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哪里之洛阳市(河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2收藏

我的家乡在哪里之洛阳市(河南),第1张

地名由来:

《寰宇通志》卷85载:“地居洛水之北,故曰洛阳。”

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

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大都城,“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在洛阳建东都,下令开凿大运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运网;东汉时期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 。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先后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有着数千年文明史、建城史和建都史,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神州大地之首都)的城市。 洛阳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神都、京洛、洛京、中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洛阳代表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 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距今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王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今偃师二里头)为都。二里头(一至四期)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1735-公元前1540年。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汤建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商汤之后的数代帝王均以此为都,前后累计200余年。偃师商城(一至三期)的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1600-公元前1260年。

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自此,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前后历经500余年之久。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在洛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汉王元年(前206年),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洛阳、河南(汉置,治王城)、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东)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宜阳,设“新室东都”和“中市”。

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

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黄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设司隶校尉部。

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东晋时称故都洛阳为中京,一直沿用到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

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洛共计330余年。北周平齐之后,升洛阳为东京,设置六府官,号东京六府。

隋开皇元年(581年),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废行台,以洛州刺史领总监;十四年,于金墉城别置总监。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同年,改洛州(东魏改司州置)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复置洛州,辖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嵩阳、阳城等18县。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

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洛阳属河南道。

显庆二年(657年)置东都。

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东都为神都,对都城进行扩建,修建了明堂、万国天枢等。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以更大的规模开凿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像龛便是盛唐雕刻艺术的辉煌代表。武则天还令薛怀义为白马寺住持,大规模整修白马寺。唐代,中国佛教臻于鼎盛,佛教史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流传最久的教派禅宗在洛阳形成。唐玄宗长期居洛,曾敕令大修中岳庙,并赐风穴寺(在今汝州)内佛塔名“七祖塔”。

唐天祐四年(907年),唐室亡祚,其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暂的王朝,史称五代。其中,后梁、后唐、后晋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朝廷设“国子监”于洛阳,名臣遗老和文人学士多会于此,赵普、吕蒙正、富弼、文彦博、欧阳修都曾居住洛阳。理学家程氏兄弟、邵雍等,在洛阳著书讲学。司马光在洛阳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并河南县入洛阳县。时因洛阳旧城毁弃,便在隋唐城东北角另筑新城,周围不足9里,即今日老城之前身,它仅是隋唐洛阳城的一小部分而已。

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

民国9年(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

民国12年(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适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民国21年(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

民国27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改省辖市,辖第一区、第二区、郊区。

1955年,撤销洛阳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洛阳市及孟津、宜阳、偃师3县;撤销洛阳市第一区和第二区,合并设立老城区。

1956年,设立洛阳市涧西、西工两区。

1956年,相继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58年,洛阳市改为县级市,属洛阳专区。

1964年,洛阳市改省辖市,辖涧西、洛北、瀍河回族区、郊区。

1971年,孟津县划归洛阳市。

1975年,设立洛阳市西工区,以洛北区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1976年,孟津县划归洛阳地区。

1982年,洛阳市洛北区更名为老城区;设立吉利区,以孟县吉利公社和济源县坡头公社的马洞、金鹅、济涧、南陈、东寨、送庄、郭庄7个大队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1983年,洛阳地区的偃师、孟津、新安3县划归洛阳市。

1986年,撤销洛阳地区,将栾川、嵩县、汝阳、宜阳、洛宁、伊川六县划归洛阳市,辖9县6区。

1993年,撤销偃师县,设立偃师市(县级)。

1996年,洛阳市面积15208平方千米,人口600万人,市政府驻西工区,辖西工、涧西、老城、吉利、瀍河回族、郊区6区及孟津、新安、宜阳、嵩、栾川、汝阳、洛宁、伊川8县,代管偃师1个县级市。

2000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0]45号)同意河南省调整洛阳市市辖区行政区划:一、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西工区凯旋东路迁至关林镇。二、对洛阳市市辖区行政区域作如下调整:将原郊区的工农乡、孙旗屯乡划归涧西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红山乡和洛北乡的东下池村、西下池村、瞿家屯村、东涧沟村、五冢女村、金谷园村、西小屯村、西工村划归西工区管辖;将原郊区的邙山镇和洛北乡的新生村、工农村、烧沟村、岳村划归老城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瀍河回族乡划归瀍河回族区管辖;将西工区的安乐街道划归洛龙区管辖。调整后,洛龙区辖李楼乡、古城乡、石人乡(实际并未正式成立)、辛店镇、安乐镇、龙门镇、关林镇、白马寺镇和安乐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洛阳市常住总人口6227665人;其中:老城区141571人、西工区333461人、瀍河回族区167069人、涧西区455611人、吉利区70593人、洛龙区323375人、孟津县418065人、新安县481740人、栾川县312838人、嵩县527768人、汝阳县397833人、宜阳县650356人、洛宁县422972人、伊川县708387人、偃师市816026人。

