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博物馆有哪些历史文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06浏览:1收藏

寿春博物馆有哪些历史文物,第1张

寿县博物馆是以收藏本区域内出土的历史文物为主,侧重收藏楚文化体系文物,同时以兼藏近、现代传世文物和革命文物为辅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馆藏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的青铜器、陶瓷器、金银玉杂器、字画、善本古籍等各类藏品近万件。

其中战国楚金币藏量居全国之首;

一级文物220余件(套),藏量居安徽省各级博物馆第二位;

“越王者旨于赐”剑、青铜三足羊首尊、青铜鹿首鼎、嵌宝石八龙金带扣、金棺、银椁等,

都是寿县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藏品。

花鼓灯是寿县民间歌舞的一种形式。因主要伴奏乐器为花鼓,故名花鼓灯。

清光绪年间寿县地区已有玩灯闹元宵的风俗。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花鼓灯艺术靠扭扭唱唱,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1946年在本县瓦埠湖以西地区,开始出现一些花鼓灯班社演出有故事情节的花鼓灯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民间歌舞,在全县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男女老少皆能唱会扭,表达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此后原有的花鼓灯艺人大都参加了业余剧团,花鼓灯这一民间歌舞形式又被搬上了舞台,参加上级举办的会、调演,并获演出奖和创作奖,如花鼓灯《治淮小车》、《送郎上堤》、《拾棉花》等节目,均获地区和省的奖励。

花鼓灯,以舞为主,载歌载舞,以伞把子、鼓架子、小丑和兰花(也称腊花)为主,伞把子手持岔伞(形似伞的道具),以岔伞的交换来指挥舞台上的表演;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他们是整个花鼓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解放前,兰花均由男子扮演,戴上假辫子和彩绸做的珠花,前额扎上头勒子,上穿彩褂,下穿裙子,粉墨登场。小丑虽不是主要角色,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他相间的穿插一些笑话、快板和顺口溜之类的语言来逗趣,以活跃演出气氛。

花鼓灯的演出分大花场、小花场两种形式。大花场是一种集体情绪舞,一般由七至十一人表演,演出时由伞把子引兰花和鼓架子等进场,在伞把子的带领下表演各种图形,如:“单篱笆”、“双篱笆”、“蛇退壳”、“分箱”、“篱笆团子”、“相面”、“狗尾圈”、“二龙吐水”等。小花场一般由二至三人表演,演出时鼓架子在锣鼓的伴奏下边舞边上场,舞后口唱花鼓歌,请兰花下楼(即请兰花上场表演),观众谓之请兰花。兰花上场后,两两在锣鼓的伴奏下开始表演。另外,带故事情节的花鼓灯节目,一般是鼓架子、兰花和小丑分别扮演角色,在演出中舞唱,相间穿插道白和数板,使花鼓灯这一民间歌舞趋于花鼓戏的雏形。

花鼓灯表演有空场表演,也有边走边演的,行进表演的形式一般都在城市和集镇大街小巷流动表演。在街上流动演出时,伞把子领头打场子,后面紧跟着鼓架子和兰花,他们边走边手舞足蹈。锣鼓压阵于后,他们所过之外人们燃放鞭炮相迎,清末和民国期间,有些大户商号还在门口设盘,用铜板或大钱摆成字(一般都是一些“春”、“寿”、“吉”、“财”之类的吉利字),让花鼓灯艺人减字拾钱,减一笔画唱一段,按字即兴编唱,唱词中一般都以赞美这家的商品好,有现代话说就是为这家商号作一次活广告。字减完后这些大钱和铜板就作为商号给艺人的赏钱。这一活动,多为伞把子来完成。

花鼓灯和其它民间艺术一样,是人们用来自娱自乐的活动形式,在演出时内容一般比较健康。花鼓灯舞、歌、剧的主要内容多是反映表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表现他们相互爱慕,挑追嬉戏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传说等。常演的歌、舞、剧有《团媳妇诉苦》、《懒老婆》、《扑蝶》、《十八里相送》、《游春》、《火烧莲花庵》、《丢手巾》、《对花》等。 抬阁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它集造型、彩扎、杂技、戏剧艺术为一体,熔诗情画意于一炉。因由人抬着表演,故称抬阁。

抬阁于清光绪末年在县城出现。是在肘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流行于县城、正阳关一带。一般只在大型的灯会和庙会上进行表演。

建国前,抬阁架子是毛竹扎制而成的。人们以抬阁的大小而分为大架和小架两种。均为长方形。大架和小架抬阁的扎制方法是一样的,用八根直径为12厘米粗的毛竹扎制成一个立体长方形的底座,长600厘米,宽200厘米,高70厘米。在这个底座上用四根细一点的毛竹扎成底盘,底盘上用竹子和篾簧扎出假山、庙宇、亭、塔、树木和花草等。扎好后用彩纸裱糊,再配彩色装饰画,然后装上蜡烛灯笼。底盘糊好后,根据阁上场面、故事情节、人物多少,装上肘阁架,人物坐在抱芯子上,身着戏服,做出各类造型和动作。建国后,为了安全起见,抬阁的底座改用木质底座,肘阁架用螺丝固定,其它均同以前。

