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家谱的介绍
据卢氏家谱记载,卢姓是我国的百家姓氏之一,排名第42名,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47%。卢姓的起源有六:①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②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卢氏家谱》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③出自他姓赐卢氏。④出自他姓改卢姓。⑤出自少数民族姓氏。⑥出自国名。
需要你提供 你家族的祖籍 发源地 或者祖先的名讳 迁徙才好查询 我这里能够查询的就有
东广 顺德卢氏族谱 清光绪年
东广 顺德 卢氏族谱 : 1911年
广东 新会潮连芦鞭卢氏族谱 26卷1947年
广东 新会 范阳卢氏族谱 1928年
广西 藤县 范阳郡卢氏族谱 1996年
海南 文昌 卢氏族谱 :1998年
海南卢氏族谱 34卷 , 1989年
湖北 黄冈 卢氏宗谱 12卷 1600年
湖北 麻城 卢氏宗谱 11卷 1880年
湖北 麻城 卢氏宗谱 14卷 1931年
湖南 安化 卢氏五修族谱 17卷 1932年
湖南 醴陵 卢氏支谱 4卷 1940年
湖南 醴陵 卢氏支谱 11卷, 附卷1 1898年
湖南 浏阳 甘塘卢氏族谱 12卷 1908年
湖南 浏阳 卢氏支谱 4卷 1940年
湖南 浏阳 卢氏族谱 18卷 1854年
湖南 宁乡 宁乡卢氏六修族谱 9卷 1924年
湖南 宁乡 宁乡卢氏重修族谱 9卷 1891年
湖南 宁乡 卢氏族谱 8卷 1820年
湖南 汝城 汝城卢氏族谱 4卷1948年
湖南 湘潭 卢氏族谱 18卷 1940年
湖南 湘乡 卢氏族谱 18卷 1854年
湖南 益阳卢氏族谱 14卷1947年
湖北 黄冈 卢氏宗谱 12卷 1600年
湖北 黄冈 卢氏宗谱 12卷 2001年
湖北 麻城 卢氏宗谱 11卷 1880年
湖北 麻城 卢氏宗谱 14卷 1931年
江蘇 宝应 宝应卢氏家谱 8卷 1915年
江蘇 武进 卢氏宗谱 14卷 1892年
江蘇 镇江 润州开沙卢氏六修宗谱 12卷 1921年
江西 江西卢氏通谱 : 3册, 1932年
江西 南康 塘江卢氏族谱 6卷 1900年
江西 宁都 宁都南云卢氏民籍十修族谱 不分卷 2册, 1995年
江西 万载 墨溪卢氏族谱 : 7册, 1819年
山西 偏关 卢氏家谱 : 1册 1991年
浙江 缙云 白竹卢氏宗谱 上下卷 1999年
浙江 缙云 白陇卢氏族志 : 3册 1999年
浙江 缙云 卢氏家乘 28卷 1940年
浙江 桐乡 青镇卢氏宗谱 9卷 1935年
浙江 鄞县 甬上卢氏敬睦堂宗谱 4卷 1903年
浙江 鄞县 甬上卢氏敬睦堂宗谱 8卷 1947年
浙江 义乌 雪溪卢氏宗谱 4卷 1894年
浙江 永嘉 溪南卢氏宗谱 8册 1985年
浙江 永康 古山志 : 2册, 1997年
浙江 永康 卢後山卢氏宗谱 卷1 1917年
浙江 馀姚 馀姚梅川卢氏宗谱 2卷 1893年
浙江 诸暨 暨阳梓越岭卢氏宗谱 4卷 1867年
我这里存的就有以上这些 不知道你要查哪一部?
卢正乾、卢正仁两兄弟是清乾隆年间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进入四川!由经宜宾到乐山市马边县大院子油榨坪定居落户的!上辈曾与家乡的人有书信往来!我们的老家谱在光绪二十八年被洪水冲走!后由我爷卢明福重新制定共二十字:正有登三熙、明德继五伦、荣昌光世第、同益启家声。不知前面的字辈与湖北麻城孝感乡的字辈是否相符!望知道的麻烦回复一下!
