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通的家谱世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1收藏

欧阳通的家谱世系,第1张

《江西欧阳氏旧谱与福建欧阳氏古谱世系对照表》(符合人类生育规律者则为正宗古谱)

江西欧阳氏旧谱 福建欧阳氏古谱

世次 祖名 生年 祖名 生年 配偶

一世 欧阳通 625-欧阳韶626-配王氏夫人

二世 欧阳幼明645- 欧阳幼咸655-配蔡氏孺人(通公季子)

三世 欧阳昶公670-欧阳素公672-配郑氏恭人

四世 欧阳琮公700- 欧阳衍公700-配范氏夫人

五世 欧阳晤公725- 欧阳昌公725-配黄氏淑人 (琮公季子入承)

六世 欧阳彻公756- 欧阳詹公755-配林氏宜人(承眷长沙)

七世 欧阳弦公775- 唐开成二年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795-配徐氏恭人

八世 欧阳邈公800-欧阳澥820-配陈氏淑人

九世 欧阳规公825-潘湖欧厝吉州推官欧阳郴字克章号狮山居士870-配刘氏黄氏二夫人

十世 欧阳绪公850- 历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 欧阳偃(925-后唐状元黄仁颖嫡子)配李氏夫人

十一世 欧阳万公874(安福令支派始祖) 欧阳观952-郑氏夫人

十二世 欧阳诚公(和公)900- 欧阳修1007-

十三世 欧阳雅公925-

十四世 欧阳效公950-

十五世 欧阳托公(弦公)975-

十六世 欧阳莘老公1000-

十七世 欧阳仁达(即状元仁颖)1025-

十八世欧阳偃公1050-

十九世欧阳观公1075-

二十世 欧阳修1100-(与史实欧阳修1007年出生时间相差甚远)。

家谱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且延续的时间很长。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这是许多家谱的序言中常常提到的话。欧阳氏家族的家谱,传到宋代欧阳修时,他编写了《欧阳氏谱图》,这个族谱与苏洵所编的苏氏族谱,被称作欧、苏二体,是中国私家修谱的先例。它们修谱的体例,成为后代家谱的基本定式,即家谱中有:谱序、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元明以后的家谱的谱例,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发展,形成一套成规:增谱论、像赞、族规、家训等。欧阳氏的家谱从欧阳修后,元、明、清及民国,各地都有修撰的,约有数十种。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这是许多家谱的序言中常常提到的话。欧阳氏家族的家谱,传到宋代欧阳修时,因欧阳修既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所以他也很重视家谱的编写。他编写了《欧阳氏谱图》,这个族谱与苏洵所编的苏氏族谱,被称作欧、苏二体,是中国私家修谱的先例。它们修谱的体例,成为后代家谱的基本定式,即家谱中有:谱序、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元明以后的家谱的谱例,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发展,形成一套成规:增谱论、像赞、族规、家训、恩荫录(受皇帝表彰的记录)、五服图、字辈排行、人物传记、文书契据、艺文著述等。

  欧阳氏的家谱从欧阳修后,元、明、清及民国,各地都有修撰的,约有数十种。

  欧阳修《谱图》

  欧阳修所编的《欧阳氏图谱》第一部分是《序》。在《序》中,他记述了欧阳氏得姓于无疆的一个儿子蹄被封为欧阳亭侯。欧阳亭在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以后子孙便以欧阳为氏。汉有为涿郡太守者,子孙便北迁,一支居青州千乘,一支居冀州之渤海。千乘绝后,以后欧阳一族便以渤海为系统下传,直到欧阳修这一系统。他主要记述了吉州庐陵县的欧阳宗族,并且指出:晋以后天下大乱,欧阳氏诸族,有欧阳举、欧阳纯、欧阳迹等,都带领其族南迁,散居于丹阳(今河南省沈丘县)、吴郡(今浙江省湖州市)、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而欧阳质这一系居于长沙临湘。前面三支都不显名于世,传承无闻。欧阳质这一系从欧阳景达以后,逐步彰显。

  自欧阳琮以后七世,旧谱佚亡。欧阳琮八世孙欧阳彪。欧阳彪的弟弟名欧阳万。欧阳万生某(名字失传),某生欧阳雅。

  欧阳修的《谱图》还考证了历史记载上没有的人和其配偶。

  欧阳修的《谱图》将他所搜集到的旧族谱作了对比,同时还收集了旧谱中所列的魏司空清河崔林、南宋太保王弘齐、南宋太尉王俭、南梁御史中丞王僧孺、南梁尚书兵部马将臣、贾贽等人写的序。

