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和李信是什么关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2收藏

李广和李信是什么关系,第1张

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击匈奴有功,授中郎。汉景帝时,授陇西都尉,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历任七郡太守,镇守北疆。汉武帝即位,授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带兵攻击匈奴。由于众寡悬殊,负伤被俘,辗转返回长安,出任右北平郡守。

英勇善战,使得匈奴畏服,称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担任前军将军,参加漠北之战。途中迷失道路,贻误军机,自杀于家中。太史公司马迁评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名列“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追封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扩展资料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攻楚,大败而归,被世人诟病,认为其年轻气盛,轻敌妄为等等。其实其中另有内情。仔细观察其行军路线:先是向南攻平舆,在河南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然后向北攻鄢(河南许昌鄢陵县),然后向东南攻郢(郢陈,在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最后向西到城父。

而此时,鄢、郢、城父,都为秦国所控制,并非楚国的属地。其中原因,历史学家田余庆曾经分析过,最后结论是:

正当李信和蒙武所统领的秦军在郢陈的南部和东南部大败楚军,准备乘胜进攻楚国的首都寿春,一举攻灭楚国时,身在郢陈的昌平君起兵反秦,攻占郢陈,切断李信军的后路,使攻楚的秦军陷于前后受敌的苦境。于是,李信军不得不停止攻楚,回师进攻郢陈,结果被楚军前后夹击,大败而归。

李信是秦国末期著名将领,曾率军在灭燕之战中立下大功。不过后来李信伐楚被项燕击败,没能一举攻破楚国。李信年少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秦国年轻一派中颇有威信,此后也是深的秦始皇的信任。荆轲刺秦王失败,燕国此举让秦始皇大为恼怒,立即下令派王翦、李信等人攻打燕国。后来李信率兵追击太子丹,燕国被迫斩杀太子丹,并把首级先给秦始皇,想保国一命。但最后还是难逃被灭亡的命运。

秦国在当时有个《军功奖励制度》,这个《军功奖励制度》对打仗胜负的奖惩,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打了胜仗,肯定会升级升职。如果打了败仗,一定会降级降职,乃至受到惩罚。

可是,秦国将军李信带着20万秦军和楚军作战时,被攻破两座军营,损失了七个都尉。虽然《史记》上并没有说损失了多少人马,但都尉是仅次于将的中高级军官,损失七个都尉,说明损失其实是非常大的。

李信损失这么大,气得秦王嬴政只好亲自前去向王翦道歉,低三下气请王翦出山,给他60万军队,让他带着去和楚国作战。可以说,李信让秦王嬴政不但损失了军队,还损失了面子。

不过,虽然李信让秦王嬴政蒙受这么大的损失,但是奇怪的是,秦王嬴政竟然没有处罚李信。虽然攻打楚国的时候,秦王嬴政再也没有让李信跟着去。可是随后,秦王嬴政就派他跟着王翦的儿子王贲攻打辽东,俘虏了燕王喜,让燕国彻底灭亡。紧接着,秦王嬴政又派他和王贲一起去攻打齐国,攻入齐国都城临淄,灭掉齐国。

此后,虽然历史上再没有关于李信的记载,但是,因为飞将军李广是李信的后人,由此可见,李信后来应该还活得好好的,直到老死。否则的话,他的后人中也不会出现李广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

那么,明明李信打了败仗,捅了那么大的娄子,为什么他不但没受到处罚,反而受到优待呢?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也不难。

秦王嬴政和秦昭襄王的性格是很相似的。我们来看看,秦昭襄王是如何处理白起和王龁的。

白起是百战百胜的将军,对秦国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秦昭襄王最终赐死了他。王龁打仗的能力比较一般,在长平之战的时候打不赢,因此秦昭襄王换上了白起,才打赢了长平之战。后来,在邯郸之战的时候,秦昭襄王先是派王陵去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攻不下来。于是又派王龁去,还是攻不下来,而且损兵折将。就这么一位常败将军,秦昭襄王对他却一直非常重视,给予他很高的优待。

那么,为什么白起打了那么多大胜仗,秦昭襄王赐死了他。王龁不会打仗,屡战屡败,秦昭襄王还对他那么好呢?

