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姓 宝氏家谱 宝姓起源 宝姓名人 宝姓的来源 宝姓简介
宝[宝,读音作bǎo(ㄅㄠˇ),亦可读作pù(ㄆㄨ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汉朝时期官员宝室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汉时期,王朝为管理内宫,设有专门的处所,起先负责为宫中女子有病就室治疗,称“宝室”,后逐渐演变成掌管皇后、贵人获罪而囚禁之所,称“暴室”。设有宝室令(暴室令)一人,隶属于光禄勋管辖,官秩六百石,位七品。
宝室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称宝氏,读音作pù(ㄆㄨˋ)。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东汉朝时期官员宝室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东汉时期,宫中有专门的布帛印染晾晒之处所,称曝室,实际上就是染坊,设有掌管官吏一员,称曝室丞,后仿照西汉时期宫内定制,也将有罪的后妃囚禁于曝室,故而曝室又成为宫内附设的监狱,由于多关押的是贵人、嫔妃,因此又称为宝室。宝室丞多由君王亲信的宦官担任。
宝室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称宝氏,读音作pù(ㄆㄨˋ)。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宋朝时期孔子后裔,属于以为氏。
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字子庄,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公元1038年)封为文宣公兼知县事,宋至和二年(公元1054年)改封衍圣公。自其起始有“衍圣公”之尊称,其庶支后裔中有因以先祖为官之年号“宝元”为姓氏者,称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第三个渊源:源于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中的宝氏,出自经名首音的汉译音祸谐音。
在元朝时期,就有三位名同人不同的“宝合丁”,此外还有“宝合丁刺只”、“宝童”、“宝哥”等。清朝时期,在云南的 起义军中也有一位将领名叫宝文明。
宝氏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云南省,读音作bǎo(ㄅㄠˇ)。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宋、元时期成吉思汗的后代,属于以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卓索图盟(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宝氏,源出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之后,属于“黄金家族”的孛儿只斤氏后裔,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氏。蒙古族宝氏原居内蒙古呼和浩特,后来迁到土默特右旗、辽宁朝阳县大平房、东大道等乡镇及其周边区域。在古代,由于等级要求森严,宝氏家族的台吉(贵族)只能和扎萨克(旗长)家族联姻。蒙古族孛尔只斤氏,今冠汉姓为鲍氏、包氏、宝氏、博氏、奇氏、罗氏、波氏等,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孛尔只斤”在古突厥语中意为“蓝眼睛的人”。
②蒙古族宝勒格沁氏,源于金国时期博勒和氏,亦称宝里吉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称Boorigit Hala。所冠汉姓有宝氏、暴氏、包氏,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③蒙古族宝古氏,亦称宝济氏、包多机根氏,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ogi Hala。后冠有汉姓宝氏、鹿氏者,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④蒙古族失宝赤氏,亦称实宝禅氏,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今新疆塔城地区)。后满族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iboocan Hala。所冠汉姓有宝氏、宫氏、龚氏,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⑤蒙古族宝日努德氏,所冠汉姓有宝氏、吴氏,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第五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明朝洪武年间官员于宝,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该支宝氏,源于明朝洪武年间,钱塘人于宝奉命到云南腾冲地区征粮,恰逢兵变,粮薄丢失,为避祸而弃官流落迤西云南县,即现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以名为姓易为宝氏,后逐渐繁衍发展,遂成西南地区的大族。
现其后人在祥云、龙陵、腾冲、芒市、缅甸等地,其家谱记载该支宝氏目前在世族人约三千余,专设有家会统管祭祀,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清之际女真族保佳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保佳氏,亦称鲍佳氏,满语为Boogiya Hala,世居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所冠汉姓有鲍氏、宝氏、包氏,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二分布: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土默特右旗,辽宁省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市大平房与东大道等乡镇,河南省的焦作市,云南省的腾冲县红豆树村、大理州祥云县,保山地区昌宁县、潞江、滇西各县市,河北省沧州市大楮村,北京市、台湾省台北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缅甸王国的瓦城、木姐、腊戌、佤邦等地,均有宝氏族人分布。
三家乘谱牒:
土默特右旗宝氏家谱,著者待考(德力格),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蒙文手抄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朝阳县大平房镇八棱观村宝广文家。注:当时立《宝氏家谱》时为兄弟四人,其中的世系代数不是目前蒙古族宝氏家族所统计的二十四代。《宝氏家谱》中记载族人的爵位大都是台吉(贵族),其中有二级台吉、三级台吉、四级台吉。在《宝氏家谱》中,族人中喇嘛的数量很少。
四历史名人:
