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李阁老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2收藏

明末清初的李阁老是谁,第1张

明末清初,滨州惠民曾出过一位能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正一品加三级,人称“李阁老”。此人名叫李之芳,武定(今惠民县城南关)人。据记载,李阁老一生戎马倥偬,平三藩,剿余寇,能文能武,是清朝一代重臣。不过寂寞英雄身后事,现在除了史料记录生平,与其还有关系的就是他的后人、一株古树和几本家谱了。

河北沧州市(含原沧州地区),是回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全市回族总人口17万,占河北省回族总人口的34.7%,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回族人口最多的市。因此,了解沧州回族渊源及发展,对全国的回族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迁 入 渊 源

回族,是沧州41个少数民族中,历史较久的民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未著留民族谱志。加之明初燕王朱校“靖难”之役,对沧州一带人民血腥屠杀,赤地千里,造成了历史断带,致使人们对沧州回族的迁徙渊源更加模糊。近年,一些著作中,多将“靖难”以后,即公元1404年作为沧州回族迁入始点。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还需进一步探讨商榷。

元朝时期,处于华北腹地的沧州,既是全国最大的盐业基地(长芦),又是京题屈指可数的商业繁荣地区,且当时水、陆交通十分发达。陆路建有会川驿(今青县)、兴济驿(今兴济镇)、清池驿(今沧州市区)等京都要道官驿十余处;水路有京杭大运河横贯本市南北220公里,直通京城。水旱码头,商贾云集,具有穆斯林经商、聚落的天然条件,并据《河北省古代陆路运输简史》载,在盛唐时期,沧、嬴、朝三州(皆今沧州辖区)便盛产丝绢,并为当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外国的重要丝绸产地。可以说,从那时起,沧州就已和阿拉伯国家有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至元初,已是“回回人遍天下”、“京城诸路,其寺万余”,而沧州却无回回人涉足绝非可能。

另据口碑传达,今沧辖泊头市西八里庄沙河涯村在明洪武初年便建有清真寺;孟村县志载,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麾下大将常遇春(回)北上伐元,曾设帐于太平村(今孟村县王帽圈村),其部下将士多为回族,战后阵亡回族将土葬于今孟村尹庄村南,历称“回回墓”。由此可推断,当时在战乱中回族将士落足本地者恐不微量。可证明沧州回族始于明前。

沧州回族大量迁入,主要在明初。据《明史·太祖纪》载,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六月,徙山后(今宣化东南延至辽阳一带地方称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又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户电田北平。”其“山后q和“沙漠”当时均属回回人较多的地区,移民中自然占有一定的回族成份。如孟树县韩石桥村韩姓,便是由山后禹州先迁山东禹城后至沧州立庄的。其祖谱中载:“我太祖来自西陲,移镇东路,相传山后禹州人”。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隶,为夺帝位,举兵“靖难”,沧州破城,坑人(活埋,四万,百人幸难逃一,燕王即位,出旨迁民,“以实空地”。据泊头、河间、董驿、孟_村、沧县、献县等县市若于回族家谱记载,其始祖大都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晋、鲁、浙、沪、皖、鄂等地奉旨迁徙而来。其中迁自南京应天府上元县二郎(龙)岗(港)者居多。如牛进庄刘氏家谱载:“吾东始祖原籍南直隶上元县二郎岗,永乐二年迁徒于此”。孟村镇吴氏谱清道光九年载:“原籍系安徽省徽州府联县,前明永乐年间周祖北迁”。献县马氏家谱一载:“始祖马刚为回族将领,燕王扫北,率三子由南京水西门外二龙港随军到河间府,后长子马广庆到河间东南定居,立村为辛中营”(即今本斋村)。

除上述情况外,历代统治阶级、官僚恶势的民族压迫,也使一些外地回回人被迫向回回人户较多的沧州一带逃避,成为沧州回族的来源之一。如,明朝末年,无定府(今山东惠民)李阁老依仗权势,对惠民、乐陵两地的回族人民进行了残暴的血洗,强令两地周围40里不许有回民居住,迫使许多回族人民从山东逃至沧州,现沧州铁姓回民就是在那次洗劫中幸一兔于难,逃此落户的。

