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是罗汉吗?
<济公>的传说中的确是罗汉,还是500罗汉中为首的18罗汉之一,传说就是伏虎罗汉投胎
历史上的济公确有其人,济公出家前姓李,李家先祖原籍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一带。其高祖为陇西元靖王李崇矩。北宋末年,宋室南迁,李遵勖的第四代裔孙也在南迁之列,移居天台,居处为“永宁村”。宋初以来,李府一门高官迭出,不乏以文采超众,武艺不凡而位列朝臣。据《宋史》载:李崇矩,历官枢密使、左千牛卫上将军;李继昌,官至左神武军大将军、正任刺史;李遵勖,宋太宗驸马,娶真宗妹万寿长公主,授左龙武将军、镇国军节度使;李端懿,任宁远军节度使;李端愿,太子太保;李端悫,安德军留后;李评,成州团练史;李涓,知鄂州崇阳县……。李氏家族素有积善崇佛家风,并融汇儒、道、释三教为家学渊源。李崇矩、李遵勖、李端愿,均是禅宗临济派居士。李遵勖还撰有禅宗名著《天圣广灯录》三十卷,由仁宗御书“天圣”二字并亲自作序。济公出生于天台永宁村李府,少时成长在赭溪畔,读书于赤城山,弱冠之年,皈依佛门。李氏家族走出一位世人皆知的济公“活佛”,并不是偶然的,是佛宗道源底蕴深厚的天台山文化、李府集儒、道、释于一体的家族文化和天台山淳朴刚健的民情民风融汇一起,才孕育了济公“活佛”,产生了不朽的济公文化。济公首先是人,是生而知之者,是济公的大知大觉和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事迹使其逐渐被人们神化为“活佛”。走进济公故居,除了欣赏故居建筑风貌,了解济公身世渊源所在,更重要的是要领会济公舍弃百万家财而不顾,毅然出家,寻求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走上一条救民济世之路的精神实质,领悟他那种“无我”、“看破一切”的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多做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事,少受名利枷锁的羁绊,得到真自在、真自由,减少患得患失的烦恼
殷姓来源有三:1、出自子姓,为契之后。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盘庚自奄(故城在今山东曲阜)迁到殷(故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故称殷商。周武王灭纣,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子孙不得封者,以故国名为氏,称殷姓。2、以居地所临之水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姓氏急就篇》所载,河南禹州有殷水,居者以水为氏。3、出自他族改姓。清满洲八旗姓音佳氏后改为单姓殷;今彝、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殷契。乃帝喾之子,商部族传说中的始祖。契为其母简狄吞燕卵而孕所生,故被赐为子姓。契在舜帝时任司徒,掌管教化,后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西南),其裔孙成汤建立商王朝。其间曾五次迁都,十传至盘庚时,又由奄迁到殷(在今河南安阳市一带),故名殷商,契又被后人称为殷契。商下传至纣时被周所灭。后周武王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商丘),以奉汤王之祀。除此以外的殷商后裔大多没有封赏,便以原国名为氏,称殷姓,他们尊殷契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殷姓发祥于今河南省境,自从西周得姓之后,至秦统一六国,他们大多繁衍于这一带。秦末时,殷姓大多居于河内野王(今河南武陟、沁阳一带),汉初迁汝南(今属河南),至汉北地太守殷续,又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并以此为中心,不断繁衍,发展成为一个较大家族。除此之外,在秦汉之际殷姓见诸史册的人物还有:会稽假守殷通,琅琊博士殷崇,雁门人殷谟,弘农功曹殷肃、东海人殷嘉,左冯翊殷周,可见此际今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均有殷姓人活动的身影。三国时有魏郡人殷登、蜀郡人殷参,吴人殷政,可见已有殷姓人南迁于今江苏、四川一带。两晋南北朝时,陈郡尤以长平之殷姓人发展迅速,族大人众,名人辈出,并发展成为殷姓陈郡郡望。此际,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官职调升等原因,殷姓又有南迁润州(今江苏镇江)、歙州(今安徽休宁)、豫章(今江西南昌)等江南之地者。如陈郡长平人殷羡、殷浩父子均仕宦于晋,后贬为庶人,徙于东阳之信安县(今浙江衢州)。隋唐时期,殷姓除继续昌盛于陈郡长平外,分布更为广泛,并有殷盈孙在唐僖宗年间仕宦成都诸曹参军且落籍当地。宋元之际,随着金兵和蒙古骑兵南下,中原、华东等地战火连天,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不惜颠沛流离四处逃难,于是殷姓分布更广,南方的广东、福建,北方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均成为殷姓难民避难所。明初,殷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明末,殷姓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清代,殷姓人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并有山东、河北之殷姓闯关东谋生入居东三省。如今,殷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殷姓约占全国汉族殷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