宝力道:(公元1932~今),浙江东阳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一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曾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社会 有南京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南京作家协会主席、南京文联名誉主席、江苏大众文学学会会长、省鲁迅学会会长、省作协理事、中国马列主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三江学院中文系系主任等。以文艺美学现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见长。
著有《鲁迅的思想和艺术新论》、《艺术与人学》、《文学初步》、《马思列斯文艺论著选诗》、《马列文苡经百题》、《鲁迅-中国文化革命主奖》、《现代文学观念发展史》、《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和《世界学术名著导引丛书》等。
专论有《艺术规律与“人学”》、《文艺编至论》、《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论文学的人性、人道主义和阶级性》、《论文艺理论的民族化和现代化》和《世纪之交文艺理论的思 》等三百余篇。
曾多次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著作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其文学教学和研究受到同行专家认可,《论文艺学家-包忠文》等专论多篇对其学术人格、科研贡献作了较切实的评价。
宝 声:(公元1941~今),北京人。著名现代画家。
文化部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从师卫天霖、李瑞年、吴冠中、白雪石等前辈。
系香港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翰墨书画院院士、河南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传略入选香港出版《世界名人录》第四卷十二页。传略入选香港出版《世界艺术家名人录》首卷。作品《八仙图》获香港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作品《八仙过海》被 收藏。四十米长卷作品《五百罗汉图》发表在人民日报主办市场报。
作品《十八罗汉图》入选山东莱阳编《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画册、山东莱阳编《世界传世名画法书鉴赏》画册、山东烟台编《亚洲艺坛名流》画册。
作品《八仙过海》入选北京编《20世纪中国著名美术书法家作品拍卖库》画册。
作品《张颠疾书图》获河南“画圣杯奖”。
作品《柏柿如意》参加98海峡两岸名人名家书画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作品《年年有鱼》参加97北京赴香港庆回归展。
作品《福禄寿》发表在大型画报“中华英才”专版介绍。
作品《孔子像》入选山东曲阜纪念孔子诞生2550年书画大展画册、入武汉编《世界东方文人书画家全集》画册、入选四川编《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典》画册、获河南“东方杯”诗书画印精品大奖赛二等奖,入选《中国东方艺术家》画册。
作品《贾岛觅句图》入选文化部编《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典》
传略入选中国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编《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入选《中外名人辞典》、《中国当代创业美术》、《中外名星辞典》
宝 音:(公元1954~今),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
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长和廊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呼和浩特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1970年12月—1978年9月在呼和浩特市农机厂工作,1978年9月~1987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学校工作,1987年12月~1991年3月在玉泉区长和廊办事处工作,1988年9月任副书记,1991年3月~1994年9月任玉泉区五车路街道党委副书记,1994年9月至今任现职。
工作数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脚踏实地,具有较强的领导协调能力、任职以来,始终把经济工作,社区服务等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克服了资金不足的困难,采取挂靠,联办等形式,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指导。
1997年参与创建的“人和酒业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上缴税金达3万余元。在抓办事处企业的同时,注重发挥居委会主任的积极性,采取“四三三”、“三三三”等政策,使居委会都建起了自己的经济实体。积极支持兴建各种商点,启动扶困早市,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97、1998年税收任务连续超额完成,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大庆期间成功地承办了大召庙会,为民俗文化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98年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改善了办公条件,由原来的平房,改善为现在的400多平方米的楼房。
宝 泉:(公元1958~今),蒙古族,内蒙古奈曼旗人。著名地方公务员。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民政局局长,锡林浩特市人大代表。
1975年9月~1978年3月在巴盟中旗当知青;1978年3月~1980年1月在内蒙古象专学习;1980年1月~1994年8月在锡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内蒙古党校学习,锡市人大常委会工作;1994年8月至今在锡市民政局工作。
宝 泉:(公元1959~今),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著名机电工程师。
库伦旗力元水泥有限公司生料车间主任,助理工程师。
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库伦旗第一水泥厂电工车间主任、机电科科长、生产科科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致力于机电设备的研究,他的一些小改小革不断被应用到生产中,为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他的时英钟计量熟料准确度较高,磨机强力通风,合理机配提高了台时产量l5吨,节电12度,年节约资金约三万元。