姓氏来源:
卢,商音。范阳郡。系出姜(子牙)姓。齐文公之子子高之孙,食采于卢,因氏焉。
注:范阳郡,即现河北省定兴县,三国魏黄初七年(226年)改涿郡置,治所在涿 县,(今河北省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为郡。隋开皇初废。另外,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幽州为范阳郡,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乾元年(758年)复改为幽州。同一郡望姓氏为邹、卢、祖、燕、简、鄢。
系出姜姓者又有许、吕、章、齐、纪、强、邱、高、丁、崔、封、钭、厉、戎、赖、逄、申、郦、尚、柴、充、连、文、聂、查、淳于、申屠。
姜:商音。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系出神农氏。神农氏生于姜水,因姓姜氏。黄帝时,神农氏子孙,世主太岳之祀。周武王封吕望于齐,以主太岳,复赐姓姜氏。
以下是一个伟大的姓的介绍----卢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春秋初期,齐太公之后,即齐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孙傒任齐国正卿,因迎立齐桓公公子小白有功,被赐以祖名为氏,因此名为高傒,并将高傒封在了卢,其后裔有以卢为氏。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北宋初,后周忠臣卢琰,为保柴荣血脉,将其子柴熙诲收在膝下,取名为卢璇。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二、迁徙分布卢氏的发源地有多处,而以地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地。秦时,齐国的卢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齐,卢氏便散居燕秦之间,其后卢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带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阳最为旺盛。至汉时,又有卢绾,原从山东迁入江苏丰县,其后裔世居涿郡。同时,有卢氏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此外,战国后期,卢蒲氏改为单姓卢氏后,繁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带,以后属涿郡。至三国魏时,涿郡改为范阳郡,卢氏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卢氏"。之后,范阳卢氏历代显赫,一举成为"四海大姓"之一,世称"崔卢王谢",其社会地位高于皇族。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卢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又有一支卢氏迁居东北,后成为辽西卢氏大族。唐代,卢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称,南迁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卢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卢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历代卢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为突出。可见,历史上卢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儿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卢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 2、郡望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河间郡: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四、历史名人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 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 挚: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卢"、"姚卢"。 卢贤拔:曾被太平天国封为丞相、镇国侯。太平天国早期文献、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创;历任北洋军师长。 唐代有卢氏宰相8人:卢冏、卢承庆、卢翰、卢迈、卢慎、卢杞