郡望堂号 殷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汝南郡,治所在平舆(今属河南);2、陈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
堂号:“卧治”、“勤俭”、“畜艾”、“栖老”等。�
宗族特征 1、殷姓是个历史悠久的姓氏,也是拥有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2、殷姓南迁要比其他姓氏早得多,为他姓所不可比拟。3、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河南殷姓一直为天下殷姓之主流,他支所不能撼。4、派生出衣姓。据《康熙字典》所载:“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殷之胄。”胄即后代子孙,由此可知,今山东境内的衣姓,是由殷姓转音而派生出来的。
名人精粹 殷仲文:陈郡(今河南淮阳)人,东晋文学家,曾官尚书、东阳太守。擅文辞,其诗开始改变东晋玄言诗的风尚,但其玄气并未尽除。殷仲堪:陈郡人,晋代将领。能清言,善属文、工书。孝武帝时任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殷浩: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名臣。识度清远,好老易,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晋建元初征为建武将军,后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因北征失败,免为庶人。殷芸:陈郡长 平人,南朝梁文学家。官秘书监、司徒左长史,曾奉武帝命作《小说》十卷,时称《殷芸小说》,已佚。殷钧:陈郡长平人,南朝梁临川内史,仲堪五世孙。好学有思理,善隶书,为当时楷法。后官至国子祭酒。殷开山:京兆户(今陕西户县)人,唐代名臣,名峤,以字行。隋时为太谷长,入唐后,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封勋国公。殷仲容:陈郡长平人,唐朝著名书画家。不害孙,闻礼子(一说令民子),世代皆工书画。官工部郎中、申州刺史。善画人物、工写貌,擅长用墨,浅深浓淡,如兼五彩,为水墨画之先驱。书法兼篆隶。殷士儋:山东历城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间进士,历检讨、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后入阁拜相,因与其他权臣不和,不久辞职回家。殷化行:陕西咸阳人,清代大臣。康熙年间武进士,初授守备,后积功授三屯营副将,擢台湾总兵官,累官至广东提督。殷树柏:浙江嘉兴人,清代画家。擅长画卉,法宗陈淳、恽寿平,下笔恬静,清丽有韵味,尤善小幅,晚年喜写蔬果,书宗柳公权,用笔挺拔。传世作品有《冷竹寒泉图》、《鸡鸣图》、《三秋图》。殷世安:江苏常熟人,清代画家,字济公。工诗,写墨竹有烟霏雨露之致。殷良弼:江苏无锡人,近现代林学专家。曾赴日留学。回国后曾任北平(即北京)大学农学院、西北农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森林系主任,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林学会。编有《林产制造学》、《实用伐木运材及工程学》。殷希彭:河北安国人,曾赴日学医,获病理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建国后,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等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文 | 鹤湖风光
东至县胜利镇新华江村,位于升金湖北滨后村庙,前眺鹤湖笔架山,后观菊江振风塔。嘉靖四十年,菊江江氏八房七世祖镜公,见山青水秀,定宅耕读。历世五百载,开枝散叶,瓜瓞绵绵。
姓氏是每一个人的标签,是一个家族的符号。宗谱则是同一个姓氏家族从古至今的生命载体,精神家园。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万里江水,源起何处,谱能告诉你,你是谁,来自何方。宗谱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时光隧道,让我们驰骋其间,目睹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聆听先哲们的家训和家规,敬宗睦族,团结友爱,光大家风。
上溯民国三年,菊江江氏八修宗谱,巳经遥遥百年。历经战火兵燹,老谱残缺不全,重修家谱,迫在眉睫。菊江江氏后村庙二十一世裔末泉宗贤率先出资,倡议修谱,合族相应。族内宗仁希平、声平、中年、云旺、海平诸君,慨然担纲,积极推动。他们肩负着家族的使命,上乘先祖之德,下启后来之贤。续修家谱的热情,激荡着他们的情怀,无惧风雨,不惮远涉,四处奔波,终于寻回百年老谱。
宗谱是大家巨族的瑰宝。拜考江氏远祖,有危身之忠,有显亲之孝,有戡乱之武,有华国之文,有利人之功,有惠民之政。其巍然可仰、凛然可畏的先祖事迹,非独仪型其家,实足以惠中华。余笔何足以副仁人孝子之心,更难著斯谱之重文!