宝国枝:(公元1960~今),蒙古族,女;辽宁阜新人。
化德县石油公司员工,化德县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1976年7月~8月在化德县朝阳乡新富村下乡;1976年8月~1980年5月在化德县百货公司上班;1980年5月~1997年11月在化德县石油公司工作;1997年11月至今下岗待业。
1976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到新富村,粮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同吃同劳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被社员称赞为上山下乡的好青年。在百货公司工作期间,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待顾客像对待亲人一样,热情、服务、周到,被公司评为优秀班组长。
在石油公司工作期间,历任审计员、会计员、团委书记,对工作尽心尽职,配合有关单位做好该公司的审计工作,给领导当好参谋,带领青年团员,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被该公司和盟公司评为优秀先进工作者。
宝福凯:(公元1963~今),云南腾冲人。著名医学微生物学专家。
宝福凯, 1962年4月生,教授,研究生学历,硕士生导师,美国耶鲁大学3年博士后研究经历。1985年昆明医学院医学系本科毕业,1987年研究生毕业,2002年11月-2005年12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现任昆明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病原生物学学科带头人,昆明医学院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站技术负责人、微生物检测室主任。系美国微生物学会(ASM)、美国纽约科学院(NYAS)、美国螺旋体研究会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免疫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出显著成绩。主要研究方向:(1)蜱传虫媒病原体和蜱传虫媒传染病(tick-borne pathogens and tick-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的病原学、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2)结核病病原学、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美国NIH项目4项、云南省计划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过多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教育厅基金项目的研究。至今发表论文及综述50多篇,其中国际权威杂志《Nature》1篇,《Cell》1篇,《J Exp Med》1篇,《J Infect Dis》1篇;SCI收录8篇,影响因子累计达826;获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二);参编本科教材、专著3部。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鲍姓的起源与家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鲍姓的起源与家谱 篇1鲍氏
分布地区
山西上党郡,山东东海郡,山东泰山郡,河南河南郡。
历史来源
「鲍」源出
一﹕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夏禹后人,杞国公子敬叔,到齐国出任,食邑于鲍邑。因以鲍为氏。其子鲍叔牙,曾孙鲍国,世代为上卿。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俟力伐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鲍」氏。又代北复姓有「鲍俎」氏。
得姓始祖
鲍叔牙·夏禹裔孙敬叔之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其父敬叔被封于鲍,叔牙开始以封邑为氏,称鲍叔牙。叔牙少时与管仲友善,管仲家贫母老,他常给以资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他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及襄公被杀,小白得内援回国,被立为齐君,拟任他为上卿。他力劝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鲍之交,世传美谈。鲍姓子孙也就尊这位德行高尚的鲍姓先人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鲍姓很少为人所知,其主要活动在山东地区。宋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1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当时鲍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3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江苏等。明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4干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这二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66%。明时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江西等。全国形成以浙皖苏、陕西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
当代鲍姓的人口大约有67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4%,为全国第一百七十九位姓氏。自宋朝至今l000年中,鲍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态势。鲍姓目前主要分布于浙江、山东、青海、江苏,这四省大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河北、河南,这四省的鲍姓又集中了23%。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浙苏、西部青海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鲍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179)表明:在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和东部,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鲍4.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2.2%,居住了大约在浙沪苏、山东南端、安徽大部、赣闽北部、吉林中部和东段、黑龙江中部、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3%一0.26%之间全国总面积的12.6%,居住了大约30%的鲍姓人群。