2005年,洛阳市政府迁至洛龙区开元大道228号。2005年末,洛阳市辖6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34个街道、61个镇、82个乡。

2006年1月,将宜阳县丰李镇的西霍屯、邢屯、梁屯、王屯、油坊头、毕沟、侯城、小营等10个村划归洛阳市洛龙区古城乡管辖。2007年5月,将西工区红山乡的王湾村划归涧西区工农乡管辖。2008年5月21日,《洛阳市政府关于伊川县郭寨东草店西草店3建制村划归洛龙区管辖的通知》(洛政[2008]64号):根据《河南省民政厅关于伊川县郭寨东草店西草店3建制村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的批复》(豫民行批[2008]5号),经省政府批准,将伊川县城关镇郭寨村,彭婆镇东草店村、西草店村划归洛龙区龙门镇管辖。

2009年12月21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豫民行批[2009]46号),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将偃师市诸葛镇整建制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2010年3月19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豫民行批[2010]8号),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同意将偃师市李村镇整建制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2011年5月9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豫民行批[2011]35号),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同意将偃师市庞村镇整建制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2012年8月17日,河南省民政厅(豫民行批[2012]10号)批复: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同意将偃师市佃庄镇整建制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河南省民政厅(豫民行批[2012]11号)批复: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同意将偃师市寇店镇整建制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

2013年,将宜阳县的丰李镇(16个行政村,157个村民组,32万人,面积30平方千米)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

2014年7月2日,省民政厅(豫民行批[2014]22号)批复,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洛阳市将宜阳县丰李镇及所辖丰李村、贠庄、牛屯村、圪瘩村、薛营村、李王屯村、小作村、殷屯村、牛庄村、前窑村、河口村、东军屯村、西军屯村、东坡村、东鸣鹤村、西鸣鹤村16个建制村划归洛龙区管辖,黄龙庙村、崔村、石门村、流水沟村、山底村、漫流村、南营村、马窑村、西庄村9个建制村划归宜阳县锦屏镇管辖。

2014年,孟津县会盟镇、麻屯镇,新安县磁涧镇,栾川县潭头镇、三川镇、陶湾镇,嵩县城关镇、田湖镇、车村镇,汝阳县小店镇,宜阳县三乡镇,洛宁县河底镇,伊川县鸣皋镇,偃师市顾县镇共14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截至2019年1月,洛阳市人民政府驻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28号。辖1市8县6区,1个洛阳新区、1个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洛阳经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9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0平方公里。总人口680万,其中市区人口1915万。

地理环境: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牡丹赏花盛会开始于1983年,已举办了30多届。2008年,洛阳牡丹花会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洛阳牡丹赏花盛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洛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

洛阳市总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市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

洛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2-246℃,无霜期210天以上,年降水量528-800毫米,年日照为2200-2300小时,年均湿度60-70%。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满、雹、暴雨、干热风等。

洛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汝河等。黄河为北部界河,过境长97千米;洛河过境长200千米;伊河发源于栾川县南境伏牛山区,在偃师汇入洛河,过境长1753千米。境内河流主要属黄河流域,发源于伏牛山的老灌河、白河属长江水系。

洛阳市位于豫西地区与东秦岭褶皱系,地势西高东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伏牛山自西南横贯南部,外方山为东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贯中部伸向东北,崤山位于西部。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为伏牛山分支,海拔600-1000米;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为伊、洛河分水岭;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内最高点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

洛阳市辖区地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伏牛山主脉。动物资源分布以分界线以北面积最大,鸟兽以狐、狼、豹、狸、獾、黄融、石鸡、环颈、雀形目、隼形目、鹗形目为优势种,其中鸟类主要集中在新安、孟津、吉利3个县(区)的黄河沿岸滩涂湿地。分界线以南鸟类资源多。金钱豹、梅花鹿、大灵猫、黑鹤、八哥、竹叶青蛇有少量分布,青羊、苏门羚、金雕、红腹锦鸡、大魄、狐、獾、貂、狸、豹猫、麝等经济鸟兽较分界线以北为多。洛阳市拥有野生陆脊椎动物365种(另9亚种),占全国野生陆脊椎动物的1589%,占河南省的772%。其中,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12种,二级野生保护动物58种,占全国野生保护动物种数的7865%;河南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30余种,占河南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8333%。

据洛阳市发改部门统计,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4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5个,其中国家级9个。据科技部门统计,年末共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个。据知识产权部门统计,全年共申请专利13624件,授权专利8760件。有效发明专利7322件,比上年增长595%。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629份,技术合同成交额483亿元。

任世事变迁,终不改绿水青山,看风云变幻,永不忘万里家乡!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欢迎指正,如发现文章有违反国家政策等规定,欢迎指导,本人将及时予以更正或删除!