江氏历史悠久。夏启之时,中华始祖黄帝瀛姓后裔元仲公,因伯父益公佑舜有功,受封江地侯,元仲公尊为江氏得姓一世祖。三十世济公助周武王伐纣,功封七百里,国号江国,位于今河南省正阳县。江国世袭千年,至公元前623年被楚国所灭。后代迁徙各地,为不忘故国,便以原国名江为姓氏。随后各代,功高位显,因官散居天下。
60世烈公,周赧王时任殿中大夫,由济阳迁居阳安(河南确山);69世祐公,东汉光武时任广陵太守,由阳安迁临淄(山东淄博);71世革公,中华孝经二十四孝之一,人称江巨孝,封谏议大夫升齐相,由临淄迁邳州(江苏睢宁);75世统公任太子洗马,由邳州迁丹阳(安徽宣城);77世淹公梦笔生花,文思卓然,登进士第,封醴陵侯,由丹阳迁萧山(浙江萧山);83世法跃公由萧山迁信安(衢县);87世宏秦公由信安迁开化(浙江开化);94世大沣公后汉乾祐庚戌进士,其孙淮公由开化迁鄱邑泽源(江西铁炉埠);107世胜五公弃泽源迁居鄱阳大湾;至117世华二公,赠封监察御史,于明洪武十三年由江西大湾迁居安徽东流南门道观嘴,华二公敬为菊江江氏始迁祖。
华二公生八子,八房径公于明永乐十年由道观嘴迁居濠口嘴江家坝;菊江江氏七世祖镜公于嘉靖四十年,由濠口嘴迁居后村庙,为新华江村始迁祖;十三世士华公,讳有功,恩授武略骑尉升江都阃府,由后村庙迁居省城。
远仰高风于前代,近采芳迹于潮流。文坛华国,千年相承,前贤淹公名誉青史,后昆二十二世裔江亚峰,光宗耀祖,文章卓尔,名列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政坛惠民,后继有人,二十世裔江泽胜荣任东流镇委书记,东至县政协常委。地以人传,人杰地灵,上继先哲,有志竟成。以忠孝继先,以读书韶后,以勤俭律身,以清白立世,家风是我们行走世间展示自己的最好名片。后村庙菊江江氏以历史的厚蕴,必将人文蔚起,枝繁叶茂。先祖庇萌,宗族团结,共同构筑美好江村。
杭州灵隐寺也有 ,天台山有济公像也有,济公像很多地方有的,有空来游下
济公,家喻户晓的济公。确切地说,他叫李修元,出家后佛号道济,就是这位出生在天台一个平常村庄里的李修元,给赤城山,给他的故里天台,给千千万万世人留下了太多美好的传说、深刻的思索和无奈的叹息。
李修元出生在一个黑暗昏庸的时代。南宋王朝外不能御敌守土,只是一味地屈膝投降,求和称臣;内不能治世济民,到处贪官当道,黑白颠倒。精忠报国的岳飞,屈死于“莫须有”的罪名之下,那是一个产生了数不清悲剧,数不清的肮脏交易的时代。有志为国为民者,有劲无处使,有才无人用,空有一腔热血,令人扼腕长叹!