祖 籍:直棣顺天府(现北京市)密云县牛鲁山人,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前后),由始祖卢德春迁于山东武定府商河县城东五里许卢家河沟。
自十八至三十三世因袭排字为:
基修本立 永培克绍 家传世延 福兴庆昭
前十七世(直系)字名为:(括号内为大约生活的年代)
德春(成化)——中(弘治、正德)——玉璧(嘉靖)——失讳(万历)——失讳(明末)——失讳(清初)(迁居安家)——七世(天聪、崇德)——失讳(顺治)——失讳(康熙)——天朋(康熙)——成(雍正)——克俭(乾隆)(再迁安家)——纬(嘉庆)——光鳌(嘉庆、道光)——埙(道光)——峻峰(咸丰、同治)——仁堂(光绪)——
自十八世起:
壤基: 诰修: 本福(7)
谚修: 本平(1)
本祥(3)
本玉(5)
堂修: 本和(2)
本瑞(4)
本勤(8)
本才(9)
庭修: 本胜(6)
垅基: 恪修: 本海(12)
本士(13)
立昭(4)
本武(14)
永修:
和修: 本德(10)
本江(11)
立强(5)
本明(15)
立勇(1)
本亮(16)
立才(2)
立胜(3)
二世次支“庸”迁居山东禹城黎吉寨。
十世“彦梓”(六世大公后,其自身为十世)迁居东关,因袭“吕”姓。
六世共有四公:
大公后代:(其它略,彦梓一支如下)
彦梓、失讳、国、(单字)、仁、(单字)、山、明、基、修、------
二公后代:(因袭排字)
长支:(十世起)志、国、大、守、(单字)、毓、秀、明、基、修、------
二支:(十世起)天、(单字)、克、(单字)、光、(单字)、峰(或扬)、堂、基、修、-----
三支:(十世起)志、国、大、守、(单字)、毓、秀、明、基、修、------
四支:(十世起)失讳、国、(单字)、守、(单字)、毓、秀、明、基、修、------
五支:(十世起)失讳、望、哲、守、思、(单字)、学、明、基、修、------
三公后代:(因袭排字)(九世起)
可、(单字)、国、(单字)、守、
洪、(单字)、守、
子、(单字)、守、(单字)、毓、学、景、基修--
四公后代:(因袭排字)(十世起)
失讳、国、(单字)、守、(单字)、文、学、明、基、修-----
东关大公后:(略)
安 家: (即本支)(略)
时 家 庄:(十世起)失讳、国、(单字)、志、(单字)、清或占、学、景、基
修、------
沙河西卢家:(九世起)泽焕、承、(单字)、
文、建、子、志、(单字)、方、(单字)、凤、殿、修、
祖、基、修、
姜 家 庄:(十一世起)良、天、志、海、亭、扬或山、(单字)、基、修、-----
朱 家 洼:大公后(十三世起)秉、子或文、丁、邦、济、廷、基、修、------
二公后(十三世起)代光、宗、志、(单字)、景、基、修、
文、振、
郭 家 庵:(十三世起)志、(单字)、毓、学、景、基、修、------
本谱历经五百余年,传代近三十世,至十八世始统一排字,于道光十九年(1840)、道光二十五年(1846)、同治五年(1867)、光绪十二年(1887)分别重修,十三世孙守元于嘉庆十五年作叙。谱中载官位至“佐郎成章”、“修职部”、“教谕”、“优贡”等。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齐太公后裔孙高傒而来,以邑为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傒(人称傒公),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西周时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春秋时代,齐太公的后裔高傒食采于卢,“因邑为姓”,故其后裔姓卢也。此居卢姓主要来源之首位。
2、出自复姓改单姓为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代,齐桓公之后,有一支取卢蒲氏,后来改成姓卢;又据《魏书·氏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卢氏为卢姓。是为河南洛阳卢姓。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3、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4、出自他姓赐卢氏。据《隋书·卢太翼传》所载,隋炀帝赐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姓卢,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此支是为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卢姓。
5、出自他姓改卢姓。如祖籍河北省范阳(后望于河南省光山)的雷姓人氏在北周之初改为卢姓;唐代有三原(后望于陕西省三原)的闾姓,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
6、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卢姓迁徙分布:
卢姓的发源地在今山东省长清的西南,春秋时在齐国繁衍,自“田氏代齐”后,卢姓便散居燕秦之间。