家族名人
鲍照: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人,南朝宋文学家、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怀才不遇,羁族他乡,受尽坎坷。所作乐府诗多写边塞战争和征夫戍卒之情景。七言乐府对后世影响尤大。代表作为《拟行路难》,表现强烈的愤世激情。有《鲍参军集》。
鲍叔牙: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后因齐乱,随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任命他为相,他辞谢,保举管仲。后来齐国经管改革,日渐富强,齐桓公也成为春秋时期的首霸。
鲍慎由:处州龙泉(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学者。哲宗时进士,累官工部员外郎。曾从王安石、苏轼学,为文汪洋闳肆,诗尤高妙。有《夷白堂小集》。
鲍廷博:字以文。清朝安徽歙县人。家中藏书极富。乾隆时茧访遗书,廷博进家藏书600余种。又校刊《知不足斋丛书》30集,每集8册,收书200余种,在清代丛书中,以精善见称。著有《花永轩泳物诗存》。
鲍姓的起源与家谱 篇2历史来源
「鲍」源出;
一﹕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夏禹后人,杞国公子敬叔,到齐国出任,食邑于鲍邑。因以鲍为氏。其子鲍叔牙,曾孙鲍国,世代为上卿。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俟力伐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鲍」氏。又代北复姓有「鲍俎」氏。
家族名人
鲍叔牙
春秋齐大夫,生卒年不详。少与管仲友善,知管仲贤而贫,分财多与;后鲍叔牙事齐桓公,管仲事公子纠,公子纠死,管仲囚,鲍叔牙乃荐管仲于桓公,卒佐桓公成霸业。世多称其知人而笃于友谊。
鲍靓 神仙太守
鲍姑
地望分布
山西上党郡,山东东海郡,山东泰山郡,河南河南郡。
泊[泊,读音作bàn(ㄅㄢˋ),不可读作bó(ㄅㄛ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夏禹后裔楚国公族,属于以国名或封邑名称为氏。
著名的清朝史学家陈厚曜在《春秋世族谱》中论述,楚国除了王室熊氏以外,其士族的宗子世系有十三氏,为楚国大族,其中就有泊氏。其他十二氏为斗氏、成氏、屈氏、劳(蘧)氏、熊氏(非王族)、阳氏、申叔氏、申氏,伍氏、潘氏、沈氏,观氏。
本书列其源流为:
少典氏第十八代、黄帝轩辕氏第七代禹:姓姒。夏禹之支子有封于辛国者,分衍出辛氏、计氏、司空氏、宇文氏、普屯氏、崇氏。夏禹下传十七王,共四百五十二年(公元前二十五~十六世纪),其后代中以封国为姓氏者有泊氏、弗氏、刜氏、鬻氏、阳氏、沛氏、冥氏、鄍氏、沈氏、寝氏、彤氏、弋氏、褒氏、纶氏、巢氏、男氏,鲍氏、包氏、夏氏、差氏、禹氏、夏后氏、有南氏、彤城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黄帝轩辕氏第九代季连:季连芈姓,季连氏。其后裔传至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黄帝轩辕氏第五十六代楚顷王襄(公元前298~前263年在位),名熊横,迁于陈邑。分衍出荆氏、楚氏、熊氏、附氏、穴氏、鬻氏、粥氏、郢氏、逞氏、能氏、叙氏、序氏、祖氏。
到了春秋时期,芈姓熊氏楚国分衍出更多姓氏。
单姓有:泊氏、成氏、启氏、斵氏、囊氏、贲氏、善氏、逯氏、禄氏、县氏、逮氏、审氏、侧氏、庇氏、次氏、连氏、莫氏、仵氏、昭氏、由氏、景氏、到氏、声氏、晏氏、即氏、闱氏、尹氏、后氏、竟氏、秉氏、宜氏、绎氏、酒氏、枝氏、乘氏、保氏、春氏、钧氏、阳氏、甲氏、环氏、卯氏、武氏、庄氏、霜氏、蜎氏、皋氏、举氏、擧氏、雪氏、紃氏、穿氏、称氏、仆氏、贵氏、严氏、征氏、庾氏、奋氏、贺氏、列氏、监氏、减氏、韵氏、屈氏、卒氏、度氏、翠氏、班氏、陈氏、张氏、李氏。
复姓有:斗斵耆氏、斗斵乳氏、斗斵谷氏、斗斵强氏、斗斵缗氏、斗斵文氏、斗斵班氏、斗斵比氏、围龟氏、弥牟氏、若敖氏、叔敖氏、堵敖氏、郏敖氏、越椒氏、罢敌氏、上官氏、三闾氏、五相氏、五参氏、诸将氏、太宰氏、公建氏、良臣氏、左尹氏、右尹氏、申叔氏、申公氏、楚季氏、楚宗氏、巫臣氏、列宗氏、子南氏、子期氏、子庚氏、子西氏、子建氏、子午氏、子重氏、子季氏、子承氏、子千氏、子仪氏、子木氏、尹干氏、无钩氏、无圉氏、无宇氏、无庸氏、余推氏、涉其氏、庆父氏、襄老氏、王孙氏、成王氏、黑肱氏、舒坚氏、来缎氏、沉纤氏、邑由氏、利孙氏、白男氏、吉白氏、屈南氏、耆门氏、市南氏、伍参氏、婴齐氏、弃疾氏、枝如氏、伯比氏、师祁氏、熊率氏、熊相氏、倚相氏、辛廖氏、接舆氏、季融氏、仲雄氏、大心氏、蓝尹氏、厩尹氏、箴尹氏、乐尹氏、芋尹氏、陵尹氏、权尹氏、莠尹氏、清尹氏、郊尹氏、工尹氏、连尹氏、嚣尹氏。
“泊”,即为夏朝分封的诸侯国(今安徽泊州),其泊侯的后裔以祖上受封国名为姓氏,称泊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古百越族,出自清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疍家人,属于以生活方式名称为氏。
在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岛青云山上有一丘荒芜已久的古墓,墓主姓“泊”,墓碑上还刻有“雍正壬子年重建”字迹。
该支“泊”氏族人原聚居于马岗乡一带,原甚兴盛,后渐中落而消亡了。从源流来看,泊氏是疍家人的一支,在清朝初期编户,侯弃舟上岸与他姓杂居。
疍家人是古百越族原住民族,在史籍《山海经》中称为“鱼旦”。广东潮汕地区历来是古代疍家人聚居之第,明朝学者林大春在《潮阳县志·隆庆版》中记述:“县西南江上有曰疍户者,岸无室庐,耕凿不事,男妇皆以舟楫为居,捕鱼为业,旧时生齿颇众,课棣河泊,近或苦于诛求,逼于盗贼,辄稍稍散去……”
据地理方位考察,林大春所记载的“县西南江上”,即当指现在的濠江。历年来达濠岛周围就有着为数不少的疍家人。疍家人依水而居,以船为室,捕鱼煮盐为业。大约在明朝时期,部分疍家人开始陆舟两栖,他们在靠近海滩的地方搭建草寮为屋,“或有弃舟楫入民间为拥保者矣。”现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的“三寮村”,就是因为原疍家人在海边搭了三个“寮仔”而得名,当为疍语之遗存。
清朝初期,朝廷加强了对沿海地区丁户的管理,对疍民也不例外。史籍《揭阳志》中记载:“雍正八年许疍民村居编户”,疍家人正式上岸陆居,现在濠江区的“莘香里”,就是当年疍家人聚居的地方,称疍家乡。后来,疍家人的生活习俗也渐渐被地方同化了。比如葬俗,按疍俗为水葬,“棺沉海底”,自清朝雍正初年后,始改为土葬。
疍家“泊”氏之源,是疍人在舟楫漂泊之时原无姓氏,在编户之际,始用该姓。从“泊”字本义来看,“课棣河泊”,表述了疍家人原始的生存状态。
二迁徙分布:
今广东省汕头市、台湾省桃园县有泊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泊中泰:(公元1936~今),广东潮阳人。著名广东潮阳市地方税务官员。
泊中泰是广东潮阳市地方税务局峡山分局原副局长,经济师。