综上所述,沧州回族的迁入,大致可分为六种原因:1.战争。即通过对外战争,使中、西亚阿拉伯人、波斯人进入京都诸路(含沧州);通过国内战争,使外地回族将士落足沧州。2.经商。沧州优越的经商条件与回族善于经商的特点,决定了沧州是四方回族商人理想的落足之地。S.官居。即出任官职或随龙保驾携眷落户。4.移民。其中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奉旨迁来占产立庄I二是随迁仆从百姓;三是被发流罪。5.逃生。即逃荒、避难而来。6.投一亲。即因种种原因投亲靠友而来。其族源,按照迁出祖籍追溯,可溯至西陵陆路和东南沿海。

二、繁 衍 演 化

回族,是一个团结、仁爱且富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迁入沧州后,不同时间来自不同地点的各家各户相互攀连,彼此相纳,在血缘关系上结成“回回亲戚”,在风俗习惯、民族感一情上形成了凝聚力很强的“回回一家”。历经数百年的繁衍演化,不断发展壮大。

繁衍“分荣”。经过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沧州回族人口不断增加,各姓家族“抽。核分亲”,原有村庄容量饱和,土地开发受到局限,迫使部分回族人出庄另立,开辟新的栖身之地。

据对当地部分回族宗脉考查:刘氏始祖于南京二郎岗迁来后,先在孟村东北部建庄称牛进庄,后又遣二子分建了今孟村县的西赵河村和南皮县的黑龙村,此后层层“分蒸”,代代 “抽枝”,至今已发展到孟村的新县镇、大北赵河、小北赵河、辛庄子、大提东、小提东,沧县的小马庄,盐山的后刘庄,黄驿市的刘洪博村等10多个刘姓村。吴氏始祖由安徽款县迁来后,本人后返原籍,由二子在今沧州市区和孟村镇占产落足,现黄驿市吴庄子,沧县博古屯,海兴县小路村,孟村何吕店等10多个吴姓村皆为沧、孟吴姓回族分枝。任丘、河间哈姓,为河间果子洼哈姓回族分枝。马姓回族多为青县马桥马氏祖分枝(现马桥已无回族,只有马氏_回族祖坟,故知者甚少,多误以本斋村为马姓始祖村)。青县辛集及各地散居的回姓,多为沧县大格村回姓分枝。盐山县小宝庄由沧县东宝庄宝氏所造。盐山王古宅村由孟村县杨石桥村王姓所建。孟村大文台李姓由沧县曹庄子迁来,后又分建了李龙潭村。

迁徙外延。数百年来,由于战争、逃荒、谋生、经商、工作调动等原因,沧州回族迁徙外流,延至全国各省和本省各地。据当地调查及河北省民族志(初稿)载:清雍正年间,河间府回族将领哈元生率兵镇压云南昭通、东川的彝民起义后,所领部分士兵便在昭通一带电四,后定居当地。辽宁省营口市虎庄戴、马、张三姓回族是在清顺治年间移民时,由沧州迁去。辽宁盖县熊岳镇回、张、李、刘、尹等姓回族是由青县楮村过去,宽甸哈姓、韩姓均系河间果子洼乡迁居落户,至今均已五至八代。吉林早期回族,多为清乾隆五十丸年 (公元1794年)由盂村、沧县、河间、青县逃荒回族灾民。吉林伊通县回族村了家屯最早为孟村丁庄子丁氏四兄弟辟地而居,并因此得名。吉林辑安县有回、常、李、王、孔、张各性及龙井市杨、金等姓回民约于1928年前后由沧县、河间、肃宁、任丘迁去。河北省张家口部分回族系沧州回族商贩,因贩卖牛羊逐渐定居。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杨姓回族元相系黄驿市羊二庄人,因贩运牲口于清光绪年间落后郭家屯(今隆化县)后迁到凤山镇开烧饼铸定居。河北平泉、丰宁、滦平等县部分回族是从沧州逃荒而来,据平泉县回姓家族称:“老家在沧县大错村,大约乾隆年间过来平泉。”