根本的原因,就是王龁由于打了败仗,因此他所立的功劳并不高,野心并不大,不会对秦昭襄王构成威胁。而白起所立的军功很高,打仗能力又强。秦昭襄王对他很担心,所以最后要杀掉他。

我们再来看秦王嬴政时期的王翦和李信。

当秦王嬴政派王翦去攻打楚国的时候,王翦向秦王嬴政要60万人马。当时秦王嬴政说,王将军老了,胆小了。然后他问李信,李信说只要20万人马。也因此,秦王嬴政最终派李信去打楚国。

那么,秦王嬴政真的认为王翦老了吗?显然,他并不是这样认为的。那不是他的真心话。他的真心话是什么?是担心把60万大军交给王翦,相当于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了王翦,王翦掌控了全国的兵权,如果对他反戈一击,该怎么办?或者王翦不反戈一击,而是打到楚国去以后,在楚国称王,带着60万军队打回来,进攻秦国,把他给灭了,又该怎么办?

秦王真正担心的,其实就是这一点。

后来,王翦在答应重新出山的时候,已经明白了秦王嬴政的担心。所以,他连续五次向秦王嬴政提出,要给予他封地。甚至走到边关的时候,他还派人对秦王嬴政说,请嬴政一定要兑现给他的封地。当时身边的人就问王翦,说王将军你是个大气的人,为什么却反复计较这件小利呢?王翦就告诉身边人说,他这样做,就是让秦王嬴政放心。既然他王翦那么在乎秦国内的土地,就不会带着军队造反,或者留在楚国不回去了。

李信显然也是明白秦王嬴政的担心的。所以他一开始就只向嬴政要20万人。李信也许知道这20万人,不一定能打败楚国,但是为了不让秦王嬴政担心,因此只带20万人出去。

李信做事情,这么让秦王嬴政放心,秦王嬴政怎么还会不重视他呢?

扬言带20万大军就可以灭楚的李信确实是李广的祖先,这个是有历史依据的,史书记载,秦将李信和汉将李广是爷孙的关系。

李信是秦朝大将王翦的手下,当时的秦始皇嬴政早就想统一六国,完成一统天下的志向,于是在荆轲刺秦失败之后,找了这个借口攻打燕国,当时李信率领的部队最先进入战场与燕军短兵相接,追得燕军无处可退,最终燕国在这场战役中灭亡,由于李信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嬴政于是便在朝廷上给予他奖赏,并问他如果哪天要攻打楚国的话,你需要多少人马?当时的李信年轻气盛,又刚刚灭了燕国,多少有些狂妄自大,他信誓旦旦的对嬴政说道:“最多二十万就能送楚国归西!” 嬴政又接着问王翦,王翦是秦朝的老将,经历过无数次战争,他比较谨慎保守,便对嬴政说道不得少于60万,嬴政到底是没参加过什么实战,根本不会打战,竟听从了李信狂妄的建议,让李信仅带领20万人去攻打楚国。

楚国虽然在军事实力上比不上当时的秦朝,当时楚国人也不是软柿子,不是那么好捏的,而且秦军只带了20万大军,在当时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楚国将领项燕率兵从后路包抄,追了三天三夜杀败了李信的部队,李信逃得一条生路。而统一六国的希望就在眼前,嬴政不愿意放弃这次机会,于是他亲自跑到王翦家中向王翦赔罪,请求王翦前往战场攻打楚国,在王翦英明的带领下,战局很快翻转过来,打的楚军节节败退,最终于公元前223年,攻破楚都,楚国灭亡。

李信大败而归之后,秦始皇也没有对他过多惩罚,而是让他戴罪立功,令他跟随王翦父子继续征战楚国,李信自知理亏,也非常感谢嬴政的不杀之恩,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杀了不少楚军。其实李信在军事上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只是过于年轻狂妄,缺少经验罢了。

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人),西汉著名军事家。做过骑郎将、骁骑都尉、未央卫尉、郡太守,镇守边郡使匈奴不敢犯多年,座驾:千里雪,兵器:梨花枪,被称为“飞将军”。