秦时,有博士卢敖在涿郡定居,世称涿郡卢氏。秦末,卢敖裔孙卢绾随汉高祖起兵反秦,因功封燕王,封国在涿郡,后涿郡卢姓又称范阳卢姓,为五大望族之一,历汉魏南北朝隋唐千余年而不衰。与此同时,有卢姓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以东汉王卢芳为始祖。而传自齐桓公的那支复姓卢蒲,改卢姓后亦在涿郡繁衍。
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导致卢姓大举南迁,卢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于江浙一带;又有一支卢姓北上辽沈,后发展成为辽西卢姓大族,此支卢姓,为后魏太保,录尚书事卢鲁元(昌黎徒河〔今辽宁省锦州〕之族所在)。
唐代卢姓称盛于黄河流域,唐宪宗时有卢姓入闽粤。据《始兴范阳卢氏五修族谱》所载,迁居南京的范阳后裔卢富,率子孙迁江右虔化县(今江西省宁都),曾孙卢光稠平黄巢起义有功而封开国侯,其次子的八世孙迁居福建蒲田、考满。其支派有十七郎迁居广东东莞,而在此以前,有奇女子卢眉娘已名闻粤乡,据文献,她是广东省南海人,可见在唐代时,卢姓在北方已称盛于黄河流域,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名,南迁则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广东一带。
元明清之际,卢姓已遍及全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卢姓人氏,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得姓较早,加之源于山东,后又沿着黄河,在河北、河南繁衍发展,现如今卢姓已遍布全国,尤以广东、河北、广西等省区多此姓,三省区卢姓约占全国汉族卢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卢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七。
1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
2 雅溪卢氏家乘:始启亿肇绪,千万友俊怡,福寿仁义礼,志贞亨豫宜,泰道端谦顺,明良茂广宗,恭临安庆泽,光显本原隆。续排字目:慎修思惇叙,钦让协和雍,绳武昭嗣服,有壳燕诒丰,培元钟英秀,植德绍芳徽,济美承昌祚,忠清懿范垂。辈分字目17世起:尧仲洪懋光,士人永树炳。续增辈分字目:炳正念湻秀,熙嘉全汉东,烈世钧求本,焕玉铭泰松。
3 锦溪卢氏重修宗谱:端、和、恺、悌、谦、孝、敬、慈
4 锦溪卢氏重修宗谱:排行:百千万贵俊,顺善启仁贤,永远承宗义,端和恺悌谦,孝敬慈忠信,恭俭礼让廉,德业应时盛,纲常伦纪全。字辈:特志元成兆,本良尚孟朝,如汝存继明,光大启人文,学士世瑞显,英才允济昌,秀美希洪茂,方正锡康祥。
5 清献公支下金荣公英华世系31世起:载、昌、隆、吾、朝、应、永、大、国、必、兴、发
6 润州开沙卢氏宗谱:东分18世起:家世兆兴克昌厚西分17世起:树光培金润东其长总派25世起:中正广大启秀发祥
7 白竹卢氏宗谱:泰继尹克完,成明尚怡进(复),谦孚衡豫升,鼎丰临观有,济师益咸萃,壮泽需同节,晋履渐归家,随颐大贲井
8 卢氏宗谱:积千、余伯、庆禺、德亨、泰道珍尚、和叙采弥恭礼定其亮辐、端资瑀庸方茂时原宁祐、宏钜平交权远永正志仕允、任福善崇盛绍宾本进兴禾、杰寿敬洪昌成英隆桂、澄乾惟舜祥起泽云仁、清坤升元智富淳道、汪希贤贵中高、浩安良荣德、奇厚、睿奕、毓叶、秀云、俊礽、慧祥、聪开、明椒、贞宝、忠蕃、淑衍、懿盈、文升、彰贻、武谟、振燕、纪翼、纲熙、严世、肃、储、经桢、纶、邃、蕴、惠、恩、广、济、统、肇、嘉、颖
卢氏宗谱载书升祖后卢姓十二世世系原无定系,从十三世始定派。即:树、德、基、家远、立、言、光、祖、从;贤、良、方、正、在、锡、胤、兆、恒、丰。三十三世以维字起定派,即:维、成、培、宇、巨、铭圣、耀、炳、岚;进、茂、守、浩、钦、源、定、宏、新。[1]
已知中国卢姓家谱67件,含修订版约百件,共五百多卷,成册上千。
散落在偏僻民间的就不可知了。
卢氏族谱三卷——卢崧(乾隆四十年序刻本)
范阳卢氏族谱十二卷——卢贵谦等修(金瓯堂石印本)
江苏宝应卢氏家谱八卷——卢守愚纂修(民国三年南京状元境光明书庄木刻本)
江苏镇江润州关沙卢氏宗谱——卢家椿、 卢家桢(光绪六年活字本)
江苏镇江润州开沙卢氏六修宗谱十二卷——卢金坤总修(民国十年铅印本)
江苏常州卢氏宗谱十四卷——卢品璋纂修(光绪十八年敦本堂活字本)
浙江宁波甬上卢氏敬睦堂谱稿四卷——卢友(咸丰十一年刻本)
浙江宁波甬上卢氏敬睦堂宗谱四卷——卢光增识(光绪二十九年木活字本)
浙江宁波甬上卢氏敬睦堂宗谱八卷——黄家来等纂修(光绪二十九年木活字本)
浙江宁波甬上卢氏敬睦堂宗谱八卷——袁声伯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重修木活字本)
浙江馀姚梅川卢氏宗谱二卷——卢圣范主修(光绪十九年敬承堂活字本)
浙江馀姚半霖卢氏宗谱十二卷——卢徵清修(民国三年绪新堂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龙溪虞氏宗谱十卷——卢国蔚修(民国二十二年木活字本)