  欧阳修的《谱图》订出了以后修族谱的原则之一是“断自可见之世”。即世系较远的,应该疏之略之,近的要详细一些。五世以后,可以各支系另写家谱。各支族的家谱既各自独立成为一个体系,又互相联系,综合起来,既可以反映本族纵向的深远历史,又可以反映本族横向的发展状况。

  欧阳修的《谱图》在图表之外,又分列有本族历代主要人物的传略。

  欧阳修的《谱图》所列的这些原则,成了以后中国家谱、族谱所遵循的基本范例。

  安福续谱

  安福续谱是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欧阳安世续修的江西《续修安福令欧阳公通谱》,不分卷,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影印本。这个续谱接续唐代贞观六年(632年)的族谱,即欧阳询奉敕所修撰的族谱。这册续谱主要记的是从欧阳万以后居住在吉州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的那支欧阳宗族的世袭。因为欧阳万曾做过吉州府安福县的县令,所以,该支的欧阳家人便迁居在安福。欧阳修在《谱图》的序中说:自欧阳琮八世生欧阳万,欧阳万为吉州安福令,其后世或居安福,或居庐陵,或居吉水。安福为今江西省安福县,吉水为今江西省吉水市,庐陵为今江西省吉安市。这三处地方呈三足鼎,互相间相距并不远。欧阳宗族开始居住在沙溪。宋至和二年(1055年)从吉水分出部分地域设立永丰县,沙溪被分到了永丰。所以,欧阳修虽说也自称庐陵欧阳修,只是指大的地域而言。

  续修通谱以安福令欧阳万为始祖,同时从纵的方面上溯到夏禹,从横的方面又旁及欧阳宗族的流迁和分布。

  欧村族谱

  安徽黟县欧村欧阳氏族谱不分卷,元代泰定四年(1327年)欧阳允文开始创修,明代嘉靖(1522一1566)年间,欧阳慎斋等重加纂修,有明末清初的手抄本及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序文。

  该谱踵继欧阳氏各谱,也以夏禹后裔而自居。谱中将欧阳氏南北转迁的情况,列出一图,名叫《欧阳氏南北转迁图》:该谱中对其传承列了五个图表。第一个图表从欧阳景达起到欧阳询,第二表从欧阳询起到欧阳琮。每图表后都有主要人物的传略。第三表从欧阳万起。欧阳万即工表渤海派欧阳绪的第三个儿子。表中所列与上边介绍过的续谱大同小异,具体为:表后介绍欧阳万渤海派欧阳绪的第三子,为安福县令,葬太和之栋林。子孙繁衍,分布在吉州四境,或居庐陵,或居安福,或居吉水。还有居住到外州县的。欧阳和曾做过湖南县令。欧阳雅,字正言,没有做官。

  第四、五图记录了在欧村的谱系,而以安福义历派欧阳戊为第一代祖先。对欧阳氏族这一支系,怎么由江西吉安,迁到了安徽黟县,谱叙中说是由于金人南下,有一支迁到了安徽黟县。对欧阳郴八个儿子:俊、伸、仪、伾、信、偃、佺、做的后代的迁徙状况,也有说明。伸传三世而绝;仪官至屯田郎中,迁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信官至静江(今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团练使,到六世后迁回安福;偃官至南京衙院判官;做子迁婺州兰溪。

  锦川欧阳氏宗谱

  江西婺源欧阳氏居住在锦川。《锦川欧阳氏宗谱》是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欧阳茂林所编修的。谱中说,欧阳修退休后回到吉州永丰沙溪,住在锦川。他的曾孙叫欧阳璃。

  欧阳郁做过元朝的州判。欧阳均显做官至元朝饶州路守,便居住在饶州(今江西省鄱阳县)罗湖。元末,红巾军起义,天下大乱,群雄兢起,欧阳均显与弟均茂率家迁居于婺源市南的坑口这个地方,并改此地名为锦川,表示不忘故土。

  谱例

  中国的氏族作谱的历史虽然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氏姓完整而系统的撰著体例应该是在欧、苏族谱以后才形成的。欧阳宗族的族谱,从欧阳修编撰《欧阳氏谱图》以后,虽有数十种族谱、家谱、通谱及续修的谱系著作,但是都是在《欧阳氏谱图》所定谱例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就其内容和特点总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条:

  修谱强调“断于可见之世”,这是考虑到一个家族生生不息传下去,人员众多,家谱载不胜载,繁复琐碎。所以,对家谱、族谱要根据亲疏、远近的关系,有详有略。凡是亲的近的应该详记,远的、疏的便要略记。

  玄孙后另为一世。谱系的原则,是由高祖、祖、父、子、孙、重孙、玄孙七世为一系,或五世为一系。玄孙以后,另为一系。这是按照中国古代礼法五服制度为标准的。

  各谱要互见。虽然各谱要记其应该记录的,但各家谱之间应该互相衔接,以反映整个氏姓发展过程。

  列出世系图表。世系表表示纵横的关系。欧阳修是用《史记》表的方式表现,以后所修的表则用树枝图的形式表现。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

