杀。明帝发现刘英结交士人官吏的名录,为此兴了大狱,株连了很多人。
郭皇后生的两个儿子刘康和刘延也在封国结交宾客,图谋不轨,但因为不象刘荆、刘英那么严重,所以只是被削减封地。
这些宗室王无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掌握封地的兵权,所以不可能象前汉七国之乱那样成气候。另外,封地的国相和官吏都是受皇帝委托监督他们的。其实每个朝代的前几代皇位继承人之间,竞争都很激烈,到了后期就不明显了。
光武中兴后鉴于王莽篡位,所以对外戚还是有所限制,但同时他又利用外戚来防范宗室。在大司马吴汉死后,光武想让自己的小舅子阴兴接任大司马,因为大臣的反对才做罢,但死后仍然让自己的女婿梁松辅政。
明帝即位后,一改光武为政时的柔道,而大刀阔斧地代之以刚猛。明帝根据光武生前的意思,画28将于云台,但对自己的岳父马援却不予收入,这就给大臣们一个信号,就是自己要限制和约束外戚。而且,他在位时,他的三个大舅子、小舅子马廖,马光,马防都位不过九卿。
随后他就开始处理外戚和豪强们,32功臣之一、纳河西五郡给光武帝的窦融,为人不错但不善于约束自己的家人和子弟,结果子孙多不法。窦融从兄子窦林坐欺罔及臧罪,下狱死。窦融的长子也是光武的附马窦穆因为封地离六安国比较近,就想占据六安,于是假传阴太后的旨意,让六安侯刘盱休妻而娶自己的女儿。后来此事被明帝知道,窦穆被免官,窦氏人中,除了窦融留京,全被迁回故郡。窦融也被明帝斥责,吓得窦融也辞职回家养病。窦穆等后来被赦免,允许回京城居住,但明帝派人严格监视他们。窦穆心怀不满,口出怨言又贿赂官吏,结果他和两个儿子窦宣、窦勋都死在狱中。多说一点的就是,窦勋的儿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外戚窦宪。
太后阴丽华的弟弟阴就的儿子附马阴丰,杀了公主,虽然阴太后还在,但明帝也不徇私情,将阴丰杀死,阴就夫妇也自杀。
明帝又杀了河西功臣梁统的儿子,同时也是自己姐夫的梁松,原因后汉书上说的是,松坐怨望、县飞书诽谤。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梁松就是当年构陷明帝岳父马援的主凶,另外他还是光武遗命辅政的大臣。
东汉12帝,只有明帝朝对外戚和功臣的限制打击最严苛,向使东汉全是象明帝这样的皇帝,又岂有戚宦弄权。
光武帝刘秀在建武12年统一全国后,致力于内部建设。对匈奴转为战略防御,对西域各国要求重设都护和遣送质子入朝的要求予以拒绝。这在当时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
经过光武20年和明帝10余年的休养生息,东汉的国力大为恢复。在明帝15年,刘庄去世的前3年,明帝决定重新对匈奴采取强硬措施。派耿秉(东汉名将耿弇的侄子)、窦固(东汉功臣窦融的侄子)率大军进攻北匈奴。耿,窦各率一路,窦军一直打到天山,耿军攻到三木楼山。大获全胜。两年后,耿,窦又率兵出西域,进攻车师国。车师国后王和前王相继投降。在击败北匈奴后,派班超出使西域,这个班超后人多认为他是一个名将,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个外交家。他带着36个人纵横于西域,著名的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在鄯善国带着36人袭击北匈奴使团,全歼了北匈奴的使团。其实类似班超的这种强硬使者,在武帝时比比皆是,只不过都未留下名姓而已。班超在西域活动的结果是都护重建,班超动辄带着西域的多国部队,打击那些不肯听命的国家。明帝时对北匈奴和西域的策略,也为章帝、汉和帝时彻底消灭北匈奴,控制住西域打下了基础。
汉明帝是刘秀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温柔娴雅的阴皇后, 刘庄从小就有着过人的聪资,尊重师长,有着良好的基础。在当上皇帝之后遵守光武制度,与之后的章帝兴起了一段“明章之治”。下面就是性格刚毅严谨的汉明帝刘庄的资料。
刘庄(28年-75年),即汉明帝,性格刚毅严酷。父刘秀,母阴丽华。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永平十六年,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
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十一月二十七—75年八月初六),字子丽,庙号汉显宗,东汉第二任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初名刘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公元57年)继皇帝位。
刘庄在当皇子和太子时就已经表现出了过人的资质,在10岁时就通晓了《春秋》。时之乐人以歌诗四首,以赞太子之德:其一曰《日重光》,其二曰《月重轮》,其三曰《星重耀》,其四曰《海重润》。光武帝统一中国后,发现垦田亩数和人口不对,于是开始重新清查田亩,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各个州郡的官员进京汇报工作,光武看到陈留吏的牍上写有,“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于是他就问陈留吏这是什么。陈留吏说不知道什么意思,他是在洛阳的长寿街上得到的。这时,帐幄后面只有12岁的东海王刘阳插话说,这是郡里的官吏教他(陈留吏)怎么核查土地。光武又问,那为什么河南南阳不能问呢?刘阳又说,河南是帝城,南阳是帝乡,这两个地方田亩和宅第肯定逾制所以不能认真核查。光武于是让虎贲将诘问陈留吏,陈留吏所言果然和刘阳一样。光武也不得不对自己这个只有12岁的儿子另眼相看。
建武19年,妖人单臣、傅镇等造反,占据原武城,劫持了该城的官吏。光武派臧宫率兵围剿。由于单臣、傅镇他们粮草充足,所以臧宫虽然把他们困在城里,又死伤了很多士兵,但就是攻不破城池。光武招集大臣们研究对策,大家多提议悬赏以攻城。只有东海王刘阳主张不要围城太紧、太急,让贼人可以突围,这样一个亭长就能对付了他们。结果真如刘阳所料,叛贼分散突围后都被平定、消灭。
汉显宗明皇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
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明帝在位时,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所以,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明帝和章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初六(阳历9月5日),死于洛阳东宫前殿。在位十九年,死时四十八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
汉明帝刘庄脾气非常的火爆,这一点都不像他的父母光武帝和阴丽华,但刘庄确实是一个非常勤劳的皇帝,早起晚归,对待官吏十分严谨,对待百姓和睦,把汉室皇朝治理的井井有条。
林氏族谱有几卷?
本文2023-11-06 13:11: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