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字辈 关于这字辈的历史所有消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3收藏

刘姓字辈 关于这字辈的历史所有消息,第1张

  刘姓的来源

  一 姓氏来源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

  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

  ,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

  南刘氏。

  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

  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

  ,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

  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

  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

  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二 迁徙分布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

  。公元前300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

  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

  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

  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

  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

  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

  ,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

  ,直至今日。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 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

  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 是汉高祖的后代。

  2 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

  4 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

  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 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

  中山靖王刘胜。

  6 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

  文所开基。

  7 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 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西汉

  长沙定王刘发。

  9 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

  ,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 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

  所开基。

  11 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

  12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

  氏。

  13 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

  苍之后。

  15 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

  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 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

  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 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

  定王刘发。

  18 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

  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

  1 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

  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

  郡望堂号的正宗。

  2 豢龙堂:夏相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 藜照堂: 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

  老翁穿着黄衣,拿者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

  给刘向。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

  特来看他。刘向一生著述很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敏捷了。

  四 家乘谱牒

  河北:沧州刘氏家谱三卷首一卷、南皮刘氏家谱、上元刘氏家谱

  六卷

  山西:洪洞刘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洪洞刘氏族谱五卷、洪

  沿刘氏宗谱六卷、洪洞刘氏族谱、洪洞刘氏族谱不分卷、洪洞刘氏族

  谱十七卷首一卷、平定刘氏族谱不分卷

  辽宁:沈阳刘氏家族谱不分卷、沈阳刘氏家谱、辽阳刘氏宗谱一

  卷、凌源刘氏宗谱十卷

  江苏:南京刘氏家谱、沛县彭城堂刘氏族谱、丰县刘氏宗谱十卷

  、丰县刘氏宗谱十三卷、泗阳像树刘氏宗谱四卷、宝应刘氏家谱六卷

  首一卷、宝应刘氏家谱卷

  五 历史名人

  1 刘墉:今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与当时

  的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齐名。

  2 刘过:太和人,南朝著名词人、诗人。

  3 刘松年: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

  合称“南宋四家”。

  4 刘禹锡: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哲学

  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著作有《天论》等。

  5 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

  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6 刘伶: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建威将

  军。

  7 刘备: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

  东汉末年曾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

  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操于赤壁,节节胜利。公元21年称帝

  ,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其父子两代称王达43

  年。

  8 刘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公元22年在

  春陵起兵,加入绿林军,以恢复汉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打

  败赤眉起义军。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后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

  一了全国。

  9 刘邦:即汉高祖,沛县人。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

  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

  ,被项羽封为汉王,与项羽展开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之后得胜,建国

  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1、福建南平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米、尔、祖,万、世、永、盛。……

3、江苏刘楼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敦、本、思、敬,绍、廷、克、光。荣、培、希、守,世、泽、延、长。……

4、吉安县富田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儒、德、君、明、世、家、道、永、昌。……

5、吉安文陂竹山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迪、曰、春、龙、尧、克。……

6、吉安文陂镜湖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承、志、汝、愈、光。……

7、泰和高垅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永、宗、用、促、彦、希、宽、奇、见、先、诚、有、望、积、德、在、宗、贤、训、迪、惟、崇。……

8、赣州章水水西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开、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

9、江西永丰沙溪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厚、松、柏、樟、竹、弥、致、高、难、度、僶、巨、景、文、庭、仕、冠、圣、得、人、德、各、庆、好、施、感、受、发、添、兴。……

10、广东紫金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乌、郎、法、琏、应、开、纪、象、崇、永、朝、开、纪、昌、文、字、子、传、兆、志。……

11、山东滕州古滕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守、真、希、书,近、儒、临、端,崇、正、显、微,世、毓、庆、观。……

12、山东单县迁曹县刘寨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闻、汉、良、彦、静,源、兆、本、玉、泥;荣、升、俊、道、崇,世、传、宪、效、锡;建、守、克、永、志,作、君、广、宗、起;同、贵、相、进、敏,培、恭、信、俭、义。……

13、沛县朱王庄藜照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昭、鸿、运,庆、履、祥。遵、祖、训,延、绪、长,建、家、政,诗、书、良。为、忠、厚,冠、汉、乡。……

14、江苏睢宁永思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良、延、荣、保,益、滋、廉、方,笃、厚、肇、隆,英、才、崇、尚,礼、贤、为、本,泽、惠、恒、长。……

15、睢宁城东汤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允、守、振、清,恩、庆、光、荣。邦、靖、德、正,朝、永、昌、明。树、义、延、培,庭、良、绍、兴。志、远、宏、伟,继、贤、盛、隆。……

16、睢宁凌城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其、业、宜、广,维、士、则、良。本、仁、祖、义,喜、尔、寿、县。……

17、睢宁王集林庙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金、华、开、启,福、庆、勋、宣,忠、桢、崇、祥,百、世、其、昌,贵、坤、献、锦,新、建、久、远,学、奎、武、扬,宇、元、安、长。……

