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诗恽代英的诗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2收藏

狱中诗恽代英的诗意?,第1张

恽 代 英的《狱中诗》诗意:想起了从前的战友,有的已经牺牲了,有的还在继续战斗。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之后,已经把这些都当做是家常便饭了,不在为这些事情烦恼了,而是用满腔的豪情去继续在狱中和敌人做斗争。像楚囚那样,绝不忘记、背叛自己的信仰。诗文如下:

    狱中诗

近现代•恽 代 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这首狱中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在牢狱中写就的古体诗作品。

作品表达的了作者一生为革命奔波,眼看着许多战友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要抛弃一切个人的得失,用满腔的豪情,做一名“楚囚”,哪怕把敌人的牢底坐穿!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注释

①浪迹:行踪飘泊不定。

②旧游、故人:原意都指老朋友,此指革命同志。

③千秋:不朽。

④已摈忧患:已摒除个人得失。

⑤寻常事:把个人得失看得很平常。

⑥楚囚:本指楚国被囚之人。《左传·成公九年》:春秋时,楚国人钟仪做了晋国的囚犯,但还是戴着南冠,使晋国人为之动容。这里指虽然被捕了,但还是要保持革命者的气节。

诗文赏析

这首七绝诗的第一句,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浪迹江湖数旧游”,作者的一生,为革命事业奔走于大江南北,从参加五四运动到加人中国***;从领导青年运动到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总教官;从五卅运动到革命失败后投人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往事历历在目,自己的一生无愧于革命,无愧于党。

第二句,由自己的革命生涯联想到一起战斗过的战们,“故人生死各千秋”,曾经有过许多朋友,有过许多同志,他们今在何方?也许已倒在敌人的屠刀下,也许正在继续革命事业,但生也罢,死也罢,他们的事业永恒,他们的生命永恒。

第三句,又是写自己,“已摈忧患寻常事”,这一句是他坦诚胸怀的流露,一个凡人,总有些个人的琐事,个人的烦恼,但他现在准备把这一切都抛在脑后,为什么呢?下一句他告诉我们,是为了“留得豪情作楚囚”,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是全诗的要旨所在,前面的一切都是为这句作铺垫,一生为革命奔波,眼看着许多战友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要抛弃一切个人的得失,用满腔的豪情,做一名“楚囚”,水煤革命气节,哪怕把敌人的牢底坐穿!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简介

恽 代 英(1895-1931),江苏武进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青年运动***之一。毕业于武昌 大学。“五四”运动时是武汉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1919-1921年在湖北创办“利群书社”和“共存社”,团结进步青年。中国***成立以后,代英同志随即加入。1923年被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曾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以其雄辩的才能、生动的文章、热忱的关怀,教育了广大革命青年。1926年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1927年,在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后在党中央宣传部工作。1930年在上海被捕,1931年4月在南京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南昌起义出来的名人有聂荣臻、恽代英、谭平山、邓中夏、李立三。

1、聂荣臻:

1927年7月中旬,聂荣臻被指定为中共前敌军委书记,赴九江准备组织武装起义。1927年8月1日,聂荣臻在南昌起义中组织张发奎部第25师两个多团起义,后任起义军第11军党代表,与军长叶挺率部南下。

2、恽代英:

1927年1月,恽代英到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作,任政治总教官,同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行径进行坚决斗争。7月,恽代英奉中央之命赴九江,任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委员,参与组织和发动南昌起义。

3、谭平山:

1927年8月,谭平山与周恩来、朱德、贺龙、恽代英等领导发动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流亡港澳。因他参加南昌起义,武汉国民党中央于1927年8月8日开除谭平山的国民党党籍。

4、邓中夏: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邓中夏坚决主张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受中共中央派遣于1927年7月20日到九江,与李立三、谭平山、叶挺、聂荣臻等开会,分析形势,提出建议。

随后,他又参加了中共中央为挽救革命而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坚决拥护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5、李立三:

1927年,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严峻形势,李立三同志坚决主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新的斗争。7月20日,他同邓中夏等同志向党中央提议独立发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行动,得到中央同意。

27日,他奉命担任周恩来同志为书记的南昌起义领导机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委员,负责治安保卫、工运和群众工作,是起义的决策者和重要***之一。

余思铭,余集人。元未戊戌岁(1358年),就金刚台集义兵归附安丰(在今安徽寿县),授平章事守御金刚台。甲辰八月(1364年),奉诏领所部兵马赴汴京,从征累战有功。洪武元年(1368年),赐绯衣一袭,镇抚(从五品)两员。九月,随总兵宋渡河,克怀庆、泽、潞等州县,太祖深宠之。二年(1369年),调攻桃花二寨,受勅命一道,赐绯衣一袭,床一面,赏镇抚两员,授宁夏卫指挥佥事(正四品)。洪武十一年(1378年),征西蕃,抱病归卒于家。勅葬原籍,子亨袭其官。

蒋艮,字仲仁,号后山,又号黄檗山人。商城伏山乡人,祖居余集。祖父蒋以樾,乡间塾师,父蒋嘉绍。艮少聪颖,有“神童”之称,闻名乡里。12岁即能作“擘窠书”(大字)习帖,攻诗文词,写作甚美。同治十二年(1873)乡试中举。光绪六年(1880)为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年(1884)入直上书房,为皇族子弟溥伦、溥侗之师。钦赐纱制宫灯一对,上镶“圣旨”书“上书房行走蒋艮大人”,历任武英殿协修、纂修,国史馆协修教习。艮一生综览群书,致力于学问。精《易》学,阐发礼义,著《蒋氏易说》;采《春秋》3传、《礼记》及历代注疏之长,著《后山经录》18卷(《春秋传录》6卷、《礼记录》12卷统名);晚年把讲学随记集成《后山札记》8册。

余炳文,同治年间进士,宣统二年任浙江严州府知府。

余东源,同治间秀才,人称“余六爷”,聪明绝顶,能言善辩,爱打抱不平。

戚先初,余集前湾人。生于1913年,1950年任贵州凤岗县县委书记,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1966年任空军后勤部政委兼修建部政委。1991年3月9日在北京逝世。

雷跻唐,出生于商城县余集乡一小康家庭。1912年入信阳高级学堂。1915年入武昌中华大学,与革命先躯恽代英同班。1917年10月,加入恽代英创办的进步团体 互助社。1918年5月,参加了武汉地区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屈辱《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反帝爱国运动。同年9月,与恽代英一起受聘在中华大学中学部任教。1919年,参加了声援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1920年2月,协助恽代英在武昌创办“利群书社”,推动了武汉地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同年12月,与恽代英一起赴河南信阳,筹建柳林中学(后因故未建成),拟将互助社迁至信阳,在此建立革命基地。其间,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思想,创建信阳互助分社,为后来中共党组织在信阳地区较早地建立打下了雄厚的思想基础。1923年回商城,任县立中学教员。1925年夏加入中国***。同年秋,参与创办商城书社,组织商城学会,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团员。1927年初,介绍进步青年、学生赴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同年春,参与领导了县中学生驱逐反动校长的“四八”学潮斗争。1930年,根据党的指示,在余集区创办列宁学校,任校长,为革命培养人才。1932年秋,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一手制造的“肃反”扩大化波及地方,他被诬指为“反革命”、“第三党”,含冤蒙难于光山县白雀园。

詹重五,余集人,生于1927年。北京辅仁大学英语系毕业。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精通英、俄、日语,历任陕西省译协常务理事、《陕西译讯》杂志主编。出版有《詹重五画集》。

狱中诗恽代英的诗意?

恽 代 英的《狱中诗》诗意:想起了从前的战友,有的已经牺牲了,有的还在继续战斗。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之后,已经把这些都当做是家常便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