浙江象山盐仓卢氏宗谱一卷——道光二十七年梅含蕊重修抄本
浙江象山田泽湖上四房卢氏宗谱一卷——任同野重修( 民国六年木刻本)
浙江象山卢氏宗谱十八卷——包篑纂(民国三十七年木刻本)
浙江嘉兴卢氏宗谱不分卷——卢学溥修(民国二十四年木刻本)
浙江湖州卢氏宗谱二卷——卢廷杰重修(民国六年吴兴王燮记承刊活字本 )
浙江新昌彩烟卢氏宗谱十四卷——卢学明、卢学荣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活字本)
浙江兰溪卢氏宗谱五卷——卢福绥、卢鸿昌修(民国二十年木刻本)
浙江兰溪卢氏宗谱六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东阳卢氏家乘不分卷——明活字本
浙江东阳三峰卢氏家志十八卷——卢潮生纂(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浙江东阳安溪长堤卢氏宗谱二十卷——卢标纂(民国十八年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雅溪卢氏宗谱三十卷——民国十八年重修木活字本
浙江浦江浦阳湘汘卢宅宗谱——民国二十一年重修刻本
浙江常山卢氏宗谱一卷——李先懋四修(光绪二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俊国卢氏宗谱——卢有满续修(民国十七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前庄坂三坑头(存卷1、2)
浙江常山卢氏宗谱一卷——民国十九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卢氏宗谱一卷——民国二十七年木刻本
浙江临海洋渡卢氏宗谱十卷首一卷——卢幼姚纂(民国二十年木活字本)
浙江天台义里卢氏宗谱七卷首一卷——卢篪年、卢家锦等纂(光绪五年木活字本)
浙江黄岩黄邑乌岩卢氏宗谱二十四卷——卢长孺纂(光绪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浙江黄岩黄邑乌岩卢氏宗谱——民国三十二年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卷2-4、26-28)
浙江云和卢氏宗谱——道光六年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一册)
安徽太湖县任卢氏宗谱十卷首一卷——任毓兰等纂修( 民国十上年夺标堂活字本)
福建漳州卢氏家谱不分卷——卢元朴(同治十一年抄本)
江西卢氏通谱不分卷——卢聊桂等初修(民国十年石印本 )
江西宜春集溪卢氏族谱二卷——卢丙章等纂修(道光五年范阳堂木活字本 )
江西万载观溪卢氏族图谱——卢及芝等纂修(道光二十八年木活字)
江西万载观溪卢氏族图谱——卢光灿等纂修(光绪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江西万载观溪卢氏族谱——卢光灿等纂修
江西南康县塘江卢氏宗祠合修族谱六卷——卢元汝 卢秉培等修(1900年钟灵梅友文堂木活字)
山东苗村卢氏谱光绪二十九年卢守濂钞本
山东卢氏族谱卢方然钞本
山东德州卢氏家谱六卷——卢见曾编(乾隆二十三年序刻本)
湖北黄冈卢氏宗谱八卷首二卷——卢尧卿督理(民国元年敦本堂刻民国三十三年续刻本)
湖南中湘甍门湾卢氏五修族谱二十卷——卢忠炽纂修
湖南宁乡卢氏族谱八卷——(清)卢耀南 卢邦采 卢麟书纂
湖南宁乡卢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清)卢曙斋 卢钟毓纂修
湖南宁乡卢氏六修族谱九卷末三卷——(民国)卢子谦纂
湖南新化卢氏重修族谱——(清)卢仁拔纂序(清嘉庆七年刻本)
湖南郝县卢氏家谱——光绪二年重修本
广东顺德卢民族谱不分卷——清光绪二十三年钞本
广东顺德卢氏族谱不分卷——记事至清光绪十一年钞本
广东新会潮莲芦鞭卢氏族谱二十五卷——清宣统三年刻本
广东新会范阳卢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十七年写本
广东新会卢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民国三十八年铅印本
广东珠海卢氏家族第三房家谱——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钞本
广东四会卢氏族谱一卷——广东四会县龙头乡大塞村
四川蜀南仁资卢氏族谱四卷——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四川彭山卢氏族谱一卷——民国卢士选纂修
贵州遵义范阳卢氏宗谱不分卷——清同治二年稿本
台北卢氏家谱不分卷——清同治十一年序光绪十五年抄本
卢氏谱不分卷——明抄本( 北京大学)
卢氏木本水源 抄本一册——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
卢氏家谱的介绍
本文2023-09-22 07:27:2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