18、江苏徐州铜山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永、保、宗、祖、训,勤、忍、刚、正、宏,传、家、维、孝、友,为、善、本、忠、行。……

19、江苏盐城新兴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世、守、其、德,义、孝、承、先;人、如、达、立,家、必、兴、贤;弘、扬、廉、洁,荣、耀、超、前;书、海、恒、慧,昌、盛、万、年。……

20、吉安樟汲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廷、茂、以、文、彦、永、迪、梅、理、日、佐、乾、子、学、祥、瑞、愈、昌、德、配、孔、孟、建、贤、良、允。……

21、吉安值夏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子、伯、汭、万、文、武、成、周、绍、继、祖、谋、猷、明、理、心、常、泰、存、仁、福、厥。……

22、吉安新圩黄塘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仲、鞠、午、参、十、甲、宏、如、文、孟、孔、乔、存、荣、念、齐、尧、方。……

23、吉安新圩乡城山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仲、珪、亨、伯、春、仁、德、用、文、高、显、于、渊、邦、从、逊、绍、可。……

24、吉安大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武、昌、翊、朝、刘、明、光、元、亨、利、贞、大、昌、永、隆、吉、祥、孚、嘉、允。……

25、吉水绕源远庆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先、绍、光、璠、元、亨、廷、清、永、盛、仁、义。……

26、吉水五坊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彦、大、浚、应、容、允、元、已、佑、臧、缉、福、扁、棒、朴、宗、日、云、槐。……

27、泰和江夹洲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曰、明、和、震、可、淑、济、均、友、存、永、福、叔、广、崇、京、瑞、应、祯、祥、德、愈、昌

小冀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新乡县西南一带土地荒芜,野草丛生,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村庄。有一天,从外地逃来了两兄弟,姓冀,以做银匠活为生。三兄弟找了块高坡地,搭草棚,生炉火,继续着银活的生计。邻近的人家唤老大叫大冀,老二叫小冀。大冀生性圆滑,待人刻薄;小冀忠厚老实,辛勤肯干。没过几年,兄弟俩挣了一些钱财,娶下了媳妇,各自有儿有女,生活也算幸福。然而,好景不长,兄弟俩从两条光棍到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人,逐渐开始磨牙吵嘴,磕磕碰碰,再加上兄弟俩脾气不合,一家人不断闹气。后来,兄弟俩只好分了家,大冀带上妻子老小,迁往了今天新乡县秦村营村东关帝庙附近,人们都习惯地叫那个地方为大冀(现已绝迹)。而小冀留在原来的高坡地,没日没夜的开荒种地,还刻苦钻研银活的手艺,附近居住的人家也多了起来,慢慢形成了一个小村庄,人们便叫这个村为小冀。

魏庄魏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6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8公里。据魏氏族谱记载:“明初,魏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温县魏沟,留下一支,又向东迁此建村。”名魏家庄。清末,村南也有一个魏庄,因此改为北魏庄,后易今名。

张青张青,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9公里。相传宋时,此处有人居住,遗留有大青石槽,旧水井,破房屋等。明永乐(1403-1408年)年间张姓由山西迁居“鄘邑之南”在此定居(清乾隆五十一年《张氏家谱》序),后以预祝张姓万年长青之意,名张青,至今。

苗庄苗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9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21公里。据苗氏坟碑载:“明洪武间(1368-1378年),奉旨迁鄘之南而居,号苗家庄。”天顺间(1460-1465年),“尚姓从本邑尚村迁此“(清康熙三十八年《尚氏族谱》序),至今。

王屯王屯,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44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3公里。明初,“王姓从山西阳城县谷垛村,奉旨迁鄘城之小屯”(清康熙二十年《王氏族谱》序),后名王小屯,亦称王家屯。明末,张姓迁此又另居一片名张王庄。清中期渐连成一块,1933年统称今名。

许庄许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42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29公里。宋朝年间,许氏在今村东建村,名许堂,后又西迁今址定居。明时称许家庄,清末简易今名。

李庄李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3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33公里。据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祠堂碑载: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名李家庄。后简称今名,至今。

阎庄阎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2公里。据民国九年阎氏坟碑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阎姓从山西洪洞县槐树下,先迁新邑赵堤,因地势低洼,涝碱灾害严重,永乐初年(1403-1408年)又转迁兴国寺东建村,后又移寺西(今村址),名巩村。”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兴福寺碑亦刻有“巩村”。后改名阎巩村。明末,张姓从张青迁此,又名阎张青,1949年改今名。

聂庄聂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4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相传,宋时此处有聂姓居住,名聂家庄,“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获嘉县南王井村,后又转迁此处”(《王氏家谱》序)。仍用原村名。后简称今名。

楼村娄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34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31公里。据坟碑载:宋时,此处有姬、袁、阎三姓。首户姬姓土地数十顷,是个神(巫)医,家有花园,楼院多处,故名楼村。明初,崔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新邑郝圪垱(今县畜牧场)、崔家井,永乐末期又迁此,仍沿用原村名,后简写成娄村。