461400

2006年,辖34个村委会:大许寨村、张楼村、罗古洞村、李楼村、盖庄村、赫庄村、马楼村、尤庄村、陈灯村、韩店村、陈楼村、大陈村、洪山庙村、葛花李村、候庄村、王庙村、花元村、胡楼村、四柳树村、何桥村、刘英寺村、贾堂村、洼李村、君赵村、王堂村、元明寺村、赵楼村、刘化王村、台集村、贾千楼村、黄岗村、三冢集村、刘庄村、吴敬西村。

我是安徽涡阳龙山镇张杨李村的,

我们村的辈分是(目前只有人在世):东,进,怀,春,明,(秀)后面的辈分就没有人排了。

现在村里已经没有东字辈的了;前几年最年轻的一位老人已经去世了。

谁有能提供信息的?

寻亲QQ:329778570

李姓家族很复杂,辈分现在都很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家族辈分了。我也姓李也是安徽涡阳的,就咱那地方主要集中在2个地方为正统点的。李园和夕阳附近的一个地方。好象是李楼,有时间你可以去打听下。其他地方多是搬迁后的。

淮阳县辖7个镇、11个乡:城关镇、新站镇、鲁台镇、四通镇、临蔡镇、安岭镇、白楼镇、朱集乡、豆门乡、冯塘乡、刘振屯乡、王店乡、大连乡、葛店乡、黄集乡、齐老乡、郑集乡、曹河乡。

城关回族镇

辖8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民生居委会、西关居委会、人民居委会、北关居委会、新华居委会、花园居委会、东关居委会、南关居委会、蔡庄村、北关村、大宋村、白阁村、白楼村、苏马庄村、金庄村、从庄村、段庄村、小孟楼村、贾杨庄村、张庄村、团结村。

新站镇

辖28个村委会:新站村、马营村、黄菜园村、瓦房庄村、秋树庄村、牛庄村、靳湾村、北刘楼村、郑埠口村、大田口村、李香铺村、唐楼村、刘陈村、天齐村、牛营村、关屯村、敖里张村、曹堂村、王拱楼村、王庄村、张楼村、染房庄村、徐庄村、雷草楼村、牛寨村、田埠口村、闫庄村、小王楼村。

鲁台镇

辖26个村委会:鲁台村、周楼村、墩埠村、刘庄村、花庄村、王套楼村、河口村、毛庄村、季桥村、李湾村、王庄村、鲁集村、段寨村、东屯村、宁桥村、韦楼村、霍营村、陆湾村、郑楼村、大姚营村、马庄村、郝楼村、董阁村、小姚营村、枣营村、葛营村。

四通镇

辖27个村委会:人祖庙、门张楼村、四通村、黄路口村、宋楼村、谷庄村、、三义村、姚辛村、叶庄村、马菜园村、于庄村、棠棣村、小吴村、大张村、陈老将村、叶老家村、时庄村、叶新村、小何村、张标村、太康寺村、张老一村、孔北村、孔南村、中营子村、陈老家村、陈小庄村。

临蔡镇

辖24个村委会:临蔡村、常楼村、赵桥村、聂寨村、前林村、杨庄村、小孔楼村、邵集村、黄楼村、常庄村、大郑村、许庙村、付营村、韩营村、许桥村、大李村、吴集村、刘老家村、马寺村、孟堂村、岳桥村、张千村、大何村、冯洼村。

安岭镇

辖34个村委会:安岭村、陈楼村、张庄村、闫楼村、杨集村、李庄村、绪寨村、梅墩村、徐楼村、三官庙村、杰针园村、大朱楼村、丁小楼村、小闫村、刘坊店村、界牌口村、刘庄村、刘屯村、垮陈村、湾张村、程楼村、庙西张村、大冯村、柏树坟村、均李村、程小庙村、周楼村、任庄村、刘桥村、薛孟庄村、小王庄村、大靳楼村、观音堂村、双楼村。

朱集乡

辖31个村委会:朱集村、郑小楼村、大雷楼村、许庄村、陈庄村、红麻村、杰针庄村、龙泉寺村、高井村、杨庄村、王李村、宋营村、小葛庄村、朱楼村、洪楼村、刘营村、大郭营村、大张营村、闫营村、杜楼村、李小庄村、时小庄村、时集村、杜埠口村、南陈楼村、马楼村、马集村、大牛营村、大杨寨村、张绪庄村、邵楼村。