1949年6月加入共青团,同时加入陈后围地下交通情报站,任实习交通员。1951年1月调人潮阳市税务局,一直在基层征收单位工作。1956年6月起任副所长,税务机构分设后任峡山分局副局长,1997年6月离休。
他从事税务工作四十七年,忠于职守,敬业奉献,严于律己,团结进取。每项工作部完成得很出色,1959年被潮阳县人民委员会评为三等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汕头市 评为税务系统米进工作者。
1996年分别被三峡、潮阳市委、市府评为先进劳动者。1997年被广东省人事厅、省地方税务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1、沈士柱
(1606—1659),字昆铜,号惕庵,芜湖人。明崇祯二年(1629),复社成立,士柱以“芜湖读书社”名义加入复社,反对阉党阮大铖。崇祯六年(1633),“钩党狱兴”,士柱离芜。
崇祯十一年(1638),士柱与陈慧贞、吴应箕、沈寿民、黄宗羲、顾杲等复社成员140余人作《留都防乱揭》,讨伐阴谋为魏忠贤翻案的阮大铖。南明灭后,士柱“归寓南湖,自号寓公”。
隐居芜湖,广散家财,支持反清义军,秘密从事反清活动,蓄髦不剃,古冠大服,以示不忘明朝。清顺治十四年(1657),被捕后解南京。
顺治十六年(1659),清明日,士柱在南京凤台门外,从容就义,葬于雨花台后西首平岗之麓。其妻方氏,妾汪氏、鲍氏同时在芜殉难,葬于芜湖范罗山前。
2、徐文达
徐文达(1825-1890),安徽南陵人,清光绪年间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护、护理漕运总督。于咸丰年间为镇压天平天国起义提供后勤保障。
曾国藩曾惊喜慰问,赞赏徐文达“冒险出奇”。光绪年间在赈灾养民方面有突出功绩。对南陵县福利事业和名胜古迹的建设提供了大力资助。
3、王蔺
王蔺(?-1214),字谦仲,号轩山。乾道五年,擢进士第。为信州上饶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抚司干办公事,除武学谕。
孝宗幸学,蔺迎法驾,立道周,上目而异之,命小黄门问知姓名,由是简记。宋庐江县(今属安徽)人,王之道子。乾道五年(1169)进士。
历官信州上饶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抚司、枢密院编修、监察御史、礼部侍郎兼吏部、礼部尚书,升参知政事。光宗即位,任枢密院事兼参政、枢密使。宁宗即位,改任湖南军主帅。
4、贾易
贾易,字明叔。宋无为县人。7岁丧父,其母彭氏以纺绩供其上学,师事程伊川。嘉祐六年(1061)进士,派至常州任司法参军。
元祐初,为太常丞兵部员外郎,徙官左司谏,嗣后,外调怀州千御史,历任提点江东刑狱、殿中侍御史、提点淮东刑狱,升任侍御史。
徽宗立,先后任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改任刑部侍郎,历工部、吏部;以宝文阁待制,出任邓州州官。72岁卒,谥文肃。
5、欧阳玄
欧阳玄(1289~1374),字元功,号圭斋,祖籍分宜县防里村,湖南浏阳(今湖南浏阳)人,是欧阳殊之后裔 ,元代文学家。
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
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
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元顺帝并赠崇仁昭德推忠守正功臣、大司徒、柱国等称号,追封为楚国公,谥号文。享年八十五岁。
-安徽芜湖
卢
姓氏名称: 卢
拼音: lu[二声]
序号: 0167
介绍
介绍文件
介绍文件
卢姓起源
卢姓起源
上古卢人与卢字
在上古时代,我国西部地区有一支游牧部落。这支部落的人携带一种用柳枝等编织成的、特制的、盛食物用的器皿——卢器,转移各地,过着原始的群体游牧生活。
他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解饥御寒,在原始的劳动条件下必须寻觅水草地,追逐和饲养利生的动物,以取为衣食之用。同时,他们也必须逃避和抵抗毒蛇猛兽,以便保全自己的生命。他们对于百兽之王——老虎十分崇拜。在初民崇拜图腾的时期,他们选取虎为图腾而顶礼膜拜。在原始人画图造字时,卢字取了虎字的上部。
古人用卢的繁体字(廑)。这个繁体字上面部分是虎字头,下面部分是“皿”。“皿”表示卢人特制的器皿,即前文所讲的卢器。
古代卢人经常在卢水流域和卢山地区活动。因为要追逐水草地进行游牧式劳动生产,所以他们迁徙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了我国西北、西南甚至中西部地区,可谓流动性强,而影响面宽。
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指出:“夷人谓黑曰卢。”而黑也往往写作“乌”。今四川省雅砻江古时就称为卢水,岷江上游现在还有叫卢水的河流。其他不少地方的山、河、城乡和社区,直到今日还有许多取名为卢山、卢水、卢河、卢溪、卢沟、卢湾、卢县、卢氏县、卢城、卢园、卢家村、卢龙、卢奴、黑山、黑河、黑水、乌山和乌江的。
自从人类发明与使用火之后,卢人把柳条编制的卢器糊上泥土的浓浆,再反复用火烧烤,成为原始的陶器。这种陶器虽然原始,却可以用来蒸煮食物和贮存生活所需的水及其他东西,这种陶器经受烟薰火燎后,往往残留一种黑色的烟灰,所以古人自然而然把“卢”与“黑”联系在一起。初民造字时考虑到“廑”与“火”结合成“燎”(简体字“炉”),这包含着把糊上泥浆的卢器在炉中经火烧制的意思,也可以说用火把卢器烧制成原始的炉子。要制造炉子,火和卢都不能少。
卢姓来源之要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
神农炎帝世系
炎帝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远祖,同称“人文初祖”。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国语·晋语》叙炎帝与黄帝的关系曰:“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二帝用师,以相济也”,“男女相及,以生民也”。神农时代末期(军事民主制后期),部落之间争战不已,以致神农作为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无力平息。黄帝即于此时,继神农而崛起,取得盟主地位。所以人们认为,黄帝与神农(炎帝),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部落的称号(因而也是“朝代”称号),或是部落首领通用的称号。当然,有可能是以最初一任部落酋长的名字(名号)命名部落的。
神农早于黄帝,一般认为,神农即炎帝。炎、黄二帝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一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说明在神农(炎帝)氏世衰力弱、德能不孚之时,黄帝继起。其最主要原因是,两大部落 (族)为争夺本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发生争端,世代争战。黄帝联合四方部落,经过多次战争,才得以打败炎帝神农氏,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联合(大统一)。