  收录前代族谱序言。各谱除修谱人的总序以外,一般都将前代族谱中的序言,逐—收录,以展示族谱修撰的过程和沿革。

  绘制先祖图像。版印书籍形成以后,各谱基本都将本族名人的图像刻印出来,以传永久。欧阳氏族谱中,除了欧阳修的像以外,还有得姓始祖蹄以及欧阳万等人的像。并加像赞,即用几句话(一般为韵语)概括像主生平。

  先世考辨。时迁物换,人物繁杂,因此,旧谱中所记时间事件或有错舛,这是必然的。新谱对旧谱记载不准确的时间、地址、人物、事件,应进行考证,以求更加精确。

  不收外姓。收养的男子不得入谱,是为了防止逆伦乱宗。即使有也须注明。

  表后附传。图表表示纵横关系,但无法了解各人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一些名人。所以在族谱中,都在图表之后,附写传记,或请名人为之立传。

  族表记录。谱中人员,受到皇家表彰的,要予以记录,并且将表彰的文书全文照抄。有当时名人对谱中人物颂扬的诗文,也要照录诗文,并记录作诗文者的姓名、籍贯、职务等。族规族训。这是明文制订的本族子弟必须遵守的家族法规,如勤俭持家,遵法守纪,不偷不抢,励志上进,乐善好施等。违犯族规的,重者不得入谱。

区别一:姓氏源流不同

1、欧姓除了出自姒姓。属于欧阳姓简姓。还出自独孤氏。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再三国时期独孤氏一部分人改成了欧氏。

2、欧阳姓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给越国勾践后裔子蹄的封地,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属于以封爵名称为氏。夏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无馀,在今浙江绍兴,后来建立了越国。

区别二:人口分布不同

1、当代欧姓的人口约113万余,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全国第一百三十四位。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欧姓人口增长率呈上升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湖南、四川,这三省大约占欧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贵州、重庆、广西、福建、台湾、海南、云南,这七省区市又占了29%。

2、当代欧阳姓的人口约88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全国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欧阳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湖南为当代欧阳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阳姓总人口的43%。

区别三:家谱文献不同

1、湖南浏阳欧氏重修族谱,(清)欧新芬、欧汉炽修,欧显和、欧其鐄纂,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五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浙江象山西乡欧氏宗谱十卷,(清)周丹忱、欧承天等纂修,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立三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九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2、2015年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欧阳姓族谱27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的图书馆还收藏欧阳姓族谱45部。唐太宗敕定《欧阳氏谱序》:欧阳氏者,越王之胤(裔),姚(摇)王之始也。越王无疆之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因以为氏。

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

以上内容参考 —欧阳、欧姓

属江西庐陵派一支。家谱在一八四一年续谱一次,家谱原有五本。

文革时遗失三本,存两本。一本从三皇五帝到北宋朝有记载,另一本记载着从明末到今,宋朝到明朝这一部分遗失。

家谱记有“六一堂”标记。地名记有江西瑞昌、江西兴冶、双溪、七里冲、欧阳洪庄、富水、牛角山等地名。

在明末我欧阳景清公门下一支欧阳响迁往河南省信阳商城县。

留传有辈分顺序“阳、大、孟、忠、熙、昌、隆、启、施、为才、高、智、功、显、明、生、普、相、传。。。”

欧阳氏的家谱从欧阳修后,元、明、清及民国,各地都有修撰的,约有数十种。

欧阳修《谱图》

欧阳修所编的《欧阳氏图谱》第一部分是《序》。在《序》中,他记述了欧阳氏得姓于无疆的一个儿子蹄被封为欧阳亭侯。欧阳亭在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以后子孙便以欧阳为氏。汉有为涿郡太守者,子孙便北迁,一支居青州千乘,一支居冀州之渤海。千乘绝后,以后欧阳一族便以渤海为系统下传,直到欧阳修这一系统。他主要记述了吉州庐陵县的欧阳宗族,并且指出:晋以后天下大乱,欧阳氏诸族,有欧阳举、欧阳纯、欧阳迹等,都带领其族南迁,散居于丹阳(今河南沈丘县)、吴郡(今浙江省湖州市)、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而欧阳质这一系居于长沙临湘。前面三支都不显名于世,传承无闻。欧阳质这一系从欧阳景达以后,逐步彰显。

欧阳通的家谱世系

《江西欧阳氏旧谱与福建欧阳氏古谱世系对照表》(符合人类生育规律者则为正宗古谱)江西欧阳氏旧谱 福建欧阳氏古谱世次 祖名 生年 祖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