幼小的李修元,耳闻目睹无数百姓疾苦无人过问、平民冤屈无处伸张的事情。他后来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种种作为,或许在他的童年就已播下了种子。
我想起了他在赤城山读书时写的一首诗:“利锁名疆全解去,欲把贪官恶霸除,一点禅灯云雾里,三更孤影读诗书。”他读书,不为功名利禄,为的是寻求一条除恶扬善、救民于水火的道路。
或许,当年他在赤城山上曾走遍一条条松间小径,为试图在荆刺丛生的地方,在崖高坡陡的地方,踏出一条路。像历史上所有内心牵挂着民众福祉的人一样,李修元定然作过种种苦苦的思索。
出仕,非他所愿。他的父亲李茂春不是在朝中做过文官吗?虽然清廉勤政、正直无私,但在争名逐利、勾心斗角的官场之中,到头来还是落得个被群奸排挤,弃官归田的结局。
我不知道当年他曾设想过多少方案。只知道他在赤城山上的悟月楼豁然顿悟而自认为得到了救世良方,他想通过出家为僧去寻求一条普度众生之路。李修元出家那年,只有18岁,正是人生的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一种与常人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
自古以来,从小孤苦无依,被和尚收留,在寺院中长大后来又成为寺院中一员的大有人在;因仕途失宠或商战失利或情场失意而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者亦大有人在。而像李修元那样,把出家作为一种人生选择,想通过佛教来实现抱负的人,绝不会多。
纵观李修元一生,他以佛教济世的理想,最终并没有完全实现。他个人的生活,也如一片到处飘荡的白云,经受着四时寒暑之变,经受着雷击风吹之苦,变得面目全非。
李修元在国清寺剃度受戒前后,一名叫智清的和尚对他心怀嫉妒,处处与他过不去。虽然住持一本禅师对年轻的李修元十分欣赏,但嫉妒也恰好从此引发。住持对新来的李修元太信任了,原来深得住持赏识的智清和尚心理就失去了平衡。我猜想,李修元是凭着他的学识和人品得到住持赏识而不可能通过讨住持欢心,贬低别的和尚等方式得到信任。可是李修元在国清寺生活了短短的一段时间以后,最后还是被迫离开了。他出众的才华连累了他,如果他是一个无才无能的平庸之辈,那个智清和尚绝不会容不下他。他的才华也成全了他,如果没有智清的排挤,他或许就不会去杭州灵隐,西湖边上那一幕幕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故事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在灵隐寺,李修元依然不得志,因为寺院的现实与他内心的相去甚远。寺院中清规戒律多如牛毛,僧人修禅只求个人出世,不问民间疾苦。而李修元心目中,佛教徒应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追求的不是个人的独乐,而是大家的共乐。面对那种死守清规戒律,论经谈禅只讲形式不求实际的情况,李修元从内心深处感到反感。逆反心理导致了出人意料的行动。他不谈经,不参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把一切清规戒律踩到了脚下。久而久之,在别人眼里便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疯和尚。
一个饱学诗书、独具慧眼的人,为什么会变得疯疯颠颠?因为他想越出某种僵化的规矩。一个人,面对一整套严密的规范时,最基本的选择只有两种:一是适应它,把痛苦和无奈悄悄咽入腹中,一颦一笑,一招一式按着那规矩去办;一是改变它,把所有的枷锁彻底打碎,建立起一套全新的规矩。
李修元不想去适应佛门中那一套规矩,事实上他也无法适应。而要改变佛门规矩,他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知道,他在失望之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跳出佛门,另寻它途。但我隐隐感到,他最初在弥勒像前吃肉、喝酒之时,内心是痛苦的。面对那套推行了上千年的条清缕明的规范,他适应不了,也改变不了。有人曾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可李修元喝酒,却解了他心中烦忧。他高声吟唱:说我疯来我就疯,疯颠之病不相同,有人请我唱诗句,须敬老僧酒一盅。那只酒葫芦,后来成了他须臾不可分离的亲密伴侣。他虽然只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和尚,但他蔑视别人恪守着的许多东西,他还敢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
可是,那位曾经说过“禅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的慧远法师,最终摆脱不圆寂的命运。庇护他的人撒手走了,早已对李修元看不惯的僧众们如何容得下一个人处世与他们截然不同的人?没过多久,李修元就被逐出了灵隐寺。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净慈寺的德辉长者收留了他,让他当书记僧,兼作火化工。但其他和尚对他的排斥与攻击,恐怕一刻也不曾停止。即便在他圆寂之后,他也并没有被当时的佛教界认为可而在《高僧传》中为他留也一度之地。
李修元虽然未能在当时列入高僧的行列,但民众的口碑里,却早已把济世救人、扶危济困的事迹,牢牢地记住了。因为他爱打抱不平,常为受苦受难的下层人民伸沉冤、平积愤,他在当世已被人称为“活佛”、“活菩萨”。后人皆称其为济公,以示敬重。在世时,济公其实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和尚。后来随着岁月的推移,他被人们当成了一个偶像,作为了一尊神。