除上述迁徙较早的情况外,沧州回族大量外流是在铁路交通趋于发达的解放前夕和初期。其主要流向是西北、东北的矿区、林区。今宁夏石嘴山、甘肃迭布,山西大同、阳泉。辽宁抚顺、丹东、本溪,黑龙江省伊春、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林矿城市和北京、天津、上海及哈尔滨、佳木斯、银川、沈阳、呼和浩特、包头、石家庄等经济、交通发达城市的叵族,祖籍沧州、河间者具有相当数量。尤其伊春市和鹤岗市南山区,素有新孟村之称。

另据有关资料记载,建国初期,为加强全国少数民族工作,经中央决定,选派了以王廷芳、刘震环、刘树森为首的大批沧沧州籍回族领导干部携眷到云南、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担任各级领导职务。1956年春,全省23个市、县组织动员1542户,6834名回族群众迁往青海省厅和县从事农业生产,其中867户,3928人定居该地。在这些支边回民中,沧州回民占有很大数量。

三、现 状 与 分 布

沧州的回族,历尽沧桑,经过数百年的繁衍演化,现已成为全市第二大民族。据统计,全市回族共有丁、于、万、马、王等56姓。170788人。回族人口分别占全市总人口和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9%和91地 分布于17个市(县、区)、2个农场和214个乡(镇、办事处)、1468个村(街)。全市建有盂村回族自治县和杜林、大话村、李天木、捷地、孝子墓、辛集、羊三木、羊二庄、新村、果子注、刘庄、本斋第12个回族乡。在居住和人口分布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大分散小聚居。从总体分布看,全市所有县、市、区、场和大多数乡镇、村街都有回族居住,较为集中的有75个村为纯回族村或回族人口占90%以上的村。

(二)固寺而居。出于回族风俗和生活习惯的需要,沧州回族多以清真寺为核心,固寺而居。现全市共有清真寺167座,其中沧州北大寺、泊头清真大寺及牛进庄、丁庄子、孟村镇、果子洼、淄川镇、新县镇、本斋村的清真寺历史较久,规模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清真寺的历史、规模就是当地回族居住状况的写照和标志。

(三)同姓聚居和分区划姓。由于沧州回族多于明初“靖难”以后,为“以实空地”奉诏迁来占产立庄,故所建村庄多为单姓或以单姓为主,虽经历代变迁,这种聚居模式基本未变。因族源多在南方,移民多沿运河北上,落足运河两岸。多年来,虽各有迁徙变化,但不同区域的姓氏区别仍很明显。除以运河为界划分的回族姓氏区域外,许多小区域、小范围也都有不同的姓氏特点。河间的金、哈、白姓,沧县的回、买、吴姓,孟村的刘、吴、丁、韩姓,黄驿的张、王姓,泊头的石姓,青县的戴姓,献县的马姓,皆为当地回族的代表姓。

(四)商贸区内聚居。由于回族善于经商,沧州回族多选择交通发达,商贸繁华,有利于经商的地方居住。全市7个回族人口超万人的县、市(区)中,有6个为古驿站,5个傍运河。就是在回族人口较少的县市中,回族人也多居城镇或商业繁荣的乡镇。在城镇居住的回族人,又多择商贸繁华的街道、区域而居,以形成利商而居,居而利商的特点。沧州南大街、泊头胜利街、河间城关、连镇大街、肃宁主街、苗街等县市商贸繁华部位皆为回族聚居区。

沧州刘姓回族有两个主要起源:

1 部分刘姓回族为古代少数民族,如汉朝时期定居在河南省滄州一带的回族,以刘氏为姓。

2 另一部分刘姓回族是汉族回族的后裔,由汉族刘姓演变而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很荣幸能为你解答!