每一架抬阁需用8—16人抬着表演,抬阁的人身着彩衣,在乐曲的伴奏下缓慢前进,抬阁上的小演员们,根据各自扮演的不同人物、情节,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动作。抬阁后面紧跟着吹打班,笙、箫、笛、管演奏出各类乐曲。抬阁上面表演的内容大都是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根据《封神演义》中金光一节,设计的《金光》:金光圣母站在山顶上,手拿排有花灯的花竿,莲花灯上镶有镜子,灯光照在镜子反射出来,金光耀眼,山上亭、塔、庙宇,仙气缭绕,山下苍松、翠柏,使观众心旷神怡。其代表节目有:《金光》、《水漫金山》、《西游记》、《西厢记》、《三打白骨精》、《火焰山》、《观音送子》、《火烧绵山》、《火烧葫芦谷》等。

肘阁是我县民间灯会的又一种独特形式。灯具主要由钢铁打出公芯子和母芯子(卯榫)套合而成,其支柱曲似臂肘,并分为一、二、三棚三种,由一人顶着表演,使灯具高耸空中,名曰肘阁。

在光绪年间,寿县就有了肘阁活动,清末民初在县城和正阳关一带十分盛行。据老人回忆说,民国二十年的庙会上出肘阁就有六十架之多。这时人们还在肘阁的基础上发展了抬阁和穿心阁等相类似的形式。因玩肘阁一类的灯(包括抬阁、穿心阁)耗资较大,故而建国后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举行这类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类灯会被视为“四旧”而禁止。1976年以后,随着民间传统文艺的恢复,肘阁也获得了新生,重新走上了街头。在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时候,正阳关就有八架肘阁走上街头,使人们一饱眼福。

肘阁架子是用钢铁锻造而成,由铁领衣、辘轳把、抱芯子及挂芯子、坐芯子组合而成。肘阁架了分大架子和小架子两种。大架子有三棚组成(铁领衣、辘轳把、抱芯子、拉芯子、坐芯子_;小架子有一棚或二棚组成(铁领衣、辘轳把、抱芯子和坐芯子)。顶肘阁者,背负铁领衣,铁领衣上装上辘轳把,然后在辘轳把上装上各类芯子,这就形成了肘阁架子。肘阁架子装成后形似一棵桃树,上面扎上红花绿叶。

肘阁的表演难度是很大的。顶肘阁都既要身强体壮,又要能够把握力的重心和力的平衡。在肘阁架上表演的演员,要求年龄小,身体轻,不然压力太大顶肘阁者就受不了。在表演时每一架肘阁一般由8—10人组成。顶肘阁者两人(一人一顶,一人预备替换),肘阁架上的小演员最多不超过4人,其余的人则手持木杈跟在肘阁的周围,以防演员不测。肘阁架上的演员均是四、五岁小孩,他(她)们身着戏,扮演烃剧中的各类人物,小演员在肘阁架子上或站,或仰、或卧,而实际上是坐在芯子上或用布带绑扎在芯子上,然后装一支假腿和假手,假腿和假手随着行进而随意摇摆,显得非常逼真,在肘阁架上演员根据不同剧情,做出各种造型来,如在一棚肘阁上,小演员肩挑水桶,名曰“水泊娘娘震四海”;二棚肘阁上两个小演员分别扮演渔翁和渔翁的女儿,这叫“打渔杀家”;在三棚肘阁上演员在不同的高度分别扮演青蛇、白蛇和许仙,摆出“断桥会”的造型来。在各棚肘阁上经常表演的节目有“打樱桃”、“水泊娘娘震四海”、“孙悟空”、“打渔杀家”、“对花枪”、“断桥会”、“猴打金钱豹”、“待月西厢”、“西游记”、“红楼梦”等。

肘阁是一种独特民间艺术形式,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熔戏剧、杂技、舞蹈、彩扎艺术于一炉,可谓寿县民间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三国时,江淮为战冲,寿春为魏淮南郡治所,兼扬州治所。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于六(今六安市),寿春为淮南王国地;

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刘长废死,文帝立刘长子刘安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谋叛死,国除,寿春为九江郡治所;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为九江郡治所。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扩展资料

寿县地处淮河中游南岸,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区、凤台县毗邻,西靠霍邱县,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

新建的寿春楚文化博物馆藏量相当于全省其他县级藏量的总和,属国家一级文化160多件,三级以上文物达6000余件,其中不乏楚大鼎、鄂君启金节、越王剑、金棺、银棺等稀世珍品,郭沫若、商承祚等专家对这里的文物都有专释、专著。

