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家风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中的道理我们都明白。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每一个团体都有着自己的为人和风气。家风家训,上可以追溯至千百年以前,下可以影响到百代人以后,只有有了好的家风家训,才有了为人的基本,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强调和重视的事情。
若谈起家风家训,或许有人会联想到春秋时期的一位古人,那就是孔子。孔子名下,弟子三千,贤德之人层出不绝。在孔圣人的教导下,他的为人作风也四处传播开来,穿越时空影响着千年以后的我们。
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便有着我的直系祖宗——卜商。卜商,字子夏,世人尊称“卜子”或”卜子夏”。生活在春秋末年的晋国,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是与子路、曾参、颜回、孟轲齐名的文学大家,因此,也有了“孔孟颜曾卜,五姓为一家”之说。
《论语·子张》中,有这样一句话: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话也是我们卜子世家的为人之本。博学笃志破愚钝,切问近思消迷惘,懂得了这句话,也就明白了为人的基本。
卜子世家延续了按字排辈的规矩。孔子在年老之时,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形成了孔姓家谱,同时,孔姓家谱也适用于孟、颜、曾、卜四姓。到今日,我们正排到兴、毓、传、继、 广,昭、宪、庆、 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我正排到“繁”字辈,名属卜商的第七十三代孙。
身为孔子后人,我们家族也有着自己的族谱,那就是卜氏家谱。卜氏家谱二零零六年前共五卷,记录着从春秋时期先贤卜商的事迹,以及往后的五十余位祖先的名字。
说到家谱,自然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续写家谱。我的爷爷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对我们村的发展曾有过很大的影响,续写家谱的重任,自然落在了他的肩上。2006年春天,我的爷爷为这五卷伟大的家谱再续了篇章,将后来迁居寿光田马桂河西的十四代人的名字记录了下来,重续手抄形成了卜氏家谱的第六卷《寿光·田马·卜家村 卜氏家谱》,整卷记录着上千个卜家传人的名字,存放在村委会,无不展现着卜子世家的惊人魅力。
爷爷说家里保留的这六本家谱等以后会传给我,然后由我传下去,这是我们家的传家之宝!
家风的传承,是我们一直在践行的事。
从春秋年代开始,这段风气跨越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度过了饥寒交迫的时候,翻越了时间的沟壑,一代一代的传承到今日。
家风正,则人正。我的太爷爷,正是生在那段艰苦的时代的人。在那个时候,乡亲们个个都衣食无依,嚼草根,啃树皮,不知多少人饿死在那个时候。而我的太爷爷和太奶奶,还要抚养七个孩子。家里家外的活都担在他们的身上,一要种田养家,二要照顾老小,但仍然也只是勉强维持生计。虽然那时生活环境并不好,但是我的太爷爷依然在一心一意地,言传身教地,教育着七个孩子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风气,并让他们一直传承下去。
时间推移,我家终于熬过了饥寒交迫的时代,我的爸爸、叔叔、姑姑来到了这个世上。那时的日子依然艰苦。为了生计,爷爷和奶奶不光种了果园,还养了鸡、种了庄稼,爷爷要求爸爸和小叔、姑姑帮忙干活,养成了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他们都很了解我们的家风,不但讲究吃饭落座顺序,而且很尊敬长辈,做事踏实,为人慷慨,这都是爷爷奶奶教育的结果。
我的父母也很重视对我的教育,从小就要求我多读书,多长见识。同时教育我懂得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懂得了正确对待长辈的批评教育;懂得了对人要讲礼节;懂得了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些教育,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错误的路。
家训正,则家正。踏实做人是我们的家训,踏实,就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做事实事求是;诚实守信是我们的家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道德根本,人一旦丢了诚信,也就丢了名誉与友情;包容也是我们的家训,做人要宽宏大量,不能心胸狭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谦虚做人更是我们的家训,一个人在获得了一个功名利禄时,千万不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家风正,则人正,则社会正,则国正;家训正,则家正,则集体正,则国正。家风是一个家的道德标准。家风是一种跨越时间的道德的体现,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道德水平。
传承家风,正其身;传承家训,正其人。我们要一直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才能使家庭兴旺,才能使祖国富强!
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所谓“家风”,指的就是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家风对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没有淳厚家风,无法使一个家族瓜瓞不绝,更无法使一个家族不分崩离析。有认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因为财产常常被瓜分而最终罄尽,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员分沾,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此增值--那就是让所有家族成员引以为豪的“家风”,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家风随家族产生逐渐形成,家风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源于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从那时起,家族成为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一些具体的条文规定,更成为家族的精神“图腾”。家风家训的雏形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大家庭。氏族的族长负责氏族家庭成员的生产和生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并通过对家庭成员进行传统习俗的训练来巩固家长的统治。
“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
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作品中。西晋文学家夏侯湛,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以成《周诗》,并给潘岳看。潘岳认为:这些诗篇不仅温文尔雅,而且可以看到孝悌的本性。为与友人唱和,潘岳因此写作了《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名人家训家风家教十条
1、人品须从小作起,权宜苟且诡随之意多,则一生人品坏矣。《家诫要言》
2、远山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增广贤文》
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治家格言》
4、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孔氏祖训箴规》
5、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增广贤文》
6、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7、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增广贤文》
8、勖之以忠信,示之以勿欺。《王文肃公遗文补遗》
9、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治家格言》
10、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增广贤文》
更多名人家训家风家教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增广贤文》
2、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治家格言》
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宋史范纯仁传》
4、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家训》
5、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家诫要言》
6、莺花忧怕风光老,岂可教人在度春。《增广贤文》
7、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饥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刘清之《戒子通录》
8、做好人,眼前觉得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做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总算来是大不便宜。千古以来,成败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觉悟?高攀龙《高氏家训》
9、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增广贤文》
10、儿小任情骄惯,大来负了亲心。《小儿语》
11、幸名无德非佳兆,乱世多财是祸根。《增广贤文》
12、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高攀龙《高氏家训》
13、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赠广贤文》
14、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颜之推《颜氏家训》
15、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东方朔《东方诫子》
16、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李毓秀《弟子规》
17、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治家格言》
18、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赠广贤文》
19、仗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增广贤文》
20、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21、方谨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李毓秀《弟子规》
22、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增广贤文》
23、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刘邦《敕太子书》
24、恶不在大,心术一坏,即入祸门。《家诫要言》
2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牛马。《增广贤文》
26、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家诫要言》
27、官长之前,止可将敬,不可逐膻。《家诫要言》
28、却有主张,勿悠悠碌碌随人忙。《约斋铭》
29、乖僻自是,悔误必多。《治家格言》
3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31、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治家格言》
32、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达。《家诫要言》
33、施恩无念,受恩莫忘。《治家格言》
3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赠广贤文》
35、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刘廙《诫弟纬》
36、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河东裴氏家训》
37、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38、驭横切莫逞气,遇谤还要自修。《增广贤文》
39、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曾国藩诫子书》
40、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增广贤文》
41、藏精于晦者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欧阳修《示子》
42、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赠广贤文》
43、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增广贤文》
44、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45、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46、不要空言无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陈毅《示儿女》
47、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李毓秀《弟子规》
48、凡人皆有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家书》
家谱家风
本文2023-11-06 10:32: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