秦村营秦村营,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66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8公里。据村南水塘内墓记载:宋时,秦姓居此,名秦村。元朝1286年村西八蜡庙石香炉刻:“东秦村”。明初“傅姓洪武时为千总,散兵屯田于新邑西南东秦村,曰秦村营”。

豆腐村豆腐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9公里。宋时,秦、桑、左、吴等姓在此居住,名秦村。元朝1286年,村东八蜡庙石香炉刻:“西秦村”。后秦姓犯罪外逃。“明初,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小冀镇,老二转迁此处”。后为祈祷富裕,改名为都富村,村民到县衙完粮时,管账老先生误写为豆腐村,至今。

西崔庄西崔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7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据清同治五年创修《崔氏族谱》序载:“崔姓在明洪武时,从山西洪洞县迁至鄘南,名崔家庄。”清末,简称崔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朗公庙人民公社崔庄重名,经新乡地区行署批准,更名为西崔庄,至今。

冀庄冀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相传在唐朝时期,冀姓老二从小冀迁此,名冀家庄。明初,聂姓从山西洪洞县先迁辉县秀才庄,后因地势低洼,常遇水灾,又转迁至此。万历末年,贾姓从获嘉县后五佛村迁此。沿用原村名,清末,简称至今。

梁村梁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9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39公里。元朝时期,梁、赵、毕三姓在此居住,名梁村。“明嘉靖年间,白姓从小冀迁此”(民国十四年《白氏家谱》序)。清乾隆末年,“沈姓从获嘉县沈庄迁此”(民国二十八年《沈氏族谱》序)。都沿用原村名至今。

杏庄杏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20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39公里。宋朝时期,聂姓居住在古黄河堤(即汉堤)东侧,名为永兴堤。明朝初期,“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清康熙九年《张氏族谱》序)。正德年间,以村边杏树林茂密,改名杏花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曾改称杏庄堡、杏庄铺。同治年间筑寨,又名杏庄寨。民国初,称今名。

西石碑西石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21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据村关帝庙唐开元七年(公元716年)四月,大唐卫州新乡县临清驿长孙璧石像碑记载:“唐初孙姓在此居住。”明初,“魏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庙东”(《魏氏族谱》序),名魏营。后王姓迁庙西一奶奶堂附近居住,名王堂。明成华年间,以石碑改称石碑村,乾隆末年,改为今名。

东石碑东石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203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37公里。据村关帝庙唐开元七年(公元716年)四月,大唐卫州新乡县临清驿长孙璧石像碑记载:“唐初孙姓在此居住。”后以石碑名石碑村。明弘治年间(1488-1495年),姬姓从杏庄,吕、茹等姓陆续迁此,都居住在石碑村东部,到清乾隆末年,改为今名。

侯庄侯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9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27公里。据侯氏族谱记载:明崇祯末年(1632-1638年),“侯姓从获嘉县望高楼村迁此建村,明侯家庄。”清末简称今名。

高村高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8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23公里。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梁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择一高地居住,名高村,至今。

西贾城西贾城,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6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7公里。相传元朝有贾姓在此居住,名贾城。明末清初有侯、孙、熊、张、杜等十姓陆续迁此,居住在西边一片,陈、李、杨等居住在东边一片。到清末分为两村,此处改名为西贾城,至今。

东贾城东贾城,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3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相传元朝有贾姓在此居住,名贾城。明末,陈姓从东大阳堤迁此,居村东北角,名陈圪垱,后李姓从店后营亦迁此。清末,分为东西两村,此村在东故名东贾城,至今。

西寺西寺,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2公里。据刘氏族谱记载,明初,“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居新乡县城里,崇祯年间,复迁小冀圣寿寺西边定居,名西寺庄”,清末简称西寺,至今。

郝村郝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北1公里。元代时,有郝氏在此居住,名郝村。因连年战争无力应付外迁。明永乐年间“大赵营姜姓迁此”(《姜氏族谱》),仍沿用原村名,至今。

崔氏Cui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高丽姓》,本朝鲜族姓氏,世居易州、瓜克山,后冠汉字姓崔。其姓氏著名人物有:[江那米] 满洲正红旗人,世居易州,国初来归,子四通阿、曾孙新鼐,皆为御史。崔氏Cui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本汉族姓氏,世居辽阳。其姓氏著名人物有:[崔升] 尼堪,满洲镶黄旗包衣旗鼓人,世居辽阳,任宁夏道。崔佳氏Cuigiya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稀姓,清初1户,世居哈达,后冠汉字姓崔。其姓氏著名人物有:[联元] 满洲镶红旗人,同治七年进士,累官内阁大学士,因反对清廷利用义和团围攻外国大使馆,被西太后所忌,在北京罗难。崔穆鲁氏Cuimulu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稀姓,清初1户,世居马察,后冠汉字姓崔。崔珠克氏Cuijuk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又作赤穆特,本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后冠汉字姓崔、刘。;;希望对你有帮助

刘姓字辈 关于这字辈的历史所有消息

  刘姓的来源  一 姓氏来源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