豆门乡

辖20个村委会:豆东村、贾营村、张集村、马楼村、万庄村、豆西村、武湾村、三合庄村、夏刘营村、红山村、八营村、楚庄村、刘西村、刘东村、马营村、肖庄村、张庄村、孙营村、胡营村、王庄村。

冯塘乡

辖28个村委会:冯塘村、贾庄村、张楼村、刘庄村、于刘寨村、陈老家村、杨楼村、丁洼村、阮桥村、雷堂村、张沟村、杨庄村、龙虎村、方营村、各庄村、刘陈村、郭集村、路营村、胡庄村、石集村、位庄村、代楼村、大孙庄村、朱文庄村、师楼村、王井村、常佰屯村、汲公集村。

刘振屯乡

辖26个村委会:刘振屯村、大朱庄村、大雷庄村、张腰庄村、耿楼村、夏楼村、马庄村、赵洼村、葛楼村、李菜园村、买臣集村、曹李集村、方庄村、大王三楼村、府君庙村、大白庄村、张竹园村、后刘楼村、辛井村、木集村、泥河店村、张老家村、紫荆台村、高河铺村、大黄庄村、宋桥村。

王店乡

辖31个村委会:朱王庄村 王店村、彭老家村、刘菜园村、焦岗村、李集村、许楼村、王楼村、任庄村、刘庄村、袁庄村、营子村、黄李村、梁桃村、刘老家村、范老家村、高庄村、范庄村、黄连村、张庄村、祝寨村、陈庄村、白庙村、刘桥村、白楼村、吴楼村、叶楼村、左桥村、劳桥村、大李村、棠棣村、于楼村 周楼村 。

大连乡

辖32个村委会:大连村、孔寨村、陈洼村、李楼村、郭砦村、代庙村、谷庄村、青连村、杨吉屯村、林楼村、孙庄村、齐庄村、苑楼村、王寨村、赵楼村、邢吉屯村、周庄村、徐寨村、磨旗店村、陈朱元村、赵砦村、段屯村、龚桥村、朱同路口村、曹庄村、大吴村、大朱村、孔楼村、谷堆庄村、大吕村、董阁村、高桥村。

葛店乡

辖25个村委会:葛店村、大王庄村、朱寨村、小徐楼村、孔王庄村、杨楼村、秦阁村、徐寨村、邱张楼村、朱庄村、梁寨村、陈庄村、代集村、贾庄村、李瓦房村、王关村、薛寨村、杜洼村、王集村、姜楼村、李关村、大徐楼村、徐集村、徐韩村、孟堂村。

黄集乡

辖20个村委会:黄集村、大李村、魏寨村、胡王村、大池村、前家村、后家村、叶瓦房村、前申楼村、王楼村、双庙刘村、朱桥村、马庄村、青谷堆村、孙桥村、孙庄村、崔楼村、黄德寺村、王营子村、蔡洼村。

白楼镇

辖23个村委会:于庄村、高楼村、许楼村、大徐村、庞庄村、五谷台村、栾楼村、郭楼村、黎庄村、大刘楼村、小徐村、沙沃村、劳楼村、大宋村、沙卯刘村、陶河村、大郝村、卢关村、大郑村、沈庙村、大李村、付楼村、金陈村。

齐老乡

辖28个村委会:齐老村、柳北村、枣园村、大杜村、齐庄村、老关村、柳南村、张大庄村、小张庄村、随庄村、林寺营村、大崔村、半截楼村、葛集村、金银马村、杞县张村、苗集村、刘庄寨村、于楼村、汤楼村、于集村、付刘庄村、张阁村、大申村、杨楼村、袁楼村、刘圣村、太康张村。

郑集乡

辖26个村委会:郑集村、王庄村、大孔村、殷古同村、贺庄村、赵刘村、指挥村、薛庄村、官路边村、高庄村、陈寨村、段庄村、刘楼村、杜庄村、李柿园村、胜利村、七里河村、万老村、史庄村、李江楼村、梅庙村、李庄村、后张村、前张村、李楼村、许庄村。

曹河乡

辖23个村委会:王楼村、四所楼村、殷庄村、程楼村、赫营村、栗集村、位庄村、石营村、徐营村、曹河村、盐厂村、冷庄村、党路口村、高楼村、位老村、位桥村、郝庄村、何楼村、顾庄村、东黄村、西黄村、侯家村、朱庄村。

就这些了,不知道你要那么详细干啥。

我的家乡在哪里之洛阳市(河南)

地名由来: 《寰宇通志》卷85载:“地居洛水之北,故曰洛阳。” 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