参考资料:

-寿春

今安徽寿县 历史文化名城——寿春古城 寿县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寿春为寿县县城。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陈迁都寿春。寿春古城以其独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誉海内外。 寿春历史为军事重镇,位于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饶城而过,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寿春古城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为北宋熙宁年间重建,石基砖壁,高833米,顶宽6—10米,周长7147米,城内面积3.65平方公里。城有四门,门上阴刻其名,东宾阳、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古城墙以瓮城、城门、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组成一个完整防御体系,在冷兵器时代形容它为“金城汤池”或“固若金汤”,历史上有“铁打寿州城”之说。1991年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寿县县城被洪水围困,城外一片汪洋,而城内安然无恙。 寿县是全国文物大县。由乔石题写馆名的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着上自殷商下迄明清不同时期的文物达6000余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数百件。 各教俱全,安居一城,是寿春古城一大特色,也是楚文化博大和宽容的重要体现。城东有江淮名刹报恩寺(旧名崇教禅寺、东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拥有僧侣数百人,建筑规模雄伟;城西有明代清真寺,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城北八公山上有江淮地区道教中心四顶山帝母宫;城中还有孔庙和基督教堂。 在寿春古城,可欣赏到州署、奎光阁、泮池、留犊祠、状元府、箭道巷等古建筑,能听到“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相”、“当面鼓,对面锣”、“赵匡胤困南唐”、“时苗留犊”、“离乡草”等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还能品尝到“大救驾”糕点、八公山豆腐等名吃。

寿县三中优秀教师名单有周广海老师、黄维维老师等,其他说明如下:

1、学校简介

寿县第三中学伴随着寿县近现代教育发展的脚步,于1908,依寿春镇总兵署旧址(位于县城东大街)兴办,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办学百余年,数易其名,1973年定名为寿县第三中学。

2015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址——寿县城南新区(通淝路与时苗交口西南)。现有9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95人,在职教职工281人,现任校长张东华。

2、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86671平方米,建筑面积58064平方米,走读寄宿一体化。有8×400m塑胶环形跑道运动场14775平方米、建筑面积4331平方米的体育馆一座和硅PU篮球场4个。

建有理化生实验室12个、多媒体教室60个、计算机教室6个、录播教室1个、电子备课室2个、配有微机500余台;建成了宽带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学办公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

3、师资队伍

寿县三中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88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中级教师110人;特级教师1人,省教坛新星2人,市教坛新星10人,市骨干教师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本科学历910%,研究生学历27%人。

3、教育科研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承担了国家级、省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数十项,其中省级课题探索在自然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初中生英语学习有效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初中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和十多个市县级课题相继结题;

国家级课题《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科研课题的带动下,广大教师逐渐学会了在研究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科学的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教育科研工作已经真正能够为教育教学增智助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

寿县:落实“双减”政策 促进教育提质增效

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寿县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完善校内课后服务,积极探索一条科学有效、多方共赢、学生发展的“双减”之路,有效唤醒学生好奇、求知的本能,促进现代教育提质增效。

寿县在寿春中学开设了科普创新、气象测报、地震观测、机器人竞赛、电脑制作、书画艺术、国旗礼仪、志愿者、摄影等16余项涉及音、体、美、技、劳学科的社团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社团,在社团活动中缓解了压力,启发了思维,开阔了视野,锻炼了体魄,提高了素质,服务了教学,让“双减”政策真正成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融合的媒介。

寿春中学作为全国科普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学校、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建校以来遵循校训“立志、勤奋、求实、创新”的指导,师生勠力齐心营造落实“双减”政策与常规教学相辅相长的良好机制与氛围,为努力打造一流优质创新示范学校而不懈努力。

寿县:落实“双减”政策 促进教育提质增效

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寿县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完善校内课后服务,积极探索一条科学有效、多方共赢、学生发展的“双减”之路,有效唤醒学生好奇、求知的本能,促进现代教育提质增效。

寿县在寿春中学开设了科普创新、气象测报、地震观测、机器人竞赛、电脑制作、书画艺术、国旗礼仪、志愿者、摄影等16余项涉及音、体、美、技、劳学科的社团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社团,在社团活动中缓解了压力,启发了思维,开阔了视野,锻炼了体魄,提高了素质,服务了教学,让“双减”政策真正成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融合的媒介。

寿春中学作为全国科普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学校、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建校以来遵循校训“立志、勤奋、求实、创新”的指导,师生勠力齐心营造落实“双减”政策与常规教学相辅相长的良好机制与氛围,为努力打造一流优质创新示范学校而不懈努力。

寿春博物馆有哪些历史文物

寿县博物馆是以收藏本区域内出土的历史文物为主,侧重收藏楚文化体系文物,同时以兼藏近、现代传世文物和革命文物为辅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