  河北沧州市(含原沧州地区),是回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全市回族总人口17万,占河北省回族总人口的34.7%,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回族人口最多的市。因此,了解沧州回族渊源及发展,对全国的回族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迁 入 渊 源

  回族,是沧州41个少数民族中,历史较久的民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未著留民族谱志。加之明初燕王朱校“靖难”之役,对沧州一带人民血腥屠杀,赤地千里,造成了历史断带,致使人们对沧州回族的迁徙渊源更加模糊。近年,一些著作中,多将“靖难”以后,即公元1404年作为沧州回族迁入始点。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还需进一步探讨商榷。

  元朝时期,处于华北腹地的沧州,既是全国最大的盐业基地(长芦),又是京题屈指可数的商业繁荣地区,且当时水、陆交通十分发达。陆路建有会川驿(今青县)、兴济驿(今兴济镇)、清池驿(今沧州市区)等京都要道官驿十余处;水路有京杭大运河横贯本市南北220公里,直通京城。水旱码头,商贾云集,具有穆斯林经商、聚落的天然条件,并据《河北省古代陆路运输简史》载,在盛唐时期,沧、嬴、朝三州(皆今沧州辖区)便盛产丝绢,并为当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外国的重要丝绸产地。可以说,从那时起,沧州就已和阿拉伯国家有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至元初,已是“回回人遍天下”、“京城诸路,其寺万余”,而沧州却无回回人涉足绝非可能。

  另据口碑传达,今沧辖泊头市西八里庄沙河涯村在明洪武初年便建有清真寺;孟村县志载,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麾下大将常遇春(回)北上伐元,曾设帐于太平村(今孟村县王帽圈村),其部下将士多为回族,战后阵亡回族将土葬于今孟村尹庄村南,历称“回回墓”。由此可推断,当时在战乱中回族将士落足本地者恐不微量。可证明沧州回族始于明前。

  沧州回族大量迁入,主要在明初。据《明史·太祖纪》载,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六月,徙山后(今宣化东南延至辽阳一带地方称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又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户电田北平。”其“山后q和“沙漠”当时均属回回人较多的地区,移民中自然占有一定的回族成份。如孟树县韩石桥村韩姓,便是由山后禹州先迁山东禹城后至沧州立庄的。其祖谱中载:“我太祖来自西陲,移镇东路,相传山后禹州人”。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隶,为夺帝位,举兵“靖难”,沧州破城,坑人(活埋,四万,百人幸难逃一,燕王即位,出旨迁民,“以实空地”。据泊头、河间、董驿、孟_村、沧县、献县等县市若于回族家谱记载,其始祖大都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晋、鲁、浙、沪、皖、鄂等地奉旨迁徙而来。其中迁自南京应天府上元县二郎(龙)岗(港)者居多。如牛进庄刘氏家谱载:“吾东始祖原籍南直隶上元县二郎岗,永乐二年迁徒于此”。孟村镇吴氏谱清道光九年载:“原籍系安徽省徽州府联县,前明永乐年间周祖北迁”。献县马氏家谱一载:“始祖马刚为回族将领,燕王扫北,率三子由南京水西门外二龙港随军到河间府,后长子马广庆到河间东南定居,立村为辛中营”(即今本斋村)。

  除上述情况外,历代统治阶级、官僚恶势的民族压迫,也使一些外地回回人被迫向回回人户较多的沧州一带逃避,成为沧州回族的来源之一。如,明朝末年,无定府(今山东惠民)李阁老依仗权势,对惠民、乐陵两地的回族人民进行了残暴的血洗,强令两地周围40里不许有回民居住,迫使许多回族人民从山东逃至沧州,现沧州铁姓回民就是在那次洗劫中幸一兔于难,逃此落户的。

  综上所述,沧州回族的迁入,大致可分为六种原因:1.战争。即通过对外战争,使中、西亚阿拉伯人、波斯人进入京都诸路(含沧州);通过国内战争,使外地回族将士落足沧州。2.经商。沧州优越的经商条件与回族善于经商的特点,决定了沧州是四方回族商人理想的落足之地。S.官居。即出任官职或随龙保驾携眷落户。4.移民。其中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奉旨迁来占产立庄I二是随迁仆从百姓;三是被发流罪。5.逃生。即逃荒、避难而来。6.投一亲。即因种种原因投亲靠友而来。其族源,按照迁出祖籍追溯,可溯至西陵陆路和东南沿海。

  二、繁 衍 演 化

  回族,是一个团结、仁爱且富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迁入沧州后,不同时间来自不同地点的各家各户相互攀连,彼此相纳,在血缘关系上结成“回回亲戚”,在风俗习惯、民族感一情上形成了凝聚力很强的“回回一家”。历经数百年的繁衍演化,不断发展壮大。