  

李广出生不详,祖先是秦朝将军李信,曾率军战败燕太子丹。李广接受世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以良家子弟从军抗击匈奴。因善于用箭,杀死和俘虏了众多敌人,升为郎中,以骑士侍卫皇帝。多次跟随文帝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曾慨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为陇西都尉,不久升为骑郎将。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因夺取叛军帅旗由此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虽有功,但由于李广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回朝后,没得到封赏。

  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任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上书:“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史记·李将军列传》)于是被任为上郡太守。后李广又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太守,以打硬仗而闻名。

长城以内已无李广后人,长城以外有,已是胡人血统了,五胡乱华时,他的后人在北朝为官为将。

飞将军李广长孙,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前74年老死匈奴。(汉武帝将李陵家处以族刑,他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长子李当户就李陵一个儿子。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居住在北狄,鲜卑族入主华夏时,随军南迁,在汧州、陇州一带居住。

如北魏——北周名将李穆,将门家风,一生战功卓著。官至大左辅、太傅,并州总管,大将军、柱国大司空,申国公,位列三公。

公元648年 ,一支来自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黠戛斯朝贡团,在其酋长失钵屈阿栈率领下,抵达了唐朝首都长安。黠戛斯酋长自称是汉朝李陵的后裔,与唐朝皇帝是同宗,要跟唐朝皇帝“认亲”。史料记载,李陵被匈奴单于封为右校王后,负责管辖当时被匈奴征服的坚昆一带地区,而坚昆正好是黠戛斯的古称。另外,黠戛斯人大多为赤发绿瞳,而自称是李陵后裔的黠戛斯人则为黑发黑瞳,明显具有同汉人混血的特征。因此,黠戛斯酋长自称是李陵的后裔,可信度还是很高的。中国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和中亚的吉尔吉斯人,就是黠戛斯人的后代。

李椒,李广次子,在李广死之前就去世了。

李敢,李广第三子,前118年,因打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其子受到汉武帝的太子、皇后的巫蛊之祸牵连,以“谋入匈奴”之罪被杀。

按道理秦国的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李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也就是李牧是李信的叔叔 

李信是战国末期的秦国名将,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行刺秦王嬴政失败后,嬴政便派王翦率李信等将领,攻打燕国。秦国大将李信,是深受嬴政器重的年轻一代的将领,只是由于在伐楚之战中大败,令他的生平蒙受了些不光彩的时刻。虽然嬴政并未因此而降罪于他,并继续让他领兵出征,和王贲一起灭燕国、齐国。但之后李信的历史就没了,似乎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李广是秦国将领李信的后代,但是李信伐楚失败,失去了秦始皇的信任,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李广这一代,他历经了三朝代,却仍然不被封侯,最终在抑郁中自尽。李广的儿子李敢,因为李广的去世,迁怒于大将军卫青,把卫青打伤,这一下激怒了骠骑将军霍去病,于是霍去病射杀了李敢。最终到了李广孙子李陵这代人,李陵攻打匈奴寡不敌众,不幸被俘虏。

李信的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 ,是秦国少壮派中较为显赫的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韩王安、灭亡韩国后,秦王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国太子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到咸阳,以献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为名,准备行刺秦王政。结果荆轲行刺失败,被秦王政所杀。秦王政得知是燕国派人行刺他,因此大怒,于是派王翦等攻打燕国。

攻伐燕国

邯郸之战、秦燕之战《荆轲刺秦王》·剧照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易水河畔,以轻装骑兵突进大败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蓟城(故治在今北京市)坚守。不久,王翦率领大军抵达并攻克蓟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保辽东,李信率军紧追不舍。代王赵嘉致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燕太子丹逃到衍水(今辽宁太子河),当时李信带着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到衍水。 此时燕王喜派人斩杀燕太子丹,并将其首级献给秦国,但李信与王贲却没有停止进攻,此役之后李信深得秦王政信任。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李广和李信是什么关系

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击匈奴有功,授中郎。汉景帝时,授陇西都尉,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历任七郡太守,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