《帝王世纪》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神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河南淮阳),又徙鲁(今山东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潜夫论·五德志》载:“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其德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说文》云:“神农居姜水,以为姓。”《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三皇本纪》曰:“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
黄帝、炎帝是同出于少典氏之两兄弟(应为少典部落联盟的两个胞族部落),因其分别居于西北黄土高原之姬水、姜水流域,故得姓不同。姜水即岐水,在今陕西省岐山、武功县一带,属渭水支流,源出岐山,南向与横水合流,人雍河。上述炎帝姓姜,是因姜水而得;反之,也可能姜水因有姜姓(炎帝)部族人的长期居处而得名。郑樵说:“姓之为氏,与地之为氏,其初一也。皆因所居而命。得赐者为姓,不得赐者为地”,“姜之得赐,居于姜水故也。故曰因生以赐姓。”“姜”字从羊,与羌同音、义,表明他们是上古时代羌族的一支,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牧羊)民族;“姜”字又从女,作为部族人员的共名,即是部族的姓称,源于共同的始祖母,有着共同的血脉统绪。在神农氏父系氏族社会以前,曾经经历过长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个时期的重要遗产之一,就是氏族的共同姓氏称号。尽管到了后世,这一部族的许多分支,有许多氏称,但他们的祖姓是统(同)一的,是不会磨灭或被忘却的。周代,许多姜姓氏族(支族)人共同尊奉他们的始祖炎帝;春秋时期即使是已被周人视为“夷狄”的“姜姓诸戎”也不例外。
《礼记·月令》正义引《春秋说》云:“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百谷,曰神农。”看来炎帝只是帝号,而神农则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从实质上看,神农氏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其领袖号称炎帝。古书又载:“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作耒耜,故曰神农。”炎帝神农是一神而具两个功德。·有学者认为,神农氏在黄帝之前,是古代“三皇”之一,炎帝是神农氏的后裔。炎帝即赤帝,是日神之子,即火神。《左传》 “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汉书·食货志》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食与货是生民、养民之本,二者皆肇始于神农炎帝,其功堪称不朽。
陆贾《新语·道基》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白虎通·号》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他无疑是带领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拓荒者和创业者。据《绎史》卷四引《周书》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蕨实。”《易·系辞》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农业的发明的确颇具神话色彩,古人津津乐道,渲染已甚。其中最多的,是把神农的政治思想理想化了,加进后世儒生自己的观点。
《商君书·画策》篇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庄子·盗跖》篇载:“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越绝书》称:“昔者神农氏之治天下,务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极。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表现神农氏的无私、英明与贤能。《纲鉴》载:炎帝“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描绘出炎帝领导下的原始社会生活。
《路史·后记》(宋罗泌著)记述炎帝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说他主张“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士丁壮而不耕,则受其饥;女当年而不织,则受其寒”,“耕不强者亡(无)以养其生,织不力者莫以盖其形”。
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耕田为土,凿地为井;正节气,立历日;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创制衣裳;日中为市,倡导贸易;削桐结丝,制作乐器;治木为弧矢,创造武器;“教之桑麻”,“耕而作陶”;制灶作具,以利民用。他无疑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亲手缔造了中华古国的文明。因他“始教天下种谷”,“教耕生谷,以致民利”,故后世尊他为神农。传说他的死也是辉煌而悲壮的:晚年巡视南方,尝百草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终因误尝断肠草而不幸身亡。传说他葬于今湖南酃县塘田乡的鹿原陂,后世称其墓为炎帝陵。
由于神农氏的发明和倡导,姜姓戎族开始从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转入定居耕种的农业生活。神农炎帝的确是开天辟地、功勋超卓的伟人。
炎帝族的活动范围遍及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炎帝子孙继承农业生产传统,又有新的创造发明。《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烈山氏又叫厉山氏,是炎帝之号;因炎帝起于烈山。烈山在今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
炎帝号为神农,“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后人称颂神农,“其功如天”,“盛德不孤,万世同仁”。商周之际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兄弟曾经哀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东汉张衡作《东京赋》慨称:“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叹复真”的惋惜;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更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的怨慨。可知炎帝时代曾令众多士人向往。《尸子》解释神农之神为:“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为之神。”
周武王灭殷纣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安徽亳州市)”,代表当时人们对炎帝功业的纪念和褒扬。