岁月悠悠,人们把济公的故事添油加醋,逐渐神化了;把一些本来不属于济公的故事,也加到了济公身上。济公的形象,起来越丰满,起来越深入人心。时至今日通过传记小说、电视,济公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
在中国民间,被尊称为公且享有祭祀的人物,并不很多。而知名度如济公那般高的,屈指可数。赤城山济公院的一位老人曾经对我说,中国历史上有“三公”以一个“义”字感人至深。他们是“正义”的包公,“忠义”的关公和“侠义”的济公。也许这位老人的概括没有什么历史依据,但“三公”之说,的确道出了济公的本质特征。
济公之所以如此受人尊崇,绝不因为他头不剃、脸不洗,破僧衣、破僧鞋,若痴若傻若颠狂的外表,而是因为他具有专管世间不平事、要救天涯无辜人的侠义之心、侠义之气、侠义之行。
济公以出家人的身份行入世事,以扶困济危为已任。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满腔热血地干预着生活。这与他若狂若疯的行止与佛教规矩格格不入一样,他的入世思想,同样与佛教中消极遁世的思想相抵触。从某种意义上说,济公是佛教的改革家。佛教中的极乐世界原本在西方,在来世,他理想中的极乐世界则在人间,在今生。只是他既非住持也非方丈,无法将他的思想推而广之,只能以他自己的心身,去努力实践。
几百年来,济公一直被千千万万的人喜爱着,传颂着。济公能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弘扬了一种精神。试想,哪一个身处逆境的人不希望有一个热心人来帮助他?哪一个被欺凌的弱小者不希望有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济公的形象、济公的故事,正好迎合了人们的一种渴望。
怪不得,不仅仅天台建有济公院,贵州、四川、北京、台湾等许多省市都有。据说,在济公身世弄清以前,贵州、台湾等不少地方的人都把济公当作他们的同乡。在明确了济公的身世之后,许多人又虔诚地赶到赤城山,拜谒济公。
召唤着他们不辞辛劳来到赤城山朝拜的,不光是济公的偶像,更是因为济公的事经代代相传以后,人人心中都有了对济公精神的独特理解。
据说,赤城山济公院的一尊佛教像被“请”到台湾时,几千人夹道焚香跪拜。我想,他们所欢迎、期待乃至渴盼的是济公抑恶扬善、扶危解困、乐于助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没有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在中华民族的心田里,它是有益的养料,滋润着民族之魂。
赤城山上,一尊尊济公像栩栩如生似乎仍在哭笑人间,疯颠宇内……
济公李家先祖原籍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一带。其高祖为陇西元靖王李崇矩。北宋末年,宋室南迁,李遵勖的第四代裔孙也在南迁之列,移居天台,居处为“永宁村”。宋初以来,李府一门高官迭出,不乏以文采超众,武艺不凡而位列朝臣。据《宋史》载:李崇矩,历官枢密使、左千牛卫上将军;李继昌,官至左神武军大将军、正任刺史;李遵勖,宋太宗驸马,娶真宗妹万寿长公主,授左龙武将军、镇国军节度使;李端懿,任宁远军节度使;李端愿,太子太保;李端悫,安德军留后;李评,成州团练史;李涓,知鄂州崇阳县……。李氏家族素有积善崇佛家风,并融汇儒、道、释三教为家学渊源。李崇矩、李遵勖、李端愿,均是禅宗临济派居士。李遵勖还撰有禅宗名著《天圣广灯录》三十卷,由仁宗御书“天圣”二字并亲自作序。济公出生于天台永宁村李府,少时成长在赭溪畔,读书于赤城山,弱冠之年,皈依佛门。李氏家族走出一位世人皆知的济公“活佛”,并不是偶然的,是佛宗道源底蕴深厚的天台山文化、李府集儒、道、释于一体的家族文化和天台山淳朴刚健的民情民风融汇一起,才孕育了济公“活佛”,产生了不朽的济公文化。济公首先是人,是生而知之者,是济公的大知大觉和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事迹使其逐渐被人们神化为“活佛”。走进济公故居,除了欣赏故居建筑风貌,了解济公身世渊源所在,更重要的是要领会济公舍弃百万家财而不顾,毅然出家,寻求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走上一条救民济世之路的精神实质,领悟他那种“无我”、“看破一切”的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多做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事,少受名利枷锁的羁绊,得到真自在、真自由,减少患得患失的烦恼。
李崇矩(924-988):历官柜密使、右千牛卫上将军;
李继昌(948-1019):李崇矩子,官至左神武军大将军、正任刺史;
李遵勖(988-1038):李崇矩孙,宋真宗驸马,左龙武将军、镇国军节度使;
李端懿(1023-1060):李遵勖长子,宁远军节度使(子五:李诜、李 、李询、李谆、李 );
李端愿(?-1091):李遵勖次子,太子太保;子李评
李端悫(?-1092):李遵勖三子,安德军留后;
李 评:李端愿子,成州团练使(年五十二卒);
李 涓(1074-1126):李遵勖曾孙,知鄂州崇阳县
李茂春:济公之父,春坊善赞
济公是罗汉吗?
本文2023-11-06 10:45: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