  (一)繁衍“分荣”。经过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沧州回族人口不断增加,各姓家族“抽。核分亲”,原有村庄容量饱和,土地开发受到局限,迫使部分回族人出庄另立,开辟新的栖身之地。

  据对当地部分回族宗脉考查:刘氏始祖于南京二郎岗迁来后,先在孟村东北部建庄称牛进庄,后又遣二子分建了今孟村县的西赵河村和南皮县的黑龙村,此后层层“分蒸”,代代 “抽枝”

明末清初,滨州惠民曾出过一位能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正一品加三级,人称“李阁老”。此人名叫李之芳,武定(今惠民县城南关)人。

李之芳,坊间称为李阁老,山东省武定府(今惠民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清顺治四年中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蒲松龄,清代著名文学家,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创作了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两位清朝名人,家乡相距不远,虽然年龄相差十八岁而且身份地位悬殊,但都对当朝官场腐败恨之入骨,可谓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友情深厚,并经常以文取乐。

康熙二十七年(1687年),李之芳已离职家居。是年,蒲松龄在阳信县做私塾先生,欲回淄博老家省亲,路过武定府时已觉得即可困乏,得知李之芳离职在家,便想探望一下老朋友。只见他,头戴草帽,身着布衣,足穿木屐,骑着一头痩驴,来到李府门前声称要见阁老大人。

仆人间其模样,不让进门,蒲松龄道:你们只管通秉阁老,自会高接远迎。仆人将信将疑。果然阁老吩咐将客人请到茶房。蒲松龄来到茶房,仆人即可拿来上等好茶,放在精瓷茶碗中,但迟迟没有给沏水。

蒲松龄略两眼微闭,忽然,跑到茶房外面,抓起一把沙土随风扬撒起来。仆人们大惑不解,问先生何意?蒲松龄答道,莫管,告知阁老便知。

片刻,只见两个仆人提着开水赶来,为蒲松龄沏上茶水。

大约半个时辰,蒲松龄喝了几杯阁老府上等好茶,本来就有些饥饿的他,越发饥肠辘辘。但是,此时主人丝毫没有管饭的迹象。

这时,只见蒲松龄拿起自己的草帽,一根一根薅起草来,弄得满地都是干草。仆人们见状都不敢吱声,慌忙禀告主人。

不大一会,仆人抬来了两个大食盒,在桌子上摆满了各色美食。蒲松龄面带喜色,吸了几口香气,围着桌子转了一圈。突然脸色一变,嘴里嘟嘟囔囔: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岂是待客之道。

只见他眼珠一转,猛地冲到八仙桌前,抽出花瓶里的一个鸡毛掸子,用力甩到地上,然后拿起茶水往上浇起水来。正当仆人们莫名其妙,束手无策,面面相觑之时,忽听一声:阁老大人到。

只见李阁老带着两个随从,各自碰撞一坛美酒,进到房中。两人相见,四目对视,不禁哈哈大笑。随后,二人入座,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我也姓赵,回族,现居河北承德,据家里老人讲,也是从山东于清朝中晚期迁至承德平泉县的。据我查找,回族赵姓,为元朝名臣伯颜后裔,元皇帝为安抚宋朝赵姓百姓,赐伯颜姓赵,居于山东。但宋朝时,宋皇帝是否赐回人姓赵,就不知了,若均来自山东,又都姓赵,那很可能有共同的先人。QQ:40867706 。具体为可麻拉丁(穆圣30世孙)和其子赛典赤 瞻思丁 乌马尔于元朝初年来到中国,并做官,赛典赤 瞻思丁 乌马尔有五个儿子,长子纳苏刺丁(元延安王),纳苏刺丁长子伯颜(上面已提到),伯颜的三儿子赵明远为青州赵氏的一世祖。这是青州赵姓的由来,还有就是元末明军攻入北京,一些居于北京的赵姓回民(应也是伯颜的后裔)被南迁山东,以防与蒙古人勾结。

明末清初的李阁老是谁

明末清初,滨州惠民曾出过一位能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正一品加三级,人称“李阁老”。此人名叫李之芳,武定(今惠民县城南关)人。据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