炎帝的世系,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
《万姓统谱》载称:“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
《吕氏春秋·慎势览》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上述所传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
《万姓统谱》所载世系与《帝王世系》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
《汉书·律历志》说: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姜姓,牛图腾。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国语·鲁语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礼记·祭法》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四岳氏: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炎帝后裔
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传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厉氏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自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
帝柱生庆甲;庆甲生甲氏和帝临;帝临传帝承;帝承传帝魁;帝魁传帝明;帝明传帝直;帝直传帝厘;帝厘传帝居(亦称帝哀);帝居传节茎。节茎之后,有节氏、戏氏、克氏三支。克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鼓生灵契,灵契生氐氏;祝庸氏胄胤更加发达:祝庸生术嚣,术嚣生条、勾龙(即后土);勾龙平水土有功,后人纪念,尊为社神;勾龙之后有勾氏、勾龙氏、共工氏、信、垂;共工氏衍生共氏、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
伯夷之后为太岳、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裔于商、周时期受分封,于是有吕、申、隋、淳、向、薄、甘、州、文叔、岳氏、先龙。
炎黄之战
史载炎帝与黄帝本为同族(“兄弟”),皆生活于西北地区,炎帝在姜水流域(宝鸡城),黄帝在姬水流域(即岐山下之岐水)。他们原本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的游牧民族。《帝王世纪》云:“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女登感于常羊而生炎帝,以姜为姓,这隐约说明炎帝出自羌族(牧羊部落)。
自神农氏发明农业后,开始半定居、半迁徙的农业生活。他们顺着渭水流域东下,来到黄河以南的大平原上,这个地区适于原始农业生产,于是神农氏成为最早定居的农业部落。他们开始建城立邑,初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再迁于鲁,都曲阜。故山东地区也有姜姓部落聚居。周初,武王分封姜子牙一族到山东建立齐国,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基础。
炎帝氏族传到帝榆罔时,开始衰落。部落内的蚩尤族为争权而发动战争,打败帝榆罔,夺得帝位,仍称炎帝,居于涿鹿。此时黄帝部落兴起,与榆罔一族联合,大败蚩尤族于涿鹿。黄帝取代炎帝,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共同首领。
帝榆罔族人除了部分合并于黄帝部落,定居北方外,另一部分南迁于江汉之间,仍然袭称神农氏或炎帝族。他们成为南方部落联盟的首领。
《礼记·月令》说:“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
《后汉书·郡国志》曰:“炎帝神农氏,葬长沙”。
《舆地纪胜》称,葬于茶陵县南,茶乡之尾。
《路史·后纪四》云,炎帝柱之裔炎帝庆甲、来(即厘),“俱兆(葬)茶陵”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后,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特派大臣在茶乡白鹿原访寻到炎帝陵,因加修葺,并立庙奉祀。
炎帝姜姓部族沿渭水、.黄河向东迁移,其中一支到山东境内,在黄河下游与淄水之间活动。随后定居下来,逐步派生出许多支氏,
吕尚受封于齐建齐国
吕尚又称姜尚、子牙、太公望、师尚父、齐太公。他在公元前11世纪,奉周武王(姬发)之命统兵征讨商纣王,从而成为灭纣辅周的大功臣。
在商朝末年,纣是一个朝野痛恨的暴虐君主,姬昌曾经受封为西伯,人们称他西伯侯。西伯侯因得罪了纣王,曾经被纣王囚禁在菱里(今河南省汤阴之北)。他获释后率兵灭了周围黎(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邗(今河南省沁阳西北)、崇(今河南省嵩县之北)等小国。在丰邑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建立了他的统治中心。
西伯侯在世时未能完成其推翻商朝黑暗统治的宿愿,到临终时,他便嘱咐次子姬发作好准备,尽早兴兵伐商。姬发在即将亲率兵将征讨商纣时,向吕尚讨教有什么克敌制胜的妙法。吕尚对姬发说:“纣王因其暴虐,残害许多平民百姓,失去了民心,我们必定要与纣王相反,要抚爱百姓,以贤能英明来对付纣王的冥顽无道。倘若我们赢得民众的归心和拥护,一定可以取胜。”这就是吕尚提出的克敌制胜的“文经”谋略。另一方面则是他的“武纬”谋略。利用敌对阵营中的矛盾,使其产生内乱,相互削弱力量,甚至达到完全瓦解的地步。其次则是讲军力的运筹部署和用兵的韬略。
在灭商的过程中,吕尚曾经作为姬发大军的前锋,麾动虎贲、戎车冲人商纣军中。他率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与纣王军队进行大决战。在激烈的战斗中,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起义,并反戈回击。商纣王走投无路,最后登鹿台自焚而死。姬发遂率军顺利占领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宣告了商朝最后灭亡。商灭后,姬发遂建立西周王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号称“宗周”。姬发死后,庙号武王。其子姬诵承袭王位,称为周成王。
周成王鉴于吕尚在辅周灭商中立有大功,遂封吕尚为齐侯。吕尚得到大片封赐的土地——齐。他在齐建立了诸侯国齐国,并选择营丘(今山东省临淄之北)为国都。吕尚封齐建国,“尊贤智,赏有功”遂使齐国,成为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强国。
受姓及创姓始祖——高傒
高傒是姜太公第十一代孙,身历数朝,世袭上卿之职,其妹又是齐襄公夫人,人称“高舅”。高俣为齐国重臣,因拥立齐桓公受封于卢邑,卢氏由此发祥。据记载,齐太公第七代孙是文公吕赤,文公有子名高,公子高的孙子吕(亻奚),“以王父(案祖父)字为氏”,故姓高,称高(亻奚)。高俣字敬仲,号祖望,颇有外交和治国才干。一生历僖、襄、桓、孝公四代。襄、桓时代,正是齐国多事之秋,高俣执政,齐襄公失德无道,骄奢*逸,被臣下连称、管至父所杀,二大夫拥立公孙无知为齐君。无知封连、管二人为正卿、亚卿,诸大夫心中不服,高、国二执政看事不可为,称病不朝,无知也不敢罢黜他。
齐国诸大夫对无知篡位极端不满,大夫雍廪与众大夫共谋除逆,复立先君之子。他们商议认为:“高敬仲,国之世臣,素有才望,为人信服。”策划使高俣置酒,以招连、管二人,二人必然信而赴宴,到时刺杀二贼,必能成功。此计告于高俣,高慨然许诺。高(亻奚)宴客,雍廪先人宫杀了无知,高府预伏的武士也杀了连、管二人。众大夫遂在高府议立新君;齐襄公有二子为公子纠和小白,皆因襄公无道,早已避祸各奔鲁国与莒国。高俣原与公子小白交情甚笃,与同宗国氏大夫商量,要暗中把公子小白从莒国召回。这时,鲁君知道无知已死,也要发兵护送先前逃来母舅家避难的公子纠回国即位;并令公子纠手下人管仲,先带一批军队拦住莒国至齐的通道,与护送小白回国的队伍发生战斗。小白被管仲射中带钩,装死躺下,被人 载在车中,快速驰人齐都。管仲上当,派人报鲁,鲁急送公子纠赴齐。等公子纠一帮人到时,小白早巳到达。因有高(亻奚)等人做内应,小白迅速登位为君,称齐桓公。
桓公即位后,发兵攻鲁,想杀管仲。鲍叔牙劝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俣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桓公听从鲍叔牙建议,捐弃前嫌,以厚礼聘管仲为大夫,委以政事。《左传》庄公九年(公元前685年)载: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说:“管夷吾治于高俣,使相可也。”高(亻奚)不争功贪位而识大体,忠心辅佐桓公。《国语·齐语》载:管仲向桓公建议,为增强军力,建立三军:桓公帅中军“五乡”(万人),国子、高子皆齐之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横)行天下”,大国也莫能当。
桓公得管仲,与鲍叔牙、隰朋、高(亻奚)等,发展渔盐之利,救济贫穷,齐国百姓倾心拥护。齐桓公即位以后,修援立之功,对高、国世卿,皆加赐采邑。他以卢邑赐予高(亻奚)。高氏家族,继续秉持国政,与国氏家族俱为齐国重臣。齐桓公在众臣的辅佐下,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首霸。当时,鲁国因有庄公夫人(哀姜)与庆父(庄公弟)之乱,庄公死后,二人被杀,国绝无人,“旷年无君”。齐桓公派高俣到鲁国,执行“存鲁”之重大使命。《春秋》闵公二年(公元前 660年)载:“齐高子来盟”,即指高俣受齐桓公命,“将南阳之甲”3 000人至鲁,帮助鲁国“立僖公而城鲁”。他与僖公订盟,稳定了鲁国政局;同时,命令甲士帮助鲁人筑鹿门之城,以防邾、莒之变。鲁人以此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世人称赞高(亻奚)“能深执忠臣之义,勉其君于霸”。《左传》僖公十三年 (公元前647年)载,周襄王以齐相管仲有平戎扶周之功,欲”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谦谢曰:齐国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坚决辞让,只受下卿之礼。
《春秋》鲁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载:“郑伯使其弟语来盟。”郑伯派人来齐寻盟,事如鲁隐公三年之盟于石门。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1年),《春秋》载,鲁公“及齐高(亻奚)盟于防”,鲁庄公以国君身份,与齐国上卿(大夫)高(亻奚)订盟于防,
齐惠公卒时(公元前599年),高氏、国氏拥立惠公之子顷公(名无野)即位;恐崔杼(原来有宠于惠公)掌权不利于己,便驱逐崔,崔杼出走卫国。齐灵公时(公元前566年),齐国灭掉莱国,高厚与崔杼一起“定其田”(即划定其田产分配)。齐灵公因宠爱戎姬,更立太子牙,令高厚任牙之师傅。《春秋》鲁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载:“齐高无咎出奔莒”。《左传》记述其因:齐灵公听信妇人谗言,“刖鲍牵,而逐高无咎。无咎奔莒。高弱以卢叛。”这是高氏以卢邑为根据地,对齐君不明所表示的第一次抗议。齐侯任用崔杼为大夫,令庆克佐之,“帅师围卢”。不久国佐之师自外回来,也参与围卢,卢邑终于投降。
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高厚率师伐鲁国国都北边,后又退还。同年冬,鲁君会合十二国之师,进攻齐国。其中晋将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弗克”,由此可见卢城之强固。次年(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去世,崔杼拥立前太子光为庄公,杀掉太子牙,又杀高厚,齐国因此大乱。齐景公元年(公元前547年),崔杼被灭族,庆封、庆舍先后专权,田氏与鲍氏、高氏、栾氏四家联兵击破庆氏。齐景公五年(公元前543年)九月,齐国公孙虿、公孙灶(二人皆高氏之族),“放其大夫高止于北燕”,据称是因为他“好以事自为功,且专”。高竖对此很不满,不久就又“以卢叛”,表示抗议。齐令闾邱婴“帅师围卢”。高竖提出条件说:“苟使高氏有后,请致邑”,即要求保存高氏的后嗣和宗庙祭祀,而后献城投降。得到允诺后,高竖终于将卢邑献出,出奔晋国;晋人建绵城以安置高竖家族。
齐平公元年(公元前480年)又有“高无丕出奔北燕”。可知高氏有一支就在燕地(可能即后之范阳)定居并传衍下来,成为其后兴起的卢氏的先祖。齐景公病重时(公元前490年),命国惠子、高昭子共同拥立荼为太子,而驱逐诸公子;景公死后,吕荼立,是为晏孺子。这时仍由高、国秉政,田乞伪装顺从而事奉高、国,背后却诽谤他们两家。不久,田乞、鲍牧与诸大夫调集武装,进入宫廷,且欲攻击高昭子。昭子闻讯,即与国惠子一起出兵救齐公(晏孺子)。兵败之后,田乞穷追,国惠子投奔莒国,高昭子遇害。田乞另立景公之子阳生,是为悼公。后田常弑悼公 (公元前481年)而立平公,自为齐相,专齐之政。直到齐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5年),田常的曾孙田和代齐而为诸侯,“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祠太公以下”(《风俗通义·六国》)。公元前379年康公卒,田氏代齐之后,吕氏绝社稷宗庙之祀,子孙因失国而离散。他们起先多在北方各地迁居,各以其先人所受封邑之名为氏,由姜姓高氏子孙更氏为卢,世代延续下来。
二、改姓和赐姓
西周时代,姜太公吕尚的子孙就有人取姓“卢蒲”,其后代把“蒲”字去掉,姓卢。
春秋时代,齐国国君桓公的后代有一支取“卢蒲”为姓的,后来改成姓卢;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北周之初祖籍河北范阳的雷姓人氏改为卢姓。据《魏唐书·卢祖尚传》所载,卢祖尚的祖先曾经改姓雷为卢。
隋代的章仇太翼,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杨广)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
唐代有姓闾的人,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唐高宗曾经
宝姓 宝氏家谱 宝姓起源 宝姓名人 宝姓的来源 宝姓简介
本文2023-11-06 09:44: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2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